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党史学习> 正文

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的几点思考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08 18:3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历史学在近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西方史学家推陈出新,建立起了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的史学体系。对近代中、西方史学的研究和比较,有利于史学工作者们理清史学发展的脉络,汲取史学发展过程中的精华。

关键词:近代史学;资产阶级;产生背景;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74-01

近代西方历史学家提出了新的历史分期,将人类历史总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并被中、西方历史研究学者沿用至今。从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近代作为人类社会由奴隶制、封建制向现代社会前进的过渡阶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无论中、西方,均在近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作为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学,在近代时期同样推陈出新,经历了与时代同步的改变和创新。

一、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产生背景的思考

“中国封建社会行进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到衰老阶段。在根本制度上,它已经失去旺盛的活力,行将衰落。”而已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却在快速发展和崛起,为了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消费市场,英国将目光对准了拥有辽阔国土以及庞大人口的大清帝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进从封建社会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陈其泰在《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学》一书中提到,“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了,史学风气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在这时代巨变的推动下,产生了以爱国主义、救亡图存为主要是思想的中国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瓦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由温和到强硬,最终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

西方近代史学产生的背景,是中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与教会封建统治逐渐衰落的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带动下,西方史学界出现了批判基督教神学史学的神本主义历史观,主张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主义史学。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近代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都是作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思想的产物出现的,它们为新的社会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证明新兴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其要求的正确性。它们在产生之初,由于力量相对较为弱小,也都存在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并存等局限性。

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社会功能的思考

作为社会矛盾激化下的思想意识,中、西方近代史学无疑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8世纪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掀起了边疆史地学的研究热潮。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张穆的《蒙古游牧记》等著作,以边疆问题为依托,紧扣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国近代史学经世致用的理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的倡导下,新史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他们用这种以人性、理性为基础、以以历史进化论为内容的历史观来呼唤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的维新和改革,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学界兴起的人文主义史学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人的地位;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的先进历史学理论和怀疑批判精神,重视历史研究,重视厉史与现实的联系。把历史当作反封建、反迷信斗争的重要武器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的思考。”

对于历史学来说,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承历史,研究历史的最初目的也是还原“全体人类的精神记忆”。

我认为,以经世致用为首要目标的史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确实会为新的社会形态提供历史依据,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结束服务政治的使命之后,史学便应回归其本身,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存在。

二、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影响的思考

“戊戌维新运动前后至20世纪初年,是吸血在近代中国迅速而广泛传播的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观念由此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近代史学是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通过严复对于西方进化史观的引进,夏曾佑、梁启超等人构建了区别于“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体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的新史学。

在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是落后于西方的。相比于西方在“将历史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条路上走过的路程,中国在当时走的还很短。但是,中国近代史学对于中国史学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仍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主编,陈其泰著.中国史学史》(第六卷)——近代时期(1840—1919年)·中国近代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推荐访问:史学 近代 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