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在变化的环境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3 15: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艺术文献;知识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建共享

摘 要:艺术专业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极具特色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在这些资源基础上所形成的特色服务能力。针对自身的状况,艺术专业图书馆应注重特色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共建共享规划,以求在变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1-0098-03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内唯一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拥有数量庞大的学科群,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可观的阶段性成果,有着较高的艺术学科研究平台,构成了面向21世纪的现代形态的艺术学科体系。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多学科的艺术教育、教学、科研、创作、交流活动需要日益雄厚的艺术文献信息的强力支撑。那么,图书馆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构建艺术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满足持续变化的艺术研究前沿和用户相应的文献信息需求能力,促进艺术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和思考。

1 构建以知识服务为目标的服务体系

1.1 融合拓展馆藏,形成更为开放的资源环境与服务渠道

我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艺术学科领域唯一的馆藏规模大、设施设备优良、人才储备精炼,且集图书报刊、艺术古籍、实物文献、音响音像、展览陈列、艺术档案等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图书馆。结合当前信息需求整体环境,我馆进一步融合拓展馆藏整体结构,对需要满足的信息需求广度和深度进行考察研究,在原有馆藏资源供应体系上进一步优化资源供应链,设计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生长的资源环境,为艺术研究提供有力的知识服务保障。

1.2 适应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元化选择

网络环境下,我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迫切希望获得从事艺术创新活动所需的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电子文献以其容量大、图文并茂、使用便捷等特点在艺术教科研中愈来愈受用户的青睐,使用网络资源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为适应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元化选择,我馆陆续引进大量电子文献,深度挖掘网络资源,与原有传统馆藏互相激活,形成良好互补,使传统文献与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互为补充,为形成更加开放的资源环境与服务渠道提供了可能。

1.3 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全方位服务

1.3.1 提供“嵌入式”的全程跟踪服务。挑选具有较强的学科领域知识整合能力,对艺术学科领域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趋势有相当高深的知识储备和研究经验的学科馆员全程跟踪课题服务,提供相关文献信息的搜集、检索、深度分析、整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或方案。如:大型课题《昆曲艺术大典》是有史以来对分散的昆曲艺术遗存规模最大、最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保护、抢救、整理与研究活动,由多方专家共同参与。从图书报刊的梳理查询、古籍版本的追根溯源到图片档案的搜集制作、音响音像的录制复原,几乎每个环节都有我馆不同部门馆员忙碌的身影。每一位参与项目服务的馆员,都是具有相关专业素养、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他们自觉地在当代学术研究需求与知识服务之间充当桥梁,将智慧融汇其中,利在学术,功在传承。他们在对项目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良好地融合起来,既表现出传统服务的亲和细致,又彰显了现代服务的广泛高效,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效用性、创造性的有序化、知识化、精细化的文献服务产品,形成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不仅大大推动了科研项目的进展,体现出“知识服务”的内涵,也促使我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及服务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相关文献的知识需求。

1.3.2 构建一个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动态资源与服务体系。建立艺术信息网页,根据不同学科设立相应栏目。通过各种途径对分散的、见诸各种媒体的艺术资源进行搜集、筛选,经过深度分析与重组使之转变为有序的系统信息充实到相应的栏目中去。我馆每年追踪拍摄院内外有影响的艺术会议、活动、项目、高层学术论坛等,并编辑成视频资料;为《京剧大典》《昆曲大典》等课题全程拍摄、编辑制作图片数千幅;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原始申报资料的整理与扫描,录入万余条数据。为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这个有机体的生命活力,从对民间传承人和非遗文化场所登记到传承人生存状况、传承谱系、与外界交流情况的跟踪、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其他有关信息等,我馆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力度,将静态的文献化信息与动态的传承人文化信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跟踪采集,随时补充新的资源,使大量珍贵文献得以开发、保存、研究与利用,构成一个用户所需的不断充实、完善的动态资源体系,为用户提供了快捷、方便、有效的增值服务。

2 加强文献遗产的数字化抢救,使其发挥广泛而持久的利用价值

2.1 以馆藏特色资源为基础,加强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积极推进“中国戏曲剧种音像库”“阿炳传世曲目”“京剧老唱片”“馆藏实物文献精品库”“馆藏抄稿本总目提要”“研究生论文库”等已建、在建、拟建的特色数据库的完善与建设,使传统纸本图书、特藏实物文献与数字资源良好地融合,从而构建庞大的知识网络。不同的“位”提供各具特色的文献知识,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相互补充与呼应,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融合、拓展与延伸,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而更好地激活馆藏,形成更为开放的资源环境,为艺术研究提供有力的知识服务保障。

2.2 文献服务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体现知识服务内涵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机构,但是它不是简单的服务,而是有一定学术性的服务”。柯平呼吁:“任何图书馆都要做学术研究,做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1]在艺术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服务过程中,我馆馆员基于深厚的文献基础,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学术氛围中,练就了对文献追源溯流的基本功,能将文献服务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艺术文献的高层次管理、深层次开发利用、专业化知识服务打下稳固的基础。

蔡雨燕:在变化的环境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我馆前辈傅惜华、杜颖陶等在为戏曲研究提供文献服务的同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相继出版了许多优秀的研究著作,如《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等,这些都构成了良性的学术积累,为研究者提供了系统深入的知识服务。今天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人,在前辈丰厚积累的基础上,对艺术文献进行了更全面深入的整理、研究,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归纳和总结,编辑出版了目录提要、资料汇编、文献校勘、谱录、图录、文献学专著等内容的近百种研究论著,其中不少分别荣获国家级、部级奖励,对艺术文献信息的传承与弘扬、学术研究的推进与收获起到了良性互动作用。

2.3 彰显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服务中的功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服务是新时代对图书馆的要求。我馆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京剧艺术展”“传统技艺大展”“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澳门雪域风情展”“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等国家级的活动。从组织、汇集、选取展品到布展、撰写详细的内容揭示,从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背景知识的记述到展示展演现场的咨询讲解,我馆馆员充分展现出深厚的专业服务功底,使更多的观众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及其流传过程中所承载着的沉甸甸的历史记忆,彰显了图书馆在连接民族的共同记忆,保存、交流、传播人类知识的过程中的功用,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3 思考

3.1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笔者通过网上搜索,对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多家共建共享组织的资源类型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CALIS以及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等组织,对所有学科类型的资源都有所涉猎,属于综合性的文献建设;CASHL则集中于建设人文社科领域的外文期刊资源;NSTL专门整合建设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而艺术学科领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艺术图书馆已不是孤立专业,同科研、教育、传播、出版、博物、档案等相关行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要扩大艺术图书馆的外延,探索合作方式。笔者建议,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在馆际合作中的成功经验,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龙头,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艺术院校、艺术科研院所、博物馆、档案馆、画院等机构,共同构建“中国艺术文献信息中心”。 ①在国家经费的支持下,制定统一的艺术文献资源加工组织标准及规范,通过联合目录建设,对各文献机构由史而来的艺术文献资源积累进行汇聚、融合、重组、公布和报道,共同汇成整体的中国艺术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形成全国统一的艺术文献资源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②按照统一标准自建或合建特色资源库,交由“中心”统一审查、组织和整合,将其纳入“中国艺术文献信息中心特藏资源库”,提供统一访问门户。③改变以往文献资源自我保障、分散发展的模式,走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整体发展道路,有效地扩充信息资源的获取范围,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在对国内地区性艺术文献资源网络的建设起到积极示范和推进作用的同时,凝聚各方合力,形成覆盖全国的艺术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建共享。

3.2 技术项目共建共享

中国戏曲学院有着丰富的戏曲文献资源,存有戏曲节目资料6万小时,戏曲音像资料31,075盘,还有部分绝版图书及自录戏曲教学资料近1,000盘。但与此同时,约10,000余件珍贵的戏曲音像资料由于受模拟磁带寿命的制约,多次使用后带粉脱落,图像质量下降,甚至无法使用[2]。曾有记者指出,如果不尽快对由前人千辛万苦采集而来的2万小时珍贵历史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我们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就只是一堆无用的碎片,全国各省市的许多珍贵音响资料也只是形同垃圾[3]。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献遗产,其载体类型和转换格式的多样性又对数字加工技术提出了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抢救、保护、恢复历史文献遗产本来面目?如何实现不同加工主体间的可访问性和互操作性?时间与环境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并委托奥地利国家音响档案馆专家来我馆指导进行“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实验。项目自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在音像系统建设、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等方面陆续取得重要进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作为艺术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投入、设施装备等方面均在全国同类图书馆中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理应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联动各文献机构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进行特色数据库合作开发集中共建,避免重复投入,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效率,抢救性地挖掘、修复、保护濒危艺术文献遗产,将其形式和内容进行统一转移保存和再揭示,通过数字化技术,使其化身千百、永久传承,并在得到再生性保护的同时,高质量、高效率、多形式、多途径地实现文献信息的“知识服务”,从而形成保护和利用双赢、泽被后世的局面。

3.3 人才资源共建共享

知识服务不仅要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优良的技术条件,更要有合适的“人”来提供服务。上海图书馆网上知识导航站是建立在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础之上的专家问询系统,由公共馆、高校馆、科研机构图书馆20位中青年参考馆员组成导航专家队伍,提供专业咨询服务[4]。这是跨系统的图书馆人员合作服务模式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各艺术文献合作单位可以选派学科馆员组成学科服务小组,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团队。团队成员仍隶属于原单位,学科背景要尽可能覆盖各艺术门类,以便围绕用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合作模式以各自馆藏资源为基础,以共享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依托,在图书馆主页设立集成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学科馆员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文献情报技能和良好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对检索和工具的培训、文献信息咨询、学科情报研究、资源配置分析、用户个性化知识环境构建等服务[5];还可结合网页推送、文本推送、同步浏览等技术,对仅凭文字难以清楚描述的问题予以生动直观的回答。同时,中心负责制订团队的发展规划、培训计划、科研项目等。学科馆员之间可以通过“中心”出版物、在线论坛、QQ群等途径,有效地交流思想、获取信息、提升服务技能,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从而促进艺术文献资源与服务的持续稳步发展。

4 结语

相关技术发展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使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服务的提供、运行的模式、用户的习惯都发生了改变,许多不可预知的挑战将不断凸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解决[6]。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已经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献机构逐渐联系在一起,并且彼此以开放的观念将各自拥有的文献资源释放到网络空间,大大消除了互相之间原有的隔阂,为共享提供了可能。针对自身的状况,艺术专业图书馆应注重对特色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以求在变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柯平.理解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6(3):12-15.

[2] 安永利.构建数字教学平台 传扬中国民族文化[J].戏曲艺术,2007(4):118-123.

[3] 徐涟.为了2万小时的“历史声音”[N].中国文化报,2004-09-09(1).

[4] 李晓萍.网络时代跨系统的图书馆馆际合作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9):20-23.

[5] 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8(4):62-65.

[6] 陈力.文献学与文献服务[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240.

(编校:严 真)

推荐访问:图书馆 提升 变化 能力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