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9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09 09: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9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观后感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北京时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9篇,供大家参考。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9篇

篇一: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 观后感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北京时间 4 月 16 日 0 时 44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 183 天,准备下班回家。

 在今天的上午,神舟十三号和三名飞行员返回地球,飞行器也成功安全地降落。在出舱前的镜头,航天之父“杨利伟”向我们讲解着知识,我们看见一只骆驼路过,有的弹幕便灵机一动,想象着“骆驼”便预示着“落妥”,能够降落得平平安安。透过镜头,我们观察到三位飞行员的精神状态都很良好。甚至让我们认为走几步都没问题。所有的细节都被工作人员考虑得十分周全:出舱时的座椅设计是否能让久未接触重力飞行员感到舒适;伙食是否适合口味,有营养;出舱后的温度飞行员能否适应......同时,直播间的弹幕打满了“欢迎回家”“辛苦了”“致敬”“英雄凯旋”......大家都为此感到自豪。在飞船返回过程中,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踏实,这可能就是因为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吧!

篇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2022 年高考作文 航天 类 素材 --- 航天梦,家国情

 目录:

 01 “航天员,我们接你回家”

 2 02 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3 03 一切为了飞天

 4 04 探索浩瀚宇宙

 迈向航天强国

 5 05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 8 28 秒致谢辞别空间站

 6 06 航天梦,家国情

 正文:

 01 “航天员,我们接你回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09 月 17 日

  04 版)

  阔别地球 90 天,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即将结束太空之旅返回地球。

  9 月 16 日 8 时 56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接下来,3 位航天员即将启程回到祖国怀抱。

  截至目前,3 位航天员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 90 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航天员在轨时间越长,也意味着返回后适应难度越大,这就要求返回阶段地面搜救工作时间要短、效率要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神舟十二号是返回东风着陆场的第一艘载人飞船,这将是对东风着陆场的全面检验和考核。

  卞韩城说,气象条件是制约神舟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的重要因素,及时捕捉天气变化是确定返回窗口的重要基础。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接近尾声,气象保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东风着陆场地处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9 月,这里秋高气爽,气温明显下降,但对流性天气仍时有发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短期预报组负责人王刚说,戈壁滩上的天气瞬息万变,气候情况异常复杂,这对气象保障是不小的挑战。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飞船返回程序一旦启动,就没有“可逆”的余地。

  “主着陆场的气象条件是飞船能否按时返回的关键,能否准确预测风向、风速和雷电,是确保飞船准确返回预定着陆区域的关键,而所有的气象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面浅层风的大小。”王刚说。

  王刚介绍,飞船返回舱将在距离地面 10 公里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然后缓缓飘向地面。如果风力过大,返回舱有可能飘出指定着陆区域,增加救援难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气象室主任杨静俭说,在飞船返回前 50 天,气象参试人员就开始对着陆场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预测预定返回月气候,开展高影响天气专题技术分析。在飞船返回前 30 天,他们组织机动天气雷达在各站点值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加密值班。在返回当日,则将每 3 小时发布一次订正预报,按标准发布危险天气警报。

 临近飞船返回日,气象机动保障车也进驻着陆场,这将为返回和搜救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

  着陆场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享有“上帝划下的曲线,苍天缔造的神奇”美誉,不过地形复杂,沙丘起伏落差大,极易遮挡视线。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一场沙,从冬吹到夏。”这就提高了搜索处置和运输的难度。

  搜索分队测绘小分队队员万向东说,“人定胜天,只要我们全体搜救队员齐心协力,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

  卞韩城说,东风着陆场曾经是载人飞船返回的气象备份着陆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确定作为空间站工程阶段飞船返回着陆场后,着陆场系统先后组织了搜索、导航、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0 余项技术改造,如今已经具备了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的能力。

  据卞韩城介绍,为完成此次搜救任务,搜救分队从今年 5 月开始就开展岗位基础性训练,7 月开展了任务针对性训练,主要进行测控、通信、搜索回收等设备操作训练。他们还组建了一支尖刀队,队员全年进行陆上、水上、空中搜救训练。除了体能、理论等基础训练外,这支尖刀队的队员还进行了无人机操作、直升机索降及抗眩晕训练等 30 多个项目训练。

  “这群搜救队员始终把确保‘舱落人到’作为最高准则,要做到测量通信立体连续,落点预报快速准确,搜索救援舱落人到!”卞韩城说。

  返航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还完成了一项重要试验。9 月 16 日 13 时 38 分,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卞韩城说:“让我们预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一起接航天员回家,再说出那句:‘你好,欢迎回到地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 年 09 月 17 日 04 版 2 02 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张宇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09 月 17 日

  06 版)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的贺电

 2021 年 4 月 29 日 ——————————

  1992 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心怀伟大梦想,接续迎难前行,让“长征”“神舟”“天宫”“天和”“天舟”等诗意的名字,一次次走进人民群众视线,一次次擦亮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名片”,更培养和涵养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对航天人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中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航天事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中艰苦奋斗、力保落实、坚持创新、忘我牺牲的品格的真实映照。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精神,不仅反映了时代本身的发展和演进逻辑,也在砥砺和指引新时代中国航天人奋发有为、再立新功,融入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做到“特别能吃苦”,奋力完成好推进航天强国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首个“中国航天日”的重要批示中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为我国新时代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期许,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的航天人肩负着建成航天强国,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当前,我们已逐渐解决了“人家有我们也要有”的问题,正在面临着解决“人家没有我们有”“人家有我们要做得更好”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传承好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吃苦,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迎难而上,迎接挑战、攻克难题、实现目标;要永远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特别能吃苦”的风貌,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做到“特别能战斗”,发扬“钉钉子”精神推进航天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上天航天器研制的“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航天人把“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融入实际工程实践中,把“严慎细实”刻进了骨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一干到底,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特别能战斗”的姿态,持之以恒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从全局着眼,把小事做好,不断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做到“特别能攻关”,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迈进。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的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石。无论是“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还是“长征五号”的一飞冲天,它们都见证着中国创新爬坡过坎儿的顽强拼搏,见证着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不断攻关创新的韧劲。征程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坚持目标导向,瞄准瓶颈短板,以“特别能攻关”的行动,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水平,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做到“特别能奉献”,心怀“国之大者”为民族复兴立身立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为了成就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他们不求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生命。爱国,是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航天事业事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

 路。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的航天人责无旁贷,要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以“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美好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作者为航天五院五一二所航天精神青年宣讲团核心成员)

 张宇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 年 09 月 17 日 06 版 3 03 一切为了飞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09 月 17 日

  06 版)

  很快,“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就要返回地球家园了。

  今年 6 月 17 日,这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向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目前,他们已在太空工作生活了 90 天。按计划,他们将于 9 月中旬乘坐飞船返回地面,载誉而归。

  如果从 2003 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完成首次飞天壮举算起,中国人飞向太空组建自己的载人空间站,用了 18 年;如果从 1992 年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算起,我国在这个高新科技领域,已足足奋战了 29 年。

  29 年来,人们最容易记住的可能是这几个名字:中国飞向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中国太空出舱第一人翟志刚、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第一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等。还有“神舟”“天宫”“天舟”这些飞行器的名字。但载人航天每一次任务的成功,航天员在轨工作的每个“首次”,其背后都有众多核心技术“首次实现”和“国产化”的支撑,以及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而他们往往没有留下名字。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所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础弱、技术门槛高的情况下启动,仅用 20 多年就敲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门。这不仅是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成果,更依赖于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广大航天人在夜以继日“攀高峰”“啃骨头”过程中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

  “我们都知道加加林,但没人知道是谁把加加林培养出来的”

  20 多年来,中国航天员一次次出征太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一次次刷新属于中国人的太空纪录。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回想这近 30 年的历程感慨万千。她说多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怀飞天的梦想,构思排练了“飞天舞”,表达要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心愿;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不仅梦想成真,而且进入了空间站时代。

  “如今我早已由当年编排‘飞天舞’的‘黄导’,变成了‘航天员女教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说,这一称谓的变化,不仅仅是她个人人生轨迹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航天员系统刚起步时,黄伟芬曾和研究室里的航天员教员们说:“我们都知道加加林,但没人知道是谁把加加林培养出来的,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无名英雄。”

  在她看来,航天员做到的,教员必须先做到——航天员训练的所有科目都要由教员、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先试训,载人航天工程就是“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

  成为航天员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必须经历魔鬼式的训练和生活。杨利伟曾经说,航天员要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太空,就要承受火箭将自身推举到轨道上的加速度。

 “航天员在地面训练时,要进行 8 个 G 的加速度训练,相当于把 8 个自己压到身上。”杨利伟说,每次做这种训练,脸部会被拉变...

篇三: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22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神舟十二号凯旋,航天员回家!

 9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的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成功回家,中国“飞天”事业又一次开启新的篇章。相关作文素材如下:

 (一)跟航天航空相关的名言

 1.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2.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

 3.中国人做了上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得以梦圆。

 4.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5.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6.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7.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8.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脚印”。

 9.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10.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11.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二)跟神舟十二号相关的典例和观点

 1.“中秋团圆啦!”

 2021 年 9 月 17 日 13 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见证这历史性一刻,网友纷纷激动表示:“欢迎英雄回家”“中秋团圆啦!”(来源:环球网)

 2.这次“出差”,意义非同一般

 回顾这次“出差”,意义非同一般。三个月时间里,航天员们执行了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任务、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在多个领域创造了“第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来源:新京报)

 3.神舟十二号只是精彩的“开篇”

 神舟十二号“飞天”,还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 11 次飞行任务,包括 3 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 次货运飞船以及 4 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 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

 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来源:南方网)

 4.脚踏实地向星辰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三十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立足中国航天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丈量着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来源:中国江苏网

 )

 5.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伟大的成绩振奋人心,伟大的目标激荡人心。面向未来,中国航天事业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难翻的“大雪山”,难越的“娄山关”,这就需要航天人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心怀祖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来源:天府网评 )

 6.航天人的航天精神,照亮复兴之路

 哲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又到民族复兴,一

 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绚烂,筑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脊梁与民族品性。(来源:四川新闻网)

篇四: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十二号顺利返回---中国空间站建设大步前进2022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追踪及深度剖析系列课件

 01 热点聚焦 P302 热点解读P703 链接考点P15

 01

 9 9月 17日 13时 5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状态良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必将是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一天,欢迎咱们的航天英雄回家!

 神舟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面是推进舱。首先,轨道舱和返回舱进行分离,神舟十二号飞船降到返回轨道。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将从 393 公里高度逐步下降,在进入大气层之前,飞船要完成推进舱分离。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 1600- - 1800 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

 在距地面 10 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打开降落伞,并抛掉防热大底,速度将下降至每秒 3.5 米左右。在距地面1 1 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最终使返回舱实现安全着陆。本次神舟十二号返回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首次作为主着陆场执行任务。东风着陆场拥有全国唯一的专业航天搜救力量。尽管本次是首次执行载人飞船返回舱搜索任务,但搜救队员们早已具备过硬的搜索技能,掌握无人机操作、直升机索降等9 9 大类, 30 余项技能。

 北京时间 2021年6 6月 17日9 9时 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 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5时 54分,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

 对此,“首批航天员启程飞往中国新的空间站”、“‘神舟’火箭发射,中国自 2016 年以来首次载人航天”这些标题出现在多家外媒网站上。路透社称,中国周四发射了一艘载人飞船,搭载3 3 名航天员前往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空间站,这是中国人在近地轨道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英国 BBC 称,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也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纽约时报》写道,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太空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功,这是中国打造“太空强国”的又一里程碑,“挑战了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主导地位”。

 9 9 月 17 日 13 时 52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状态良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保障返回舱的顺利返航,其实早在几天前,咱们的宇航员就已经提前做足了准备,他们首先将宇航服进行相关保存处理,以方便下次进入空间站的宇航员使用,其次还进行了高强度的心肺抗压训练,以保障到达地球后尽快适应地球引力。!

 自6 6 月 17 日飞船圆满发射开始,三位航天英雄已经在我国空间站生活了三个月,在此期间他们圆满完成了祖国下达的各种任务。7 7 月4 4 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任务,并安全返回。8 8 月20 日,中国空间站进行第二次出舱活动,聂海胜和刘伯明进行舱外作业。9 9 月 16 日11 时 01 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撤离空间站。13 时 51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3 3 名航天员启程返回。

 为了保障航天员们顺利归来,地面的相关人员同样做出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甚至精确计算出了返回舱的降落地点。相信此次返航必将是历史性的一刻,因为这再次证明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智慧,和中国技术的强大。

 02

 想当年我们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却被美国无情驳回。为了摆脱对国际空间站的依赖,我国投入巨资开始长达数年的研究。如今我国已经建成独有空间站,此时我们不仅可以拒绝美国的申请,而且还让不少加入我国空间站的宇航员自觉学习汉语,因为我国空间站的所有操作系统用的都是汉语。

 目前在轨运行的4 4 颗天链中继卫星,有3 3颗正应用于中国空间站任务,此次“神十二”返回,天链一号 03/04 星,天链二号 01 星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天基测控网络。

 我国目前采用的航天器返回技术主要有弹道式和升力式两种。以往的神舟飞船返回普遍采用标称弹道升力式返回,此次基于动态适应和天基测控,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过程中以升力式作为返回手段,以预测制导作为控制方案,可以对运动姿态进行自主调整,特别是以往返回任务中最惊心动魄的穿越大气层“黑障”阶段,安全性和可控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号任务副总师胡国林说:它的意义主要在于以后航天员在轨时间长,我们随时都可以具备返回条件,只要它的星下点轨迹能够满足回我们着陆场的条件,随时都可以回来。不像以前定的瞄准点,它要定时定点进行返回。现在我们随时欢迎航天员回来,只要他完成了任务,具备了返回的条件就可以。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 卞韩城:我们提出了一个跟踪测量、 立体连续、落点预报、快速准确、搜索救援、舱落人到的搜索回收任务预定目标。中国的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最后又回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我们的光荣,所以我们要建设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

 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早已今非昔比,不仅, 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而且空间站还将在 2020 年达到史无前例的 100 吨重的级别。显而易见,如今我国已经改变了航天规则,这些外国航天员也不得不适应咱们的空间站。真是为我们智慧的华夏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骄傲。

 02赵立坚指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也不例外。近 30 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儿,攻坚克难,扎实迈进,从未停歇。此次中国航天员入驻天和核心舱是对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检验,开启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阶段,迈出了中国太空“长征”的新步伐。我们愿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03

 1. 创新改变生活★★2. 创新永无止境★★3. 共圆中国梦★★链接考点

 链接考点:设问. 1.我们为什么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释放更

 设问 3. 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链接考点:设问 2. 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我国科技某些领域步入世界尖端行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链接考点:设问4. 创新精神的体现。

 ①学习上: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②思想上:敢于质疑,培养求异思维;③生活上: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链接考点:设问. 5.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航天员的创新精神,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链接考点:设问6 6:神州十二号的胜利回归,大大增强了民族自信,请谈一谈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④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⑤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⑥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链接考点:设问. 7.请你为宣传神州十二号顺利返回写两条宣传标语。勇攀科技高峰,争做创新英雄。神州系列再创辉煌,祖国科技再攀高峰。传承航天精神,勇做科技人才。

 感谢您的观看

篇五: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2022 高三作文热点素材备考——神州十二、航天精神、航天人物素材 精选时评:

 “神舟十二”发射:梦有多燃,就能飞得多远

 这是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问天壮举。6 6 月 月 7 17 日 日 9 9 时 时 2 22 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 F F 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 17 日 15 时 54 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按任务实施计划,3 名航天员随后将从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3 3 名中国航天员乘坐飞船飞向太空,将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五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更是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次飞天——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和 3 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 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国载人航天即将跨入第 0 30 个年头之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唤起了中国人更多激情与格外自豪。数以亿计的人们从电视、手机等各种屏幕上目睹航天员出征的风采,不少人长途跋涉赶到发射场亲眼见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为这个国家广受关注的焦点。仰望浩渺星空,追寻光辉历史,这样一种感受特别深刻:

 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一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

 拥抱空间站时代,自信的脚步最有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的一路走来,证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追逐梦想的自信正被锤炼地更加坚不可摧。这份自信,既体现在中国载人航天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稳步推进航天“三步走”规划,使得中国空间站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也反映在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到神舟十二号的发射,都提前宣布发射时间并精准到分。

 “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们脸上自信的微笑,无疑是最好的注脚。

 实现飞天梦想,执着的坚守最珍贵。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飞行,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再到太空生活 3 个月之久,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是一次次开拓创新、飞天逐梦的跬步成千里。三次飞天、开跑空间站建设“第一棒”的聂海胜,20 多年来仍坚持训练、时刻准备飞天;汤洪波等待 11 年,终于一飞冲天。

 对航天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艰苦的训练,而在于初心不变、激情不改。如同刘伯明所说的,他从 8 2008 年到等待再次飞向太空的 3 13 年,也是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执着岁月。

 探索浩瀚宇宙,担当的情怀最深厚。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近地轨道建造和运营空间站,能够极大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考究一个国家的实力担当。

 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

  2 共同发展”的原则牵引下,中国空间站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万千航天人的托举下,“神十二”航天员三个月的太空遨游,将为空间站建造刷新“进度条”。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

 作文素材:神舟十二与天和交会对接,圆梦天和,再向苍穹,星辰大海… 启程,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梦,星空刻下我们的印记。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19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 3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人物篇

 飞出中国龙的轨迹 —— 聂海胜

 他,承载着儿时的梦想,穿上了军装,飞上了蓝天。遭遇过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经受过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挑战,有过忠孝不能两全的愧疚遗憾,但在追梦的路上从未停止过攀登的脚步。

 当他和战友乘坐飞船进入茫茫苍穹,在从未有过的高度凝望美丽的家园时,他的内心涌动着骄傲和幸福。回首走过的路,他的心中充满感激,因为是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智慧、热血和生命铺就的通天之路,也托举了他两次向太空,也为中华民族的大国梦,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聂海胜!1998 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57 岁的聂海胜将在 2021 年 6 月 17 日第三次出征太空!他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在浩瀚天宇,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致敬!

 这一次我的坐骑是火箭——汤洪波 2010 年 5 月,汤洪波经过层层选拔,从飞行员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原以为很快就能“漂浮太空”的他,却足足准备了 11 年。在这期间,他从零开始,脚踏实地学习,无论是转椅训练还是沙漠野外生存等,他都一一咬牙坚持住了。

 如今,46 岁新人汤洪波终将飞天圆梦,他说:“我等了 11 年,终于可以厚积薄发,贡献

  3 自己的力量。”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许许多多在背后默默努力训练的航天员,虽然没有机会上太空,但也是值得敬佩的!

 3 13 年训练不停为再度飞天 —— 刘伯明 航天员刘伯明曾与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执行神舟七号任务。在之后的 13 年里,他带着再次飞天的梦想一直坚持训练。

 这是他第二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说:“无论困难多大、风险多高、任务多重,我坚信有专业人员的地面支持,有我们乘组三位帅哥的默契配合,我们一定满怀信心迎接一切挑战。” 相关时评(节选)

 向天谋 “ 和 ” ,筑梦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踏歌而来,步履铿锵。4 月 29 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5 月 29 日,“快递小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今天,三名航天员飞往天和核心舱。天和这个“家”,终于迎来了主人。

 一飞冲天,满载期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承担着一系列重大任务,包括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等。承担此次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经验丰富,本领过硬,堪当大任。

 圆梦天和,见证了中国精神。从 1992 年 9 月 21 日立项至今,11 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一升空,成功完成各项任务。2003 年 10 月 15 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入轨,在轨飞行 21 小时,于 10 月 16 日安全返回……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如今进入太空站时代。

 圆梦天和,既是新跨越、新成就,更是新高度、新起点。浩瀚太空,任凭中国人无限畅想、尽情驰骋。

  ( 文/ /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神舟十二号 “ 飞天 ” ,还只是精彩的 “ 开 篇 ” ,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 “ 续篇 ” 。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 11 次飞行任务,包括 3 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 次货运飞船以及 4 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 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中国是“飞天”的故乡,目送着神舟十二号奔向太空,所有炎黄子孙都坚定地相信,关于“飞天”的梦想和故事,还将继续下去、精彩下去!

 (文/ / 南方网

 高永维)

 【素材 • 时鲜 • 事件】

 “普通人”张锡峰:执着奋斗,不负生命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来自衡水中学高三应届生张锡峰的一段演讲引发热议。一些人认为极其励志,也有人认为用力过猛。

 张锡峰是衡水中学学生,这个备受瞩目的学校,经常因为“打了鸡血”的口号标语、宣讲内容、教学方式,被人认为对学生太苛刻,学习氛围过于紧张压抑,但在高考压力下,人们又不得不为该校高考成绩“侧目”。对衡水中学或衡中学生,甚至衡水模式的讨论,总会给人一

  4 种复杂莫名的感受。张锡峰同学的演讲同样如此,他让人感动,也让人压抑,更让人不吐不快。

 张锡峰只是个 17 岁的孩子,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并不成熟的演讲而苛责他。他能站在这个舞台,已经很有勇气,比很多羞怯的乡村孩子自信豪迈许多。高考竞争本就有无形压力,言谈举止间不紧张才奇怪。但作为过来人,我想说,其实大家要反思小小孩子为何会“想这么多”。假如张锡峰顺利通过高考,我想他可以适当“relax”些,让自己过得“飒”一些,多探索发现一些人生维度,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为多元,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否则未免活得太累太疲惫。

  近期读到一句话,让我颇为受用:终其一生,人要发现自己是普通人、父母是普通人,自己的孩子也是普通人,而这恰好就是张锡峰演讲的主题“普通人”。演讲过程中,张锡峰的父母在台下就座,母亲一度流泪,我想当父母的,必然希望他能开心快乐些,其他那些或许都是次要的。临近高考,希望张锡峰不要介怀社会这番质疑,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信赴考,收获金灿灿的未来。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而是有中间地带、过渡地带的。我们承认,张锡峰的身上的确是有光芒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他的身上也同样是有短板的。每一个人都不完美,张锡峰也一样。所以,围绕着他演讲产生的争议,不过是又一次价值观、教育观的碰撞而已。

 整个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内心是光明的,看到的就是光明;内心是阴暗的,看到的就是阴暗。你所看到的批判和听到的言论,就是你内心的一种反馈。这样的话语,适用于张锡峰,也适用于评论张锡峰之人。张锡峰的言论肯定有他的局限性,但也无法否认其在一定范围内是有积极价值的。更何况,张锡峰还未成年,价值观尚未固化,依然是有可能变得更加理性与成熟的,只不过还需要磨练、历练而已。

 不能否认,张锡峰在演讲中表现出的心态与价值观,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许多孩子,依然有着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光耀门楣的朴素愿望。他们心中有一种长远的期待,而这种期待也可能在某些时候变成以一种负担,这使他们成绩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也可能会封闭他们的心灵,使自己过于紧张。

  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孩子包容、理性、思辨,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与拥抱世界并不矛盾,而恰恰是,一个未来有真正大发展的人,既要有超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有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质,二者不可偏废。

  舆论热议张锡峰的演讲,正说明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教育不是单纯地培养会应试的人,

  5 人文教育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让学生以开放、从容、友好的心态看待世界?这是一个关乎教育的根本性命题,值得认真对待。

篇六: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2022 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神舟十二号 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 1 “神十二”飞天谱写空间站时代新篇章 .............................................................................................. 1 飞天梦想映照大国担当 .......................................................................................................................... 2 “神舟”再访“天宫”,开启逐梦空间站时代 .................................................................................. 3 “神舟”再出发,中国航天好戏连台静待花开 .................................................................................. 4 以自我革命精神强身健体(人民观点)

 .............................................................................................. 5 为奋进新征程凝聚更多共识 .................................................................................................................. 6 一书誓言见忠诚 ...................................................................................................................................... 7 思想之光,照亮航程 .............................................................................................................................. 8 三千大学生收麦是一堂好课 .................................................................................................................. 9

  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点火、发射、升空!

 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19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 3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神十二”飞天谱写空间站时代新篇章

 2

 北京时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3 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航天也正式开启发展新征程。4 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颗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升空,让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3 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 3 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布置好这个“太空家园”。

  “神十二”成功飞天,但空间站任务充满风险,任务出舱时间大幅增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不可小觑。压力就是动力,航天员们“向下扎根”,进行了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已然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定能“向上生长”,承载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胜任飞天任务。中国在频次逐年加密的航天实践中,越来越趋于务实,越来越表现出轻松和自信,这背后是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载人航天工程从 1992 年 9 月 21 日立项,历经十年卧薪尝胆,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一朝飞天,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千年飞天梦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3 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接续奋斗,载人航天一步一脚印。至今,12 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扎实向前迈进,攻克了各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众多探索创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随着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攻克,中国正式开启新的空间站时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再是神舟飞船的“独角戏”,而是开始了载人飞船、空间站“双人舞”和“太空之家”新筑造。与以往国际空间站“强国俱乐部”模式不同,中国空间站承诺“开放合作”,将为更多国家提供研究和利用太空的机会,携手造福人类社会。这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的自信和担当,也是对个人与共同体、个人事业与人类命运关系的一次生动回答。

  “神十二”领命出征,开跑了空间站飞天“第一棒”,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站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起点。而迈入空间站时代,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仍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今明两年我国将完成 11 次发射任务和空间站建造,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势必以更加锲而不舍的探索和持之以恒的研究,为人类走向梦想和希望的星辰大海留下浓墨重彩。(孔德淇)

 飞天梦想映照大国担当

  这是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问天壮举。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 名中国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 5 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极具标志性意义——中国人首次进入

 3 自己的空间站和 3 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国载人航天即将跨入第三十个年头之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唤起了中国人更多的激情和格外的感佩。人们从电视、手机等各种屏幕上目睹航天员出征的风采,或是长途跋涉赶到发射场亲眼见证发射场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和航天员造访空间站,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仰望浩渺星空,追寻光辉历史,这样一种感受特别深刻:飞天梦想不仅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整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

 拥抱空间站时代,自信的足音最有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一路走来,证明了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增强了中国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这份自信,既体现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规划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得中国空间站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也反映在神舟十二号以及此前的几次发射,都提前宣布发射时间并精准到分。

 “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脸上自信的微笑,无疑是最好的注脚。

 实现飞天梦想,执着坚守最珍贵。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飞行,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再到太空生活 3 个月之久,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人在执着坚守、默默付出。3 次飞天、开跑空间站建设“第一棒”的聂海胜,20多年来仍坚持训练、时刻准备飞天;汤洪波等待 11 年后终于一飞冲天。对航天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艰苦的训练,而在于初心不变、激情不改。如同刘伯明所说,他从 2008 年到等待再次飞向太空的 13 年,也是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执着岁月。

 探索浩瀚宇宙,担当最动容。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近地轨道建造和运营空间站,能够深刻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牵引下,中国空间站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万千航天人的托举下,“神十二”航天员 3 个月的太空遨游,将为空间站建造刷新“进度条”。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

 “神舟”再访“天宫”,开启逐梦空间站时代

 2

 ■ 社论 我国航天员入驻“天和号”核心舱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我国空间探索“万里长征”的又一步。

 北京时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出征,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的飞行乘组,将正式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大国重器,御空而行。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特殊的“三人组”。

 他们出发,他们“回家”。自今年 4 月 29 日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成功后,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首颗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安装“就位”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基地、有了自己的一个“家”。在那里,中国航天员将开展 3 个月驻站工作。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

 4 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也将次第展开,他们将代表所有中国人率先体验“太空生存”。

 与以往的星际探索不同,这一次,“三人组”不仅是去外太空“看一看”“住两天”,而是要“住下来”,甚至要“走一走”。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航太空,在“神舟五号”内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如今,中国人不仅来了,还要驻留3 个月。这无疑是革命性的。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后来一次次的飞天梦想,中国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如浩荡长歌,从未停歇。而这一次从太空游客到常驻居民的身份进阶,也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此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合作,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中国人跟外太空的距离,正在一点点拉近。

 此去转瞬,筹谋卅年。从 1992 年 9 月 21 日立项至今,11 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自力更生、攻坚克难。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航天人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终于迈入空间站时代。今后,我们将可以经常看到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迈进的身姿,也是一个大国这些年集智攻关、自主创新的典型缩影。重大科技创新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就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是高标,也是底线。神舟序号从“一”到“十二”的演变,刻录的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奋斗的轨迹,就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神舟”问天,谁主沉浮。这次出征,是对以往科技创新努力成果的检验,也是一个起点、一个序曲、一个大放异彩的前奏。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探索太空,在浩渺的外太空留下脚印,营造一个“家”,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据披露,目前已有 17 个国家和中国签订了太空合作协议,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也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当然,航天员入驻“天和号”核心舱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我国空间探索“万里长征”的又一步。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以后,面临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具有很大挑战性。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开启了一个逐梦空间站的新时代。

 这一伟大创举,在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的日子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也坚信,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必将在未来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动能,推动着我们从胜利...

篇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国神舟飞船系列发展历程一览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 编号 发射时间 返回时间 发射地点 乘组 神 舟一号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时 30 分 7 秒 1999 年 11 月 21 日3 时 41 分 酒 泉 卫 星发射中心 无人飞船 神 舟二号 2001 年 1 月 10 日 1 时0 分 03 秒 2001 年 1 月 16 日19 时 22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三号 2002 年 3 月 25 日 22时 15 分 2002 年 4 月 1 日 16时 54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四号 2002 年 12 月 30 日 0时 40 分 2003 年 1 月 5 日 19时 16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五号 2003 年 10 月 15 日 09时 00 分 2003 年 10 月 16 日6 时 28 分 杨利伟 神 舟六号 2005 年 10 月 12 日 09时 00 分 2005 年 10 月 16 日20 时 33 分 费俊龙、 聂海胜 神 舟七号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时 10 分 4 秒 2008 年 9 月 28 日17 点 37 分 翟志刚、 刘伯明、景海鹏 神 舟八号 2011 年 11 月 1 日 5 时58 分 10 秒 2011 年 11 月 17 日19 点 32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九号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时 37 分 24 秒 2012 年 6 月 29 日10 点左右 景海鹏、 刘旺、刘洋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 即由返回 舱、 轨道舱、 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 由13 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 具有起点高、 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一” 到“神九”

  神舟系列飞船:

  已发射:

  非载人试验: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

 载人飞行: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计划中:

  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

 空间实验室: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 7 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这次发射, 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9 次飞行, 也是最近 3 年连续 17 次获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 7 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这次发射, 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9 次飞行, 也是最近 3 年连续 17 次获得成功。

 返回时间:

 1999 年 11 月 21 日 3 时 41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21 小时 11 分/14 圈

 神舟一号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 年 1 月 10 日 1 时 03 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 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返回时间:

 2001 年 1 月 16 日 19 时 22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6 天零 18 小时 22 分/108 圈

 神舟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

 2002 年 3 月 25 日 22 时 15 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 66 次飞行, 自 1996 年10 月以来,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 24 次获得成功。

  返回时间:

 2002 年 4 月 1 日 16 时 54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6 天零 18 小时 39 分/108 圈

 “神舟” 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提高了 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

 2002 年 12 月 30 日 0 时 40 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69 次飞行, 也是自 1996 年 10 月以来, 我国航天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

 2002 年 12 月 30 日 0 时 40 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69 次飞行, 也是自 1996 年 10 月以来, 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 次获得成功。

  返回时间:

 2003 年 1 月 5 日 19 时 16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6 天零 18 小时 36 分/108 圈

 神舟四号是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

 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 71 次飞行, 也是继 1996 年 10 月以来, 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9 次获得成功。

  返回时间:

 2003 年 10 月 16 日 6 时 28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21 小时 28 分/14 圈

  航天员:

 杨利伟

 神舟五号搭载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航天员 发射时间:

 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

 2005 年 10 月 17 日凌晨 4 时 32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航天员

 发射时间:

 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

 2005 年 10 月 17 日凌晨 4 时 32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115 小时 32 分钟/77 圈

  神舟六号飞行员费俊龙

 神舟六号飞行员聂海胜

  航天员:

 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04 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

 2008 年 9 月 28 日 17 时 40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04 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 F 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

 2008 年 9 月 28 日 17 时 40 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圈数:

 68 小时 30 分钟/ 108 圈

 航天员: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神舟八号

 2011 年九月 29 日 21 时 16 分 04 秒发射

 神八使命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 系列飞船的第八个, 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 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

 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中国首个宇宙实验室项目组成部分。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 6 月 16 日下午发射。

 神舟九号将搭载 2 男一

 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中国首个宇宙实验室项目 组成部分。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 6 月 16 日下午发射。

 神舟九号将搭载 2 男一女 3 名航天员, 预计在太空停留 10-20 天。

  任务:

  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 作和生活,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返回地面。

  目 标:

  我国计划 2020 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 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

 图左为候选人王亚平, 图右为候选人刘洋。

  主要职能

 第一、 用做货运飞船。

 用于搭载水, 食物, 推进剂和试验设备。

  第二、 用做紧急逃生飞船(救生船)

 。

  第三、 进行载人空间对接。

  神舟九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九)

 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无人驾驶航天器, 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计划中的神九将会与中国的第一个宇 宙实验室项目 921-2 计划的组成部分:

 神舟八号进行空间对接, 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1, 并在大约对接 1 个月后由载人飞船神舟九号搭载航天员前 往该空间站, 对空间站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然后, 模仿前苏联的方法, 航天员将在结束工作之后搭载神九返回地球, 留下神舟十号继续 在轨运行, 等待神舟十一号搭载新一批航天员到来。

  神九发射 4 大亮点

 1、 3 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进行手动交会对接。

 “手动对接成功率比自动对接要高,但对航天员考验更大。

 ”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

  2、 我国将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太空载人航天是不完整的。

 ”焦维新说。

  3、 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

 焦维新预计, 3 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 10~20 天,

 这是神舟系列飞船停留时间最长的。

  4、 此次神九与“天宫一号” 对接后, 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 内进行实验操作, 这在我国航天史上是头一回。

  神舟十号(计划发射中, 空间对接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预计在 2012 年

 【任务实施】

 预计会有三名宇航员同时升空, 任务时间 5~20 天

 届时可能出现中国女宇航员第一人。

  神舟飞船构成

 轨道舱:

 “多功能厅”

 、 航天员的“家”

  “神舟” 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 总长度为 2. 8 米, 最大直径 2. 25 米, 一端与返回舱相通, 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神六” 的轨道 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 ,是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 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

 轨道舱集工作、 吃饭、 睡觉 和盥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航天员的“家” 构, 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 与地面进行通讯等。

 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 , 轨道舱 的环境很舒适, 舱内温度一般在 17 至 25 摄氏度之间。

  逃逸塔:

 保飞船安全

 逃逸救生塔:

 位于飞船的最前部, 高 8 米。

 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

 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 900 秒到起飞 后 160 秒期间, 火箭运行距离在0 至 100 公里,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 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 拽着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 迅速逃离险 地, 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返回舱:

 航天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

 又称座舱, 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 。

 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 为密闭结构, 前端有舱门。

 “神舟六号” 完成绕地飞行任务 后, 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

  又叫仪器舱。

 通常安装推进系统、 电源、 轨道制动, 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 20 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神舟飞船 百科名片

  神舟七号发射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 即由返回舱、 轨道舱、 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 由 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 具有起点高、 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飞船 已发射 非载人试验 ▪ 神舟一号 ▪ 神舟二号 ▪ 神舟三号 ▪ 神舟四号

 载人飞行 ▪ 神舟五号 ▪ 神舟六号 ▪ 神舟七号

  空间实验室 ▪ 神舟八号

  计划中 空间实验室 ▪ 神舟九号 ▪ 神舟十号

  目录 概览

 神舟一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技术应用

 评论反应 神舟二号

 基本数据

 试验项目

 评论反应 神舟三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试验项目

 神舟四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实验项目

 神舟五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试验项目

 新技术应用

 当时宏伟的场景 神舟六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飞船特点

 技术进步

 飞船改进 神舟七号

 飞行任务

 细节信息 神舟八号计划介绍

 看点

 空间站建设与上天 神舟八号

 过程揭秘

 神八使命

 热点解码 神舟九号

 简介

 主要任务

 主要功能

 发射成功 神舟十号

 神舟五~七号情况介绍

 神舟飞船构成

 轨道舱

 逃逸塔

 返回舱

 推进舱 舱段介绍

 轨道舱

 返回舱

 推进舱

 附加段 宇航员的生活起居

 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

 离不开体育锻炼 概览 神舟一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技术应用

 评论反应 神舟二号

 基本数据

 试验项目

 评论反应 神舟三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试验项目

 神舟四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实验项目

 神舟五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试验项目

 新技术应用

 当时宏伟的场景 神舟六号

 基本数据

 搭载物品

 飞船特点

 技术进步

 飞船改进 神舟七号

 飞行任务

 细节信息 神舟八号计划介绍

 看点

 空间站建设与上天 神舟八号

 过程揭秘

 神八使命

 热点解码 神舟九号

 简介

 主要任务

 主要功能

 发射成功 神舟十号 神舟五~七号情况介绍 神舟飞船构成

 轨道舱

 逃逸塔

 返回舱

 推进舱 舱段介绍

 轨道舱

 返回舱

 推进舱

 附加段 宇航员的生活起居

 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

 离不开体育锻炼 展开 编辑本段概览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 编号 发射时间 返回时间 发射地点 乘组 神 舟一号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时 30 分 7 秒 1999 年 11 月 21 日3 时 41 分 酒 泉 卫 星发射中心 无人飞船 神 舟二号 2001 年 1 月 10 日 1 时0 分 03 秒 2001 年 1 月 16 日19 时 22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三号 2002 年 3 月 25 日 22时 15 分 2002 年 4 月 1 日 16时 54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四号 2002 年 12 月 30 日 0时 40 分 2003 年 1 月 5 日 19时 16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五号 2003 年 10 月 15 日 09时 00 分 2003 年 10 月 16 日6 时 28 分 杨利伟 神 舟六号 2005 年 10 月 12 日 09时 00 分 2005 年 10 月 16 日20 时 33 分 费俊龙、 聂海胜 神 舟七号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时 10 分 4 秒 2008 年 9 月 28 日17 点 37 分 翟志刚、 刘伯明、景海鹏 神 舟八号 2011 年 11 月 1 日 5 时58 分 10 秒 2011 年 11 月 17 日19 点 32 分 无人飞船 神 舟九号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时 37 分 24 秒 2012 年 6 月 29 日10 点左右 景海鹏、 刘旺、刘洋

 ...

篇八: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2021.06.17神舟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Shenzhou-12 manned space station mission

 神舟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2021.06.17神舟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Shenzhou-12 manned space station mission

 2021.06.17神舟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Shenzhou-12 manned space station mission

 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等。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的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安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方面的工作。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飞行任务

 飞行任务聂海胜 刘伯明 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男,汉族,籍贯黑龙江依安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航天员

 发射过程2020.03首次实现了与航天员中心的远程测试2021.05.29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2021.06.10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2021.04.15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21.05.30行乘组已转入强化训练阶段2021.06.16航天员名单确定2021.06.17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

篇九: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下的讲话稿 《 情系航天人

 共筑航天梦 》

 神舟十二发射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圆满成功。

 神舟 12 号飞船经历上升,入轨交会飞行后,将于已经和天舟货运船形成组合体的空间核心舱对接,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任务,待航天员本次飞行任务完成,航天员返回飞船。飞船撤离空间站执行返回着陆飞行,将航天员安全带回地面。

 神舟 12 号,共进行了 109 项技术状态更改,将长征 2号 F 号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从指标要求的 0.97 提升到了0.9894 再次刷新了自身记录。

 2021 年 9 月 17 日 13:34 分,神舟 12 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船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驻留。开展了一系列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三名宇航员顺利执行此飞行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少先队员们心中的航天英雄。

 此时此刻我有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为弘扬中国航天精神,展示我国航天成就,至敬航天英雄。

推荐访问: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神舟 航天员 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