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24 08: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行政体制改革及实际业务处理中的经验,提出解决上述难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客观反映和监督其执行政府预算情况、公共部门财务收支和资产情况,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会计属预算会计,因此,具有预算会计工作的四大主要特点:一是会计管理的目标侧重于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兼顾内部管理和其它信息需要;二是会计核算的基礎是收付实现制,对有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因此,会计账簿上未能全面反映其全部应收或应付的债权、债务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三是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收入减支出的数额即结余并不能反映资金的使用效果与效率。同时,除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外,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自2013年开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资产乃至净资产的数额难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四是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因此,会计工作在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中很难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管理制度难以健全

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会计管理制度与新的行政管理体制、财经法规等方面存在不适应。如一支笔审批制度、现金结算制度等急需改革,与时俱进地建立报销审批、公务卡集中结算、政府定期检查、网络监督预算执行的会计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会计管理相关制度,但却流于形式,会计内部稽核、监督工作很少开展。由于制度不健全,费用开支无度,经常出现预算严重超支、寅吃卯粮的情况。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工作的领导层,认为会计工作无关其政绩考核,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是自己订条条框框,自束手脚,长些以往,健全会计制度成了难题。

2.会计基础工作难以规范

目前,大部分行政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是:一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内容与填制方法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如会计科目使用不当;账簿记录摘要不清,明细科目记载不清,凭证填制项目不全,原始单据不全;经办、复核、验收,审批签章不全等等。二是审核程度不符合规定,造成不合规原始票据流入,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金额不符,有虚报冒领现象,有的甚至用假发票或原始凭证来处理一些不合法的开支,再加上一支笔审批制度,审批人一个人说了算,为腐败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有的没有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导致资产流失、账实不符等。

3.会计人员难以履行监督职责

《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从法律赋予的权利看,会计人员处于财管把关的第一道关口,对任何人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均有权拒绝。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会计人员处于领导者的从属地位,其重用提拔晋升的决定权、话语权掌握在其上司手中,独立性不足,造成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监管难,力量弱,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违规行为更加难于监督,从而造成原始凭证不真实、财务数据失真、资产被侵占、贪污等问题长期不能有效解决。

4.内部控制难以实施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薄弱,观念淡薄,没有全员参与的意识,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是本单位会计部门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同时,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责任意识不强,重视职能业务与政绩,重视预算资金的安排与使用,忽视内部控制工作,甚至不清楚自己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中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也没有完善制衡的控制机制,如支票与印鉴由出纳人员一人保管,业务审批中证照与印鉴由科长直接负责,领导自己签批会计代当经手人实际为自己的开支票据;信息沟通不畅,职工对单位每年有多少经费、钱都花哪里了一无所知等等。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在于单位负责人对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履行不足,甚至消极懈怠,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失控脱轨。

5.外部监督难以奏效

会计法明确规定,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但是,从管理幅度看,一个行政县级财政、审计部门需要监督上百个部门,力量较弱,被动获知信息较少,对会计工作工作中常见、易发问题很难全面掌握、有效实施监督。所以在会计工作中,由于没有整合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确实普遍存在。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难题的五把钥匙

1.国家出台统一完善的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在会计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仅有一部会计法及两个部门规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来管理规范会计工作,且对建立哪些会计管理制度、如何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规定者很宽泛和笼统。对此,建议财政部从立法和行业指导方面,建立健全统一的制度,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制度:一是预算制度,特别是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绩效评价、预算监督等方面予以明确;二是对收支制度特别是审批流程及报销审核等方面,强化经手人的责任,实行会计人员先行把关签字,然后由领导审核签批的审批制度;三是实行公务活动限额管理,如公务接待、住宿标准、公务用车、机物料消耗等情况进行限额控制,以解决开支无度、浪费资源、贪污等问题。

2.实行监督权与支配权相分离

针对单位负责人及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胜任能力不足问题,要求对涉及财会工作领域、每年掌握大额资金使用的单位,在干部选拔考核作用环节,将相关工作经历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对一般单位负责人及主要财管工作的领导,任职前进行岗前培训,任职后每年组织学习与考试,促进其不断提升其专业胜任能力。在工作管理机制中,创新管理模式,将领导层的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改变一把手审批为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审批,改一人审批与内审部门、职工代表联合签批制度。并实行单位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物、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等制度,并明确重大事项的范围,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在重大事项决定中的末席发言权,防止个人随意支配财物,凌驾于集体之上,以有效解决会计基础工作难规范问题。

3.对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

1998年以来,我国在重要的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引入会计委派制度,由于委派会计人员素质更专业、职责更明确、独立性更强,因此,很好地很好地解决了以往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责任不明确、职能作用難发挥、会计管理水平提高难等问题。基于这种相对成熟的做法,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会计人员统一由财政部门委派及任职回避制度,确保会计人员不受潜在不利因素影响而独立地行使职权,对不合规不合理的票据能够及时退回、责令补上,对违反会计法规定的行为保持警觉,有力拒绝,及时检举,彻底走出“对领导惟命是从,盲目听从、听之任之、助纣为虐”的的怪圈。

4.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这明确了建立内部控制的责任在单位一把手。如果按笔者上述的改革思路,实行一把手不审批签字,一把手不直接管理财物,就能促使一把手积极履行在内部控制中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也会带动诚实守法的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深厚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财政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检查,重点检查内部控制组织架构,风险评估,以及及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如财产清查、定期盘点、突出盘点现金等制度,落实关键岗位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形成相互约束制衡的管理体制。另外,还要在机关内部实行全面细致的账务月公开制度,重点公布预算管理落实情况,重大资金使用情况、报销开支的事由、金额、经手人等情况,发挥内部监督的强大作用。

5、创新外部监督机制

针对外部监督滞后、难奏效等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在预算管理方面,由财政局建立预算执行网上备案平台,由委派的会计人员逐笔上报每笔预算资金的来龙去脉,有利于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及时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二是在公务卡结算制度,相对固定一些政府零星采购的网点,定期不定期对这些网点开展检查,防止串通舞弊;三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内控评价部门与纪检监督机关联合开展工作的新机制,发挥外部监督合力。

参考文献:

[1]郭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3期.

[2]徐书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防范》,《经营管理者》,2013年第12期.

推荐访问:对策 难题 行政事业单位 面临 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