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湛江地区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研究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24 11: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湛江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湛江作为南海的一张名片向世界展示我国南海的魅力。受北部湾建设的辐射,湛江逐渐走进世界的视野,到湛江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对湛江的自然、历史、人文、艺术开始加以关注。但是,湛江地区历史题材的油画作品却很少,研究湛江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的高校和艺术家更是凤毛麟角。青年画家在收集素材和油画创作过程中没有得到各个行业专业学者的权威指导,创作材料及创作思路上也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应用。画家在题材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范围上过于局限,历史上的湛江风貌未能全面地展现。因此,本文就湛江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简要分析湛江地区油画家、艺术作品,吸收全国的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专家的创作经验,为今后湛江地区高校油画创作厘清思路、根植当代湛江生活,建立地区文化自信。

关键词:湛江本土;人文历史;绘画语言;文化自信;油画创作

一、以湛江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应尊重历史、活用素材

对于湛江画家而言,历史题材的创作有着很高的难度以及限制。首先是无法描绘亲历所要描绘的那段历史,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去寻找尽可能丰富的文献点击资料和相关的形象素材,研究社会背景,考查各式人物传记和本纪。有了素材的积累后,艺术家还要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素材重组、升华,在符合真实历史素材的基础上找出点睛之笔,也就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核心部分,那些最能揭示主题思想的典型情节或者打动人心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抹色彩背后的寓意,然后进入到画面构图、场景设计、造型分组、色彩分配、人物塑造,根据画面需要加入或删减适当的情节等。

二、以湛江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应实地考察、推陈出新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绘画和造型艺术的观念、形式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变化,艺术的功能也由早期单一的古典写实形式,演变为不同审美价值追求的多元载体。

如我们想要创作史前的湖光岩,经联合国地质勘探专家组鉴定,它是经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玛珥湖。地处雷琼沉降带,湛江凹陷的西部,遂溪东西向大断裂的南侧,东部紧靠吴川—四会北东向断裂。分布着76座火山口的雷州半岛上,其中三分之一为火山覆盖,是我国新生代火山活动区。我们需要向当地的地理研究所和勘探的专家请教它的形成过程、呈现形态、物质构成、色彩、质地等基本知识,然后利用航拍来拍摄现階段的素材,造型依据科学技术探测湖光岩水下岩层的分布状态、湖底生物、水边植物等。艺术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在色彩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构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颜料的肌理和化学反应,创造性地探索油画创作的艺术效果。

如雷州半岛第四纪火山喷发的早期(距今40—70万年的中更新世)形成了 “石茆岭组”;晚期(距今14—20万年,晚更新世)形成了现在的螺岗岭、笔架岭等火山锥及湖光岩玛珥湖,命名为“湖光岩组”。由湖光岩组延伸的螺岗岭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森林植被的群落状态,我们也可以加入到大的场景布局中,据出土文物考证。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前夏、商之间)湛江便有了人烟。遂溪县的鲤鱼墩贝丘遗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是雷州半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借鉴西安美术学院郭北平教授在创作《仰韶彩陶文化》作品时的经验,他在实地考察了渑池(仰韶)、兰州、临洮、江村、半坡等遗址后发现,仅凭有限且粗糙的考古出土文物和记载很难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于是,他发挥想象和逻辑推衍,选取了先民制作彩陶的情节,将前景中捣泥、盘条、塑形、烧制和彩绘的情节与后景的渔猎、耕织情节进行有机结合。真实再现当时的生活状态,利用浪漫主义的叙事手法,将时空打破,把油画的色调调为温暖的棕色调,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历史感,画面中的服饰、装饰物、彩陶纹样更是经过严密的考证。

秦皇统一中国后,至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直至清代,属雷州府,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府。历史上,提到高州,我们首先想到荔枝;提到化州,想到橘红;提到廉江,想到河唇番石榴、红橙;提到徐闻,想到菠萝的海;以及湛江特呈岛特有的红树林,化州南山寺建筑群等为创作素材。如青年油画家陈雨创作的《菠萝的海》系列油画,体现出他的眼睛是生动的镜头,他把亲切的事物纳入视觉内,在蓄势待发的挥洒中把客观现实和观察后的联想结合起来,在多个维度上呈现:画中色泽饱和的菠萝地,暗淡中透出白色光亮的海岸,云朵下安静的村庄,流淌红色光线的小路,等等,无不逸出火焰的海浪和土地的欢腾。虽然有很多画家描绘菠萝的海的自然风光,但是描绘湛江本土水果丰收场景的油画作品却很少,所以需要我们收集农民收获的场景、人物收获时节丰收时的汗水、收获过程的喜悦、内心的活动状态等,都是我们创作油画作品的点睛之笔。

如我们创作唐宋时期的湛江,首先要从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开始着手,再查阅古诗集、制造工艺书籍等资料,积累丰富的素材,与历史专家考证素材的真实性,结合当时人物特点、生活空间、用叙述的语言来构建的画面,既要保留人文风范,又应具有创造性。画面素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探索,如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高云创作的《永乐大典》,从修典的情节入手,由于表现的是明代的历史情节,所以采用了明代木板画的语言,为了使人物众多的画面看起来不那么沉重,高云将工笔重彩和白描结合,在一个平面中体现空间感和穿越感。为了画面效果统一,画中基本采用平行线和散点透视,用明代的木版画语言和中国水墨语言结合,通过人物与典籍的关系来维持节奏感。

吴景辉先生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创作了《红土精灵·石狗文化》系列99幅油画以及《红树林》系列油画20幅。每只石狗的体形、相貌、仪表和情趣绝不雷同,千姿百态,石狗身上配以各式各样的吉祥物件、装饰纹样和辟邪法器,内涵丰富,融合了道、佛、儒三教的教理而铸成雷州百姓的守护神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雷州半岛石狗》,已被《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列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

画雷州,我们要从各个历史时期开始考证,收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气候、地形、水文、自然资源、海港資源、海产资源、人口民族、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科教文体、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文化艺术、语言、雷州民系、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小吃、著名人物等包罗万象的素材,从数以万计的素材中提取精华。比如先从建筑入手,雷祖祠、三元塔公园、西湖公园、高山寺、天宁寺等,姜太公、苏东坡、李刚、陈济棠名人以及当地的村落、民居等背后的人文历史,利用素材的积累和艺术的语言,重塑当地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回归民族精神,重塑英雄形象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当美术站在历史这面镜子面前时,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大中华从浩瀚烟云中走出的苦难辉煌。苦难造就了艺术家独有的创作思维、艺术情感和艺术语言。湛江,一方面受到外来列强的侵略;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也有了广泛的交流,家园被割占,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实干兴邦,救国图存的精神也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升华。近代100年湛江的血雨腥风,人们从未忘记。湛江与抗法战争题材丰富,但却没有深度挖掘人物情感。可以说,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肤浅的,湛江的城市雏形是从沦为法国租借地后才开始的。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画面。

1897年,法国军舰白瓦特号(Bayard)为避台风闯入“广州湾”,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政府租借“广州湾”,揭开了广州湾殖民地历史的序幕这一历史场景,可以提取海洋元素、船只、商人、法国服饰、清朝大臣服饰等,模特模拟当时的场景拍摄动态画面。艺术家的语言通过海水的状态,利用对比色彩的强调来渲染侵略者丑恶的面貌和侵略虚伪的状态。对人物面部肌肉的线条,光晕的处理要反复加强。

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绿塘、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帮泽等的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歃血誓师的油画创作场景中,人物使用武器以大刀、长矛、木棍为主,我们选择血、爱国情怀的色彩就是红色,色彩上我们可以采用红色色系和金色系搭配,在色彩比例和分布上要强调爱国情怀,国难即家仇的情感渲染。

1899年11月16日钦差大臣苏元春与法国海军提督高礼睿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期限99年。画面里,我们把99这个数字放到画面中,醒目地放在最前面。要把清政府向法侵略者节节退让的情节用素描的形式描绘出来,作为画面的背景。把人民的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场景,寸金桥上浴血奋战的爱国英雄们的形象鲜活地塑造出来。最后,用郭沫若的诗句,“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点题,用油画加浮雕的形式表现。

油画家胡一川(湛江人)的历史题材油画《开镣》,作品具有饱满的真性情和非凡的感人力量,如今珍藏在国家博物馆。著名油画家罗工柳,更是用9字概括了他的油画风格:简、粗、重、厚、朴、拙、辣、力、笨。面对胡一川油画中的力度,罗工柳曾这样解释:胡一川的版画反映大众的吼声,他的油画也犹如夯歌,具有时代气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用油画的语言歌唱湛江丰富的自然、人文的赞歌。

参考文献:

[1]吴鹏,吴景辉.石狗通灵[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1.

[2]元音.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J].美术观察,2014,(07).

[3]郑光旭.点画砌构:向列宾美术学院列梅耶夫教授学油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4]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J].岭南文史,1994,(01).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推荐访问:油画 题材 创作 地区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