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融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优势与对策论析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8 11:20:2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福建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抓住机遇,发挥海洋渔业、闽籍侨商丰富的人脉资源、国际商业网络的优势,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全力构建一条面向东南亚国家、以经贸和文化为内容的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争取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凸显福建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优势;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4)04-0007-07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争取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凸显福建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我国著名侨乡,福建在海外的华侨、华人80%集中在东南亚,因此,福建应充分发挥闽籍侨商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国际商业网络的优势,全力构建一条面向东南亚国家、以经贸和文化为内容的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

一福建发展与东盟海洋经济合作应走在全国前列

福建利用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强与东盟海洋产业合作,东盟成为福建海洋与渔业合作的主要伙伴。近年来,双方在远洋渔业、水产品贸易、水产养殖、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通过加强建设福建—东盟海洋经济合作平台,福建发挥优势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在推动福建—东盟海洋渔业合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合作伙伴,2002年中国与印尼政府签订了第一轮渔业合作协定,合作期限为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福建省作为中国远洋渔业大省,早在1994年就有20艘拖网渔船从平潭起航,赴印尼海域作业,拉开了福建与东盟渔业合作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赴印尼开发远洋渔业项目,拥有一批适合在印尼海域作业的渔船和从事捕捞、加工的专业人才,积累了在印尼海域捕捞作业的丰富经验。中国与印尼第一轮渔业合作期间,福建获准在印尼海域从事捕捞渔船共109艘,占全国在印尼远洋渔船数量和产量的48.6%。2007年9月9日,福建省远洋渔业集团的21艘远洋渔船从福州马尾港出发赴印度尼西亚从事捕捞生产,这是中国与印尼第二轮渔业合作首批派赴印尼的远洋渔业船队,标志着中国与印尼第二轮渔业合作正式启动。根据中印尼双边渔业合作新框架要求,2007年10月,福建远洋渔业集团与印尼AG集团共同投资2000万美元,在印尼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已着手在印尼建立远洋渔业基地,从事渔业捕捞、加工、销售及渔船补给等业务,并组建一支拥有三百艘渔船的渔业捕捞船队,从事渔业捕捞、加工、销售及渔船补给等业务,该项目是福建省当时最大的对外渔业合作项目。

印尼渔业产量55%是捕捞产品,45%是养殖产品,而中国的养殖渔业占渔产量的70%~80%,印尼的养殖业有很大的潜力,印尼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业。印尼整年气候温暖,约有9500公里长的海岸线。因此,在气候、海岸线上均拥有优越的条件,但印尼缺乏养殖技术,包括培育鱼苗与鱼种的技术,以及缺乏饲料。印尼方面期望与中国加强渔业养殖领域的合作,以提高印尼渔业养殖的产量,特别在培育鱼苗与生产饲料方面。印尼已计划将巴布亚的Manokwari,马露姑的Dobo与Aru岛规划为专门的与中国渔业合作区。而水产养殖正是福建的优势所在,面对近海养殖空间不断缩小的局面,福建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到印尼开展水产养殖,建设海外养殖基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福州恒盛昌(福建)投资有限公司与印尼材源帝集团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在印尼瑟兰岛投资建设3000公顷的对虾养殖基地;平潭县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印尼政府批准,合作开发位于印尼巴布亚省西部的凯马纳县阿丰那埃特纳海湾7500公顷的网箱养殖基地;连江县南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印尼三林集团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建设100公顷的新加朗岛网箱养殖基地,第一批渔民已出国奔赴基地生产作业。[1]厦门近两年筹建了12条远洋渔业船队,奔赴印尼海域捕捞深海黄鱼、白带鱼、石斑鱼等,发展远洋渔业。目前,福建在东盟国家海域开展生产的远洋渔船有230艘。2014年福建省积极开拓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和东印度洋等新渔场,扩大东盟国家水产养殖规模。

当前福建与东盟国家远洋渔业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平潭安达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与印尼AG集团合作建立2个渔业基地,其中,图尔渔业基地已投运,纳土纳基地正在筹建中。在图尔渔业基地内,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00吨的水产品加工厂,一座年产能力为2000吨的鱼糜加工厂,一座日产20吨的鱼粉加工厂。这一系列配套设施,可为企业运回自捕鱼提供保障。目前安达公司以该渔业基地为平台,共有45艘远洋渔船赴印尼海域生产,每年运回自捕鱼1万多吨,产值1亿多元。在缅甸,安达公司出资建立了一座远洋渔业基地,聘用近百名缅甸工人从事水产品分类和加工,基地内的加工厂、冷冻厂等为当地渔民的渔业生产提供服务,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建基地,福建远洋渔业企业加强了与东盟入渔国的交流,促进远洋渔业项目逐步壮大。

福建远洋渔业近年进入高速发展期,福建将远洋渔业作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并加快远洋渔业发展。2013年全省新增远洋渔业企业11家,新增外派远洋渔船144艘,福建目前有远洋企业28家,远洋渔船337艘。随着远洋渔船奔赴世界各地,福建水产养殖业也悄然走出国门,到东南亚等地落地生根。福建已在印尼、缅甸等国投资兴建了8个集渔船停泊、维修、制冰、加工等设施较为齐全的境外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业作业区域不断拓展,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公海海域和印尼、印度、缅甸、毛里塔尼亚、几内亚比绍等国家经济专属区海域。2014年福建省将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建立新的养殖基地。福建计划到2017年,发展远洋渔业船队达到700艘、产量60万吨,产值70亿元人民币,初步形成现代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福建与东盟国家的水产品贸易不断加强,不但出口对虾、沙丁鱼等水产品到东盟,还从东盟进口带鱼、鲨鱼等品种。2013年,福建水产品出口东盟贸易额达13.37亿美元,居各类出口市场第一位,东盟已成福建最大的水产品贸易伙伴。[2]近年来,福建积极推进水产种业创新,不断壮大水产加工业,严格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提升水产品牌效益,推动水产品出口贸易,水产品出口持续增加。2013年福建水产品出口72.5万吨、51.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15%和6.88%,出口创汇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福建对东盟等新兴出口市场的开拓显现成效。

福建还积极推动水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目前,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正在福建加紧建设,该平台包括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东盟海产品仓储物流体系、东盟海产品加工进出口物流园区、东盟海产品交易投融资平台、中国—东盟渔业协会、东盟渔业科学研究会等项目的建设。其中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已通过国家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渔业局、证监会等有关部门批准,并依托福建名成集团下属的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市场设立,它将是国内首家针对海外业务的水产品交易所。建立大宗海产品现货的交易场所和电子交易平台后,东盟地区约60%的远洋渔获物,通过海峡水产品交易市场向全国流通,全年交易金额达百亿元以上。它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建立健全海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前,海产品在国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价格,今后,可通过海交所实现信息公开化,打造海交所价格、海交所指数,实现海产品“线上交易、线下交割、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模式。通过以上平台内容的建设,促使福建发展与东盟海洋经济合作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中国—东盟双方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与利用,整合提升中国—东盟地区海洋渔业的综合实力,加强区域海洋与渔业产业在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积极融入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福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位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连接两岸三地,是中国距东南亚、东非、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得福建自古就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区域,积极融入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福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1. 福建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闽籍华人华侨多数分布在东盟国家

目前,现聚居于东南亚的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祖籍福建的就有800多万人,如晋江、石狮人在菲律宾,福州、福清人在印尼,安溪、永春人在马来西亚等。此外,东盟全球500强华人企业中,福建籍占了近200家。闽籍商人在东盟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凭借人缘优势、资本优势、商网优势、语言文化优势,闽籍商人在推动福建—东盟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福建毗邻东盟,优良深水港湾众多,海洋交通运输条件优越,而东盟许多国家为岛国或半岛国,港口和海运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载体。抓住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东盟市场将成为福建外经贸发展的又一个亮点。

2,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为福建留下了丰厚的“海丝”文化遗迹

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都是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海丝之城”。福州的甘棠港、长乐的太平港、泉州的后诸港、漳州的月港等,都曾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泉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郑和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拓展;福州在唐朝中期至五代之间是重要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并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福州的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郑和七下西洋每一次都以福州长乐为扬帆出海地、归帆地和驻泊地,使福建成为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与目的地;漳州在明代被誉为“闽南第一大都会”,漳州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明朝末年从漳州月港出发的华侨华人足迹遍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众多国家。近代以来,厦门港的地位迅速提升,港口吞吐量大幅增加,已成为世界性大港。福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3,福建东盟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坚实的基础

加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福建不仅历史渊源深厚,而且现实基础坚实。福建与东盟各国有着悠久的经贸往来关系,东盟是福建省传统的贸易伙伴。近年来,福建主动融入中国—东盟的国家合作框架,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福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合作十分密切。2002年至2008年,福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22%,2009年福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实现逆势上扬,达到93.5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11.01%,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东盟成为福建外贸进出口保持平稳的重要推力。自贸区正式建成后,福建对东盟出口就呈井喷增长趋势。2010年,福建与东盟10国的贸易额达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1%。[3]2011年福建与东盟国家进出口额达到183.2亿美元,增长38.8%。[4]201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15.4亿美元,东盟已跃升为福建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与欧盟。[5]2013年福建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42.9亿美元,东盟成为福建第二大贸易伙伴,主要贸易伙伴为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6]在贸易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双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年扩大,贸易互补性进一步显现。

在投资方面,东盟是福建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截至2009年,东盟在闽累计投资3576项,合同外资金额102.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93亿美元。东盟成为福建第三大合同外资以及利用外资来源地,投资领域遍布农林牧渔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但主要以制造业为主,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是东盟在福建投资最大的产业,涌现出了中华映管、华映光电、友达光电、NEC东金等大型跨国企业。截至2012年3月,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分别在福建省投资项目1417个、259个、461个,合同外资分别达到46.9亿美元、6.6亿美元和22.3亿美元。2013年福建实际利用来自东盟的外资达3.47亿美元,东盟是福建第四大外资来源地。

2011年福建新批在东盟国家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25家,合计协议投资额1.13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1.03亿美元。[7]至2011年底,福建在东盟投资企业144家,2012年增加11家,资金达3.5亿美元。矿产、海洋捕捞、林业资源等资源型及加工业、电子信息及机械类投资往来较多。截至2013年底,福建在东盟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达156家,累计对外投资额4.5亿美元。[8]东盟已成为闽企“走出去”的重要地区。

福建省每年接待大量来闽探亲访友、观光游览的东南亚游客,新、马、印尼三国已成为福建省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2011年,福建省接待新加坡游客15.571万人,同比增长63.9%;接待印尼游客5.01万人,同比增长29.4%;接待马来西亚游客17.4523万人,同比增长84.7%。此外,接待泰国游客2.2601万人,接待菲律宾游客4.8525万人。[9]2011年福建省旅游业列前10位的客源国中,东南亚国家有4个,即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分列第三、四、六、七位,增幅最高的是马来西亚,达84.7%。[10]

三深化与东盟合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0+1”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后,福建作为沿海开放省份,尽管与东盟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华人网络优势、地理临近优势、产业互补优势,并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但与广西、云南、广东、上海等省市相比,步伐明显滞后,甚至与内陆的四川、湖南相比都有一定差距。福建应充分发挥福建与东盟国家在人员交往、贸易往来的传统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地域优势,实质性地推动福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提升合作层次,在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1.政府部门应重新定位福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高度重视东盟市场

随着近年来中国—东盟的合作不断走向纵深,包括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云南、广西等内地多个省市纷纷将东盟作为实现“走出去”和多元化市场战略的重点地区,通过发掘自身特色和互补因素,从贸易、交通互联、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对接东盟,着力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广东、广西、云南等与东盟相接壤、临近东盟的省区将东南亚国家作为首选的目标,东盟已连续10多年成为广西和云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历来重视对东盟市场的开拓,2013年广东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值为1022.1亿美元。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的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省市,正在采取多种形式与措施进行拓展,抢滩东盟市场。即使内地湖南省,东盟已成湘企2013年“出海”投资首选地,并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建起了湖南投资产业园区。兄弟省区在进入东盟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对福建构成一定的挑战。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与东盟市场相比较,福建更重视台湾市场。为此我省应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研究,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切入点,争取在国家“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找准位置和发挥作用。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福建与东盟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空间会进一步加大,福建省政府及有关企业应抓住中国和东盟合作迈向“钻石十年”以及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大机遇,适时启动了东盟战略,重新定位福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紧密对接东盟这个六亿人口的大市场,充分利用好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以及在东南亚拥有众多海外华人华侨两大优势,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创新合作模式,高度重视东盟市场,以便在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中获益更多。

2.充分利用东南亚的华商网络,建立福建东盟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机制

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全省拥有1000多万涉外侨胞,其中80%聚居在东南亚国家,这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华商在东盟国家有着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基础,菲律宾华人企业前10名中,就有6家是闽籍商人,印尼500富也有6成属于闽籍商人。实力雄厚的闽籍华商凭借与中国的血脉关系成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发挥华商企业市场网络多、商业渠道广、商务信息灵、国际经营能力强等优势,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合资经营,联合投资。要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为重点,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华人大企业的亲情、友情联络,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他们到福建投资。应广泛联络福建旅居东盟各国的侨亲和福建同乡会,发挥他们的人脉关系,为福建企业与东盟各国企业的合作提供帮助。应发挥福建贸易促进会、福建国际商会的作用,加强与东盟各国的联系,探讨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机制。

3.继续扩大吸收来自东盟的直接投资,并鼓励省内企业开展对东盟投资

福建应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对东盟国家的招商引资计划,一是根据全省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行业规划,围绕福建较有优势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注重延伸重点产业链,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协调,主动吸纳东盟国家的转移产业,形成科学合理的水平分工,在保持制造业持续增长的同时,推动福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吸引东盟FDI,加快发展福建服务业,重点是吸引东盟企业投资福建金融、通信、交通运输、旅游、文化娱乐、会展、批发零售等服务行业。三是有针对性地做好闽籍重要华商工作,由政府牵头组织代表团赴东盟开展以工商界华人、华侨为主要对象的大型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华商企业来闽投资。

东南亚与我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福建应抓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一新的发展契机,推动企业以东南亚为优先的“走出去”战略,鼓励省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展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扶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电子、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医药、家用电器等行业到东南亚发展,从事境外加工贸易;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发挥福建省设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优势,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在专业设计、技术服务和专业咨询等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目前福建到新加坡上市的企业还不多,应有意识的引导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到新加坡上市,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4.加大与东盟在港口、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福建毗邻东盟,优良深水港湾众多,海洋交通运输条件优越,而东盟许多国家为岛国或半岛国,港口和海运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载体。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港口、码头的建设与营运管理方面经验丰富。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也拥有众多优良港口和码头,在发展港口经济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福建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港口、码头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做大做强港口经济。福建企业应积极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和航运公司合作,增加船舶和集装箱在新加坡市场的占有份额。可通过加强福州、厦门、泉州等港口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大港口合作,使港口合作在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印尼素称千岛之国,海域辽阔,造船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而印尼的造船业比较落后,生产500吨位左右的船只居多,目前使用的船只多为旧船和进口二手船,急需提高高吨位船舶制造能力。印尼国内正在计划建造3000—5000艘150—200载重吨的挖泥船,在渡船和其它船舶方面也有很大的需求,希望中国船舶企业积极参与,并在印尼建造油船、LNP船或建造5万载重吨以下的其他船舶。印尼对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到印尼独资或合资建立船舶制造厂,独资或合资建立船舶配套设备和来件组装的工厂,或对印尼进行技术转让等领域的合作也充满期待。福建在船舶生产制造方面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与印尼船舶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福建要立足良好的造船工业基础,积极研发海洋石油平台、浮式生产系统、海洋石油开发专用船舶等,推进传统船舶工业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转型,并推动马尾造船、厦船重工、东南船厂、漳州豪氏威马等船舶龙头企业走出去,与印尼、泰国等国大型船企开展合作,投资船舶制造业。

5.利用优势互补,加大中国与东盟的渔业资源合作力度

随着中国近海捕捞资源的日趋衰退以及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的划分,海洋捕捞业正面临产量下降、渔场缩小、效益滑坡的严峻形势,走出国门发展远洋渔业已经成为实现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东盟绝大多数国家拥有较长的海岸线,非常有利于渔业生产的发展,渔业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空间。但东盟国家养殖发展较晚,需要养殖技术、管理、资金的引进。而福建在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品加工、远洋渔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技术和资金优势,通过海外侨胞穿针引线,福建渔民带着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走出国门发展远洋渔业和境外水产养殖,开展渔业生产合作,可提升彼此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当地渔业经济发展。中国继与东盟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后,这几年已先后与印度尼西亚签署《渔业合作协定》,与菲律宾签署了《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越南签署了《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11]中国与东盟的渔业合作呈现不断升温的势头,在渔业捕捞、水产技术交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养护以及水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增强。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离我省较近,渔船维护保养、船员轮换以及渔获运回等都较方便,是福建发展远洋渔业的理想区域,应进一步拓展与印尼、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渔业资源合作,扩大水产品的进口,促进相关渔业产业的发展,并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与东南亚大型华商企业联手,共同开发当地渔业资源,开展渔业加工和远洋捕捞。当前应重点培育壮大福州宏龙、平潭安达等一批大型远洋捕捞企业,力争福建远洋捕捞产量、产值全国第一,并努力推动其加快在印尼金马安、纳土纳等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福建与东盟渔业合作的领域很广,包括海产品的加工、饲料、渔具、渔船、捕捞技术、养殖技术等。应引导更多福建渔业企业参与“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申报,并将合作拓展至海洋资源养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文化交流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郭熙婵.福建开拓“新海上丝绸之路”,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EB/OL].( 2014-02-12)[2014-06-17].http:∥/gn/2014/02-12/5828458.shtml.

[2]吴洪.福建东盟将把合作拓展至海洋资源养护等方面 [N].福建日报,2014-32-04.

[3]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首年福建对东盟贸易增长快速 [N].福建日报,2011-01-26.

[4]詹托荣 ,吴鹏.福建对10个自贸伙伴贸易额大增,东盟居首[EB/OL]. (2012-02-09)[2014-06-20].http:∥/df/2012/02-09/3654691.shtml

[5]福建外经贸之窗.2012年福建省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17.6% [EB/OL].(2013-01-23)[2014-07-01].http:∥/cj/2012/02-06/3647142.shtml

[8]福建泉州抓住“海上丝绸之路”新发展[N].福建日报,2014-02-25.

[9]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3福建两会用图[M ].福州: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10]罗钦文.外国人游福建:十大客源国东盟居其四 [EB/OL].(2012-02-15)[2014-07-04].http:∥/df/2012/02-14/3667158.shtml

[11]东南亚渔业应瞄准中国市场,印中签渔业合作协议 [N].[印尼]国际日报,2008-11-12.

Analysis on Advanta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jian Actively Integrates into the Strategy of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U Chong-bo

(Research Center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Xiamen Univ.,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

Chairman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cept of Maritime Silk Road when he visited Indonesia in 2013. As a starting point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history, Fujian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full use its advantages, to deep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ASEAN at all levels, and to build a new era of maritime Silk Road that focusing on trade and culture with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which can highligh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Fujian in our country “maritime Silk Roa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aritime silk road; Fujian advantage; Fujian-ASEA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责任编辑吴应望】

推荐访问:策论 丝绸之路 海上 融入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