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七一勋章主持人6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09-05 16: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七一勋章主持人6篇七一勋章主持人 ModelSocialWorkers·社区之星 社区之星ModelSocialWorkers 67“军门社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一勋章主持人6篇,供大家参考。

七一勋章主持人6篇

篇一:七一勋章主持人

del Social Workers·社区之星

 社区之星 Model Social Workers

 67“军门社区是个大家庭,为家人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我都愿意,也不觉得疲倦。”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社区工作者不是官,是居民群众的服务员。”扎根社区 40 多年来,林丹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她不断创新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爱民为民当好群众服务员 军门社区地处福州市鼓楼区繁华地段,拥有居民约 3500 户,人口超 1.3 万人,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和谐社区。昔日的军门社区,是墙壁褙着报纸的木屋区,如今已变成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少儿托管中心、社区办事厅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上世纪 70 年代初,林丹与社区就已结下缘分。1972 年,林丹作为返乡知青回城待业。这年夏天,居委会主任邀请 24 岁的她到居委会帮帮忙。谁知这一“帮”,就是几十年。40 多年来,林丹每天走街串巷,倾听家长里短,记下居民们最关心的难事、杂事、烦心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林丹说:

 “社区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忙到现在,自己都成了‘老婆婆’。”多年来,多家单位先后向林丹伸出“橄榄枝”,但都被她拒绝了。“我热爱社区工作,不舍得离开。”林丹说。“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的难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林丹经常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因先天残疾,社区居民李星长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得知李星的家庭状况后,林丹主动找上门,不仅帮他们申领了低保,还积极帮助介绍工作。很快,李星就在一家维修服务中心找到了工作,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这样的事情在军门社区还有很多: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吴老太无依无靠,林丹就当起她的“女儿”,长年累月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老人去世后又帮忙料理后事;社区青“七一勋章”获得者林丹:赤诚丹心只为民Lin Dan, Recipient of the July 1 Medal: A Heart for the People□

 张华迎 by: Zhang Huaying

 68

 社区之星·Model Social Workers年小王入狱服刑期间,母亲病逝,租住的房屋被房东收回,刑满释放后,林丹将无家可归的小王领回家,帮忙介绍工作,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多年来,林丹为社区居民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军门社区的居民们常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林丹的身影。话有处说事有人办做群众贴心人社区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军门社区,有一个让群众畅所欲言的平台——每月 10 日举行的“居民恳谈日”。这是林丹为了畅通居民诉求渠道而设立的。每到恳谈日,林丹都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等,共同协商讨论社区治理问题。2021 年 7 月 10 日 一 大 早,军门社区的会议室里,坐满了社区居民代表,时不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爽朗的笑声。“恳谈日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烦心事!”多次参加活动的军门社区居民林斯文说,大家提出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他们对解决结果很满意。“如今,‘居民恳谈日’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群众对社区更加信任了,大家都是‘有事找社区’。”林丹介绍,自 2014 年底设立以来,“居民恳谈日”共收集整理群众意见 2954 条,当场解决的2838 条,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上报协调解决问题超百件。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林丹在服务好“一老一少”上下足了功夫。“这里吃喝不愁,连午休的床铺都有,真是太贴心了。”每天一早,86 岁的社区居民徐佩英都会准时出现在军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前子女上班,自己在家冷冷清清。来到这里有很多伴儿,可以健身、看书、听戏,日子过得很充实。”徐佩英的幸福感,源于军门社区针对老年人提供的温馨服务。据了解,在军门社区,70 周岁以上老人超过 1000 人,为更好满足群众居家养老需求,社区还与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机构照料、社区照料、居家护理等综合性服务。服务好“一老”的同时,林丹还为“一少”多方奔走。针对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的“孩子放学无处可去”难题,林丹将社区“四点钟”学校改造升级为福州市首家公办托管中心“阳光朵朵”,帮助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想让居民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党员首先要站出来。”在林丹看来,要把社区建设得更好,必须让居民们都行动起来。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建

 Model Social Workers·社区之星

 69"Social workers are not of f i cials, they are servants of the residents." Lin Dan has been serving the community for more than 40 years and has always kept her original mission in mind as she performs her tasks in a down-to-earth manner. The Party"s guidance serves as her compass, and she constantly improves community services and has set up services such as "residents" talk day" and "home care service center", taking the Party"s work to the hearts of the masses.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和志愿者 3 支队伍,建立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民主管理监督、基本建设保障、长效服务群众、党建责任落实 5 项机制……为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林丹在军门社区推行“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随后得到多个国家部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契机,探索试点智慧社区建设,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在社区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近年来,为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林丹又带领军门社区在治理创新方面频频发力。军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余晓容说,在林丹的带动下,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很多难题迎刃而解。不久前,南营小区准备安装汽车充电桩,但因一些居民不理解而受阻。这时,南营小区的党员居民许德荣站了出来:“这是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好事,我愿意让出家门口的位置,先装上充电桩。”有了党员带头,项目很快顺利推进。在林丹的带领下,军门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林丹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回顾40多年的社区工作生涯,林丹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家人的支持是我坚强的后盾,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与林丹共事多年的军门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榕说:“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林丹书记对待工作依旧满怀激情,她身上的那股拼劲、韧劲令人钦佩,我们要努力成为‘林丹式’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林丹说:“我是一名党员,只要大家需要我,我会一直努力做好社区工作,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篇二:七一勋章主持人

dquo;七一勋章”获得者

 | 吴天一 优秀事迹

 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这位胸前佩戴着“七一勋章”的长者,曾经的风华正茂蜕变为如今的淡定从容。从医一甲子,吴天一始终践行着党和国家交付的重托。

 结缘雪域,泰然视生死

 上世纪 50 年代末,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大批青年扶老携幼举家西迁,满腔热血倾注西北建设,23 岁的吴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随着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有的人患了严重疾病,甚至牺牲了生命。

 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经长期研究,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的医学研究不同,它的实验室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万仞高山之中。吴天一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山反应,一面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他和战友们每次闯入“生命禁区”都成了“钻死神空子”的人。

 其中有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惊险的一次是 1982 年开展大规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吴天一乘坐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 300 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还有一次车祸,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险些戳入心脏。“骨折确是痛苦,但人的骨头再生能力很强,你看我站得多稳。”吴天一不以为然。

  任凭风雨,难阻铿锵行

 1984 年,青海省成立全国唯一的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吴天一的才华在此充分施展。

 牧民居住分散,又随季节变化游牧迁徙,有时数十公里才见一处帐篷,但吴天一告诉他的队员们,“为了准确掌握人群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群体调研时一家也不能落,可能出问题的就在这一家。”

 高原气候变化剧烈,刚才晴空万里,转眼就大雨如注。但这些从未让吴天一退却,他总说“我是塔吉克的好骑手。”高远难走的地方都是吴天一和他的乘骑冲在最前面。

 数次历险,数次转危为安,吴天一的研究数据越积越多,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数据都在几十万份。1981 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感慨道:“我的成长和成功,都是国家给予我的,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

 上世纪 90 年代,吴天一设计的大型高低压综合氧舱建成。舱体上升可至海拔 1.2 万米,下降可至水下 30 米,对高原医学研究至关重要。但人体实验有风险,第一次由谁进舱?“我设计的,肯定我进。”吴天一毫不含糊。

 进入舱内,压力逐步攀升,吴天一感受着每一阶段的身体反应。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操作人员在减压时让压力下降速度过快。骤然间,他头痛难耐,只听耳鼓膜“嘣”的一声,再就陷入无声。吴天一的鼓膜被击穿了!即使如

 此,长好了,再实验,又穿了,又长好了,前后四次,致使他的听力受损严重。

 氧舱实验结果后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派上大用场。吴天一提议在青藏铁路沿线建供氧站、高压氧舱,后被证明是解救急性高原病患者的最佳方案,创造了 14 万筑路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智勇双全,舍身求真知

 队员们说,吴天一在高寒地带开展科研工作的拼搏精神和献身精神,曾令外国专家钦佩不已。

 那是 1990 年夏,中外科学家携手组建“阿尼玛卿雪山联合登山队”。海拔 6282 米的阿尼玛卿雪山位于青海南部,以其海拔高、地形复杂、气温低、风力大、紫外线照射强,气候多变等特点,为高山环境生理研究提供了完备条件。此次登山目的之一就是考察人在徒步急进登山状态下的复合反应。

 在海拔 5000 米进行高山生理实验 10 天后,外方医疗队员因为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停下了脚步。而同样出现高原反应的 12 名中方队员,在队长吴天一的率领下却一直攀登至 5600 米高度,并建立了实验站,完成了一周的科学考察。此次考察结果———《人在特高海拔的生理研究》论文在国际高原医学界引起轰动,为我国赢得一项特别贡献奖。

 在高原医学研究中,吴天一不仅是勇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极富语言天赋,精通英语、俄语,且与藏胞交谈不用翻译。陪同外宾访问时,他地道的英语令美国科技参赞惊诧不已。

 掌握多种语言,赋予他登上世界舞台的阶梯。他第一个向世人介绍高原肺水肿和成人高原心脏病。他将险境中求得的数以万计的科学数据,撰写成100 多篇论文。其中,《我国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最佳高原适应性》一文,荣获世界高原医学界认可。《高原病命名与分型》等论文被国际低氧学术研讨会多次引用,并收录于国际科技资料数据库。

 年过八旬的吴天一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 4500 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他直言,高原医学研究的“无限风光”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要事业需要,他将随时背起行囊奔赴险峰。

 来源:健康报

篇三:七一勋章主持人

勋章个人事迹材料

 七一勋章个人事迹材料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百年风雨,九千五百多万党员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涌现无数优秀党员,肩负民族之理想使命,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小编近期将陆续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

  【“七一勋章”获得者 王书茂】

  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书茂,海南琼海人,1996 年 6 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此外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王书茂说

  这不是给他一个人的荣誉

  是给所有守卫南海的渔民的荣誉

  是给所有海南党员、

  海南人民的荣誉

  “总书记先开了口:

  ‘我知道,你是老王’”

  人们注意到

 习近平总书记

  在向王书茂颁授勋章时

  与他进行了简短而亲切的交谈

  他们说了什么?

  “走到总书记面前时,我正准备介绍自己,总书记就先开了口:‘我知道,你是老王。’”颁授仪式后,王书茂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听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叫“老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这是第六次与习总书记‘面对面’,前几次分别是总书记来海南视察时,以及我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来京接受表彰的时候。”王书茂说。

  王书茂第一次见习近平总书记是 2013 年 4 月。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琼海市潭门镇看望渔民群众,随后登上一艘从南海捕鱼归来的渔船,询问渔民出海捕鱼和收入情况,并看望慰问了由潭门渔民组成的海上民兵连。

  “习总书记鼓励我们‘造大船、闯深海、抓大鱼’。我们一直朝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努力着。”王书茂说,以前出海都是木船、小船,现在有了大吨位渔船,还有北斗星通讯导航系统指引方向。在耕耘南海的同时,渔民还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这次参加颁授仪式,王书茂向习近平总书记简要汇报了这几年潭门渔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

  “总书记非常惦记潭门渔民,惦记海南人民。他勉励我继续带领渔民群众耕耘和守护祖国的南海。”王书茂说,“我向总书记转达了海南人民对他的问候,邀请他有机会一定要再来海南、再来潭门看看,看看这里发生的变化。”

 “这些伤痕是

  我的‘成长印记’”

  “为国护海的模范”

  王书茂在上台接受勋章时

  主持人这样介绍他。

  “‘为国护海’这四个字,

  也一直刻在我心中。”王书茂说。

  王书茂出生在海洋世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潭门镇,从小就跟随父辈闯荡南海。

  潭门港是海南岛通往南海诸岛最近最便利的港口之一,也是南海各作业渔场的后勤给养和鱼货集散基地。在我国 2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潭门渔民自古就在这里进行渔业生产。

  “我们潭门人世代都在南海抓鱼,这片海域就是我们的‘祖宗海’‘责任田’,我们要守护好!”王书茂说。

  1985 年,潭门海上民兵连成立,王书茂成为最早的成员之一,随后担任副连长。此后,他一边在海上辛勤劳作,一边积极组建“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民间力量。

  多年来,王书茂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他在参与南沙岛礁建设中主动请缨,甚至带领家人一起开船运送建筑材料,留下了“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

  在一次岛礁建设中,王书茂开着自己的小渔船,不畏风雨一趟一趟地往返于

 潭门和南沙之间,连续工作 100 多个日夜,为建设前方运送建筑材料和给养物品。由于高强度紫外线辐射,他的皮肤受到灼伤,家人和战友都劝他休养治疗,可他依然坚持运送完最后一批物资。2018 年 12 月 10 日,在琼海市潭门镇,潭门镇海上民兵连副连长王书茂在组织民兵开展训练任务。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摄

  长此以往,王书茂的脸上、身上都留下了十分明显的皲裂。“这些伤痕是我的‘成长印记’。”他总是这样调侃,但最后一定会严肃地加上一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不怕辛苦、不怕牺牲。”

  “这枚勋章分量很重,

  是对我最大的鞭策”

  “这枚勋章分量很重,

  既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也是对我最大的鞭策。”

  王书茂说,

  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岸上,

  他都要担当起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今年 65 岁的王书茂,当选为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的岗位,有着新的任务。”王书茂说,他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带领渔民转产转业,走上致富之路。2018 年 11 月,王书茂(右)在潭门边防派出所“南海 110”值班室内,了解在南海从事渔业捕捞和工程建设的渔船动态情况。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书茂一直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年来,他带

 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抓大鱼,主动关心帮助家里困难的村民,毫无保留地传授航海捕鱼经验技术,是远近闻名的“双带”典型。

  潭门村村民李瑞波和王诗永是王书茂船上的临时雇员,生活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王书茂便向他们传授捕鱼经验技术。在他的帮扶下,李瑞波和王诗永都购买了渔船,自己当上了“船老大”,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随着国家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很多渔民需要转产转业。王书茂开始探索以渔船入股的方式,尝试一条发展休闲渔业、建立海洋民宿的路子,努力让渔民没有赶海的辛苦,生活也可以富足。

  “只有让南海越来越美丽、

  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才无愧于这枚勋章,

  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

  王书茂说。

  七一勋章个人事迹材料

 能考走一个算一个

  筹来了钱,可筹不来分数。

  张桂梅本以为,只要提供给这些女孩机会,学习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她发现这些学生基础差,试卷测验几乎都不合格。

  质疑的声音不止。张桂梅去县里开会,听到人议论,“说得可好,成绩那么差出来怎么办?”“如果只给机会她不学,那么这个机会等于没有,等于养她 3年。”高一还未结束,她意识到这是个“严肃问题”,“高中要讲分数,不讲分数,高考设置就没有用。”

 17 个老师走了 9 个。心灰意冷时,她怕耽误学生,找县里反映,想将学生分到其他高中就读,遭到数落,“不让你干你非干。”

  后来她给老师下任务,一个班要考上多少一本和二本。她希望学校出清华北大毕业生。

  更直接的方式是打时间战。晚休时间从晚上 9 点半延长到 10 点半,最后延到 12 点 20 分。学生从 6 点起床提早到 5 点半,只有 5 小时睡眠时间。每天下午,学生回宿舍洗漱 15 分钟,穿拖鞋回教室,以便晚上回宿舍躺下就能休息。

  刚建校那会,为了给学生余出更多学习时间,学校卫生被老师包揽。早上 6点,全体老师要起床打扫校园。建设中的工地四处是灰,一下雨都是泥巴,老师们要去沟里抬水,把水泥板冲洗干净。

  每次临近放假,张桂梅跟学生商量,再干两天,结果干着干着开学了,第一届学生只在寒假休息了几天。有人给张桂梅起外号“周扒皮”“魔鬼”“半夜鸡叫”,那时的张桂梅每天守在教室门口,有学生坐着睡觉,她就把学生捅醒。后来,学生打瞌睡会主动站着听课。

  吃饭时间被压缩到 10 分钟。张桂梅要求食堂饭不能太烫,菜炒出来,要及时扣上锅,不能过凉,她计算,一分钟能有 30 个学生打饭,159 人 5 分钟能全部打完,最后一个学生也能有 5 分钟吃饭时间。为了加快递碗的速度,张桂梅不允许学生就餐过程中说话。

  为了节省时间,女高学生去县医院看病不需要排队。有医生听说吃饭只花10 分钟,向张桂梅抗议学生压力太大,还有人骂她没儿没女,不知道心疼别人家孩子,张桂梅毫不在意,“只要不伤害她们,对她们有意义,就这么干。”

  实际上,学校也曾有过一段“民主”时期,张桂梅借鉴其他重点高中,组织

 学生分组讨论,她在旁边听,发现讨论什么的都有,随即叫停。起初,学生 6点半起床,9 点半休息,结果学生越来越懒,成绩越来越差。

  张桂梅希望,学生能养成好习惯,有限的时间干特定的事,“干不完你就亏了”。有的女生爱干净,早上 4 点就起床洗漱。张桂梅于是将水停用,只在上午5 点半到下午 6 点间放水,逼着学生休息。睡觉前,学生们提前用盆接满水,用来冲洗厕所,内裤有时要积攒到周末洗。每周末仅有两三个小时休息,学校没有澡堂,学生要去校外宾馆洗。

  刚进校的 17 名教师没有一位教过高中,张桂梅带着他们去丽江学习。一位老师记得,那会学校流行评课,教室后面坐一排老师,专挑讲课老师的缺点。板书哪里不到位,课哪里有毛病,老师们常常互相不服气,当场顶起来,一堂课火药十足,“女老师有的记仇嘞,下课了还追着问,你讲给我听听。”

  张桂梅鼓励这种争吵,反对互捧。一次评课,听到老师们互评只讲好的,她提起凳子就走人,把 10 多个老师晾在一边。

  学校花费 18 万元去各个高中买试卷,开启题海战术。学生们高一高二上完课,高三刷题。有人说这种刷题方式不科学,她说,“我们不管科不科学,能考走一个好学校算一个。”

  第一年,张桂梅在儿童之家和学校两头奔波,一边是 50 多个需要照料的孩子,一边是 96 个渴望考出大山的女孩,做着做着工作时间就没了,她“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七一勋章个人事迹材料

 【“七一勋章”获得者 买买提江·吾买尔】强基固本建家园民族团结一家亲

  买买提江·吾买尔,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73 年 7 月入党。他是旗帜鲜

 明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先进模范,他坚持强基固本,大抓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他担任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 30 多年中,村里未发生一起暴恐事件。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办国语幼儿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 李宏塔】共产党人革命传统 优良家风的传承人

  李宏塔,河北乐亭人,1978 年 4 月入党。他是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在民政系统工作 18 年间,他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

 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他始终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秉持了“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不变信念。

  【“七一勋章”获得者 吴天一】医者仁心照昆仑 守望生命为高原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 年 5 月入党。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 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七一勋章”获得者 辛育龄】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辛育龄,河北高阳人,1921 年 2 月生,1939 年 7 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 0 到 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

 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 张桂梅】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张桂梅,满族,辽宁岫岩人,1998 年 4 月入党。她扎根贫困地区 40 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1800 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她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拖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12 年家访超过 1600 户,行程 11 万余公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 陆元九】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陆元九,安徽来安人,1982 年 12 月入党。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七一勋章”获得者 陈红军(已故)】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

  陈红军,甘肃两当人,1987 年 3 月生,2009 年 4 月入党,2020 年 6 月牺牲。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 10 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 年 6 月 15 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 林丹】扎根社区 40 余年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林丹,福建福州人,1985 年 8 月入党。她是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扎根社区 40 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她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

篇四:七一勋章主持人

21年6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勋章”。

 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的“渡江英雄”马毛姐,安徽无为人, 1954 年6 6 月入党。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年仅 14 岁的她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6 6 次横渡长江,运送3 3 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毛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参加工作后她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300 多场次。

 为国护海寸步不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书茂,海南琼海人, 1996 年6 6 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此外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战功赫赫百战老兵,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王占山,河北丰南人, 1948 年8 8 月入党。他是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出生入死、英勇杀敌,4 4 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带领战友坚守阵地4 4 天4 4 夜,打退敌人 38 次进攻,歼敌 400 余人。荣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王占山离休后,仍然情系国防事业,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

 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回族,宁夏吴忠人, 1995 年 11 月入党。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她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 7000 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 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 7000 多场次,推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志愿者从最初7 7人发展到 6.5 万余人。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做工人要做到最好” 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艾爱国,湖南攸县人, 1985 年6 6 月入党。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 50 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作为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倾心传艺,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 600 多名。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治沙与致富相结合,荒漠中营造百里绿色长城石光银,陕西定边人, 1973 年7 7 月入党。他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 40 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还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 + 农户+ + 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用音乐歌颂党和祖国,知名作品广为传唱吕其明,安徽无为人, 1945 年9 9 月入党。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70 年来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 200 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 10 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 300 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扎根牧区50年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径廷 · 巴特尔,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1976 年 11 月入党。他是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 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等称号。

 为中非外交事业倾情奉献一生刘贵今,山东郓城人, 1971 年8 8 月入党。他一生奉献给外交工作,在对非洲的外交岗位上坚守、耕耘了近 40 年,长期在非洲国家常驻,年逾七旬仍为深化中非合作发挥余热,是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积极推动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在传承中非友谊、深化中非合作中担当作为、倾情奉献,坚定捍卫我在非洲利益和国际形象,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公而忘私,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孙景坤,辽宁庄河人, 1949 年1 1 月入党。他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先后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等战役战争,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荣获“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作为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退役后他毅然回乡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是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公而忘私崇高品质的典范。

 强基固本建家园,民族团结一家亲买买提江 · 吾买尔,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 1973 年7 7 月入党。他是旗帜鲜明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先进模范,他坚持强基固本,大抓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他担任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 30多年中,村里未发生一起暴恐事件。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办国语幼儿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李宏塔,河北乐亭人, 1978 年4 4 月入党。他是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在民政系统工作 18 年间,他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他始终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秉持了“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不变信念。

 医者仁心照昆仑,守望生命为高原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 1982 年5 5 月入党。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 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河北高阳人, 1921 年2 2 月生, 1939 年7 7 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 0 到1 1 ”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张桂梅,满族,辽宁岫岩人, 1998 年4 4 月入党。她扎根贫困地区 40 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1800 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她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拖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 12 年家访超过 1600 户,行程 11 万余公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陆元九,安徽来安人, 1982 年 12 月入党。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陈红军, 甘肃两当人, 1987 年3 3 月生, 2009 年4 4 月入党, 2020 年6 6 月牺牲。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 10 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

 2020 年6 6 月 15 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扎根社区40余年,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林丹,福建福州人, 1985 年8 8 月入党。她是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扎根社区 40 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她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卓嘎,藏族,西藏隆子人, 1996 年7 7 月入党。她是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数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承诺。她还积极宣讲党的恩情,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时代楷模”等称号。

 一心向党,赤诚为民的“草鞋书记”周永开,四川巴中人, 1945 年8 8 月入党。解放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离休后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硝烟战场无畏生死,解甲归田默默耕耘柴云振, 四川岳池人。

 1926 年 11 月生, 1949 年 12 月入党, 2018 年 12 月去世。作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原型之一,他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1951 年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他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的获得者,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2 年,柴云振伤残复员回乡务农,却从未提起自己的功绩,默默在耕耘在工作岗位上。在战场上,他无畏生死,一心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不计名利,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战斗英雄,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郭瑞祥,河北魏县人, 1937 年3 3 月入党。他是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 16岁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解放战争时期,在情况非常危急、部队成分不纯的情况下,及时整顿健全组织、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挽救危局。离休后,他生活简朴,始终保持红军的政治本色。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贵州遵义人, 1959 年 11 月入党。他带领村民历时 36 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 7200 米、支渠长 2200 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是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楷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黄文秀, 壮族,广西田阳人, 1989 年4 4 月生, 2011 年6 6 月入党, 2019 年6 6 月去世。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她是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奉献的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勤勤恳恳,平凡岗位干出不平凡业绩黄宝妹,上海人, 1952 年 11 月入党。她是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勤学苦练、大胆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黄宝妹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退休后坚持发光发热,参与多地多个棉纺厂建设,积极服务居民群众,直播宣讲劳模精神、宣讲党的优良传统。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痕检“神探”60余年刑侦生涯屡立奇功崔道植,朝鲜族,吉林梅河口人, 1953 年 12 月入党。他是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60 余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 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 1200 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80 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塑造经典形象传承艺术艺德蓝天野,河北饶阳人, 1945 年9 9 月入党。他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解放后,出演或导演《蜕变》、《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的岗位上光荣离休。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中国戏剧奖 · 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等。

 为国巡边50年边境线上“活界碑”魏德友,山东沂水人, 1983 年6 6 月...

篇五:七一勋章主持人

dquo;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 作者:什么样的刀 2021 年 6 月 29 日上午 10 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共产生了 29 名功勋党员。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他们道德品行高尚、创造出宝贵精神财富;在全党全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受到高度赞誉。“七一勋章”由党中央设立,是党内最高荣誉,一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逢五、逢十”的年份授予。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百年风雨,九千一百多万党员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涌现无数优秀党员,肩负民族之理想使命,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今天这 29 名功勋党员,也是全党 9100多万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对党忠诚,牢记使命。

  马毛姐,安徽无为人,1954 年 6 月入党。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年仅 14 岁的她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 6 次横渡长江,运送 3 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毛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参加工作后她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300 多场次。

  王占山,河北丰南人,1948 年 8 月入党。他是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出生入死、英勇杀敌,4 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带领战友坚守阵地 4 天 4 夜,打退敌人 38 次进攻,歼敌 400 余人。荣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王占山离休后,仍然情系国防事业,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

  王兰花,回族,宁夏吴忠人,1995 年 11 月入党。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她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 7000 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 600 多起,开展公益活动 7000 多场次,推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志愿者从最初 7 人发展到 6.5 万余人。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艾爱国,湖南攸县人,1985 年 6 月入党。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 50 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作为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倾心传艺,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 600 多名。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石光银,陕西定边人,1973 年 7 月入党。他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 40 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还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吕其明,安徽无为人,1945 年 9 月入党。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70 年来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 200 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 10 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 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廷·巴特尔,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1976 年 11 月入党。他是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 50 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等称号。

 刘贵今,山东郓城人,1971 年 8 月入党。他一生奉献给外交工作,在对非洲的外交岗位上坚守、耕耘了近 40 年,长期在非洲国家常驻,年逾七旬仍为深化中非合作发挥余热,是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积极推动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在传承中非友谊、深化中非合作中担当作为、倾情奉献,坚定捍卫我在非洲利益和国际形象,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孙景坤,辽宁庄河人,1949 年 1 月入党。他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先后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等战役战争,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荣获“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作为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退役后他毅然回乡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是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公而忘私崇高品质的典范。

  买买提江·吾买尔,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73 年 7 月入党。他是旗帜鲜明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先进模范,他坚持强基固本,大抓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他担任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 30 多年中,村里未发生一起暴恐事件。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办国语幼儿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宏塔,河北乐亭人,1978 年 4 月入党。他是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在民政系统工作 18 年间,他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他始终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秉持了“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不变信念。

 [“七一勋章”获得者 吴天一]医者仁心照昆仑 守望生命为高原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 年 5 月入党。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 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

 进步奖特等奖”。

  辛育龄,河北高阳人,1921 年 2 月生,1939 年 7 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 0 到 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张桂梅,满族,辽宁岫岩人,1998 年 4 月入党。她扎根贫困地区 40 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1800 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她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拖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 12 年家访超过1600 户,行程 11 万余公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陆元九,安徽来安人,1982 年 12 月入党。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陈红军,甘肃两当人,1987 年 3 月生,2009 年 4 月入党,2020 年 6 月牺牲。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 10 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 年 6 月 15 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林丹,福建福州人,1985 年 8 月入党。她是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扎根社区 40 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她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卓嘎,藏族,西藏隆子人,1996 年 7 月入党。她是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数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承诺。她还积极宣讲党的恩情,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时代楷模”等称号。

  周永开,四川巴中人,1945 年 8 月入党。解放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离休后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柴云振,四川岳池人。1926 年 11 月生,1949 年 12 月入党,2018 年 12 月去世。作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原型之一,他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1 年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他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的获得者,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2 年,柴云振伤残复员回乡务农,却从未提起自己的功绩,默默在耕耘在工作岗位上。

 在战场上,他无畏生死,一心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不计名利,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郭瑞祥,河北魏县人,1937 年 3 月入党。他是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16 岁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解放战争时期,在情况非常危急、部队成分不纯的情况下,及时整顿健全组织、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挽救危局。离休后,他生活简朴,始终保持红军的政治本色。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黄大发,贵州遵义人,1959 年 11 月入党。他带领村民历时 36 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 7200 米、支渠长 2200 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是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楷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黄文秀,壮族,广西田阳人,1989 年 4 月生,2011 年 6 月入党,2019 年 6月去世。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她是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奉献的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黄宝妹,上海人,1952 年 11 月入党。她是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勤学苦练、大胆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黄宝妹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退休后坚持发光发热,参与多地多个棉纺厂建设,积极服务居民群众,直播宣讲劳模精神、宣讲党的优良传统。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崔道植,朝鲜族,吉林梅河口人,1953 年 12 月入党。他是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60 余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 7000 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 1200 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80 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蓝天野,河北饶阳人,1945 年 9 月入党。他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解放后,出演或导演《蜕变》、《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的岗位上光荣离休。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篇六:七一勋章主持人

人:XXX 时间:20XX.XX“七一勋章” 获得者 简介坚定信念 践行宗旨 拼搏奉献 廉洁奉公

 前 言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 …“ 七 章 “ 决 定 授 予 一 勋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 七 章 “ 决 定 授 予 一 勋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 七 章 “ 决 定 授 予 一 勋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简介“七一勋章”获得者

 主讲人:XXX 时间:20XX.XX

推荐访问:七一勋章主持人 勋章 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