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装饰在建筑审美信息传播中的功能价值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6 16:00:10 来源:网友投稿

On the Function Value of Decoration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Information

黄 洁HUANG Jie

摘 要:本文由“审美信息”概念入手,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从审美的主客体-人和建筑两方面,对建筑装饰在建筑审美信息,也即建筑的精神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进行主要论述,强调建筑装饰的传播功能以及其传达建筑精神、文化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建筑装饰; 建筑审美; 信息传播; 功能价值

Abstract:Undertaking the concept of“aesthetic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aesthetics - human and architecture, this thesis discourses about the value of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i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information, that is, the value in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emphasizing the dissemination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the spirit and cultural function which conveys.

Keywords:architecture decoration;architectural aesthetic;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value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2-0077-03

1前言

“审美信息”这个概念是由信息论美学的创始人莫尔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信息有两种:语义型信息和审美性信息。前者是以消息内容的意义为主的,后者则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审美信息”是叠加在物质信息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信息,也被认做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精神信息”。因此,与建筑的精神功能相对应的是建筑审美信息。建筑的物质构成作为信息的载体,它提供了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文化、历史、情感精神等意义的“审美信息”)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含义,并以视觉的方式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从而成为人与建筑交流的重要的媒介。建筑装饰是除建筑造型、空间序列等最主要的物质构成部分,它借色彩、材质以及装饰形式、纹样等的视觉要素表达出时代文化沉淀在建筑中的精神,在建筑审美信息的传播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装饰与建筑审美信息及其传播

建筑的文化性包含有两重意思:其一,建筑自身是一种文化;其二,建筑作为各种文化所用,任何一种文化几乎都能在建筑空间中实现,因此建筑又是各种文化的容器,也反映着各种文化。建筑装饰——它不仅是建筑表面为美观而设之物。建筑装饰是一种建筑的视觉对象,不但有美观的目的,同时还有民族、地域、宗教、伦理、习俗、心态及情态意象等等许多功能,它的语意是多层次的。因此从建筑文化的意义上来讲,建筑装饰可以作为一种“全息”对象来看待。而文章上述部分也提到,建筑审美信息是与建筑精神文化相对应的,由此可见,建筑文化以建筑审美信息的方式暗含建筑装饰中,而建筑装饰又以视觉符号形式成为我们了解翻译这些信息从中感受文化精神而去解读的对象。当我们欣赏或研究某一时期的某一建筑时,通过对建筑装饰的研究,也即对审美信息的处理,我们能够得到此建筑设计者所传达出的反映此时期设计、文化、审美经验等的信息要素,然后再通过识别、理解、解读这些信息,也即译码过程,我们便能领略到建筑带给我们的文化精神,获得审美愉悦。至此,通过建筑装饰我们完成了建筑审美信息的传播。

3装饰在建筑审美中的表现方式

建筑审美信息是以视觉的渠道传播的,而建筑装饰也同样是以视觉的方式反映出来的,因而对于建筑装饰的考察就不能不涉及到视觉所能触及的色彩、材质、形式等方面,而这些造型形式也为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色彩

色彩不仅是建筑装饰表现的重要方面,更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色彩的使用也能传达出建筑审美信息的诸多内容,映射出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求。例如我国的古代建筑装饰色彩所具有的伦理性和民俗性。据《礼记》中所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黄主。”这是先秦时的说法,后来的建筑基本都是黄色琉璃瓦屋顶,以象征皇权;而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和黄穹宇,其屋顶用的是蓝色琉璃瓦,因为它们都代表天,蓝色象征天。又如我国民俗文化中“五行”法则,应用到色彩中为“五色”,即“白、青、黑、赤、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民间的房子要用黑瓦,最本源不是因为美观,而是出于“五行”的观念形态。黑即水,水能克火,所以有安全性。因此,北京故宫文渊阁屋面用绿剪边黑琉璃瓦。(图1)

3.2材质

利用材质的对比形成的艺术美感是人们从古至今不肯放弃的嗜好,粗面石工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渐成时尚,与米开朗基罗同时期的建筑师塞里奥在他的《建筑四书》中就对粗石加工和派料形式做过研究,认为:粗石表面上的粗粝、厚重和质朴使得它带有了人的劳动痕迹,而这也被认为艺术中最宝贵的东西“人的情感、生命迹象”的象征。不同材质的使用还可以突出某一时代的建筑艺术特征。例如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擅于将历史的文化主题与现代材质相结合,将历史的隐喻放在括号之中。菲利普·约翰逊在匹兹堡市的玻璃大楼(图2),就是将哥特式建筑的许多高塔作为强化高度感的象征元素,使历史在新的语境中得到表达,而我们也可以从诸如此类的后现代作品中感受到历史的分量,它们以新的力量昭示着历史的存在。

3.3形式(纹样)

建筑装饰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非功能性装饰,即以一些图案、纹饰构成的装饰,多用于古典建筑中,如庙宇、教堂、陵墓等纪念性建筑中(图3),这类装饰主要以浮雕和绘画的形式来塑造装饰主题,从本质上讲这类装饰并不以审美为主,而是带有宣传教义和起到教育作用的;另一类是对建筑部件本身的美化,这是建筑与装饰的统一。例如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的装饰(图4),门的上部用来采光,但也要有一定的私密性和挡风作用,所以需糊上透光的纸,而又为了坚固起见,便做成细小的方格,但平铺直叙又不够美,因此就做出各式的图案,如做成如意形、双钱形等,且都具有一定的吉祥、财富的寓意。第三类是建筑构件本身形成装饰,这类装饰我们可以从哥特式建筑或者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柱、梁、枋、檐、脊、吻、斗拱等构件装饰中得到深刻的体会。而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一些构件虽已失去了承担结构力的作用,但却成为了某一建筑风格的标志象征,如劳伦齐阿纳图书馆立面中的柱式。

4建筑装饰的功能作用

我们在一般意义上讨论装饰的功能包括建筑装饰时,首要的在于它的美化功能,提供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其次在于它的对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和隐喻,成为某一种历史、文化主题的标志。而当把建筑装饰作为这种精神和人文象征的信息代码放在传播系统中来探讨时,更加有助于我们从审美的主、客体——即人和建筑本身两方面来细致深入地分析它的价值所在,从而为我们在现代意义的语境下审视建筑装饰,并更好地应用建筑装饰打下理论基础。

4.1对审美客体——建筑文化、精神的表达

审美客体即建筑作品本身,是审美的关键一环,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中介。只有当建筑的视觉符号机制所传达出来审美信息与欣赏者的心理机制相互协调,达到默契时,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建筑装饰的视觉符号功能,也是它对建筑的表达方式——象征和隐喻。人们之所以把建筑称为用石头和钢铁铸就的历史,就在于建筑中的装饰不仅仅是装饰,而是在“传递意义”,是以装饰构件这种物化形式表达非物质的精神含义。这些抽象化、变形、简化、重新组合的历史性、地方性的惯用语汇被有意识地安排在建筑装饰中,人们通过它可以阅读到一个时代的全部信息,因此装饰也就成为一种视觉性的图形符号而起到象征的意义。例如,在东西方的宗教建筑中,莲花和佛像是佛教的象征(图5、图6),玫瑰和十字架是基督的象征。这些装饰的形式和主题构成了特定的文化语境,增进人们对宗教世界的认识,净化人们的心灵,它无疑对加深了人们对这种建筑主题的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2对审美主体——欣赏者的精神功能

装饰在建筑中作为视觉艺术带给人在视觉上的美的享受,从而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这已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因为人类从诞生的一刹那对装饰产生的美的追求就未曾停止过。而我们这里所提及的精神性更多地包含了装饰审美信息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价值。人类研究历史的价值在于了解与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相关联的一切物质和意识形态,从而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并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建筑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其装饰的意义与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对于某一建筑装饰的欣赏与理解,不可能单一地在此建筑的环境中去解析,而要将它放在与此相关的体系中去解读,那么这些相关联的体系就是“关联域”,也即我们所说的“文脉”。我们只有缕清这些“文脉”信息,理解它的价值,并传承它的精神,以此来获得作为人的精神上的满足。例如中国古代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的图案以及寺庙中表示生命不止的“法轮”图案,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其中的文化隐喻,也就无从享受到这种装饰给予的精神意义(图7)。

5结语

建筑是人类的栖居之所,它不单单是遮风挡雨的庇护地,而是人们精神意识的家园。“我们必须创造能满足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并能激发人的精神增长的物理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建筑装饰对文化的表达和对我们人文精神的满足功能。面对当今建筑环境的个性匮乏,我们应该努力从装饰审美方面去寻求建筑的精神;强调建筑的个性、民族、与地方性;体现出对人的情感的关注;保持与传统的连续性;使建筑成为一种精神产品而不是“遮蔽物”。

参考文献:

[1] 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百花艺术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2] 沈福煦,沈鸿明.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3] 尼跃红.建筑装饰的意义.装饰.总第100期.

作者简介:黄洁(1980-),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装饰艺术。

推荐访问:审美 信息传播 价值 功能 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