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08 08: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在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条件的提高方面入手,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080-02

1课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已步入我们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以下一些新的问题:

1) 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教育部已经制订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要逐步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高职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已有显著提高,但他们的基础依然悬殊,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中不乏是零起点的。

3) 计算机技术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2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传统的教学理论及其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教学实践的发展,应该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在其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以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化、终身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2.1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形成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兴趣。这样,对学生而言,计算机学习不再被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交互学习;学生在现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将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以讨论、实验等各种活动代替了简单的记录和听课,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权威和考试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真正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长于背诵公式和解答纸面问题,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学习方式。

2.2教学内容的微观处理

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更新教材,并介绍最新发展动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者不能固守教材的组织方式,可以根据学科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当的编排教学内容的方式,如:以学生为本位,采用心理式的编排,既注重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又顾及教学内容的逻辑性。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对课程进行微观处理,调整教材编排:第一部分是硬件的感性认识和Windows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是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 Office组件 (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和简单网页制作FrontPage等) ,第三部分是Windows操作 (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 和因特网基本使用 (Internet Explore和Outlook Express的设置及使用) ,最后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Word最简单,再学习Excel,引导学生找出Word和Excel操作上的异同,最后,学习PowerPoint时,就比较轻松了,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再加上表单和组件的设置,简单网页制作FrontPage就差不多了。学习Outlook Express时,可补充现在大多数人用的更多的网上免费邮箱的申请和使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还会继续飞速发展,通过软件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会触类旁通,从而掌握一大批软件的使用,这才是我们计算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教材作这样的微观整合后,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一个个需要的心理,使他们一直保持着对计算机课程的热情,快速有效地接受教材的基本内容,在愉快的上机操作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升信息素养。

2.3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进行如下一些创新。

(1) 利用网络教室,发挥师生互动效应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上“大学计算机基础”时,往往讲解一次课 (2课时)几天后,学生才有一次上机操作课,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他们很难在教师的快速演示下领悟操作的要点与顺序,几天后上机实践往往无从着手,以至于效率很差;另外又有一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的基础知识已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就会觉得太简单。因此教师在授课讲解时,如何把握难度与速度就比较困难。还有些教师讲解一节课,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一节课,同样的也存在着上课时学生不好好听、上机时又不知如何做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就能解决这些弊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教师可以全方位地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机直接控制学生机,也可以向某个学生直接演示解答,还可以通过教师机传送测试或作业等文件给学生,极大地方便了课堂互动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每部分演示后将控制权交给学生,但必须规定好操作的具体时间,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时间到后,教师收回控制权,继续讲解。最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所有学到的命令完成作业。这样在上机操作时学生已对基本命令有所了解,对原来起点低的学生来说不会一窍不通无所事事,对优秀学生来说又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有时间去接触其他软件。所以,这种教学方法集教、学、练、提高为一体,更可以因材施教。

学到因特网部分时,可以让学生申请网上免费邮箱,收集资料,以E-mail形式发送作业,通过回复的形式可以一对一的与学生交流作业情况,也可以通过QQ对学生进行答疑。课内外的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并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点。

(2) 实施任务驱动,通过讲评激发潜能

任务是课堂教学里一个微妙动力,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所学知识的目的。

每一次上机课都要有一定的任务,采用“案例”和“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些案例做演示,还要精心设计任务,每个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技巧,“任务驱动”对学生来说,开始是模仿,积累一定经验和技巧后,便可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作品,创新能力便可得到发展。在上机过程中,教师可将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给予评论。通过讲评和评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3) 组织协作学习,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协作学习是指为了促进学习,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任务彼此交换信息和合作,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协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学习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个体间的沟通能力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讲课时,一方面要通过少而精的讲述,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保留一些与旧知识相似规律的新知识,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实施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课堂教学的自由氛围,注意基础差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

另外,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结成对子,上机时坐在一起,这样,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好的学生也会及时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还可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综合性任务,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4教学条件的提高完善

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依赖于教学的软硬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应安排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并安装好配套的各种应用软件;建立网络模拟考试系统,实现学生随时训练和自我测试,网络考试系统供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测试;还可以设计网络辅助教学网站,实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等上网,以及师生课外互动和交流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必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 计算机教育,2003,(12).

[2] 谢幼如. 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侯旋. 计算机文化基础[J]. 课程新型教学法的分析与研究,2005,(24).

作者简介:凌代红 (1970-) ,女,浙江黄岩人,浙江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工商学系讲师。

E-mail:tkyldh@126.com

推荐访问:高职 计算机专业 大学计算机 实践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