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个性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26 10:1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儒学与现代社会》作为贵州大学哲学专业个性选修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本文就其课程建设的实践,包括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安排与保障、评估机制做一回顾与总结,以期从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提出未来课程建设的改进措施与设想。

关键词: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建设;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077-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17

《儒学与现代社会》是贵州大学哲学专业面向本科生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个性选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已经具有相当的历史了。数年来哲学专业经过几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儒学与现代社会》一直作为专业个性选修课程列入其中,且是为数不多的几门每年实际开课的个性选修课之一。笔者到贵州大学工作伊始,即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虽然不是专业主干必修课,但因为与以往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十分契合,正是想开的课程,所以对其十分重视,颇下了些功夫,几年下来对于课程也积累了一些思考。

一、课程开设的背景与目标

(一)社会与学术背景

《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始设颇早,其时儒学与国学在社会上还没有成为一种时尚和热潮。2011年5月9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视察和参观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并参加“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的读书会活动。在国家领导人的视察活动中,着意安排这样的一场主题读书会,其用意与倾向是十分明显的。按照张新民教授接受儒家网与新浪历史频道的联合专访时的解读,《大学》读书活动的安排“显示了消弭传统与现代缝隙的意识形态意图”,“明显释放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信息,时间远较他担任总书记后访问山东曲阜孔府为早”。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陆续发表关于重视传统文化之发展与传承的系列讲话,显示党和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战略中,弘扬与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重要的政策路向。与此相呼应,社会与学界各个层面的国学热与儒学振兴活动,更是全面地蓬勃发展,甚至达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回顾新世纪以来儒学发展的这一系列遭遇与现状,贵州大学哲学专业较早设置并一直坚持开课的《儒学与现代社会》个性选修课程,具有重要的解读价值。一方面,这一课程的最初设置并非是迎合社会潮流的产物。另一方面,《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的开设,从其名称就可看出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儒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沟通传统与现代的宗旨,这足可表明贵州大学哲学专业在其教学与科研中,一直比较注重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及其现代创造性转化的工作,对其有着敏锐的前瞻意识和清醒的独立态度。

(二)培养目标与教学宗旨

在承担《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的教学以后,一方面着眼于学生的学術训练,另一方面着眼于社会、国家的文化发展,即制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宗旨:努力阐明儒学的基本内容、学说、主张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可能意义、价值,使得学生对于儒学及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获致一个准确的把握与适当的判断,并培养学生学习和传承自家文化传统的一种亲近的情感、敬畏的态度和理性的眼光。其中有认知的目标,也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课程目标。教师以此明确、自觉的教学目标指导自己,同时亦以要求学生。

笔者特别强调学生应有“亲近的情感”与“敬畏的态度”。因为,儒学是我们自身的传统, 就以民族的某种共同文化心理的积淀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当中。先不管对其如何认识和评价,对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我们首先应有一种“亲近”和“敬畏”的情感态度。其实,这也是一种认知的方法与要求。没有这样的一种情感和态度,亦将影响我们形成积极学习的动力和如实认识的眼光。正如郭齐勇教授所讲述的,他教育学生,希望他们“对先圣先贤怀有一种敬意,用心去体会古人的著述,因为这样做容易贴近和理解古人,作心灵交流与思想的对话,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不知所云。”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任何文化传统的知识与价值的学习,要求其实都是这样的:同情的理解态度是其基本的条件与方法。对于儒学这样一套实践的学问与智慧,尤其如此。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的重要思想家与传播者杜维明教授提出“体知”概念,来理解和把握儒家知识的本质特征。儒学知识的这种“体知”性质,要求我们对于儒学的研习应有不同于学习一般对象性知识的方法、路径和态度。当然,这并不要求每个学习和研究儒学的学生都成为儒学的信仰者,只是认为儒学知识的学习应有一种身入其垒的精神,尽量避免外在、草率、不相应的批判。在课堂上允许和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充分的质疑、辩难,课程作业与论文的立场、观点亦不必皆与教师、教材的观点符合。

在此之外,着重阐明学习儒学应培养“理性的眼光”。所谓“理性的眼光”主要指如实地认识和公正地评价的能力。特别注重和要求同学们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把握儒学的基本知识和观点,而非对儒学人云亦云,抱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社会上许多人正是立足这些所谓想象之中的、片面与偏颇的“儒学”,开始对其评头论足,不可能得出对于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的一个公允认识,实是诬枉前人。所以,要求学生亲自阅读原始儒学的文献,看看孔子、孟子、荀子这些人究竟是怎么说的,原原本本的儒学是怎样的,以其认识与立场对于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一个观点和态度,希望以此带领大家超越社会世俗的许多不当的认识。另外,再三强调对于儒学的如实认识,吃透其根本精神与立场,才能客观看待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不足。如实地认识是正确地评价的前提。现代许多对儒学发表意见的人,不知是出于思想的懒惰或是情绪化的先入之见,并没有做到如实认识的要求。因此,他们对于儒学一味的推崇、信仰或过度、无实的贬斥,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过是沙石之上的建筑而已。着眼于此,笔者要求每个同学就相关主题阅读和分析原始儒学文献,再做课堂汇报和讨论,希望以此根本保证学生对于儒学能够如实地认知这一教学目标。另外,也试图以此方式,培训同学梳理与阅读原始文献的基本能力,希望大家得到从资料搜寻、文本阅读和思想诠释到观点概括和综述的全过程、全环节的锻炼。这门课程通常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同学们毕业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和论文写作工作即将启动,我的这一安排亦有为其做一辅导和演练的意思。

总之,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考虑,希望通过《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的教学,使得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在学术训练上获得文献阅读、观点综述和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即将开始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个人认识上建立对于儒学的正确探索和认知态度、方法和立场,在其即将走入社会面对纷纭复杂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伦理观点时,具备独立思考所需的基本知识储备和思辨素养。如果这门课程,能够达成以上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它对于学生的人生与职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教学的宗旨也就实现了。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设计与方法实践

(一)内容设计

《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需要探讨儒学面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问题时的可能主张及其价值,分专题讲授与探讨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可以分门别类地探讨与讲授儒学的学说主张及其现代价值;二是比较具体,针对性强,就某一社会领域事务来寻求儒学的可能主张与应对策略,不同于抽象的哲学理论的探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根据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领域和儒学内容的把握,考虑到32个教学时数的条件,课程设置三个总论性质的专题和五个分论性质的专题,每个专题用两次课4个学时来处理。其基本内容如下:

1儒学绪论;2儒学的历史发展与分期;3儒学的当代命运;4儒学与现代家庭生活;5儒学与现代经济生活;6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7儒学与生态伦理;8儒学与宗教等八个方面。

总论部分主要是希望给学生勾勒一个儒学的基本面貌,使其掌握儒学的基本内容、范围与发展历史等知识。这部分安排三个专题,分别是:儒学绪论:人物与经典;儒学的历史发展与分期问题;近代以来的儒学遭遇与当代发展,以图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儒学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了解了儒学发展史上的历代代表人物、著作与学说后,即明白儒学的基本边界与内涵后,才能懂得如何去为以下的五个分论专题做准备:了解搜寻资料和阅读文献的范围,知道需要考察的人物与学说代表。

分论部分由五个专题构成,分别是:儒学与现代家庭生活;儒学与现代经济生活;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儒学与生态伦理;儒学与宗教。这么安排,与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亦是相应的,和所把握的儒学内容也是比较契合的。由家庭生活,到社会的经济与政治问题,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再到处理人与超越者关系的宗教问题,由个人一身、家庭逐步外扩至社会、自然与整个宇宙,我们考察的视野越来越广阔、关怀越来越深入。

(二)课堂教学的安排与要求

总论部分三个专题是分论探討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因此安排在课程的前段,主要由老师课堂讲授,辅以学生对于指定教材内容和相关原始文献的课下阅读。

五个分论专题则采取讲师讲授与学生课堂汇报、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期开始即布置下相关专题的课堂汇报任务。全班同学平均分成十组,每两组同学负责一个专题,分别负责专题四至八的五个主题的课堂授课内容准备。届时每个专题的第一次课,主要时间交给学生,每组挑选1名代表就此专题向大家做一个ppt汇报,时间为1个学时左右。课程结束之前,教师留足部分时间就学生的汇报内容组织讨论并点评大家的工作。第二次课,教师再就这一专题做一系统的讲授,补充学生课堂汇报的不到之处,着重梳理相关问题讨论的脉络和主要的观点,亦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讨论文本。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授课和自己的课堂汇报之间进行对比,通过学习和模仿,下次的课堂汇报就会做得更好。

另外,在第一次课之前,教师即把教学宗旨、计划、安排和要求等相关事项跟同学们阐明,使得大家明白课程学习的意义以及步骤、方法等。在分论专题的准备工作开始之前,教师还要特地给学生讲一讲资料搜寻、阅读的相关方法,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目录。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基本学术技能尚还不够,大多数同学独立从事专题授课汇报的工作一开始可能还有困难。有时还要给他们提示问题和内容组织框架,比如说儒学与现代家庭生活的专题,我就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两种家庭之内的伦理关系(亲子、夫妇)及其德性要求(孝道与婚义)分别梳理、探讨儒学的主张,并要求他们通过课堂的专题汇报回答儒学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养老问题、离婚问题和男女关系等问题可能具有什么意义。这个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其实也是课堂讨论的话题。这些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应与相关专题紧密相关,是传统儒学主要的关注领域;另一方面应是凸显儒学现代社会价值的问题或是现代社会儒学讨论的热点问题,而且就是每个现代人生活中普遍会涉及的认识和实践问题。相关问题,学生们或是在过往的人生和读书经历中已经有所体验,或是将来不久走向社会肯定也会面临,所以他们能够产生兴趣并有自身的认识与体会基础来参与讨论。比如上面举为例子的孝道问题与婚姻关系的认识问题,就是如此的话题,应该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有意引导大家思考和论辩。通过讨论和讲解之后,儒学的思考方式和价值理念就会逐步影响这些年轻人,学生会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切身认识,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自觉的影响。我想,这也正是儒学之于现代社会和个人发生作用、影响的最好方式。当然,学生的思考和认识并不一定就走向对于儒学的接受与信仰,那么他们的拒绝与批判,也经过充分的论辩和理由支撑,不再是人云亦云的成见或是个人的情绪反应。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基本能力与意识亦已奠定,以后他们走向社会就不会随波逐流,迷失人生方向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可见,课堂的汇报和讨论是本门课程的最为重要和最有特色的安排,亦是本门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既关系对于学生查询文献、阅读文献的学术能力的训练,又关系对于他们独立思想意识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设想,教师一方面要在话题的引领和讨论的组织上做好充分的设计和准备;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从事这一工作的基本技能,如阅读古典儒学文献所需的训诂学、文献学的基本技能和现代诠释学的基本理论等。

(三)保障与评估机制

本课程为考查课,因此在安排课程期末考试以论文考察的形式进行,不进行闭卷考试。同样是在第一次课堂上即向学生们交代清楚论文的要求。论文要求3000-5000字左右,原则上不超过7000字。文章选题即为本人参与负责之专题汇报的内容或其相关之子题,文章内容原则上为本专题之文献综述,亦可表达自己在经过文献综述的工作后所发现的对于本课题范围内的某个问题的个人思考和研究。课程论文要求按形式规范的学术论文进行写作,即要有摘要、关键词、脚注和文后参考文献等形式要素。特别向学生们强调,脚注和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明确要求文后参考文献需要至少10篇左右的期刊论文和3-5本左右的专著或学位论文。只有这样的篇幅要求和参考文献的数量要求,才能保证学生相关的阅读量和把问题阐述清楚。

除了期末的论文考察之外,平时课程汇报之后的点评和提问亦是本课程的重要保障和评估机制。每组同学的课堂汇报之后,教师会进行评议,未尽之处要进行提问。这也可以促使汇报小组的同学,在对本专题的内容准备上要下更多的功夫。因为他们只有在下面尽量做好工作,融会掌握相关的许多问题,才能应付同学和老师的发问。学生的课堂汇报和答问、讨论的表现,都将算作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期末的总成绩。

除了课堂的当场评议,期末论文的批阅意见,也想办法找机会反馈给同学,以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论文的得失具体何在。教师对每个同学具体学习表现和成果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从其中能够知晓自己的具体不足和问题,以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往往获得事半功倍的进步效果。

三、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一)问题、改进措施及其成效

三年以来,《儒学与现代社会》课程上了三轮,根据以上思考和安排进行教学,总体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对于相关教学方法也是适应的,从中获得了学术能力的训练和思想的教益。但在有些方面,实践的结果和设计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差距,需要做出调整。

比如,分论部分的专题授课,本希望和要求学生不仅对儒学主要文本相关主题的论述要有一个从古至今的梳理,而且对当今学界主流的研究意见有一基本综述,结果发现以学生的学术基础和能力根本做不到,另外相关内容太多,无法在一次课的时间内呈现。不仅学生的课堂汇报无法如此要求,紧接着的讲授也没法做到这一点。因为,每个专题其实仍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起码都是数篇博士论文或专著的篇幅才能处理的。因此,再次开课时,笔者及时调整了课程的内容设计,即每个专题的学生汇报和教师讲授,不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汇报尊重大家的基础,给予大家更大的灵活性,开放同学们在相关专题内就自己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做探讨。教师讲授则侧重在儒学原始文本的基本论述、主张的梳理,把儒学的原原本本的论述教授给大家,大家以后还可以再反刍思考和以之为基础关照现实的人生与社会。至于学术史的梳理和当代研究成果的综述,就无法兼顾了。这样调整之后,课程不再贪大求全,不再强调学生对于儒学全面理论知识的完整掌握,内容更为针对学生的未来现实需要和核心的基础训练,课程的实践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又如,课程中发现学生就相关主题搜寻和阅读文献、梳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独立思考和评价问题的勇气和意识仍然不够。针对前者,既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共性的方法,又注重针对每组同学的个别指导。更多地参与到各组同学的课堂汇报的准备过程中来,包括提供搜寻资料的范围和对象、汇报问题的设计方向、甚至文本阅读的基本指导。学生在专题的准备过程中,随时可以电话联系我,就相关方面寻求我的意见。关于后者,主要是学生对儒学的一些认识和评价流于五四、文革以来的流俗成见或教材的过时陈述,而对相关内容不敢就自己的亲身阅读和生活体验发表看法。这个时候,就必须随时结合学界的最新认识和评价,引导学生打破陈旧思维和认识模式,并要求学生暂时抛开老教材的一些论述,从现代社会生活本身出发来思考儒学的原始文本。应该说,这样的做法的效果正在显现,下次及以后的课程更要突出和注重对于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个别辅导和指引。

(二)未来课程建设的拓展

关于未来课程建设的拓展,笔者初步也已有了一些想法。一是课程的内容,尤其是在课堂汇报和讨论部分,要更加贴近现实,及时跟踪社会热点现象、紧迫问题,要求学生以儒学的理论做出思考和尝试回应。只有如此,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现实意义才能更加凸显。二是课程的形式,要更加开放和多样。譬如,在学生方面,可以就某一专题设置正题、反题,组织大家展开辩论,在课堂汇报和讨论之外增加辩论的形式。在教师方面,可以友情邀请相关领域或专题的研究专家,担任本课程的一些专题的授课任务。改变一位老师从头讲到尾的做法,发挥一些教师在相关专题的长期专门研究的優势,会给学生不一样的思想教益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第三,课程要适时走出教室。开展一次社区或乡村发展的文化调查,让学生切近体会和感受儒学的可能发展境遇;或者带领学生参加一次孔学堂的学术活动,让大家接触省外的儒学名家和了解儒学界的最新动态。总之,一方面了解儒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贴近考察基层社会的现实状况,促使学生结合两者对于儒学在当今社会的可能意义和发展空间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专访张新民:只有儒家才能解决中国认同分裂_历史频道[EB/OL].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5-07-06/1159122320shtml,2015-07-06

[2]儒学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郭齐勇先生访谈[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f1ea0100054u.html,2010-04-11

(责任编辑:涂艳)

推荐访问:儒学 现代社会 反思 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