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正文

服装表现手法在建筑外表皮设计上的运用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6 15:3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近年来,由于对技术、材料的非传统性选择以及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建筑的外表皮设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表皮设计得到认可并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部分。建筑外表皮作为保护覆层,如同建筑的名片定义了内部空间以及相邻的外部空间,而其设计手法上越来越多地借鉴了服装上变化多样的表现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建筑外表皮与服装之间相互影响和借鉴的设计实例,分析新形式、新材料与新理念在建筑外表皮中的选择及应用,展现多学科交叉的结果并提出技术可能性。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on-traditional choice of the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ultiple disciplines, the design of skin of architecture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space, more and more skin design is recognized, which become a major par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s a protection coating, skin of architecture defines the internal space and the adjacent outer space likes building"s business card, and its design methods learn from the diverse manifestations of clothing.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sign examples of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effect and reference between skin of architecture and clothing,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form, new materials and new concept in skin of architectur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 of multi-interdisciplinary was presented and technical possibilities were proposed.

关键词: 建筑外表皮;服装表现;设计手法;运用

Key words: skin of architecture;clothing expression;design method;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086-02

0 引言

建筑与服装的渊源由来已久,解读黑格尔的话,我们可以简单概括建筑为“静止的服装”,服装为“流动的建筑”,一语道出了建筑与服装之间的微妙关系。例如,在十三世纪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影响下,建筑与服装都十分推崇采用尖顶和纵向直线的形式。在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文艺思潮下,建筑与服装的相互影响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审视建筑外表皮的潜能,它承载着人们对建筑的第一印象,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比内部空间更能体现建筑的性格,也更容易承载时尚,是将服装设计应用到建筑中的一个切入点。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审美的不断发展,建筑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建筑立面承担着重要的表现效果。在时代日新月异的进步下,建筑立面逐渐脱离结构受力体系的束缚,成为建筑形态发展与审美需求的体现。

1.1 比“自由立面”更自由的立面 表皮,顾名思义即为物体的表层部分,它是人们对一个物体认识的最初印象。建筑外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 of architecture”和“skin of architecture”。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偏于建筑立面的定义;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本文突出要讲的建筑外表皮。可以认为,建筑外表皮是比“自由立面”更自由的体系,为一切建筑的表面形态或者具有独立功能的建筑保护结构。

服装,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一切用来穿戴在人体上的物品,如衣、裙、裤等,是相对人体来说一个可自由变化的外皮。本文中的服装亦可定位为一切人体的表面形态或者是具有独立功能的人体保护结构。它有着与建筑外表皮相通的定义,只不过服务的对象有着层次关系:建筑外表皮服务对象为建筑,服装服务对象为人体,而建筑的服务对象又为人类,这样有趣的关系使得它可以在本文中找到与建筑外表皮相似的定义,即比“自由立面”更自由的立面。

1.2 自由立面与自由表现 建筑外表皮对于建筑与服装对于人体都产生着广泛的作用,取其重点大概可分为功能性与美观性。建筑与服装首先是作为保护人体而出现的,在实现维护建筑表层与人体的基础上,提供舒适良好的保护和必要的私密性。空间上,建筑外表皮还起到过度室内外空间的作用。建筑外表皮与服装在审美和文化上,影响着人们对建筑与个人的第一印象,最直观的表达着建筑物与着装者的性格。城市环境中,建筑还影响着街道甚至整个城市的面貌状态。

我们现在所推崇的建筑立面已经是自由的,那么这个对自由的追求应该更彻底,而不是形式上的喊喊口号,应该用自由的手法来表达。服装设计作为一种自由表现,较建筑来言少了很多限制,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又较多,可以作为建筑外表皮表达自由设计的一个运用手段。

2 建筑外表皮设计与服装表现的交融发展

追溯历史的发展,我们发现建筑与服装早已是一个文化背景下,两个互相缠绕发展的分支。建筑外表皮与服装的登场都是出于人类为适应自然与生存的基本需求。随着劳动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对美的探求,建筑外表皮与服装都逐渐开始有了装饰。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建筑外表皮与服装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密斯提出了“skin and bone”的概念,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等都表明了一种自由立面的概念,建筑外表皮设计在思想上获得了解放,开始和建筑结构分离。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时期,朝代的更替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中国的建筑和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到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中西并存年代。20世纪后期,建筑的表皮已经从建筑的承重结构彻底分离出来,变成纯粹的皮,建筑与服装都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倾向。

3 服装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与借鉴

在设计领域中,建筑外表皮与服装都是在对人体起着保护作用,同时又要兼顾造型和审美,追求一种艺术上的创新发展。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可将建筑表层理解成人们的皮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赋予它生命,使建筑外表皮可以呼吸,可以自由的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

3.1 新形式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 编织,指运用抗拉性能强的细长材料进行交叉排布组织的制作过程,如春蚕作茧、蜘蛛结网等,常见于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外表皮中,编织可以达到围护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巧妙的组织行为利用最少的物质材料创造出最为灵活、最为经济的内部空间。现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结构的成熟运用使得建筑结构体系可以自由地塑造成曲线形式,并将逐根的梁柱体系平行或者交错地编织成迷人的艺术效果。“钢筋混凝土诗人”奈尔维设计的罗马小体育馆就是代表之一。在日本东京的一座摄影工作室,整个建筑外表皮就像被错落有序的编制在一个网状结构之中,这种借鉴编织的外皮不但有着独特的视觉效果还产生了很好的生态效果。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观念及社会思想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出现,如褶皱建筑、仿生建筑等,它们的设计越来越理性,逐渐形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语言。

3.2 新材料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如亚克力、藤条、秸秆板、透明混凝土、软木以及各种服装材料等。被运用到建筑外表皮中,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外表皮的变化起着创新性的作用。服装材料作为一种天然环保材料,符合建筑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在建筑外表皮的设计中,人们常常固定于对硬质材料的大量运用,而忽视了软质材料。事实上,面料作为软质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还有很好的艺术性、装饰性,极大的扩展了建筑外表皮对材料的选择范畴。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德国馆外墙就采用了一种新型精织网膜面料,它不仅具有很好的美观性,极高的透气性和高度透光性能也满足了建筑的功能需求。服装面料因其独有的柔软性,使人获得一种亲近、舒适的感觉,纺织纤维被誉为人们的“第二肌肤”,除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在当代建筑外表皮的运用中也是可行的。

3.3 新理念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 随着诸多设计理念在建筑外表皮中的体现,新理念不断更新,例如生态理念、文化理念、节能理念等,而我们从服装借鉴到的理念则是它的及时性。从建筑外表皮放眼于建筑,建筑在历史中具有恒久性,凝结着历史智慧的遗产建筑仍矗立在如今的城市中,很多传统建筑仍被人们所追随。而服装则与建筑背道而驰,服装的转瞬即逝让很多人每天忙于赶潮流,很多人今年买的衣服明年再拿出来穿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了。但是,正是由于服装快速的变更,使我们有机会更多的尝试各种风格以及造型百态的服装,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那么,如果我们让建筑外表皮向服装一样增强变更速度,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在近代的建筑实践中,日本设计师板茂(Shigeru Ban)用回收的纸管在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以网状结构搭建出轻如蝉蛹一般的日本馆,它的即时性避开了西方建筑对恒久性的执着追求。也许恒久性的逐步丧失,会促进建筑走向快速轮回的可能,也将促成建筑的一种新设计理念。

4 总结

当今,服装对建筑的借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建筑风格服装体系。但建筑对服装的借鉴仍在探索中,毕竟建筑较服装有着更重要的责任使命和更多的规范要求。建筑设计在保证结构功能的情况下,又要考虑政治、环境、气候以及城市规划要求,很难像服装设计那样多样化。加上建筑类型的限制、地区特点的选择、工程造价的经济性以及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需求等,使得建筑外表皮在对服装设计手法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取舍,决不能照搬而用。不过,我们仍然坚信建筑与服装的结合如同一场完美联姻,将如历史中所呈现的一样,必将把我们的世界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田迪.从上海世博建筑看当代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J].工业建筑,2010(11).141-142.

[2]张春光,张宏宇.建筑表皮研究[J].设计论坛,2004(2),47-48.

[3]刘萍.现代建筑与建筑表皮[J].知识经济,2012(3),86.

[4]黄源.褶皱建筑.时代建筑[J].2005(1)99-101.

[5]扶国,张楠,张轶群.编织建筑[J].建筑学报,2004(5)64-65.

推荐访问:表现手法 外表 建筑 服装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