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联合针灸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7 17:3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联合针灸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针灸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心理、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主要并发症及脑卒中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吸烟、酗酒及高盐饮食率,HAMD、NIHSS及BI水平,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1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发生率以及脑卒中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更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心理、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和感觉等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家庭康复护理; 综合性; 护理模式;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07-04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后仍会留下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口角歪斜等,导致生活难以自理以及情感交流障碍等,从而使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患者在病情稳定出院后,仍需规律服药并在家进行康复性训练,才有可能使后遗症的严重程度降到最低。但是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使得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康复锻炼的正确性较差,再加上缺乏正规的心理辅导,患者容易产生抑郁心理,从而影响了康复效果。因此,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1-2]。笔者所在医院为社区医院,关注和维护老年人群的健康是工作重点,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近年来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升高,而脑卒中又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在中医特色医疗的基础上,制定出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方案,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以及优质的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经治疗后病情已处于稳定恢复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且为单侧偏瘫;意识清楚,智力无障碍,可独立完成本研究中进行的相关量表评定。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有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无法配合相关检查以及量表评定。120例患者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55~85岁,平均(66.21±12.50)岁;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13例,初中25例,高中50例,专科及以上28例;疾病类型:缺血性脑卒中76例,出血性脑卒中44例;偏瘫部位:左侧74例,右侧46例。将上述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偏瘫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均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针灸干预,依据中医证型、偏瘫部位等分别选择相应的穴位,主要包括百会、四神聪、阳陵泉、合谷、太冲、神门、内关、环跳、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心俞等,15 d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以院内基本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为主;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全面健康宣教 以口头、健康手册以及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对患者及对应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每周1~2次,每次约30 min,每两个月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测试,以检测健康宣教的成果。具体如下,(1)脑卒中基础知识: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治疗方案、预后以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加深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2)心理指导:脑卒中患者容易因为身体状况与生活状态的改变而产生悲观、绝望、焦虑、恐惧等抑郁心理,影响康复进程,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指导,包括建立医患、医护之间的信任,嘱家属在心理及生活上尽量体贴患者,并进行安慰、鼓励,让其抒发心中的抑郁情绪,千万不可使用讽刺、教训等伤害性言语,以创造和谐而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同步”的康复模式。(3)用药指导:联合社区医生对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常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全面讲解,消除患者的疑虑,并进行个体化用药方案指导。(4)饮食指导:脑卒中的发病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以及适量蛋白质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5)日常生活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述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嘱其尽快戒烟忌酒。对患者尤其是照顾其生活起居的家属进行详细的日常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在患者无法自行进行上述护理的时候,家属应代行,当患者逐渐恢复自理能力的时候,应逐渐减少或脱离家属的护理,以降低对他人的依赖性。(6)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由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了这些并发症的危害、预防及处理措施,并针对个体的不同进行一对一示范性指导:常规翻身叩背4~6次/d;鼓励患者多饮水,女性患者应尤其注意会阴部清洁,以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瘫痪卧床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床单的干燥、清洁,提高翻身频率(2~3 h翻身1次),定期按摩、擦澡等。(7)病友家属交流会:每周举行1次,并建立信息卡,加强病友家属间的经验交流,鼓励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或家属分享成功经验,增强其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家庭康复训练 主要包括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训练,并且每周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1~2次家庭护理,给予正确的示范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的考核。肢体功能训练包括,(1)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给患者穿着宽松的开衫及裤子,鼓励其自行穿衣、刷牙、洗脸、拧毛巾、进食、沐浴、上厕所等;(2)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患侧肢体的被动训练、健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床上体位摆放、床-轮椅转移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卧位交替练习、站立-坐下交替练习、站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等,每天训练2次,每次不少于30 min。语言功能训练主要针对失语患者,家属应从简单常用的字、词、句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并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言语交流,参加适宜的社会活动,提高其对美好事物的兴趣,预防抑郁心理,加快康复进程。

1.2.3 随访制度 建立随访资料档案,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以及上门拜访等方式定期跟踪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对于相关考核不合格以及康复效果不佳者应及时找出原因,加强健康宣教的力度,增加家庭护理的次数,并详细记录在随访档案表中。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1)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及高盐饮食的比例。以过去1年内,每个月至少有1 d饮酒量>5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约含14 g酒精,即340 g啤酒或43 g蒸馏烈酒为酗酒;以每日食盐摄入量>6 g为高盐饮食。(2)心理、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3)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分别采用Fugl Meyer评分法[3]及Lindmark评分法[4]进行评价。(4)主要并发症及脑卒中再发: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脑卒中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方式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吸烟、酗酒及高盐饮食率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吸烟及酗酒率虽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高盐饮食率显著下降(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吸烟、酗酒及高盐饮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2.2 心理、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NIHSS及BI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4 主要并发症及脑卒中再发

120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发生率以及脑卒中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出院后约有70%以上者伴有肢体功能或语言功能障碍,给其日常生活和心理上带来严重影响,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病残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5]。传统的康复模式为在院康复,但医疗费用高昂,无效住院时间长,容易发生院内感染,还影响了其他患者的救治。目前,我国已逐步加大对社区医院的建设,尽量配备较为完善的设备以及先进的医护人才,但是科学的家庭康复护理制度仍未十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也未系统开展,使得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并未达到满意水平[6]。

笔者所在医院位于老式小区中,老年人群的比例较高,而脑卒中又是老年人群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在医院特色中医针灸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联合医务人员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并进行了对照试验,以验证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与常规社区护理相比,该方案具有以下特色及优势:(1)采用口头、健康手册以及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亲自示范相关操作,使得宣教方式更为直观,内容也更为全面,包括脑卒中基础知识、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并发症相关知识等,尤其应对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心理指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重点宣教[7-8];另外还进行定期考核,这样可进一步加深患者及家属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2)采用个体化方案的制度,使康复训练更有针对性,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对应的护理方案,使康复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3)组织了病友联谊会,一方面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释放抑郁心理,另一方面加强病患之间对康复经验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康复训练更好地进行;(4)每周由专业护理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1~2次的家庭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给予正确的示范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的考核,这样更好地建立了护患、医患间的信任,并保证了患者康复训练的正确性及持续性,有效提高了康复效果;(5)制定完善的随访制度:给每位患者建立了详细的随访资料档案,并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以及上门拜访等方式定期跟踪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如果遇到考核不合格或康复效果不佳者,应与医务人员商讨,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9-11]。

本研究中,应用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的患者吸烟、酗酒及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心理、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分等方面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的患者;另外,120例患者均获得了有效随访,这与积极的家庭康复护理以及完善的随访制度密切相关,结果显示,随访12个月期间,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发生率以及脑卒中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与常规社区护理模式比较,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可更为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减轻抑郁心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还可加快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脑卒中再发率,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验证。

综上所述,综合性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更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心理、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和感觉等功能的恢复,以后将进一步对该方法进行优化,继续实行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银凤.居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6):37-40.

[2]殷艳玲,寇长贵,于雅琴,等.脑卒中偏瘫病人家庭跟进服务模式实施可行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35-36.

[3] Borg T, Berg P,Fugl-Meyer K,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following surgically treated pelvic ring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ith two years follow-up[J].Injury,2010,41(4):400-404.

[4] Sommerfeld D K, Welmer A K.Pain following stroke,initially and at 3 and 18 months after strok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ther disabilities[J].Eur J Neurol,2012,19(10):1325-1330.

[5]夏同霞,侯根翼,蒋中艳,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居家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36-938.

[6]陈璐,陈湘玉.国内外居家护理概况及对我国居家护理发展方向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94.

[7]张春慧,朱庆华,张振香,等.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48-2649.

[8]杨桂凤,王小娟,李芳,等.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5):382-384.

[9]任国平,孙智军,漆成军.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36-137.

[10]周燕利.3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109-110.

[11]卢秀红.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53-155.

(收稿日期:2014-02-19) (编辑:何玉勤)

推荐访问:康复 针灸 综合性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