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读后感> 正文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18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27 15:00:10 来源:网友投稿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18篇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历史学普及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的基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18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18篇

篇一: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历史学普及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历史。翻看书本目录会发现,本书结构十分清晰明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是关于历史知识的介绍,后两部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细致分析了历史是如何被误读以及人们在历史面前错误认识的根源,同时还指出了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对于人们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研究历史是极有帮助的。

  本书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除了拥有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头衔之外,最基本的身份还是一名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在很多人认为文史学科“无用”的年代里,他与历史学结缘已近四十载”。葛剑雄教授认为:历史的“有用”性或许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它所提供的视角在特定的情况下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历史学有其解决宏观问题的重要价值。

  二、著作分析1、内容提要初看书题《历史学是什么》,以为本书的重点会在历史学这门学科上,以介绍历史学这门学科为主要内容;但粗略阅读之后才明白,作者是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介绍,引导读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对历史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达到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历史学的目的。《历史学是什么》语言通俗易懂,言辞观点性较强。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历史的来历”即历史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历”、“史”两个字的意思作开篇,将历史记录载体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介绍了历史的由来和发展;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本书简要概括了历史、历史学的含义,指出“历史学不仅包括历史本身,也还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

  1/3

  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本书的第二部分打破了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分类,没有按照史书的体裁,而是创造性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系列、空间系列、内容系列、人物系列和另类历史等。接下来第三部分,本书以“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为题,通过大量实例表明历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运用,论述了历史对于现今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通过有没有、要不要、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指出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最后从历史的三个层面指导读者认识和把握历史。

  2、论证方法分析阅读《历史是什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不论是在证明或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会引用大量的事例;事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内容丰富详实;大量的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既能让读者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徜徉,也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例如在前两部分通过历史的载体演变介绍历史发展过程的章节中,引用了《四库全书》、《三国志》、《帝王世纪》等记录的内容进行佐证,论证了口述历史、图画历史、文字历史、遗迹遗物等的历史记录方式的优缺点,这样的编排能让读者更清晰的从横向、纵向比较历史载体的优缺点,而更深的理解历史发展过程;这样的比较论证也让读者明白对不同载体的历史信息应该持有的态度。书的后两部分更明确的体现了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第三章第一、二小节直接以例子命名,《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等,用董狐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记录历史、《春秋》“隐恶扬善”的手法表达了历史具有主观性这一观点。紧接着,作者又通过《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引出历史可以“古为今用”,影射史学是错误的“古为今用”的观点,提出历史研究运用的基础目的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三、思考与总结这是一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书,作者关于历史研究应用的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例如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就极具宏观性,“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的确已经升高,但这种趋势是否会发展下去,还只是一个长周期中的一段小波动,从现有的气象记录根本无法判断,我不赞成这些科学家的悲观态度和片面观点”;“我本人至今依然坚持认为,气温变化的根本因素不是人为的,而

  2/3

  是自然因素”。虽然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作者这样的观点进行正误的判断,但是作者思想的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维高度。

  作者在总结“历史”的定义时表达“历史不仅仅指过去的事实的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那么这样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带有主观性的;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指出“历史研究建立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历史研究所需要的真实性和历史本身的主观性便产生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作者承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在现代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复原历史也是有限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仍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作者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的真实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历史学是什么》这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所以书题应该是已经拟定好的。虽然这本书读来并不能让读者对历史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本书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整体上的了解,能通过阅读本书让读者慢慢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的思维,达到入门的目的。

  3/3

  

  

篇二: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书籍读后感1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历史书籍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刘秀》,学到了很多知识。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他所开创的“光武中兴”是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刘秀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帝王,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

  首先,自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现在自己虽然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是也要有远大的志向,从现在开始更加刻苦学习,锻炼自己,争取早

  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次,自己学到了面对困难挫折不放弃。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的'人就被困难挫折所击倒,但有的人却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更加磨练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

  最后,自己学到了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面对别人犯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

  历史书籍读后感3

  说实话,那本书我并没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词都会不理解,但我不喜欢在读一个故事中停顿,然后去找难题,我觉得这样会打断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

  有些同学说,《中国历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没有什么闪亮之处,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故事的时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当时的画面,想象那些人的说话的语气,总感觉的读这本书就像在看电影,甚至比看电影更有趣,因为读这本书还可以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读这样的一本书,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让我着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书,妈妈说:“题目不会做啊?”我就大声说:“别吵,我在看书!”其实有时候我也挺暴力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我确实有些怪,别人如果爱看书都是显得很安静,好像听不见别人说的话,陶醉进去了,可我却在看书的时候显得特别烦躁,特别不喜欢在看书的时候打扰我。我妈妈知道我在看书,也就应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后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个时期快看完了,谁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里读过来的,看完一个时期已经很厉害了。

  其实我更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条大河,一会平静,一会儿波涛汹涌,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读这本书让我很舒服。

  

  

篇三: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历史学普及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历史。翻看书本目录会发现,本书结构十分清晰明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是关于历史知识的介绍,后两部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细致分析了历史是如何被误读以及人们在历史面前错误认识的根源,同时还指出了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对于人们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研究历史是极有帮助的。

  本书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除了拥有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头衔之外,最基本的身份还是一名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在很多人认为文史学科“无用”的年代里,他与历史学结缘已近四十载”。葛剑雄教授认为:历史的“有用”性或许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它所提供的视角在特定的情况下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历史学有其解决宏观问题的重要价值。

  二、著作分析

  1、内容提要

  初看书题《历史学是什么》,以为本书的重点会在历史学这门学科上,以介绍历史学这门学科为主要内容;但粗略阅读之后才明白,作者是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介绍,引导读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对历史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达到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历史学的目的。《历史学是什么》语言通俗易懂,言辞观点性较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历史的来历”即历史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历”、“史”两个字的意思作开篇,将历史记录载体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介绍了历史的由来和发展;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本书简要概括了历史、历史学的含义,指出“历史学不仅包括历史本身,也还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本书的第二部分打破了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分类,没有按照史书的体裁,而是创造性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系列、空间系列、内容系列、人物系列和另类历史等。接下来第三部分,本书以“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为题,通过大量实例表明历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运用,论述了历史对于现今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通过有没有、要不要、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指出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最后从历史的三个层面指导读者认识和把握历史。

  2、论证方法分析

  阅读《历史是什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不论是在证明或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会引用大量的事例;事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内容丰富详实;大量的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既能让读者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徜徉,也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例如在前两部分通过历史的载体演变介绍历史发展过程的章节中,引用了《四库全书》、《三国志》、《帝王世纪》等记录的内容进行佐证,论证了口述历史、图画历史、文字历史、遗迹遗物等的历史记录方式的优缺点,这样的编排能让读者更清晰的从横向、纵向比较历史载体的优缺点,而更深的理解历史发展过程;这样的比较论证也让读者明白对不同载体的历史信息应该持有的态度。

  书的后两部分更明确的体现了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第三章第一、二小节直接以例子命名,《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等,用董狐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记录历史、《春秋》“隐恶扬善”的手法表达了历史具有主观性这一观点。紧接着,作者又通过《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引出历史可以“古为今用”,影射史学是错误的“古为今用”的观点,提出历史研究运用的基础目的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思考与总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这是一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书,作者关于历史研究应用的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例如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就极具宏观性,“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的确已经升高,但这种趋势是否会发展下去,还只是一个长周期中的一段小波动,从现有的气象记录根本无法判断,我不赞成这些科学家的悲观态度和片面观点”;“我本人至今依然坚持认为,气温变化的根本因素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因素”。虽然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作者这样的观点进行正误的判断,但是作者思想的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维高度。

  作者在总结“历史”的定义时表达“历史不仅仅指过去的事实的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那么这样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带有主观性的;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指出“历史研究建立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历史研究所需要的真实性和历史本身的主观性便产生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作者承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在现代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复原历史也是有限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仍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作者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的真实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历史学是什么》这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所以书题应该是已经拟定好的。虽然这本书读来并不能让读者对历史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本书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整体上的了解,能通过阅读本书让读者慢慢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的思维,达到入门的目的。

  

  

篇四: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Youmustdowhatothersdon'twanttodotoday,sothattomorrowyoucanhavethingsthatotherscan't.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1

  《难忘历史》是我觉得本暑假最好的一本书。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光辉历程。这本书主要是一些从古到今的历史典故。比如它有三国之事,也有现代的红军征途。其中我喜欢三国的一篇故事,由林汉达编写而成,名叫《一身是胆》。

  这个故事,讲的是刘备夺取汉中与曹军决战,他派黄忠去战,夏侯渊因黄忠不下山,于是不再管他。但这时候黄忠立马冲下去,把夏候渊杀了。希了夏侯渊后,打听到北山有敌军粮食,便去夺取。半路却遇敌人突击而失败。赵云听到北山有动静,便去看。他看到黄忠被追杀时,立刻冲上去把敌人解决而且用”空营计”吓跑了敌人。第二天刘备得知,来到赵云营里来看他,将士们让他看了夜里交战的地方,便说:赵将军真是有勇有谋啊!"“是啊是。

  他可真是一身是胆。"将士们说。说罢,刘备便给赵云庆功。庆完功说:“敌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后因天越来越热,闹了疾病,粮食也不足,手下也跑了不少,就退兵回长安了。从此汉中是刘备的地盘。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赵云杀退曹军的场面,对赵云有几分敬畏,也非常佩服。我佩服赵云是因为他有勇有谋,能够用计将敌军赶走。我喜欢这本书就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伟大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有太多的谋略与太多的智慧。用知识去积累,让事实去验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用知识和视野去战胜一切!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2

  很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书,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他写的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一样,视角不同,语言非常风趣,让你读过后,有过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

  《中国大历史》共有二十一章,从有中华民族开始写起,当然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秦代之后的写的较为详细,黄先生对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画了一副疆域图,元代的版图最大,但元代的历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历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数过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们没有很好的融入到汉族人民中,他们较崇尚武力,当他们打下如此广阔的江山,但却没有能力很好的统治。说明管理一个国家非常不易。

  汉代被作者称为“第一帝国”,这个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功业。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

  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时事造英雄,汉武帝能使中国的名声远扬,一是因为他的上辈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二是因为他15岁登极,享国54年,执政时间较长,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执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衰退之一大主因。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3

  我利用了秋假的时间看了一套记载中国历史的书,这就是共14本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这套书主要写了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的精彩历史故事,这套书使得我爱不释手,因此我津津有味地一口气读完了。

  书中有许多我熟悉的故事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联络各国”、“郑和下西洋”,也学习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原本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新莽·由假皇帝到真皇帝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区分东汉与西汉……这些让我明白了不少历史典故。

  但这套书也写了中国人在清朝的时候忍受的屈辱。每次看到中国被战败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我都情不自禁为祖国捏一把汗;当祖国快要成功时,我会欣喜若狂,却又由于某个原因又失败了,我又十分沮丧;最后终于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才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我认为虽然现在祖国已经比较强大了,但是我依然会想起“圆明园毁灭”的`耻辱,回忆起“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要让这些惨痛的记忆刻入我们新一代的心中。警告年轻的一代人别只顾享受先人留下的财富,而应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下,不然历史上的那些悲剧,肯定还会再重演。新一代的我们不能过着慵懒的生活,要时刻保持警醒。

  让我们一起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爱我中华,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4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名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所以,我在这个寒假里读了《中国历史》里面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开天辟地、文明的摇篮、炎黄子孙……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说到大禹治水,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尧、舜那个时代,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人们没地方住,只好像鸟儿一样在树梢上做窝避难。自从舜把禹找来治理水患以后,禹就决心要避免父亲所犯的错误,不能再用围堵的方法来治水了。

  所以他决定用一种相反的方法来对付洪水——他采取“疏导法”。让大水尽可能地流到大海去。他心想,我自己疏导,也不行啊!于是他挑选了一些能干的助手,跟着他一起治水患。

  为了治洪水,他结婚第四天就出门了,整整十三年,没回家了。其中三次经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去。

  第一次,他从家门口经过,听见妻子在痛苦呻吟,儿子呱呱坠地时的哭声。第二次他从家门口过,孩子已经会喊爸爸了。第三次,孩子已经十三岁了,跑过来拉着他的手,紧紧挨着他,舍不得离开,他也没法跟着回家去。

  禹实在太忙了,他变得又黑又瘦,下巴也尖了。他的手脚长出了茧,连腿上的汗毛都没了。不过,他终于成功了。

  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还有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只要你什么事都别放弃,才能把一件事做成。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5

  妈妈在网上给我订购了一本书,叫《话说历史》。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上记载了国内外一些历史。我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历史,是很值得我们去钻研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它记载了很多中国历史,虽不是那么详细,却也让我大饱眼福。

  

篇五: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十年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看来江山是很难保了说完岳飞泪流满面岳飞回到朝廷后奸臣秦桧串通皇上把他关进了大牢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年仅39岁的岳飞杀害了我至今还恨秦桧岳飞满怀爱国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报国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赢得了世世代代人的纪念

  历史书籍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

  历史书籍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书籍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历史书籍读后感1《难忘历史》是我觉得本暑假最好的一本书。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光辉历程。这本书主要是一些从古到今的历史典故。比如它有三国之事,也有现代的红军征途。其中我喜欢三国的一篇故事,由林汉达编写而成,名叫《一身是胆》。这个故事,讲的是刘备夺取汉中与曹军决战,他派黄忠去战,夏侯渊因黄忠不下山,于是不再管他。但这时候黄忠立马冲下去,把夏候渊杀了。希了夏侯渊后,打听到北山有敌军粮食,便去夺取。半路却遇敌人突击而失败。赵云听到北山有动静,便去看。他看到黄忠被追杀时,立刻冲上去把敌人解决而且用”空营计”吓跑了敌人。第二天刘备得知,来到赵云营里来看他,将士们让他看了夜里交战的地方,便说:赵将军真是有勇有谋啊!"“是啊是。他可真是一身是胆。"将士们说。说罢,刘备便给赵云庆功。庆完功说:“敌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后因天越来越热,闹了疾病,粮食也不足,手下也跑了不少,就退兵回长安了。从此汉中是刘备的地盘。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赵云杀退曹军的场面,对赵云有几分敬畏,也非常佩服。我佩服赵云是因为他有勇有谋,能够用计将敌军赶走。我喜欢这本书就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伟大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有太多的谋略与太多的智慧。用知识去积累,让事实去验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用知识和视野去战胜一切!历史书籍读后感2很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书,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他写的书与一

  般的历史书不一样,视角不同,语言非常风趣,让你读过后,有过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

  《中国大历史》共有二十一章,从有中华民族开始写起,当然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秦代之后的写的较为详细,黄先生对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画了一副疆域图,元代的版图最大,但元代的历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历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数过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们没有很好的融入到汉族人民中,他们较崇尚武力,当他们打下如此广阔的江山,但却没有能力很好的统治。说明管理一个国家非常不易。

  汉代被作者称为“第一帝国”,这个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功业。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时事造英雄,汉武帝能使中国的名声远扬,一是因为他的上辈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二是因为他15岁登极,享国54年,执政时间较长,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执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衰退之一大主因。历史书籍读后感3

  我利用了秋假的时间看了一套记载中国历史的书,这就是共14本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这套书主要写了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的精彩历史故事,这套书使得我爱不释手,因此我津津有味地一口气读完了。

  书中有许多我熟悉的故事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联络各国”、“郑和下西洋”,也学习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原本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新莽·由假皇帝到真皇帝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区分东汉与西汉……这些让我明白了不少历史典故。

  但这套书也写了中国人在清朝的时候忍受的屈辱。每次看到中国被战败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我都情不自禁为祖国捏一把汗;

  当祖国快要成功时,我会欣喜若狂,却又由于某个原因又失败了,我又十分沮丧;最后终于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才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我认为虽然现在祖国已经比较强大了,但是我依然会想起“圆明园毁灭”的耻辱,回忆起“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要让这些惨痛的记忆刻入我们新一代的心中。警告年轻的一代人别只顾享受先人留下的财富,而应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下,不然历史上的那些悲剧,肯定还会再重演。新一代的我们不能过着慵懒的生活,要时刻保持警醒。

  让我们一起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爱我中华,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历史书籍读后感4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名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所以,我在这个寒假里读了《中国历史》里面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开天辟地、文明的摇篮、炎黄子孙……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说到大禹治水,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尧、舜那个时代,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人们没地方住,只好像鸟儿一样在树梢上做窝避难。自从舜把禹找来治理水患以后,禹就决心要避免父亲所犯的错误,不能再用围堵的方法来治水了。

  所以他决定用一种相反的方法来对付洪水——他采取“疏导法”。让大水尽可能地流到大海去。他心想,我自己疏导,也不行啊!于是他挑选了一些能干的助手,跟着他一起治水患。

  为了治洪水,他结婚第四天就出门了,整整十三年,没回家了。其中三次经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去。

  第一次,他从家门口经过,听见妻子在痛苦呻吟,儿子呱呱坠地时的哭声。第二次他从家门口过,孩子已经会喊爸爸了。第三次,孩子已经十三岁了,跑过来拉着他的手,紧紧挨着他,舍不得离开,他也没法跟着回家去。

  禹实在太忙了,他变得又黑又瘦,下巴也尖了。他的手脚长出了茧,连腿上的汗毛都没了。不过,他终于成功了。

  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还有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只要你什么事都别放弃,才能把一件事做成。历史书籍读后感5

  妈妈在网上给我订购了一本书,叫《话说历史》。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上记载了国内外一些历史。我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历史,是很值得我们去钻研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它记载了很多中国历史,虽不是那么详细,却也让我大饱眼福。

  它从炎黄联盟开始记载,一直到最后抗战胜利,港、澳回归,中国彻底解放。它的正确率挺高,记载也蛮详细的,的确挺好。

  看着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涿鹿之战的全程,血雨腥风,最后蚩尤大败;似乎看到了商汤如何消灭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朝代———夏,后来又促进商业的繁荣……最后创造出了辉煌的殷商文名;似乎看到了周文王在生前怎样为周武王的灭商做好了准备,又有看到了周武王只怎样灭商的,他是怎样创造了鼎盛的局面;似乎看到了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似乎看到了刘邦是怎么样进攻咸阳,灭掉秦朝,又建立了汉家大业。最后,日寇战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呼,原来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成功了。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他们,从没想过让自己享清福,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有的只是在虚度光阴,他们希望我们祖国变得更强大!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一定会拿稳先辈的旗帜!

  真的,我们不能再虚度光阴,不能忘记祖国所受的耻辱。今天,就让我们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吧!历史书籍读后感6

  说实话,那本书我并没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词都会不理解,但我

  不喜欢在读一个故事中停顿,然后去找难题,我觉得这样会打断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

  有些同学说,《中国历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没有什么闪亮之处,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故事的时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当时的画面,想象那些人的说话的语气,总感觉的读这本书就像在看电影,甚至比看电影更有趣,因为读这本书还可以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读这样的一本书,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让我着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书,妈妈说:“题目不会做啊?”我就大声说:“别吵,我在看书!”其实有时候我也挺暴力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我确实有些怪,别人如果爱看书都是显得很安静,好像听不见别人说的话,陶醉进去了,可我却在看书的'时候显得特别烦躁,特别不喜欢在看书的时候打扰我。我妈妈知道我在看书,也就应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后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个时期快看完了,谁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里读过来的,看完一个时期已经很厉害了。

  其实我更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条大河,一会平静,一会儿波涛汹涌,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读这本书让我很舒服。历史书籍读后感7

  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

  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历史书籍读后感8

  《中外历史故事》这本书我聚精会神的读了很多遍,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岳飞精忠报国》和《杨业抗辽》。因为岳飞和杨业都是为国捐躯,我很钦佩他们的勇气。

  岳飞从小勤奋好学,并且练了一身好武艺,岳飞19岁的时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飞为了国家的安定,就去当兵了,他的母亲在他身后刺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后来当岳飞领着士兵最后冲刺时,皇上却听了奸臣的建议,让岳飞退兵,岳飞回来后,叹息道:“十年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看来江山是很难保了,说完岳飞泪流满面岳飞回到朝廷后,奸臣秦桧串通皇上,把他关进了大牢,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年仅39岁的岳飞杀害了,(我至今还恨秦桧)岳飞满怀爱国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报国、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赢得了世世代代人的纪念。

  北宋时期,北宋和辽国经常发生战争,杨业身为北宋的一名大将,因为能征善战、骁勇无比,被人称为杨无敌,最后杨业看着剩下不多的战士们,决定以死报国。不过敌人有很多的兵,一溜烟似的把他的部下全杀死了,杨业孤军奋战,但因寡不敌众,受了重伤,当了俘虏,辽军多次劝他投降,但杨业坚贞不渝,绝食三天,壮烈殉国。

  这本书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过去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学习。历史书籍读后感9

  读了《世界历史5》后,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人。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腓力普的儿子。腓力普想要去征服波斯,但还末出征,就被一位怀恨他的部下出其不意地刺杀了。当时,亚历山大才二十岁,人们开始怀疑还有没有能力去攻打波斯。

  但亚历山大异于常人,从小接受斯巴达式训练,所以非常勇猛。亚历山大进军到一个叫做哥丁的城市,这座城里有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被人称为“哥丁结”。“哥丁结”远近驰名,传说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能击败波斯,成为亚洲王。亚历山大来到庙前,看出那个结根本解不开,于是抽出宝剑,手一挥,绳结便一分为二,然后,他对众人大喊:“死结已开,我将成为亚洲之王。”果然,亚历山大把波斯打得一败涂地。击败波斯后,亚历山大还是一直向东方进军。亚历山大并不信什么鬼神,但他从善如流,不管走到哪个地方,他都会信那个地方的神灵,例如他在耶路撒冷时,就祭拜耶和华,于是亚历山大被视为尊贵的客人。他一直打到了印度,便不再攻打了,因为战士们想念故乡了,不得已,亚历山大只能收手,带领着大军返回故乡。回程中,大军走到了巴比伦,亚历山大得了热病,突然去世了。那时他才三十三岁,真是可惜呀。我喜欢亚历山大,喜欢他的天资聪慧,喜欢他的英勇无畏。历史书籍读后感10“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记得刚接触中国历史时,我就背诵过这样的顺口溜。短短几十个字,就概括了我们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就算背诵得滚瓜烂熟,也只能知道朝代的顺序。要真正了解历史的兴衰,感受它的“气息”,还得从一本历史书中感受。然而,许多历史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但《全景图书中国历史》却不一样,书中提到的史料非常丰富,并且里面还引用了《诗经》《楚辞》《论语》的一些词句,读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历史场景中,也变成了古人中的一员了。一些重要的战争,因为有了图片的解说,也让我们仿佛参与了进去,变成了一位

  见证成王败寇的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过,那是一位位历史记录者用

  无畏的精神来记录的。从司马迁到班固,从《史记》到《资治通鉴》,没有哪个国家能这样撰写自己的历史,让历史从往昔传承到今朝,从来没有间断过。

  我喜欢读历史,每当读到一本历史书,我都感觉会有一种厚重的香味扑面而来,在历史的迷雾中,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场景。历史是一面镜子,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才有未来和希望。所以说,读懂自己的历史,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今天开始,读历史吧!就从《全景图说中国历史》开始!

  

  

篇六: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近日,笔者有幸拜读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所著的《历史是什么?》。由于本人热衷历史,在阅读过程中感受颇深。因为档案学的最初起源于历史学科,笔者尝试着从“档案”角度理解此书其中的一章,从而推动对档案历史主义展开更为全面、深层次的研究,发掘当代历史档案在构建集体记忆、丰富民族精神文化等方

  面所具有的重大社会价值。书中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三章的内容——“历史、科学与道德”。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所学习的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那么历史是学科还是科学呢?这是许多历史学家都在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历史学和档案学一样,是一门学科。首先,历史学家研究的是特殊的事件、节点,而科学家研究的是普适的一般规律;其次,历史不能用来预言未来,科学却具有一定预知未来的能力;最后,历史的阐释是主观的,科学的论述都是客观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会

  再犯相同的错误。当把历史主义的价值观念放到档案学科中来看,历史和档案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那些在历史中形成的,年代足够久远的档案,我们把它们称为“历史档案”;把从一整套事件中归纳出的出处与另一整套事件去作比较:当我们在阅读档案或者档案工作者在归档的时候,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尝试从本源上比较和拿捏几件人、事的相似点,这样做就促使档案学界的“来源原则”逐步成

  型。历史和档案从不仅仅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依据“过去”研究“现在”也意味着根据“现在”理解“过去”,用历史主义的态度去了解档案再通过档案反哺历史研究形成了一段段历史。历史档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理解来促进对这两者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借助档案将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

  从历史中唤醒。

  1

  

  

篇七: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是什么》的读后感多篇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一):《历史是什么》打卡:卡尔《历史是什么》作者卡尔(1892-1982)曾是一名英国外交官,后在大学任教,对俄国历史较有研究。本书分六个章节阐述作者的历史观。第一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作者阐述历史事实不等于过去的事实,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才被历史学家挑选出来编纂成历史事实。比如,凯撒渡过溪流卢比孔是历史事实,而半小时以前你徒步穿越同一地点只是一个过去的事实。第二社会与个人。既然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在无数过去的事实材料中筛选凝练,那作为一个个人的历史学家,他的教育背景、社会背景等对于其编纂历史事实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事实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中统一考虑。第三历史、科学与道德。作者认为历史包含于各种科学之中,比如达尔文把历史带入科学领域。历史学家的立场与道德学家的立场不必一致,比如亨利八世或许是一位坏丈夫,却是一位好国王。第四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历史存在偶然和必然性,同时历史的因果随着认识的深入会不断被发掘。第五作为进步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历史事件与前进中不断出现的将来目标之间的对话。第六扩展中的视野。作者强调历史研究者(当然他指的是大部分英国历史学家)不应局限在英语系国家的历史研究中,现在世界的发展,亚非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以扩展的视野考虑进来。《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二):受益匪浅读后感会特别好奇把别人对作者批评的声音放在前面,这样觉得很容易先入为主,可是读完发现还是有深深的震撼从每一章的内容来写1.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对原始材料的选择而形成的,并且通过其想象力,然后需要以当下的眼光才能理解及历史;这里它需要克服的难题是:那种编辑的事实应无条件优

  越于解释。2.社会和个人首先要明确历史学家研究该段历史所持的立场;然后探寻完之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占的比重。3.历史、科学与道德(1)历史只研究特殊,科学则研究一般(2)历史不传授教训(3)历史不能够做预言历史学家是进行概括时对未来的行动提供一般的指导(4)历史必然是主观的,因为人在观察自身(5)和科学不一样的是,历史涉及宗教、道德的问题在这里,知道历史学家重要的判断――对过去事件、制度或政策的道德判断4.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历史学家会把原因归类,并且排序。这里有两种情况,历史决定论和历史偶然性,历史决定论无法解释历史偶然事件,历史偶然性会被历史学家运用理性的方法解释。5.扩展中的视野一个是人们充分地意识到自身控制环境、控制自己的能力。另一个是世界重心的转移,特别是亚洲、非洲成千上万人口中,传播近代技术和工业方法,传播启蒙教育和政治自觉。作者澄清进步与进化的区别,以及评价历史客观性的标准,以及事实与价值的联系

  是总结的作者的观点,还有一章没有罗列出来~作者反驳反对者的观点的时候采用的利用自己支持的观点来自圆其说的说理值得自己学习,还有作者陈述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的把握也很值得思考,一些先前从未占据世界中心位置的民族开始有了社会自觉,政治自觉这样历史就开始了,历史绝不再仅仅是占统治地位的执政者的历史。历史学家的道德评价即价值评价是针对制度而不是针对执政者个人,解答近期的疑惑:价值评价存在的的合理性是?现在错疑惑的地方是:理性能解答历史的所有问题?《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三):知人论事观历史记得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那个人曾说:“这本书每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不言而喻,这是很高的评价,于是,当我把书拿在手上时,无形中便有了庄重肃穆的情感,以为自己将要踏进知识的海洋,窥探历史的神秘面纱。硬着头皮把两版序言浏览完,没有再读下去的欲望了。几经反复,终于把书翻到了最后一页。把书合上,没有醍醐灌

  顶的快感,只有一知半解的模糊印象。我知道,自己的思想依旧在牢笼里徘徊,不过那牢笼也许正在一点一点地摇晃。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E.H.卡尔是一位非职业历史学家,这是他思想跳脱传统历史桎梏的现实基础。德国著名史学家兰克曾言,他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再现历史事实,他本人的立场绝对客观,没有偏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反对历史学家做任何阐释性的见解,历史学家的任务仅限于搜集,甄别史料,兰克史学曾一度成为西方历史权威。卡尔却说:“只有当历史学家对于过去的看法由对当下问题的洞察力得到生动的说明时,才能写出恰如其分的历史。”换言之,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基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刺激,他们决不仅仅是历史事实的记录者,历史史料的搜集者。历史学家的真正价值在于解释、评价历史。可是,“事实是神圣的,解释是自由的。”历史学家有选择地阐述历史事实,并且只有当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但就此而言,其走向极端的的结果是:完全排除历史的客观性,历史是历史学家制造的,陷入纯粹的怀疑主义。卡尔又说:“不能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就推论说山在客观上根本没有形状或是有许多形状。”即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作用的。历史学家从事历史解释并不完全客观,但历史学家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地让事实适合解释,让解释适合事实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的不断对话。卡尔指出,历史学家有时沉溺于语言修辞,当解释一个或几个强有力的的因素时,他们经常会说“这是必然的”。仔细想一想,“必然”一词时常见诸于历史课本中。例如,书及老师都说拿破仑帝国的最终覆灭是必然的,然后用很多历史事实去印证这个结论,确实,拿破仑帝国灭亡已是不争的事实,“必然”一词也关闭了所有成功的可能性。但事实是,历史学家们是在拿破仑彻底失败后才从已知的事实中推论出这个“必然”的,我想,无论他们的论证多有道理,有内涵,都避免不了“事后诸葛亮”的嫌疑。卡尔也说,实际上,当事件发生前,历史学家并不能假定事件是必然的。而作为

  

篇八: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走出庐山_读后感_模板

  走出庐山——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原创:郑勇这本书是著名学者葛建雄先生一本科普著作,目的是告诉读者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及如何学习历史。已经不知道是哪一年买的了,一直在书柜中吃灰,假期出游想着路上要看本书就顺手拎起读了。由于是科普著作,书写得浅显易懂,但逻辑严谨,重点突出,分四部分将历史学的相关基本知识条分缕析介绍的清清楚楚。读完全书不但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纠正了一些错误认识,而且对历史学本身有了较系统的认知。除了收获具体历史知识以外,在方法论层面,作者走出庐山的提法让我感触颇深。在葛先生看来,走出庐山是指观察一个大的事物,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小范围内,需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这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之所以用走出庐山来借代,是因为苏东坡那首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人在山中,他的视野是有限的,而且由于所处地位和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印象也会不同,而且只能是一个局部,难免片面。葛先生认为,对于历史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保持一定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才可以摆脱功利的羁绊、政治的束缚和视野的局限,从更广阔、深入、超脱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历史。因此研究历史必须要有大眼光:从纵向看,应该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观念;从横向看,应该把小范围的历史放在大范围中考察,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葛先生强调研究历史应当走出庐山,其实何止历史,做事做人难道不都应当走出庐山么?因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存在深陷其中而不能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所以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说。当局者庐山之中也,旁观者走出庐山者也。因此做事时不能仅囿于具体事情本身,而应而努力跳出对象层面,从更高层面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将问题看得更清楚,才能做出更为适当的决策。做人也是一样,那些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的人,其实是迷于自身而不知,这样的人不能从长远、全局层面看问题,格局被局限在较低的层面,在遇到选择时往往目光短浅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此是难以成就大的事业的,所以做人要有应当有大格局,也是这个道理。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只不过是一瞬间,看无数英雄起浮落沉,叹世事变幻白云苍狗,常读历史可以使人更加清醒,更加豁达,能从更高处俯瞰人生的得失。走出庐山,也就是走出局部走出狭隘走向全面和更高层次。读史需要走出庐山,读史更有利于每个人走出庐山,这也正是它使人明智的原因之一吧。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我很幸福也很苦恼。伴随着孩子们年级一点点升高,一点点长大我越来越觉得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总是满腔热忱的为他们好,可是有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你,接受你。不能被接受与理解的爱就不是爱。我开始努力的寻找方法,寻找出路。这时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吸引了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的主旨非常明确,就是讲与孩子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主要是写给父母的,对我们老师也同样适用。这本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只掌握大量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

  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正如我的感慨,不能被接受的爱是没有意义的。技巧与知识是两回事。就好像一位医生,仅有对患者的爱心和丰富的医学知识是不够的,你必须还能做到拿起手术刀为患者做手术,谁都知道那是非常危险的事。但这一步才是治愈病人的关键。作为父母老师我们应该在拥有爱和知识的同时掌握传播基于爱的技巧与方法。不至于胡乱挥舞手中的刀,给孩子造成伤害。

  忘记是哪一本书中讲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反过来说,没有好的关系就不会有好的教育。孩子要想真正的成长需要的是他内部的需要的动力。别人加在他身上的是压力,他自己产生的才是动力。有一个比喻非常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你从外面打破他,他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有方法让他自己从内部打破,那么他就是一个重生的生命。好的教育是激发他的动力,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而激发动力的前提是我们的家长老师一定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书的第一章中提到,沟通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九岁的男孩,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的父亲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遭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今天这位父亲采取了另一种方法。他想:我的儿子对错过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失望,我可以帮助他,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儿子说:“你看上去很失望。”“我当然很失望。”“你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该死的却下雨了。”“是呀!”

  而对于父亲的反应孩子通过理性的思考后说:不过,可以以后出去玩。孩子的怒气消除了,接下来父子之间的对话就变得有意义了。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理解他们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

  还有一个八岁的孩子,一天回家吃午饭时生气的说:我不要回学校了。她妈妈没有跟她长篇大论的讲“小孩子一定要上学,不应该发脾气这样的话。而是理解的说:“你看上去很烦,能告诉我怎么了吗?”“老师把我的卷子撕了,我那么努力地答题,她居然只看了一眼就撕了。”妈妈说:“没有得到你的允许吗?怪不得你这么生气呢!”这位妈妈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她知道想帮助女儿消除怒气,就必须带着理解和同情跟她说话。纠正他们的行为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被理解接受的。甚至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作为教师和父母,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我们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人在发怒时的智商为零。我们大怒大喊大叫。然而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自责内疚,我们郑重地在心中决定,以后绝不能重复这样的行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再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我们处理情绪激动的学生时往往这样:冷处理,把他放一边,或是马上强制他不准发火。我们不妨说一些理解他的话,“这件事的确让你受委屈了,你的心情很难受吧!”我想这些理解的话,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他在一起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为我们的教育排除很多障碍。

  这是从一位老师那读到的一句话,很受鼓舞:教育内在于一个人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

  中,教育的方向和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的老师就像是阳光充足的肥沃田野,落入这田野的种子,不但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笔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笔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赞扬的危险《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范文读《才华横溢舌战群儒—纪念父亲袁国平》有感

  仁桥初级中学陈璐瑶最近,我读了袁振威纪念他父亲的一篇文章。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风云激荡,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了一座座巍峨的英雄丰碑。而袁国平同志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袁国平是忠实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工作者。袁国平的才学与睿智,在他还是少年学生时就为他的老师和同学所公认。在加入了新四军后,更是在国民党面前舌战群儒,面对国民党捏造的新四军的种种罪状,他镇定自若,慢条斯理的对他们进行了种种驳斥,让国民党的军官哑口无言。正是他的博学多才,才能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取得了种种成就,做出种种伟大贡献。”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这是袁国平在战斗动员时对战士们说的。这位不足35岁的新四军高级将领在皖南事变中为了不连累战友、不当俘虏英勇自尽,用生命践行了承诺。手捧书卷,细致品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英雄的话语犹在耳旁,英雄的事迹让我深深地感动。闭上双眼,我仿佛回到了昔日战火硝烟的战场:我看到了在枪林弹雨之中袁国平已血肉模糊的身躯,战士们围着已经昏迷的袁国平,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他:”袁主任,袁主任!”过了好一阵子,袁国平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挣扎着用微弱的声音讲了最后几句话:”你们快走,不要管我了……”为了不连累战友,趁他们不注意,袁国平从口袋中摸出手枪,毅然决然的向着自己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枪响,袁国平,()这位七尺男儿含笑闭上了双眼,他离开了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离开了他魂牵梦萦的队伍!我能体会他心中有多少留恋,多少不舍,因为他有多热爱他的部队,他的战友,我懂!为了战友的生命,他依然舍弃了自己同样宝贵的生命!为革命,为了心中的道义,在生死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舍生取义!袁国平烈士走了,他走得那么从容,那么悲壮!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国平烈士虽然死了,但他的音容犹在,精神永存!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我深深地懂得,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袁国平这样的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学习环境,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学,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不辜负先烈们的殷切希望!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一)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有时会抱怨如今的学生调皮捣蛋,纪律涣散,学习主动性差,缺乏集体荣誉感。平时总是从学生身上找毛病,却从没反观过自己。我们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让学生由衷的佩服?我们是否付出真情与理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高明,使学生心悦诚服?我们是否用爱温暖也滋润孩子的心,使学生绽放出最美丽的心花……如果没有,我们又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又何来理由数落学生的不是呢?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读了《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关老师在总结她从教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时,只用了三个字“脑、心、情——

  用”脑“去思教育,用”心“去品位学生,用”情“去感化孩子。她说真正读懂了这三个字,真正理解了这三个字,真正用好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乃至佩服,一个真正让孩子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读过这本书,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教育工作就是这样的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细细琐琐的小事。的确这样”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关老师用真心、真情演绎着她的教育人生,让这条平凡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反思自己的工作,真的有很多不足之处,凭什么让学生服我呢?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以身作则,不断完善人格魅力

  卢梭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到、做好。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留心观察,做学生的心理关怀者

  我们每天都忙于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是需要关注的。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的细微变化,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真诚地与学生交流,真正做到我学生着想。他们毕竟是孩子,哪有不犯错误的,只要他能认识到错误并能改正,我们还有必要咄咄逼人吗?面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耐心引导,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呢?孩子的情绪有波动时,如果我们能给一些关心和安慰,就会让学生倍感温暖和感激。

  三、多与家长沟通,双管齐下

  以前遇到学生有错误时,我总是就事论事,可是往往效果不佳。有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却找不到根本原因所在。这都是单方面教育的弊端。我应该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双向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也要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表现,更全面的了解学生,这样双管齐下,让教育更有效。

  四、多动脑思考,做一个有心人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们在安排和落实工作时,不能照本宣科,生硬地传达命令,也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怎样安排更合理,采取什么方法更有效。遇到随机事件不要盲目处理,用心想一想其中可能蕴涵什么教育契机。

  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位学生,用”情“去感化孩子,这是关承华老师的教育经验的精华,我要常读常新,不断能吸取精华,不断实践提高,成为一名让学生佩服的老师。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二)

  在众多的教育名著中,在难得的闲暇之余,我优先选择了关承华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

  服你》这部教育著作来读。这部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因为这是做教师的尤其是现在做教师的感到困惑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对事缺少责任感,对人缺少情感,表现出自私、冷漠甚至是叛逆,面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无动于衷,于是,做老师的感到苦恼,感到困惑,感到束手无策。老师拿什么才能让学生服?在《在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关老师通过一个个平常而又生动有趣的教育故事,让我们明确,做教师的该如何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威信,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用”脑“,即用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区别合格教师与”教书匠“的一个重要标准。今天的教师都具有相当的学历,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每个人不但能够胜任,而且是绰绰有余。但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动态的,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曾经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如果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以不变应万变“,结果不是误人子弟,就是被自己的教育对象炒了鱿鱼——因为教育形势的发展是不允许它的执行者观念滞后的。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铸就人的事业。作为一名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既然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责任,那首先自己要有”魂“,即有思想,有目标明晰的、与时俱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而要想不让自己的教育思想老化,不让自己的教育观念过时,不让自己的教育手段落伍的最有效办法和最佳途径,就是要不断学习。我更加深切地领悟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对教师的重要意义。回顾过去,自己一度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放纵自己不挤时间读书、不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看了这部书,我激励自己做教师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这不禁让我铭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二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地看做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当然他们还未成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感情还很稚嫩,他们的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们,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外,一味凭主观臆想而评头品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举止言行,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个体,把学生当作孩子去看待,正确对待孩子在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并将其看做事正常的。有时候,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只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如果我们善于将自己当成学生,或者将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截然不同,学生的感受和教育的效果也将截然不同。老师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成绩,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要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愉悦地成长。

  三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用”情“,即用老师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可能被隐藏

  着的情商。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催化剂,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记得一年前,我的班上有个可以称得上是”小小顽固分子“的孩子,他年纪虽小却玩世不恭,无恶不作。老师多少次的批评教育,一次次以无效告终。但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了。这种变化仅仅是源于一次受伤、一把椅子。一年一度的数学竞赛那天,因受伤在家休息的他来学校参加考试,我用一把椅子把他从学校门口接进来又送出去,没想到就是这样简单的举手之劳却深深地感动了那个孩子,他的感动洋溢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在热情谦逊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在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中……这让我感受到:爱,是可以让冰川融化的力量;情,是可以让铁石心肠温暖的火焰。对学生用心,换回学生的真心;对学生用情,换回学生的真情。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我要用脑去汲取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用心去关注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个体,用情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稚嫩的心灵。让我的学生发自内心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为这样一个目标,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告诫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三)

  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将这本书看完了。看的过程中受大很大的震撼,被一个母亲似的老师所感动;她的宽容、大度、细心是我比不上的。在整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都是这位关老师她的爱心和宽容心。

  匆匆读完这本书,有些东西在脑海里面呼之欲出,但是又如潮水般退去。大家都知道,读一本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初读,找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即找感觉),第二遍细读,这个时候就要细细品味,充分吸收里面的养分;第三遍,总揽,总结一下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

  这位关老师,教了三十多年,她说她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她爱着的学生们,这一点让我相当的佩服。我做不到她那样全部心血全部奉献给学生,我觉得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说就一定要工作多有成就,我觉得要衡量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家庭,健康等等。但是我觉得中间肯定有个关键点。我之所以下定决心努力看这些书,看这些充满智慧的老师写的书,就是想向他们学习,早日学会如何管理学生,希望能在我的生活和我的事业两方面都取得平衡,希望我的各个方面都能如顺顺利利。

  这本书,开篇的前言就写了,要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内功。下面的部分摘自原文——

  用”脑“即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区别一个合格教师与一个”教书匠“的重要标准。(我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原来只能算作一个教书匠而已)”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必须身先士卒,最起码要让学习伴随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生涯。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的”量“上对老师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及时不从这一桶水,将会很快被舀干,而且这一桶水,也将变为废水。

  应该说,这是对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也同时给我这种容易自满,容易停滞不前

  的人敲一个警钟。

  我曾经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影响我至今,到现在想来还很后悔。也许是因为自己读书年龄小,受家里人的影响太大,以为只要考上大学就前途无量。在大学里面,没有人管,没有督促,就非常散漫,不学无术,我以前的梦想都被抛之脑后。直到毕业要找我才醒悟,原来考上大学并不是万能的,我手上的简历是如此的淡薄啊。在最后一年里面我有重新拾起了我高中时候的梦想,继续考研,继续读书。但是我的骄傲,给我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打的失败——复试,因为专业知识不过硬,被刷下来了。我真的好受打击。但是我一直不敢承认,不敢去深想,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错。我太天真——我不知道人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今天我反思了自己考研时的失败,我就是想给自己现在特别是我的教师生涯敲一次警钟,我要学习前辈们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行为。所以我给自己定的首要目标就是”坚持读书,坚持记笔记,坚持写读后感,多多专研我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师读后感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后感小学教师读后感3篇

  

  

篇九: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书籍读后感500字

  历史书籍读后感500字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书籍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历史书籍读后感500字1说实话,那本书我并没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词都会不理解,但我不喜欢在读一个故事中停顿,然后去找难题,我觉得这样会打断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有些同学说,《中国历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没有什么闪亮之处,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故事的时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当时的画面,想象那些人的说话的语气,总感觉的读这本书就像在看电影,甚至比看电影更有趣,因为读这本书还可以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读这样的一本书,何乐而不为呢?这本书让我着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书,妈妈说:“题目不会做啊?”我就大声说:“别吵,我在看书!”其实有时候我也挺暴力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我确实有些怪,别人如果爱看书都是显得很安静,好像听不见别人说的话,陶醉进去了,可我却在看书的时候显得特别烦躁,特别不喜欢在看书的时候打扰我。我妈妈知道我在看书,也就应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后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个时期快看完了,谁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里读过来的,看完一个时期已经很厉害了。其实我更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条大河,一会平静,一会儿波涛汹涌,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读这本书让我很舒服。历史书籍读后感500字2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历史书籍读后感500字3很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书,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他写的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一样,视角不同,语言非常风趣,让你读过后,有过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中国大历史》共有二十一章,从有中华民族开始写起,当然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秦代之后的写的较为详细,黄先生对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画了一副疆域图,元代的版图最大,但元代的历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历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数过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们没有很好的融入到汉族人民中,他们较崇尚武力,当他们打下如此广阔的江山,但却没有能力很好的统治。说明管理一个国家非常不易。汉代被作者称为“第一帝国”,这个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功业。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

  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时事造英雄,汉武帝能使中国的名声远扬,一是因为他的上辈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二是因为他15岁登极,享国54年,执政时间较长,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执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衰退之一大主因。

  

  

篇十: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精心整理

  永嘉中学王恩妹

  作者简介: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历史学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

  主要着作:《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台湾锦绣出版公司1992年、三联书店1994年)《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国移民史》(主编、一、二卷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本书目录:阅读说明:人格健康、心态开放、温文尔雅、博学多识总序: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

  精心整理

  价值内涵。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就不会成为有价值、有理想的人。我们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高扬人文价值。(许智宏)引言:……《中国历史学是什么》1.历史的来历

  1.1“历”和“史”1.2从日耳相传到结绳记事1.3图画与历史1.4文字与历史1.5遗迹遗物与历史1.6神话与历史1.7民间故事与历史1.8历史还是新闻1.9历史信息(总结2-8消息载体,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载体将会更多的被发现和应用。)1.10未来的历史1.11历史学是什么2.历史的类型2.1时间系列2.2空间系列2.3内容系列2.4人物系列2.5另类历史3.为什么要了解历史

  精心整理

  3.1董狐的力量3.2《春秋》笔法3.3太史公的地位3.4《资治通鉴》:历史的“资治”作甩3.5古为今用3.6影射史学及其遗风3.7走出庐山3.8历史的智慧

  3.9从历史看未来4.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4.1有没有真实的历史4.2要不要真实的历史4.3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4.4了解历史4.5复原历史4.6认识和把握历史阅读书目后记读《历史学是什么》三点感悟一、严谨规范又通俗易懂的诠释与叙述

  《历史学是什么》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一,普及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塑造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是它的根本宗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以中国本土学术资源的挖掘为基础,从历史的来

  精心整理

  历、历史的类型、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等四个方面,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把较为深奥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普通受众。

  例如,关于“历史”的来历。“历史”这个名词来自日语,尽管者两个中文字在中国已经用了至少3000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学概念,其中包括history历史)繁体字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人脚穿过一片树林,表示时空的移动;《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礼记》中将“过也”对应为日月星辰的移动,用来确定年月和季节。有了名词“历法”。史在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的人或特殊的职位。《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有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19世纪末之前“历”与“史”关系密切,但属于两个系统。“历史”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开始使用(1901年,梁启超主持的《清议稿》),实际上日语是借用了汉语古籍中已有的固定搭配。这种严谨规范又易懂的解释有助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尤其启迪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学。如必修三专题六。

  又如,今天,“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话题仍然是不少青年读者想提的问题。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民族主义是常常应当受到谴责的),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是我所偏好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我以为说到了历史学最高和终极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我们先辈史学家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史籍和史学着作,今天的中国人就不知道三皇五帝、秦皇汉祖、唐宗宋祖、唐诗宋词等等,也就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新西兰人,世界上更没有所谓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作者引述了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新史学》中的一段话,也表述了同样的意思:“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

  精心整理

  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作者辟出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一章,从“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太史公的地位”“《资治通鉴》:历史的资治作用”“古为今用”“影射史学及其遗风”“走出庐山”“历史的智慧”“从历史看未来”九个方面,娓娓道来,阐发了学习历史的意义。从中我们了解到,早期的史家像董狐、齐太史四兄弟为了秉笔直书历史,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前赴后继;司马迁“隐忍苟活”,为的是写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有赖于这样一批史家的贡献。

  历史学这些年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降低,商品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与“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影射史学的泛滥有关。作者在书中批评了混淆研究历史与运用历史之间的界限,脱离历史事实,一味强调古为今用,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作者认为,古为今用本身并没有错,“正确的古为今用,只是在历史所提供的范围里做一些主观的选择,对历史事实进行取舍,但绝不会歪曲、篡改事实”。作为把成为“史学通人”当作努力方向的史学家,作者运用多年来研究历史积淀的智慧,旁征博引,使我们感受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读完后,相信每个读者都能明白“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二、客观的“历史”与主观的“历史学”

  有人说过去的事实都是历史。但能不能真正成为历史,还要取决于后人如何记录。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有其主观性,因为它都是人所记录的。既然是人所记录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记录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响。历史事实没有改变,但是记录的人变了,记录的观念变了,记录的手段变了,历史重心就会发生转移。但是无论如何,过去一切的事实都成为历史是绝对不可能的。

  人们都希望穿越时间隧道,能够回到过去,但到现在为止这还只是个科学幻想,我们真正能做到的主要还是阅读历史文献,通过这种方法了解过去。所以我们

  精心整理

  现在所看到的历史事实,都已经经过历代历史学家或者历史记载者的选择、加工。说到底,历史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P72)

  众所周知,作为戊戌变法的亲历者,康有为、梁启超等后来再面对这段历史时,都有意放大真迹,攻击政敌,拔高自己,甚至以后见之明进行讳饰作伪,修正自己在当时的思想和言行,使得历史真相扑朔迷离,难辨真假。一般认为,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运动,提出开议院、兴民权的主张,动摇了传统的君主政体。但其实不然,根据茅海建着《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主张君权,反对开议院。他在进呈《日本变政考》时,以按语向光绪帝表明态度,并在《国闻报》上发表《答人论议院书》,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虽然,康有为多次提及的制度局被认为是所谓的西方议会雏形或过渡机构,而他代别人所拟的奏折中也不乏“立议会”、“设上下议院”等建议和主张,但他此时期的议会概念,与当时欧美及日本等的代议制度有很大的差别(第707页)。实际上就是在今天,对于议会、代议制等西方民主制度,我们还不敢说完全了解,更何况一百多年前的康有为呢。再说康有为的西学知识也很有限。他是1882年参加顺天府试后路过上海,才开始接触西学的。他不懂外文,获知西学主要通过阅读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所办的《万国公报》以及上海广学会所出版的西学译作。胡汉民就挖苦说:“康有为未尝研究政治的学问,单就当时李提摩太、林乐知所译一二粗浅西籍,管窥蠡测,以为民族是要分别的,民主政体是这样的,实则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第136页)

  精心整理

  通行的历史教科书都认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设计师,他本人及其代人起草的变法奏折大部分为光绪帝所采纳,并以上谕的形式颁行天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茅海建先生检阅军机处档案,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被直接采用的奏议只有七份,分别是“请以爵赏奖励新艺新法新书新器新学设立特许专卖折”、“请将优、拔贡朝考改试策论片”、“请改直省属员为中学堂乡邑淫祠微笑学堂折”、“请立商政以凯利源而杜漏卮折”、“为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和“请定中国报律片”、“上请帝第六书”之设立专局、“请开农学堂地质局以兴农殖民折”。而戊戌时期的上谕共有二百零五道[根据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戊戌变法》(二)所辑录的上谕统计],虽然不全与变法相关,但从变法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来看,有关变法的上谕一定不少,其中最具亮点的裁汰闲衙冗员方案却是采用岑春煊的奏折。可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无多少真正付诸实施,成为戊戌期间的变法举措。

  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甲午英雄邓世昌与他这只“义犬”的故事。以往史料大致是这样记载的: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爆发激战,北洋舰队旗舰“定远”不幸舰首中弹,燃起大火,烟雾笼罩整个舰首,导致主炮无法瞄准射击,日本军舰乘机围攻旗舰“定远”号。在万分危急之时,邓世昌指挥“致远”冲到“定远”号之前,为旗舰保驾护航。“定远”号转危为安,“致远”号则不幸重创,舰体严重倾斜。这时,邓世昌下令“致远”号冲向日方的舰队,决意与日舰同归于尽,然而途中中炮,不幸沉没。邓世昌既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念头,因而落水后,随从游近递去救生圈,邓世昌却用力推开,“左一”号鱼雷艇抛来救生绳,这位刚烈的管带亦不应。就在邓世昌即将随波沉没的一刻,爱犬竟游来咬住他的手臂,“公斥之去,复衔其发”,这只通人性的动物也不忍让主人下沉。最后,邓世昌毅然抱住爱犬,一起追随“致

  精心整理

  远”号而去。甲午黄海战役结束不久,邓世昌和这只通人性的太阳犬的故事便在国内流传开来。当时着名的新闻风俗画报《点石斋画报》即用画作加以渲染。在各界悼念邓世昌的挽联中,也出现了“不济以死继之至今毅魄如生问逃溃诸军能勿頳颜惭义犬”、“臣为国死弟为兄死仆为主死大节萃一门更能义感灵獒力挽颓波留正气”等述及邓世昌爱犬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感人故事的流传,使得这只太阳犬与邓世昌的高大形象一起为世人所缅怀,并赋予它“义犬”的美誉。

  以上关于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感人故事一直令国人深信不疑,我也不例外,直到最近华东师大历史系杨彪教授在课上给了我们一份完全不同的史料记载。该史料记载出自当时在北洋舰队做教习的美籍军官马吉芬所着的《鸭绿江外的海战》(thebattleoftheYalu)。关于邓世昌与他的太阳犬落水的过程,该着作中是这样记述的:

  “CaptainTanghadalargedogofamostvicioustemper,unrulyattimesevenwithhismaster.AftertheshipsankCaptainTang,whocouldnotswim,managedtogettoanoarorsomesmallpieceofwood—enoughtohavesupportedhimhadnothisdogswumtohim,and,climbinguponhim,forcedhimtoreleasehisgraspandthusmiserablydrown,thebrutesharinghisfate—perhapstheonlycaseonrecordofamandrownedbyhisdog.”

  这段英文史料大致的意思是说邓世昌落水后,抱住一小块碎裂的甲板求生。这时他的那只狗向主人游来,并爬到他的身上,迫使他松开了所抓住的东西,结果人和狗就一起沉下去了。相信这段史料公布于众,肯定会令世人哗然。虽不能说完全颠覆邓世昌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至少也使我们意识到邓世昌可能并不像此前所传言的那样伟大。

  这段史料是否真实呢?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可以推测一下其可信度。马吉芬(PhiloNortonMcGiffin)(1860-1897),美国人,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精心整理

  中法战争期间来华,之后进入北洋海军任教习。其先后在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任职。甲午海战期间,被任命为“镇远”号大副。他与当年北洋舰队的将士一起参加了惨烈的“大东沟海战”,并身负重伤。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后,他回到美国,着书《鸭绿江外的海战》。他为“中国舰队”在西方遭受的不公正的舆论待遇所愤慨,到处演讲,述说中国舰队英勇作战的事迹。1897年2月11日,也就是丁汝昌在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马吉芬在美国一家医院愤恨自杀。从他个人的这段经历来看,马吉芬应该不会,也没有故意编造这段史料的动机。因此,史料可信度还是很高的。相反,我们一直所熟知的邓世昌和“义犬”的故事倒很有可能是不真实的。试想一下,当时战斗很激烈,战情那么危急,船沉了,肯定都乱成一团。将士落水了,救人要紧,有谁会有闲工夫仔细观察“义犬”救主的细节,而且还会用“公斥之去,复衔其发”这样字句描述得如此形象生动,感人至深呢?显然这极有可能是后来人们追忆邓世昌的事迹,为了突出他的光辉形象而杜撰的。当然,这也只是我们就现有的史料所作的推测而已,并不能说是言之确凿。既然是推测,难免也带上了个人的主观臆断。

  由此,我不禁思考起了“历史”和“历史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胡适先生几十年前在他的演讲稿《实验主义》中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一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唯心”。无独有偶,西方史学家克罗齐则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的理由是历史不可重现,今天的人们去追溯和了解历史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当世之人的主观色彩。胡适和克罗齐在这里所说的“历史”其实是“历史学”,而不是“历史”本身。历史是一门过去了的“时间学”,一切都已经既成事实,且早已时过境迁,它本身是客观的。但历史被人记载成为“历史学”后,就成了主观的了。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或者仅仅是因为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痕迹”主观认识的不同,就会对历史的感知大相径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得出完全不同的结

  精心整理

  论。人们认为历史总是充满悬念和不确定性的,理由可能就在于此吧。

  至此,我又想到了史学工作者的使命。着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所说:“历史实

  际,是客观的,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学家对历史客观的认识,即历史学,是主观的。

  历史学家要不断改进自己的‘照相机’即认识能力,使历史学逐步接近、更接近客

  观历史实际。不要满足于路途中所认识的假相,更不要说历史像个少女,任我打扮,

  打扮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要追求好的照相机,更好的照相机,照出相来,能更好

  地反映客观历史真实,更接近客观历史实际。”作为一名历史学领域的工作者,我们

  虽然不能将“历史”本身原原本本地重现,但也要朝着无限接近“历史”本身的目

  标去努力,要让“历史学”尽可能地相对客观。

  4·1有没有真实的历史

  ……尽管唐太宗要求史官修改实录,但并未否定其杀死兄弟的事实,否则,他尽可以宣称建成、元吉是暴病而亡,修改一切记录,所以让千余年后的我们还能从有限的史料中窥出当时的些许真相。

  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要复原历史的真实确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我还是深信,这都没有改变这样一个前提:历史本身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无论我们今天是否还能了解,或者我们了解了以后是否愿意承认。

  4·2要不要真实的历史

  既然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那为什么总有一些研究者要故意隐瞒或曲解这些事实呢?就我所知道的原因,无非有以下这样几种: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二是为了符合某种理论或主义。……三是强调为政治服务,或为了维护所谓的“国家利益”。

  至于要说这种种原因是不是值得考虑,或者说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求真求实的前提,我想只能从历史研究的目的来认识。我认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像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为了探索该学科的内在规律一样。……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用伪造的所谓“历史事实”作附会迎合,只能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4·3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

  必须承认,绝对的真实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就像绝对真理一样。而且历史科学有其自身的局限,它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过去,而不是现在或将来。历史既是全人类的活动,又是一个个具体人的活动,而人的生命与历史相比是极其短暂的。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只要没有留下记载,他的行为和思想就会随着他生命的结束而永远消失,而即使留下了记载,也会随着时间不断消失。……但是,真实的历史依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因为离开了真实,史学就没有任何价值,就不成其为科学。如果我们把真实理解为相对的、可以逐步接近的,对真实的追求就是可行的,并且会不断取得进步,使我们越来越靠近它。

  精心整理

  ……这样的追求还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史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可能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者误信了虚假的史料,或者受到相关学科的制约,因而会背离真实,甚至可能倒退。但一旦发现了,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且对致力于求真的史学家来说,这样的过程只能更坚定自己的信念。

  4·4了解历史

  了解历史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要求,但要全面了解历史就并非那么容易了。……了解历史,第一步是阅读史料。对于史料,读通文字当然非常重要,以前由于史料的字词、句读等曾引起句意的分歧。……对原始文献的解释不同,结论无疑也会不同。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今天见到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都已经过后人的传抄、翻印、甚至改窜、增补,通行的本子就未必是原貌。……还有一些史料因残缺过多,或错得十分离奇,至今还解读不出来。

  但是,即便读通了文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是原始资料,如古人的日记,也需要鉴别。前人的日记,一部分是记给自己看的,另外相当一部分是记给别人看的,生前就准备公开发表,这是明清以来文人的习气,其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中国的史料往往过于注重伦理道德,精神生活,现实生活实际的记录很少。很多史料中连篇累牍都是政治套话或空泛议论,而真正实质性的内容很少。即便一个忠实的记录者,由于受到观察的限制,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也可能走样,更何况连这样的忠实记录者也很少。

  ……了解历史并不是简单地拿本史书来看就行了,大部分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直接从史书上看到的,而需要我们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历史的真相。对于离我们不太远的阶段,还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加以印证,纠正记载中的错误。……但对更早的历史就无法通过调查来验证或纠正,也未必能找到新的史料,那就要深刻地理解史料背后蕴含的内容,透过史料的表象逐步接近于历史真实。至少也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去伪存真,作出可能的推测。……

  4·5复原历史

  绝对的复原历史当然不可能,但是相对的复原还是可以做到的。尽管复原历史的过程,其实已经加入了复原者主观的判断、主观的意识,这是不能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人撰写的历史,都是这样一种主观的过程。所以对复原的历史就应该有一种谨慎的态度,要作认真的分析。……任何复原都不可能超越主观意图,因为百分之百真实的过去既不可能恢复,也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现在所说的复原历史,一般还只是大致的、粗略的、局部的、阶段性的、无论在时间、空间、人物、现象、过程、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局限性。如果连起码的复原也做不到,那只能证伪,即指出现有叙述中的错误或疑点,却无法说明正确的应该如何。我们能做的,无非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重要的是阅读史料。分析主要史料的来源,弄清我们目前所依据的史料是怎样产生的,出于何人之手,站在何种立场,与所叙述的对象关系如何?由此发现矛盾,判断史料的可信程度。……

  其次就是所谓“外证”,即在史料本身以外寻找证据。……如果找不到外证,就只能找“内证”,即在现有史料本身寻找矛盾,发现问题。……当然,找内证时也要防止穿凿过分,随意附会,异想天开,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毫无意义又根本无法证实的问题上。

  精心整理

  ……必要的计量分析也是复原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必要的数量,或者虽有数量却不可靠。

  ……最后一种途径其实就是考察历史的遗存,不过未必是直接的、等同的,所以一般只能作为一种参照物或参照系。人类学家想了解原始社会的情况,虽然无法回到那个时代和环境中去,但可以设法到世界上残存的原始社会或保留原始残余较多的地方去。……但是,尽管通过实地考察来复原历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也是有局限的。一般来说,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是今天的状况和过去的不完整的遗存,不能无止境地向上回溯,终究不能代替文献研究。……

  让主观的“历史学”尽可能无限地接近客观的“历史”,这是史学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项历史使命!三、精彩分析历史学三方面,独到深刻笔者以为,书中对于历史研究、历史应用和历史哲学方面的分析精彩独到,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一般的专业历史学工作者来说,则有着更为深刻的启迪意义,本文将就此做以解读。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满足兴趣、陶冶情操,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他们把时间花费在非常琐碎的历史细节和有重大争议问题的讨论上,只要告诉他们一些基本史实或学术界公认的观点就可以了。在此,葛剑雄教授认为,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育采用“古为今用”的方式是必须的。在他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历史运用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历史研究的全部内容传授给学生,尤其是目前尚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对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中学生而言,反而容易引起思想的混乱,当然就应该选择最适合、最重要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个时候,历史运用者通过其主观意识选择、剪裁史料就不可避免了。对于专业历史学工作者来说,一味片面强调“古为今用”,将是否符合现实需要作为评判历史研究价值的惟一标准,历史研究就会变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或观念服务的工具。为此,葛剑雄教授主张,应该把历史研究和历史应用区分开来。他认为,现在很多人往往习惯于用历史运用者的目的来要求历史研究者,这是完全错误的。在他看来,其实历史研究不存在有用与否的问题,即便有一些研究在可预见的将来确实找不到实际用处,

  精心整理

  但这种研究的过程可能会形成或验证一种历史研究的方法,或者是一种逻辑思维懂得训练。例如,某个历史细节和某人生卒年月的考证,本身可能并无多大意义,但是考证的过程却训练了研究者挖掘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葛剑雄教授进一步指出:第一,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获得历史的真实。离开了历史的真实,史学就没有任何价值,也就不成其为科学了。而且我们必须把历史的真实理解为相对的、可以逐步接近的,这样我们对于历史的真实的探索就是可行的,并且会不断取得进步,越来越靠近它。更为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真实的探索还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史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或误信了虚假的史料、或受到相关学科的制约,很可能会背离历史的真实。但是,一旦发现了这样的背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第二,无论哪一方面具体的历史应用,坚持历史的真实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在宣传教育方面,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对历史的真实做出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侧重,但是这一切均应以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为前提。如果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歪曲甚至伪造历史的真实,尽管当时可能有效,但是一旦受众了解了历史的真实,就会连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正确的宣传也不在相信了。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方面,必须严格尊重历史的真实。如果在历史的真实找不到有利的论据,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来为现实服务,而决不应该为此而歪曲甚至伪造历史的真实。历史除了研究的层面和应用的层面之外,还有哲学的层面。历史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也是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最难阶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历史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区别只是在于研究水平的高低。应用历史也是同样,大家都可以做,区别也只是在于应用的是否得当。但是,历史哲学是要真正从本质上、总体上认识历史的规律和把握历史的过程,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史学大师和历史哲学家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葛剑雄教授认为,要将历史观念提升到历史哲学还有一个常人无法逾越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固然离不开历史本身,但又必

  精心整理

  须超越历史;不仅需要对历史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拥有历史以外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与史学大师相比,历史哲学家更需要拥有天赋,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正因为如此,他告诫有志于研究历史哲学的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历史哲学研究者是人人可以做的,但是能够成为得到后世承认的历史哲学家的人只能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绝无仅有的。葛剑雄教授坦言,就像从来不奢望能当什么大师一样,他从来没有成为历史哲学家的企图。就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做一个史学通人,是葛剑雄教授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

  

  

篇十一: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是什么》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的经典之作,卡尔并不能称之为一位历史学家,但是去他却从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历史与科学、道德的关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角度探讨了历史的定义,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作者用他的智慧将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的答案娓娓道来。

  对于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卡尔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事实,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因为历史事实并不能以纯粹的形式存在,历史事实总是通过记录者的头脑折射出来。卡尔对19世纪历史学界的实证主义引导下的为苛求历史事实的绝对客观而出现的一系列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以及对历史事实大英百科全书式的记叙方法给予否定,最擅长记录历史事实的便是新闻记者,那么记者的记述就是客观的吗?做过记者的人都懂,在一篇文章中,尽管不能明确写出作者和他所代表的某些群体或组织的观点,但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罗列顺序,记者无法完全客观的记述事实,记者的记叙,是有意识的行为。在这里,卡尔引用自由主义新闻记者斯科特的名言:事实是神圣的,解释是自由的。当然,卡尔在这里所说的“非客观”的历史事实的记述并非指时间地点这些因素,而是对此历史事件的记叙方法、解读、历史地位。同样,读历史学家的著作,作为读者首要应该研究的并非历史事实,而是应该研究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这是卡尔在本书中所介绍的读书方法。第二、历史学家需要一种富于想象的理解力。在这里,卡尔强调理解力,他举例,英语国家和苏联之间的历史事实的记述中,彼此的言行总是表现出诋毁、愚蠢、虚伪的样子。如果历史学家不能以适当的方式,接近其正在研究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撰写出适当的历史。第三、我们只有以当下的眼光去看待过去,才会理解过去。卡尔认为,历史不属于过去,而是属于现在,历史学家的作用既不是热爱过去,也不是使自己从过去中解脱出来,而是作为理解现在的关键来把握过去,体验过去。在这里卡尔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来解释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历史事实并不是客观的,而且也不是历史学家编造的,它只是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解释不同。历史学家站在现在的角度,也就是说,对过去历史事实的陈述,即不能做到完全客观,也不是完全主观的。在这里卡尔强调写作的方法应该是读写同时进行,这样才能避免历史事实成为历史学家主观构文的“修饰”这一后果。历史学家和研究主题的关系,应该是人和环境的关系,历史学家在事实面前,即不是奴隶(指19世纪对历史的完全客观记述的风潮)也不是暴君,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历史学家的解释,应该是逐渐适合事实,而不断的让事实适合解释的过程。最后,卡尔对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便是:历史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历史学家是个人,同是是社会中的个人,历史事实是关于个人的事实,也是关于社会的事实。那么,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中,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占的比重各是多少呢?

  卡尔首先说明了两点,第一、假如你没有首先掌握历史学家本人从事历史研究的立场,你就不能完全理解或鉴赏历史学家的著作。第二,历史学家的立场,其本身是根植于一个社会与历史背景之中的,也就是说,洗脑筋的人,自己的脑筋也被洗过了。而且,历史学家的立场也是会随着时间和当时历史境地而改变的。所以,在研究历史之前,要研究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学家之前,要研究历史学家的历史环境与社会环境。

  而历史事实是关于社会之中个人之间彼此关系的事实,是关于个人活动结果所产生的那些社会力量的事实,这些结果跟那些个人自己所打算的结果时常不一致,有时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历史事实尽管是有关个人的历史事件,但是它终归是但是社会的产物。在这里卡尔提出了何科林伍德历史观相悖的观点,即研究历史人物行动背后的思想,并不是要研究个人

  行动者的思想,而是要研究行动背后的实质所在,否定了个人行动者的个人意识的重要性。那么,伟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果把伟人比作改变世界的任务,那么无疑又是将个人与社会对立开来,作者反对这一观点,卡尔人为,伟人不是现存力量的代表(比如拿破仑、俾斯麦)就是以向现存权威挑战,并协同创造那股力量的代表(比如列宁)。卡尔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伟人是一个杰出的个人,他既是历史进程的产物,也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他既是社会力量的代表,也是社会力量的创造者,这些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类的思想。

  所以,历史学家的研究行为和历史事实都是一种社会进程,个人在这个进程中是作为社会人而从事研究的,社会与个人之间那种想象的对立,只不过是以不相干的东西转移我们的思想。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不仅是过去与现在的孤立的对话,而今日社会和昨日社会的对话,用布克哈特的话来说:历史是在另一个时代发现的一个时代值得纪念的东西,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有借助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使人能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能够增加把握当今社会的力量,便是历史的双重功能。历史·科学·道德

  在历史、科学、道德这一章节中,卡尔批判了如下五种观点:1历史只研究特殊,科学则研究一般2历史不传授教训3历史不能够预言4历史必然是主观的,因为人在观察自身5和科学不一样的是,历史涉及宗教、道德的问题。通过对这五种观点的批判从而得出,历史是科学的。值得一提的是,卡尔强调,历史学家不用拘泥于历史人物的个人品德,不应该对历史人物的私生活进行针砭的观点。因为历史学家不必像道德学家那样进行道德审判,历史学家只需要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历史事件的本质来让这个时代的人更能理解上一个时代的事,从而得出符合时代的理解。关于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卡尔在历史的因果关系这一章节中提到了两个话题,一是“历史决定论或黑格尔的邪恶”,另一个是“历史偶然性或克列奥佩特拉的鼻子”。卡尔讨论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但卡尔对这两者的讨论显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卡尔的态度是,不管是历史的决定性还是偶然性,都是合乎历史的因果关系的,他举例,安东尼对可列奥佩拉的眷恋无疑是世界上最正常的因果关系。

  

篇十二: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历史是什么?》是一本由[英]E.H.卡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一):《历史是什么》打卡:卡尔《历史是什么》作者卡尔〔1892-1982〕曾是一名英国外交官,后在大学任教,对俄国历史较有研究。本书分六个章节阐述作者的历史观。第一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作者阐述历史事实不等于过去的事实,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才被历史学家挑选出来编纂成历史事实。比方,凯撒渡过溪流卢比孔是历史事实,而半小时以前你徒步穿越同一地点只是一个过去的事实。第二社会与个人。既然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在无数过去的事实材料中筛选凝练,那作为一个个人的历史学家,他的教育背景、社会背景等对于其编纂历史事实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事实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中统一考虑。第三历史、科学与道德。作者认为历史包含于各种科学之中,比方达尔文把历史带入科学领域。历史学家的立场与道德学家的立场不必一致,比方亨利八世或许是一位坏丈夫,却是一位好国王。第四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历史存在偶然和必然性,同时历史的因果随着认识的深入会不断被开掘。第五作为进步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历史事件与前进中不断出现的将来目标之间的对话。第六扩展中的视野。作者强调历史研究者〔当然他指的是大局部英国历史学家〕不应局限在英语系国家的历史研究中,现在世界的开展,亚非国家在历史开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以扩展的视野考虑进来。《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二):受益匪浅读后感会特别好奇把别人对作者批评的声音放在前面,这样觉得很容易先入为主,可是读完发现还是有深深的震撼从每一章的内容来写1.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对原始材料的选择而形成的,并且通过其想象力,然后需要以当下的眼光才能理解及历史;这里它需要克服的难题是:那种编辑的事实应无条件优越于解释。2.社会和个人首先要明确历史学家研究该段历史所持的立场;然后探寻完之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占的比重。3.历史、

  1/14

  科学与道德〔1〕历史只研究特殊,科学那么研究一般〔2〕历史不传授教训〔3〕历史不能够做预言历史学家是进行概括时对未来的行动提供一般的指导〔4〕历史必然是主观的,因为人在观察自身〔5〕和科学不一样的是,历史涉及宗教、道德的问题在这里,知道历史学家重要的判断——对过去事件、制度或政策的道德判断4.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历史学家会把原因归类,并且排序。这里有两种情况,历史决定论和历史偶然性,历史决定论无法解释历史偶然事件,历史偶然性会被历史学家运用理性的方法解释。5.扩展中的视野一个是人们充分地意识到自身控制环境、控制自己的能力。另一个是世界重心的转移,特别是亚洲、非洲成千上万人口中,传播近代技术和工业方法,传播启蒙教育和政治自觉。作者澄清进步与进化的区别,以及评价历史客观性的标准,以及事实与价值的联系

  是总结的作者的观点,还有一章没有罗列出来~作者反驳反对者的观点的时候采用的利用自己支持的观点来自圆其说的说理值得自己学习,还有作者陈述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开展的把握也很值得思考,一些先前从未占据世界中心位置的民族开始有了社会自觉,政治自觉这样历史就开始了,历史绝不再仅仅是占统治地位的执政者的历史。历史学家的道德评价即价值评价是针对制度而不是针对执政者个人,解答近期的疑惑:价值评价存在的的合理性是?现在错疑惑的地方是:理性能解答历史的所有问题?《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三):知人论事观历史记得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那个人曾说:“这本书每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不言而喻,这是很高的评价,于是,当我把书拿在手上时,无形中便有了庄重肃穆的情感,以为自己将要踏进知识的海洋,窥探历史的神秘面纱。硬着头皮把两版序言浏览完,没有再读下去的欲望了。几经反复,终于把书翻到了最后一页。把书合上,没有醍醐灌顶的快感,只有一知半解的模糊印象。我知道,自己的思想依旧在牢笼里徘徊,不过那牢笼也许正在一点一点地摇晃。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E.H.卡尔是一位非职业历史学家,这是他思想跳脱传统历史桎梏的现实根底。德国著名史学家兰克曾言,他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再现历史事实,他本人的立场绝对客观,没有偏见,为了到达这一目标,他反对历史学家做任何阐释性的见解,历史学家的任务仅限于搜集,甄别史料,兰克史学曾一度成为西

  2/14

  方历史权威。卡尔却说:“只有当历史学家对于过去的看法由对当下问题的洞察力得到生动的说明时,才能写出恰如其分的历史。〞换言之,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基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刺激,他们决不仅仅是历史事实的记录者,历史史料的搜集者。历史学家的真正价值在于解释、评价历史。可是,“事实是神圣的,解释是自由的。〞历史学家有选择地阐述历史事实,并且只有当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但就此而言,其走向极端的的结果是:完全排除历史的客观性,历史是历史学家制造的,陷入纯粹的疑心主义。卡尔又说:“不能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就推论说山在客观上根本没有形状或是有许多形状。〞即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作用的。历史学家从事历史解释并不完全客观,但历史学家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地让事实适合解释,让解释适合事实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的不断对话。卡尔指出,历史学家有时沉溺于语言修辞,当解释一个或几个强有力的的因素时,他们经常会说“这是必然的〞。仔细想一想,“必然〞一词时常见诸于历史课本中。例如,书及老师都说拿破仑帝国的最终覆灭是必然的,然后用很多历史事实去印证这个结论,确实,拿破仑帝国灭亡已是不争的事实,“必然〞一词也关闭了所有成功的可能性。但事实是,历史学家们是在拿破仑彻底失败后才从的事实中推论出这个“必然〞的,我想,无论他们的论证多有道理,有内涵,都防止不了“事后诸葛亮〞的嫌疑。卡尔也说,实际上,当事件发生前,历史学家并不能假定事件是必然的。而作为历史学家应该防止使用“必然〞这一类的词语。这样的话,历史将会死气沉沉。十九世纪是自然科学兴盛的黄金时期,社会像自然界一样被看作是一种机械装置;历史学也被兰克及之后的实证主义学派搬上“科学〞的神坛。然而,我们知道,科学是有规律可寻的,但历史是否有规律直到今天也还在争论之中,可以肯定的是,历史是无法预测未来的。也许真正读懂一本书,至少是要能够质疑作者的一些观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那么显然,我并未参透本书的迷津,探寻之旅才刚开始。

  

篇十三: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近日,笔者有幸拜读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所著的《历史是什么?》。由于本人热衷历史,在阅读过程中感受颇深。因为档案学的最初起源于历史学科,笔者尝试着从“档案”角度理解此书其中的一章,从而推动对档案历史主义展开更为全面、深层次的研究,发掘当代历史档案在构建集体记忆、丰富民族精神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社会价值。

  书中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三章的内容——“历史、科学与道德”。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所学习的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那么历史是学科还是科学呢?这是许多历史学家都在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历史学和档案学一样,是一门学科。首先,历史学家研究的是特殊的事件、节点,而科学家研究的是普适的一般规律;其次,历史不能用来预言未来,科学却具有一定预知未来的能力;最后,历史的阐释是主观的,科学的论述都是客观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当把历史主义的价值观念放到档案学科中来看,历史和档案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那些在历史中形成的,年代足够久远的档案,我们把它们称为“历史档案”;把从一整套事件中归纳出的出处与另一整套事件去作比较:当我们在阅读档案或者档案工作者在

  1

  归档的时候,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尝试从本源上比较和拿捏几件人、事的相似点,这样做就促使档案学界的“来源原则”逐步成型。

  历史和档案从不仅仅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依据“过去”研究“现在”也意味着根据“现在”理解“过去”,用历史主义的态度去了解档案再通过档案反哺历史研究形成了一段段历史。历史档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理解来促进对这两者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借助档案将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从历史中唤醒。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2

  

  

篇十四: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书籍读后感

  历史书籍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

  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书籍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历史》是我觉得本暑假最好的一本书。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光辉历程。这本书主要是一些从古到今的历史典故。比如它有三国之事,也有现代的红军征途。其中我喜欢三国的一篇故事,由林汉达编写而成,名叫《一身是胆》。

  这个故事,讲的是刘备夺取汉中与曹军决战,他派黄忠去战,夏侯渊因黄忠不下山,于是不再管他。但这时候黄忠立马冲下去,把夏候渊杀了。希了夏侯渊后,打听到北山有敌军粮食,便去夺取。半路却遇敌人突击而失败。赵云听到北山有动静,便去看。他看到黄忠被追杀时,立刻冲上去把敌人解决而且用”空营计”吓跑了敌人。第二天刘备得知,来到赵云营里来看他,将士们让他看了夜里交战的地方,便说:赵将军真是有勇有谋啊!"“是啊是。

  他可真是一身是胆。"将士们说。说罢,刘备便给赵云庆功。庆完功说:“敌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后因天越来越热,闹了疾病,粮食也不足,手下也跑了不少,就退兵回长安了。从此汉中是刘备的地盘。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赵云杀退曹军的场面,对赵云有几分敬畏,也非常佩服。我佩服赵云是因为他有勇有谋,能够用计将敌军赶走。我喜欢这本书就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伟大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有太多的谋略与太多的智慧。用知识去积累,让事实去验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用知识和视野去战胜一切!

  很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书,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他写的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一样,视角不同,语言非常风趣,让你读过后,有过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

  《中国大历史》共有二十一章,从有中华民族开始写起,当然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秦代之后的写的较为详细,黄先生对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画了一副疆域图,元代的版图最大,但元代的历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历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数过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们没有很好的融入到汉族人民中,他们较崇尚武力,当他们打下如此广阔的江山,但却没有能力很好的统治。说明管理一个国家非常不易。

  汉代被作者称为“第一帝国”,这个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功业。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时事造英雄,汉武帝能使中国的名声远扬,一是因为他的上辈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二是因为他15岁登极,享国54年,执政时间较长,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执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衰退之一大主因。

  我利用了秋假的时间看了一套记载中国历史的书,这就是共14本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这套书主要写了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的精彩历史故事,这套书使得我爱不释手,因此我津津有味地一口气读完了。

  书中有许多我熟悉的故事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联络各国”、“郑和下西洋”,也学习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原本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新莽·由假皇帝到真皇帝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区分东汉与西汉……这些让我明白了不少历史典故。

  但这套书也写了中国人在清朝的时候忍受的屈辱。每次看到中国被战败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

  我都情不自禁为祖国捏一把汗;当祖国快要成功时,我会欣喜若狂,却又由于某个原因又失败了,我又十分沮丧;最后终于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才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我认为虽然现在祖国已经比较强大了,但是我依然会想起“圆明园毁灭”的耻辱,回忆起“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要让这些惨痛的记忆刻入我们新一代的心中。警告年轻的一代人别只顾享受先人留下的财富,而应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下,不然历史上的那些悲剧,肯定还会再重演。新一代的我们不能过着慵懒的生活,要时刻保持警醒。

  让我们一起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爱我中华,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名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所以,我在这个寒假里读了《中国历史》里面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开天辟地、文明的摇篮、炎黄子孙……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说到大禹治水,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尧、舜那个时代,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人们没地方住,只好像鸟儿一样在树梢上做窝避难。自从舜把禹找来治理水患以后,禹就决心要避免父亲所犯的错误,不能再用围堵的方法来治水了。所以他决定用一种相反的方法来对付洪水——他采取“疏导法”。让大水尽可能地流到大海去。他心想,我自己疏导,也不行啊!于是他挑选了一些能干的助手,跟着他一起治水患。为了治洪水,他结婚第四天就出门了,整整十三年,没回家了。其中三次经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去。第一次,他从家门口经过,听见妻子在痛苦呻吟,儿子呱呱坠地时的哭声。第二次他从家门口过,孩子已经会喊爸爸了。第三次,孩子已经十三岁了,跑过来拉着他的手,紧紧挨着他,舍不得离开,他也没法跟着回家去。禹实在太忙了,他变得又黑又瘦,下巴也尖了。他的手脚长出了茧,连腿上的汗毛都没了。不过,他终于成功了。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还有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只要你什么事都别放弃,才能把一件事做成。妈妈在网上给我订购了一本书,叫《话说历史》。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上记载了国内外一些历史。我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历史,是很值得我们去钻研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它记载了很多中国历史,虽不是那么详细,却也让我大饱眼福。它从炎黄联盟开始记载,一直到最后抗战胜利,港、澳回归,中国彻底解放。它的正确率挺高,记载也蛮详细的,的确挺好。看着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涿鹿之战的全程,血雨腥风,最后蚩尤大败;似乎看到了商汤如何消灭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朝代———夏,后来又促进商业的繁荣……最后创造出了辉煌的殷商文名;似乎看到了周文王在生前怎样为周武王的灭商做好了准备,又有看到了周武王只怎样灭商的,他是怎样创造了鼎盛的局面;似乎看到了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似乎看到了刘邦是怎么样进攻咸阳,灭掉秦朝,又建立了汉家大业。最后,日寇战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呼,原来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成功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他们,从没想过让自己享清福,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有的只是在虚度光阴,他们希望我们祖国变得更强大!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一定会拿稳先辈的旗帜!真的,我们不能再虚度光阴,不能忘记祖国所受的耻辱。今天,就让我们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吧!说实话,那本书我并没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词都会不理解,但我不喜欢在读一个故事中停顿,然后去找难题,我觉得这样会打断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有些同学说,《中国历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没有什么闪亮之处,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故事的时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当时的画面,

  想象那些人的说话的语气,总感觉的读这本书就像在看电影,甚至比看电影更有趣,因为读这本书还可以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读这样的一本书,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让我着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书,妈妈说:“题目不会做啊?”我就大声说:“别吵,我在看书!”其实有时候我也挺暴力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我确实有些怪,别人如果爱看书都是显得很安静,好像听不见别人说的话,陶醉进去了,可我却在看书的时候显得特别烦躁,特别不喜欢在看书的时候打扰我。我妈妈知道我在看书,也就应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后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个时期快看完了,谁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里读过来的,看完一个时期已经很厉害了。

  其实我更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条大河,一会平静,一会儿波涛汹涌,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读这本书让我很舒服。

  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中外历史故事》这本书我聚精会神的读了很多遍,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岳飞精忠报国》和《杨业抗辽》。因为岳飞和杨业都是为国捐躯,我很钦佩他们的勇气。岳飞从小勤奋好学,并且练了一身好武艺,岳飞19岁的时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飞为了国家的安定,就去当兵了,他的母亲在他身后刺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后来当岳飞领着士兵最后冲刺时,皇上却听了奸臣的建议,让岳飞退兵,岳飞回来后,叹息道:“十年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看来江山是很难保了,说完岳飞泪流满面岳飞回到朝廷后,奸臣秦桧串通皇上,把他关进了大牢,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年仅39岁的岳飞杀害了,(我至今还恨秦桧)岳飞满怀爱国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报国、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赢得了世世代代人的纪念。北宋时期,北宋和辽国经常发生战争,杨业身为北宋的一名大将,因为能征善战、骁勇无比,被人称为杨无敌,最后杨业看着剩下不多的战士们,决定以死报国。不过敌人有很多的兵,一溜烟似的把他的部下全杀死了,杨业孤军奋战,但因寡不敌众,受了重伤,当了俘虏,辽军多次劝他投降,但杨业坚贞不渝,绝食三天,壮烈殉国。这本书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过去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学习。读了《世界历史5》后,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人。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腓力普的儿子。腓力普想要去征服波斯,但还末出征,就被一位怀恨他的部下出其不意地刺杀了。当时,亚历山大才二十岁,人们开始怀疑还有没有能力去攻打波斯。但亚历山大异于常人,从小接受斯巴达式训练,所以非常勇猛。亚历山大进军到一个叫做哥丁的城市,这座城里有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被人称为“哥丁结”。“哥

  丁结”远近驰名,传说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能击败波斯,成为亚洲王。亚历山大来到庙前,看出那个结根本解不开,于是抽出宝剑,手一挥,绳结便一分为二,然后,他对众人大喊:“死结已开,我将成为亚洲之王。”果然,亚历山大把波斯打得一败涂地。

  击败波斯后,亚历山大还是一直向东方进军。亚历山大并不信什么鬼神,但他从善如流,不管走到哪个地方,他都会信那个地方的神灵,例如他在耶路撒冷时,就祭拜耶和华,于是亚历山大被视为尊贵的客人。

  他一直打到了印度,便不再攻打了,因为战士们想念故乡了,不得已,亚历山大只能收手,带领着大军返回故乡。回程中,大军走到了巴比伦,亚历山大得了热病,突然去世了。那时他才三十三岁,真是可惜呀。

  我喜欢亚历山大,喜欢他的天资聪慧,喜欢他的英勇无畏。“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记得刚接触中国历史时,我就背诵过这样的顺口溜。短短几十个字,就概括了我们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就算背诵得滚瓜烂熟,也只能知道朝代的顺序。要真正了解历史的兴衰,感受它的“气息”,还得从一本历史书中感受。然而,许多历史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但《全景图书中国历史》却不一样,书中提到的史料非常丰富,并且里面还引用了《诗经》《楚辞》《论语》的一些词句,读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历史场景中,也变成了古人中的一员了。一些重要的战争,因为有了图片的解说,也让我们仿佛参与了进去,变成了一位见证成王败寇的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过,那是一位位历史记录者用无畏的精神来记录的。从司马迁到班固,从《史记》到《资治通鉴》,没有哪个国家能这样撰写自己的历史,让历史从往昔传承到今朝,从来没有间断过。我喜欢读历史,每当读到一本历史书,我都感觉会有一种厚重的香味扑面而来,在历史的迷雾中,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场景。历史是一面镜子,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才有未来和希望。所以说,读懂自己的历史,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今天开始,读历史吧!就从《全景图说中国历史》开始!

  

  

篇十五: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精选7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书籍读后感(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历史书籍读后感1

  在我们初中学语文的时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强调,史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叫通史,即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另一类叫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这段话被我奉为真理,为此形成了我基本的历史观。直到我看到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在书中描绘了以万历在他的即为的第十五年为起点描绘了万历、张居正(虽然张首辅已经驾鹤西游5年有余了)、申时行、戚继光和海瑞在这一年前前后后的人生变化,描绘了一幅帝国黄昏的众生相。如果说以往的史书都是宏观历史的化,那么这本书应该可以叫微观历史了。

  在万历十五年年发生了以下事件。这些事情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我也不知道,我想可能是历史大轮回的神秘力量在安排这一切吧。事件一:戚继光死了。就像黄仁宇先生的评价,戚继光的死,我们失去了使军事在世界上保持领先的机会,而军备的张弛,立即影响一国的国运。32年后,大明的军队与努尔哈赤所部交锋,没有戚将军所强调的纪律及苦心拟定的战术的明军众不敌寡,一举丧失了明金对峙时期大明的优势,而后八旗军作为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最终取代大明王朝,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事件二:海瑞死了。一个人民的偶像,中华民族的门神走了,虽然海瑞不是一个会办事能办事的官员,但我认为他的存在是一种象征,象征吏治的清廉,象征百姓的福音,然而他去了,并且终大明王朝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高级官员;事件三:一直勤政的万历突然在这一年开始了长达32年的怠政工,我认为这是三件事里最严重的一件,从此君王不早朝,32年中,前5年有申

  时行撑着,大明的国力还不至于江河日下,申退休后可以说明白人都死光了,从此大明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看完此书我不经想,假如戚继光多活几年,能和孙承宗并肩剿灭大明的内忧外患吗?如果海瑞多活几年,那么一个清廉的偶像,一个顽固的斗士依旧会同官场上的黑战斗到底,大明还会死鱼内忧外患的国库空虚吗?假如万历依旧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那么万历年间中华大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还会迅速发展,中国会是世界第一强国吗?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有很多缺憾,没有假如。所以我说,自755年繁荣的中华谢幕后,1587年昌盛的中华又一次凋谢!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帝国由盛及衰的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一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起来便注定了历史的滚滚洪流。

  历史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进程,好的积累就能及盛,反之则衰。结合我们工作,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基础数据,如果能好好利用,例如分析好缺陷发生的设备类型,部件类型,发生的条件等等运行人员能分析出缺陷是怎么来的,而检修人员能研究出缺陷应该怎么送走,通过一点一点的数据积累,那么我们的缺陷率肯定会降低,缺陷消除率也会提高,不也就提升了我们的工作质量?当然说比做来得容易。企业的兴衰和王朝的盛亡一样,匹夫有责!历史书籍读后感2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到经济学都有利用。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提起中国历史,对我而言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上,自己知道的只是一些朝代和历史重大事件,有的还对不上时间,总的来说都是零零碎碎的。读了此书才系统的了解中国历史的独特与辉煌,这些使我受益匪浅。

  很多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大都是以历史朝代为时间顺序,以史料为借鉴内容。但从《中国大历史》我感受到的是跨越性与总体性。书中著眼于历史大局、中国,从宏观角度阐述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进行对比。中国历史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自己的

  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性。我深深体会到历史中蕴含的价值。一般的历史著作将中国历史看成帝王家史。先秦时代,中国实行

  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理论上是无限的,直到更朝换代活占据这个爵位、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然依著道德轨迹,否则便得不到万民的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

  在经济上,书中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从古至今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体制的变化往往对应著社会体制的改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历史的作用下中国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中国历史走过了古代的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到今天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历了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借鉴才能维持祖国的繁荣与统一。

  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在古代正是道德。作为古代经济基础,正是“农业”与“商业”。古代繁荣时期,都有解决土地问题的良策,如果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

  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历史书籍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刘秀》,学到了很多知识。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他所开创的“光武中兴”是

  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刘秀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帝王,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

  首先,自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现在自己虽然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是也要有远大的志向,从现在开始更加刻苦学习,锻炼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次,自己学到了面对困难挫折不放弃。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的人就被困难挫折所击倒,但有的人却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更加磨练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

  最后,自己学到了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面对别人犯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历史书籍读后感4

  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

  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历史书籍读后感5

  在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很多的书。其中就有我最爱的《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里,我看到了很多英雄豪杰,比如说:智勇双全的赵云、侠肝义胆的关羽、鲁莽的张飞、仁慈的刘备、冰雪聪明的诸葛亮等等。

  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赵云,因为他英勇善战。没有张飞的鲁莽,没有关羽的大意。在赵云英勇救阿斗的场景中,更是惊心动魄。看着赵云的奋不顾身,仿佛就是现代的舍己为人。赵子龙就像一棵坚强、生命力旺盛的大白杨树。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刘备了。虽然他是一国之君,可我还是不喜欢他。他为了自己所谓的仁慈,让多少人丧失了性命。在荆州时,庞统劝他夺荆州,可他却在乎别人的眼光,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迟迟不肯下手。认为需要一个台阶上。就这样庞统给了他这个台阶,用性命为他换来了这个台阶。

  诸葛亮真的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军师,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他大摆空城阵,吓跑了司马懿近二十万的大军,真让我敬佩。

  各位同学,有机会一定要看看《三国演义》,这真的是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书。历史书籍读后感6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套具有历史特色的书,讲述的是古代历史发生的大事,许多故事耳熟能详。

  《上下五千年》先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到炎帝,黄帝,再到大禹治水,到刘邦项羽,到三国,最后到清。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很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悠久,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

  在这262个故事里面百里挑一,我最喜欢其中的王允计董卓,董

  卓,大家都知道,他可是出了名的恶霸,他乱砍乱杀,还抢夺百姓们的钱粮。那些被他杀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抢夺来的粮食可以吃整整三年,得罪他的人都保不住性命,大家一心想除掉董卓,但董卓身边有一个干儿子,他力气特别大,射箭骑马的武艺,十分高强,他就是吕布,董卓每次出去,都要带着吕布,做他的保镖,大臣们看吕布在身边,没有机会下手,但是,司徒王允却想到了一个计谋,虽然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但他一不小心得罪了董卓,董卓也毫不留情直接拿刀刺向吕布,吕布好在眼疾手快,躲了过去,吕布十分气愤,就去找王允商量,王允见时机成熟,王允提出了杀董卓的计谋,吕布决定跟王允一起干,董卓进长安城那天,董卓一下车,吕布举起长矛,把董卓刺死了,大家兴高采烈,把自己的钱拿去买大鱼大肉,庆祝一下。

  在《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名人,英雄,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是个博学多才,鞠躬尽瘁,有勇有谋的人,他还是个十传百,百传千的“智多星”。

  《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赞美了古代人的勤劳与智慧,也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看看这本书吧,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令你回味无穷。历史书籍读后感7

  《汉书》分为两部,一部是西汉的《汉书》,另一部则为东汉的《后汉书》。

  西汉时,刘邦称帝去世不久,吕后便开始排除异己,老臣陈平、周勃等力挽狂澜,迎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西汉开始复兴,到孝文帝,已十分强盛。再到汉武帝已开始与西域交流,此后数百年,西汉已是安定强盛的雄大帝国。但因王莽夺取,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了。

  但不久,刘秀成为东汉首位帝王,此时东汉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项科技成果问世,东汉在那时已是百姓兴旺、城镇繁荣,万余城池、百余座郡县。百郡千县,都卷入了商品流通的范围。首都洛阳车船贾贩,周于四方,货物积贮,满于都城。因邓晨修复了鸿谷陂,王景修通了芍陂,王景、王吴疏竣黄河,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发生了历史上

  最大的水陆运输,数月间,几十万艘船只,几万乘车辆,将百万袋粮食、千万匹布帛及各类物资达千万之多,全部运往正在饱受旱涝之难的洛阳,使洛阳一夜之间最富有的城市。但末年,宦官掌握朝政,发生了党人之祸,黄巾军起义,东汉也灭亡了。

  看两汉的兴起,我感叹两汉灭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两汉大业都因为帝王身边的人而亡,汉朝兴旺时因为有贤臣明君,败落时也因为臣子君王自己。

  

  

篇十六: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学的思维方式

  --《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历史学普及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历史。翻看书本目录会发现,本书结构十分清晰明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是关于历史知识的介绍,后两部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细致分析了历史是如何被误读以及人们在历史面前错误认识的根源,同时还指出了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对于人们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研究历史是极有帮助的。

  本书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除了拥有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头衔之外,最基本的身份还是一名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在很多人认为文史学科“无用”的年代里,他与历史学结缘已近四十载”。葛剑雄教授认为:历史的“有用”性或许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它所提供的视角在特定的情况下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历史学有其解决宏观问题的重要价值。

  二、著作分析1、内容提要初看书题《历史学是什么》,以为本书的重点会在历史学这门学科上,以介绍历史学这门学科为主要内容;但粗略阅读之后才明白,作者是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介绍,引导读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对历史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达到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历史学的目的。《历史学是什么》语言通俗易懂,言辞观点性较强。

  1/3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历史的来历”即历史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历”、“史”两个字的意思作开篇,将历史记录载体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介绍了历史的由来和发展;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本书简要概括了历史、历史学的含义,指出“历史学不仅包括历史本身,也还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本书的第二部分打破了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分类,没有按照史书的体裁,而是创造性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系列、空间系列、内容系列、人物系列和另类历史等。接下来第三部分,本书以“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为题,通过大量实例表明历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运用,论述了历史对于现今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通过有没有、要不要、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指出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最后从历史的三个层面指导读者认识和把握历史。

  2、论证方法分析

  阅读《历史是什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不论是在证明或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会引用大量的事例;事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内容丰富详实;大量的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既能让读者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徜徉,也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例如在前两部分通过历史的载体演变介绍历史发展过程的章节中,引用了《四库全书》、《三国志》、《帝王世纪》等记录的内容进行佐证,论证了口述历史、图画历史、文字历史、遗迹遗物等的历史记录方式的优缺点,这样的编排能让读者更清晰的从横向、纵向比较历史载体的优缺点,而更深的理解历史发展过程;这样的比较论证也让读者明白对不同载体的历史信息应该持有的态度。

  书的后两部分更明确的体现了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第三章第一、二小节直接以例子命名,《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等,用董狐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记录历史、《春秋》“隐恶扬善”的手法表达了历史具有主观性这一观点。紧接着,作者又通过《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引出历史可以“古为今用”,影射史学是错误的“古为今用”的观点,提出历史研究运用的基础目的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思考与总结

  2/3

  这是一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书,作者关于历史研究应用的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例如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就极具宏观性,“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的确已经升高,但这种趋势是否会发展下去,还只是一个长周期中的一段小波动,从现有的气象记录根本无法判断,我不赞成这些科学家的悲观态度和片面观点”;“我本人至今依然坚持认为,气温变化的根本因素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因素”。虽然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作者这样的观点进行正误的判断,但是作者思想的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维高度。

  作者在总结“历史”的定义时表达“历史不仅仅指过去的事实的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那么这样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带有主观性的;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指出“历史研究建立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历史研究所需要的真实性和历史本身的主观性便产生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作者承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在现代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复原历史也是有限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仍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作者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的真实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历史学是什么》这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所以书题应该是已经拟定好的。虽然这本书读来并不能让读者对历史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本书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整体上的了解,能通过阅读本书让读者慢慢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的思维,达到入门的目的。

  3/3

  

  

篇十七: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在我们大多数人研究历史学往往就是看看一些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学习历史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更多的只是把历史当做一个个趣味故事来看,理论与方法少有人知。难怪很多人对历史知之甚少。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此书从理论上告诉我们该怎么学历史。历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历史”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在我们看来,历史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正如古人所说,以史为鉴,就是说的学习历史,以已有历史为鉴,发现其中纹理,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它能成为科学性的根据是: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讲述了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史学本体论,是对史学研究活动进行本体论反思的理论产物,回答历史认识活动的目的、性质及其意义,对“什么是历史科学”的问题作全方位解读;历史认识论,集中回答历史知识如何形成、何以可能的问题,论证历史知识的可靠性及其限制,以促进历史学家对认识成果保有清醒的批判性认识;史学方法论,是对史学研究的经验程序、思想方法、研究途径进行反思的理论产物,对史学研究思维程序作抽象化、形式化、相对固定化研究,解决历史认识手段、方法、途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问题,为如何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提供方法论指导。三者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可以说,如果我们对历史学的理论方法了解不是很到位,那么对于他来说,历史是学不懂的,至少那也只是半知半解,不了解真正的历史。

  

  

篇十八: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历史学普及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历史。翻看书本目录会发现,本书结构十分清晰明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是关于历史知识的介绍,后两部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细致分析了历史是如何被误读以及人们在历史面前错误认识的根源,同时还指出了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对于人们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研究历史是极有帮助的。

  本书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除了拥有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头衔之外,最基本的身份还是一名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在很多人认为文史学科“无用”的年代里,他与历史学结缘已近四十载”。葛剑雄教授认为:历史的“有用”性或许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它所提供的视角在特定的情况下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历史学有其解决宏观问题的重要价值。

  二、著作分析1、内容提要初看书题《历史学是什么》,以为本书的重点会在历史学这门学科上,以介绍历史学这门学科为主要内容;但粗略阅读之后才明白,作者是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介绍,引导读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对历史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达到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历史学的目的。《历史学是什么》语言通俗易懂,言辞观点性较强。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历史的来历”即历史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历”、“史”两个字的意思作开篇,将历史记录载体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介绍了历史的由来和发展;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本书简要概括了历史、历史学的含义,指出“历史学不仅包括历史本身,也还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

  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本书的第二部分打破了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分类,没有按照史书的体裁,而是创造性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系列、空间系列、内容系列、人物系列和另类历史等。接下来第三部分,本书以“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为题,通过大量实例表明历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运用,论述了历史对于现今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通过有没有、要不要、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指出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最后从历史的三个层面指导读者认识和把握历史。

  2、论证方法分析阅读《历史是什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不论是在证明或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会引用大量的事例;事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内容丰富详实;大量的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既能让读者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徜徉,也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例如在前两部分通过历史的载体演变介绍历史发展过程的章节中,引用了《四库全书》、《三国志》、《帝王世纪》等记录的内容进行佐证,论证了口述历史、图画历史、文字历史、遗迹遗物等的历史记录方式的优缺点,这样的编排能让读者更清晰的从横向、纵向比较历史载体的优缺点,而更深的理解历史发展过程;这样的比较论证也让读者明白对不同载体的历史信息应该持有的态度。书的后两部分更明确的体现了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第三章第一、二小节直接以例子命名,《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等,用董狐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记录历史、《春秋》“隐恶扬善”的手法表达了历史具有主观性这一观点。紧接着,作者又通过《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引出历史可以“古为今用”,影射史学是错误的“古为今用”的观点,提出历史研究运用的基础目的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三、思考与总结这是一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书,作者关于历史研究应用的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例如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就极具宏观性,“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的确已经升高,但这种趋势是否会发展下去,还只是一个长周期中的一段小波动,从现有的气象记录根本无法判断,我不赞成这些科学家的悲观态度和片面观点”;“我本人至今依然坚持认为,气温变化的根本因素不是人为的,而是

  自然因素”。虽然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作者这样的观点进行正误的判断,但是作者思想的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维高度。

  作者在总结“历史”的定义时表达“历史不仅仅指过去的事实的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那么这样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带有主观性的;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指出“历史研究建立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历史研究所需要的真实性和历史本身的主观性便产生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作者承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在现代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复原历史也是有限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仍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作者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的真实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历史学是什么》这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所以书题应该是已经拟定好的。虽然这本书读来并不能让读者对历史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本书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整体上的了解,能通过阅读本书让读者慢慢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的思维,达到入门的目的。

  

  

推荐访问: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3 历史学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