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5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03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5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机关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计划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5篇

篇一: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计划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了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根据柳教电教[2015]33 号文《关于组织实施柳州市 2015 年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通知》精神,我园拟采取按班分配培训名额与教师自主报名相结合的形式,推选出 22 名教师参加柳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的学习。为确保学习质量,特做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 通过此次培训,提升受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2. 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集体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培训模式 采取网络研修、现场实践、集中研讨、小组互助等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

 三、培训时间及内容安排 1.9 月中旬召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启动会。传达《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关于组织实施柳州市 2015 年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通知》的精神,并向参训教师介绍此次培训的时间、内容、任务以及网络研修操作平台的使用等。

 2.9 月 20 日前使用账号登录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在网上熟悉操作流程并完成训前测评。

 3.9 月 20 日至 11 月 30 日,根据教师情况建立 4 个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坊,推选工作坊主。各组成员在坊主的带领下进行网络研修,按

 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撰写研修作业,并定期制作学习简报。

 4.10 月 21 日至 11 月 21 日,各工作坊开展现场实践活动,分享信息技术成果(PPT、数字故事、微课等),并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课例展示。

 5.12 月初,开展培训总结及表彰优秀学员活动。

篇二: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1 -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

  各教育学区,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撑教育改革发展,助力“重要窗口”建设,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通知》(浙教办函〔2020〕178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 2.0)。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 2022 年,通过实施提升工程 2.0(每人不少于 50 学分),基本实现“三提升两推进一形成”,即校(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创新、全面推进学校(幼儿园)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形成与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新样态,为瑞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率先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打好坚实基础。

 (一)提升学校(幼儿园)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按照需求导向、整校(园)推进的基本原则,结合学校(幼儿园)特点,

  - 2 - 分析信息化发展需求,突出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助力“互联网+教育”发展,优化和完善学校(幼儿园)信息化发展规划,形成整校(园)推进方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学习方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突发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育供给体系,全面支持和促进学校(幼儿园)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打造引领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的骨干团队。各学校(幼儿园)建立应用创新骨干团队,立足学科教学,为学校(幼儿园)实施提升工程 2.0 提供专题培训、研修引领等专业服务支撑。立足区域内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普遍情况,依托骨干队伍,实践和引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加深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教育应用,积极探索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助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全面提升教师在线教学等信息化教学能力。整合教师培训、教育技术、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骨干等力量,汇聚优质资源,建立适应学校(幼儿园)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园)推进新模式。学校(幼儿园)根据整校(园)推进方案组织培训,开展混合式培训和校本应用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是在线教学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平台功能、有效使用互联网资源、精准开展在线教育评价与反馈等,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创新。

 (四)促进城乡学校(幼儿园)信息化应用水平均衡发展。

  - 3 - 结合我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行动,以远程专递课堂、城乡同步课堂等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和“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整合资源,向偏远山区、小规模学校(幼儿园)倾斜,协同推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以混合式培训与协同研修的形式,优化乡村学校(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幼儿园)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差距,助推城乡普职高、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构筑特色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新样态。以“信息化规划为牵引、网络化管理为支撑”的整校(园)推进模式,高效精准地实施提升工程 2.0,构建以校(园)为本、规划引领、多方协同、全员参与、聚焦应用、专题研修、成果导向、量化考核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样态。充分发挥数据的综合价值,开展学校(幼儿园)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探索和实践学校(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

 二、主要措施 (一)研制过程性管理规范和实施标准。根据教育部和浙江省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提升工程 2.0 整校(园)推进实施指南、校本应用考核指南,制订工程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提升工程 2.0 的目标和任务,规范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路径和工作流程,有效落实提升工程 2.0 的各项工作。

  - 4 - (二)提升学校(幼儿园)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组建由校(园)长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学校(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的学校(幼儿园)信息化管理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跟踪指导模式,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形成学校(幼儿园)信息化发展规划,支持管理团队落实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有效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能力。

 (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选拔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部门专业人员、教研员、师训管理人员等,组建培训者队伍,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开展培训团队专项培训,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提高培训团队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设计实施校(园)本应用及其评价考核等方面的能力。

 (四)围绕信息化教学创新推动教师研训。按照“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幼儿园)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在培训团队的指导下,学校(幼儿园)根据制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设计教师研修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师培训机构,采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实践应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开展教师选学、校(园)本研修和区域教研。围绕课程指南,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

  - 5 - 修,推进在线教学、同步课堂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推动教师应用研修社区、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等,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助力学校(幼儿园)教学创新。

 (五)升级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多渠道汇聚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教育大资源,积极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持的实物情景和实训操作等培训资源,以及一线优秀教师参与研发的课程资源,汇聚一批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优秀案例、精品课程、示范项目,同时,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构建提升工程 2.0专家师资库、成果资源库和省级远程学习平台,形成“二库一平台”。建立共享的区域和学校(幼儿园)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和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加强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帮助、指导各校(园)完善教师研修服务平台。

 (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发掘一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创新的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在学校(幼儿园)信息化整体推进策略、精准教学、“人工智能+教学”、技术支撑的混合式教学和项目式学习、STEM(STEAM)、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评价等方面,形成示范案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七)强化过程监测和绩效评价。各校(园)提升工程 2.0的实施情况将纳入教师培训绩效考核。通过省教师培训质量监控管理平台开展常态化监测,实施全过程监控,定期通报监测结果。

  - 6 - 建立成果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教师能力发展评估模型。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数据综合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提升工程 2.0 整校(园)推进绩效评价。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提升工程 2.0 顺利实施,市教育局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人事科、电化教育和教育装备中心、市教师发展中心及各教育学区等组成的瑞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附件 1)。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和省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工程的规划、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有序地推进工程实施。

 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电化教育和教育装备中心和市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应用氛围,从信息化规划制定、环境建设、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校(幼儿园)落实信息化校本应用研修与学科活动整合的相关工作,做到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同时,做好提升工程 2.0 项目管理、培训实施、过程监督等工作。

 学校(幼儿园)是提升工程 2.0 的主体,校长(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幼儿园)要整合本校骨干教师力量,成立校(园)提升工程 2.0 领导小组、落实专门的负责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本校(园)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围绕规划切实制定方

  - 7 - 案,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和实践应用,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整校(园)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二)加强统筹规划。为稳妥有序推进提升工程 2.0,学习全省先行试点学校的先进工作经验和经典培训范例,我市提升工程实施工作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分学区逐步推进,具体安排详见《XXX 市“提升工程 2.0”工作安排》(附件 2)。

 (三)强化科学指导。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注重创新、尊重差异、扶持薄弱、均衡推进的原则,面向不同乡镇、不同环境、不同学校,分类设计,精准指导。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幼儿园),以片区或中心校(园)为单位整体设计推进。坚持成果导向,以促进校(园)本应用为宗旨,保障整校(园)提升实效。建立竞争择优的有效机制,鼓励有能力的培训机构,协助学校(幼儿园)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整校(园)推进实施方案、课程资源和管理服务等,提供示范案例和经验样本。

 (四)加强质量监控。各教育学区,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大对提升工程 2.0 监管力度,重视校(园)本应用考核。坚持重心下移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校长(园长)考核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强化培训经费保障。提升工程 2.0 培训费标准为 500元/人。培训经费在学校(幼儿园)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按规定全额列支。培训经费专项用于课程资源建设、培训实施、实践应用、

  - 8 - 平台支持、绩效评价和培训管理。各校(园)要规范经费管理与使用。

  附件:1.XXX 市“提升工程 2.0“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2.XXX 市“提升工程 2.0”工作安排

  XXX 市教育局

  2020 年 11 月 4 日

  - 9 - 附件 1 XX 市“提升工程 2.0”领导小组及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一、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副组长:XXX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组织人事科科长

  XXX

 市教育局电化教育和教育装备中心主任

  XXX

 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XXX

 市教育局安阳教育学区主任

  XXX

 市教育局塘下教育学区主任

  XXX

  市教育局莘塍教育学区主任

  XXX

 市教育局飞云教育学区主任

  XXX

  市教育局马屿教育学区主任

  XXX

  市教育局高楼教育学区副主任

  XXX

 市教育局湖岭教育学区主任

  XXX

 市教育局陶山教育学区主任 成员:

 XXX

 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XXX

 市教育局电化教育和教育装备中心

  XXX

 市教师发展中心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XXX

 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成

 员:XXX

 市教育局电化教育和教育装备中心

  XXX

 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XXX

 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 10 - 附件 2 XXX 市“提升工程 2.0”工作安排 一、实施学校计划安排 时间 参训对象 2020年下半年至 2021 年上半年 XXX 教育学区、 XXX 教育学区所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021年下半年至 2022 年上半年 直属学校(幼儿园)教师, XXX 教育学区、 XXX 教育学区所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022年上半年至 2022 年下半年 XXX 教育学区、 XXX 教育学区、 XXX 教育学区、 XXX 教育学区所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023年上半年 查漏补缺,总结经验。

 我市提升工程 2.0 实施工作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分学区全员培训,计划于 2022 年下半年完成,共 2 年半时间,2023年上半年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各校(园)要积极实施提升工程 2.0,要有比较清晰明确的信息化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且具备较好的开展提升工程 2.0 的信息化环境基础。

 二、整校(园)推进教师研训

  - 11 - 学校(幼儿园)制订学校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围绕学校(幼儿园)信息化规划落实,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总计 50 学分,包括基础培训和实践应用)。

 根据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中心评测信息,推荐优质培训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师研修网、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作为我市合作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需展示培训方案,各校(园)根据本校(园)信息化发展要求自主选择上述培训机构。整校(园)推进时间为期一年。

 培训机构基本要求:

 1.已取得我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学校或培训机构。

 2.具有丰富的教师混合式培训实施与管理经验。

 3.具有能支撑以“信息化规划为牵引、网络化管理为支撑”的整校(园)推进模式的学习平台,能以教师工作坊(网络空间)等方式开展在线研修,并具备过程分析、精准推送、实时、远程交互、资源聚合共享等功能,能满足各种在线学习和校本管理需求,有较好的技术支撑和在线服务能力。

 4.能为学校(幼儿园)提供高质量的整校(园)推进方案。遵循“需求导向、突出应用”的原则,立足学校(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推进和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有效融合基础培训、专题研修、应用实践等环节。

  - 12 - 5.熟悉我省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在实施过程中能主动对接教育技术、教学研究、质...

篇三: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市 市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程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XX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XX 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组织实施好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 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增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从 2020 年至 2022 年底,完成全市教师(含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加强县(市)局长、分管局长及校长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意识,提升全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二、推进办法 (一)

 市 级加强统筹规划,组织示范引领培训 市上主要负责统筹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组建市级管理团队及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培训资源,开展示范引领培训,建设一批“整校推进”试点学校,指导督促各县(市)分层分类开展全员培训。

 1. 做好统筹规划管理。结合国家目标任务,XX 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实施指南,统筹安排培训项目、资源建设、应用考核等工作,研制规划、方案、指南等。

 2. 组建 市 级培训指导团队。制定市级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办法,从市、县(市)相关单位遴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一线校长、骨干教师,教研、电教等专业人员,组建市级管理者团队、培训专家指导团队、学校管理指导团队、骨干教师指导团队及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管理员培训指导团队。

 3. 建设适用培训资源。依据 30 个能力点,根据不同学段和学校类别分层分类整合省级资源、自主研制少数民族特色课程资源。

 4. 开展示范引领培训。

 。

 一是开展学校管理团队领导力提升研修。为指导学校组建由校长领衔的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培训各县(市)学校管理团队,提升组织实施能力。

 二是开展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研修。以县(市)培训团队骨干为重点,提升培训团队规划设计、组织教研、指导校本研修、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能力。

 。

 三是开展学校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研修。面向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开展一期(200 人)学校管理团队和学科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培训,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和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师名校长。

 四是开展以“XX 教” 为主的“ 三个课堂” 应用骨干研修。

 。依托“XX教”,遴选“三个课堂”应用骨干教师,开展培训,提升“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能力。

 5. 实施“ 打样” 培训。

 学前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学校、高中教育学校、中职教育学校各选 1 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包含小学 1 所,初中 1 所)学校,共 5 所学校作为市级“样板校”,将有省级“样板校”的一个县(市)作为样板县,在市级培训指导团队统筹指导下,组织实施“样板校”、“样板县”整校推进试点,并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其中“样板校”推广到不低于10 所学校。

 6. 组织线上研修。

 依托“XX 智慧教育云平台”,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少于 20 学时的线上全员培训。

 7. 开展考核认证。

 根据校本考核方案,依托省级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统,开展县(市)培训情况考核。为全市教师提供培训结果查询、学时认证、证书打印等服务。

 (二)

 县(市)分批推进,抓好线下实践 县(市)根据实际需求做好“整校推进”全员培训。紧盯 30 学时的实践应用分批推进。

 1. 做好“ 两案一划” 。按照省、市实施方案,研制县(市)整校推进实施方案、整校考核与测评方案。根据提升工程 2.0 目标任务,针

 对各地实际存在问题,做好区域规划,规划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得当有效。

 2. 建强两支队伍。各县(市)组建由分管局长(1)、教研部门(2)人员组成的学校管理团队,指导学校组建由校长领衔的信息化管理团队。组建由教研部(1)、电教仪站(1)、外包第三方公司人员组成的县(市)级培训指导团队,打造“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县(市)级培训指导团队。

 3. 建优课程资源。各县(市)结合省、市教育资源平台,结合本地实际,丰富培训课程资源。可根据 30 个微能力点,研制地方特色能力点资源。

 4. 分批整校推进。借鉴省、市“样板校”“样板县”的经验做法。分学段分批推进提升工程 2.0。

 5. 指导校本研修。指导学校建立“骨干引领、教师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的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指导有研修方案,教研组互助有专题研修计划,教师选学有任务清单”的研修机制。

 6.。

 组织考核评估。要加强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的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价。进行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研修方案审核备案。依据省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和市级脚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分层分类组织实施校本应用考核及整校推进工作绩效评估。

 (三)学校整校推进,突出学用融合 学校根据自身信息化应用发展规划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实践和应用研修。

 1.。

 组建信息化团队。学校要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学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 3-5 人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应用创新和考核测评。学校要从教研组中选取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优的教师组建校级信息技术融合培训团队。

 2. 做好“ 一案一划”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立足信息化教学发展环境、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定有针对性、明确具体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及校本研修推进机制,制定有效的校本评价激励办法,研制校本研修方案。

 3.。

 建立制度。根据学校信息化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如教研、培训、备课、上课等规章制度。

 4. 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学校从 30 个能力点和地方特色能力点中选择至少 2 个维度(智慧教育创建学校选择 3 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教师从中选择至少 3 个能力点(每个维度不少于 1 个),开展不少于 50 学时的专题培训、校本研修、应用实践。其中实践应用30 学时建议分配如下:完成 3 个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 15 学时,参加能力点的校本教研 10 学时,完成综合应用能力点课堂实录 5 学时。

 5. 实施校本考核测评。坚持成果导向,依据教师选择的能力点,组织开展自评、教研组成员互评、学校考核小组考核等。

篇四: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园教研组信息技术化提升 0 2.0 校本 研修 方案

 学科 学前教育 学段 学前教育 负责人姓名

 职务

 职称 二级 联系电话

 手机

 本教研组人数 共 95

  人 研修目标 (根据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整校推进发展规划和项目研修计划,制定本教研组研修目标。)

 根据我园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教师信息化教学存有的问题确定教研组信息技术 2.0 整校推动项目研修目标。

 1.组建“园长负责、骨干引领、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通过学习,完成提升工程 2.0 任务中的校本研修任务、网络研修任务、校本应用考核中的微能力点任务,提升园长信息化领导力、团队信息化指导力。研修任务、网络研修任务、校本应用考核中的微能力点任务。提升园长信息化领导力、团队信息化指导力。

 2.打造信息化教研团队,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并将所学使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3.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服务幼儿,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等。

  4.网络课程研修,完成 3 个能力点的学习,制订幼儿园研修活动方案,指导教师拟定个人发展规划。掌握方法,聚焦能力突破点,形成教学时间划。

 5.线下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小组学习分层研讨。

 6.能力点提交与评价、经验总结。

 7.案例分享,成果推广。

 研修计划 (根据研修目标,确定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形式和具体研修安排。研修主题: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研修内容;

 构建“以园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的以微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探索骨干引领、教师选学、能力促进、整体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模式。

 研修形式: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应用 具体研修安排:

 第一阶段(2021 年 11 月—12 月):准备阶段 1.制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实施方案、学校发展规划及校本考核方案,并召开教师动员大会,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政策、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进行解读,提高教师对 2.0 工程的认识。

 2.园长带领教研组长根据我园的教学环境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对 30 项微能力进行分析解读确定我园能力点选择的范围。

 3.教师在研修平台进行能力点选择并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

 第二阶段(2021 年 12 月—2022 年 1 月):网络研修 通过集中学习、教师教师自学等方式,观看推送课程完成线上的课程学习任务。通过校本教研进行学习分析,困难解答等。

 第三阶段(2022 年 1 月—2022 年 3 月):分散学习,教学创新 利用假期将网络研修内容积累沉淀融汇贯通,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开学后通过集体备课、研课、上课、评课等形式引导教师在活动中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形评课等形式引导教师在活动中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同时各年级组进行形式多样的组内沟通,组外交流,汲取经验做法,完善自己的任务作业。

 第四阶段(2022 年 3 月—2022 年 4 月):阶段性测评 幼儿园开展教师汇报课活动,对教师进行校本研修考核。

 第五阶段:(2022 年 4 月)归纳总结解决部分遗留问题,同时做好总结工作,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和总结性材料,迎接县教体局考核工作。

 考核要求 (确定本研修组教师在本年度应达到的考核要求,如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产出、测评能力点数量、测评通过率等。)

 研修活动参与:参与率达到 100%。

 研修成果产出:

 线上课程学习:完成 450 分钟的课程学习。完成 3 个能力点选择:个人研修任务:提交个人研修任务 1 篇。“一师一课例”研修活动: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要求,以校为单 位,通过“一师 校本研修活动打造“一师一课例”。

 提交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的作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四个环节。

 测评能力点数量:2 个能力点。

 测评通过率:90% Y2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1. 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活动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面向对象、活动环境等,以 PDF 形式提交。

 2. 演示文稿制作:针对上述活动主题,选择任意一种工具制作支持活动开展的演示文稿,请转换成视频后提交。

 3. 演示文稿制作说明视频: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描述演示文稿制作过程,并说明在活动中如何使用,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Y4 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1. 微视频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撰写微视频设计方案,包括主题、面向对象、内容设计以及微视频应用思路。以 PDF 形式提交。

 2. 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 10 分钟。

 F2 技术支持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1. 采集工具:请提交一个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的信息采集工具,工具应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或汇总。若为文档,请以 PDF 形式提交。

 2. 工具设计说明:请结合评价目标和幼儿,介绍工具设计过程或选用依据以及应用计划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10 分钟。

 3. 采集案例:请提交一份应用工具采集到的幼儿真实行为案例,如记录完整的幼儿活动过程观察记录以及分析结论。若为文本,请以 PDF 形式提交。

 能力发展测评范围 根据研修目标和研修计划,确定本教研组教师能力发展测评范围,填写能力点名称,并说明选择该能力点的理由。

 能力点名称

 能力点名称

 Y2 演示文 稿 设计 与 制作 演示文稿丰富活动过程中的师幼互动。

 Y4 微课程 的 设计 与 制作 丰富教育教学或专业发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H1 技术支持的情境创设

 情境可以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引起学习注意,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H3 技术支 持 的幼 儿 参与 在集体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J2 技术支 持 的家 园 共育活动 教师需要具备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媒体素养,能够应用新媒体技术与家长进行良性沟通、有效合作。

 F2 技术支 持 的幼 儿 行为 观 察与分析 教师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采集工程性信息。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 0 2.0 个人研修计划

 一、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期望解决的问题

 1、教学 PPT 课件的制作及使用

 2、微课程的制作

 3、多媒体(班班通)的高效使用,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软件。

 4,A1、A2、A3、A5、A6;

 二、通过信息 2.0 平台发挥大数据优势。

 1、利用网络平台教育专家、名师的指导,加强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理论,课堂上积极有效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通过培训,学以致用,能够在多媒体教学境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如课件 PPT的制作,班班通的使用)把校园数字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利用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微信群,积极专家、教研员交流、探讨,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综合素养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

 三、研修主题,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四、实施步骤

 1、严格按照本次研修的日程安排进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

 ⒉除统—安排学习外,自己找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

 3.坚持在学中练、练中学,切实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保证学习时间,坚持每天至少学习 1-2 小时,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和作业。

 5.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懂的地方及时通过上网查询或向专家、同行请教。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6.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篇五: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2021 年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0 2.0 培训实施方案

  依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15号)等要求,为提高市参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意识,真正达成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创新,确保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主题

 本项目紧紧围绕整校推进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将提升工程与学校工作全面整合,切实降低工学矛盾,实现减负增效,让 2.0 工程成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为此特设定主题为:

 赋能工作·成就发展——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 二、培训对象

 区域培训指导团队、学校管理团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等 三、培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立足全市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实际,坚持“面向未来、整校推进、学用结合”原则,通过成果导向、任务驱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突出“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的研学理念,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精准测评”的培训机制,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指导团队建设,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研修计划,立足应用、靶向研修,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通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培训,提升市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修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实现“三提升一全面”总体发展目标。

 (二)各角色目标

 对象

 培训目标

 预期成果

 培训指导团队

 理解《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意见》的政策要求,能够根据各学校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规划,制定区域统筹研修指导方案。

 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方式方法,提升指导参训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能够对学校教研组信息化教学研修活动进行实施指导。

 依据本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考核规范的测评数据要求,能够指导学校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

 ·完成一份区域统筹研修指导方案 ·推荐一份学科教学优秀案例资源包 学校管理团队

 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变革,理解“能力提升 2.0”的文件内涵,明确自身应承担的工作职责。

 能够根据学校实际确定未来三到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并能够分解发展目标,根据本年度目标,科学制订学校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

 能够有效组织、实施和评估学校“能力提升 2.0”培训,从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能力,推进学校(幼儿园)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升自身信息化领导力。

 ·制定一份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 ·推荐一份整校推进案例资源包(含整校推进实施情况总结ppt 及学校优秀教学案例)

 (拟)教研组长

 能够根据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制定教研(年级)组信息化教学研修活动计划,并进行组织和实施。

 能够围绕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前瞻引领教学创新,形成相应的能力点示范课例。

 理解学校“能力提升 2.0”的校本应用考核办法,能够指导教师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

 ·制定一份教研(年级)组信息化教学研修活动计划 ·提交一份能力点教学示范课例 教师

 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环节,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能够依据学校整体推进发展规划和自身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学习、应用、实践在改进教学的同时实现微能力点的提升,并以作业形式提交。

 ·提交所选择能力点对应的认证材料

 四、培训环节与内容安排

 (一)管理与指导团队先行培训

 环节

 培训要点

 具体内容

 在线同步 研制规划 制定计划 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尚志市的区域培训指导团队、管理团队、学校管理团队开展 2 天的在线同步培训,学政策、明路径、悉平台厘清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步骤。

 网络选点 整校选点 主题确定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登录平台,依据本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确定 8 8- -0 10 个能力点。

 (二)参训教师全员混合研修

 环节

 培训安排

 具体内容

 能力点选择 学员选点

 推送课程 学员根据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所选的能力点组合和教研组确定的能力点选择自身所需的 3 3 个能力点, 建议所选能力点覆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维度中的三个维度; 平台根据学员选点情况自动推送对应能力点网络课程供参训教师学习。

 网络研修 示范引领

 形成课例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建立学科工作坊,由学科教研组负责人担任坊主; 教研组长通过预热学习环节先行学习能力点课程,并结合本组研修主题,形成本组能力点教学示范课例; 参训学员完成预热阶段课程学习。

 混合研修 网络研修

 课堂实践

 活动深化

 成果生成 学校教研组长与参训学员完成线上线下混合研修:

 1.完成所选能力点线上课程学习; 2.结合所学能力点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应用,将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 3.参与校本研修,包括听评课、课例研究、技术沙龙等校本教研活动; 4.完成所选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

 培训指导团队需对活动过程进行跟进指导。

 中期跟进 化难解惑 结合本区实践,围绕整校推进实施组织专家入校指导,重点围绕信息化技术工具的应用、融合创新典型案例的生成、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的把握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校切实解决培训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实践测评 成果考评

 优秀推荐 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参训教师个人提交的 3 个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进行考评。

 学校管理团队依据规范,对学员提交的 3 个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进行审核; 学员之间能力点开展互学互评; 区域培训团队对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抽查并推荐优秀成果; 参训学员个人的线上专题培训成绩由平台系统自动统计。

 总结评优 示范展示 参训学校总结项目实施经验与成果,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区县;区县组织开展评优活动,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和集体。

  (三)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流程建议

 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流程建议

 步骤

 学校管理团队

 学科教研组/ / 备课组

 教师学员

 第一步

 制定方案

 ·确定本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学校本年度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 ·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师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组建健全的校本研修小组,制定完善的研修制度。

 依据学校教学环境及一案一划,确定本组研修主题,围绕整校选择能力点研修范围,制定研修计划。

 / 第二步

 校本动员

 召开学校整校推进工作动员大会。

 讨论、研磨本组研修计划。

 围绕教研组/备课组研修计划,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第三步

 小组活动

 组织培训活动:基于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教师基础能力,组织开展通用技术工具培训活动;

 提供支持保障:

 为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后勤保障;

 形成总结报告。

 一轮讨论: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特点,讨论可以用于教育教学场景的信息技术工具。

 二轮讨论:围绕校本研修主题讨论各项信息技术工具在学科中如何应用,完成教学设计。

 三轮讨论:组织学员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展说课、研课活动。

 :

 一轮实践:结合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讨论结果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

 二轮实践:根据说课、研课的建议,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轮实践:课堂教学实施。

 第四步

 经验提炼

 组内总结交流,提炼经验做法,打磨课例研究成果。

 通过对比,提取他人经验做法,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五步

 一展所长

 建立测评机制,组织校级示范课观课、议课活动。

 组内讨论推荐优秀代表进行示范课展示。

 参加学校组织的示范课观课、议课活动

 五、各角色职责与考核

 (一)区域管理员

 【工作职责】

 A.政策支持。结合本区县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组织管理、考核激励、督导、评估等制度和办法,制定整区推进方案。

 B.人员遴选。确定学校管理团队、培训指导团队及学员名单。

 C.活动支持。对项目组组织的集中培训、在线直播、总结表彰等活动给予活动场地、组织推动等支持。

 D.督促学情。了解项目进展和学情数据,培训前期确保参训率、学习率;培训后期,督查各校实践测评情况、督促合格率。

 E.考评抽检。对各项目校整校推进绩效进行考评,对项目校教师校本应用考核测评结果进行抽检。

 F.培育典型。注重挖掘典型,示范引领;确定项目组评优方案,督促学校上报各类优秀成果及名单。

 (二)培训指导团队

 【工作职责】

 A.专业引领。在培训工程中对本区域参训学校教师进行示范带动、分类指导,促进项目校开展校本研修与实践应用活动。

 B.入校指导。通过线下有针对性的入校,对各校学科教研组开展的研修活动进行深度参与与指导。

 C.成果检查。对学员提交的 3 个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给予指导。

 D.成果提炼。注重培训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推荐学员优秀成果参加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本学科精品案例。

 【考核细则】

 维度

 考核项

 分值

 考核指标

 研

 修

 组

 织

 坊参训率 10 分 学员参训率达到 95%以上:计 10 分;80%-95%:计 8 分;60%-80%:计 6 分;50%-60%:计 4 分;50%以下不得分 坊合格率 10 分 学员合格率达到 95%以上:计 10 分;80%-95%:计 8 分;60%-80%:计 6 分;50%-60%:计 4 分;50%以下不得分。

 计划制定 15 分 结合整区推进方案,制定本学科区域研修指导计划,提交至平台,得 15 分。

 研

 修

 指

 导

 线上活动 10 分 研修过程中,根据本工作坊研修方向,发布线上活动,每个 5 分,共 10 分。

 能力点抽查 30 分 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范对学员提交的3个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抽查,按照本学科参训教师总人数的 10%,推荐优秀能力点作业到平台上。

 入校指导 20 分 培训过程中,针对示范校学科教研活动开展入校指导,提交 1 份入校指导研修简报,得 20 分。

 (三)学校管理团队

 【工作职责】

 A.建章立制。制订本校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组织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和办法。

 B.组建团队。确定本校培训指导团队(以教研组/备课组负责人、骨干教师、技术能手为主),分学科建立校级工作坊,支持并推动校级工作坊开展主题研修、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

 C.督促学情。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了解项目进展,督促学情,及时回答并解决相关问题。

 D.成果认证。对学员提交的 3 个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点评认证。

 E.活动支持,组织、支持学校开展校本动员、校本教研、总结表彰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并结合活动完成活动简报。

 F.培育典型。提炼项目学校培训工作经验,推出样板教研组,遴选并提炼优质生成性资源成果。

 【考核细则】

 维度

 考核项

 分值

 考核指标

 研修

 组织

 学员参训率 10 分 学员参训率达到 95%以上:计 10 分;80%-95%:计 8 分;60%-80%:计 6 分;50%-60%:计 4 分;50%以下不得分。

 学员合格率 10 分 学员合格率达到 95%以上:计 10 分;80%-95%:计 8 分;60%-80%:计 6 分;50%-60%:计 4 分;50%以下不得分。

 整校推进 方案 10 分 调研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情况,制定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提交至平台,得 10 分。

 启动会组织 10 分 组织召开整校推进工作启动会,完成启动会活动简报,提交至平台,得 10 分。

 总结会组织 10 分 组织开展整校推进工作总结会,汇总整理整校推进经验成果,形成整校推进落实情况总结报告,提交至平台,得 10分。

 能力点认证 30 分 对本校学员的 3 个能力点成果进行打分和点评。(建议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来考评)

 校本实践 20 分 结合各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情况,为学员进行综合评定,此项最高可得 20 分。(建议此项工作在项目临近尾声时再结合参训教师全程参与情况给出正确打分)

 (四)教研组长

 学校可根据本校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分布情况,自主建立校级学科工作坊,并任命学科工作坊坊主(教研组长),开展学科研修活动。

 校级坊坊主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细则参考如下:

 【工作职责】

 A.制订计划。结合本校教研工作及教师实际需求,确定研修主题,制订学科教研组(工作坊)研修计划。

 B.形成案例。结合本组研修主题,形成本组能力点教学示范案例。

 C.活动组织。根据研修主题,结合网络研修课程,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活动,如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研课磨课等。

 D.成果推送。对本研修小组的成果进行遴选,推荐优秀成果参加成果校内、外展示活动。

 【考核细则】

 维度

 考核项

 分值

 考核指标

 示范引领

 提交 案例 20 分 结合本组研修主题,形成本组能力点教学示范案例并提交至平台,最高可得 20 分。

 研修组织

 制定 计划 25 分 结合整校推进实施方案,制定本学科教研组的校本研修计划,提交至平台,得 25 分。

 组织 活动 15 分 在工作坊内发布至少 3 个线上研讨活动,每个活动得 5 分,最高得 15 分。

 40 分 结合校本教研活动,至少提交两份活动简报,用以展示活动过程和研修成果,每份简报得 20 分,最高得 40 分。

 (五)参训学员

 【工作职责】

 A.根据本校及本教研组/备课组的研修计划,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B.认真参加线上专题培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持下...

推荐访问: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幼儿教师 信息技术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