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论曹禺与京剧艺术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2 18:2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曹禺自幼酷爱京剧艺术,尤其推崇梅兰芳,认为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是真正自己民族的东西。曹禺话剧经典是话剧向京剧学习的典范,在艺术上具有四个特点:(一)将人物性格刻画同生动曲折的故事描绘紧密结合;(二)重视剧情的穿插,将语言动作、心理动作同外部动作有机交织,形成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的戏剧场面;(三)场面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场戏泼墨如云,过场戏惜墨如金;(四)语言清新、含蓄,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高度的表现力。曹禺鼓励新时期京剧艺术工作者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同时又反对盲目照搬外国的一些“新玩意”,强调艺术创新最后还是要搞自己民族的东西。

[关键词]曹禺 话剧经典 典范 创新 民族化

一、少小京剧迷

2013年是曹禺处女作《雷雨》诞生80周年纪念。《雷雨》的诞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外优秀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晶。

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自幼就酷爱京剧艺术。三岁起就观摩过无数京剧名家的优秀剧目。京剧大艺术家如杨小楼、尚和玉、刘鸿声、余叔岩、陈德霖、王瑶卿、龚云甫、王长林、郝寿臣,还有程继仙等人的戏他几乎都看过。京剧泰斗谭鑫培谭家的戏他看过四代,不少戏词他能有板有眼地哼两句。曹禺学生时代天津舞台上京剧名角也多,艺术上流派纷呈,如杨小楼叫杨派,余叔岩叫余派。曹禺十分喜爱余派,还多次登台演过余派名剧。

曹禺曾说:“一个作家和艺术家的文化艺术修养应该是多方面的,是靠多少年的逐渐积累而来的。我对戏剧发生兴趣,就是从小时候开始,我从小就有许多机会看戏,这给我影响很大。我记得家里有一套《戏考》,我读《戏考》读得很熟,一折一折的京戏,读起来很有味道。”①一直到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曹禺还仍保持着对京剧浓烈的兴趣和爱好,此时他和中学时代的同学靳以常到广和楼去看京剧。一个人童年、少年时代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曹禺回忆起当时观看的京剧名家的表演赞不绝口。他说:杨小楼、余叔岩是了不起的表演艺术家,谭鑫培的戏还是小时候母亲抱着看的,杨小楼的戏看得最多,他演黄天霸演得妙极了,黄天霸武艺高强,非常狡猾,非常凶狠,他是效忠于满清朝廷的。杨小楼把黄天霸的奴才相和他的特定性格演得活灵活现。还有一个叫刘鸿声,他唱的《斩黄袍》异常高昂响亮,一句唱出,满场叫“好”!剧场震得楼顶都要掀开。②曹禺从中学时代就从事戏剧实践活动,从来没有停顿过。对京剧艺术的熟悉和了解,不仅通过大量的观摩(包括阅读《戏考》),而且通过粉墨登场的艺术实践。在曹禺中学学习期间,他先后登台演出过京剧《走雪山》、《打鱼杀家》、《打棍出箱》等多个京剧剧目。通过这些演出实践,曹禺进一步了解了京剧,懂得了京剧艺术。

《走雪山》又名《南天门》,是京剧的著名传统剧目之一。它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宦官魏忠贤结党专权,为所欲为。为官正直的吏部尚书曹正邦不肯趋炎附势,托病辞官。魏忠贤趁机诬奏曹正邦里通外国,皇帝降旨治罪。幸有同僚保救,曹正邦才能全家迁回故乡。不料,魏忠贤赶尽杀绝,在路上派人刺杀曹正邦。曹妻悲愤自尽,仅余女儿曹玉莲与老仆曹福二人得以逃脱。曹福保护曹玉莲跋山涉水,投奔曹玉莲在山西大同的未婚婆家。路经广花山时,恰逢隆冬大雪,两人饥寒交迫,曹福背着小姐,拚死赶路,受尽千辛万苦。曹福解衣为小姐御寒,自己却冻饿而死。最后大同的婆家得知玉莲遇难。派人来迎,小姐终于得救。

这个戏许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演过,如“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就演过曹玉莲,著名老生余叔岩演过曹福。此剧主角曹福是个义仆,南开中学演京剧《走雪山》,曹禺的戏剧启蒙老师张彭春教授指定曹禺主演曹福,让他的同班同学常家骥演小姐玉莲。乐队过门拉过了,该曹禺出场了,他忙在暗场叫了一声“小姐哇!走哇!”就走出上场门。刚走几步,他十分干净利索地来了个腾空滚跳的动作,表现行走的艰难,获得观众一片掌声。接着就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扶着随后而来的小姐玉莲。不料,常家骥人太胖,身子太重,曹禺人瘦小,身子又弱。小常步伐又走错了,脚踩在曹禺脚上,差一点连他和曹禺一起摔一跤,曹禺只得就势跌坐在地。台下一看胖小姐把一个娃娃脸装扮的老仆撞倒了,“轰”的一下大笑起来,常家骥忙扶起曹禺,忍不住也要笑起来。曹禺一边沉着地掸一掸身上的灰,一边乘人不注意的时候,瞪了小常一眼,暗示他千万不能笑场。小常忙收敛笑容,进入剧情之中。

演出结束之后,继母薛咏南头一个走到台上,她说:“啊呀,你真不错呀!”甚至曹禺的校长,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先生也说:“你呀,好得很,余派!”③曹禺听了高兴极了。

高二下学期,曹禺又参加了京剧《打鱼杀家》的演出,由曹禺主演男主角梁山好汉肖恩。

曹禺根据导演张彭春(人称“九先生”)的点拨,较细腻地演出了这个人物感情变化的过程:肖恩由生气、无奈最后明白了女儿不愿舍弃父亲,让他一人独闯狼窝虎穴的深情,自己也忍不住失声哭了。英雄有泪不轻洒,只因未到伤心处。对老英雄的落泪,曹禺作了细心的处理,不仅哭出了真情,而且哭得有韵味。这场戏演出了老英雄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层次也清楚,唱与念,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台下不少观众含着眼泪鼓掌;曹禺通过此剧的演出,也深深体味到戏曲艺术从生活出发,深入开掘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魅力。

曹禺十分熟悉热爱京剧艺术,尤其推崇京剧大师梅兰芳。他说:“中国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同志,生前十分重视各种文化的修养,在他周围有一批专长于各种文化艺术的文人,帮助他增长文艺素养。”赞扬“他在戏曲表现艺术上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④是真正自己民族的东西。

曹禺的这一认识是同他的戏剧启蒙老师张彭春的精心培养密不可分的。

张彭春,天津人,1892年生,比曹禺大18岁,是曹禺十分敬佩的恩师。

张彭春1908年毕业于他哥哥张寿春(即张伯苓先生)开办的南开中学。1910年曹禺出生那一年,以优异成绩与胡适、竺可桢等考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在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欧美现代戏剧。1916年在获得文学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双学位后返回天津南开学校任专门部(即中学部或中专部)主任,并兼任南开新剧团首任副团长(团长为时趾周先生)。张彭春在美国留学期间悉心研究西方戏剧,对话剧艺术造诣很深,同时,他对东方的京剧艺术也很精通。

推荐访问:京剧 艺术 论曹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