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疫情防控> 正文

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10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2-20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10篇)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环境清洁消毒流程患者诊疗结束后诊疗区域应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进行桌面墙面和地面消毒所有可能接触物品包括内镜主机操作台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10篇),供大家参考。

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10篇)

篇一: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环境清洁消毒流程患者诊疗结束后诊疗区域应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进行桌面墙面和地面消毒所有可能接触物品包括内镜主机操作台监护仪电外科工作站等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保持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一)门急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基本要求门急诊是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存在人群密集、人员结构复杂、来源众多,流程环节多,涉及科室、部门多等现实情况,且秋冬季时室内通风较差,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聚集和传播。各医疗机构应遵照《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91-2018)等规范的要求,结合本机构实际,制定并落实门急诊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2.防控要点(1)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各预约平台、短信、海报、电子宣传屏等多种方式,在患者预约就诊、诊前一日和进入医院就诊时,将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有关要求告知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医疗机构应在门急诊入口处、诊疗区域内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呼吸卫生、佩戴口罩、手卫生、社交距离等。(2)实行预检分诊,落实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问询和健康码识别等措施。要合理规划门急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进出通道,并派专人值守,确保人人都接受预检分诊。落实医生首诊负责制,接诊医师应认真询问并记录流行病学史、是否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3)加强病例筛查。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及时安排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对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对于怀疑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在救治的同时

  进行核酸检测。秋冬季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对有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同时,进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4)多途径限制诊区内人流。全面落实非急诊预约就诊制度,对门诊量大、诊区内人流密集的医疗机构应逐步推行分时段预约就诊制度,避免患者聚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大力推行互联网门诊,要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减少现场就诊量;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化就诊流程,坚持“一人一诊一室”,充分利用各类就诊、叫号、检查预约等系统,分流患者,避免患者在就诊大厅、候诊室聚集排队;严格落实门诊不输液制度,急诊应严格掌握输液指征,减少输液的患者。(5)规范设置门急诊核酸采样点和其他呼吸道标本采样点。医疗机构应选定通风良好的区域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对其他采集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的操作,也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或室外进行,避免在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区域采集呼吸道标本。(6)落实分级防护。要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分级分层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接诊流程等进行培训,完善分级防护措施;门急诊、候诊大厅、预检分诊点以及诊室等均应配备足量手卫生和环境消毒用品,预检分诊台和诊室还应配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针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含保洁、保安等工勤人员)的健康管理,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呼吸道症状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工作人员应暂停工作,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二)住院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住院病区的分区和布局(1)每个住院病区应设置缓冲病区,用于临时隔离住院患者中可疑新冠肺炎病例或需住院治疗但未获得新冠肺炎筛查结果的患者。(2)缓冲病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不应穿插在普通病区中间。缓冲病区除污染区(患者隔离病室)外,还应至少设有潜在污染区,用于医务人员脱卸防护用品。潜在污染区的设置可利用缓冲病区相邻病房,或在缓冲病区外使用物理屏障隔出独立区域。有条件的病区,还可在缓冲病区内设置清洁区,用于穿戴防护用品。缓冲病区内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的相对位置应符合由洁到污的流线。缓冲病区与非缓冲病区之间应设置醒目标识。缓冲病区的病房应通风良好,关闭房门,开窗通风,通风不良时,放置可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净化器进行持续空气消毒。采用集中通风系统时,应关闭缓冲病区的回风和送风。2.科室和医务人员管理(1)科主任为科室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各科室应制定本科室可疑新冠肺炎病例应急处置预案及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练。加强科室内部管理,确保科室落实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各项要求。(2)医务人员是个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自律,不聚餐,减少集中开会,杜绝科室间不必要的人员往来,严防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医疗辅助人员等不应穿工作服进入休息室,严禁在污染区饮水、就餐,避免无防护条件下交谈。(3)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均应规范穿着工作服、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

  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强化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意识,根据所在区域及岗位正确选择和佩戴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4)医务人员进入缓冲病区时,应评估该病区内患者风险,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号)中医务人员防护的相关内容,采取相应防护措施。(5)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按区域及岗位防护的规定,禁止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离开相应诊疗区域(转运可疑/疑似/确诊病例除外)。(6)各病区要对本院职工、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保洁员、护理员等所有在岗医务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和督查,确保其正确掌握本岗位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对新入科人员管理,确认其行程及健康状态符合防控要求。3.患者的入院筛查和管理(1)择期住院患者应严格执行患者住院前筛查流程,如询问流行病学史、进行血常规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肺部CT检查等,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收治住院。(2)筛查结果不全的患者需住院治疗时,应尽可能收治到缓冲病区隔离治疗;无条件设置缓冲病区的医院,应将患者暂时安置在各病区的缓冲病房单间收治,等待筛查结果。(3)病区应适当控制收住院患者密度,床间距应符合《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要求。(4)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病区(需到其他区域进行必要检查时

  除外),不串病室,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无呼气阀口罩(患者病情允许时)。(5)加强对住院患者的体温和感染相关症状监测,如病区发现可疑新冠肺炎患者时,应立即启用缓冲病区,将可疑患者隔离收治,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隔离病区内患者实行分组护理。同病区隔离患者的密接患者暂时原地隔离,病区暂停患者出入院,根据隔离患者诊断结果及相关部门流调结果做好患者后续处置。4.住院患者陪护及探视管理(1)加强探视和陪护管理,强化病区24小时门禁管理,无关人员禁止随意出入。取消非必要的现场探视和陪护,确需陪护的宜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陪护人员应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筛查及健康监测,并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呼气阀口罩,原则上不出病区,不串病室,不聚集。(2)医务人员应在病区外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或请家属签署相应医疗文书,非必要家属不得进入病区。5.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1)加强病区各病室、医疗辅助用房及值班室/休息室通风换气,通风不良的应辅以可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2)加强病区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保持病区环境清洁无污染。(3)加强对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结果符合相关要求。(4)隔离病区患者转出或出院后,隔离病区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方

  案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6.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处置住院病区中的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的处置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三)手术部(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本指引遵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的要求。2.手术部(室)感染防控要点(1)术前筛查非急诊手术的患者:应在术前进行体温监测、流行病学史问询和健康码识别,并在术前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急诊手术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不能因为等待核酸检测采样或检测结果而延误治疗。若病情紧急而不能在术前完成新冠肺炎排查,则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进行手术及处置,待病情许可时尽快完成新冠肺炎排查。(2)手术安排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的手术应尽可能安排在负压手术间进行。若无负压手术间,应将患者安置于具有独立净化机组且空间相对独立的手术间,术中关闭层流通风系统且增加手术间的排风,或将患者安

  置于配有空气消毒设备且空间相对独立的手术间,并关闭中央空调。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麻患者的复苏应安排在手术间内进行。(3)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安全操作原则,限制手术间内人员数量及频繁的开关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固定一名护士在手术间外进行物品传递工作;使用后的可复用器械、器具的清洗与消毒遵循“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终末处理要点如下:空气消毒:空气净化系统自净时间至少30分钟,宜适当延长自净时间;无空气净化系统的手术间应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排(回)风口清洁消毒:空气消毒后,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先更换排(回)风口过滤网,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消毒剂擦拭消毒排(回)风口内表面,换下的过滤网按医疗废物处置。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地面消毒,作用30分钟。使用后的手术单、床罩等织物建议按《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处置;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应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按病理性废物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均应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4)工作人员防护要求为非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择期和限期手术时:手术相关人员穿洗手

  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戴乳胶手套、戴护目镜/防护面罩(若有体液喷溅风险时),术者穿无菌手术衣。

  为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时:手术相关人员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防护口罩(或正压头套)、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乳胶手套;术者穿防护服,外穿无菌手术衣;非术者穿防护服。

  (四)消化内镜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患者筛查一般情况下,高风险区域应暂停非急诊内镜诊疗工作,对确需急诊内镜诊疗患者,需先行排除新冠肺炎。中风险或低风险区域就诊患者,建议在做好新冠肺炎筛查的前提下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工作,先预约后诊疗,诊疗时需携带新冠肺炎相关检查结果及内镜申请单等。2.内镜中心合理布局,分区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将内镜中心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医务人员和患者流向,防止交叉感染。3.全员掌握防控知识,落实工作人员防护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对内镜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镜中心进行分级防护。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工作服、防护服、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有条件时)、手套(双层)、鞋套、防护靴套,并建议在负压操作间完成操作。

  对于已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手套、鞋套;对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防护要求同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4.内镜及诊疗附件管理和消毒流程应尽可能选择一次性使用附件,一人一用一丢弃。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严格遵循先消毒,再清洗、消毒的原则。

  中高风险区域内镜再处理流程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消化内镜中心清洗消毒建议方案》。

  内镜诊疗结束后不在床旁进行预处理(防止气溶胶在空气中过多暴露),内镜及可重复使用附件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并密封,专人转运至洗消间。内镜送到洗消间后,立即全部浸泡于浓度为0.2%~0.35%的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浓度为50~70mg/L的酸性氧化电解水溶液中消毒(注射器向内镜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加盖密闭5分钟。之后进行常规清洗、酶洗,清洗液一人一更换,清洗槽和漂洗槽一用一消毒。最后在干燥台干燥,蓝色运镜袋打包,消毒打包好的内镜放入指定位置备用。

  低风险区域内镜再处理流程参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严格执行。5.环境清洁消毒流程

  患者诊疗结束后,诊疗区域应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进行桌面、墙面和地面消毒,所有可能接触物品(包括内镜主机、操作台、监护仪、电外科工作站等)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保持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诊疗间空气交换采用全程新风开放,自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6.应急处理流程对于需急诊内镜但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相关科室病房按照预设转运路线将患者转运至内镜中心,内镜中心应设置相对独立的诊疗操作间进行操作,有条件的建议使用负压操作间。诊疗操作间在患者进入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患者送至后立即手术,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手术尽量安排内镜中心非工作时间,当日内镜手术尽量减少相关人员,尽可能减少暴露风险。急诊内镜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防护级别按确诊患者标准进行。

  (五)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设置要求应设置“三区两通道”,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有缓冲区,缓冲区之间有物理隔离。在病区末端或相对独立区域设立2~3间缓冲病房,用于隔离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2.工作要求(1)非定点医院对所有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筛查,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方可收入住院,如不能排除,可安置在缓冲病区,要求单人间隔离;原则上不安排

  陪护,特殊情况可固定1人陪护,陪护人员也需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排查和个人防护培训,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进入病区,与住院患者共同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症状,要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果不能排除的,按照要求转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2)定点医院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原则上直入病房,由医务人员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优化入院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疑似病例安置在单人间,确诊病例可安置在多人间;应安排充足的医疗力量,根据防护用品更换时间合理安排班次;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允许陪护,确需陪护者需对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等相关筛查及个人防护培训;加强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及陪护住院期间除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外,不得离开病房。同时,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宣教,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做好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注意如厕卫生等。3.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1)医务人员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2)进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要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在穿脱隔离衣/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时,有条件的应有专人监督或二人一组互相监督,避免交叉感染。(3)医务人员应根据医疗护理操作可能感染的风险,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非定点医院医护人员日常查房时戴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必

  要时穿隔离衣。定点医院,如接诊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医用外科口罩更换为医用防护口罩,穿医用防护服,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在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必要时佩戴呼吸头罩。(4)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5)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消毒。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置和管理。

  (六)儿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基本要求严格把握收治儿童患者适应症,满足住院治疗条件的儿童患者需先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排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收治住院。原则上不安排陪护,特殊情况可固定1人陪护,陪护人员也需行新冠病毒感染排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进入病房区域。2.儿科门诊区域防控指引遵循门急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限制进入候诊区人数,儿科门诊限1人陪同,病情特殊时最多不得超过2人陪同,就诊人员注意与其他就诊者保持距离,并佩戴好口罩。

  3.儿科病房防控指引遵循住院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办理入院手续时,儿童陪护家属均需签署入院知情同意书,需要告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患者为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患者及防护人员需遵照病区“封闭式管理”制度等;医务人员应于患者入院前请其家属如实告知:患者是否有呼吸道症状、发热,是否有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接触史等。(2)新入院患者建议按单人单间收入缓冲病房隔离观察,如3天未出现可疑症状可收入普通病房。

  (七)产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产房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新冠肺炎防治基本知识。2.建立产房工作人员与产科病房及急诊科工作人员的联系机制,产房工作人员主动了解即将进入产房生产的产妇的情况,是否完成新冠肺炎筛查,产科病房和急诊科也应及时向产房工作人员通报即将进入产房的产妇的新冠肺炎筛查情况。3.产房应设置备用(隔离)产房及备用(隔离)待产室。4.产房应储备常用个人防护设施,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等物品,存放位置方便可及。5.制定产房新冠肺炎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工制度,放置在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的位置,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至少应包括无新冠肺炎和疑似新冠肺炎产妇接产时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工作制度两部分。

  6.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产妇离开待产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有条件的医院对待排查的产妇可设置过渡待产室。对于已经进入待产室的不排除新冠肺炎的产妇,病情允许时应佩戴外科口罩,并尽可能及时采集鼻咽拭子或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以期尽快确定或排除新冠肺炎。7.怀疑新冠肺炎的产妇离开产房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及终末消毒。8.接触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产妇时,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穿戴隔离衣或防护服、手套。产妇生产后,如仍待排查新冠肺炎,可以转入产科缓冲病房,如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要及时转入定点医院。9.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生产的新生儿可以转至新生儿病房隔离病室采集咽拭子检测核酸排查,阳性者继续隔离,有条件的转至定点医院。

  (八)眼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眼科门诊防控工作指引(1)眼科门诊设置有预检分诊台,对所有进入门诊的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体温测量、查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史,并专门配置免洗手消毒液供患者及家属手卫生使用。(2)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对眼科门诊检查设备进行保护,对患者可能接触的部位均贴有一次性保鲜膜,一用一更换。对于无法贴膜的部位,每检查完一位患者后,需使用消毒纸巾对仪器接触部位进行擦拭。

  (3)眼科裂隙灯检查设备安装透明防护挡板,为近距离面对面的检查提供物理屏障。(4)眼压检查设备眼压计位于诊室通风处,避免眼压检查时气溶胶传播。(5)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仪器置于单独房间,尽量减少早产儿与其他患者接触。(6)鼻泪道内窥镜治疗需摘下口罩且接触鼻腔粘膜,此项治疗前需行新冠肺炎排查,并严格实行检查预约制。2.应急管理策略眼科急诊患者就诊时需戴口罩,间隔至少1.5米以上排队等候,不乱摸乱碰,不揉眼睛。如需在眼科手术室做急诊手术,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对高度怀疑且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在救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在缓冲病区进行单人单间治疗,待排除新冠肺炎后转入普通病房。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外出,护士做好住院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减少人际传播。3.眼科专科仪器和器械的管理为了有效避免患者交叉感染,眼科专科仪器和器械均采用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即使用完毕后立刻消毒处于备用状态。由于眼科检查仪器属于精密器材,裂隙灯及非接触式眼压仪器等建议用保鲜膜包裹,使用后用75%乙醇做物品表面消毒,可保护精密仪器在物体表面消毒时不受损;对于非接触性眼压计、检眼镜等眼科非接触性检查器具,可应用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仔细擦拭后使用;一些特殊器材(如三面镜及20D镜头等)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消毒。检查室等医疗场所用每日定时紫外线照射60分钟进行空气及物品

  消毒处理。

  (九)耳鼻喉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针对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防控工作由于耳鼻喉科门诊通常人流量较大,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在耳鼻喉门诊,要求患者在就诊时佩戴口罩,仅在鼻部及咽喉相关体格检查时短暂取下口罩。

  耳鼻喉科有许多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如: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等。另外,鼻咽喉部位的淋巴瘤患者也表现为反复持续发热。目前,各医院通常会将这部分病人分流到发热门诊,患者在发热门诊排除新冠肺炎等相关疾病后可能再次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因此,对于发热病人,无论其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耳鼻喉科医务人员都应该做好足够的防护。

  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诊病例,医护人员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要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医务人员应采取三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或N99)、防护眼镜(防雾型),防护服外套一次性隔离衣和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长筒鞋套、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2.针对耳鼻喉科门诊检查的防控工作在中高风险地区的耳鼻喉科门诊,建议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对于存在喷溅风

  险的患者,如:电子鼻咽喉镜、鼻出血、门诊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做到三级防护。3.针对耳鼻喉科手术的防控工作尚未排除新冠肺炎且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需选择负压手术室或隔离手术室,尽量减少手术间内不必要的仪器、设备、物品,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准备隔离防护用品。气管插管应使用标准快速顺序诱导插管,尽可能使用肌松药物,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呛咳引起飞沫传播。由于患者咽喉、血清中可能携带新冠肺炎病毒,为防止手术中血液喷溅,手术团队建议采用三级防护。手术后进行终末消毒。患者术后送入缓冲区病房,排除新冠肺炎后可转入普通病房。病房严格实行闭环式管理,患者及陪护人员严禁外出。

  (十)口腔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口腔诊疗工作中主要风险点口腔诊疗操作常常贴近病人口鼻,易受飞沫影响;部分口腔操作如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除产生飞沫外,还可以产生气溶胶。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呼吸道防护,诊疗环境通风与清洁消毒及手卫生。2.工作人员防护标准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须遵守《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疫情个人防护指引》,确保防护到位。防护标准如下:(1)一级防护:适用于不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也适用于预检分诊岗位人员、门诊药房、收费人员、咨询工作

  人员、一般保洁人员、所有进入诊疗区域的工作人员。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护目镜或防护面罩。(2)二级防护:适用于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的器械处理人员、缓冲病区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隔离衣、一次性鞋套。(3)三级防护:适用于接诊高风险患者且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在隔离区操作。防护要求:穿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再穿一次性防护服,并戴一次性工作帽、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3.诊疗环境管理可设置隔离诊室,各诊室内开展的口腔诊疗项目相同。隔离诊室接诊有可疑症状或流行病学史且不能提供排除新冠肺炎排查结果的急诊患者。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的通风和清洁消毒,严格终末消毒。4.诊疗操作防控管理(1)严格按照各专业诊疗规范进行操作,有条件者建议四手操作。(2)治疗前建议患者进行口腔消毒和含漱,降低口腔操作产生的飞沫、气溶胶中的微生物数量。(3)在诊疗过程中使用强、弱吸引器及时吸唾。使用弱吸引器时,应嘱患者勿闭唇咬住吸头、吸引器柄部尽可能位于患者口腔下方,且不要同时使用

  强吸引器,以避免产生回吸导致交叉感染。

  (十一)医技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基本要求(1)科室与医务人员管理医务人员防护要求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号)中医务人员防护的相关内容执行。床旁检查操作人员应遵循区域岗位防护规定。

  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均应规范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强化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意识,根据所在区域及岗位正确选择和佩戴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按区域岗位防护规定,禁止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离开相应诊疗区域(转运可疑/疑似/确诊病例除外)。(2)患者就诊管理宜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就诊。各科室应设置预检分诊处,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及体温检测,体温≥37.3℃时不得进入,并引导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有条件的医院,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应分室进行检查,不具备分室条件时应分时段进行检查。

  应控制诊疗区域人员数量。候诊区域应设醒目1米间隔线,落实“一米线等候”措施,座位应设置醒目间隔就座标识。加强宣教,及时疏导,避免人员聚集。

  检查室应执行“一室一患”。患者应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无呼气阀口罩。

  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新冠肺炎病例后,安排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检查室按要求消毒后方可诊查下一位患者。(3)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应加强检查室通风换气及空气消毒,通风不良的检查室宜使用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器,不具备条件时应使用紫外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4)医用织物与医疗废物管理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可疑新冠肺炎病例检查时宜使用一次性诊查床单。可疑病例产生的所有垃圾均按照《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81号)处理。

  2.重点医技科室防控要求(1)发热门诊放射科防控要求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检查间应使用紫外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有条件时宜使用可人机共处空气消毒器加强消毒;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应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设备表面可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仪器设备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一患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屏障保护覆盖物;疑似/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检查后检查室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医疗废物管理: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按照《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81号)处理。(2)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防控要求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防控要求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271号)中相关要求执行。(3)病理科接收新冠可疑病例标本防控要求可疑新冠肺炎病例标本的转运:可疑病例标本放入专用标本袋,标本袋放置在带有生物安全警告标识的密封转运行内进行转运。

  可疑病例标本的接收:应在生物安全二级以上实验室进行,医务人员采取三

  级防护。

  人员防护:在病理科日常工作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来源标本的走向途径进行分区、标识,便于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等级的防护措施。细胞学检查室、冷冻快速制样、常规组织取材、分子病理核酸检测、前台接待及报告发放的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如进行存在液体喷溅可能的操作时,可加戴护目镜/防护面屏,一旦受到污染应及时更换。其他人员,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

  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加强生物安全柜的清洁消毒,生物安全柜内可使用75%乙醇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医疗废物处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81号)处理。

  (十二)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基本要求血液净化中心应遵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号)《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GB27952-2020)、《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2)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患者管理一般管理:(1)在做好新冠肺炎排查基础上,进行相关诊疗。应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史询问。透析前后均应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发现发热或符合新冠流行病学史的人员,由专人陪同患者至发热门诊排查。(2)建立预约透析机制。每班次透析的患者及陪需按照预约时间进入透析治疗区域,避免在透析室内不必要的逗留,陪人应相对固定。在等候区需保持1米以上距离,间隔就坐。可根据空间情况和流行趋势,安排患者固定分组透析治疗。(3)患者进入治疗单元前,应更换治疗时专用衣物鞋帽,正确洗手或使用手卫生消毒用品消毒双手。在血液透析期间应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医用口罩(陪同人员也需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患者及家属进出血液透析中心(室)及更衣前后应手卫生。(4)发热患者在没有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前,可由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先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无CRRT治疗条件的透析中心(室)可在其他患者透析结束后再安排该患者单独进行透析治疗,透析结束后进行

  终末消毒;若患者有呼吸道症状,但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将患者安排至血液净化中心(室)一角、每日最后一班。

  疑似或确诊病例透析治疗管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立即转移至定点医院,依据病情需要和医疗条件进行CRRT或血液透析治疗。

  医学观察期的透析患者:(1)血液透析中心(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和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而需要进行医学观察时,转至隔离病房进行单间隔离CRRT或血液透析治疗,其陪同家属(可以生活自理的患者建议不带陪同家属)及患者均不能离开隔离区,直至隔离期解除。需要住院的患者,转至缓冲病区治疗。(2)血液透析中心(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去外省市或其他血液透析中心(室)回来后需要隔离,但确切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接触史,可在本血液透析中心(室)与其他患者错峰透析,即错开上下机时间,安排在独立透析治疗间进行透析,结束后透析治疗间应做好消毒。无法安排在独立透析治疗间的,应在全部患者透析后,单独安排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结末后透析治疗间应做好消毒。(3)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综合患者核酸、抗体、CT检测结果,根据专家会诊意见,具体研判是否进行隔离透析。

  新导入透析患者:经排査,排除新冠肺炎以及非医学观察期选择血液透析的患者,应收入病房后再进行血液透析;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定点

  医疗机构进行血液透析导入;处于医学观察期的患者,无紧急透析指征,可延缓至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再进行透析导入;存在急透析指征的尿毒症患者,可先在急诊室进行CRRT,排查新冠肺炎后按照上述方案执行。

  3.医务及相关工作人员管理(1)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做好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本科室医生、护士、工程师、保洁员等的健康监测工作,如有体温异常立即脱离工作环境,视情况予以医学干预,采取隔离措施。(2)全面落实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工作人员注意做好防护,佩戴口罩,不聚集就餐。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4.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管理(1)空气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和空气消毒。增加通风频率和时长,在两个班次之间应安排通风时间至少30分钟;不具备通风条件的区域可配备可人机共存的空气净化消毒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使用新风系统装置,加强清洁消毒,增加换气频率;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关闭空调,并加强空气的清洁、消毒。(2)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护士站、预诊台: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2次/天,或选择含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血液透析机、治疗车等物体表面无肉眼可见污染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采用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

  钟后清水擦拭于净。

  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体、血透机表面: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或使用具有吸附消毒一次性完成的消毒物品。

  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患者高频接触点:如体重称把手、按键、门把手、床栏架等可增加消毒频率,使用可达高水平消毒水平的湿巾消毒擦拭,或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患者及家属等候区、更衣区: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物品表面、环境的清洁消毒。(3)接诊疑似/确诊病例后的终末清洁消毒参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4)疑似/确诊病例污染物处置(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参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5)医疗废物管理。参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篇二: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随着春节过后群众就诊人数的增加,防范疫情在医疗卫生机构输入和扩散的形势异常严峻,加强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我院目前工作的重点。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医疗安全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内容如下:

  一、工作要求1.树立底线思维,坚决杜绝麻痹思想正值元旦、春节来临之际,人员往来、聚集相对频繁,我院要充分认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强化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范潜在风险这根弦,坚决杜绝麻痹和松懈思想,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最高位置,切实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严格按照“四早”工作要求,全力以赴落实落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2、落实首诊负责,强化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医疗机构严格查验“双码”,对发热病人和“黄码”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暂不出行。加强对进入机构人员、车辆和物资的查验管理,做好“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节日期间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继续执行24小时值守,落实全员标准预防措施,做好高风险岗位人员个

  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加强人员闭环管理。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履行好“守门人”职责。加强门诊管理,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确保诊疗区域通风良好。进一步强化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对发热人员要有专人由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所有发热病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和留观,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做到发热病人严格闭环管理。

  3.对本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餐饮、后勤服务人员)和所有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参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进行旅行史、接触史和健康状况全面排查,并认真做好登记记录。

  4.实行住院患者书面告知制度,对于有外出旅行、出现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家人等密切接触者有中高风险旅行史等情况的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深入、重点排查。

  5.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餐饮、后勤服务人员以及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体温检测人员、登记场所根据医院的布局科学合理设置,有效分区,避免人员集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做好个人防护。

  6.严格病人陪护和探视管控。实行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

  7.可能出现“免疫逃脱”目前,德尔塔毒株已出现在至少132个地区,是全球疫情的主

  要流行疫情。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10天内可传五六代。二、具体措施(一)内部人员梳理排查

  对我院所有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洗衣房、食堂是否出入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无疫区接触史进行逐一排查,做到不遗漏一人,其中人员排查登记工作由公共卫生科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排查情况统计并留存资料。

  (二)体温检测及登记针对所有进入医院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洗衣房、食堂以及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统一进行体温检测登记的。

  工作要求:1、门急诊预检分诊处、住院部体温检测点做好体温检测及登记工作;2、由预检分诊在“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来院人员体温检测登记本”;3、由办公室制作“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卡”,所有职工必须保证每日至少两次的体温检测,并登记于“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卡”;4、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体温检测工作由所在科室护理组负责,护理部负责病区体温检测登记本的制定及督导检查工作;5、感染性疾病科处于独立区域,该区域所有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餐饮、后勤服务人员)体温检

  测及登记工作由科室自行负责;6、若科室职工出现发热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

  人统一报告发热门诊;7、门急诊预检分诊处与住院部一楼体温监测点,一旦发现发

  热人员,不得允许其进入门诊大厅或病房楼,按照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

  (三)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梳理排查及管控所有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安排部署。各科室对所有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参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进行旅行史、接触史和健康状况全面排查。护理部负责制定“住院患者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者告知书”,内容包括防控知识宣传及相关法律责任告知,对有外地旅行、出现过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家人等密切接触者有疫区旅行史等情况的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要进行深入、重点排查。若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出现发热情况,本科室护理组要在“住院陪护体温检测登记表”处做好登记及标识,并立即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住院患者出现发热情况请感染科及发热门诊会诊,根据排查和健康状况,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到该留观的留观、该隔离的隔离、该检测的检测,必要时转感染性疾病科救治。(四)个人防护根据文件要求,相关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未佩戴口罩人员不得进入门诊或住院部。由医院办公室根据文件要求制定提示

  牌置于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住院部入口处。发热病人按照本院“发热患者就诊流程”至发热门诊就诊,疫情期间非发热病人普通门诊就诊流程及管理办法由医务部负责制定。

  (五)严格病人陪护和探视管控由护理部负责做好病区陪护人员卡(证)管理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陪护人员,做到一人一卡(证),无卡(证)禁止入进入病房。(六)加强培训演练,提高防控能力医院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物资、设备等的储备,保证医院30天满负荷运转,定期对疫情防控物资及设备进行清查盘点,不足部分及时补齐,确保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药品、防护用品等储备物资,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病床和各类医疗设备。要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一次节前全员培训工作,重点培训新冠等传染病防控和诊疗方案、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同时开展病例分流转运、医院感染防控等工作演练,提升疫情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七)加强质量管理我院定期组织广大职工进行疫情应急演练,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医疗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加强重点药品及设施设备管理。尤其是加强对高危药品等重点药品,压力容器等重点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医疗服务安全。

篇三: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1.目的: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降低医院内传播的风险,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确保各科室安全有序的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根据国家关于新冠肺炎的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2.范围:全院

  3.定义:无

  4.内容

  4.1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均应规范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强化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意识,根据所在区域及岗位正确选择和佩戴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按区域岗位防护规定,禁止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离开相应诊疗区域(转运可疑/疑似/确诊病例除外)。

  4.2患者就诊管理。宜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就诊。各科室应设置预检分诊处,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及体温检测,体温237.3°C时不得进入,并引导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4.2.1应控制诊疗区域人员数量。候诊区域应设醒目1米间隔线,落实“一米线等候”措施,座位应设置醒目间隔就座标识。加强宣教,及时疏导,避免人员聚集。检查室应执行“一室一患”。患者应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无呼气阀口罩。

  4.2.2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新冠肺炎病例后,安排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检查室按要求消毒后方可诊查下一位患者。

  4.3加强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建立行为屏障。标准预防是保护医患双方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诊疗设备及环境清洁消毒、患者安置、安全注射、医用织物洗涤和医疗废物管理等。落实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医务人员的行为要规范,建立起行为屏障。

  4.3.1严格执行手卫生。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2*),医务人员应当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暴露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5个时刻采取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措施包括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等,如有可见污物,应当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如无可见污物,宜使用对新冠病毒有效的含乙醇等成分的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4.3.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科室应当加强人员防护管理,储备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暴露风险和开展的诊疗操作,正确合理使用医用外科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套、隔离衣或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

  4.3.3正确实施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均应当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不应佩戴有呼气阀的口罩,患者接受诊疗时非必要不摘除口罩。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应当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手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即刻实施手卫生。

  4.3.4加强清洁消毒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2*),做好诊疗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应当即用即弃。使用清水和清洁剂彻底清洁环境表面,并使用有效消毒剂对环境物体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部位进行规范消毒。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

  4.3.5规范医用织物和医疗废物管理。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过程中使用的医用织物,洗涤处置执行《医院医用织物

  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2*);救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做好交接记录。

  5.相关文件:5.1《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6号)5.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51号)5.3《关于印发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76号)5.4关于印发《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1)80号)6.使用表单:无

  1.目的: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降低医院内传播的风险,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确保各科室安全有序的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根据国家关于新

  冠肺炎的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2.范围:全院3.定义:无4.内容:

  4.1眼科门诊防控工作制度。

  4.1.1眼科门诊设置有预检分诊台,对所有进入门诊的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体温测量、查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史,加强人员管控,减少人群聚集。并专门配置免洗手消毒液供患者及家属手卫生使用。

  4.1.2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对眼科门诊检查设备进行保护,对患者可能接触的部位均贴有一次性保鲜膜,一用一更换。对于无法贴膜的部位,每检查完一位患者后,需使用消毒纸巾对仪器接触部位进行擦拭。

  4.1.3眼科裂隙灯检查设备安装透明防护挡板,为近距离面对面的检查提供物理屏障。

  4.1.4眼压检查设备眼压计位于诊室通风处,避免眼压检查时气溶胶传播。

  4.1.5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仪器置于单独房间,尽量减少早产儿与其他患者接触。

  4.1.6鼻泪道内窥镜治疗需摘下口罩且接触鼻腔粘膜,此项治疗前需行新冠肺炎排查,并严格实行检查预约制。

  4.2应急管理制度。眼科急诊患者就诊时需戴口罩,间隔至少1.5米以上排队等候,不乱摸乱碰,不揉眼睛。如需在眼科手术室做急诊手术,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对高度怀疑且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在救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在缓冲病房进行单人单间治疗,待排除新冠肺炎后转入普通病房。住院患者中发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或住院时长7天要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外出,护士做好住院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减少人际传播。

篇四: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如何做好幼儿园疫情防控(开学后措施)一、做好每日晨检和巡视卫生保健人员要做好晨间入园检查。发现发热、咳嗽、精神状态差儿童严禁入园,并做好离园期间的追踪和随访。二、加强因病缺勤管理每日入园后,各班级老师做好本班儿童的缺勤登记;发现因病缺勤儿童,及时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及时上报园所指定负贵人员。三、做好全日医学观察班级老师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睡眠、进餐、活动等情况;如果确诊为传染病,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四、发现传染病儿重有传染病患儿时,应配合当地疾控中心,及时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配合辖区疾控中心做好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

  五、做好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和国卫办监督函2022-147

  《消毒剂使用指南》的要求;做好室内外环境、餐饮具、毛巾、玩教具等物品的清洁和预防性消毒。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防止过度消毒。

  六、消毒剂种类1.醇类消毒剂:70-80%酒精2.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84消毒液3.含碘消毒剂:碘酊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5.胍类消毒剂6.酚类消毒剂7.季铵盐类消毒剂

  七、卫生消毒“七不宜〞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

  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川高浓度的含氚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有效氚浓度大于1000mg/L)。八、预防性消毒一空气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天气条件好时,每日至少进行2-3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不具备开窗通风条件时,可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空气消毒机等进行消毒。九、预防性消一物体外表某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枭面、台面、储物柜、床围、门把手、扶手、水力等物体外表。某消毒剂浓度为500mg/L(平时100-250mg/)。某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十、预性消一餐具、水杯●餐具、水杯建议首选热力消毒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煮沸15分钟;然汽消毒时,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计算时间。蒸汽100保持15分钟。

  ◆餐具每餐消毒,水杯每日消毒十一、预防性消一毛巾1、用淡涤剂清洗干净后,置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枯燥。叠放时不得相互叠夹。2.煮沸消15分钟或蒸汽消毒30分钟。煮沸消毒时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应疏松放置。3.使用含鼠消毒剂(有效粟250mg/)浸泡消毒20分钟。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水中,消毒后用清水将存留消毒剂冲净。十二、预防性消毒一玩教具、图书·通风晾晒:造用于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使用含氨消毒剂:适用于塑料、橡胶、毛绒类玩具消毒,浓度为100-250mg/。·外表擦拭,浸泡消毒15-30分钟·暴晒消毒:图书或纸质玩具可在烈日下暴晒。·酒精擦拭:道用于电子玩具,可定期用酒精擦拭孩子经常抚摸的局部。十三、预防性消露一便,坐器使用含氯消青剂浸泡或擦拭。便盒:将便盒浸泡在消青液里消毒,或在便盒内装湖消浙液进行消街。消毒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后控千或晾干存放。

  小马桶:用消毒水擦拭马桶座板和按钮。四、预防性消毒一地面

  先采用湿式清扫,再对地面进行消毒。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拖把擦拭,或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消毒液配比浓度为100-250mg/L。卫生间地面加大消毒液配比浓度。集中消毒应在幼儿离园后进行。十五、加强在园儿童个人的卫生管理严格在入园后、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每人一杯一巾专用,每日清洗消毒每人有独立的床位和被褥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扫描全能创立如何做好幼儿园疫情防控(开学后措施)一、做好每日晨检和巡视卫生保健人员要做好晨间入园检查。发现发热、咳嗽、精神状态差儿童严禁入园,并做好离园期间的追踪和随访。二、加强因病缺勤管理每日入园后,各班级老师做好本班儿童的缺勤登记;

  发现因病缺勤儿童,及时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及时上报园所指定负贵人员。三、做好全日医学观察班级老师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睡眠、进餐、活动等情况;如果确诊为传染病,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四、发现传染病儿重有传染病患儿时,应配合当地疾控中心,及时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配合辖区疾控中心做好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五、做好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和国卫办监督函2022-147《消毒剂使用指南》的要求;做好室内外环境、餐饮具、毛巾、玩教具等物品的清洁和预防性消毒。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防止过度消毒。六、消毒剂种类1.醇类消毒剂:70-80%酒精2.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84消毒液

  3.含碘消毒剂:碘酊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5.胍类消毒剂6.酚类消毒剂7.季铵盐类消毒剂七、卫生消毒“七不宜〞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川高浓度的含氚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有效氚浓度大于1000mg/L)。八、预防性消毒一空气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天气条件好时,每日至少进行2-3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篇五: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关于在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护措施

  在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护措施3篇

  在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护措施篇1浅谈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院感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感管理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生存与发展,也是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永恒主题。作为医院感染管理者,在多年实践中,感触颇深,下面就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善制度制定措施

  随着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已被纳入到医院医疗质量与考核项目中。为适应医院感染控制学科的快速发展,推动卫生部新政策、新标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我院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参照卫生部新颁发规范和办法,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各项制度和措施,使医务人员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各种规范、标准,编写了我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手册;标准操作规程就是将某一程序的关键控制点和要求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可以避免人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不必要的无效劳动,实行规范管理。

  制度的制定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国家新规范的出台和医院感染控制学科的快速发展及时重新修订和完善,为此我院制定了修订规定,要求:

  1、根据卫生部新规范、新标准的出台及时进行修订更新。2、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学科的发展,以及感染管理工作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对不适应医院感染工作的条款和内容随时进行删除和修订。3、根据医院感染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进行及时修订。3、根据新发传染病、重大传染病、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特点随时进行修订。做到每2年修订一次;如有小的修订,以补充条款下发;由国家及卫生部门下发新的新规范、标准等应及时、随时进行修订,以确保制度、措施、预案、流程得到随时更新;更新的目的使新的内容能得到及时补充,删除不适应的条款和规定,使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及卫生行政机构的政策和规定,以便于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二、上下沟通,畅通渠道

  作为医院感染管理者应深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所肩负的责任,同时必须具备科学而理性头脑和一定的管理能力、执著的事业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的责任意识和前瞻的科学思路;同时应具有奉献精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起带头作用,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团结同志,聚心凝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自己在科室中树立起较好的威信和形象。管理者还应做到腿勤、手勤、嘴勤。腿勤即不是坐办公室,不是每天只应付一些琐事和繁杂的工作,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手勤即对重点工作要及时过问并亲自参与具体工作,真正做到亲力亲为;嘴勤即经常与领导、科主任、护士长沟通、交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在单位科长(主任)是医院的管理者,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的决策,将领导布置的任务,有计划、有组织、想方设法地实施,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对下当好桥梁作用,应不折不扣地把院领导的声音、意图及时详细地向科主任、护士长传达,完成好领导交给的的工作任务;管理者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所谓的沟通协

  调,既是做好与领导之间、与职能科室之间、与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就是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与上级要求进行传达,为领导当参谋,提出一些合理化得建议和意见,争取到领导的支持;与职能科室沟通,就是得到职能科室的支持与配合,为医院感染工作的实施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与医技、临床科室的沟通,就是与科主任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医技、临床科室工作中还有哪些疑惑和难题,为临床科室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总之通过沟通使科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依赖,当遇到矛盾时,相互协调、相互宽容、相互理解,达到和谐的目的。所以只有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做到上下沟通,渠道畅通,才能使工作得到更好的推动和落实。

  三、加强学习,提高技能

  四、细化管理,注重实效

  所谓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对工作要重细节、重过程、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我院为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标准及方法,推动手卫生工作全面开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制订了手部卫生工作实施规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对医院洗手设施进行了改造,自制了卫生洗手六步法图、手卫生温馨提示牌,在全院开展了手卫生宣传周活动和有奖问答、参会人员在承诺板上进行承诺签字,通过活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已有了明显提高。参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外科洗手、外科手消毒、外科皮肤消毒方法指南进行了重新修定,指南内容详细,具有可操作性,成为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有力保障。在管理中按照细化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经常与主任、护士长沟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医务人员不规范现

  象提出了批评,当场进行讲解、规范指导,做到有考核、有反馈、有整改、有奖惩;通过我们的严格监管,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不断增强,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四、关注信息消除隐患

  五、善于总结,数据说话:

  定期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汇总,做到有总结、有对比、有分析,有措施、有整改、有效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利用鱼骨图查找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PDCA循环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如:在2022年1—2月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中,发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较高,感染率为68.6‰,为此我们积极应对,运用PDCA管理模式查找问题,采取了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由68.6‰下降到14.5‰;在效果评价中以趋势图的形式进行同比、环比分析总结,说明我们的干预措施有效,其效果显著。

  在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护措施篇2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_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建立应急防控小组成立医院应急队伍。由临床某某某担任组长的应急小组,各科室技术强、资历高的医疗、护理、检验、电诊人员的救治队伍,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和器材,能够在第一时间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形成了一个统一指挥、协调有效、紧密配合的战斗团体。

  二、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多次专门研究卫生应急工作,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报告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培训学习。加大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力度,全院共开展了疫情培训某次,培训某某多人,使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除了对本次疫情进行诊疗系统内培训学习外,还主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报告、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和报告程序等,并进行了培训后测试,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医务人员基本掌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要求和报告时限,并按照要求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报告工作。

  三、制定、完善相应预案各级领导明确了职责,落实了分管领导,配置了兼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修订和完善了《某某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制定了《某某院突发公共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及时向全院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情能进行妥善处置。并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四、工作开展情况1、应急物资、急救防疫设备准备。医院购买应急资金,努力做好隔离室传染病房床单元准备,储备84消毒剂,过氧乙酸、喷雾器、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机、呼吸机、抢救药品等应急物资准备,为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安排专人随时检查各种药品和器械,保证无过期,消杀药械、急救药械,确保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应急工作万无一失。

  2、设立预检分诊台,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病,做好转诊和救治。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专家会诊,及时转送隔离病房。

  4、将卫生应急工作内入了目标考核内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定期对各科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更换销毁过期应急药品,对出现问题的科室进行批评及经济处罚。

  5、设专人负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人员上报工作,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络直报。

  6、根据医院制定的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应急演练我院针对医院特点,组织疫情防控就职演练,急诊病人应急救治演练。

  7、为了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的制度化管理,医院制定了培训、演练、组织管理、预案管理、物资管理、监测预警、检验检测、信息报告、健康教育等工作制度,通过实现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不断提升内涵,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卫生应急工作协调有序的开展。

  8、我院根据某市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处理工作相关规范,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信息报送流程。流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及时向总值班和院领导报告,通知医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反后续处置情况。

  我院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保证了应急管理宣传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各科室各部门积极开展了应急知识版面宣传活动,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了应急安全知识,并通过院委会、院周会(主任护士长会)、行政查房、医德医风查房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等安全知识教育,让广大职工掌握了应急常识和应急措施,增强了防控意识和技能。

  同时,组织医务人员走上街头,通过宣传日、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应急理宣传,营造了浓厚社会氛围。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当疫情发生时,医院储备防疫物资存在不足,各项防疫设备配置不齐。

  2、全员认识不到位。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危机和忧患意识。

  2、预案体系还不完备,一些已制定的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强。

  3、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应急人员素质需要加强。

  六、后期工作安排1、继续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卫生应急职责,健全卫生应急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总结我院卫生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卫生救援和医疗卫生保障等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2、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我院卫生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保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主动搜索,定期汇总关信息,逐步建立和健全区域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工作模式。组织开展区域内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3、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基层,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建立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等事件的多部门协同演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卫生应急健

  康教育及科普宣传,提高妇幼群体的卫生应急知识水平和防护能力。组织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指南》,增强风险沟通意识。

  4、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卫生应急队伍,明确卫生应急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通讯络,做好应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成卫生应急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等专业知识培训,组织1-2次综合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和应急拉动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

  5、储备足够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不定期进行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模拟演练,提高应急体系协同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伤亡群众的医疗救护能力。有专门人员定期检查我院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设备的性能状况,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6、进一步加强规范了医院总值班值守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坚持实行了由领导班子成员带班,职能科室人员每天值班的总值班制度,制定了总值班工作职责,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

  7、虽然我院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离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不断努力,按照含某某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抓好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和督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强与上级、同级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科学预防、及时处理。

  在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护措施篇3

  如何做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疫情十分严峻,境外多国疫情失控,国内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交织叠加态势。春节将至,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学生放假回家,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加,我县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省市做好元旦春节及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主动报备行程安排。请广大居民密切关注国内疫情风险等级划分,及媒体、相关部门发布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信息与行动轨迹,配合乡镇、村(社区)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如确有特殊原因必须离静人员,要在出行前向居住地村(居)委会或工作单位报备登记。鼓励县外工作、求学、务工人员在当地休假,确需来静返静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居住地村(居)委会报告,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和“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工作。

  二、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如果您是境外来静人员,能提供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满14天证明和3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请您继续落实14天居家隔离,期间进行3次核酸检测(第一次核酸检测在来静返静后第一时间进行);若您无法提供解除集中隔离证明,需落实14天集中隔离管控措施,期间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集中隔离期满后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如果您是高风险区来静返静人员,请您配合立即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集中隔离期满后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如果您是中风险区来静返静人员,请在返静后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组社区报备,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的,继续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于第7-10

  天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如果您是国内其他低风险区来静返静人员,持有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有序流动。

  三、严密做好个人防护。来静返静人员务必在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妥善保存相关票据或交通工具识别信息以备查询,当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时,请自觉佩戴口罩,第一时间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接触他人。要保持个人卫生,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吃熟食,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建议购买进口冷冻生鲜食品,购买或加工冷冻类食品时要佩戴口罩,及时规范清洗手部或做好手卫生。建议广大群众不要从疫情高风险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在接收包裹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不要把包裹带回家拆卸,拆除的包裹外包装应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规范清洗手部或做好手卫生。

  四、慎重安排出行计划。请您合理安排行程,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果您近期需要跨地区出行,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做好途中健康监测、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建议教师、医务人员等特殊岗位人员、在校学生尽量避免出省游玩,老年人、慢病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不建议出行。

  疫情防控工作可能会给您和家人带来诸多不便,请大家理解支持,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抗“疫”,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后,预祝全县人民身体健康、春节快乐!

  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一、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1、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2、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3、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4、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5、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6、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7、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二、员工守则1、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2、维护公司声誉,保护公司利益。3、服从领导,关心下属,团结互助。4、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杜绝浪费。5、不断学习,提高水平,精通业务。第一部分公司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为减少发文数量,提高办文速度和发文质量,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

  作中的指导作用,特制订本制度。三、公文的签收

  1.凡来公司公启文件(除公司领导订启的外)均由办公室登记签收(3)、文件阅完后,应送交办公室秘书,切忌横传。第二章档案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保密、安全制度,确保档案和案卷机密安全。二、各部室应在每季度底向公司办公室移交上季度文书档案并履行清交手续。三、各部室应明确规定档案责任人,档案责任人(档案员)对本部门档案的收集、建档、保管、借阅和利用负全责。

  六、各类承包合同、商务合同、协议的正本原件由财务部归档,副本原件、复印件由办公室归档,其他部门备份存档并由信息中心实行电脑化管理。

  1、文件材料齐全完整;2、根据档案内容合并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十、由分管领导定期组织档案责任人、业务部门组成档案鉴定小组对超期档案进行鉴定,提交档案报告,并根据有关规定的酌情处置。十一、加强档案保管工作,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高温工作,定期检查档案保管工作。第三章保密制度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利益,制订本制度。一、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露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秘密。二、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发展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员工知悉的事项。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1、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3、专有技术;4、招标项目的标底、合作条件、贸易条件;5、重要的合同、客户和合作渠道;

  6、公司非向公众公开的财务情况、银行帐户帐号;总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其他秘密事项。

  四、公司秘密应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员工接触。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未经批准不准向他人泄露。非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不准打听公司秘密。

  五、记载有公司秘密事项的工作笔记,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六、对保守公司秘密或防止泄密有功的,予以表扬、奖励。

  违反本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的,视情节及危害后果予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至予以除名。

  七、档案室及相关机要重地,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工作人员更不能随便带人进入。定期检查各部门的保密情况。

  第四章、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印章的刻制

  刻制按公司业务需要由部门提出申请,公司领导批准后,由总经办统一办理。印章刻好后由总经办办理印章登记手续,填写《印章管理登记表》备案并留好印章样图。

  1.新公司成立,基本印章(公章、合同章、法人私章、财务章)的刻制,应由指定的印章管理人员负责刻制,后交由人事行政部备案,并从刻制之日起执行相关使用条例。

  2.因业务发展需要申请各职能部门专用章时,由需求部门填写《印章制发申请表》经总经理核准后送交人事行政部门刻制。

  二、印章的保管和使用

  1.印章的保管

  通过总经理授权赋予一些部门对其部门(专业)印章的保管权和使用权。由被授权人在总经办签字领取印章,指定专人保管。

  2.印章的使用

  任何部门在启用印章前,均需与公司(人事行政部)办理领取手续,接受相应的责权告知,签定《印章签收手续》并备案。(已经开始使用的需自通知当日补办理领取手续)

  (1)、公章:公章由公司行政经理或各分公司行政经理保管。

  (2)、合同章:合同章由财务部保管。主要用于公司签订各类合同使用专用章,盖章前须先到综合办公室领取并填写《印章使用申请表》,经由公司或分公司行政经理或各分公司行政经理审批,财务经理审核并在《印章使用申请表》中签批,经手人需将签批后申请表交由综合办公室并在《印章使用登记薄》签字。综合办公室需将《印章使用申请表》与《印章使用登记薄》同期留档。

篇六: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随着春节过后群众就诊人数的增加,防范疫情在医疗卫生机构输入和扩散的形势异常严峻,加

  强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我院目前工作的重点。根据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XX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医疗安全工作的通

  知》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内容如下:一、工作要求

  1.树立底线思维,坚决杜绝麻痹思想

  正值元旦、春节来临之际,人员往来、聚集相对频繁,我院要充分认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强化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范潜在风险这根弦,坚决杜绝麻痹和松懈思想,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最高位置,切实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严格按照“四早”工作要求,全力以赴落实落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2、落实首诊负责,强化发热门诊“哨点”作用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医疗机构严格查验“双码”,对发热病人和“黄码”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暂不出行。加强对进入机构人员、车辆和物资的查验管理,做好“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

  同防”。节日期间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继续执行24小时值守,落实

  全员标准预防措施,做好高风险岗位人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加密

  核酸检测频次,加强人员闭环管理。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履行好“守门人”职责。加强门诊管理,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确保诊疗区域通风良好。进一步强化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对发热人员要有专人由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所有发热病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和留观,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做到发热病人严格闭环管理。

  3,对本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

  保安、餐饮、后勤服务人员)和所有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参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进行旅行史、接触史和健康状况全面排查,并认真做好登记记录。

  4.实行住院患者书面告知制度,对于有外出旅行、出现过发热或

  呼吸道症状、家人等密切接触者有中高风险旅行史等情况的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深入、重点排查。

  5.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

  保安、餐饮、后勤服务人员以及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体温检测人员、登记场所根据医院的布局科学合理设置,有效分区,避免人员聚集、集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做好个人防护。

  6.严格病人陪护和探视管控。实行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

  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

  3.可能出现〃免疫逃逸〃

  目前,德尔塔毒株已出现在至少132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10天内可传五六代。

  二、具体措施(一)内部人员梳理排查

  对我院所有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洗衣房、食堂是否出入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无疫区接触史进行逐一排查,做到不遗漏一人,其中人员排查登记工作由公共卫生科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排查情况统计并留存资料。

  (二)体温检测及登记针对所有进入医院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洗衣房、食堂以及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统一进行体温检测登记的。工作要求:

  1、门急诊预检分诊处、住院部体温检测点做好体温检测及登记

  工作;

  2、由预检分诊在“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的基础上结合我

  院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来院人员体温检测登记本”;

  3、由办公室制作“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卡”,所有职工必须保证

  每日至少两次的体温检测,并登记于“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卡”;

  4、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体温检测工作由所在科室护理组负责,

  护理部负责病区体温检测登记本的制定及督导检查工作;

  5、感染性疾病科处于独立区域,该区域所有人员(含医务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保洁、保安、餐饮、后勤服务人员)体温检测及登记工作由科室自行负责;

  6、若科室职工出现发热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

  统一报告发热门诊;

  7、门急诊预检分诊处与住院部一楼体温监测点,一旦发现发热

  人员,不得允许其进入门诊大厅或病房楼,按照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

  (三)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梳理排查及管控所有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安排部署。各科室对所有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参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进行旅行史、接触史和健康状况全面排查。护理部负责制定“住院患者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者告知书”,内容包括防控知识宣传及相关法律责任告知,对有外地旅行、出现过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家人等密切接触者有湖北旅行史等情况的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要进行深入、重点排查。若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出现发热情况,本科室护理组要在“住院陪护体温检测登记表”处做好登记及标识,并立即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住院患者出现发热情况请感染科及发热门诊会诊,根据排查和健康状况,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到该留观的留观、该隔离的隔离、该检测的检测,必要时转感染性疾病科救治。

  (四)个人防护根据文件要求,相关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未佩戴口罩人员不得进入门诊或住院部。由医院办公室根据文件要求制定提示牌置于

  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住院部入口处。发热病人按照本院“发热患者就诊流程”至发热门诊就诊,疫情期间非发热病人普通门诊就诊流程及管理办法由医务部负责制定。

  (五)严格病人陪护和探视管控由护理部负责做好病区陪护人员卡(证)管理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陪护人员,做到一人一卡(证),无卡(证)禁止入进入病房。(六)加强培训演练,提高防控能力医院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物资、设备等的储

  备,保证医院30天满负荷运转,定期对疫情防控物资及设备进行清

  查盘点,不足部分及时补齐,确保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药品、防护用品等储备物资,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病床和各类医疗设备。要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一次节前全员培训工作,重点培训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和诊疗方案、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同时开展病例分流转运、医院感染防控等工作演练,提升疫情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

  (七)加强质量管理我院定期组织广大职工进行疫情应急演练,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医疗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加强重点药品及设施设备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精毒麻药品、高危药品等重点药品,压力容器等重点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医院加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力度,务必做到“三不得",即:不得接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不得接诊健康码为红、黄码的患

  者;不得接诊有14天内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患者。未

  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落实“四早”措施,发现

  新冠肺炎可疑病例要及时报告,并120急救车转诊至设置发热门诊的

  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三

  、

  督

  导

  检

  查

  分管领导、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科、门诊部要积极开

  展院内疫情防控工作督查。以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等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部门为重点,就防控工作方案、流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薄弱环节要积极进行整改

  四、落实责任

  医院作为疫情处置的第一阵地,科主任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

  人,要切实提高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责任,强化落实各项防控措

  积极落实工作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打赢疫情阻击施,战。

篇七: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疫情防控预案及工作流程

  一、基本要求(一)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开展全员培训。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使其熟练掌握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三)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

  充足的防护物资,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

  (四)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

  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五)加强感染监测。做好早期预警预报,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

  患,及时改进。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

  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并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六)做好清洁消毒管理。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有条件

  的医疗机构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七)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拥挤,以

  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时,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及时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八)加强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

  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九)加强感染暴发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

  低感染暴发的风险。增强敏感性,一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

  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

  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二、重点部门管理(一)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

  3、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发热门诊出入口应当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

  4、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6、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7、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

  (二)急诊。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制定并

  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

  需要。3、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

  理。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当按照接治确诊患者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

  4、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5、采取设置等候区等有效措施,避免人群聚集。(三)普通病区(房)。1、应当设置应急隔离病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4、不具备救治条件的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5、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区(房)。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

  要求,并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合适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设置负压病区(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进出隔离病房,应当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正确实施手卫生及穿脱防护用品。

  (2)应当制定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制作流程图和配置穿衣镜。配备熟练感染防控技术的人员督导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防止污染。

  (3)用于诊疗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应当专人专用。若条件有限,不能保障医疗器具专人专用时,每次使用后应当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

  4、重症患者应当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收治重症患者的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不得收治其他患者。

  5、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6、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进行空气净化。三、医务人员防护(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做好诊区、病区(房)的通风管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二)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情形,做到以下防护。

篇八: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新冠”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进一步指导医院相关科室做好“新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新冠”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我院在“新冠”疫情中承担的任务和应发挥的功能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承担“新冠”疫情中的医疗救援和防控工作。综合全局,合理统筹,组建队伍,完善设置,依法管理,规范流程,强化训练,平战结合,科学救治,有效应急。

  三、组织结构及职责

  为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和领导,提高工作的效率,医院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救援)

  领导小组、“新冠”救援专家组、“新冠”疫情救援小分队。各应急专项预案的组织结构除特别注明以外,其组织结构和本总体预案相同。

  (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职责:1、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和领导“新冠”疫情事件的处理,使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接到“新冠”疫情事件后,组织有关人员,迅速投入抢救工作,调配必要的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车辆等资源;2、教育员工学习“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知识,提高员工对“新冠”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防止“新冠”疫情的发生,积极参与应急处理;

  3、定期评估“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宣传上级机构的指令,并制定应急防范措施;

  4、收集、分析院内发生的“新冠”疫情,并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二)“新冠”防控专家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新冠”应急救治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2、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救援)领导小组提供医疗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负责全院危重症病人会诊、抢救,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救治方案;

  3、审查医院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协助医院应急工作(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决策与指挥;

  4、指导并参与“新冠”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5、参与医疗应急救援后的评价总结与奖惩工作;

  6、完成“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应急救援小分队

  成立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2支应急救援小分队。1、人员组成一分队成员:***、***、***、***、***、***二分队成员:***、***、***、***、***、***2、职责:在应急工作(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具体抢救工作落实。并及时汇总救治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作,认真实施专家组制定的救治方案,并及时向专家组反馈救治情况;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及时、认真、敏捷地进行救治;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详细记录;负责与病人家属或单位的联系;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要做好登记和汇报

  工作;

  平时加强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抢救规程和技术;参与院内医疗救治的评估与总结;完成应急工作(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所有领导小组、救援专家组、应急救援小分队人员春节期间不得离开**

  四、应急协调制度

  为提高医院“新冠”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新冠”所造成的损害,制定院内、外和医院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应急工作的具体责任与任务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科室,各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职责的履行。

  (一)领导小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卫生应急需要,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负责总体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品、救护人员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

  (二)党办、院办、应急办负责对外协调、宣传、信息发布;负责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

  督导。

  (三)医务部、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负责“新冠”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负责全院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四)门诊部、公共卫生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病区管理科负责疫情上报,院感防控;全院公共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终末消毒,重点是发热门诊、急诊科、放射科和检验科;感染性疾病科加强员工保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篇九: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附件7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一、门、急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防控要点(1)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加强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呼吸卫生、佩戴口罩、手卫生、社交距离等。(2)加强病例筛查。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对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治疗。(3)多途径限制诊区内人流,坚持“一人一诊一室”。(4)规范设置门急诊核酸采样点和其他呼吸道标本采样点。选定通风良好的区域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对其他釆集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的操作,也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或室外进行,避免在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区域采集呼吸道标本。(5)落实分级防护。要对门急诊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层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接诊流程等知识培训,完善分级防护措施;门急诊、候诊大厅、预检分诊点以及诊室等均应配备足量手卫生和环境消毒用品,预检分诊台和诊室还应配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针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含保洁、保安等工勤人员)的健康管理,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呼吸道症状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工作人员应暂停工作,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1

  二、住院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住院病区的分区和布局(1)每个住院病区应设置缓冲病区或过渡病房,用于临时隔离住院患者中可疑新冠肺炎病例或需住院治疗但未获得新冠肺炎筛查结果的患者。(2)缓冲病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不应穿插在普通病区中间。缓冲病区除污染区(患者隔离病室)外,还应至少设有潜在污染区,用于医务人员脱卸防护用品。潜在污染区的设置可利用缓冲病区相邻病房,或在缓冲病区外使用物理屏障隔出独立区域。有条件的病区,还可在缓冲病区内设置清洁区,用于穿戴防护用品。缓冲病区内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的相对位置应符合由洁到污的流线。缓冲病区与非缓冲病区之间应设置醒目标识。缓冲病区的病房应通风良好,关闭房门,开窗通风,通风不良时,放置可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净化器进行持续空气消毒。釆用集中通风系统时,应关闭缓冲病区的回风和送风。2.科室和医务人员管理(1)科主任为科室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加强科室内部管理,确保科室落实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各项要求。严防医院感染。(2)医务人员是个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自律,不聚餐,减少集中开会,杜绝科室间不必要的人员往来,严防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医疗辅助人员等避免无防护条件下交谈。

  2

  (3)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均应规范穿着工作服、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强化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意识,根据所在区域及岗位正确选择和佩戴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

  (4)医务人员进入缓冲病区时,应评估该病区内患者风险,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号)中医务人员防护的相关内容,釆取相应防护措施。

  (5)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按区域及岗位防护的规定,禁止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离开相应诊疗区域(转运可疑/疑似/确诊病例除外)。

  (6)各病区要对本院职工、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保洁员、护理员等所有在岗医务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和督查,确保其正确掌握本岗位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3.患者的入院筛查和管理(1)病区应适当控制收住院患者密度,床间距应符合《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要求。(2)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无呼气阀口罩(患者病情允许时)。(3)加强对住院患者的体温和感染相关症状监测,如病区发现可疑新冠肺炎患者时,应立即启用缓冲病区,将可疑患者隔离收治。4.住院患者陪护及探视管理

  3

  加强探视和陪护管理。陪护人员应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筛查及健康监测,并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呼气阀口罩,原则上不出病区,不串病室,不聚集。

  5.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1)加强病区各病室、医疗辅助用房及值班室/休息室通风换气,通风不良的应辅以可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2)加强病区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保持病区环境清洁无污染。(3)加强对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结果符合相关要求。(4)隔离病区患者转出或出院后,隔离病区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方案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6.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处置住院病区中的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的处置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三、手术部(室)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1.本指引遵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的要求。

  4

  2.手术部(室)感染防控要点(1)手术安排: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的手术应尽可能安排在负压手术间进行。若无负压手术间,应将患者安置于具有独立净化机组且空间相对独立的手术间,术中关闭层流通风系统且增加手术间的排风,或将患者安置于配有空气消毒设备且空间相对独立的手术间,并关闭中央空调。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麻患者的复苏应安排在手术间内进行。(2)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安全操作原则,限制手术间内人员数量及频繁的开关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固定一名护士在手术间外进行物品传递工作;使用后的可复用器械、器具的清洗与消毒遵循“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终末处理要点如下:空气消毒:空气净化系统自净时间至少30分钟,宜适当延长自净时间;无空气净化系统的手术间应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排(回)风口清洁消毒:空气消毒后,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先更换排(回)风口过滤网,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消毒剂擦拭消毒排(回)风口内表面,换下的过滤网按医疗废物处置。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地面消毒,作用30分钟。

  5

  使用后的手术单、床罩等织物建议按《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处置。

  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应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按病理性废物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均应釆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3)工作人员防护要求为非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择期和限期手术时:手术相关人员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戴乳胶手套、戴护目镜/防护面罩(若有体液喷溅风险时),术者穿无菌手术衣。为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时:手术相关人员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防护口罩(或正压头套)、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乳胶手套;术者穿防护服,外穿无菌手术衣;非术者穿防护服。

  四、消化内镜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内镜中心合理布局,分区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将内镜中心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医务人员和患者流向,防止交叉感染。2.全员掌握防控知识,落实工作人员防护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对内镜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镜中心进行分级防护。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工作

  6

  服、防护服、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有条件时)、手套(双层)、鞋套、防护靴套,并建议在负压操作间完成操作。

  对于已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手套、鞋套;对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防护要求同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

  3.内镜及诊疗附件管理和消毒流程应尽可能选择一次性使用咐件,一人一用一丢弃。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严格遵循先消毒,再清洗、消毒的原则。内镜诊疗结束后不在床旁进行预处理(防止气溶胶在空气中过多暴露),内镜及可重复使用附件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并密封,专人转运至洗消间。内镜送到洗消间后,立即全部浸泡于浓度为0.2%〜0.35%的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浓度为50〜70mg/L的酸性氧化电解水溶液中消毒(注射器向内镜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加盖密闭5分钟。之后进行常规清洗、酶洗,清洗液一人一更换,清洗槽和漂洗槽一用一消毒。最后在干燥台干燥,蓝色运镜袋打包,消毒打包好的内镜放入指定位置备用。4.环境清洁消毒流程患者诊疗结束后,诊疗区域应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进行桌面、墙面和地面消毒,所有可能接触物品(包括内镜主机、操作台、监护仪、电外科工作站等)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保持30分钟后再用清

  7

  水擦拭干净。诊疗间空气交换采用全程新风开放,自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

  5.应急处理流程:对于需急诊内镜但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相关科室病房按照预设转运路线将患者转运至内镜中心,内镜中心应设置相对独立的诊疗操作间进行操作,有条件的建议使用负压操作间。诊疗操作间在患者进入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患者送至后立即手术,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手术尽量安排内镜中心非工作时间,当日内镜手术尽量减少相关人员,尽可能减少暴露风险。急诊内镜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防护级别按确诊患者标准进行。

  五、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设置要求:应设置“三区两通道”,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有缓冲区,缓冲区之间有物理隔离。在病区末端或相对独立区域设立2〜3间缓冲病房,用于隔离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2.工作要求(1)非定点医院对所有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筛查,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方可收入住院,如不能排除,可安置在缓冲病区,要求单人间隔离;原则上不安排陪护,特殊情况可固定1人陪护,陪护人员也需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排查和个人防护培训,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进入病区,与住院患者共同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症

  8

  状,要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果不能排除的,按照要求转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2)定点医院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原则上直入病房,由医务人员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优化入院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疑似病例安置在单人间,确诊病例可安置在多人间;应安排充足的医疗力量,根据防护用品更换时间合理安排班次;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允许陪护,确需陪护者需对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等相关筛查及个人防护培训;加强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及陪护住院期间除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外,不得离开病房。同时,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宣教,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做好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注意如厕卫生等。3.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1)医务人员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2)进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要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在穿脱隔离衣/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时,有条件的应有专人监督或二人一组互相监督,避免交叉感染。(3)医务人员应根据医疗护理操作可能感染的风险,釆取合适的个人防护。非定点医院医护人员日常查房时戴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定点医

  9

  院,如接诊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医用外科口罩更换为医用防护口罩,穿医用防护服,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在釆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必要时佩戴呼吸头罩。

  (4)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消毒。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置和管理。

  六、儿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儿科门诊区域防控指引:就诊人员注意与其他就诊者保持距离,并佩戴好口罩。2.儿科病房防控指引:遵循住院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新入院患者建议按单人单间收入缓冲病房隔离观察,如3天未出现可疑症状可收入普通病房。

  七、产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产房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新冠肺炎防治基本知识。2.产房应设置备用(隔离)产房及备用(隔离)待产室。

  10

  3.产房应储备常用个人防护设施,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等物品,存放位置方便可及。

  4.制定产房新冠肺炎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工制度,放置在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的位置,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至少应包括无新冠肺炎和疑似新冠肺炎产妇接产时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工作制度两部分。

  5.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产妇离开待产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对于已经进入待产室的不排除新冠肺炎的产妇,病情允许时应佩戴外科口罩。

  6.怀疑新冠肺炎的产妇离开产房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及终末消毒。

  7.接触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产妇时,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穿戴隔离衣或防护服、手套。产妇生产后,如仍待排查新冠肺炎,可以转入产科缓冲病房,如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要及时转入定点医院。

  八、眼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眼科门诊防控工作指引(1)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对眼科门诊检查设备进行保护,对患者可能接触的部位均贴有一次性保鲜膜,一用一更换。对于无法贴膜的部位,每检查完一位患者后,需使用消毒纸巾对仪器接触部位进行擦拭。

  11

  (2)眼科裂隙灯检查设备安装透明防护挡板,为近距离面对面的检查提供物理屏障。

  (3)眼压检查设备眼压计位于诊室通风处,避免眼压检查时气溶胶传播。

  (4)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仪器置于单独房间,尽量减少早产儿与其他患者接触。

  2.应急管理策略:眼科急诊患者就诊时需戴口罩,间隔至少1.5米以上排队等候,不乱摸乱碰,不揉眼睛。如需在眼科手术室做急诊手术,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

  3.眼科专科仪器和器械的管理眼科专科仪器和器械均采用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即使用完毕后立刻消毒处于备用状态。裂隙灯及非接触式眼压仪器等建议用保鲜膜包裹,使用后用75%乙醇做物品表面消毒;对于非接触性眼压计、检眼镜等眼科非接触性检查器具,可应用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仔细擦拭后使用;一些特殊器材(如三面镜及20D镜头等)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消毒。检查室等医疗场所用每日定时紫外线照射60分钟进行空气及物品消毒处理。

  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针对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防控工作患者在就诊时佩戴口罩,仅在鼻部及咽喉相关体格检查时短暂取下口罩。对于发热病人,无论其是否感染了新冠肺

  12

  炎,耳鼻喉科医务人员都应该做好足够的防护。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诊病例,医护人员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医务人员应采取三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或N99)、防护眼镜(防雾型),防护服外套一次性隔离衣和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长筒鞋套、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

  2.针对耳鼻喉科门诊检查的防控工作在中高风险地区的耳鼻喉科门诊,建议釆取严格防护措施。对于存在喷溅风险的患者,如:电子鼻咽喉镜、鼻出血、门诊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做到三级防护。3.针对耳鼻喉科手术的防控工作尚未排除新冠肺炎且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需选择负压手术室或隔离手术室,尽量减少手术间内不必要的仪器、设备、物品,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准备隔离防护用品。气管插管应使用标准快速顺序诱导插管,尽可能使用肌松药物,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呛咳引起飞沫传播。由于患者咽喉、血清中可能携带新冠肺炎病毒,为防止手术中血液喷溅,手术团队建议采用三级防护。手术后进行终末消毒。

  十、口腔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口腔诊疗工作中主要风险点:需要特别注意呼吸道防护,诊疗环境通风与清洁消毒及手卫生。2.工作人员防护标准

  13

  (1)一级防护:适用于不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也适用于预检分诊岗位人员、门诊药房、收费人员、咨询工作人员、一般保洁人员、所有进入诊疗区域的工作人员。

  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二级防护:适用于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的器械处理人员、缓冲病区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隔离衣、一次性鞋套。

  (3)三级防护:适用于接诊高风险患者且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在隔离区操作。

  防护要求:穿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再穿一次性防护服,并戴一次性工作帽、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

  3.诊疗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的通风和清洁消毒,严格终末消毒。

  4.诊疗操作防控管理

  14

  (1)严格按照各专业诊疗规范进行操作,有条件者建议四手操作。

  (2)治疗前建议患者进行口腔消毒和含漱,降低口腔操作产生的飞沫、气溶胶中的微生物数量。

  (3)在诊疗过程中使用强、弱吸引器及时吸唾,使用弱吸引器时,应嘱患者勿闭唇咬住吸头、吸引器柄部尽可能位于患者口腔下方,且不要同时使用强吸引器,以避免产生回吸导致交叉感染。

  十一、医技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基本要求(1)科室与医务人员管理: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均应规范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强化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意识,根据所在区域及岗位正确选择和佩戴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按区域岗位防护规定,禁止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离开相应诊疗区域(转运可疑/疑似/确诊病例除外)。(2)患者就诊管理:应控制诊疗区域人员数量。候诊区域应设醒目1米间隔线,落实“一米线等候”措施,座位应设置醒目间隔就座标识。患者应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无呼气阀口罩。(3)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

  15

  应加强检查室通风换气及空气消毒,通风不良的检查室宜使用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器,不具备条件时应使用紫外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

  2.重点医技科室防控要求(1)发热门诊放射科防控要求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检查间应使用紫外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有条件时宜使用可人机共处空气消毒器加强消毒;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应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设备表面可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仪器设备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一患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屏障保护覆盖物;疑似/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检查后检查室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2)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防控要求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防控要求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271号)中相关要求执行。(3)病理科接收新冠可疑病例标本防控要求可疑新冠肺炎病例标本的转运:可疑病例标本放入专用标本袋,标本袋放置在带有生物安全警告标识的密封转运行内进行转运。可疑病例标本的接收:应在生物安全二级以上实验室进行,医务人员采取三级防护。

  16

  人员防护:在病理科日常工作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来源标本的走向途径进行分区、标识,便于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等级的防护措施。细胞学检查室、冷冻快速制样、常规组织取材、分子病理核酸检测、前台接待及报告发放的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如进行存在液体喷溅可能的操作时,可加戴护目镜/防护面屏,一旦受到污染应及时更换。其他人员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

  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加强生物安全柜的清洁消毒,生物安全柜内可使用75%乙醇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十二、血液净化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基本要求:血液净化室应遵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号)《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GB27952-2020)、《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2)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患者管理一般管理:

  17

  (1)在等候区需保持1米以上距离,间隔就坐。可根据空间情况和流行趋势,安排患者固定分组透析治疗。

  (2)患者进入治疗单元前,应更换治疗时专用衣物鞋帽,正确洗手或使用手卫生消毒用品消毒双手。在血液透析期间应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医用口罩(陪同人员也需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患者及家属进出血液透析中心(室)及更衣前后应手卫生。

  (3)发热患者在没有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前,可由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先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无CRRT治疗条件的透析中心(室)可在其他患者透析结束后再安排该患者单独进行透析治疗,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若患者有呼吸道症状,但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将患者安排至血液净化中心(室)一角、每日最后一班。

  3.医务及相关工作人员管理全面落实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工作人员注意做好防

  护,佩戴口罩,不聚集就餐。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4.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管理(1)空气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368-2012),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和空气消毒。增加通风频率和时长,在两个班次之间应安排通风时间至少30分钟;不具备通风条件的区域可配备可人机共存的空气净化消毒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使用新风系统装置,加强清洁

  18

  消毒,增加换气频率;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关闭空调,并加强空气的清洁、消毒。

  (2)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护士站、预诊台: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2次/天,或选择含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血液透析机、治疗车等物体表面无肉眼可见污染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釆用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于净。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体、血透机表面: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或使用具有吸附消毒一次性完成的消毒物品。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患者高频接触点:如体重称把手、按键、门把手、床栏架等可增加消毒频率,使用可达高水平消毒水平的湿巾消毒擦拭,或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患者及家属等候区、更衣区: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物品表面、环境的清洁消毒。

  19

  十三、营养科、食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布局合理,设专用交通通道和出入口;有消毒、更衣、盥洗、休息、办公、通风、冷藏、防腐、防尘、防蝇、防虫、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和废弃物存放等设施。操作间、厨房进出口、厕所等处必须设洗手装置。炊事人员等住宿区应与营养室分开。2.熟食间由缓冲间和加工间组成,缓冲间内有二次更衣、洗手消毒的设施,熟食间配备专用冰箱和输送窗口,有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室内温度不得超过25℃。

  3.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有关的食品卫生、个人卫生等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还应培训2次。

  4.炊事人员应符合个人卫生要求。建立炊事人员健康登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在营养室工作,定期对营养室工作人员及配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5.进入厨房及操作间应按规定着装整齐,洗手,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工作区。

  6.制定饮食操作及消毒的标准化程序,保证食品在加工制作、贮存、运送、发放过程中不遭受污染;食品实行“四隔离”:生食与熟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物与杂物、药物隔离,食物与天然水隔离。

  7.操作台主副食分开,砧板、刀具等厨具,按蔬菜类、水产类、肉食类三种分别使用,并做到生、熟分开,标识明确。

  20

  8.蔬菜、肉类、水产品应分池清洗,各池有明显标记。9.每餐使用的餐具、厨具应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有专人负责,餐具消毒后置于清洁、密封的容器内,避免再次污染。10.冷库和冰箱必须保持清洁,冰箱内、外表面定期进行擦拭消毒。11.送餐车返回后在专用车辆消毒间进行消毒处理。12.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整齐,按时消毒、灭蝇、灭虫、灭鼠等。13.认真执行食品留验制度,发现问题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14.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15.医院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督导整改。16.冷冻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监测遵守《军队冷链食品管理防护技术规范》(详见附件8)

  21

篇十: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全面做好我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疫情,防止扩散和蔓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抢抓当前疫情形势稳定向好的有利时机,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问题导向,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抓紧推进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防控的各项准备,全面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和扩散,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二、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大局,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的安全感。(二)统一领导,压实责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院内各科室要落实新冠疫情暴发的准备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研究部暑,责任落实到个人。(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防治知识,以“治未病”理念,持续强化院内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

  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成效,在巩固现阶段防控成果的同时,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三、常态化防控措施(一)预检分诊。专人在医院大厅门口对出入的病人、外来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二)开展院内、病房、楼道等医院各个角落的清洁、消毒工作。具体落实到各个负责人院,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每天做好病人及其陪护人员的量体温、登记情况。(四)对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在健康码互认、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分类有序流动或隔离观察政策,杜绝其他不合理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四、精准疫情防控措施(一)及时发现加强预检分诊、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严格落实“四早”防控措施。(二)快速处置1.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精准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尽快查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一般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间隔离。根据疫情研判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对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风险评

  估,必要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社区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

  2.出现确诊病例,立即进行科学精准研判,并依据病例的工作、生活、出行轨迹,分层划定管控区域,设定分类管控措施。

  (三)精准管控发现疫情后,我院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上报上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由上级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后要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四)保障民生切实做好集中隔离场所、居家隔离场所、封闭小区等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保障居民必需生活品供应。五、应急准备当前,全球疫情蔓延,预计严重流行态势将持续较长时间,境外输入风险难以避免;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实现阻断目标,但个别地区仍存在发生散发病例与小规模聚集疫情,境内始终存在快速传播风险;对来源、致病机理、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方面认识有限,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市新冠本地疫情虽已基本阻断,但春季新冠疫情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新冠疫情防控复杂性和防控难度加大;我市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部分单位、群众出现厌战情绪、麻弊思想,为疫情防控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

  (一)保持战备化指挥体系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全面领导、组织好我院新冠疫情处置工作,始终保持战备化的指挥体系,常态化运转,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处置。(二)强化应急能力准备1.医疗物资准备。确定物资储备清单,建立疫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保供制度,做好医用防护用品、消杀产品等的储备工作,至少要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确保疫情再次发生时物资储备充足、供应渠道顺畅。2.消杀队伍准备。制定队伍建设、调配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应急预备队,做好消杀工作。

推荐访问:医院各科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 防控 如何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