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规章制度> 正文

高考是最符合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25 10: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考生们开始报志愿、挑学校。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争议也达到了顶峰:不同省份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差异很大,这公平吗?高考移民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该怎么解决?“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又该怎样改革?

带着这些问题,《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刘海峰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也参与了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他对高考改革、考试制度都有深入的研究。

今天的问题,历史上也一再出现过

南风窗:在今年高考前一个月,高考移民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大众的观点呈现为两极化,有人认为高考移民破坏了社会公平,可还有人说分省定额录取本身就不公平,应该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线。

刘海峰:分省定额录取和高考移民的问题,在中国考试史上一再出现。从北宋中叶开始,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我认为,在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差距很大的国度里面,既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又维持不同区域间录取率的相对平衡,是一个千古难题,没办法完全解决,不存在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

像你说的,有些人批评分省定额录取模式,认为这伤害了一部分地区考生的利益。比如在人口大省河南省,有人做过统计,河南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机会是北京、上海考生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曾经有河南的人大代表多次提交正式提案,要求全国统一试卷和分数线,他们认为这样河南就会有更多考上名校的学生

事实上,如果真的全国统一分数线,河南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反而可能比现在还少。这是因为,清华、北大两所学校每年一共才招收六七千个本科生,全国统一标准后,很可能江苏、浙江、山东等三四个省就抢占了五六千个名额,河南可能连现在的录取数都达不到。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出现过不止一次。

南风窗:面對这个难题,中国历史上是怎么处理的?

刘海峰:在唐代,当时没有区域配额制度,结果考上进士的90%都是北方人。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北方被破坏得很严重,到北宋中叶时,考上进士的人里已经有90%是南方人了。

北方出生的山西人司马光提出,应该分地区来录取人才,做到“区域公平”。欧阳修是南方出生的,他就提出反对,他认为既然是考试,当然应该看水平,要统一来来录取,做到“考试公平”。两边都有道理,互不相让,最后不了了之。

更典型的例子是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在全国性的会试中,上榜的56个人,没有一个北方人。于是后来就提出分区域配额,分成北卷、中卷、南卷,不同地区分别录取。

再到清代康熙年间,地区考卷又出现了分化。比如同样使用南卷,浙江考生总是比福建、广东考生考得好,名额都被江浙一带拿走了,福建人、广东人当然有意见了,所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后采取分省录取的模式,跟现在一样。

所以你看,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解决,只考虑考试公平或地域公平都是不行的,只能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

南风窗:对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来说,分区定额能起到保障作用;可另一方面,这也会带来高考移民的问题。

刘海峰:的确如此,这也是千古难题。历史上,高考移民叫“冒籍”,比如福建考生就经常假冒籍贯为台湾考生,考中的概率能大不少。历代政府也想了许多防范手段,但还是防不胜防,只要有空子,就一定有人去钻。

要公平性还是要科学性?

南风窗:你刚刚提到“钻空子”的问题,现行高考制度中,也有不少人在想方设法地钻空子,比如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作弊、造假问题。

刘海峰:不管是过去的保送生制度、高考加分政策,还是近几年的自主招生选拔,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弥补高考“唯分数论”的缺陷。但这几种做法,也都因为太多人作弊、造假而不得不收缩或取消。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道理大家都明白,也都认同,但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已经把分数推到了中国高考近70年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

原因很简单,因为分数最公平。只要不是只看分数,就会有人利用规则来造假,比如花钱买专利、买文章,或者利用权力来获得加分、保送资格。社会大众越来越注重公平,高考分数就越来越重要。只以高考分数为依据,看起来的确不太科学,但这样最公平客观,老百姓最认。

分省定额录取和高考移民的问题,在中国考试史上一再出现。

南风窗:正如你所说,“唯分数论”的弊端很明显,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反映学生的品行、综合素质,但分数之外的评价又无法量化,做不到公平。

刘海峰:中国人对“以德取士”的追求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遇到的问题跟今天也是一样的。北宋有段时间一度废止科举,因为科举不能考察人的品行,不够“科学”。但回到“以德取士”以后怎么样呢?天下大乱。当时苏东坡就讲过,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因为造假太容易了,拾金不昧、尊老爱幼都可以“造出来”“装出来”,人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

我以前说过一个比喻,中国人对“以德取士”的追求有点类似于自然科学中人们对永动机的追求。原理上不可能实现,人们却执迷不悟,屡败屡战。

南风窗:欧美国家在大学录取过程中是能够体现综合素质与品行的,为什么说在中国不能实现?

刘海峰:最主要的还是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与欧美相比,中国社会至少有这三个特点:第一,重视教育,甚至是过度重视教育,而且对名牌大学有超乎寻常的渴望;第二,重视人情关系和面子,做事还是习惯要找人走后门,同时很擅长钻空子,擅长利用规则;第三,诚信体系很不健全,造假、作弊的成本很低。这种社会文化土壤没有根本改变,大规模的选拔考试就很难包含对综合素质的考察。

制度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如果美国人也像中国人这样重视教育,看重人情,同时缺乏健全的诚信体系,那美国也一定会采取中国高考的模式。

我向来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个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个制度拿到美国去,肯定实行不了;但美国那一套拿到中国来,也是水土不服。

南风窗:中国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中,有些试点提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计入高考。这也像“以德取士”,它能实现么?

刘海峰: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对它的可行性向来不乐观。

考查方式越多样、越多元,在一定意义上就越不利于弱势群体,因为这有利于中产家庭,而不利于公平。中产阶级家庭有资源、有关系,比起农村考生就更有优势。一个农村孩子,钢琴都没摸过怎么去考级?县城都没出过怎么谈见识?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怎么竞争综合素质?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里,不得不考虑到这些基本的社会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理论上很好,谁都知道,没有一个人说他不好,可是它在目前的环境下不太可行,而只有可行的才是有效的。

南风窗: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哪个更重要?

刘海峰:我历来强调公平方面。高考的功能不仅仅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还要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各阶层的纵向流动。

当公平性和科学性出现矛盾的时候,社会大众和决策者一般首先会考虑公平。高考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十分复杂又高度敏感,一旦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很容易引起社会震荡。这时,科学性会被放到第二位。

同情衡水,但不应提倡

南风窗:高考制度是适应当前中国文化国情的,这种文化国情在短期内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吗?

刘海峰:我认为很难。文化的变迁是很緩慢的,它不像政治和经济可以很快改变。既然社会文化土壤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高考制度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动,只能加以调整。

比如考试内容的改革。近20多年来,中国的高考题目已经贯彻了许多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考试的方式,其实一样可以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回头看80年代的高考题目,相当大比例的题目考查的是记忆力,下点功夫,死记硬背就能考好。后来的题目就越来越灵活,很多题目的发散性思维很强,只靠记忆是考不好的,还需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想象力等。这也是在考察综合素质啊。这种考试内容的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可以不断探索,通过改进考试内容来提升素质。

南风窗:你是高考改革的稳健派代表,但还有一些学者担心,现行的高考制度对人才培养很不利,所以改革的步子要迈得大一点。

刘海峰:必须承认,“唯分数论”是有弊端的。这种考查方式必须采用标准化的答案,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多少会影响到人才的创新能力。但我们之前说过,步子不可能迈得太大,因为会破坏公平。其次,我也不认为高考制度下选拔出的人才真的有很大的问题。

高考的功能不仅仅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还要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各阶层的纵向流动。

真正素质高的人还是会经过高考的磨练,进入好的大学,为社会作贡献的。大致上,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与他的高考分数是成正比的。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清华、北大也有素质低的,普通大学也有素质高的,但总的概率上是这样。

高度重视考试的这些学生,他的总体素质其实不会差,因为他的文化基础很好,学到的知识比较多,而且比较整齐。不像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好的中学教得好,差的中学没人管,许多人读完初中,连基本算数都不过关;在中国,你只要读完小学,乘法表总不在话下,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化基础就有了。

南风窗:应试教育下,“衡水模式”引发了争议。单纯从高考的结果来看,衡水中学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你怎么评价这种教育模式?

刘海峰:衡水中学也好,安徽的毛毯厂中学也好,这些学校里不少都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对他们要抱有同情和理解。没有其他出路的考生,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衡水中学这样的模式,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

但如果全国都照这个模式去复制,把应试教育推到极致,那确实有问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从国家来讲,不应该提倡这种模式。

南风窗: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也是你的研究方向,梳理和反思历史,对今天的高考改革有什么启发?

刘海峰:在一定意义上,高考犹如现代的科举,科举犹如古代的高考。很多方面,古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问题,古时候都讨论过了。因此科举时代的经验教训,的确可以为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比如考试的利弊存废的问题。考试有优点,也有局限和弊端,因此古今都有不少人怀疑考试制度,以前怀疑科举,现在批判高考。

再比如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古今如出一辙;从古代的科举冒籍到现在的高考移民,也是惊人的相似;就连作弊的心理—希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其实跟现在也没有根本的区别。

古今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是人性和一些基本的道理其实没什么改变。反思历史,能让我们今天的改革少走弯路,少一些不必要的折腾。

推荐访问:高考 国情 选拔 符合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