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读后感> 正文

2023《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篇【优秀范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3-07-01 12:3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1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篇【优秀范文】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1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2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来源于生活。我本来不想写读后感,后来想想还是写一下,以后回头看看可以勉励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找找抽。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而我是处在两种角色上来看完这本书的。

  本书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为孩子立界线的问题,这个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需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

  第二个问题孩子为何需要界限,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为人父母,就要协助创造孩子的未来,建立她应有的品格。这个品格简单的概括下就是有爱心、负责人、能自立、知现实、会成长、愿诚实、朝向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有3种主要功能:

  1、监护(内在外在的危险)

  2、管理(自律他律)

  3、资源(自己的资源,孩子的资源,周边的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3个方法:教导、榜样、帮助孩子将界限化为己有。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今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两股力量,第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每个问题儿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这样的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生活环境和有问题的父母。

  在这个为孩子树立界限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害怕一旦跟孩子说“不”,就会失去我需要从他哪里得到的爱?这点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这里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句话和《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要么出于爱,要么处于恐惧)相呼应。所以要求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训练培养孩子的界限并化为内在。

  下面来是本书大篇幅都在介绍的,孩子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十律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简概括下。

  因果律: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学会永远的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在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乃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部小推车,不要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事件好事,因为他们要学习*并非完美的方法。

  能力律:这是一个度的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的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忍耐和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得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P105男孩比利的案例。我们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感受下作者处理事情的口吻,从孩子角度出发,先是理解同情孩子的痛苦,在是为遗憾,最后坚守自己的界限。P111—112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一切只为两件事改变现实,让父母感受到他的痛苦。最后明白一个法则: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他们,他们必须与别人分享。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动机有四个阶段参见P127表格,父母要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爱你,但是你选择了某些对你不利的事,帮助他看到他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的长辈。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P147—148表逃避痛苦的人和接受痛苦的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P153—155戴瑞克的例子。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情绪控制我和戴瑞克一样,做的很差,着重抽一下自己)。P167页最后一段话和P168—169培养主动回应界限的技巧。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懂得感恩(这我也要着重给自己抽一下)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P205—206案例这和动机律相呼应,我是真的为他人好吗?还是出于恨而这么做。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说完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分6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3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P224表格实例,看实例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这点要解释下,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P227实例

  第四步:评估你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P228—231这个个人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很重要)

  以上是本书所讲大致内容,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案例与我所经历的是多么相似。在我身上反应出来的问题,书中都有讲到,不过显然我是幸运的,我看到了这本书,让这本书很好的来鞭策我,让我成长。更幸运的是我周围有很多引导我成长,关心我,爱我的亲戚,朋友。《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我想强力推荐给需要帮助的并且愿意改变和能执行的人。希望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自己要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在以上的文中我着重标记着,希望回头看看的时候能自信满满的说我做到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因为我的思维,我的逻辑实在是不敢恭维,30岁的我,而立之年,面对“立”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里也给自己一个承诺,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慢慢成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的被情绪说控制,接受各种评判,各种抽。让自己的内心变空,傅佩荣老先生曾经说过,内心空了,一点点的道的亮光就能照满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1)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0篇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xx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哈哈~~~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2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来源于生活。我本来不想写读后感,后来想想还是写一下,以后回头看看可以勉励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找找抽。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而我是处在两种角色上来看完这本书的。

  本书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为孩子立界线的问题,这个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需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

  第二个问题孩子为何需要界限,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为人父母,就要协助创造孩子的未来,建立她应有的品格。这个品格简单的概括下就是有爱心、负责人、能自立、知现实、会成长、愿诚实、朝向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有3种主要功能:

  1、监护(内在外在的危险)

  2、管理(自律他律)

  3、资源(自己的资源,孩子的资源,周边的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3个方法:教导、榜样、帮助孩子将界限化为己有。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今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两股力量,第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每个问题儿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这样的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生活环境和有问题的父母。

  在这个为孩子树立界限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害怕一旦跟孩子说“不”,就会失去我需要从他哪里得到的爱?这点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这里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句话和《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要么出于爱,要么处于恐惧)相呼应。所以要求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训练培养孩子的界限并化为内在。

  下面来是本书大篇幅都在介绍的,孩子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十律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简概括下。

  因果律: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学会永远的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在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乃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部小推车,不要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事件好事,因为他们要学习*并非完美的方法。

  能力律:这是一个度的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的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忍耐和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得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P105男孩比利的案例。我们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感受下作者处理事情的口吻,从孩子角度出发,先是理解同情孩子的痛苦,在是为。遗憾,最后坚守自己的界限。P111—112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一切只为两件事改变现实,让父母感受到他的痛苦。最后明白一个法则: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他们,他们必须与别人分享。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动机有四个阶段参见P127表格,父母要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爱你,但是你选择了某些对你不利的事,帮助他看到他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的长辈。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P147—148表逃避痛苦的人和接受痛苦的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P153—155戴瑞克的例子。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情绪控制我和戴瑞克一样,做的很差,着重抽一下自己)。P167页最后一段话和P168—169培养主动回应界限的技巧。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懂得感恩(这我也要着重给自己抽一下)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P205—206案例这和动机律相呼应,我是真的为他人好吗?还是出于恨而这么做。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说完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分6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3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P224表格实例,看实例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这点要解释下,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P227实例

  第四步:评估你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P228—231这个个人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很重要)

  以上是本书所讲大致内容,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案例与我所经历的是多么相似。在我身上反应出来的问题,书中都有讲到,不过显然我是幸运的,我看到了这本书,让这本书很好的来鞭策我,让我成长。更幸运的是我周围有很多引导我成长,关心我,爱我的亲戚,朋友。《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我想强力推荐给需要帮助的并且愿意改变和能执行的人。希望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自己要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在以上的文中我着重标记着,希望回头看看的时候能自信满满的说我做到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因为我的思维,我的逻辑实在是不敢恭维,30岁的我,而立之年,面对“立”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里也给自己一个承诺,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慢慢成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的被情绪说控制,接受各种评判,各种抽。让自己的内心变空,傅佩荣老先生曾经说过,内心空了,一点点的道的亮光就能照满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

  这是本值得坚持读下去的书。也许,最初不那么舒服,也许与自己养育孩子的观点相背。读这本书的感觉,于我,还是痛苦的。

  小九(儿子小名)五岁的时候就买了这本《为孩子立界限》却一直没有看。究其原因,大约是自己不太喜欢界限这个词。虽然第一次遇到界限这个概念,但心存侥幸,觉得有爱的孩子,充分享受自由的孩子,可以表达自己伤心愤怒的孩子不会出太大问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自己爱叨唠了。原来心甘情愿为他做的事情,随着孩子的成长,再被他呼来喝去的时候,开始变得不耐烦了。就算那时,仍然没有打开这本书。觉得凭借自己的经验处理也一样。可就出现了书中的忍耐和暴怒现象,我和孩子在管教和自由之间激荡,在爱和管教之间晃来荡去。不知道什么情况该说是,什么情况该说no。

  会因不忍心看到他愤怒伤心,而不时妥协。有时候又会异常坚定。就这样忽左忽右,孩子的顺从也仅仅为了不想让妈妈生气。我的每次坚持,他都像哄骗小孩子那样,做些我希望他做的事。我心里很不舒服,但又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才懂得,是因为我没有界限。但即使这样,我在孩子十一岁的时候立界限,也没有晚,只是慢一点,困难多一些,就像敬月说的种什么因收什么果。我需要为自己之前的选择承担结果。所以,希望有跟我同样困惑的姐妹们,有时间打开这本书,找找答案。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4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来源于生活。我本来不想写读后感,后来想想还是写一下,以后回头看看可以勉励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找找抽。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而我是处在两种角色上来看完这本书的。

  本书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为孩子立界线的问题,这个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需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

  第二个问题孩子为何需要界限,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为人父母,就要协助创造孩子的未来,建立她应有的品格。这个品格简单的概括下就是有爱心、负责人、能自立、知现实、会成长、愿诚实、朝向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有3种主要功能:

  1、监护(内在外在的危险)

  2、管理(自律他律)

  3、资源(自己的资源,孩子的资源,周边的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3个方法:教导、榜样、帮助孩子将界限化为己有。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今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两股力量,第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每个问题儿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这样的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生活环境和有问题的父母。

  在这个为孩子树立界限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害怕一旦跟孩子说“不”,就会失去我需要从他哪里得到的爱?这点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这里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句话和《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要么出于爱,要么处于恐惧)相呼应。所以要求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训练培养孩子的界限并化为内在。

  下面来是本书大篇幅都在介绍的,孩子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十律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简概括下。

  因果律: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学会永远的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在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乃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部小推车,不要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事件好事,因为他们要学习*并非完美的方法。

  能力律:这是一个度的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的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忍耐和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得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P105男孩比利的案例。我们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感受下作者处理事情的口吻,从孩子角度出发,先是理解同情孩子的痛苦,在是为......遗憾,最后坚守自己的界限。P111—112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一切只为两件事改变现实,让父母感受到他的痛苦。最后明白一个法则: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他们,他们必须与别人分享。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动机有四个阶段参见P127表格,父母要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爱你,但是你选择了某些对你不利的事,帮助他看到他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的长辈。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P147—148表逃避痛苦的人和接受痛苦的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P153—155戴瑞克的例子。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情绪控制我和戴瑞克一样,做的很差,着重抽一下自己)。P167页最后一段话和P168—169培养主动回应界限的技巧。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懂得感恩(这我也要着重给自己抽一下)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P205—206案例这和动机律相呼应,我是真的为他人好吗?还是出于恨而这么做。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说完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分6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3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P224表格实例,看实例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这点要解释下,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P227实例

  第四步:评估你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P228—231这个个人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很重要)

  以上是本书所讲大致内容,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案例与我所经历的是多么相似。在我身上反应出来的问题,书中都有讲到,不过显然我是幸运的,我看到了这本书,让这本书很好的来鞭策我,让我成长。更幸运的是我周围有很多引导我成长,关心我,爱我的亲戚,朋友。《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我想强力推荐给需要帮助的并且愿意改变和能执行的人。希望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自己要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在以上的文中我着重标记着,希望回头看看的时候能自信满满的说我做到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因为我的思维,我的逻辑实在是不敢恭维,30岁的我,而立之年,面对“立”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里也给自己一个承诺,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慢慢成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的被情绪说控制,接受各种评判,各种抽。让自己的内心变空,傅佩荣老先生曾经说过,内心空了,一点点的道的亮光就能照满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5

  文中说的两个母亲对孩子同一个事件的处理态度,前者就像妞爸和妞姐,后者就像妞妈和妞。

  也许你家里还没有上学的孩子,所以体会不深刻。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年龄相差11岁,所以对孩子成长中经历的问题,妞妈我可能更有发言权。第一个案例,孩子两个星期之后在即将交作业了才说胶水的事情,真的就是我家姐姐的翻版,看到这里,我就感觉这个作者在写我家的事情,为了避免因为意见不一致争吵,妞爸后来负责妞姐的学习,曾经妞妈看不下妞爸的过度宽容负责了一段,但是妞妈那时是个很急躁的人,当时又没有好好学习,处理妞姐的拖延问题态度强硬,一般我的做法就是先立好规矩,然后提醒,再然后就是吼,再后来就是厌烦,跟这个书里写的过程真是神似!记得某一次家长课老师说过,孩子慢不能用催,越催越慢!这是真的,妞姐被全家人从小催到现在,没见她快起来要用正确的方法,方法是什么,这本书里说的就是正确的方法。父母要狠得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如果当初妞姐经常把饭盒,作业忘在家里,我们没有给她一次次的送;晚上说好作业的截止时间到了,就不给她的作业本签字;晚饭时间结束了,就收拾餐桌停止吃饭,等等。也许妞姐现在会是个更指导管理自己的孩子。

  因为妞妈态度强硬,发火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的情绪,后来妞爸看不下去,又是他负责学习了。妞妈自认为有效的办法执行不下去,曾经非常懊恼。妞妈我放弃了在妞姐教育问题上的某些权力,这是很错误的。也是通过这件事,在后来妞的教育问题上,妞妈意识到尽量跟妞爸在意见上达成一致,然后才能步调一致的执行下去。

  妞爸曾经无数次在妞的问题上质问妞妈:为什么都得听你的?她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妞妈的回答都是:因为我在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你没学,你不懂,所以要听我的。哈哈我还是态度很强硬的。但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妞妈终于意识到妞爸达成一致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怎么沟通都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达成的协议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有分歧尽量沟通一致,实在不能达成一致,以妞妈的意见为准。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是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书里的话说得真在理,现在孩子因为错误的选择承担的后果和损失,要比她将来走向社会因为错误的决定导致行为承担的后果要小得多。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希望孩子在小时候就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还是不管理他,将来让他去社会上在头破血流中自己去补上这堂课呐?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6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7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来源于生活。我本来不想写读后感,后来想想还是写一下,以后回头看看可以勉励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找找抽。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而我是处在两种角色上来看完这本书的。

  本书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为孩子立界线的问题,这个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需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

  第二个问题孩子为何需要界限,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为人父母,就要协助创造孩子的未来,建立她应有的品格。这个品格简单的概括下就是有爱心、负责人、能自立、知现实、会成长、愿诚实、朝向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有3种主要功能:

  1、监护。(内在外在的危险)

  2、管理。(自律他律)

  3、资源。(自己的资源,孩子的资源,周边的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3个方法:教导、榜样、帮助孩子将界限化为己有。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今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两股力量,第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每个问题儿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这样的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生活环境和有问题的父母。

  在这个为孩子树立界限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害怕一旦跟孩子说“不”,就会失去我需要从他哪里得到的爱?这点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这里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句话和《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要么出于爱,要么处于恐惧)相呼应。所以要求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训练培养孩子的界限并化为内在。

  下面来是本书大篇幅都在介绍的,孩子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十律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简概括下。

  因果律: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学会永远的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在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乃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部小推车,不要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事件好事,因为他们要学习*并非完美的方法。

  能力律:这是一个度的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的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忍耐和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得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P105男孩比利的案例。我们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感受下作者处理事情的口吻,从孩子角度出发,先是理解同情孩子的痛苦,在是为遗憾,最后坚守自己的界限。P111—112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一切只为两件事改变现实,让父母感受到他的痛苦。最后明白一个法则: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他们,他们必须与别人分享。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动机有四个阶段参见P127表格,父母要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爱你,但是你选择了某些对你不利的事,帮助他看到他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的长辈。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P147—148表逃避痛苦的人和接受痛苦的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P153—155戴瑞克的例子。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情绪控制我和戴瑞克一样,做的很差,着重抽一下自己)。P167页最后一段话和P168—169培养主动回应界限的技巧。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懂得感恩。(这我也要着重给自己抽一下)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P205—206案例这和动机律相呼应,我是真的"为他人好吗?还是出于恨而这么做。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说完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分6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3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P224表格实例,看实例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这点要解释下,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P227实例

  第四步:评估你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P228—231这个个人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很重要)

  以上是本书所讲大致内容,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案例与我所经历的是多么相似。在我身上反应出来的问题,书中都有讲到,不过显然我是幸运的,我看到了这本书,让这本书很好的来鞭策我,让我成长。更幸运的是我周围有很多引导我成长,关心我,爱我的亲戚,朋友。《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我想强力推荐给需要帮助的并且愿意改变和能执行的人。希望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自己要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在以上的文中我着重标记着,希望回头看看的时候能自信满满的说我做到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因为我的思维,我的逻辑实在是不敢恭维,30岁的我,而立之年,面对“立”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里也给自己一个承诺,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慢慢成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的被情绪说控制,接受各种评判,各种抽。让自己的内心变空,傅佩荣老先生曾经说过,内心空了,一点点的道的亮光就能照满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8

  文中说的两个母亲对孩子同一个事件的处理态度,前者就像妞爸和妞姐,后者就像妞妈和妞。

  也许你家里还没有上学的孩子,所以体会不深刻。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年龄相差11岁,所以对孩子成长中经历的问题,妞妈我可能更有发言权。第一个案例,孩子两个星期之后在即将交作业了才说胶水的事情,真的就是我家姐姐的翻版,看到这里,我就感觉这个作者在写我家的事情,为了避免因为意见不一致争吵,妞爸后来负责妞姐的学习,曾经妞妈看不下妞爸的过度宽容负责了一段,但是妞妈那时是个很急躁的人,当时又没有好好学习,处理妞姐的拖延问题态度强硬,一般我的做法就是先立好规矩,然后提醒,再然后就是吼,再后来就是厌烦,跟这个书里写的过程真是神似!记得某一次家长课老师说过,孩子慢不能用催,越催越慢!这是真的,妞姐被全家人从小催到现在,没见她快起来要用正确的方法,方法是什么,这本书里说的就是正确的方法。父母要狠得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如果当初妞姐经常把饭盒,作业忘在家里,我们没有给她一次次的送;晚上说好作业的截止时间到了,就不给她的作业本签字;晚饭时间结束了,就收拾餐桌停止吃饭,等等。也许妞姐现在会是个更指导管理自己的孩子。

  因为妞妈态度强硬,发火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的情绪,后来妞爸看不下去,又是他负责学习了。妞妈自认为有效的办法执行不下去,曾经非常懊恼。妞妈我放弃了在妞姐教育问题上的某些权力,这是很错误的。也是通过这件事,在后来妞的教育问题上,妞妈意识到尽量跟妞爸在意见上达成一致,然后才能步调一致的执行下去。

  妞爸曾经无数次在妞的问题上质问妞妈:为什么都得听你的!她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妞妈的回答都是:因为我在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你没学,你不懂,所以要听我的。哈哈我还是态度很强硬的。但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妞妈终于意识到妞爸达成一致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怎么沟通都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达成的协议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有分歧尽量沟通一致,实在不能达成一致,以妞妈的意见为准。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是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书里的话说得真在理,现在孩子因为错误的选择承担的后果和损失,要比她将来走向社会因为错误的决定导致行为承担的后果要小得多。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希望孩子在小时候就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还是不管理他,将来让他去社会上在头破血流中自己去补上这堂课呐?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9

  “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都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这样的话一直出现在生活当中。这次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书本里。作者克劳德,一位美国人。

  谁都知道要让我们的孩子吃吃苦,才能成长。看过富翁假装贫穷,让孩子成长的故事,看过孩子自己独立生活的故事,看过变形计里的一幕幕……看过无数,却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上每一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每一天都有年轻人成为新手爸妈,孩子如何去抚养,如何去教育,书本或许可以点播一二,这本《为孩子立界线》或许可以有一点点帮助。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也需要付出很多。都说我们喜欢一位有责任心的人,却对孩子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很多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只是放纵。孩子,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必须懂得生活在这一个世界上的法则,需要学会担起责任,就像书中第一篇所解释——"孩子为何需要界线",它描绘出有界线的成熟孩子看起来像什么样子;也描绘了有界线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举止及相关的事情。从本质上做出了最好的多方面的解释。

  或许理论的东西太空洞,总是无法实施,那么在书本的后面就列举了实例。做为一位心理医生,克劳德用最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成功完美得实施。

  生命只有一次,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是最次的,精神的支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每一位朋友,请放下手里的电子产品,陪孩子建立最好的品格。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0

  这本书的特点是教导父母要跨越对子女"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之外,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界线。有很多家庭和孩子的问题产生于父母侵犯了孩子的界线或是父母的界线不断地被孩子破坏了。而界限的问题决定了孩子成年时是否能对自己负责,能对错误的行为说“不”,也能接纳被人对自己说“不”。

  另外,这本书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为孩子立界限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教给家长如何为孩子立好界限。书中有些很经典的,耐人寻味的话语,我做了一些摘抄及总结。尽管如此,看完这本书后,我自己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改变。我开始学习把许多对孩子的管教转化成孩子本身对界限应负的责任。例如:守时、完成作业、金钱处理、管理时间、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以下就是我深受启发的一些话语和案例:

  1、现在做父母的从没想过未来,我们总是在处理手边的问题:如果能安然度过一个下午,孩子不会令我们烦到想送他们去阿拉斯加参加青少年营会,就很了不起了!但为人父母的目标,就是要留意孩子的未来,因为我们是在养育孩子成为负责任的*。为人父母不只是要关心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运。如果他知道这个世界要求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就能够学习活出这样的需求,并且把日子过得很好。

  2、诚实始于做父母的人,自己有好榜样,并要求孩子诚实,也提供孩子说实话的安全环境。你需要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对你行为的反应。其实韦恩(一个案例中的孩子名字)是以他父母的有关作风来做回应,以父母所能容忍的最高限度来行事。他知道妈妈无能也害怕冲突,所以吃定了妈妈的弱点,为所欲为;他知道爸爸会大吼大叫,所以他做他想做的,直到爸爸大发脾气为止。他也知道即使是到那个关头,还是可以从爸爸专有的敕令下开溜,到别的地方去继续他的不端行为,因为他爸爸多半不会追究结果,宁可回去看他的报纸,认为已经“收拾”过孩子。“当小杰说“妈妈,你插嘴!”,而做妈妈的也没有护着自己,诚心的回应说“儿子,对不起,你说的对!”这时,孩子就学习到对大人所定的家规和事情,要带着尊重、自主、道歉以及回应的态度。如果妈妈辩说“小伟,你不了解,因为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话,所以我非这么说不可。”孩子则很有可能在遇到别人质问他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辩护和自圆其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测试你的决心,最后学会了“现实”的功课;你的工作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包括忍受他的怒气、闹别扭、发脾气,以及其他种种。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训练孩子培养界限”之间来回挣扎。当孩子持续要求时,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3、要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不成熟的人老是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一直要别人为他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他们有问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可能作了些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4、孩子需要学会为他所失去的完美伤心、接受他的失败、并从中有所学习和成长。也需要帮助他不要有那种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妄想。你为孩子所定的目标,就是让他放弃自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来控制自己。孩子进入这个世界时,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来控制自己,为了补偿,他会尽全力来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渐增加它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别人的能力。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答应孩子的要求,只要简单的说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记得,先说“不”之后有改变心意说“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说“可”,后来又说“不”的人,是个背信者。

  5、不要介入孩子们的争吵。如果你替他们解决所有的纷争,他们就学不会你不在身边时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技巧。有时候父母太严厉、太权威,或甚至暴虐,就会在孩子心中制造非常严格和不成熟的意识。有时候这些孩子会变得非常沮丧或有罪恶感;另一些时候,他们为了反抗残暴的父母,会议残忍或虐打狂的方式对待别人。

  6、受挫折是成长的关键之一。从未受过挫折的孩子就不会培养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7、父母应该好好判断哪个愿望是出自嫉妒,哪个愿望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于嫉妒的那一个愿望,帮助他得到那个出自内心的愿望。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2)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0篇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

  文中说的两个母亲对孩子同一个事件的处理态度,前者就像妞爸和妞姐,后者就像妞妈和妞。

  也许你家里还没有上学的孩子,所以体会不深刻。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年龄相差11岁,所以对孩子成长中经历的问题,妞妈我可能更有发言权。第一个案例,孩子两个星期之后在即将交作业了才说胶水的事情,真的就是我家姐姐的翻版,看到这里,我就感觉这个作者在写我家的事情,为了避免因为意见不一致争吵,妞爸后来负责妞姐的学习,曾经妞妈看不下妞爸的过度宽容负责了一段,但是妞妈那时是个很急躁的人,当时又没有好好学习,处理妞姐的拖延问题态度强硬,一般我的做法就是先立好规矩,然后提醒,再然后就是吼,再后来就是厌烦,跟这个书里写的过程真是神似!记得某一次家长课老师说过,孩子慢不能用催,越催越慢!这是真的,妞姐被全家人从小催到现在,没见她快起来要用正确的方法,方法是什么,这本书里说的就是正确的方法。父母要狠得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如果当初妞姐经常把饭盒,作业忘在家里,我们没有给她一次次的送;晚上说好作业的截止时间到了,就不给她的作业本签字;晚饭时间结束了,就收拾餐桌停止吃饭,等等。也许妞姐现在会是个更指导管理自己的孩子。

  因为妞妈态度强硬,发火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的情绪,后来妞爸看不下去,又是他负责学习了。妞妈自认为有效的办法执行不下去,曾经非常懊恼。妞妈我放弃了在妞姐教育问题上的某些权力,这是很错误的。也是通过这件事,在后来妞的教育问题上,妞妈意识到尽量跟妞爸在意见上达成一致,然后才能步调一致的执行下去。

  妞爸曾经无数次在妞的问题上质问妞妈:为什么都得听你的?!她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妞妈的回答都是:因为我在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你没学,你不懂,所以要听我的。哈哈我还是态度很强硬的。但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妞妈终于意识到妞爸达成一致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怎么沟通都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达成的协议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有分歧尽量沟通一致,实在不能达成一致,以妞妈的意见为准。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是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书里的话说得真在理,现在孩子因为错误的选择承担的后果和损失,要比她将来走向社会因为错误的决定导致行为承担的后果要小得多。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希望孩子在小时候就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还是不管理他,将来让他去社会上在头破血流中自己去补上这堂课呐?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2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xx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哈哈~~~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

  文中说的两个母亲对孩子同一个事件的处理态度,前者就像妞爸和妞姐,后者就像妞妈和妞。

  也许你家里还没有上学的孩子,所以体会不深刻。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年龄相差11岁,所以对孩子成长中经历的问题,妞妈我可能更有发言权。第一个案例,孩子两个星期之后在即将交作业了才说胶水的事情,真的就是我家姐姐的翻版,看到这里,我就感觉这个作者在写我家的事情,为了避免因为意见不一致争吵,妞爸后来负责妞姐的学习,曾经妞妈看不下妞爸的过度宽容负责了一段,但是妞妈那时是个很急躁的人。

  当时又没有好好学习,处理妞姐的拖延问题态度强硬,一般我的做法就是先立好规矩,然后提醒,再然后就是吼,再后来就是厌烦,跟这个书里写的过程真是神似!记得某一次家长课老师说过,孩子慢不能用催,越催越慢!这是真的,妞姐被全家人从小催到现在,没见她快起来要用正确的方法,方法是什么,这本书里说的就是正确的方法。

  父母要狠得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如果当初妞姐经常把饭盒,作业忘在家里,我们没有给她一次次的送;晚上说好作业的截止时间到了,就不给她的作业本签字;晚饭时间结束了,就收拾餐桌停止吃饭,等等。也许妞姐现在会是个更指导管理自己的孩子。

  因为妞妈态度强硬,发火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的情绪,后来妞爸看不下去,又是他负责学习了。妞妈自认为有效的办法执行不下去,曾经非常懊恼。妞妈我放弃了在妞姐教育问题上的某些权力,这是很错误的。也是通过这件事,在后来妞的教育问题上,妞妈意识到尽量跟妞爸在意见上达成一致,然后才能步调一致的执行下去。

  妞爸曾经无数次在妞的问题上质问妞妈:为什么都得听你的?!她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妞妈的回答都是:因为我在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你没学,你不懂,所以要听我的。哈哈我还是态度很强硬的。但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妞妈终于意识到妞爸达成一致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怎么沟通都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达成的协议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有分歧尽量沟通一致,实在不能达成一致,以妞妈的意见为准。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是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书里的话说得真在理,现在孩子因为错误的选择承担的后果和损失,要比她将来走向社会因为错误的决定导致行为承担的后果要小得多。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希望孩子在小时候就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还是不管理他,将来让他去社会上在头破血流中自己去补上这堂课呐?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4

  “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都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这样的话一直出现在生活当中。这次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书本里。作者克劳德,一位美国人。

  谁都知道要让我们的孩子吃吃苦,才能成长。看过富翁假装贫穷,让孩子成长的故事,看过孩子自己独立生活的故事,看过变形计里的一幕幕……看过无数,却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上每一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每一天都有年轻人成为新手爸妈,孩子如何去抚养,如何去教育,书本或许可以点播一二,这本《为孩子立界线》或许可以有一点点帮助。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也需要付出很多。都说我们喜欢一位有责任心的人,却对孩子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很多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只是放纵。孩子,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必须懂得生活在这一个世界上的法则,需要学会担起责任,就像书中第一篇所解释——"孩子为何需要界线",它描绘出有界线的成熟孩子看起来像什么样子;也描绘了有界线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举止及相关的事情。从本质上做出了最好的多方面的解释。

  或许理论的东西太空洞,总是无法实施,那么在书本的后面就列举了实例。做为一位心理医生,克劳德用最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成功完美得实施。

  生命只有一次,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是最次的,精神的支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每一位朋友,请放下手里的电子产品,陪孩子建立最好的品格。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5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哈哈。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6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来源于生活。我本来不想写读后感,后来想想还是写一下,以后回头看看可以勉励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找找抽。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而我是处在两种角色上来看完这本书的。

  本书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为孩子立界线的问题,这个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需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

  第二个问题孩子为何需要界限,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为人父母,就要协助创造孩子的未来,建立她应有的品格。这个品格简单的概括下就是有爱心、负责人、能自立、知现实、会成长、愿诚实、朝向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有3种主要功能:

  1、监护(内在外在的危险)

  2、管理(自律他律)

  3、资源(自己的资源,孩子的资源,周边的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3个方法:教导、榜样、帮助孩子将界限化为己有。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今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两股力量,第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每个问题儿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这样的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生活环境和有问题的父母。

  在这个为孩子树立界限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害怕一旦跟孩子说“不”,就会失去我需要从他哪里得到的爱?这点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这里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句话和《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要么出于爱,要么处于恐惧)相呼应。所以要求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训练培养孩子的界限并化为内在。

  下面来是本书大篇幅都在介绍的,孩子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十律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简概括下。

  因果律: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学会永远的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在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乃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部小推车,不要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事件好事,因为他们要学习*并非完美的方法。

  能力律:这是一个度的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的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忍耐和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得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P105男孩比利的案例。我们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感受下作者处理事情的口吻,从孩子角度出发,先是理解同情孩子的痛苦,在是为......遗憾,最后坚守自己的界限。P111—112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一切只为两件事改变现实,让父母感受到他的痛苦。最后明白一个法则: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他们,他们必须与别人分享。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动机有四个阶段参见P127表格,父母要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爱你,但是你选择了某些对你不利的事,帮助他看到他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的长辈。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P147—148表逃避痛苦的人和接受痛苦的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P153—155戴瑞克的例子。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情绪控制我和戴瑞克一样,做的很差,着重抽一下自己)。P167页最后一段话和P168—169培养主动回应界限的技巧。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懂得感恩(这我也要着重给自己抽一下)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P205—206案例这和动机律相呼应,我是真的为他人好吗?还是出于恨而这么做。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说完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分6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3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P224表格实例,看实例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这点要解释下,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P227实例

  第四步:评估你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P228—231这个个人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很重要)

  以上是本书所讲大致内容,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案例与我所经历的是多么相似。在我身上反应出来的问题,书中都有讲到,不过显然我是幸运的,我看到了这本书,让这本书很好的来鞭策我,让我成长。更幸运的是我周围有很多引导我成长,关心我,爱我的亲戚,朋友。《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我想强力推荐给需要帮助的并且愿意改变和能执行的人。希望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自己要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在以上的文中我着重标记着,希望回头看看的时候能自信满满的说我做到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因为我的思维,我的逻辑实在是不敢恭维,30岁的我,而立之年,面对“立”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里也给自己一个承诺,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慢慢成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的被情绪说控制,接受各种评判,各种抽。让自己的内心变空,傅佩荣老先生曾经说过,内心空了,一点点的道的亮光就能照满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7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来源于生活。我本来不想写读后感,后来想想还是写一下,以后回头看看可以勉励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找找抽。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而我是处在两种角色上来看完这本书的。

  本书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为孩子立界线的问题,这个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需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

  第二个问题孩子为何需要界限,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为人父母,就要协助创造孩子的未来,建立她应有的品格。这个品格简单的概括下就是有爱心、负责人、能自立、知现实、会成长、愿诚实、朝向卓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有3种主要功能:

  1、监护。(内在外在的危险)

  2、管理。(自律他律)

  3、资源。(自己的资源,孩子的资源,周边的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3个方法:教导、榜样、帮助孩子将界限化为己有。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今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两股力量,第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每个问题儿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这样的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生活环境和有问题的父母。

  在这个为孩子树立界限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害怕一旦跟孩子说“不”,就会失去我需要从他哪里得到的爱?这点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这里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句话和《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要么出于爱,要么处于恐惧)相呼应。所以要求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训练培养孩子的界限并化为内在。

  下面来是本书大篇幅都在介绍的,孩子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十律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简概括下。

  因果律: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学会永远的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在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乃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部小推车,不要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事件好事,因为他们要学习*并非完美的方法。

  能力律:这是一个度的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的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忍耐和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得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P105男孩比利的案例。我们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感受下作者处理事情的口吻,从孩子角度出发,先是理解同情孩子的痛苦,在是为遗憾,最后坚守自己的界限。P111—112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一切只为两件事改变现实,让父母感受到他的痛苦。最后明白一个法则: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他们,他们必须与别人分享。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动机有四个阶段参见P127表格,父母要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爱你,但是你选择了某些对你不利的事,帮助他看到他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的长辈。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P147—148表逃避痛苦的人和接受痛苦的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P153—155戴瑞克的例子。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情绪控制我和戴瑞克一样,做的很差,着重抽一下自己)。P167页最后一段话和P168—169培养主动回应界限的技巧。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懂得感恩。(这我也要着重给自己抽一下)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P205—206案例这和动机律相呼应,我是真的"为他人好吗?还是出于恨而这么做。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说完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分6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3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P224表格实例,看实例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这点要解释下,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P227实例

  第四步:评估你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P228—231这个个人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很重要)

  以上是本书所讲大致内容,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案例与我所经历的是多么相似。在我身上反应出来的问题,书中都有讲到,不过显然我是幸运的,我看到了这本书,让这本书很好的来鞭策我,让我成长。更幸运的是我周围有很多引导我成长,关心我,爱我的亲戚,朋友。《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我想强力推荐给需要帮助的并且愿意改变和能执行的人。希望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自己要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在以上的文中我着重标记着,希望回头看看的时候能自信满满的说我做到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因为我的思维,我的逻辑实在是不敢恭维,30岁的我,而立之年,面对“立”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里也给自己一个承诺,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慢慢成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的被情绪说控制,接受各种评判,各种抽。让自己的内心变空,傅佩荣老先生曾经说过,内心空了,一点点的道的亮光就能照满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8

  “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都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这样的话一直出现在生活当中。这次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书本里。作者克劳德,一位美国人。

  谁都知道要让我们的孩子吃吃苦,才能成长。看过富翁假装贫穷,让孩子成长的故事,看过孩子自己独立生活的故事,看过变形计里的一幕幕……看过无数,却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上每一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每一天都有年轻人成为新手爸妈,孩子如何去抚养,如何去教育,书本或许可以点播一二,这本《为孩子立界线》或许可以有一点点帮助。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也需要付出很多。都说我们喜欢一位有责任心的人,却对孩子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很多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只是放纵。孩子,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必须懂得生活在这一个世界上的法则,需要学会担起责任,就像书中第一篇所解释——"孩子为何需要界线",它描绘出有界线的成熟孩子看起来像什么样子;也描绘了有界线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举止及相关的事情。从本质上做出了最好的多方面的解释。

  或许理论的东西太空洞,总是无法实施,那么在书本的后面就列举了实例。做为一位心理医生,克劳德用最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成功完美得实施。

  生命只有一次,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是最次的,精神的支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每一位朋友,请放下手里的电子产品,陪孩子建立最好的品格。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9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0

  这本书的特点是教导父母要跨越对子女"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之外,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界线。有很多家庭和孩子的问题产生于父母侵犯了孩子的界线或是父母的界线不断地被孩子破坏了。而界限的问题决定了孩子成年时是否能对自己负责,能对错误的行为说“不”,也能接纳被人对自己说“不”。

  另外,这本书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为孩子立界限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教给家长如何为孩子立好界限。书中有些很经典的,耐人寻味的话语,我做了一些摘抄及总结。尽管如此,看完这本书后,我自己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改变。我开始学习把许多对孩子的管教转化成孩子本身对界限应负的责任。例如:守时、完成作业、金钱处理、管理时间、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以下就是我深受启发的一些话语和案例:

  1、现在做父母的从没想过未来,我们总是在处理手边的问题:如果能安然度过一个下午,孩子不会令我们烦到想送他们去阿拉斯加参加青少年营会,就很了不起了!但为人父母的目标,就是要留意孩子的未来,因为我们是在养育孩子成为负责任的*。为人父母不只是要关心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运。如果他知道这个世界要求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就能够学习活出这样的需求,并且把日子过得很好。

  2、诚实始于做父母的人,自己有好榜样,并要求孩子诚实,也提供孩子说实话的安全环境。你需要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对你行为的反应。其实韦恩(一个案例中的孩子名字)是以他父母的有关作风来做回应,以父母所能容忍的最高限度来行事。他知道妈妈无能也害怕冲突,所以吃定了妈妈的弱点,为所欲为;他知道爸爸会大吼大叫,所以他做他想做的,直到爸爸大发脾气为止。他也知道即使是到那个关头,还是可以从爸爸专有的敕令下开溜,到别的地方去继续他的不端行为,因为他爸爸多半不会追究结果,宁可回去看他的报纸,认为已经“收拾”过孩子。“当小杰说“妈妈,你插嘴!”,而做妈妈的也没有护着自己,诚心的回应说“儿子,对不起,你说的对!”这时,孩子就学习到对大人所定的家规和事情,要带着尊重、自主、道歉以及回应的态度。如果妈妈辩说“小伟,你不了解,因为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话,所以我非这么说不可。”孩子则很有可能在遇到别人质问他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辩护和自圆其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测试你的决心,最后学会了“现实”的功课;你的工作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包括忍受他的怒气、闹别扭、发脾气,以及其他种种。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训练孩子培养界限”之间来回挣扎。当孩子持续要求时,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3、要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不成熟的人老是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一直要别人为他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他们有问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可能作了些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4、孩子需要学会为他所失去的完美伤心、接受他的失败、并从中有所学习和成长。也需要帮助他不要有那种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妄想。你为孩子所定的目标,就是让他放弃自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来控制自己。孩子进入这个世界时,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来控制自己,为了补偿,他会尽全力来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渐增加它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别人的能力。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答应孩子的要求,只要简单的说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记得,先说“不”之后有改变心意说“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说“可”,后来又说“不”的人,是个背信者。

  5、不要介入孩子们的争吵。如果你替他们解决所有的纷争,他们就学不会你不在身边时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技巧。有时候父母太严厉、太权威,或甚至暴虐,就会在孩子心中制造非常严格和不成熟的意识。有时候这些孩子会变得非常沮丧或有罪恶感;另一些时候,他们为了反抗残暴的父母,会议残忍或虐打狂的方式对待别人。

  6、受挫折是成长的关键之一。从未受过挫折的孩子就不会培养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7、父母应该好好判断哪个愿望是出自嫉妒,哪个愿望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于嫉妒的那一个愿望,帮助他得到那个出自内心的愿望。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3)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1

  这本书的特点是教导父母要跨越对子女"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之外,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界线。有很多家庭和孩子的问题产生于父母侵犯了孩子的界线或是父母的界线不断地被孩子破坏了。而界限的问题决定了孩子成年时是否能对自己负责,能对错误的行为说“不”,也能接纳被人对自己说“不”。

  另外,这本书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为孩子立界限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教给家长如何为孩子立好界限。书中有些很经典的,耐人寻味的话语,我做了一些摘抄及总结。尽管如此,看完这本书后,我自己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改变。我开始学习把许多对孩子的管教转化成孩子本身对界限应负的责任。例如:守时、完成作业、金钱处理、管理时间、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以下就是我深受启发的一些话语和案例:

  1、现在做父母的从没想过未来,我们总是在处理手边的问题:如果能安然度过一个下午,孩子不会令我们烦到想送他们去阿拉斯加参加青少年营会,就很了不起了!但为人父母的目标,就是要留意孩子的未来,因为我们是在养育孩子成为负责任的*。为人父母不只是要关心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运。如果他知道这个世界要求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就能够学习活出这样的需求,并且把日子过得很好。

  2、诚实始于做父母的人,自己有好榜样,并要求孩子诚实,也提供孩子说实话的安全环境。你需要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对你行为的反应。其实韦恩(一个案例中的孩子名字)是以他父母的有关作风来做回应,以父母所能容忍的最高限度来行事。他知道妈妈无能也害怕冲突,所以吃定了妈妈的弱点,为所欲为;他知道爸爸会大吼大叫,所以他做他想做的,直到爸爸大发脾气为止。他也知道即使是到那个关头,还是可以从爸爸专有的敕令下开溜,到别的地方去继续他的不端行为,因为他爸爸多半不会追究结果,宁可回去看他的报纸,认为已经“收拾”过孩子。“当小杰说“妈妈,你插嘴!”,而做妈妈的也没有护着自己,诚心的回应说“儿子,对不起,你说的对!”这时,孩子就学习到对大人所定的家规和事情,要带着尊重、自主、道歉以及回应的态度。如果妈妈辩说“小伟,你不了解,因为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话,所以我非这么说不可。”孩子则很有可能在遇到别人质问他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辩护和自圆其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测试你的决心,最后学会了“现实”的功课;你的工作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包括忍受他的怒气、闹别扭、发脾气,以及其他种种。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训练孩子培养界限”之间来回挣扎。当孩子持续要求时,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3、要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不成熟的人老是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一直要别人为他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他们有问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可能作了些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4、孩子需要学会为他所失去的完美伤心、接受他的失败、并从中有所学习和成长。也需要帮助他不要有那种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妄想。你为孩子所定的目标,就是让他放弃自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来控制自己。孩子进入这个世界时,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来控制自己,为了补偿,他会尽全力来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渐增加它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别人的能力。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答应孩子的要求,只要简单的说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记得,先说“不”之后有改变心意说“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说“可”,后来又说“不”的人,是个背信者。

  5、不要介入孩子们的争吵。如果你替他们解决所有的纷争,他们就学不会你不在身边时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技巧。有时候父母太严厉、太权威,或甚至暴虐,就会在孩子心中制造非常严格和不成熟的意识。有时候这些孩子会变得非常沮丧或有罪恶感;另一些时候,他们为了反抗残暴的父母,会议残忍或虐打狂的方式对待别人。

  6、受挫折是成长的关键之一。从未受过挫折的孩子就不会培养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7、父母应该好好判断哪个愿望是出自嫉妒,哪个愿望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于嫉妒的那一个愿望,帮助他得到那个出自内心的愿望。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2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和我一样希望培养出的孩子有责任心,能自理,会选择,积极主动学习,愿意不断成长等等。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孩子真有,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看过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总以为自己会了很多,在生活中一操练,就跟啥也没学一样,以前咋说现在还咋说,刚想用点套路吧,一下就被女儿和爱人戳穿了:新学的吧?又拿我当小白鼠试验呢?别瞎费功夫了,不管用!看完这本书,又像看完其他工具书一样:哎呀,妈呀!这书咋那么好呢!咋早没看着呢!我要是早看到这书该多好,养育女儿就不至于这么费劲了啊!

  晚上躺到床上冷静的想了想,不是遇到这本书早晚的问题,而是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不去运用全是白搭,运用了不坚持也是自取其辱。这本书,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不学这本书我们也明确,有些事孩子绝对不能去触碰,不能去做!我们都是有底线的人。比如电源插座不能摸,马路上不能乱跑等等。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上学了,写作业了,我们的底线一再妥协,一再被碾压,最后变成了我不当老子了,谁爱当谁当吧,太难了!看了这本书才明白我们不能坚持住界线是因为:

  1、依赖孩子——是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在先,导致孩子学会了用情感威胁父母。

  2、太过认同孩子——父母自己尚未解决的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

  3、认为严厉就不是爱了。

  4、小事上忽视,大事上突然爆发。

  5、父母没有精力来应对了。

  以上其实就是妥协,让孩子知道:你还可以往后退,我还可以再提点要求。无解了吗?当父母之前真没人给我培训过呀!我是无证上岗呀!我委屈,我憋屈啊!别急,本书给到了解决办法,听话照做啊!父母的三种角色:监护、管理、资源;需要三种行动来护航,就是:教导、榜样、帮孩子内化。也别光喊难,孩子今天这个结果也是因为身边没有个好榜样学习,孩子就是让我们重新活一回的,榜样能不能竖起来,全看咱自己了。总之,不管咱做到哪一步,只要是坚持学习不停止成长,孩子就有可能朝着大家都想要的目标移动,如果咱不学习成长,孩子没变化,甚至倒退都是有可能的。

  书中第二篇用了界线十律来详细告诉我们:如何做到特别狠心特别爱!分别是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做到这些都需要一个基础点:温柔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自食其果。就是让孩子承担后果,比如早上叫不起床、比如完不成作业、比如忘带书本、比如今天该你刷碗等。界线十律读完,合上书,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一位妈妈看到女儿没有完成事先约定好的任务,毅然决然按着约定,只带完成任务的孩子出去逛街,让没完成任务的孩子在家承担后果。我回想自己做不到,因为我会心疼女儿,会边发火,边唠叨帮她一起做,然后再带她出门。其实我是心疼自己,我内在有需要。解决办法就是,明确我是身份不只是母亲,我还是一个积极主动,热爱生活的人,我的内在我要自己来呵护,我可以去做我向往已久的事,而不是把这份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为我自己负责。

  第二个画面,作者四岁,有腿疾,上台阶时拐杖掉了,父母依然让他自己上台阶,绝不帮忙。其实妈妈也很心疼,心疼的痛哭给朋友倾诉,但就是没有上前帮助。作者多年后回味,父母给了他锻炼坚毅品格的机会。这个画面让我反思,未来就在今天,你这一刻的狠心造就孩子一生的顽强,而这一刻的心软可能就错失了孩子成长的大好机会。是的,这很难,我知道,必须这么做!我想这句话可以作为为人父母的口头禅。学习很难,好习惯的养成很难,工作很难,生活很难,活着很难,我们依然要做、要活着!狠心也得有个狠法,那就是温柔而坚定!我们表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情绪来说事,就完全忘记了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到哪里去了。所以在这里区分一下情绪和态度:情绪,是发生在事后,是人对事情发生后的行为反应,是一种心理活动,不管是表情,肢体,气场,外在都可以看出来。态度,是在事前的心理准备。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准备要做某事前的一种心理预设,即心理准备,是内在的。所以,做事、说话之前先摆正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行动。情绪不分好坏对错,都是你对当下环境、人物、事件的感受,把它表达出来是释放,憋屈在心里,不但折磨自己更是折磨身边的人。所以,父母是要在爱的环境里设置限制,要有态度表达我的情绪,而不是用情绪表达我的态度。怎么样,觉得难吗,觉得难就对了,说明我们在攀登啊,要去见光明啊!觉得容易反倒坏菜了,那是往下滑坡呢,走向深渊去了嘛!

  最近和做家庭教育多年的老师聊天,她在带小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所学的怎么都没用上,还是老方法,我们都大笑起来,有觉察不就是用上了嘛,觉察是改变的开端啊,已经走在崭新的大道上了,还要怎样,教育急不得,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我经常是走走转转,有时候都转晕了,缓过来,继续走,不断的往前走,主动的往前走,因为我不单是做父母的,我更要做积极主动的快乐读书人。真心希望更多的人接触到这样的好书,先别苛求自己能做到哪一步,能有意识:我是不是要读书了,你已经站在更高一层台阶上了。我们一步一步来,我们一起慢慢来,我们一起去见更优雅的自己哦!当然,顺带着让孩子见证我们的成长和优雅,孩子们能差到哪里去呢!见好吧您呐!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

  《为孩子立界线》前几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过,我下面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生的。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大用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而是启发了我们什么!

  曾经在一篇博文里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一个电脑协议,周六、周日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53个小时,当时大家一致认为电脑时间过长。那么,执行下来的情况又如何呢?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他几乎从来就没玩足过时间。除了第一个周六周日,他掐着时间享受了一把他的权利,后来好象他自己也忘了这茬儿。于是,我感悟到他们要求的其实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是非玩什么,他们要的也许就是向大人证明他们的独立、他们的自主。

  当然,它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线”的涵义。之所以它为界线,就是划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范围肯定比正常范围要大,在标准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坏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认为不能再走为止。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吧?以前总认为规矩设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对这种祖训嗤之以鼻。现在想来,用规矩画出来的方\圆不就是那一圈线吗?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那方圆画得不够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这个事件上,我好象还体会到了立界线的真正意义——界线是专为孩子立的吗?最近一次SIVON用足电脑时间是在五一那天。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阵子没那么疯狂地玩电脑了吧,那天看他玩电脑,我心里又开始有了抓狂的感觉,除了走进走出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于是,SIVON争辩说“我的时间又没到”,并且一一数给我听,证明他确实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界线其实不是专为孩子设的,它也是为我们而设,那分明就是一个为我们划定的有资格生气有资格唠叨的界线!!

  如果说,“电脑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那接下来就该尝尝他怎么反抗界线了。上次在订立“零用钱计划”时,我给他定了两件不能算钱又必须完成的“义务家务”——饭后擦桌子、倒垃圾。当初的想法很实际,在他以后的家里,如果在他妻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后,他能主动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这种分工将是多么温馨!SIVON小子当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钱的分配上了,也没对这事儿提反对意见。当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时,他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我只能避其锋芒,暗自盘算该怎么办?他是真不喜欢还是在试探底线?

  那天晚上21点,我看他还没动静,就自己去倒垃圾。没想到他也跟屁虫似的跟了下来,在被告知不做义务家务也就没资格做家务挣钱时,他说“怎么不先跟我说一下,说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坚决地谢绝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觉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来的第二天当然也理所当然挣了一笔。

  我以为我赢得了这场“战争”,殊不知,他在挣了钱后又拒绝倒垃圾!我威胁他“第一次犯是只罚一天,第二次可没那么便宜”,可他依然如故,声称就是永远没钱挣了,他也不倒垃圾。这下该我犯难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分析:也许他真是不喜欢这活儿;也许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对他来说真得难了点儿;我问自己让他做家务到底想达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养他点儿责任感嘛!最终的结果么,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们把“倒垃圾”改成了“取报纸”。为此,每天的新闻都成了旧闻。

  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试探一下及时回头的。SIVON这学期在学校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有一天,他又开始嘀咕“不想练字了,明明是**同学招惹我,可老师只批评我……”两天后,他真得比*时提前了20分钟回来了,怯生生地说“没去练字……”。我有一瞬间的迷惘,但很快我*静又坚决地对他说“把书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儿?”“我送你回去练字!”我一边换鞋一边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哈哈~~~

  五一过后,练字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小时,回家都快18点了。其实我也担心他会不会饿,能不能坚持?但他反倒一点儿都没提。也许这就是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我们应该修改的最好的检验标准!

  孩子的可塑性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在文字上我们设定的界线,还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界线,他们遵守界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令我们汗颜。五一这个小长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两天,又有了一笔“非正常收入”。回来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坏了,当晚他并没有提起这钱。晚上,我真得很想问问他外婆是不是给他钱了,最后我甚至还翻了他洗澡时换下的衣服,裤袋里真得有张100元。有一瞬间,我想拿着这钱跟他说,他换衣服时又忘了把口袋里的钱取出来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我相信他确实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钱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一早,我还没睁开眼,他就把钱送到我手里了。我当然也没拖拉,及时把20元交给他让他存入储蓄罐,并许诺另外80元当天一定帮他存到银行去。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孩子、多么和谐的一天啊!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4)

——《追赶太阳的孩子》读后感3篇

《追赶太阳的孩子》读后感1

  今年暑假,我读了《追赶太阳的孩子》一书,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成武一家是印尼华侨,他们放弃了印尼优越的生活环境,克服了很多困难,回到了祖国参加祖国的建设。当时祖国的条件非常差,厕所就是土坑,里面还长蛆。饭从食堂购买,如果不想吃,只能在供销社买点饼干吃。在那样的环境下,成武和小伙伴们组建了一个足球队,坚持踢球。几十年过去了,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武的孙女也成为了学校足球队的一员。

  让我感动的是成武一家的爱国精神,他们在印尼的时候,迫切地想回到祖国。在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后,没有因为祖国条件的艰难有过退缩,勇敢地坚持了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

  更让我震撼的是成武他们热爱足球的精神,当时条件差,连个足球都很难拥有,中间还经历过误会、不被理解等,这些都不能浇灭成武他们踢球的信念。在成武成为爷爷时,他还是促成了农场学校足球队的建成,拔草买足球,为学校足球队出钱出力。成武的孙女也成为了学校足球队的一员,三代足球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追赶太阳的孩子”我想就是敢于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人。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5)

——《雪孩子》的读后感3篇

《雪孩子》的读后感1

  冬天的一个早上,白雪铺地。兔妈妈和小兔在家取暖。兔妈妈对小兔说:“小兔,我要去买菜!”小兔说:“我也要跟着去。”兔妈妈摇头不同意。为了不让小兔孤单,兔妈妈想到了个好主意说:“咱们可以堆雪人。”他们用两颗种子做雪人的眼睛,红萝卜做鼻子。很快一个又白又圆,漂漂亮亮的雪人就做成了。突然雪人就活了。

  兔妈妈走后,小兔跟雪人一会儿滑雪,一会儿溜冰,一会儿跳舞,玩的特别开心。小兔对雪人说:“咱们是好朋友!”说完就亲吻了一下雪人,小兔打了个喷嚏说:“你怎么又冰又冷呀?”说着就要带雪人去烤火。他发现雪人怕火,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烤火取暖了。炉火很旺,小兔很累很累,很快就睡着了。雪人在外面跟小松鼠玩耍,还帮助小鸟回到自己的家里。突然雪人发现小兔家着火了,它赶快冲进了小兔家。小兔睡的又香又甜,家里起火竟然都豪不知情。雪人冒着燃烧起来的火焰,把小兔从家里抱了出来。小兔得救了,可是雪人却融化了。

  兔妈妈回来看见房屋被烧毁,大声的`喊着小兔的名字。直到小兔看见并抱着妈妈说:“雪孩子不见了。”妈妈说:“你看这一滩水就是雪孩子。”小兔伤心极了,捡起雪孩子的“眼睛”。小兔问妈妈:“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妈妈说:“会的。”小兔露出了期盼的眼神。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6)

——《水孩子》读后感

《水孩子》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孩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孩子》读后感1

  读书能增长知识,使人进步,我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其中一本叫做《水孩子》的书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内容精彩,情节跌宕起伏,使人百看不厌从中我还学到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在和他的师傅格林姆斯打扫烟囱的时候,汤姆被当成小偷,他一直跑,跑到了一个叫凡谷的地方,并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在寻找其他的水孩子,还认识了惩恶夫人、扬善夫人和一个爱丽的小女孩。汤姆在寻找爱丽的过程中,经过了废纸州,垃圾海,糖果省……汤姆在这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爱丽,也见到了自己的师傅——格林姆斯。汤姆也改掉了他身上的坏习惯,变成了一个善良、勇敢、坚强、诚实的好孩子。

  这本书中,有一个片段最精彩,那就是汤姆救龙虾的那段。汤姆看见龙虾被关在笼子里,便去拉龙虾的尾巴想救他出来,不料龙虾一个用力,把汤姆也拉进笼子里来。正在他们想方设法逃出去的时候,一只老海獭游了过来,想吃了他们。于是汤姆和龙虾齐心协力打败了老海獭,汤姆成功地逃离了笼子,但是龙虾却逃不出来,汤姆费了好大的劲才成功救出龙虾。从中可以看出汤姆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我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多帮助身边的人。

  我今后要看更多的书,增长我的知识。

《水孩子》读后感2

  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水孩子》的书,这本书个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介绍给大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汤姆是一个扫烟囱的小孩子,有一天,汤姆在一个公爵家里干活,突然一不小心,跑到了公爵的女儿的屋子里,气的公爵都快叫上院子里所有的人了,当汤姆跑到一条小溪时,突然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躺在一个小岛上。见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夫人,然后,又受仙女的指引,千方百计地游到大海,认识了别的水孩儿和两位截然不同的仙女;在偷海糖果的过程中受了教育……

  通过这个故事我受到的启发是:让我深深地领悟到了一个人善良的本质、真诚的人品是多么的重要!做一个人不要干坏事,和*的生活,不搞恶作剧,不能像汤姆一样,到处干坏事,结果身上长满了尖刺,没有人和他玩,因为他做错了事还不承认,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坏孩子。

  他虽然有时候坏一点,带他帮助了龙虾逃脱笼子,帮格里姆从烟囱里*,还带格里姆回家。其实,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水孩子,水孩子们都有一颗金子般善良而又真诚得心!虽然他们表面上顽皮捣蛋,但那一颗天真的心,永远藏在他们的心底,最深最深的心底!

《水孩子》读后感3

  我看完了《水孩子》这本书,讲的是:汤姆是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专门帮别人扫烟囱,格林是他的师傅,对他很粗暴,经常打他骂他,但汤姆是个乐观的孩子,毫不在乎,因为他觉总觉得一切都会过去的。

  有一次,汤姆从烟囱上掉下来,掉到了一个正在睡觉的小女孩的床上,把小女孩吓哭了,汤姆被人误会为是要绑架小女孩,于是被人追打。汤姆拼命地跑着,来到了小河边,因为累而一头栽进了水里,昏了过去。结果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耳边长出了一对鱼鳍,身上光溜溜的,可以在水里自由地游泳。

  这时大家弄清了真相,开始寻找汤姆,在小河边,他们发现了汤姆留下的躯壳,以为是他的尸体,大家都伤心地哭了。汤姆变成水孩子后四处闯荡,后来和艾丽一起上了天堂。

  汤姆从扫烟囱的小孩变成水孩子,接着上了天堂。我真希望能变成水孩子,去亲眼看看书中说的鲑鱼、水獭、水蜥蜴、石蚕等海洋生物,还能和它们对话,不过可要记住,千万不能伤害它们,要不然会受仙女惩罚的。

《水孩子》读后感4

  《水孩子》是英国十九世纪作家查尔斯·金斯利(1819一1875)写的一本著名童话,也是他的代表作。写成于1863年。

  在这部童话中,作者以亲切而风趣的语调,优美而简洁的文笔,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如何变成水孩子,在仙女的引导下,经历各种奇遇,最后长大*的美丽故事。

  《水孩子》使得英国儿童文学从道德故事向一个较为轻松的崎岖小道。这部童话中有不少讽喻,包括劝诫的成分。但那决不是说教,而是寓于故事之中,寓教于乐,幽默风趣。其中寄托了作者对自己的孩子和所有孩子的希望:爱清洁,行善事,勇敢正直,健康成长,成为博闻广识、心胸开阔的人。汤姆听到的声音是:“下海去:下海去!”他得到的教导是: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如果他想成为一个男子汉的话,就必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他必须像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一样,完全靠自己在外面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闻,自己睡自己做的床,自己玩火就烫痛自己的手指头……另一方面,由于金斯莱*日爱好自然,同时也是个博物学家,所以本书关于自然界的描写都极其真实而且生动。可以说,这是一本根据十九世纪中叶科学成就写成的童话。

  所以,《水孩子》不但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也是一本真正有益的书。

  ……

《水孩子》读后感5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书是:《水孩子》。

  《水孩子》这本书是英国查尔斯·金斯菜写的书,这本书很好看也很有意思,好词好句很多。

  《水孩子》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想像奇特,灵活生动。被盧待的汤姆变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一个水孩子。以前仙女又给水孩子交了不少知识,汤姆经历了许多艰难无比的事情,在他生长的过程中,汤姆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水孩子汤姆原来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他常常受到师傅格里姆斯的虐待。有一天,他们到公爵家扫烟囱,汤姆误闯入公爵女儿爱丽小姐的卧室,被当作小偷遭到了追捕,汤姆成功逃脱后掉入水中,仙女给他魔法让他变成了水孩子。没过多久爱丽也来到了海底世界,成了水孩子。汤姆在仙女的帮助和爱丽的鼓励下,决定去远方寻找受到惩cheng罚fa的格里姆斯,最后汤姆原谅了格里姆斯。在海底世界里,汤姆历经了各种奇遇和磨难,还去了逍xiao遥国和光辉城,还交到了许多的好朋友,比如说一只白色的小狗和美丽的海鸥。故事的最后汤姆成了一个正zheng直zhi、善良、勇敢的男孩,他能设计出铁路、蒸zheng汽qi机、电报、步枪等。世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而所有这些都是他在海底做水孩子学到的。

《水孩子》读后感6

  这是一本有好的书,我早就想阅读了,一直没有时间,借此机会细读了一遍,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

  我读了一本名叫《水孩子》的书。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汤姆的孩子。

  他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时不爱干净,也不讲卫生,还满嘴的脏话,不过他却非常善良。有一天,他被别人当成小偷,于是就逃跑了。过了两座大山,他觉得自己热极了,就脱下衣服,跳进小溪里游泳,却一直没有上来。抓汤姆的人追上来看见那堆衣服,还以为他死了。其实他没死,而是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

  在海里的生活虽然无忧无虑,可是由于汤姆爱捉弄别人,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后来在“福善仙女”和“惩恶仙女”的鼓励和帮助下,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并且帮助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们改正错误。这让我想起了上次的事情。每次老师看见同桌在玩儿就打他一顿,并让我监督他。我的监督让他改变了许多,不仅上课不玩了,而且变得很热情。

  通过阅读《水孩子》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去帮助他。

《水孩子》读后感7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水孩子》。

  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脏兮兮的扫烟囱的小男孩,名叫汤姆。他天天都被师傅欺负。有一天,他到一个庄园里扫烟囱,在烟囱里迷了路被庄园里的人们误会为小偷,在他们的追赶下汤姆跑到了温德尔。他到一条河里洗澡,洗睡着了。等他醒来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只有四英寸长而且脖子周围长了一圈腮的水孩子,其实是仙女把他变成了水孩子,从此他便开始了在水里的生活。

  他从一只水獭那儿听到了一些关于大海的事,他很想去大海里。后来,他借助一次下雨时河水涨起来的机会来到了大海里,与其他的水孩子们团聚了。可汤姆很淘气,经常惹事生非捉弄海蟹和海葵们。经过仙女们的教诲,他终于变好了,不再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动物了。后来,仙女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去闯荡世界,去帮助他不喜欢的人、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经过了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任务,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大男子汉,长大后还成为了一个科学家,能设计很多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爱护上苍给我们的东西,包括纯净的水,我们自己也要保持自身的干净,做一个心灵纯洁的人。

《水孩子》读后感8

  我有一本《水孩子》,我十分爱读。

  它主要讲了一个名叫汤姆的打扫烟囱的小孩,有一次,他在小溪里洗澡,结果变成了水孩子。变成水孩子的汤姆并不乖。在仙女的指导下,他不怕困难,走遍千山万水,见识了神奇的海洋世界,坚强地客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仙女给他的任务,还就出了正在受难的师傅格林姆。最终,他丢掉坏习惯,成了一名男子汉。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在《水孩子》中,他写出了工作发展带来的不好,那就是环境。

  《水孩子》就像一个神奇的小河,里面有仙女,有水孩子;有龙虾,有小鱼…… 一切都那么神奇!

  水孩子让我明白,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知难而进,才能把事情给做好。

  读了《水孩子》后,我更多的感受是保护环境,不要让小河再脏,不要让花儿再少,不要让垃圾再多了!如果这样下去,地球就完了。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栽一小片草、一棵树,捡起一个垃圾,那地球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一个绿色星球了!

  水孩子,你给我的感受真多!我一定要同你一样,向你学习!

  勇敢、自信、执着、善良,是通向成功不可缺少的东西,丢掉哪一样都不行。

《水孩子》读后感9

  最近,我在看一本名叫《水孩子》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查尔斯·金斯利。

  《水孩子》讲述的是一个扫烟囱的男孩变成水孩子之后,在仙女的引导下,历尽种种磨难,最后长大*的故事。汤姆从小受尽了师傅格林姆的虐待,同时在污浊的成长环境中也染上了许多的坏毛病。有一天,他和师傅去约翰爵士的庄园打扫烟囱。汤姆一不小心闯进了约翰爵士的小女儿艾丽小姐的房间里,结果被误认为是小偷,遭到了大家的追赶在仙女的引导下,他最终逃出了庄园,来到小河边,失足掉进了水中,变成了一个水孩子。

  汤姆开始在水中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为了找到其他的伙伴,他来到了大海,在那里遇见了许多水孩子。变成水孩子之后,汤姆并没有改掉以前身上的那些坏毛病,他经常欺负水里的各种小动物,还偷吃仙女的糖果。仙女只好为他找来了一位女教师,而这位女教师竟然是艾丽小姐。在艾丽小姐的帮助下,汤姆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变成了一位好孩子。

  仙女让汤姆去寻找天外仙境,到那里帮助他以前的师傅格林姆摆脱困境。汤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应该去改正,要取长补短;别人托付你的事情,不管在艰难,你也要去完成。

《水孩子》读后感10

  《水孩子》这本书是我在小姨家偶然看到,便被深深吸引了,我刚一听到这个名字时还以为是描写水中生物的小说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它讲述了一名叫汤姆的小男孩,他从小没有父母,跟随一位只会命令他打扫烟囱的师父,他的师父整天对汤姆又打又骂,在这样的环境中,汤姆养成了许许多多的坏毛病。

  汤姆一不小心闯进了约翰爵士的小女儿艾丽小姐的房间,结果被误认为小偷,遭到了大家的追赶,在仙女的引导下,他终于逃出了庄园,来到小河边,失足掉进水里,变成了水孩子。他希望自己可以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泳,也可以像人类一样有双脚。汤姆十分渴望在大海里找到与他一样的伙伴们,可他的坏习惯仍旧“毒火攻心”,欺负各种小动物,还偷吃了仙女的糖果……最后在艾丽小姐的感化及帮助下,汤姆克服了种种困难,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还读了书,变成好孩子,不仅不记恨师父,还帮助他悔改过去的罪恶,自己也成长为一个热爱真理、勇敢正直、心胸开阔的人。

  水孩子给我的感受真多!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挫折,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克服,不要退缩,勇往直前,做个坚强的人。只要人人都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世界一定是美好的。

《水孩子》读后感11

  读完了《水孩子》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一个没文化,非常贫穷,没有家教,身上脏兮兮的小男孩,如今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晕倒在一个精致的村庄的门口,被仙人改造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变得非常干净,也不像以前一样爱哭,很坚强。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打扫烟囱,总是被师傅打,可他一心想做一个好孩子,让师傅高兴,可他做不到,因为他一点文化也没有,只知道打扫烟囱,更不知道怎样才算好孩子。爱哭是汤姆的"本色:比如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烟囱中爬行,不小心磨破胳膊肘或是膝盖时会哭;打扫烟囱时有煤屑掉进眼睛里会哭;做错事被师傅打的时候会哭;吃不饱饭的时候也会哭。这些事情汤姆也认为哭是没有办法解决一切问题的。所以他就慢慢学着坚强地面对所有的问题,成为了水孩子,又在仙人的教育下,克服了所有缺陷,最后长大*……

  当我在书店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就想买下他的感觉,因为当看到“水孩子”这三个字,我的脑袋里就在想象着:一个贫穷的孩子,每天被人打,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逃跑了,他逃向一个遥远的地方,可他饿晕了,就被一个仙人把他变成了水孩子……买回来迫不及待地看完这本书,果然与我想象的一样,原来我也是个创作天才啊!

  还没有看这本书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赶快去看吧!相信这本书也会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水孩子》读后感12

  鸟儿如果没有了翅膀,那么它将永远不能飞翔,永远不能拥有天空;看书如果失去了兴趣,那么你将永远找不到看书的乐趣,永远不能懂得书中的道理。庆幸的是,我非常喜欢看书,我希望自己可以看尽世上好看的书。

  在我看过的书中,英国查尔斯·金斯利先生写的《水孩子》让我印象很深刻。书的主要内容是讲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从小就受到葛林师傅的严厉管教。有一次汤姆和师傅到一大户人家去扫烟囱,一不小心闯出了大祸,吓得汤姆四处逃,最后在仙女的指导下跳入水中,变成了水孩子。起初,汤姆很调皮,经常欺负各种水底动物,但在仙女们的帮助下他逐渐长大,已经不再那么调皮了,他也和小动物们成了好朋友。最后,仙女派他去帮葛林师傅摆脱困境。一开始,汤姆很不愿意去,但在仙女们的鼓励下,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帮自己的师傅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经历了各种艰难的考验后,汤姆终于成为了一名既可爱又善良的水孩子。

  《水孩子》告诉我的不仅仅是汤姆的故事,还告诉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一定要有勇气、自信。

《水孩子》读后感13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完了《水孩子》,超级喜欢里边的汤姆。这本书讲的是在爱尔兰北镇住着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汤姆。他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也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是谁,每天被他那狠毒的老板逼着替人家清扫烟囱,所以挨打挨饿是家常便饭。

  汤姆从小就受师傅葛林的严厉管教。有一次,他和师傅去一个大户人家扫烟囱,可是汤姆不小心闯下了大祸,吓得他到处跑,最后在仙女的引导下,跳进了水里,并且变成了水孩子。起初,汤姆还是像以前一样顽皮,在水里,他经常跟各种动物捣蛋,后来在仙女的帮助下,小汤姆逐渐长大了,也成熟了。最后仙女派他去帮助师傅摆脱困境。一开始,小汤姆很不愿意去,因为他非常怕师傅会再次把他变成扫烟囱的小孩。可是仙女告诉他,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就不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后,小汤姆最终战胜了自己,鼓起勇气去帮助自己的师傅。在经历了各种考验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善良、可爱的水孩子。

  这本书讲了水孩子从一个调皮的坏孩子变成一个正直勇敢、勤劳善良不懈,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汤姆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逃避,不轻言放弃,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改进与完善自己,终于成为一个乐观好学的男子汉。

《水孩子》读后感14

  去年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水孩子》。我很好奇,这“水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呢?他和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呢?他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带着这些问题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从此,这本书就像吸铁石似的把我牢牢吸住了。

  故事讲到一个扫囱的男孩汤姆,有一次溺水,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他游遍了千山万水,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了仙女给他的使命,解救了自己的师傅。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脑海里浮想联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要为与人发生点小事斤斤计较,要学会宽容别人;当我们与别人闹矛盾时,要懂得谦让他人,像汤姆一样,不能光为自己着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却养成许多不良习惯,有时一遇到困难就不想去克服,比如:当我们作业不会写时,只想抄别人的答案;当我们作文想不出来时,只想抄袭他人的作文;当我们跑步跑不动时,不是与前面的同学拉开很长的距离,就是停下来休息个老半天,再追上前去……如果我们能和汤姆一样,那还有哪座山能压垮我们呢?

  我们要学习汤姆那顽强不屈、乐观面对生活的品质;学习他那不怕困难的勇气;学习他那为了追求快乐、永不放弃的精神!

《水孩子》读后感15

  “一个人的本性总会有两面,一面像天使一般善良,一面像魔鬼一样丑恶”

  这个星期我看了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写的《水孩子》。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名叫汤姆。他每天都要爬进黑乎乎的烟囱去工作,可是工钱却全部要上交给他的师傅,汤姆的师傅是葛林先生,师傅还动不动就打骂他,甚至不给他东西吃。一天当中,汤姆有哭有笑。

  有一次,汤姆和葛林先生到哈特荷佛爵爷那里去做生意,因受人们的误会,汤姆在逃避追捕的时候掉进了水里,一直在暗中保护着汤姆的仙女们把他变成了水孩子。水孩子在水里认识了很多的鱼儿,和他们说话聊天,玩耍嬉戏,但是他没有在水里遇上一个水孩子。可他在交往中仍表现出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这时候的汤姆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经常欺负水里的小动物。惩恶仙女惩罚了他,并让他看着其他人被惩罚的模样。

  一次,汤姆偷吃了一罐糖果,结果全身长满了刺。几个星期后,非常难过的汤姆把自己偷吃糖果的实情告诉了惩恶仙女。惩恶仙女没有惩罚他,而是抱了他和亲吻了他。汤姆意识到了,做错事不承认的孩子,会让爱自己的人伤心难过;主动承认错误才能取得谅解。看到最后,福善仙女和水孩子一起讲故事,让汤姆感觉世界是那么得美好!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3篇(扩展7)

——给孩子的教育读后感

给孩子的教育读后感1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们都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操心。当父母的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能够一帆风顺。健康快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优秀,我的女儿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骂、冷嘲热讽。有的时候,我们利用母亲的权利情不自禁的就把这些都用上了。看了这本书,我深深的.觉得我们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应该放在一边,彻底的改变一下了,这样的方式达不到想要的预期效果。仅此而已,我不会再用这样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残酷的、是违背人性。因此,我们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难重重,让他玩了,学习不进步,不让玩,还在脸上灿烂花朵般的笑容没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孩子的童年时快乐无忧无虑的。所以没怎么在学习方面管他。结果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落后,玩与不让玩做到适度真的很难。

  教育孩子有的时候会很生气,有的时候孩子进步了,也感觉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种快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真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一种美好的享受。希望我们都在快乐中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父母都乐此不疲。

推荐访问:读后感 界线 孩子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3篇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1 《为孩子立界线》的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