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和谐创新的伟大时代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07 12:00:18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的各项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政治报告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是反映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

一、充分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历史性决策的重大意义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是政治立场,旗帜是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面伟大旗帜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58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29年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践中的必然选择。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关键抉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从毛泽东时代就开始寻找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度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29年的艰苦探索,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批判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基础上召开的,到党的十七大,在29年的改革开放中,围绕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曾经有过5次大争论,正是在这些争论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高坚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向21世纪。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有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还强调:“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29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着我们走向富强、民主、和谐和文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国情之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由衷拥护和广泛支持,是因为她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本愿望,担负着实现富民强国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既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

二、充分认识和运用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及进步的根本原因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三、充分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和精神实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回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关心的三大问题:一是回答了对发展的认识问题,即发展是什么,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问题;二是回答了发展的实现问题,即发展的实现方式、根本途径、基本手段等发展的“桥”和“船”的问题;三是回答了发展的评价问题,即怎样看发展,如何判断发展成果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问题。在对发展战略、发展路线、发展模式、发展举措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上都有新的飞跃,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发展理论体系,是对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

要以求准、求深、求新、求实为准则,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求准,就是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准确分析判断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准确了解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实际。求新,就是掌握胡锦涛总书记政治报告阐明的科学发展观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决策、新部署,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同时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机遇、新途径,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局面。求深,就是对科学发展观要有深刻的认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分析客观现实及其原因,找到破解难题的规律和方法。求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办好多数群众受益的事,办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办好长远起作用的事,办好力所能及的事。

2.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丰富创新了我们党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鲜明的亮点集中在三个创新上,即理论体系的创新、思想观点的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创新。

十七大报告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其创新之处就在于指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进方向,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路线保证、目标保证、动力保证、组织保证。

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改变“七个不到位”的现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必须充分认识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理论武装不到位。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更加完整、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必须提高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更好地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三是思想作风不到位。四是工作能力不到位。五是体制机制不到位。六是法律和制度不到位。七是组织领导不到位。这就需要提高执政能力,更加坚强有力地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实现好、近期利益维护好、长远利益发展好。

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新部署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方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其关键和目的是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地发展。十七大报告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重大问题,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部署,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项新任务: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开放;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六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七是深化金融、财税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八是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思想道德引导和智力支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必须完成四项战略任务。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4.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加快推进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呢?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六大任务,这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五、充分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一次提出“伟大工程”这个概念,是68年前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称为“新的伟大工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进一步解决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成为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任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的就是保证在执政的条件下,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要求实施“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使命。为此,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个主线”“四个为重点”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为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工作任务:一是在思想理论建设上,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二是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三是在民主建设上,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四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五是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六是在作风建设上,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责编:路 童

推荐访问:和谐 创新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