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正文

2023年度乡村振兴事迹材料5篇(精选文档)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3-10-08 14:40:09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20xx年,XXX当选佘家镇高店村村委会主任,20xx年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驾辕拉犁、任劳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5篇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篇1

20xx年,XXX当选佘家镇高店村村委会主任,20xx年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驾辕拉犁、任劳任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高店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振兴走在长垣前列,先后被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新乡市文明村、长垣市乡村振兴三星级示范村、河南省森林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一、知难而上 勇挑重担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XXX至今还清晰记得上任前高店村的状况,村情复杂、“两委”班子长期软弱涣散,村级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当时很多人对他说,“高店是个烂摊子,村情太复杂,你不要蹚浑水”。XXX没有打退堂鼓,他决定迎难而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让高店村旧貌换新颜。XXX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必须做好表率、带好队伍。他带头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带领村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为群众谋福利上来。他坚持“小事议、大事商”,充分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宅基地改革、人居环境改善、居家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探索实践中,他总结出“三个一”党建工作模式:一是抓好一个根本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班子成员思想不滑坡、行动不偏向;二是吸纳一批精兵强将,注重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乡贤等重点群体中物色好苗子,将其锻造成村里的领头雁、群众的当家人、党员的主心骨;三是牢记一个工作中心,始终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讲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通过落实“三个一”,班子的心、党员的心、群众的心被紧紧的“箍”在一起,现在的高店村只要村里有啥事,“喇叭一响,全村到场”,“合村、合心、合力”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甘做公仆 一心为民

XXX常说,“别把自己当干部!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心事,才能做个好干部”,XXX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当上村干部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拿村里一分钱,二不收村民一针一线,三不以任何形式搞特殊。这条家规,他坚持至今。全村2200多口人,每户家庭情况如何,有什么烦心事揪心事,他都牵挂于心;田间地头、沟渠河段,低保补贴、邻里纠纷,他都了然于心。

村里一名村民要办理独生子女证,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办理成功,便找XXX帮忙。XXX得知后,立即着手,前后跑了十多次补充材料才最终获批,村民为了感谢他,找到他家送去两条香烟,被XXX严词拒绝。

不仅不拿村里一分钱,XXX还经常往村里倒贴钱,关于高支书办过的那些“吃亏”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xx年他出资十多万元整修老旧下水道;看到村里保洁员年龄较大,脚蹬三轮车太费体力,20xx年他出资两万余元购买了6辆电动三轮车用于卫生保洁工作,没几天又花两万多买了21个垃圾箱,同时还为村民每家每户购买了垃圾桶;20xx年他捐出十万元用于村室、学校建设;为减轻村民负担,多年来他累计垫资水费卫生费10余万元。几年来,他不但没从村里领过一分钱,还倒贴了将近40万元。家人刚开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当一个穷书记,天天做难图的啥”。时间长了,看到世代居住的村子一天天的变化,家人理解了,村民认同了,XXX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三、中药种植 富村扶贫

XXX深知,“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才叫富”,作为省定贫困村,高店村是典型的无资源、无产业、无区位的“三无”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怎样才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一直在他脑海中徘徊,最终他下定决心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之路”。

在充分调研、掌握市场信息和检测本村土地质量的基础上,XXX决定引进中药材虎杖,实施“虎杖种植+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土地流转初期,大多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土地流转了我们吃什么。”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XXX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一家一户做工作,一次不行跑两趟,两趟不行跑三趟,直到工作做通为止。经过两年努力,村民们都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土地流转顺利完成。

目前,高店村签订了虎杖每吨4500元保底收益的订单农业,以政府提供租地启动资金、合作社提供技术、村内提供劳务“三提供”模式,三方分红收益,形成了“土地流转+务工”“订单药材+集体经济”的链条化收益模式。村内累计流转土地1406亩,80余户贫困户先后投入虎杖种植,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50—100万元,既解决了贫困户收入问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真正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益”。此外,高店村在以虎杖产业基地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价值链,积极开发集休闲观光、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特色立体农业,打破“单一种植走到底,带贫不佳效益低”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

四、盘活资源 全面振兴

20xx年长垣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如何借助宅改的东风,盘活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压在XXX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率先补缴有偿使用费、退出超占宅基地,坚持一户一策、对症下药,一户不落的完成宅基地改革的收费退出工作,宅基地超占136户,一户多宅6户,全部退出,腾退面积9.28亩。利用赵朋超家的202平方米无偿退出宅基地,建成了游乐场;赵朋京无偿退出的166平方米宅基地,建成了游园;高征国的宅基地长期无人居住,无偿退出建成养老中心。

宅基地改革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反复研究,决定利用村内闲散劳动力和闲置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为此,XXX多次到平顶山,找到乡土人才高洋,让他看村里的变化,引导其把企业办在家门口,最终高店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村办企业,并与河南子金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优先为高店村提供就业岗位50名,预计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

为提高村庄人居环境,XXX带领村“两委”干部,按照“统一规划、适当改造、保留原貌、留住乡愁”原则,全方位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污水管网建设、游园建设、坑塘和空闲宅基地改造等工作,目前,村内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图书室、学生四点半课堂、养老中心、村史馆等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对主街84处墙体进行拆除改造,拆除违章建筑800平方米,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亮化、绿化;强弱电管网已铺设,天然气已入户,无公害厕所改造率达95%以上,整村环境卫生达到“一眼净”标准。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高店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节节攀升,大家都说:“生活在高店,比在城市里更幸福,大家伙打心眼里感谢我们的支部书记XXX”。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篇2

xxx,现任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委农办、区扶贫办专职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大学时代,培养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

xxx1993年入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成为国土与房地产开发管理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大学期间,他担任班长,也加入了学生会。“在仲恺校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老师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在生活上又很亲切,对我们很关心,还经常跟我们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们管理学院书记李锡儒老师当时就住在学校里面,经常带我们去他家吃饭。可以说,在仲恺校园的这两年,既充实又快乐。”xxx回忆起仲园的点点滴滴,还是记忆犹新。

xxx在专业学习上刻苦认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间,光荣入党。“李锡儒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出去锻炼,做事情要多实践。”“务实做人,踏实干事”是xxx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学期间,专业的老师常教导他们要肯吃苦耐劳、敢于创新,老师们的教导xxx一直记在心里,他也养成了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用心帮扶,助力凉山州脱贫

20xx年6月,xxx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实际上,早在20xx年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挂职任村委副书记时,xxx便与扶贫工作结缘。

20xx年,为响应党中央“东西协作”的政策,南海区与凉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县签订了结对帮扶框架协议,xxx开始了凉山州扶贫的攻坚克难之旅。

“像是从现代社会穿越回到了原始社会,村民们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卫生环境很差”,回忆起当初入凉山州时的情形,xxx仍充满感慨。当时凉山州是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甘洛、喜德与越西是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其中三个,彝族人口占大多数。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地形比较封闭,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xxx每次走访当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xxx还要徒步走一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各个散落的农户。

地形的封闭导致当地与外界的交流较少,思想封闭,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村民们平日仅靠手工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维持生活。有些贫困户家里只有一口锅,一把勺子,也没有区分碗筷的意识,吃饭时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饭吃,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于当地卫生环境的较差,村民们也不讲卫生,医疗资源匮乏,导致肺结核在当地比较多发,诸多问题摆在xxx等扶贫工作人员的面前,他们感到时间的紧迫和扶贫的压力。

xxx觉得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和思想。“在仲恺学经营管理时,老师一直强调,管理最重要的是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发挥人的优势。”他想让“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带动作用”。xxx牵线搭桥、想方设法让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一开始他们没有工作技能,xxx就先对他们进行培训,耐心指导他们。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尽快适应外面的世界,融入社会。几年间,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区务工。这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他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乡,也会传播先进的思想、带动周围的村民改变观念,让他们看到依靠勤劳奋斗,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慢慢地,村里人也开始讲卫生了。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

xxx不仅带领村民“走出去”,还采取了“引进来”的方法。他与扶贫队伍一起多方联系,为凉山州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因地制宜,打造7个产业园区,总投资超3亿元,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村民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里的卫生条件还是比较差,特别是学校条件简陋,设施也不齐全。没有开水房,学生们只能从家里带水到学校,带来的水喝完就没有了,实在渴了只能喝生水。x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成立了“雏鹰助飞扶贫慈善基金”,筹集社会善款310余万元专款为北三县104间学校安装255台净水热水器,使凉山州北三县学生饮上安全热水。

聊起扶贫中遇到的困难,xxx打趣道:“头发就是这样白的。”他顿了一下,说:“扶贫工作中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想起仲恺李锡儒老师的教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惊慌,保持乐观,一步一步地去解决,要奋进,不要松懈!”这些话给了他前进的力量。

在南海区扶贫干部们眼里,xxx一直是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的“一线操盘手”,务实肯干的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xxx每年都要进凉山十几次,每次短则一周,长则十几天。回忆起刚到凉山的日子,xxx笑着说:“起初什么都需要我们手把手去教他们,就像父亲教孩子读书一样一遍遍地去教,虽说很辛苦,但是帮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众脱贫走向幸福,我也觉得很幸福。”

科技扶贫,发展智慧农业

“互联网对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而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形式,通过物联网发展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向。”xxx对物联网发展农业的前路信心满满。xxx在帮扶地推动5G农业、智能化农业发展。最近几年,南海区配合当地在凉山三县打造起7个产业园:在喜德县,他们打造起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该产业园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越西县,打造的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采用5G信息技术栽种“5G苹果”,成为凉山州首个产供销一体、物联网智能化农业园区……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帮扶地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xxx结合云浮罗定地区特点创立了“万亩南药基地”,除了引导利用好罗定当地资源外,他结合南海区的优势,联系南海区制药厂与南药基地对接,为基地引入实力雄厚的合作企业,以“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南药基地。同时,xxx还联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为基地注入先进技术力量。“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泉,我们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动帮扶地的产业发展。”xxx说。

扶贫期间,xxx及其团队为云浮56条贫困村集约土地超过3万亩,落实产业项目326个;为凉山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产业园区7个,建立“带不走”的长效脱贫机制。发动企业募集近1亿元款物,助推民生发展。20xx年发动165家企业结对云浮56条村,助力脱贫攻坚。20xx年底,云浮市2060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凉山州北三县全部脱贫摘帽。

“看到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我也觉得很幸福!”务实做人,踏实干事,xxx用自己在大学的所学、所悟,为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贡献力量。他,值得吾辈致敬和学习!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篇3

1.悉尼

悉尼是新南威尔士的首府、是澳大利亚最早开发、规模以及最现代化的城市。悉尼市区和郊区总面积为4074平方公里,人口约四百万,占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悉尼不仅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悉尼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悉尼主要景点有: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悉尼塔、情人港、中国城、岩石区、维多利亚女王大厦、BONDY海滩等多处名胜。悉尼同时也是留学的好地方,高等院校主要有: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UTS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他们在世界知名度都很高,在各自独特的学术领域中受到崇尚。

2.墨尔本

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海滨,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市区占地 800余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悉尼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墨尔本的气候是温带气候,一年有四个季节。冬天不太冷,一般气温在十摄氏度以上,夏天的气温达到三十摄氏度。 它被列为全世界最适合居住的三大城市之一,以“花园之都”闻名世界,市区周围环绕着翠绿的公园,美不胜收。现在墨尔本是澳洲海、陆、空交通枢纽。工业以汽车制造、石油提炼、炼铝、纺织为主。墨尔本城区街道横平竖直,中规中距,绿地面积广阔,道路两侧栽满行道树,从中可体验到一种传统的气息。

3.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是昆士兰州城市,也是澳洲第三大城市,人口 100多万。布里斯本全年气候温暖,景色如春,是旅游观光的城市。昆士兰州因处于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号称“阳光之州”。布里斯本的日照时间也长,降雨量多,一年365天,很少有严寒和酷暑。布里斯本河流经市区,两岸景色如画,是一个环境整洁、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南半球规模、设备最完善的皇家医院就建在这里。1982年在那里成功地主办了英联邦国家运动会,1988年又圆满地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因而布里斯本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布里斯本的昆士兰大学是澳大利亚最有声望的大学之一,也是澳大利亚的八大所组成的Group of Eight之成员之一,其科学研究的经费及学术水平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之中始终位居前三名,在学博士生的人数最多。

4.阿德莱德

阿德莱德是南澳州的首府,人口约一百二十万,被称为教会城,南半球的雅典。阿德莱德以其广大、众多的公园,蓝灰砂岩的建筑和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而着称。这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建于 1836年。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当初这儿不是犯人流放地,而是个地地道道的移民城市。早期的移民大部分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战后亚洲人开始迁入。南澳洲夏季炎热、干燥,是澳洲大陆最干燥的一个州,气温可达四十摄氏度。冬季寒冷、潮湿。

由于气候干燥,这一地区变成了澳洲最重要的葡萄园,每十瓶澳洲所产的葡萄酒中有六瓶产于此地。阿德莱德是澳洲酿酒中心。南澳洲主要生产酒、小麦和羊毛。经济从单一的农业向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在五十年代,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把这片土地作为原子弹的测试地和火箭发射地。采矿是个新工业。在距离阿德莱德北部四百五十公里之外,发现了目前世界上的铜矿和铀矿。蓝宝石的生产是一项很重要的商业活动,其产量占世界的产量一半。

阿德莱德大学是澳大利亚历的第三所大学,也是世界前百强大学之一。位于阿德莱得的还有南澳大学、福林德斯大学等等。

5.珀斯

珀斯为西澳州政府的所在地。它建于 1829年8月,距今仅有一百多年。历史性建筑不多,但与澳洲其他城市相比,自有它的魅力。风光秀丽的天鹅河,沿印度洋诱人的海岸,郊区的“石化原始森林”,袋鼠花等各种色彩鲜艳的野花,国家公园内的水晶洞,大自然的奇妙景色分人叹为观止。因为佩斯永远是阳光灿烂和空气清新,所以被誉为“太阳城”、“空气城”。另外,佩斯人从1961年起,为给美国宇航员格林导航,整夜亮着灯火,所以又博得一个别号:“灯光城”。珀斯拥有西澳大学(澳洲大学综合排名五颗星)、莫多克大学、科廷科技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和圣母大学。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篇4

于xx

女,汉族,1985年12月出生,xx市天源酒厂总经理、xx市xx区荆可威家庭农场负责人。

20xx年1月任职xx市天源酒厂总经理一职,任职以来一直努力工作,恪尽职守。为了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及立于不败之地,20xx年投入资金进行酒厂改建,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率,把产品销向全国各地,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平均收入。企业现有职工9人,其中烧酒师1名,起重机司机1名,车间工人4名,保管员1名,食堂阿姨1名。她坚持“酿好酒,共致富”的人生信条,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优先,带领员工走上长效、稳定的致富之路。20xx年11月与家人共同创办肉牛养殖场,养殖场占地31亩,有牛舍6栋,可饲养1200头育肥牛,共有员工15人,其中饲养员12人,机械修理工1名,仓库管理员1名,兽医1名。一直以来养殖场效益良好,员工收入稳定。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篇5

小延,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xx县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秉持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三变改革”为有力抓手,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居民脱贫致富,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带领村委班子成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xxx村打造成为环境美丽、农民富裕、产业兴旺、品质提升的美里乡村。

2018年3月,xx县xx镇xxx村退役军人小延当选了该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当村支书,意味着他要放弃常年在西安经营的高薪酬生意。小延犹记每次回到村里,乡亲们围住他问长问短,看着老乡们期盼的眼神和xxx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内心五味杂陈。这些年,无论走多远,最惦记的还是这个生他养他的老地方,他决定放弃西安的事业,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让乡亲们也富起来,让xxx村旧貌换新颜。

凝聚班子的战斗力

自18年换届任职后,发现村里存在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如一盘散沙,可如何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整合,对我这样的一个新手真的也是难上加难,经村两委多次和村里的老党员,老同志群众代表探讨,研究,商议后,最终我们把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善解决,村风,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提高,村里现在不但团结安定,文明和诣,还被列为先进重点文明村。只有解决好问题安稳,才能有下一步的发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该同志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完成了全村92户188人脱贫,带领群众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终坚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换取贫困户的放心”,经常“到户中、面对面”入户了解农户困难,对本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均能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了如指掌”,并且能真正做到把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人,针对贫困户的困难需求,能够及时到户了解并帮助解决,在当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产业发展创益明显

他上任后发现,xxx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全村土地闲置荒芜,村集体经济落后,主导产业薄弱,在家群众增收困难,村民人心涣散。面对这样的现状,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深入学习中转变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结合“三变”改革,围绕盘活集体资产、农村土地、林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激活发展潜能,先后到山东寿光考察温棚种植,陕南革命老区柞水,天津毛家裕,杨凌农高会等地学习考察;为了使“死资源”变成“活资产”,他决定流转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个长效稳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xx县xx镇x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三变改革六步法,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转川地60亩来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建成标准大棚27个,同时大棚基地设施配套400吨蓄水池,管网,电,路,太阳路灯等均己建设安装完成,带动全村387户1089人增收,同时,大棚种植项目雇佣贫困劳动力20余人,户均家庭务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这样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壮大集体经济,尽早实现全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转土地100亩用于栽培高标准、高品质红薯,预计稳定增产40%,可直接带动20户62人增收。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说,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础设施大变样

村民富裕起来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落后,他多方争取,积极协调,依托政府和社会力量,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新建3口水井,维修2处水井;同时打造村委阵地,对阵地会议室打造和墙面,亮化灯,广场运动器材的安装打造,全村路灯的更换90多盏,热水器56个,新式电表370余户,硬化村里道路一公里,为全村新建厕所235户;同时发展红薯产业一百亩,建成可容纳30人的幸福家园,争取200万包大棚河提解决了父老乡亲们的出行难,用电方便问题,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9年中秋节,举办了xxx新民风表彰暨中秋大会,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评出10名个人先进进行表彰,通过表彰,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以道德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全村公民道德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营造出勤劳致富光荣、安于贫困可耻的社会新风气,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团结老兵共创共建

作为xxx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为更好地服务退役老兵、团结退役老兵,他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建档立卡,每一名退役军人一户一档,收集诉求与建议,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红色基因故事、致力军人精神传承。将优秀退役军人延维浩选为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号召退役军人群体参与村集体建设,以军人精神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全村积极进取氛围。

战役一线勇敢逆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防线。他从腊月二十八接到镇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带领村两委成员,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冲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通过网格细化,班子成员与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确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晓。为切实把“内防输出、外防输入”落到实处,在村各出入口设立卡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排查劝返外来车辆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间,他总是主动值夜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其他同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始终坚守着军人的性格和气质、纪律性和无私奉献精神,时时处处彰显着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养和赤胆忠诚,是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代表,是一面旗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遗余力。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事迹材料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篇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摘抄 乡村振兴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 乡村振兴先进人物事迹 乡村振兴简要事迹 乡村振兴主要事迹 乡村振兴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