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4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09-24 12: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4篇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6篇】 2021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感想1“鏖战金沙江”书写奋斗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4篇,供大家参考。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4篇

篇一: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6 篇】

 2021 年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1 “鏖战金沙江”书写奋斗传奇

 10 月 11 日和 11 月 3 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先后两次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导致断流并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万余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的指导下,在西藏自治区的紧密配合下,在党政军警民多方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应对、应急处置,最终打赢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

  由于大面积山体滑坡阻断河流,形成数十亿立方米水容量的堰塞湖,而堰塞湖一旦溃坝,对沿线群众带来的损失实在难以想象。能否尽快处置险情,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迫、最为艰巨的现实需求。往往越是危急险难关头,也最能考验我们的定力和信心。得知险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沉着应对,通过精心策划、科学部署、强力组织,排险工作有序开展,最终打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面对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犹如和时间赛跑。险情发生的消息传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由省委书记牵头迅速召开专题研究会,对应急处置工作作批示。随后,分管领导率队,奔赴抢险一线坐镇指挥。紧接着,各级职能部门和应急救援力量迅速结集,参与抢险救援大会战。同时,当地党员、干部也立即行动起来,主动承担疏散群众、险情监测、信息传递、物资配送等任务。从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到各级部门的积极参与,再到党员干部的主动融入,抢险救援如火如荼,这些快速反映,无不显示了“搏击自然、尊重生命、保护财产”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抢险救援得以顺利进行,更在于干群的精诚团结。一方面,这次抢险救援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既在于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转,更在于参与各方的有机联动、相互协作。另一方面,还得力于一线工作人员英勇奋战,他们面对随时可能新增的意外险情,仍然坚持加速工作,这为成功排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然,这次抢险救援,同样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场面。很多村民自发组织,在道路边侧摆摊设点,免费为应急抢险的工作人员备茶送饭。如果说,有了这次抢险救援的严格考验,进一步体现了我们防汛应急的水平和能力;还不如说,抢险救援成功获胜,正是各部门、各团队、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协同作战的结果。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让我们看到了迎难而上、

 不胜不休的勇气和信心。时间就是生命,一切困难终究压不倒我们的必胜信念。这次抢险救援,时间紧、任务重,可谓惊心动魄、险中求胜。抢险命令一出,工作人员立即奔赴一线,战白天、熬黑夜,从不退缩、从未胆怯,既能忍受饥饿,又能抗战严寒。为此,抢险救援胜利的取得并非偶然,这一切,都源于勇气鼓舞、信心使然。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次抢险救援行动给我们最大启示:面对大自然,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我们信仰不变、初心不改,有实战、苦战的耐力和韧劲,奋斗不息,必定会劳有所得,甚至还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2021 年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2

 “美丽西藏”浓缩党的民族政策

  9 月 8 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 2 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我国是一个有着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工作,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实现了 56 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西藏是我国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 1965 年的 3.27 亿元增长到 2014 年的920.8 亿元,以翔实的数据浓缩了党的民族政策在藏区的生动实践。

  50 年来,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量心血,先后召开了 6 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陆续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多次派内地干部支援西藏建设,一批又一批关乎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援建项目在西藏落地生根发芽结果,把昔日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发展成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50 年弹指一挥间,西藏快速发展的背后,写满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写满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写满了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今日的西藏,正在奋力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历经 50 年的不懈奋斗,西藏自治区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明确提

 出,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期望在新的征程中,西藏能够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藏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族团结为保障,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共同把西藏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局面长治久安,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美丽新西藏。

 2021 年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3

 “门巴将军”李素芝给人的感动和震撼

 从 2004 年开始,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全军广泛宣传;他被藏族同胞和驻军官兵亲切地称为“门巴将军”“治病救人的‘活菩萨’”“高原一把刀”;先后荣立一等功、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双百”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成为西藏闻名遐迩的好门巴。

  他,就是全国重大典型、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

 总医院院长李素芝。

  1976 年,李素芝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后被留在上海长海医院普外科工作。一次,他主治了一名从西藏边防来医院治病的军人,这位军人那张被高原打下深深烙印的紫红色的脸,一双指甲凹陷的手,一个比正常人大得多的心脏,给李素芝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名边防军人给李素芝讲了很多关于西藏和西藏军人的事情,说西藏是个很苦的地方,空气中的氧含量不足上海的 60%,因为医疗条件落后,交通十分不便,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的生命与健康随时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不少人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病逝了。边防军人的这番话,始终在李素芝脑海里闪现。不久,李素芝递交了自愿进藏工作的申请。

  35 年前的冬天,李素芝的申请被总政治部批准。他终于如愿以偿,离开了条件优越的上海,乘着解放牌汽车,踏上去西藏的征程。

  我们都知道,西藏高原是世界上空气含氧量最低的地区,条件异常艰,然而李素芝在这里一干就是 35 年。从士兵到将军,李素芝的足迹遍及西藏农牧区和最基层的边关哨卡。许多人记不清他的名字,但人们知道是共产党派来了一个好医生,挽救了濒危的生命。特别是 35 年来,他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攻克高原病这个世界性难题,在生命禁区屡创奇迹,他用真心真情感动了西藏的百姓,使藏族同胞

 深深地体会到了解放军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在患者送给李素芝的锦旗上,除了称赞李素芝精湛医技和崇高医德之外,更多的是“金珠玛米雅咕嘟”、“共产党好”。这些质朴的话语,是藏族同胞对李素芝几十年付出的最好报答,也是军民团结、民族和睦最有力的见证。

  应该说,祖国的需要才是价值,无私的奉献才是幸福。这些话语说起来好像空洞,但在放弃大上海的繁华与安逸、扎根雪域高原 35 载的李素芝身上,却一点也不空洞。从李素芝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高原军人全心全意地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为基层官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精神;看到了一名外科专家顽强拼搏、勇攀医学高峰的情操;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胸怀。他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西藏各族人民和边防军人心中树立起一座丰碑。

  毫无疑问,西藏需要千千万万个李素芝,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李素芝。有了李素芝这种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蒸蒸日上。

 2021 年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4 “抢”丁真大战不如“找” 丁真奋斗

 丁真是谁?即便没听说过他的名字,这几天只要关注社交媒体的朋友,相信大概率看到过那张,虽然皮肤黝黑但却难得的原生态的笑脸。要问最新的网红是谁,丁真绝对算一个。在参加四川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谈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丁真脱口而出——拉萨。西藏等多家官方微博顺水推舟,借丁真向网友发出“在西藏等你”的呼吁。这让四川文旅好不容易蹭上的网红流量,却成全了西藏“躺赢”。随后,山东、云南、辽宁、湖北等省的文旅官微也加入“抢”丁真的大战之中。

  地方文旅官微加入“抢”丁真大战之中,不过是想沾丁真的光,来推广自己。但是,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让丁真更热而已,对于自己,没有任何效果。因为人家关注的是丁真,而不是关注丁真的地方。笔者认为,与其陷入“抢”丁真大战不如为“找”顶真奋斗,就是努力寻找自己的“丁真”。

  人们为什么关注丁真呢?因为他原生态的笑脸与他背后的原生态风景十分的融合,可谓天人合一,一下子打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原生态自然的潜在愿望。人们关注丁真,关注的是他淳朴的笑容,朴实的话语,他背后那美丽的自然生态。这是“丁真热”的根源。的确,生活需要网红搅动一池春水,让人们生活中有一个寄托,心中有一个向往。但是,对于发展文旅产业来说,不应该盲目跟风,应该努力发现自己的“丁真”。

 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风景特点和人文精神的过程,也是打造美景,打造人文情怀的过程中。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风景资源得到最美的挖掘,人文精神得到最好的凸显。当然,也只有在这种发现的过程中,能够代表自己区域特点的“丁真”才能横空出世,走向全国。有人说,丁真是一夜爆红,但我更想说,丁真是四川甘孜管理者以及拍摄者审美积累孕育出来的一个天使。

  还记得那些年聘请明星做旅游形象大使的风气,结果,因为一些明星的没落最终让聘请者劳民生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些年,依靠网红推销旅游又成时髦了。文旅产业与网俱进,倒也无可非议。不过,最好还是打造自己的网红,而不是别人的。因为越是自己的越是有生命力的,越是精彩的。借鸡下蛋,毕竟是人家的鸡,早晚是要还给人家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孵化出自己的“鸡”。

  发展文旅产业,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扎实工作,拼搏努力,通过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来实现。为“找” 丁真而奋斗,这是硬道理,不仅是为了找一个形象大使,更是为了找到区域风景的独特之美,这是发展文旅产业的灵魂。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都愿意去旅游,这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市场源泉。但是,人们旅游是为了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不是为了去复习曾经的故事。

 2021 年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感想 5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团结携手奔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再一次强调了这个重要观点。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宣示了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既是要求,也是承诺。没有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使一个人掉队,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所有人群全部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的实践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物史观在我国民族工作中的具体贯彻。团结促发展,发展筑团结。各族群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民族地区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实行兴边富民行动,对西藏、新疆等地进行对口支援,在

 改善教育、卫生、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支持和帮助,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需合力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啃下的硬骨头——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 11 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国 120 个自治县(旗),有 85 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助推民族地区的发展是题中之义。要精准施策,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力度...

篇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

红色精神 积蓄奋斗力量Please write your text below. The size can be changed and the font can be replaced.Please write your text below. The size can be changed and the font can be replaced.Please write your text below. The size can be changed and the font can be replaced.(1951-2021)

 前 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自此,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弹指一挥间,西藏和平解放至今已70年。70年来,这片高天厚土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回望光辉历程,凝聚奋进力量。遍布西藏各地的红色遗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宝贵历史遗存,也是高原儿女奋力开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现实基础。

 前 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自此,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弹指一挥间,西藏和平解放至今已70年。70年来,这片高天厚土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回望光辉历程,凝聚奋进力量。遍布西藏各地的红色遗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宝贵历史遗存,也是高原儿女奋力开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现实基础。

 目 录1 2 3 4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70年来西藏的变化西藏明天更美好

 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进入了崭新时代的发展历程。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历 史基 础西藏是中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神圣领土“西藏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许多民族—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十七条协议》中这句开宗明义的论断,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是对历史实际的客观概括。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各民族之间牢不可破的密切关系,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石。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国辽阔的疆土,是包括藏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国悠久的历史,是由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中华各族儿女共同铸就的。勤劳、朴实、智慧、勇敢的藏族人民,与各民族一起,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尽了光荣的责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历 史基 础藏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过程,因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关系的逐渐密切以及地域所在的不同,呈现为一种渐进推移过程,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动态进程。正如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所说:“原西藏立于中国,自汉唐以还,关系日深。”这一渐进过程,循着漫漫历史长河,在唐蕃时期显著加速,到公元13世纪中叶正式完成。2、历史关系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进而统一中国。清朝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只要前朝所封官员进送旧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变。 165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应召到北京觐见清世祖顺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册封;后来,五世班禅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确立,此后历世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 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 乾隆晚期,清朝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拟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改革并充实了多项方针,加强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清朝对西藏的施政管理,在总结元明两朝治藏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调整,例如:设置驻藏大臣总揽全藏;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等等。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历 史基 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藏地方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进入那段灾难深重的岁月。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以后,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奴主阶级同农奴阶级的矛盾转化为西藏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反帝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也是西藏民族的必然选择。藏族人民与中国其他各族人民之间形成的患难与共的亲密关系,从此进入新的阶段。藏族人民倾心内向、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爱国主义传统从此得到了充分展现。3、近代斗争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藏族社会的不断发展,它逐渐蜕化成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守旧的制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回顾西藏社会所走过的探索改革之路,各种社会变革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和平解放之后,在不废除旧制度的情况下的种种改良,也不能从根本上解放社会生产力、解决西藏社会的发展问题,这表明改良道路在西藏是根本行不通的。西藏的社会制度必须走改革之路。《十七条协议》中将改革作为主要原则之一,表达了西藏人民的共同心声,明确规定了西藏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4、改革呼声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解放经过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事宜。 1950年1月,中央政府正式通知西藏地方当局“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于1950年10月命令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解放了昌都。1、解放昌都1951年4月,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受到西藏各民族人民的赞成和拥护。2、谈判事宜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和经过解放经过 10月24日,达赖喇嘛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双方代表在友好基础上,已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班禅和堪布厅也发表声明,指出协议“完全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特别是西藏民族人民的利益”。 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 1955年3月,中央政府就作出了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根据中国宪法,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65年9月,在拉萨召开了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西藏自治区宣告正式成立。3、进驻拉萨1951年4月,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受到西藏各民族人民的赞成和拥护。4、谈判事宜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民族团结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宣告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西藏翻身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废除了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得解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加以买卖、转让、交换、抵债,不再被农奴主强迫劳动,获得了人身自由等一系列人权。这是划时代的伟大变革,西藏从此开始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从这一天起,雪域高原才有了欢歌笑语,才有了美好的憧憬。顺应潮流西藏社会的发展历程证明,《十七条协议》规定的发展方向是西藏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十七条协议》规定:西藏落后的社会制度必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证了西藏民族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当家做主的权利,增进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使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民主改革的胜利实现和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标志着西藏社会完成了伟大的历史性进步。事实证明,在西藏实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西藏人民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抉择。

 370年来西藏的变化

 70年来西藏的变化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划时代地改变了西藏历史发展进程,西藏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70年间,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度一跃进入了社会主义制度,从原始社会,大踏步地迈入了工业化信息化社会。

 70年来西藏的变化西藏变化1、经济实现了重大飞跃。 现代工业从无到有,逐渐成为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蓬勃兴起。电力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体系。 第三产业己成为西藏第一大产业。现在代业、旅游、邮电、饮食服务、文化娱乐、IT等产业发展迅猛。 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体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3、对外开放成效显著。4、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5、传统优秀文化得到发掘、保护和发展。6、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70年来西藏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西藏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挥洒青春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城镇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70年来西藏的变化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2009年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10年12月嘎隆拉隧道贯通拉林高等级公路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奋斗下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为起点从单一公路交通方式到综合交通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一条条神奇的“天路”正在雪域高原不断延伸开来纵横交错的柳梧立交桥柳梧立交桥 嘎隆拉隧道青藏铁路 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

 70年来西藏的变化通车后的拉林高等极公路墨脱公路西莫河大桥西藏已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70年来西藏的变化图为2005年-2016年西藏自治区GDP增长图表收获,在红火的产业里非公有制经济从弱到强市场发育越来越快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西藏经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70年来西藏的变化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9月初的“地球第三级”西藏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高原的美味佳肴也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0年来西藏的变化盏盏灯火照亮高原夜空,拉近了世界第三极与现代文明的距离。西藏农牧民家里,冰箱、微波炉、空调一应俱全,电动机打酥油茶更加便捷;校园课间操有了广播,孩子们在悠扬的歌声中跳起锅庄舞;手机满格信号、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去西藏旅游也可以说走就走。300多万高原儿女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了幸福生活的大道。西藏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综合能源体系

 70年来西藏的变化西藏用她广阔无垠的天地包罗万象用她湛蓝的天空和白云相携镌刻画卷用她纯粹本真的微笑拥抱幸福站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新跨越正在以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同心共筑中国梦

 4西藏明天更美好

 西藏明天更美好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1980年以来,中央先后六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对西藏的发展建设作出整体规划。前不久,中央召...

篇三: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

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汪洋出席大会并讲话

  8 月 19 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在拉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向西藏自治区、西藏军区、武警西藏总队、西藏自治区政法系统、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分别赠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题词的“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贺匾和贺幛。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新华社拉萨 8 8 月 月 9 19 日电(记者林晖、孙少龙、白少波)七十载沧桑巨变,九万里风鹏正举。19 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 2 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

 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

  古城拉萨彩旗招展、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雄伟的布达拉宫下,搭建起藏式风格的大会主席台。主席台上方,庄严的国徽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横幅分外醒目,背景墙上悬挂着大庆会徽和“1951”“2021”字样,10 面红旗分列两侧。主席台对面的布达拉宫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早早汇聚到这里,挥舞着手中的国旗、花束,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上午 10 时,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宣布大会开始。全场起立,奏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广场冉冉升起。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尤权宣读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关于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的贺电。(全文见另条)

  汪洋向西藏自治区、西藏军区、武警西藏总队、西藏自治区政法系统、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分别赠送了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贺匾和贺幛。

  在热烈的掌声中,汪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上个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西藏考察,充分肯定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的发展成就,为各族干部群众带来亲切关怀和美好祝福。今天,中央代表团带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带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隆重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汪洋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西藏自治区表示热烈祝贺;向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致以亲切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西藏发展进步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汪洋说,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重大胜利,是西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从此,西藏走上了由黑暗到光明、由落后到进步、由贫穷到富裕、由专制到民主、由封闭到开放的康庄大道,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

  汪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经济年均增速位居全国三甲,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城镇化率上升13 个百分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62.8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6 万人从山高地远的苦寒之地搬迁到河谷城镇安居乐业,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汪洋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汪洋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巩固发展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确保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汪洋最后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全文见 2 版)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大会上发言。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治藏稳藏兴藏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在新时代,我们决心全面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

 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

  西藏军区司令员王凯、群众代表旦增、援藏干部代表梁楠郁也在会上发言。

  在《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中,和平鸽展翅高飞,彩色气球腾空而起,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庆祝大会圆满结束。

  中央代表团副团长白玛赤林、张庆黎、苗华和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以及西藏自治区党政军负责人等出席了大会。

 (2021 年)

篇四: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

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 · 2021 年第 8 期18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记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并进行考察调研7 月 21 日至 23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 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这是 22 日下午,习近平在布达拉宫广场考察时,向游客和当地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19· 2021 年第 8 期时隔十年之后,恰逢同一天,7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走进林芝。2011 年 7 月,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庆祝活动。那一次,自拉萨赴林芝再到日喀则,山高路远,一路走来感慨万千。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之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召开后不久,总书记再赴这里。此行,习近平总书记尽可能地多看一些地方,多接触一些当地干部群众。从林芝到拉萨,此起彼伏的“扎西德勒”,载歌载舞的各族群众,哈达、热巴鼓、切玛、青稞酒,幸福的日子宛如绽放的格桑花。这是一份活动丰富的考察日程。21日,林芝。尼洋河大桥,林芝市城市规划馆,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工布公园;22 日,自林芝赴拉萨。听取川藏铁路建设情况汇报,考察川藏铁路拉林段建设运营情况,哲蚌寺,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西藏人民会堂,观看民族文艺演出;23 日,拉萨。会见接见西藏有关方面代表并合影,出席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会并作重要讲话。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里,惦念着这里的乡亲们。一路上,触景生情。“目睹了雪域高原美丽壮观的风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感到高兴!”“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表达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我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雪域高原的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西藏的路:已不是只有藏地雄鹰才能飞过观西藏之变,从路开始。世界屋脊,千年冰雪、崇山峻岭。地质条件复杂,加上高寒缺氧,这块西南边陲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形容是“只有藏地雄鹰才能飞过的地方”。解放前,放眼西藏竟没有一条能走汽车的路。当 10 多万筑路军民苦苦鏖战,终于在 1954 年将川藏、青藏公路修到拉萨时,这一刻,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多少人魂牵梦绕,热泪盈眶!路,于西藏而言,是奇迹,是改变,是希望。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藏终于通了铁路。第二条进藏“天路”,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关心的川藏铁路。在北京时,他为这件事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多次对推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2 日一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站台上,两块展板,如拼图拼成一条蜿蜒铁轨。跨高山峡谷、过大江大河,川藏铁路这两段线路有着世所罕见的难度。一条是拉萨至林芝段。这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 · 2021 年第 8 期20路,上个月开通运营后,将两个城市见面的时间缩减到 3 个多小时。还记得 1998 年 6 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入藏,为的是接回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送来第二批。拉萨贡嘎机场到林芝八一镇,他乘车走了整整一天。

 抚今追昔,感慨系之:“当时的路况非常险,还好没有遇到滑坡,窄的地方横着两根木头,我们下来搬。福建派去援藏的,到墨脱那都是骑着马进去的。”另一块展板,雅安到林芝段,更是千难万险。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在几块不同“年龄”的花岗岩前,拿起一块标注着“约 10 亿年”的,细细端详:“这是我们难以遥望的时间概念。”“最难的是遇到哪种岩石?”“泥岩。施工怕软不怕硬。但现在机械化程度今非昔比,都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总书记肯定他们说,“你们规划很科学,全路段在推进,看了很振奋。”“‘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敢打敢拼,一段一段拿下来。要做就做好。”登上火车,透过车窗向外眺望。江水一路欢腾,穿峡谷、过隧道、跨大桥,时而是绝壁万丈,时而是葱郁丛林,时而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时而是轰鸣工地。这条路的艰辛不易,这条路带来的生机活力,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建设川藏铁路“对推动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火车上,总书记召集相关同志,继续深入研究铁路规划问题。由川藏线放眼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1952 年 1 月,习仲勋同志在关于送班禅入藏和民族问题的几点报告中,对党中央治藏方针提出了几点建议。毛泽东同志对这份建议予以采纳,随后付诸实践。“党中央结合实际,制定了不同时期的治藏方略。70 年来,我们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 2015年、2020 年出席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传遍雪域高原。汇报会上,自治区负责同志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评价为“西藏工作的纲和魂”,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和方法,只要学习好、领悟好、坚持好,做好西藏工作就有方向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深以为然:“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符合西藏实际的,我们要好好领悟它,使之变成贯彻方案、落地生效。按照这样一个立场、观点、方法,自然就能找到方向,找到发展之路。”西藏的村:再也不是“把鞋子拴腰上”的模样 嘎拉村,习近平总书记 21 日考察的小村子,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1998 年来林芝,他去看了巴吉村。2011 年,习近平再赴巴吉村看变迁,在那里他说的几段话,人们至今念念不忘:“致富之路就在脚下,就是动脑筋,做聪明人。聪明人实际上就要选好发展之路。西藏的资源很宝贵,有的是很独特的,还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且今后会更宝贵。”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21· 2021 年第 8 期“林芝旅游业占 20%,那么就需要我们发展精品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群众旅游业。”这次去的嘎拉村坐落在 318 国道旁,村里搞起了农牧民运输队,发展起了桃花节旅游。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提起母亲总有一个萦绕不去的镜头:“过去的路,满是牛粪和泥泞,她总是把鞋子拴腰上,赤脚走过村里的路。”而今,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道路,一栋栋藏式楼房在湛蓝天空下、在连绵群山前星罗棋布。袅袅炊烟,一片祥和。总书记走进村民达瓦坚参家做客。房子敞亮,小院花红叶绿。桃木雕花的家具、藏族风格的画饰,冲水式的卫生间,还有自家粮仓。总书记一袋袋粮食细看,小麦、荞麦、青稞、油菜籽、豌豆、玉米,他欣喜地捧起一捧,迎着光端详。房梁上挂着一排藏香猪腊肉,一排奶渣子,墙边是“自家酿的酒”。再看隔壁厨房,牛羊肉堆得满当当,那些酥油也“得有上百斤吧?”坐下来,唠家常。达瓦坚参给总书记算算自家收入账。跑运输是一项收入,家里一辆挖掘机、一辆铲车。桃花沟门票分红是另一项收入。家里 6 口人,一年能拿十来万。边巴补充说,过去野桃树砍了当柴火烧,现在真切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年三四月份,千树万树,千朵万朵,山坡沟谷如丝路花雨、如云霞落地。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年日子才过半就已经接待了 14 万人。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福利,送给你们一个桃花源啊。”这家还有种植养殖的收入。22 亩耕地流转,剩下 7 亩种些自家吃的口粮。家里养了牦牛黄牛,“牦牛喜欢凉快,等到青稞播种了,它们慢慢就往山上走了。”习近平总书记很欣慰:“你们的收入,加减法算出来,好几十万了。很幸福的一家人。”达瓦坚参的两个孩子笑容灿烂。女孩普巴拉姆长大想当医生,男孩普布次仁告诉总书记自己要当短跑运动员。在旧西藏,别说读书了,活下来都不容易。拥有一个“带屋顶的住处”,是无数农奴想都不敢想的梦。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拿草垛当被子。农奴还流传这样的歌谣:“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如今,在西藏人眼里有着划时代巨变意义的,是脱贫攻坚,“让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脱贫攻坚之初,西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贫困率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最深的牵挂,最坚定的信心。2019 年底,西藏 74 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2 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讲述西藏的改变:“许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柏油路的进步。”达瓦坚参家的桌上摆着奶渣子。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块放到嘴里。味道甜甜的。村口,村民们都赶来了。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洁白哈达,欢呼着“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扎西德勒”……习近平总书记走到他们中间,祝福大家:“扎西德勒。”淳朴的乡亲们脱帽鞠躬致敬,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 · 2021 年第 8 期22从一无所有到摆脱贫困,再走向富裕,天翻地覆慨而慷!忆苦思甜,更念党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这句话就写在家家户户比蜜还甜美的日子里。“我所到之处,感受到了大家对过上好日子的幸福之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总书记动情地说。

 西藏的绿: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 林芝市城市规划馆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张大幅照片前驻足凝视。那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浩荡的江水沿着山峰蜿蜒一路高歌,大自然用鬼斧神工挥洒一幅壮美的大写意。“从天上看下来一片绿色,处处是山水画卷。”总书记感叹。7 月 9 日下午,他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其中一项,审议通过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保障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高度明确要求,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抓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生态,西藏的“国之大者”。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西藏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水、光照、野生动物、森林矿产……资源之丰富令人惊叹。雄奇的珠穆朗玛峰、险峻的南迦巴瓦峰、湍急的雅鲁藏布江、碧绿的巴松措,是世世代代必须珍惜的宝藏。“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太重要了!在这里,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书记语重心长。看西藏之绿,考验的是历史的远见格局。10 年前到西藏考察时,习近平同志就指出,西藏生态保护是重要课题,要很好地保护西藏的碧水蓝天。6 年前在一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了来自西藏的一位县委书记的发言,告诫说,西藏要保护生态,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西藏交上了一份生态答卷。在 23 日的汇报会上,自治区负责同志介绍说,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超过三分之一,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区域面积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 70%。距离机场不远的尼洋河大桥,习近平总书记停车驻足。雅尼湿地水波潋滟,草木葱茏。远处江河两色泾渭分明,那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一条碧波荡漾澄澈见底,一条汇纳百川逶迤磅礴,一急一慢,一清一浊,相携相拥奔涌而去。“雅鲁藏布江的水系,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讲到保护和利用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目光长远:“我们要以保护为主。不是破坏生态地利用,而是在生态和谐前提下利用。”他强调:“要保护住这一块‘净土’,让我们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西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年西藏努力的点点滴滴,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绿色银行”。嘎拉村村委会旁边,有个积分兑换的“绿色银行”。村民拿可回收垃圾,到这里就能换积分、兑成日用品。这是村里的乡村振兴专员看到别的乡镇这一招立竿见影,学来的。一个是“绿色公园”。在西藏,全区的公园和体育设施都不收门票。习近平总书记在林芝新老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23· 2021 年第 8 期区交界处下车,走进没有围墙的工布公园。循着歌声、欢笑声,走向公园广场。上百人正跳锅庄舞。“乐不思蜀了吧,愿意留下来吗?”总书记笑着问在场的游客。“愿意!”众人齐声答。好生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西藏的人:吃苦的人们,战斗的人们,忍耐的人们,团结的人们,奉献的人们 拉萨八廓街杂货铺的一个店员,发了张自拍照:“这是我和总书记最近的时刻。”照片里,有林立的商铺、繁闹的风景和熙攘的人群。历经千年朝晖的八廓街,在遇见习近平总书记的瞬间,沸腾了。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我 23 年前来过一次,现在建得多么好啊!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来,搞事业、转经、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工布公园、布达拉宫广场,一群群市民游客偶遇总书记,齐声高喊:“总书记好!”藏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还有...

推荐访问: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动 西藏 庆祝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