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8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09-30 16: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8篇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题目:收集本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国家提出向质教育转变是顺应时代,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8篇

篇一: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收集本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国家提出向质教育转变是顺应时代,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决定。对全面提高我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作为党和国家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提上各级党和政府的议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其地位决定了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转变来。

 然而在一些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层出不穷,归纳为以下几类。

 偷梁换柱型。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又或者曲解上头文件刚领性文件,断章取义。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义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这些均是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表现为“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形式主义、行政主义、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政策浮夸型。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什么建宿舍,操场等一些立杆见效的实物上,还有一些更加夸张,学校领导天天跑饭馆说拉赞助去了,到后来直接是挺着个堪比女人十月怀胎般大小的肚子回来。这种被人们称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麽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导致素质教育外延无限扩大,实质上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

 无动于衷型。一些地区学校假借说本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难道大,面对检查的时候直接推脱说无法实施,硬件条件不允许,把检查人员打发了,又或者一餐饭一条烟搞定。继续推行着“ 四班子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出现这些现象有着它们的特定的原因。

 第一.社会的是根本原因。教育改革处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必将受到其影响。

 面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GDP 快速连续几年以两位数高数增长,而国民的思想却还停留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步,没有意识到要思想与经济同步推进,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瘸腿瘪状。上层决策没有这意识,下层群众更没有领导的带动, 第二,当事者利益驱动。这里的当事着不单单是当权者,更很广泛地涉及到普通家长们。在教育局,学校,领导的任期是有限的,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政绩出来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出路,所以做一些立竿见影的事最能体现他们的能力来,自己看得见,领导也看得见。所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利益驱动性就不是很强,甚至敷衍了事,稳扎稳打应试教育。而对于普通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到一个好的中学大学,而学业的晋升又是以分数为金杆定律,别无他路,只能无奈地放弃其他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但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样了。

 第三,素质教育自身的实施难度的原因。素质教育的含义上就要求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不仅是书本上的还多的是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上。单单从一个数量上就要求学校需要注重更多的方面,更多的是除了分数容易创造出来以外,其他的项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体现出来的,自然得不到教育者的喜欢 虽然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很困难,但是必须做好素质教育的路子,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繁荣经济。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 一. 磨合各方利益,共同发展素质教育。伴随市场经济诞生的各利益主体的教育要求,

 应该由国家进行理智而公正的调节。改进不合理的政绩评价体制,不能单单以升学率和高分率作为评价的标准和核心。特别是作为负责教育决策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教师,千万不能失去自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 树立素质教育的权威。作为我国稳扎稳打推进的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一定要以素质培养为出路,。国家也曾经明文出台文件甚至法律肯定素质教育的地位。明确素质教育的定义,避免一些人的歪曲虚假素质教育的含义,糊弄群众。同时坚定走素质教育这条教育路子不动摇,既要坚持又要与时俱进,完善素质教育的内涵,但又不是简单的扩大范围和广度。

 三. 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其实,现在一些落后的社会思潮干扰教育工作是因为社会对教育的极度关心与教育科学知识传播不广造成的,国家应该实施教育科学普及工程。让他们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完善教育传播者的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播。

 总之,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单一的小学的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出现的原因,出现了表明我们的体制中有弊端,还有需要去改进的地方。而改进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紧扣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发展,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体制才能在错误中得到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篇二: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0 6 年第1期( 总第17 5期)教盲埠圣E D U C A T lO NE X P L O R A T I O NN o . 1, 20 0 6G e n e r a l, N o . 17 5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 原因及矫正措施石火学(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350 0 0 2)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政策贯彻执行实践中存在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现象, 教育政策执行上偏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剖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并从教育政策质量、 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执行资源和监督评估机制四个方面矫正教育政策执行偏差. 对于准确、 全面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 促进党的教育方针、 政策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教育政策; 执行偏差; 原因; 矫正措施中图分类号:

 G 4 0—001. 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2—0 8 4 5( 20 0 6)0 1—0 0 51—0 3教育政策执行是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实践环节. 教育政策方案变成现实。

 有赖于有效的教育政策执行。

 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 “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而其余9 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

 然而.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上的原因, 其行为效果偏离了政策目标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但不能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教育政策问题, 而且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出现。一、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1. 象征性执行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只做表面文章,或只做宣传而不见诸具体的操作性行动. 也就是说教育政策并未落到实处. 其结果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成为空架子。

 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方面, 有关素质教育的宣传轰轰烈烈, 有关部门领导、 教师言必谈素质教育:

 而另一方面, 应试却在踏踏实实地进行。

 以往普遍认为是禁锢教师、 学生枷锁的“应试教育” 表面上被打碎. 但却被冠以“素质教育” 名义实施新的“应试教育” ,结果使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停留在文字上、 文件上. 无法落到实处. 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2. 附加式执行主要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另外的内容.使原政策的外延扩大. 调整的范围、 力度、 目标和政策对象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

 农村中小学的收费. 多是教育收费政策附加式执行的表现形式. 突出体现在收费的范围和力度超出了原政策的范畴. 出现乱收费、 多收费的现象。3. 残损式执行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无视政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收稿日期:

 20 0 5—0 6—28作者简介:

 石火学( 19 6 8 一), 男, 安徽安庆人,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 从事g x - f f - 商c策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一51一断章取义. 为我所用. 有利的就执行, 不利的或与自己利益价值相矛盾的就放弃执行。

 如一些地方执行机构在执行教育政策时. 只强调政策赋予的权利. 而放弃义务、 无视政策责任. 谋求使政策成为自己谋取权力或利益的工具。4 . 替代式执行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从表面看与原政策相一致. 而实际上背离了原政策的精神内容, 挂羊头, 卖狗肉. 用地方的土政策取代国家的教育政策. 使执行的内容完全背离了原政策的要求. 如许多城市学校实施的农民工子弟的借读政策、 异地就学政策等. 就是一种教育政策的替代式执行的典型形式。

 教育政策的替代式执行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执行偏差. 它严重地伤害了教育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5. 机械式执行主要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过分夸大教育政策的原则性. 无视教育政策的灵活性, 不因地制宜, 而是机械地教条式执行。教育政策的执行应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以上五种教育政策执偏差中. 前四种是无视教育政策的原则性.最后一种是无视教育政策的灵活性。

 共同的结果是不仅导致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好政策” 不能有好的结果. 而且会带来消极的后果. 浪费了有限的政策资源, 损害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既然教育政策存在上述种种的执行偏差. 因此有必要找出纠正偏差的措施. 否则. 教育政策要么是装饰的“花瓶” . 浪费了有限的政策资源. 要么成了损害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利器” 。

 为了使措施对症下药. 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以上执行偏差的表现中.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1.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转型期政策环境的复杂性政策环境一般包括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万方数据

 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和我国加入W T O 后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对于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

 体现在教育政策目标和执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教育政策资源的确定性上。

 在计划经济时代. 教育目标主要是政治功能. 教育执行资源完全通过计划和行政的方式配置:

 而现在教育目标主要是经济功能。

 教育执行资源除了完全通过计划和行政的方式配置外. 主要通过市场的方式配置资源。

 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政治领域的民主化。

 在纵向上. 教育的决策权部分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转移.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既可以是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 也可以是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

 在横向上. 教育的决策权由体制内部向体制外部转移。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社会领域的自治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是办学主体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出现了以政府为主. 社会团体、 公民个人并存的局面, 与之相适应, 政策的执行也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二是增强了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缺乏监督, 灵活性和自主性就意味着随意性。

 主体的多元化和执行自主性的增强. 无疑增加了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教育政策的制定环境和执行环境明显是两个不同的环境。

 尽管在教育政策的制定时对执行环境作了相应的预测。

 但毕竟是一种对未来的推测和判断, 再科学的预测,一定还会有差异。

 转型期无疑增加了差异的程度. 这不仅给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增加了难度. 而且也给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增加了难度. 从而产生执行的偏差。( 2)教育政策执行资源的不足教育政策执行资源主要包括人力、 财力、 信息和权威资源. 是实施教育政策必备的物质基础。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的不足. 集中体现在教育政策执行经费的不足上。

 教育政策执行经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政策执行经费专指执行机关为执行政策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 具体包括:

 执行机关人员的工资、 薪金和奖金支出, 执行机构办公用具和设备的支出. 执行机构为执行政策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所支出的费用等。

 广义的教育政策执行经费还包括因实施政策的其他配套支出。

 教育政策执行经费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配套支出的不足。

 如果存在上述不足. 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太好的教育组织和部门就不得不放弃对政策的贯彻. 即使迫于某种压力和威胁而执行. 也必然会降低或偏离政策目标. 导致执行偏差. 要么象征性地执行。

 要么残损式地执行, 甚至替代式地执行。

 如在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 由于办学经费紧张. 教师的工资得不到保证. 致使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实施土政策. 提高收费标准. 或变相扩大收费范围. 使义务教育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3)教育政策质量不高教育政策质量不高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其一. 教育政策目标不切实际, 太高或太低。

 如19 8 0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就指出,“在20世纪8 0 年代. 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而实际上. 根据19 9 1年的教育统计年鉴. 在降低验收标准的情况下, 全国也只有7 6 %的县普及了小学教育。

 其二,一52一教育政策目标模糊。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指南, 如政策目标模糊不清. 不同的政策执行者基于不同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会对政策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甚至会相互矛盾。

 进而导致执行偏差。

 许多学者指出,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目标不具体、 不明确。

 其三, 教育政策的内容太具体。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 各地的教育政策环境不尽相同. 有时会相差很大. 如果教育政策的内容太具体. 没有灵活性, 很可能和具体情况不相吻合。

 执行者在政策的要求和具体情况之间左右为难. 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执行偏差。( 4 )监督、 评估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 评估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活动. 是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其机制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最后的政策效果。尽管我国的政治制度已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和司法监督机制. 然而.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监督、 评估机制还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

 其一, 政策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政策的监督、 评估机构, 导致政策的监督、 评估机构实际缺位. 缺乏社会多元监督、 评估的机制. 容易导致监督、 评估“走过场” 等各种造假现象。

 其二, 监督、 评估机构权力过小。

 有些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尽管设立了独立的政策监督、 评估机构, 但由于其权力过小, 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其三, 缺乏监督、 评估的环节。

 政策执行的监督、 评估是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避免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基本途径。

 如果缺乏监督、 评估的环节, 那么教育政策的执行就犹如脚踩西瓜皮。

 滑到那儿算到那儿. 执行偏差必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监督、 评估机制不健全, 不仅会丧失纠正偏差的机会.而且会降低惩罚的风险. 相应地增加了政策执行者出于自身的利益的考虑而变相执行政策的可能性. 使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陷入执行偏差的恶性循环。2. 主观上的原因( 1)利益主体上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利益主体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有时甚至相互矛盾. 影响政策的执行。就教育政策而言. 这种矛盾首先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

 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或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 执行者是各级基层的执行部门以及学校管理层和教师。

 尽管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是政策的主体. 但在很多情况下. 他们的利益是有差别的. 甚至会有冲突。其次是执行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执行者是有层次的. 不同层次的利益追求是有差别的. 如同是教育政策的执行者. 学校领导和管理层在乎的是权力的最大化和对下属的控制. 而普通教师更在意福利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当政策的执行者和制定者以及不同层次制定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 执行者为了维护自己或自己所代表阶层的利益和价值偏好. 就有可能背离政策的基本精神. 歪曲执行政策. 导致执行偏差。  万方数据

 再次. 是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利益矛盾。

 尤其是当执行人员同时又是政策对象的时候. 由于政策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执行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合法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执行偏差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最后. 是部门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问题往往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既然是社会问题. 那么问题的解决就不限于教育部门. 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 但由于部门利益的差异,教育政策的执行难以得到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

 在我国的教育法规制定和执行中. 因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于本位利益而相互掣肘. 导致延误教育政策出台、 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现象不乏其例。( 2)政策执行者素质上的缺陷政策要靠政策执行者去实施. 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质量等因素. 而且也取决于执行者自身的素质。

 执行者自身的素质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

 政策执行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环节. 客观上要求政策执行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而且还应有基本的教育科学和政策科学相关的知识。

 比照上述要求. 我们的政策执行人员还存在诸多的缺陷。

 其一。

 政策执行者文化素质不高. 知识结构欠缺。

 尤其是缺乏相应的教育科学和政策科学相关的知识. 无法理解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质内涵. 其所执行的政策必定是曲解后的政策。

 例如, 素质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希望教育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要求. 这样理解无疑把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然而, 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实践中. 政策执行者按照日常生活的涵义进行理解和执行. 结果无疑是千差万别. 甚至与原政策精神南辕北辙。

 其二. 政策执行者道德品质上也不尽人意. 把自己的价值作为公共价值或政策价值的指南. 政策的价值取向如果与政策执行者不一致. 得不到执行者的认同. 执行政策则会消极抵触。

 产生不满情绪, 从而影响执行者的行动。产生政策执行偏差。

 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估的机制,执行偏差就会呈现扩大的趋势。f 3)执行机构的缺陷政策执行机构是政策执行的载体. 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科学的组织体系。

 由于长期人治的影响.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官本位严重、 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或有章不循. 把教育政策的执行建立在个别领导的学识和判断上。而不是建立在健全的组织机构上。

 除了人治的问题外, 由于执行机构层级过多. 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尤其是中央级的教育政策, 一般要经过省、 市、 县三级传递后. 才能传递到具体的执行机构和人员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 即使不发生人为扭曲的现象. 也难以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扭曲。

 而事实上. 由于各层级及其人员的知识背景等差异. 对政策的理解总会有差异. 信息扭曲的情况大量存在. 甚至可能是面目全菲。三、 矫正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措施根据以上原因分析,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矫正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 使教育政策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一53一展的有力工具. 成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 解决教育政策问题的根本途径。1. 提高教育政策质量为避免教育政策执行...

篇三: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博弈下的教育政策失真研究——以义务教育“择校生收费政策”

  【专 题 号】G3

 【复印期号】2007年 10期

 【原文出处】《中国刊》(京)2007 年 4 期第 101228 页

 【作者简介】魏宏聚河南河南 开封 475001

 魏宏聚(1972-)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的研究。

 【内容提要】

 以义务教育择校生收费政策为例可以发现地方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导致该政策失真的机制与特点。地方利益是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制约因素地方利益团体间的利益博弈可能造成国家政策失真。为此中央政府应该具有与地方利益团体博弈的失真现象的发生。

  【日 期】2006-06-07

 【关 键 词】利益团体/博弈/政策失真/择校生/收费政策

 [中图分类号]G510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7)04-0010-03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具有多元利益诉求的利益团体其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往往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作出政策选择这就有可能产生由于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导致政策失真现象的发生。何为教育政策失真袁振国认为制定教育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它的有效执行而实现其政策目标。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执行活动及结果偏离政策目标的不良现象我们这里将这类现象通称为教育政策失真。[1] 从利益团体的视角出发地方政府由于地方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而使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失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正如一位地方教育官员所说(中央的)经都是好经关键是让歪嘴和尚念坏了本文拟以重点学校办分校收取高额择校费扭曲国家义务教育收费政策为例说明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学校利益和民众利益之间的相互博弈而导致教育政策失真的机制与特点。

 一 义务教育择校生收费国家利益的政策表达

 政策是政府用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政府利益的表达载体。关于义务教育择校生收费问题中央政府分别在 1995、1996和 1997 年连续三年相继颁布相关政策表达中央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坚决态度。

 1995年中纪委全会后国家教委迅速发文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判定择校生问题已经由高中阶段波及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明确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和小学必须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准招收

 择校生

 严禁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

 1996年中央政府颁发《关于 1996年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现仍在招收

 择校生

 的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果断措施首先解决好高收费问题。

 【专题名称】中小学教育

  1997年中央政府又颁布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使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和不招

 择校生

 变相择校生

 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

 从上述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的政策利益选择非常明确那就是义务教育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应坚持就近方便群众子女入学的原则不许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高额的择校费。这从后续的一系列文件、政策中均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一问题的明确态度义务教育应坚持少收费直至免费的义务理念。但是地方政府又是如何通过地方政策表达自己的利益选择呢

 二 义务教育择校生收费地方利益的政策表达

 从 1996年国家发文治理乱收费至今已经过去十来年了但治理择校生乱收费的一系列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面对中央政府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采取打擦边球的做法从政策上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择校生提供方便。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把择校生正规化择校费成为明码标价下表是 2005 年某市物价部门、门批准的部分初中分校收费标准①

  单位 元

 学校名称

  收费标准(每生每年)

  三中分校初中

  5000

  四中分校初中

  6000

 五十七中分校初中

 6500

  七中分校初中

  7000

 上述学校均为该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分校公开的称谓是公办民助实际上仍为政府举办的公校。因为公办学校与民助分校是一套师资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的计划与安排找不出民助分校与公办学校的区别何在。某市督导暗访小组无意中的发现揭开了名校办分校的秘密暗访督导小组原本是想查看中原某市某学校的收费情况却意外地发现挂着同一牌子的一所学校竟然有 4所学校的称谓督导组发现 4所学校的人员交叉任职两校本部都可以招收择校生而两个分校又可以招收分校生。按国家规定分校必须是以民营资本为主体但是现在他们却以国有资产的法人代表出面贷款办校所建学校定性为民办学生为高价生。[2] 暗访小组上述发现表明公办民助这一政策是地方政府在择校生收费问题上的利益表达它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给重点学校的初中以政策出路。它们以

 的名义转制成民校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又没有分开教育、财政、领导都是原来的既能保留用纳税人的钱堆起来的教学又能以

 的壳不受约束地收费。[3]

  地方政府是地方利益的代表何为地方利益它是由哪些团体的利益组成本研究试图结合义务教育来确定地方利益的内涵并描述地方利益团体之间利益博弈的机制与特点。

 (一)地方居民的受教育利益

 对于地方居民来说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是大家共同的愿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每个地区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学校毕竟是少数难以满足民众接受高质量义务教育的要求。在民众的压力下地方政府试图对重点学校进行扩容利用已有名校的良好声誉兴办分校使那些有迫切接受优质教育要求的子女进入分校接受优质义务教育。分校与本校实质上是一个学校唯一的区别是分校收费这一点学生家长心知肚明。虽然上分校家长需要付一笔较大的费用但的确扩大了优质教育的服务对象范围使部分家长的教育利益得到维护。从这一角度出发民众是心甘情愿的有家长称学校让我领回多交的借读费我还真不敢领怕学校报复孩子不让孩子就读怎么办一些家长收到学校的退款

 又偷偷退了回去。所以如果从民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名校办分校维护了部分民众的利益是民众利益在无奈情况下促使政府做出的一种政策表达。

  "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同样是一名人具有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双面实体。公共性在于政府的行为目的是调节或满足社会的需求。私人性在于执行政府职能的个体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地方政府总是想以尽可能少的经济投入获得较大的义务教育质量回报取得较大的义务教育政绩。为此名校就成为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工作政绩的最直接体现。如何支撑名校硬、软件建设如何扩大自己的政绩巨大的资金需求只有靠给学校优惠政策来解决名校办分校就是地方政府扩大自己政绩的一种作法。此外名校收的择校费一部分要上交教育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又把这部分资金用于补充办学经费不足的缺口于是也缓解了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某市物价局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处处长的话道出了分校择校费对于地方政府的利益所在(收取择校费)是为了缓解教育不足同时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家长掏钱供孩子上学是理所当然的。初中建分校也出于以上考虑。收费的标准高中择校费是参照学校的投入和其他费用算出来的初中分校的费用是参照国家对每个学生的投入计算出来的。[4] 某省教育厅纪检室一名负责人称要想遏制教育乱收费的现状不改变教育投资的现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4] 所以收取择校费实际上是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弊病与负效应屡禁不止是地方政府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于是在主管部门的暧昧态度下一些学校偷换名目(择校费)照收不误[3]。总而言之在经济人角色的假设下政府行为不过是这些自私而有理性的人在一定约束下的行为的结果与表现。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可以使地方政府扭曲执行中央政策最终导致上级政策的失真。

 (三)学校的发展利益

 虽然政府的投入政策一直向重点学校(名校)倾斜但比起这些学校的实际需求财政投入仍远远不够。收取择校费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为弥补政府投入不足而发展自身的一种做法。《南方周末》2005年 12月 1 日在一篇调查中指出巨额的择校费都收到哪里去了在绝大多数地方择校费的具体收支没有进行财务公开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更没有纳入审计。这笔款项成为学校巨大公用经费的补充成为学校支配的资金黑洞。学校收取的择校费可能用来满足团体私利如学校的利益发放教师的福利等也可能用来满足少数个体的私利如领导个人的私利等。据河南省荥阳市检察院反贪局的一名检察官称今年他们先后查处了 5名校长违法违纪案件都是小金库问题小金库的钱都是乱收费不记账的收入。[3] 所以总有一些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发展及个别领导的私利置国家禁止乱收费政策于不顾违规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高额费用。

 三 结论与评析

 通过以上描述从地方政府的角色出发教育政策失真现象发生的机制或本质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利益主体群的存在而造成教育政策失真

 教育政策是在复杂的团体、和目标人群中执行的在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利益主体群。从大的利益群体来看有两大利益群体中央政府代表的是国家利益群体地方政府代表的是地方利益群体。地方利益群体又可细分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乡(镇)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民众利益群体等。利益群体之间的是利益关系。由于利益主体群的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利益多元化。从理论上分析以上利益主体的利益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应整合于国家利益之中但在现实政策实践中利益主体之间仍存有潜在的利益

 冲突和矛盾它们之间的利益博弈处于一种隐性状态。为此即使存在着某些社会利益目标的一致、和谐也无法否认利益冲突的客观事实。所以教育政策如果无法使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得到表达和满足就可能存在着地方利益遮蔽国家利益的情况。

 (二)地方政府的双重利益角色而造成教育政策失真

 有学者指出在任何国家中央政府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而地方政府则是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因此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5] 因此地方政府受到两大利益关系的影响其一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二是地方与民众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既要受中央利益的影响又要受到地方民众利益的制约。从利益的视角透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扮演着双重利益角色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国家在地方的教育行政组织代表国家行使地方教育领导与决策权必须体现国家整体教育利益另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又作为地方者代表的是地方局部的教育利益。双重角色的冲突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双方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就会有政策变异导致政策失真现象发生的可能。

 (三)地方政府的教育寻租而造成教育政策失真

 寻租是一个概念也就是寻找租金的活动或现象。租金原义是指由于某种物品的自然稀缺而产生的租金使得该物品的占有者可以不付出努力而获利。什么是寻租呢斯蒂格利茨的解释为指为了寻求对己有利的政府政策而采取的活动比如为得到政府的保护以免受来自的竞争。[6] 经济学寻租意义上的租金则是指某项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真实成本之间的差额该差额是由行政命令或社会法规固定下来而不可变更的因此与自然稀缺所产生的不可改变的租金具有相似的性质。有能力的人会发现寻找由物品的真实价值与补贴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租金要比寻找提高效率、发现新损失了这些作出的贡献。[7] 结合义务教育寻租活动可以这样理解它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地方政府把名校作为获取租金的稀缺资源某些分管教育和学校的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假以各种手段如学校的名声而谋取个人或团体利益的行为。[6] 此外还存在另一种寻租现象地方政府可能利用国家政策进行寻租活动。比如为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在争得向自己倾斜的政策后便力图用足用活政策利用政策的制定权对中央政策进行变通打擦边球。比如地方政府办分校收费问题的基本是从理论上分析分校不是公办学校是民助学校政策禁止的是公办学校收费并没有禁止民办学校收费所以分校收取择校费是

 合理的

 在此情况下有些地方行政领导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就显得日益具有地方利益意识有选择地执行中央政策符合地方利益的政策就用足用活反之就变通办理或软拖硬抗。这种状况也造成了中央政策无法贯彻执行损害了中央利益。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寻租是教育政策主体的寻租。因为教育本身无所谓寻租而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寻租他们或设置可能寻租的制度或利用某些制度的弹性通过手中的权力获取非法的或合法但不合理的利益。

  "

  总之地方政府一旦他们按自己的利益行事就可能会使公共政策偏离预期目标。虽然公共政策一般为整体利益或国家利益而制定但是执行者往往从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角度对待政策地方利益对国家利益的遮蔽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为此中央政府必须具有与地方政府进行博弈的意识采取措施使这种遮蔽可能造成的利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注释

篇四: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节 教育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任小爱 20080401035

 一、教育政策失真的表现 1象征性政策执行 指只有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 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例子是“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形式主义、行政主义、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 2、附加性政策执行 主要指政策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要求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出了政策原定要求。 “土政策”是附加式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

  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说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有提高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流行说法,这种被人们称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麽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导致素质教育外延无限扩大,实质上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其实,上述这些是教育中的常规工作,以前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只是没有解决好而已,难道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就能解决长久解决不了的难题?

  3、选择性政策执行 主要指一个完整的政策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完整的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 4、替代性政策执行 这主要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等等,这些均是各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

  5、观望性政策执行 这主要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坐观,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观上面的态度,看是否来硬的,观左右行动,看是否动真的。如“软拖”。

  6、照搬式政策执行 这主要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的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

 二、. 教育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 主要与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关 1教育政策问题的特性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待规范的目标团体的行为种类1.目标团体的人数目标团体的人数目标团体的调适量的大小(渐进式改革)

 2 教育政策本身的因素教育政策的正确性教育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教育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3 、教育政策以外的因素(1)目标团体对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如他们的态度。(2)政策执行者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如:政策执行主体的认知状况;利益需要;政策执行主体的意志力和领导技能(3)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4)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影响政策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度;执行机构内部或执行机构之间的融合程度;执行机构的执行规则

 4 、教育政策环境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影响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文化环境,体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国际环境等。

 三、减少教育政策失真的对策 完善管理体制 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科学诊断问题 政策执行公共化 及时跟踪评估 强化监督监控(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职责,制定必要执行法规和制度) 加强舆论宣传加强舆论宣传

篇五: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 U RN ALO F H田EI N O RM ^L U 憎VERsFrY/Educati onal Scj en∞Edi ti on/D ec.2012V01.14 N O .12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研究岳伟,赵雪(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问题.破策本身的有限性、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人才观念睬旧落后是导致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采取提高认识,转交教育观念;均衡教育资豫,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切断利益链等措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才能够真正落实。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择校费I失真中圈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缩号:1009· 413X12012) 12-0018-05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是当前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的敏感性问题。随着择校及其诱发的问题日益增多,我国自1995年开始将其列入公共政策议程中,此后每年都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政策,但是效果不佳,目标始坌墼! 难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依旧是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义务教育择校政策经历了哪些变化?现实的禁止择校政策为什么难以落实?如何破解禁止择校政策失真的难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一、义务教育择校政策的演变’ ::I|· ,.!‘ .择校是指家长和学生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放弃免费就近入学权利,继而选择交纳一定费用到其他学校就读的行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数量有限.分布不均衡导致择校现象愈加严重,国家为了解决择校问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根据择校现实适时调整。择校现象自建国后零星出现,其形式主要是“ 以分择校” ,择优录取。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择校问题并没有进入政策议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引人,国家开始重视、鼓励建设民办学校,并出台“ 改制学校”政策,由此出现了“ 以分择校” 和“ 以钱择校” 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择校现象开始蔓延。这一时期,国家虽然对择校问题有所重视,但是并没有制定相应政策,仅有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 妇与择校相对立。择校依旧没收稿19期:2012一10—29基金项艮:全国教育科学。-f-_五” 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的系列研究成果( EFA080247)作奢简介;岳伟( 1976一) ,男-教育学院、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硬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赵雪( 1989一) ,女,硕士研究生,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万方数据

 有进入国家政策议程。1995年国家开始重视“ 择校” 以及“ 择校” 带来的问题.对“ 择校” 表示不赞成的态度,择校进人政策议程。此后国家每年出台择校政策,明确规定“ 禁止择校” ,不准招收“ 择校生” ,严禁收取择校费。例如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1996年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工作“ 五不准” 之一就是“ 不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小学和初中招收‘ 择校生’ ,坚持就近入学原则。” 一定要把‘ 择校生’ 高收费问题坚决遏制住,重点是大中城市⋯ ⋯ 同时要坚决制止各种形式以权择校的‘ 条子生’ 和‘ 关系生’ 。捐资赞助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不准与招生入学挂钩。眦21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学校严厉查处。政策的实施表面上给当时的“ 择校热” 降了温,但是,各种形式的“ 以权择校” 、“ 以钱择校” 依然存在,并以“ 隐蔽” 的形式进行,择校矛盾日益激化。面对隐蔽进行的择校现象和愈加凸显的择校矛盾,政府在治理择校问题上态度有所转变.政策有所放宽。政府对“ 实在有困难的一些大中城市,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地( 市) 政府严格审批,只允许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含完中初中部) 在近期内招收! 择校生’ ,这些学校仍为公办学校.招收‘ 。择校生.’ 的牧人为国家所有。蚍3] 政策的放宽-使择校政策被替换性执行。择校费转化为“ 借读费” 、“ 赞助费” 、“ 培养费” 等其他的形式运行,择校行为普遍化,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对此,教育部办公厅在2000年印发了‘ 关于全国中小学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重点检查和治理“ 择校生” 乱收费的问题。之后政府又颁布一系列政策,重申禁止择校,禁止收取择校费。由于择校现象的白热化引发了教育不公平的严竣化,政府出台的政策从。禁止择校” 这一层面开始转向择校背后的深层原因,触及择校根源,关注教育公平。2007年到2012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一系列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尤其针对城市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问题。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又电发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严格规范教育收费标准和学校收费行为,治理各种形式的收费,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9·自1995年“ 禁止择校” 进入国家政策议程,至今已经有18年的历程,通过这些“ 择校” 政策和文件,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在治理“ 择校” 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决“ 禁止择校” .重点是杜绝“ 择校乱收费” ,目的是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然而现实情况是择校“ 屡禁不止” ,反而在国家政策的勒令禁止下,愈演愈烈,“ 择校热” 依旧是教育界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复杂问题,并且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 顽疾” 得不到根治。究其原因,主要是择校政策执行失真导致了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相背离。二、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探析择校政策执行失真主要是指政策在实际执行丰偏离甚至背离了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只是敷衍式地、象征性地做些表面工作,而实际中为了自身利益有选择地、替换性执行政策,表面看似和政策一致,实际上“ 偷梁换柱” 、“ 断章取义” 等等。政府、学校这种行为不但不会解决择校问题,反而导致择校问题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必须找出导致择校政策的失真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保证政策能够真正得蓟贯彻落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一) 择校政策本身的有限性1.政策本身法律力度和效度不够,强制性弱1996年我国开始出台“ 禁止择校” 政策,表示坚决禁止招收“ 择校生” ,然而在1997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我国政府由于财政负担、择校矛盾等原因,政策有所松绑,政府态度由“ 坚决禁止” 转变为“ 争取实现” ,在1997年、2000年和2010年出台的政策中的表达均是在“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 争取两三年内” 、“ 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策的威信力度,使政策缺乏强有力的强制性,给择校以喘息的机会和规模扩大的可能。另外,政策目标由“ 全国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和不招‘ 择校生’ 及变相‘ 择校生” ’ [朝减缩到“ 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 ¨ “ 禁止择校,制止各种形式的‘ 择校生” 转变成了“ 治理择校乱收费” ,并且允许少数地区的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严重削弱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法律力度。2.择校政策滞后于现实我国择校现象建国后开始出现,但是治理择校却是在1995年进人政策议程,纵观我国出台的择校政策,其价值取向基本定在治理“ 择校乱收费” 上,将万方数据

 · 20·“ 择校” 问题看作是“ 择校乱收费” 问题,然而择校问题不仅仅是“ 择校乱收费” 问题,它已经演变成更为复杂的问题,治理择校乱收费治标不治本,虽然后来出台的政策转向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触及教育公平,但是政策的基调始终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3.政策措施缺乏针对性虽然政府年年出台禁止择校的政策,在工作任务、措施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然而整体上变动不大。工作任务都定在“ 经费保证机制” 上、“ 学校收费标准” 上、“ 改制学校清理规范” 上,措施都集中在“ 政策宣传” 、“ 学校代收费管理” 、监督和评估这些方面,这些措施仅仅是在宏观上笼统地制定,并没有根据每年、每个地方的择校具体问题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因此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和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从而使政策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 择校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彝择校政策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长、学校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一条利益链条,三个利益群体为了自身利益,会对自身利益产生威胁的政策采取不理睬、无作为的态度。各种利益博弈,使择校政策失去了效力和信度,也使择校引发的问题更加复杂化,最后导致政策无法正常实施,实现目标。1.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问的利益博弈中央是制定择校政策的主体,其目的是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就近入学,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政策执行的主体是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等相关行政部门,在政策执行中,他们根据自身利益有弹性地、有选择性地执行政策。一方面政府为了体现对中央政策积极响应的态度,象征性地执行,只做表面工作。实际中,政府为了突出在教育工作上的“ 政绩” ,会在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向优质学校、重点学校等名校倾斜,鼓励名校办分校,以各种名义、形式办重点学校,这为择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减轻教育上的财政负担,替换性执行政策。由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制度,基础教育直接由地方政府负责,这一改革加重了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负担,尤其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2008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城市也全面执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再次加重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负担,无奈之际,地方政府默许学校接受“ 择校生” ,收取“ 择校费” 。总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歪曲政策意图,曲解政策精神,背离政策本质.最终导致择校政策失真。2.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利益博弈政策禁止学校以任何形式招收择校生.禁止学校收取“ 择校费” 以及与学生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然而由于政府对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因此学校不得不“ 铤而走险” 继续招收“ 择校生” 。高额的择校费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成为了学校重要的经费来源,弥补了经费不足。减轻了学校的财政负担。并且为学校带来了优秀的生源和不断上升的知名度。所以,面对择校为学校带来的巨大利益,学校表面上表示对政策的支持,实际上又制定新型的招生计划。将“ 择校费” 改为“ 赞助费” 、“ 培养费” 等形式,继续隐蔽性和变相性地收取费用,招收“ 择校,生” 。3.家长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政府制定择校政策是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则是从当前和个体利益出发,择校可以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优质教育,从而获得“ 高文凭” 、“ 高学历” ,这对孩子的一生、对家庭以后的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受当今“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观念的影响.其教育观念由“ 就学” 演变成了“ 求学” [ 引,所以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就开始选择学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政府禁止择校会让家长失去选择优质教育的权利,家长不满意就近的学校质量,担心影响孩子的前途。千方百计地选择好学校,至于政府颁布的择校政策,家长则是置之不理,甚至择校越是被禁止,家长择校热情越是高涨。( 三) 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经费不足引起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上的分配比例失衡,初级教育占最少,中等教育其次,从而导致义务教育经费短缺,无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而且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实施重点学校制度,在经费、师资、生源和优惠政策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再加上重点学校自身优势吸引了许多优秀生源。从而又加强了学校的实力,使好学校越好,差学校越差,形成了所谓的“ 马太效应” ,这严重导致了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择校政策在这种利益不均的格局下,无法起到实质作用.政策最终在执行中失真、万方数据

 失败。( 四) 错误的人才观念加剧了现实的择校行为当前大到社会、学校,小到老师、家长、学生,其观念都走人了一个误区:考高分、上好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学生只有上好学校,将来才能成才,将来才是社会上需要的人才。这种错误的人才观念加剧了择校行为,产生了“ 择校热” ,并且使人们抵触择校政策,因此也成为了择校政策顺利实施的重大阻力。综合上述分析,择校政策失真是实现“ 禁止择校” 的重要障碍,而造成择校政策失真主要是由于政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群体,他们之间的利益博弈成为了择校政策顺利实施的巨大阻力,严重影响了择校政策的效度和信度,因此,中央必须意识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博弈,通过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和管理,并继续加大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全面的政策和配套性措施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解决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对策( 一) 提高政策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我国要在各地区实现“ 零择校” ,首先要提高政策认识,统一中央和地...

篇六: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言教育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中的重要环节, 是把教育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途径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教唯一途径, 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教育政策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当前, 政策执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 一、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重要领域) 二、 教育政策执行概述(含义、 特点、 作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资源) 三、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资源) 四、 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理论及注意问题 五、 政策执行———案例

 一、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五、 六十年代兴起的政策科学, 重视政策制定和研究, 忽视了政策执行问题。

 人们以为, 只要有合理的政策 , 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从70年代初期开始, 政策执行研究受到重视, 主要是由许多公共政策的失败引起的。美国著名教育政策学者阿兰.奥登, 根据执行研究的重点或主题的发展和变化, 将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时间研究内容第一阶段60年代末—80年代初早期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个案研究第二阶段80年代前半期揭示早期政策的积极影响和效果积极影响和效果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分析和确定政策方案是如何被执行, 有效的执行1991年, 奥登主编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出版,标志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已有相当大的发展。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

 教育政策失真研究 (二)

 关于教育政策类型及其执行特点的研究 两种类型政策, 即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如补偿教育方案、 特殊教育方案再分配性政策(如补偿教育方案、 特殊教育方案等)

 比分配性政策(发展性方案:

 课程方案、 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等)

 较难执行。 (三)

 成功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 (四)

 政策手段研究 四类基本的政策手段, 即命令、 诱导、 能力建设和组织结构的系统变革。

  政策执行, 首先碰到的就是政策失真的问题, 没有一个政策不失真, 包括它的缩水、 放大、 歪曲、短路, 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研究教育的失真,为什么会失真, 失真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教育政策失真不一定是坏现象, 教育失真有时候是必要的, 而且教育失真的信息应该及时反馈给上级政策决定部门, 这个对于它调整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执行部门, 一个执行者, 你一定要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个政策, 你可能会犯错误。这不是犯组织错误, 是会把事情搞糟。

 二、 教育政策执行概述 (一)

 教育政策执行的含义教育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 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运用各种政策资源, 经解释、 实施、 服务和宣传等形式, 将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 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政策执行的理论界定学术界分行动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政策执行的理论界定, 学术界分行动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行动学派认为, 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种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是解释、 组织和实施。

 解释是将政策内容转化为民众能接受和理解的指令; 组织史建立政策执行机构, 制定执行办法, 实现政策目标; 实施执行机构提供的服务、 设施和经费。 组织理论学派, 强调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作用。

 没有组织作保证, 政策目标是纸上谈兵, 难以实现。

 (二)

 教育政策执行的特点 1、 对象的适用性。

 指一定的政策只适用于一定的对象,任何政策都必须明确其适用范围。 2、 执行的灵活性。

 国家出台的多数政策属宏观政策, 带战略性的, 不涉及操作层面的具体细节。 3、 执行的有序性。

 政策执行应保持阶段性顺序和过程的连续性。

 依次实施,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4过程的动态性政策方案无论多么完美杂多变的客观现实完全一致。 5、 执行的协调性。

 指各种政策要素在空间上的分配。

 重组、 展开和运动的过程。

 由于执行主体之间的职能交叉或重合, 客观上造成多头管理, 而多头管理的表现是推诿扯皮, 效率低下, 破坏政策执行的协调性。 6、 执行的时限性。

 指政策执行中每一环节有时间要求,还指政策执行进程的及时完成。不可能与复 4、 过程的动态性。

 政策方案无论多么完美, 不可能与复

  (三)

 教育政策执行的作用 1、 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策的主要目的不是研究问题, 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

 政策制定主要是研究问题的过程, 政策执行才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

 没有政策执行, 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政策目标的实现无从谈起政策目标的实现无从谈起。 2、 检验政策成效。

 政策执行过程也是政策效果产生的过程。

 只有通过政策执行, 才能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并不断加以修正, 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为后继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政策执行的反馈功能。

 三、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一)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程序或步骤) 1、 政策理解和宣传。

 执行者只有对政策充分理解,才会积极主动去执行政策, 自觉接受和服从政策。这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为有效执行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资源保证落实教育政策要有如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落实, 经费保证问题在不少地方没有解决。 3、 组织落实。

 政策执行有时需要建立一定的专门工作部门和机构, 常规性的政策落实, 可通过原有机构实施, 非常规性或以前没有涉及到的教育政策, 则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上海市政府成立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协调政府、 社会、 高校各方面资源。定的资源保证 2、 资源保证。

 落实教育政策要有一定的资源保证。

  4、 政策试验。

 一些重大的教育政策出台前常常先在局部试点, 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推行。政策实验一般有三个过程:

 一是选择实验对象; 二是设计实验方案; 三是总结实验成果。 5、 政策调整。

 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些是政策设计本身的问题, 有些是对情况估计不足。

 需要进行调整、 完整,以有效解决各种新问题。 6、 政策合法化。

 将重要政策上升为法律, 增强政策的权威性, 为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 (二)

 教育政策执行的手段 1、 行政手段。

 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 采用行政命令、 指示、 规章等方式来实施教育政策的方法。其特点是:

 权威性; 强制性; 时效性, 对特定的时间和特写的对象有效。

 。 2、 法律手段。

 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与行政手段相比, 更具权威性和强制性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3、 经济手段。

 利用经济杠杆的方法来保障教育政策的实施。

 通常有经费划拨、 奖励、 罚款、 没收资产等。 4、 思想教育手段。

 人本管理方法。

 常用的形式有宣传、 说服教育、 协商对话、 批评与表扬等。

 此手段运用时要防止逆反心理。

  (三)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 1、 经费资源。

 是政策执行的基础物质资源, 经费保证。 2、 人力资源。

 执行要靠人完成。

 但并非人越多越好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效率好, 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效率,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建立良好的工作机 3、 信息资源。

 政策执行人员要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 还要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的分析整理,去粗取精。 4权威资源。

 它是政策执行的一种特殊资源, 没有权威很难有效执行。

 四、 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一)

 教育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教育政策的性质。

 教育政策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对其执行效果影响很大。 一是政策目标越大, 涉及利益越多, 执行难度越大; 二是问题本身设计的范围越大, 执行难度越大; 三是问题复杂, 执行难度越大; 四是政策方案越具体明确, 执行效果越好; 五是政策资源越充足, 执行效果越好; 六是政策的合法化程度越高, 执行效果越好。

  2、 执行机关的效能。

 包括执行人员的素质、 工作态度、执行人员的角色关系、 组织内部的沟通协调、 执行者的 管理水平、 技巧等。

 小问题酿大祸。

 积怨爆发等。 3、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 政治文化环境等, 如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实行难问题,个人诚信扩招与就业市场矛盾个人诚信; 扩招与就业市场矛盾; 教育成本分担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问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家庭经 4、 大众传媒。

 宣传造势, 重要的社会力量。

  A.有效而可行的理论与技术 政策制定出来之后, 它不是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有没有一个有效而可行的理论与技术做支撑, 就决定了政策的执行情况。 ---受政策影响的人群的差异程度 同样一个政策,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当中, 执行效果是不一样的。是不样的。 ---受政策影响的人群的数量 ---受政策影响的人群的行为需要调整的幅度 B.政策本身的条件 ---政策的执行, 肯定有自身的条件, 政策资源、 政策的合法性、 政策规划的精确性。

 (二)

 教育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型 1、 过程模式。

 美国学者史密斯在《政策执行过程》 中提出此模式。

 影响政策执行的有四大因素: 一是政策本身的合理、 正确性; 二是执行机关的情况;三是目标群体 三是目标群体; 四是政策执行环境。 政策执行过程是这四个变量相互影响、 相互关联的过程,所以称过程模型。 2、 互适模式。

 政策执行是执行组织或执行人员与目标群体间围绕政策目标和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

  3、 博弈模式。

 政策执行好比一赛局, 取决于各方参加者的策略和战术选择。

 最常见的执行赛局有四种:

 政策资源受到分散; 政策目标发生偏差; 执行机关面临各种困境;执行资源出现浪费。4源阶段和监督执行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虚幻的, 而不是直线单向的。

 每一阶段遵行合法, 理性, 共识三原则。循环模式政策执行分成拟订纲领发展阶段分配资 4、 循环模式。

 政策执行分成拟订纲领发展阶段、 分配资 5、 系统模式。

 政策执行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系统, 共同影响政策的效果。

 (三)

 政策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明确既定目标。

 执行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选择,明确既定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战术是为了实现战略服务,有时为贪一时之功, 局部战术上的胜利可能是全局战略上的失误, 违背初衷的做法是执行之大忌。 2、 实施反馈控制。

 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 必须重视反馈控制, 保持应变能力。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 预期效果与执行效果之间的偏差时客观存在。应根据实际反馈情况, 不断调整原来选择的策略, 逐步达到或接近既定目标。

  3、 在探索中前进。

 摸着石头过河, 对风险较大无先例可循的执行工作非常适用。

 对于新问题, 只能根据笼统或模糊的政策目标, 在执行中逐步摸索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并运用管理学的反馈控制原理, 不断对目标进行修正, 使实施方案逐渐完善。

 如市场营销中的“试试看”策略, 日常生活中的猫捉老鼠过程。 虽然试探方法有时起作用, 但对于较确定或常规的情况不宜。

 因为试探毕竟有风险, 有时代价极高。 4、 重要政策整合。

 一项政策执行或政策问题的解决,可能同时会牵扯到相关问题的其他政策, 若彼此不一致,会促成不同的执行行为。 有时政策本身之间的冲突成为执行难的根源。

 因此, 政策整合性好坏, 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信度和效度。

 五、 政策执行———案例1 案例一:

 解读公共政策执行中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以某市出租车司机拒交经营权及有偿使用金为例 随着公共政策的调整利益的力度不断加大,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也不断增多。 一、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及其社会影响响 (一)

 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何为目标团体? 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团体。

 某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对市区行政审批的小型客运出租汽车征收经营权、 有偿使用金的通知》 。

 在这一公共政策中, 拥有原来经行政审批的小型客运出租汽车的车主就是目标团体, 按《通知》 规定,这些出租车必须按时向小横幅上交其出租车的经营权和有偿使用金。

  从理论上说, 他们可能有四种反应: A、 态度和行为上都服从 B、 态度上不服从, 行为上服从 C、 态度上服从, 行为上不完全服从或完全不服从 D、 态度和行为上都不服从前两种反应都有利 前两种反应都有利于公共政策的执行, 尽管第二种反应在政策执行效果和社会影响上可能不尽如人意。

 第三种反应是目标团体会利用人情社会关系网, 在既定的公共政策中“钻空子” , 使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有所变通,或使自己不再该公共侦测调整的利益对象范围之内。

 第四种反应, 即是我们所说的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 它通常以极端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执行尽管第种反应

 就本案例而言, 该市政府曾在1992年为例培育出租车市场, 鼓励公民投资加入出租车行业, 而用行政审批的方式以每辆出租车十万元的价格, 将出租车经营权和使用权长期卖给车主, 如今却出台政策要求上叫经营权并支付有偿使用金。出租车车主在态度上认为该《通知》 不合法, 认为出租车车主在态度上认为该《通知》 不合法, 认为政府政策出尔反尔、 不合理, 部分车主甚至认为, 这是对他们私有财产权的侵犯。

 与此同时, 出租车在行为上拒交经营权和有偿使用金, 并以示威, 抗议、 集会、 罢工等方式要求政府更改既定政策。

 这显然是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的体现。

 (二)

 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的社会影响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这种以激烈的冲突方式表现出来的目标团体不服从现象, 正在不断增多且有计划趋势。

 通常会带来两方面的社会影响。一方面, 它是社会发展的自我调节行为。

 从宏观上说这种挑战乃是社会的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发展上说, 这种挑战乃是社会的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发展自我调节的需要, 也是克服人为设计组织秩序局...

篇七: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222 -收稿日期:2018-10-27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科规划课题“教育公平视域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2017-133)作者简介:隋幸华(1977—),女,湖南岳阳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讲师。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8.12.045隋幸华 1,2(1.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2.湖南理工学院 教务处,湖南 岳阳 414006)摘要: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偏差,从执行主体行为视角来看主要表现为: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发现,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执行者对执行该教育政策的态度、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行为。为减少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应确保政策内容的务实和清晰,为政策执行配备充足的资源与措施,提高政策执行者整体综合素质。关键词: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主体因素;计划行为理论中图分类号:G1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8)12-0222-05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这种分配的有效性绝大部分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美国著名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政策目标能否最终得到实现,仅有10%取决于政策方案的确定,而其余的90%则依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1] 。教育政策作为一种对教育资源分配的手段,其执行过程则体现了管理者对于教育资源和利益分配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系统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执行结果偏离政策预设目标的情况,而在政策系统内部,执行主体的行为偏差则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教育政策执行行为偏差 [2] ;有学者运用“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分析了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3] ;还有学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解读了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变异与偏差 [4] 。从本质上讲,教育政策的执行是执行主体的一种行为选择,而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行为科学相关领域并被实践和不断的调查研究证实为行之有效的一种理论。本文聚焦于我国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分析教育政策系统内部的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形成的深层机制,以期减少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及表现在具体实践中,公共政策的执行并非总是遵循政策的预设目标行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不令而行”的情况屡见不鲜,教育政策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一直是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什么是教育政策执行偏差,教育政策研究者袁振国和孙绵涛对其都有详细解释,尽管两位学者的表述有异,但所表达的观点却大致相同:教育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执行主体未完全按照政策目标执行,导致执行结果偏离原政策意图,从而影响政策最终实现的行为 [5-6] 。在我国所推行的教育政策中,其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执行主体的角度来2018年第11期(总第281期)——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万方数据

 - 223 -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执行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在执行过程中,一项教育政策往往需要执行主体一系列的政策活动才能实现政策目标。执行主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在其工作职权范围内有相当的自主权,这就给了执行者以较大的执行空间。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在权衡各种内外部资源及现状的情况下,选择哪些执行活动忠实于政策,哪些执行活动可以对政策做偏离执行;即使在其忠实于政策的前提下,亦有很大的空间选择执行的顺序以及执行的力度等。马曲与西蒙指出:“基层官员通常选择那些自以为最可能成功的,但却不一定是最需要的个案进行处理。”[7]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政策就是一个执行主体执行政策部分内容的典型例子。为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并在此规定下进一步要求“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等 [8] 。上述这些规定被视为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政策依据。然而到了地方政府执行政策阶段,由于“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活动比较容易完成,而且能够实现布局调整的成效,因此,各地政府都热衷于这一政策活动,开始大规模“撤点并校”。但是与此相适应的“有条件的寄宿制学校”“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等政策文本中应有之义却因为资金困难、人员缺乏、耗时耗力等原因成了政策执行的盲区,这也就出现了后来的严重不能满足需要的寄宿学校和各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校车。由于政策执行的偏差又催生了新的教育不均衡与不公平,这可以说是政策执行主体部分执行政策所造成的政策失真。(二)执行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袁振国认为,政策替换,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入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而实际上与原政策精神与目标不符的内容 [9]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经常遇到或不理解政策原意或根据地方实际无法执行原政策或根本不想执行原政策的时候,但迫于上级要求又不得不执行政策,于是,替换表面与政策一致的政策成了他们的选择。利普斯基更是认为,“基层官员其实才是真正的政策制定者”[10] ,以此来说明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中策略空间的宽广。国家实行的“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在各地执行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被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替换,一些拥有优质教师资源的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选派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去支援薄弱学校,而是“或者选派一些并非是教学骨干教师应付差事,或者凭借地域或学校的品牌效应,以必须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流动支教为前提条件,接收新毕业的大学生来完成上级派下来的流动名额”[11] 。于是,“中小学教师交流”这一旨在增强薄弱地区师资力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在执行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削弱,远未达到政策制定者最初的政策意图。(三)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所谓的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就是指在政策执行之初被宣传一通,遵照执行,过后便又以违背政策的其他形式出现。教育政策一般是以政策文本的形式下发至各执行主体,而在政策文本执行之初,往往伴随着各种监督、检查、考核等。执行主体在上级部门的高压态势下,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宣传执行比较到位,但随着监督检查的结束,执行主体便开始我行我素,违背政策的行为又开始出现。教育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就是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学校在开学之初,到处张贴禁止乱收费的标语,乱收费的检查组遍布各校,“治理乱收费”政策得到很好执行。但一阵风过去,一些学校便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或以自愿的原则,向学生收取资料费、书报费、牛奶费等。这种费用的收取虽然换了一种形式,但却还是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的一种表现。二、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主体因素从根本上说,教育政策的执行实际上是教育政策执行者一系列行为的总和,而教育政策执行者主要就是执行教育政策要求并负责将教育政策目标贯彻落实的组织和个人,是将教育政策制定者的意图贯彻于政策对象的主体,他们往往掌握着教育政策执行的资源、手段和方式方法。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执行组织主要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而【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万方数据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No.12.2018(Cumulatively,No.282)- 224 -执行者归根结底是这些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执行者要开展政策执行行为,必然会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他们会在权衡各种政策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教育政策规定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给执行主体以较大的空间,从而为其执行的决策和行为提供了很大的余地。正因为如此,政策的执行行为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执行者如何参与政策执行行为,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执行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PB)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最初由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又超越“理性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个体通常是理性的,可以全面系统地利用自己能得到的所有信息来衡量某一行为,因此,人们在决定参与或不参与一个特定行为之前就考虑到了其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12] ,其理论框架是个体的行为受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而其行为意向又受其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重要影响。但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Ajzen发现理性行为理论存在的最大的局限之一就是在许多时候,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并没有很强的控制力,尤其是在其缺乏技能或受制于外界环境之时,因此,个体的行为并不一定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指出,人的行为并非全出自个人理性,还取决于个体经验和预期困难,并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这一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其理论框架为个体的行为受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变量又是个体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13] 。其中,行为态度是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的总体评价,主要是指其对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喜欢、认同以及喜欢或认同的程度;主观规范是指行为主体在决定是否从事或如何执行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的轻重缓急,反映了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执行某一行为的期望及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指行为主体所感知到的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这一特定行为,其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并且与个人的能力、胜任力及其所具有的执行目标的技能有关 [14]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进行分析,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教育政策之前及过程中,有三个因素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执行者对执行该教育政策的态度、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以及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一)执行者对执行该政策的态度教育政策执行者认同该教育政策以及对其的认同程度会影响教育政策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偏差。在教育政策过程中,决策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议程设置、政策辩论、政策形成和政策合法化等阶段,将意图、目的、工具、程序等以文本的形式呈现 [15] ,因此,到了执行阶段,政策执行者见到的一般是以文本为表现形式的政策。由于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领域,在某一政策之下,可能存在多种政策文本,而在不同的政策阶段,对政策文本的解读又融入了不同政策参与者的喜好与意图,这更增加了政策的模糊性、笼统性与解释空间。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执行主体的利益选择过程,无论何种选择都必然对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冲击,作为执行主体,就会因为政策文本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在政策执行阶段,执行者在解读与执行政策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政策解读,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意义解读,而这些解读则可能偏离政策意图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就可能使政策的执行偏离政策制定的初衷,导致政策的执行偏差。(二)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该政策时所感知到的重要他人或团体的期望会影响教育政策的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偏差。教育政策是多重利益相关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政策需求各不相同,而由于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稀缺性,他们的需求不可能同时获得最大化的满足 [16] 。而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对利益的一种重新分配,这一行为直接决定哪些政策对象是受益者以及哪些政策对象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与政策对象直接联系的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时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或大或小,这就造成执行者可能根据压力轻重缓急的不同来执行。正如格瑞斯汉姆法则(Gresham"s Law)认为的,定型的计划活动必须支配非定型的计划活动;基层官员倾向于对容易处理的、定型化的计划往往给予较高的优先级,以牺牲那些繁复的、非定型化的与花费时间的计划 [17] 。此万方数据

 - 225 -【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类执行行为毫无疑问将导致政策的执行偏差。(三)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教育政策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怎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即其自我效能也会影响教育政策的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偏差。一项教育政策实施之初,必然是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因此,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之前必须要对该政策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如对政策意义及权威的认识、对政策执行环境的认识、对政策目标群体的认识等,而对所有这些方面的认识都有赖于执行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较高的教育政策执行者能积极主动投身于政策执行全过程,明晰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对象与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厘清其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主动为政策执行排除困难;相反,自我效能低的政策执行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政策则可能消极以待甚至束手无策,不愿或无力化解政策执行中的各种矛盾与困难。因此,自我效能...

篇八: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教育发展研究   圈刘超良李红梅一、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制定的模式及特点国家层级的学校德育制度作为教育制度的重要构成其决策权及决策方式由政府所掌握和确定。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往往是由国家作为决策主体由组织政府机构、教育官员和专家制定的并依据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正。这一学校德育制度的制定形式可概括为“精英模式”与“渐进模式”。…学校德育制度决策的“精英模式”与“渐进模式”各有其合理性。“精英模式”能发挥决策人员的理性较为全面地掌握德育理论和信息科学地预测社会和德育的发展趋势比较准确地把握国家意识形态反映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渐进模式”是一种基于经验对已有学校德育制度进行改良式的决策模式。学校德育制度变革之所以采用渐进方式是因为决策者掌握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决策的程序性和决策者利益的维持所致。“渐进模式”能减弱学校德育制度变革的阻力并能促使德育的稳定发展。学校德育制度决策的“精英模式”与“渐进模式”也各有其局限性。“精英模式”通过政府决策人员和专家等对学校德育制度决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公共利益但由于没有大众的参与疏远也会学校德育制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由此学校德育制度往往被人们当成外在意志而增加了实施的难度甚或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回避或抵制制度执行的困局。由于“精英模式”存在着缺陷“渐进模式”便开始被采纳。但也有学者认为“ 般而言渐进模式只有有限的效度。该模式在一个承平稳定的社会里其效度较高而在急速变迁的社会中新问题层出不穷渐进改变不再适应实际的需要渐进模式就失去了作用。”“我国当前施行的学校德育制度多是经 世纪  年代以来经渐进变革而成的但当前社会环境和德育现状以及德育主体的德性素养已与往日相去甚远致使现行学校德育制度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力日渐减弱。一句活由于学校德育制度制定的“精英模式”和“渐进模式”的局限性和在实施过程中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已导致学校德育制度的失真。二、学校德育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失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有效地贯彻落实。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目标或不能解决有关德育问题甚或对德育发生不良的影响。这一现象称为学校德育制度失真。 一 学校德育制度失真的表现形式学校德育制度失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形式化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能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学校德育制度或为应付上级部门的督查而拟订执行计划安排一些德育活动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制度的基本精神二是短期化由于当前我国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德育为人们所轻视学校德育制度很难长期得到执行往往在短时性“运动式”的学校德育制度贸彻活动后就被束之高阁缺乏一贯性和延续性三是残缺化学校德育制度得不到全面实施与落实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只能部分刘超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华中帅范大学教育学院博上生 武汉       李红梅三峡大学讲师 宜昌        学校德育制度的失真与创新一  —万方数据

 学校德育制度的失真与创新为人们所执行致使其在实施过程中残缺不全。 二 学校德育制度失真的原因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失真的原因可以从学校德育制度本身、学校德育制度的配套制度、学校德育制度的执行者和学校德育制度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校德育制度本身的缺陷   制度目标不合理其一目标过高企图以学校德育制度来解决非德育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学校德育制度的规限与指导域是有限的一些政策性文件都明确要求“中小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如一地抓紧抓好。全社会都要努力关心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Ⅲ“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等。而德育是否首位不仅仅是教育观念问题还涉及教育评价制度、教育经费制度、学校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单一的学校德育制度是无助于德育地位提升的。况且全社会是否关心并促进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学校德育制度是难以管得了的恰恰相反当前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正影响着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其二目标不确切制度执行者难以理解与把握。比如《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提出“制定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增强德育整体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其中“全方位”是指学校工作的各方位还是全社会、“全员”包括哪些人、“德育整体效果”由哪些方面组成等都是模糊的概念。由于《大纲》没有明确的规定执行者就很难确切把握德育 二作的目标也可能使他们放弃应负的德育责任。   制度内容存在矛盾现象其一德育目标的内容层序不清。在我国学校德育制度文件中存在着德育总目标内容与具体目标内容层序不明的问题。比如中学德育总目标中的“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德育具体目标层仍表述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和“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如果德育总目标不能分解为具体的德育目标那么学校德育制度就很难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执行。其二德育内容分类项的有序性与彼此关系的不明确性。在某些学校德育制度文件中德育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各方面内容自成体系。如政治教育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革命史、了解国情、时事政治等以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道德教育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为框架有序地组织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各有内容体系。各分类项德育内容明晰有序但彼此却处于无序状态表现于德育实践有时突出政治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形成德育“泛政治化”现象有时淡化政治教育使政治问题道德化。另外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看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   年 月  日 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中可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德育服务的井应该包括在德育之中。可是从这一文本中再也找不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关系的表述况且两者确实各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总之尽管德育的各分类教育的目标、内容存在很大差异性各有不同的教育原则、方法和途径但学校德育制度并没有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关系、教育原则、方法和途径等做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其三学校德育制度表述无主语德育主体不明确。比如《 、学德育纲要》对德育内容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中学德育大纲》对德育内容的规定是“对高中、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以卜各系列内容的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德育内容的规定是“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在这三个德育大纲中都没有具体明确谁来规划和实施德育内容。学校德育制度规范的主体不明则可能使德育主体职责不分并难以在德育工作中得到确切而有效的实施。学校德育制度内容的矛盾性使人们难以把握德育的真正内涵而德育方向不明在一定程度上会使 万方数据

 学校德育制度的失真与创新德育工作陷入无序状态即使教育者殚精竭虑地开展德育工作也无法达成学校德育制度的预期目标。 学校德育制度的配套制度不健全既然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那么学校德育制度就需要其他制度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配套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  没有建构起与之配套的学校制度学校德育制度的实施需要人、财、物、事、时间和信息等要素的配合还需要相应配套的各种学校制度的支持然而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往往以单一形式出现缺乏一定的配套制度。学校教育主要以教学为中心其他教育 活动和管理工作都围绕教学【而进行。由于学校德育制度和其他制度多从各自预期的目标而设计即便学校德育制度设计合理也会因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造成其实施与其他学校制度发生矛盾冲突从而削弱学校德育制度对德育工作的规范和指导能力。   缺乏切实合理的评价制度和督导机制支持一方面学校德育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予以支持。有学者指出“‘德育首位’之所以一直游离于学生家长及教师的思想之外活像一架穿梭于学校上空的‘轰炸机’而却命不中师生心中的工作目标其关键之处就在 对学生品德这一‘目标’缺乏科学测评这一‘导航机制’。”口。直以来我们总期望教育者能起主导作用自觉地执行学校德育制度但正因缺乏切实合理的评价制度的支持学校德育制度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德育是系统性的教育活动需要德育督导机制给予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    年 月 日 规定“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开展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督导评估制度。”但从现实的德育活动看各级教育行政部 并没有认真落实有的缺乏督导评估的制度和计划有的即使开展督导评估活动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只是“走过场”有的通过督导评估后发现问题却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学校德育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普遍缺失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制度和督导机制是造成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失真的重要原因。 学校德育制度执行者的问题学校德育制度的执行者包括有关政府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由于制度执行者各自的利益、观念等原因而导致的学校德育制度失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 德育制度执行者之间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公共决策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公共决策执行者是按“经济人”模式行事的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憾此而言由于社会各部门、个人之问存在着事实巴的利益关系为维护各自利益都会通过一定的绀织机构和手段尽可能拓展自身的利益范围。因此通过制度配置社会各部门、个人资源的能力必然受到它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限制。同样如此学校德育制度涉及政府部 、学校、教师和学生等的利益而他们会从自身利益考虑德育行为影响着学校德育制度的实施。就各级政府而言对教育的要求首先是满足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决定学校德育制度的实施程度。学校是相对独立的“实体”国家层级的学校德育制度能否或在多大程度 涉及学校教育自然也被纳入学校牛存与发展的利益范围。当分数和升学率成为学校获得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手段时那么学校就会将此置于学校教育的首位当决定教师的待遇、职务、声誉的主要标准是其所教课程的学生成绩时那么教 币就会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科教学上德育只是服务于教学的工具以致“管”代“育”便成为是当前德育的主要形式当能否升学、就业是以学业成绩和知识、能力为凭证时学生受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做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上述正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各教育主体为利益获取而不能认真执行学校德育制度的深层原因。   学校德育制度执行者认识的局限陉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制度执行者的认识局限性『『   导致对学校德育制度的目标、意义、内容、要求等方面的误解。一是因为学校德育制度是决策部门制定的对执行者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执行者为利益计而忽视制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以致缺乏执行制度的主体性甚或对学校德育制度持不信任或抵触的态度。二是对学校德育制度理解上的偏差。建国后较长的时期里学校德育的政治化现象影响了人们对德育的正确认识。《中小学德育工  一万方数据

 学校德育制度的失真与创新作规程》     年 月 日 中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对这一德育的政治方向规定当前许多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依然把它当作是德育价值的基本取向。但由于长时间来人们对政治教育、政治运动有着复杂的心理对学校德育总持有怀疑或漠视的心态以致人们对学校德育制度的理解往往有偏差执行过程中难以不折不扣。   学校德育制度执行者的动力不足产权理论认为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存在多种属性如果某些屙陛在使用 不存在排他性就表明...

推荐访问:小学教育政策存在哪些失真现象 失真 小学教育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