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5 09:30:1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构建一套科学、民主、合理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就构建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该体系的理论依据、可实施的实践依据、要达到的目标、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实施的价值及特色、工作策略以及取得的实效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必要性;实效

教师的评价在学校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导向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本文结合多年教育管理的经验,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探讨在基础教育管理中,如何建立与新的教改形势相适应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从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上剖析构建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其实,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国外对教育评价的研究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泰勒在《史密斯—泰勒》中第一次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自此被人们认识、接受,并成为教育领域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基础教育管理中,要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构建有效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二是明确学校、教师个体发展需求现状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三是构建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一)学校发展目标的确立和价值取向

从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办学模式上看,从学校诞生起就决定了它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取向。那就是教育是产业的理念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只有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运作,才能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也必须认识到,教育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公益性,这种运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这种特殊意义和价值取向也就决定学校的教育管理必须要探索一套科学、民主、合理的机制。

(二)明确学校与教师发展的需求现状和内在逻辑关系

管理者(校长、中层领导)要把教师个体由受控型转变成授权型,让他们参与管理、决策,让教师体验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教育管理者应遵循的管理准则。如何协调教师个体与学校发展的需求呢?如下图所示:

(三)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育评价中,对教师工作的评价过分强调评价者的权威,把被评价者作为评价的客体,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如同“法官”和“被告”的关系,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审判”。

二、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建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一)该体系构成的理论依据

1. 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

所谓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是指关于人为自己的成长设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个人发展的学说。在人本主义思潮中,萨特、弗罗姆、莫里斯、马斯洛等人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很有代表性。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莫里斯认为:“人是不断重新创造自己的东西,是自我创造者,是把自己作为他的创造材料的工匠”;人是一种在培养自己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东西,这种评价是个人对自己做出的,而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这一理论为教师综合体系评价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发展性评价观

素质教育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学生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自己得到不断发展和成长。这为构建教师综合性评价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建构主义评价观

建构主义评价观主张以下观点:一是目标自由的评价,即试图根据经证实的需求提供用以评价任何过程结果的最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努力使教育更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三是以知识的构建为标准,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四是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五是情景驱动的评价。这为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该体系可实施的实践依据

该校有进行该体系实施的基础和条件。

1. 该校的综合条件和教师的基本条件较好,办学目标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进行该体系研究、实施的前提保证。

2. 该校已经在开办的初期初步地进行了教学评价的管理活动,尽管评价的方式、手段有诸多的弊端,但是它为该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 该校科研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教师综合评价方案》,该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

4. 该校有一批敬业爱岗、勇于参与教改实验、热爱教育事业的领导和教师,尤其是有从事教育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既有一定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在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这是进行教育评价研究最基本的条件。

5. 学校长远的发展目标也是促使该体系进行实验研究的有力保证。

6. 在该体系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聘请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作为实验的顾问,指导全程实验。

(三)该体系实施要达到的目标

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现代教育评价观认为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是促进发展。通过综合评价,让教师自己去理解新的教育理念,感受自己的成长轨迹,改进自己的不足,挖掘自己的潜力,最终促进自身不断的发展。二是使教师学会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教师综合评价非常注重全员参与;尊重人的情感体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通过综合评价,教师感受并领会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促进反思,改进工作,形成职业自觉;通过课堂教学自评,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得到提高,则可以让教师深入到教育科研并结合在教育第一线的实践去做教育行动研究。三是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依据。不同教师可能有不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风格等,所以教师的综合评价资料对于管理者来讲就至关重要,有利于管理者理解教师的“处境”,领会教师的思路,明了教师的“苦心”,洞察教学的全局,从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工作做出合理的评价。

(四)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守的原则

1. 教师的综合评价要坚持外在价值尺度与内在价值尺度相统一原则

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有三种方式: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评价自己,通过自我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三者的三角互证非常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评价实际上就是把自身的行为和结果同外在的价值尺度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比较形成自我判断,得到自我评价的结果。我们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尤其是编制评价量表必须遵循外在价值尺度与内在价值尺度统一的理论,二者的结合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2. 学生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靠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提高来显示的,智力因素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非智力因素包括自信心、情感、意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现阶段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智力因素,忽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如今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作用较智力因素更大、更持久。在以往的教师评价中,很少考虑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问题,只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教师综合评价中要求必须体现学生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五)教师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由教师工作的十项指标构成,其中我们准备研究设计的是教师综合评价体系量表,该量表包括教师自评量表、教师他评量表、学生评价量表、领导评价量表。该套量表的设计体现出简洁性、科学性、动态性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反思,获得不断进步。

(六)该套评价体系实验、研究、实施的价值及特色

它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其理论价值在于在继承、总结和借鉴古今中外的有关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其应用价值最突出的是简洁性与可操作性。该套综合评价的特色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强调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第二展示激励功能;第三注重反思总结的功能;第四起积极导向的作用。

(七)实施该评价体系时采取的工作策略

1. 该评价体系关系到学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它重视的是过程的严谨,它要求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关注的是参与的程度。

2. 在具体开展工作中,要坚持学习、实践、研究相结合。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3. 坚持全员参与的思想,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高级讲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解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出现的各种困惑。

具体的工作措施:

(1)领导要充分的重视。

(2)加强学习与培训,使教师在思想上认识评价的意义。

三、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实施的实效

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在评价中找到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才是科学的管理途径和手段。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学校终于看到了科学管理带来的实效,办学质量迅猛提高,办学成果显著。

教师综合评价调动了教师内在的动力和潜力,使他们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总之,教育的科学管理是促使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找到一种科学、民主、合理的管理方法是每个教育管理者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对教育评价的研究不仅是新教改形势下的新课题,更是每个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这种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多的应走向实践,在实践的操作中找到最佳方案,从而促进学生、教师、课程的发展。

推荐访问:探究 评价体系 实践 教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