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2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21 11:20:04 来源:网友投稿

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2篇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嵇向阳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中心小  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教师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2篇,供大家参考。

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12篇

篇一: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嵇向阳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中心小

  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要把我校办成一流学校,特色鲜明的学校,必须有一支与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品位、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为了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学识广博、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我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教师学习、促教师思考、促教师前进,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

  一、以读书为本,厚积薄发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师应当是一个研究者,更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新课程的先进理念、新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幸福的课堂和生态的课堂都要求教师具有研究的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就是要求广大教师,以读书为本,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的头脑,厚积薄发。

  我们明确提出要求,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要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每月开设一次理论沙龙研讨,每一周写二篇学习心得,每天摘录一段教育理论的名句,从制度去促进广大教师读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读书积极性,我们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出外参加各种理论学习进修班、研讨班,请课程理论专家、名师来学校开设各种讲座,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为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从校本教研入手,引导教师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进行思考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成为读书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为广大教师的成长创设平台,为广大教师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来说,加强校本教研显得犹为重要。我们学校从2007年成立教科室,全面管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以校本微型课题研究为突破,为广大教师创设了成长的平台。

  学校出台了《周庄中心小学微型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广大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倡导科学、求实的精神。同时对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工作量管理作出了规定,课题研究是在完成本职教学或其他工作之外的研究工作,对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按照学校有关课题管理办法进行奖励和补助,不折算课时。对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界定,提倡多种形式的研究形式,如案例教学式、问题探究式、信息交流式、现场诊断式、示范模仿式等。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学校收集了本校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供广大教师做选题时的参考。

  为了提高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对校本课题进行规范化管理,研制了《周庄中心小学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手册》,从课题的申报、课题的每一次研究活动记载、微型课题的成果、结题等集中到一本手册中,简化教师申报程序,注重研究的过程和反思。对每一次课题组研究过程要求进行仔细的记载,要求每个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个案事例至少二篇,教学案例至少二篇。教科室全程跟踪课题研究,参加课题研究的活动,从理论上、研究方法上为教师们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注意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将一些研究出来的好的做法,及时向全体老师推广。

  为了引导广大教师从根本消除对课题研究的那种神秘感,我们还制定了《周庄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从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上引导教师,使课题研究在程序上规范,管理上到位。同时以课题研究管理为契机,宣传教科研知识,传播教科研信息,强化教科研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三、多渠道开展活动,使课题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

  我们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多的实际实际情况,要求青年教师一年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四年走向成熟,五年六年成为骨干,七年八年形成风格,九年十年树立品牌。学校制订相应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教学比赛,使之能脱颖而出,成为骨干力量。同时依托课题研究,鼓励大家勤于思考,多动笔,不写“无病呻吟”、

  空洞的文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种论文评比活动。通过前两年的不懈努力,教师逐渐进入了研究状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教师们对日常教学实践已形成了一种敏感的反思探索习惯,撰写随笔反思的能力显著增强。参加各种论文比赛的获奖率在不断提高。2010年,我校共有19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比赛中获奖,全校有60多篇论文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者获奖。通过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大批教师在市内外的各种赛课比赛中获奖,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益,真正使课堂成为了师生幸福的课堂、生态的课堂。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当今教师有必要谋求自身专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让不断进步的教师队伍为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进力。校本微型课题的研究,应当为当今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的、更广阔的空间。

  

  

篇二: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研究促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规划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管理、验收,具有较强行政色彩和较高的组织程度,其研究成果可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我校一直重视规划课题的申请与研究。近5年来,我校申请立项的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2项。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主体意识的充分觉醒,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大大提高。教育科研充分发挥了我校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将我校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通过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基础,而知识来源于学习。为了教研需要,我校教师了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充电学习。每年每人订阅3种以上教学研究期刊或报刊资料,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各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书刊认真研究学习,经常上网收集各种教研信息,每个假期研读一两本教学著作,先后组织学习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叶澜教授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生本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学理论”等,大大提高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开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水平,提高了教学机智,促成了“动态生成”的高效开展,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学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教研方法,学以致用,学校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它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问题。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课题研究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近年来,我校先后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内容与途径的研究》,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与师生互动研究》、《应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加深了对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新方法的认识与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教师教科研能力、教研水平大大提高。

  三、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需要“同伴互助”。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同伴的帮助,小到备课组同事大到全体教师队伍,近则本组、本校远则世界各地,这种帮助可以是

  一句话、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而最为直接、最为有效地还是教研组同事间的相互促进。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我们就出现的问题、展示的成果进行全面的研讨,在研讨中我们弥补不足、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研讨方式来实现经验的交流、固化和升华:(1)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体现,为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结合课题研究教研组安排每周教研日进行交流合作活动。教研组分成备课组进行备课,然后由备课组长指定教师上观摩课,课后进行点评,找出本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定稿形成讲学稿,指导教师进行教学。(2)上研讨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我们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就所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而设置的汇报课是我们课题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的研讨课从授课内容的准备到授课方式方法的选择及课堂的具体实施可使参与教师得到一次全面的锻炼,同时我们还借助市级、省级的教学研讨或各类大赛进行实际的检测和交流,这促使我们的实践教师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更快速度提升。

  四、通过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任何经验的消化和吸收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在实践中探究的直接经验还是在交流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经验都需要一个收获后反思、反思中提升的这样一个过程,没用反思往往是不全面,不完善的;没有反思往往是无法推广和借鉴的。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进步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逐渐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题研讨中我们采用个人教学反思研讨和集体反思两种方式来实现经验的提升与固化。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品牌的根基,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的有效途径。几年来通过来我们教研组扎实有效、丰富多样的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还促进了教师和学科教学的共同发展,更为人才培养搭建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此,只要我们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就能使教师得到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当然,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相信,有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各位专家、同行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亮点,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科教学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三: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固本培元,课题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高培志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9期

  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核心,以校本教研团队建设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教师成长路径,以精细和规范教学管理为保障,关注教师专业和心灵同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提升。一、夯实专业基础充实自身素养真正高水平的教师,注重的是自身文化底蕴的修炼。学校老师缺乏什么?干部们经过诊断发现,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归根结底是教师学养不够丰厚。现在的任课教师,毕业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逐步遗忘,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提高。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学校提出“学海无涯乐作舟,学无止境心丰厚”,要求教师把缺乏的知识必须补上。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语文基础知识”“篇欣赏”“古诗词鉴赏”“文学欣赏与阅读教学”“汉字学与语文教学”“汉字书写津梁”“修辞”“如何撰写论文”等培训。从拼音开始,到字、词、段、篇以及修辞,让教师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加以运用。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教学、品味文章,不再觉得没得讲、不会讲。教师们还运用象形、指示、形声、会意四种造字法,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汉字的音、形、意的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书籍是精神食粮,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为教师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等专业期刊,购买了《论语心得》《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校长送书《学习性评价丛书》……。阅读,使教师的学养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全面提高,让教师在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中,不断提高人文底蕴。学校还充分利用本区智力资源优势,请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开办讲座,参与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等,使广大教师在积淀中成长。仅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邀请到20多位(人次)专家走进校园,举办专家讲座6次,专家送课3次6节,听评课40多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写字、音乐、科学7个学科,惠及各科教师80多人。二、写字培训入手实施专项达标国家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需要写好字,这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识规律,写好字”,学校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了写字专项达标校本培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学校聘请专家邹方程老师进行课堂指导和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掌握写字规律和写字指导方法;教师们有计划地进行书写练习,语文教师课堂指导学生书写,认真完成作业,成绩纳入考核;教师自愿报名参加1—6年级上册的《识规律,写好字》的汉字体例编写,签署协议书,履行协议职责完成编写工作;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每周完成一个单元的《识规律,写好字》的临摹练习,例字编写教师每周额外上交例字作业,数量不限;组织开展“如何指导学生识规律,写好字”的经验交流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项培训与指导学生写字相关的案例或论文。学校还建立了培训考勤制度,制定了具体考核和奖惩办法,建立了教师个人写字档案,给予教师等级证书,并按照考核等级给予数百元的奖励。参与教材编写及例字编写的教师按照学校论文等级颁发证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补助相应的劳务费,教师例字被编辑字帖,每人奖励相应奖金。教师考核待达标者,扣除相应奖金,给予一个学期的再学习时间,同时取消本学期各种评优评先和考核优秀资格,仍不达标者则安排转岗或待岗。三、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课例研究问问自己:痛苦在哪里,是否在自己?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教师们的共同话题,学校教研小团队以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来开展教研活动。每个组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教学干部和组长都要组织教师们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讨论定出本组的研究主题,每学期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学校教研小团队建设,严格按照主题明确、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步骤清晰的原则。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出扎实有效的“八步”校本教研活动程序,形成有效的教研机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应做什么,该怎样做;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个人在组内的角色,需要发挥什么作用。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每次教研活动,校长和教学干部都全程参加,一方面了解教学研究的效果,同时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他们每次都与教师一起备课,一份教案经常几异其稿,干部、教师自由发表意见,开诚布公,营造了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如果说学校作为一个大团队,那么学校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和项目组就是一个个教研小团队。小团队的建设是以教育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在参与中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享受快乐成长。四、明确研究主题依托专家引领学校的一些课题组、项目组,以教师兴趣爱好为核心自愿组合,打破学科、年级、身份的界限。每个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达到共同的团队目标而努力。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例如,多年来拼音教学的教法没有变化,三位二年级的教师深切希望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面对教师的困惑,学校引进了拼音实验项目。项目组成员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在专家引领下开展实验。项目组成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拜访专家,进行学习、备课。他们改变了拼音教学原有的教学顺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在教学中运用动作、情景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拼音的读音、扩展、阅读、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专家一起研究教材、集体备课、共同反思,不仅研究了如何教拼音的方法,更从专家的身上学习到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三位教师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一起备课,共同研讨,读同一篇文章,写同一篇教案,同上一节课,同研一个问题,同写一篇反思,共享成功的喜悦。她们相互鼓励,克服畏难情绪,彼此增进了友谊,形成同甘共苦的研究小团队。通过这项实验,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真意识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学校聘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康静涵老师,指导教师在全校开展“习作教学”研究活动。在康老师的指导下,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习作教学模式,总结出“学生预作为先,师生共赏”的新模式。这种以了解为基础,以欣赏、自悟为核心,以兴趣为目的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更使其学会欣赏、尊重、关心帮助别人,同时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生活的热情。这种习作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通过问卷和访谈、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个体发展的信息、各种教研活动的照片及影像材料、专家参与教研活动的感受等,评估教研工作的效果,并形成了学校教研资源和专家培训资料库。五、加强总结反思提升专业水平学校针对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研活动制度不够完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以及缺少专家的引领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通过完善教研相关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每个学期举办一次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比活动,加强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指导各教研组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教研文化。落实研究主题,明确教研目的,加强回顾反思,总结提升经验。学校每个学期都定期召开优秀教研组交流会,通过这种形式,给教研组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教研组彼此间信息的交换,达到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还开展了“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改变过去的一两句教学反思,变为写生动的教学故事。在记录故事的同时,记录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故事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对自己的做法再进行深入认识。通过整理、交流、评选,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处理一些问题的理性做法,从而使很多教师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解决了在教育教学

  

篇四: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因此我们组织教研活动时首先考虑教师的需要来设计主题深入学校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开展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实际问题据此归纳提炼出教研活动的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有现实性和民意性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

  立足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模式,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笔者所在城区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一直在广西柳州市四个城区中处于较落后的位置,而且学校之间的差异较大,教育科研水平不均衡,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区加入了广西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项目中的“小学攀登英语实验”子项目的行列,攀登英语项目的实施给了我们改变和提升的平台。这是一个契机,立足于该项目的课题实验研究,可以让我们尝试对区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作出改革,转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教研模式,打造区域教师团队,促进区域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建设区域学习型教师团队,多途径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

  城区为英语教师搭建各种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师的发展。

  1.全面培训,全员参与

  组织城区英语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特别是“攀登英语项目组”召开的课题培训会,使全体项目实施的一线教师能与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

  2.实地考察,学习取经

  我们还组织各校英语教师到北京实验学校考察,对课题项目的实施做深入的了解。这种把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做法引入城区学校的方式,促进了区域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进步。

  3.专家座谈,思维碰撞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广西高等学校的博士为城区英语教师举办讲座,进行特别的指导和解答课题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英语教学之路。教师与专家实时互动,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骨干引领,多层结对

  充分发挥区域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区域内先后建立“三名工程”(名校、名校长、名师)和“首席教师”制度,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内全体教师的成长。有特长互补或有相同需要的教师之间建立师徒或结对子关系,结成学习伙伴。

  5.校内学习,完善制度

  城区教研室督促各个学校开展定期例会活动,组织一线教师,特别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学习《课堂用语100句》《攀登英语教师指南》等实用内容。

  建立健全教研学习制度,如例会制度、组内听评课制度、家校协同制度等,设计具有本校特点的课堂观察表,教研员不定期下到各校参与指导教研活动。

  二、建设区域教研型教师团队,高质量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

  目前,学校教学研究中为“考而研”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较少进行真正的专业反思,主体意识缺失,教研主题和组织的活动不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确立“因应需求,激扬活力;教研并举,教管并重;有效主题,有效活动”的原则。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因此我们组织教研活动时,首先考虑教师的需要来设计主题,深入学校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开展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实际问题,据此归纳提炼出教研活动的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有现实性和民意性,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我们将这一理念贯彻到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为学校课题组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我们还为教师搭建了主题连片式教研、校际连动式教研等活动平台。通过促成临近若干所学校的教研联合体,或根据学校发展水平组建教研联合体,来开展经常性的教学交流,采取现场观摩、视频转播、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课例研究。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入手,找准切入点,实现集体备课和集体攻关,达到有效教研这一目的。我们开展主题式教研,通过“自主备课—集体议课—课例展示—问题交流—改进设计—总结提升”这样的流程进行团队合作研讨,使集体与个人钻研相结合,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团队为一个整体开展课题研究,主持主题教研活动,进行团队研修汇报和展示,是我们区域教研的一个创新,它将每个孤立的教师个体组织起来,形成凝聚力,有助于团队中所有成员的专业发展,体现了“城区教研室—实验学校—英语课题组—一线英语教师”自上而下的管理、指导体系。同时把一线教师的个体能力凝聚为教研团队,而教研团队能力的提升和成长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研水准,形成“一线英语教师—英语课题组—实验学校—城区教研室”这样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1.校际会课,交流研讨

  开展区域小学英语中心组的研讨活动,主要通过“课”的形式来交流和互相学习,探讨课堂问题的解决。以“上课—反思—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流程展开。教师通过对具体课例的研讨,结合理论学习,逐步向教研型教师转变。例如,我们在一所小学开展区域“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连片教研活动,活动深入研究了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热点、难点问题,英语团队进行了课题研讨展示、课例展示,与会的英语教师课后互动研讨,积极交流。

  2.教学互访,相互开放

  各校英语教研组之间相互邀请,主动走访,形成智慧共享。通过学校开放日、展示周等互相参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不断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观课文化。

  3.跨域研讨,开拓眼界

  在北京师范大学“攀登英语项目组”的组织下,我城区多次参与项目组网络远程教研活动,还与全国其他试验区、学校开展互动交流,开拓了区域英语教师的眼界,在共同的研究主题下了解到各兄弟学校的具体做法,取长补短,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通过以上努力,教师个体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形成了合力,一些教师个体在学习研讨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一些学校的教研团队走向成熟,成为区域教研示范团队。

  三、建设区域科研型教师团队,基于子课题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1.专家引领,指导课题研究

  我们积极为一线教师搭桥引路,在我城区英语实验项目子课题开题答辩会上,邀请了柳州高等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开题答辩点评,各实验学校课题组均参加了这次课题开题答辩。各位专家对每所学校的课题申请书进行了分析点评,切中要害,建议中肯,对实验校课题的申报和开展作了指导和点拨。2.跟踪进展,以科研促教学

  2012年11月,我们迎来了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到学校调查研究。结合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以课题“攀登日常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主题联片教研形式开展活动。本着“带题授课”的原则,即将课题研究的研究命题带进具体的课堂,进行课题课例的展示。某小学英语课题组的展示课大胆创新,根据所授内容对攀登英语的几个教学环节作了调整,更便于学生运用本单元语言知识进行替换和创编。针对展示课,城区英语教师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每个学校的发言代表纷纷提出对这节课的评价和看法,并提出感到困惑的问题与大家共同研讨,与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深度对话,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

  在2012年的教育特色展示周活动中,我区攀登英语课题组向柳州市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了展示,介绍了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箭盘山小学英语课题组围绕课题“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课堂评价的有效整合”进行了一年级攀登英语1级AUnit12输出课的团队研修汇报及课例展示。展示了该小学英语团队通过参加这一项目研究后教师教学能力的蜕变和成长。随后,各校观课教师也对课例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城区实验教师共同的努力。

  3.加强管理,推动评价机制改革

  为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开题后的实施与管理的服务指导工作,城区教研人员到所有实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调研实行随机听取一节攀登英语研讨课、由课题负责人做课题实施情况汇报、再交流研讨、并及时反馈评价的形式。我们深入

  10所实验学校,听10节课,召开10场座谈会,查阅实验学校的课题资料、课堂观察表、学习记录等,与一线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了解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让教师感到困惑的地方,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形成共识。调研之后,教研室还及时汇编了《鱼峰区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研究·培训篇》和《鱼峰区攀登英语和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研究·实践篇》并下发到各校,让各课题组互相了解课题开展的情况,推动各课题组自我评估和完善。

  教研室的这一系列调研、评估工作,使得学校高度重视本校的课题研究,形成了从校长到学科教师的合力,使区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得到较大的改善,教师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2011年国家英语学科质量检测在我城区一些学校随机开展,检测年级为三年级、八年级。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我区域三年级(开始试验时为二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质量检测结果均为“优秀”,远高于同时检测的其他区域的成绩。

  通过主题构建,创设学习共同体的共享环境,让教师在课题研究、创新教学、研讨活动中获得专业化的发展,是区域教研室组织活动的最高境界。将文献解读、观课磨课、专家互动融入其中,不断跟进,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蜕变,是区域教师不断成长的关键。

  

  

篇五: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研促教,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结题报告

  浙江省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课题组①

  [摘要]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青年教师要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也必须借助于教育科研这一平台,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本课题的研究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合理、良好的平台来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目的是引导青年教师在研究中反思、成长来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外辅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在实现个人工作愿景的同时,有效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以研促教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研究背景

  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本校教师结构日趋年轻化,近三年来新分配教师达到18人之多,全校八零后教师更是多达三十余人,占全校在职教师的三分之一。因此,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近几年是本校工作的重头戏,只有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发展的软件建设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认为:教师即“研究者”。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青年教师要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

  ①课题组组长:虞国新成员:陈建儿、刘倩(执笔)、林波、金依培(执笔)

  7

  转化,就必须借助于教育科研这一平台,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就我校现阶段情况,不少一线教师包括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热情不

  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琐,教师缺少时间静下心来总结与反思。2.社会与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重视,教师主要精力在如何提升应试水平上。3.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教科研成绩不受重视。4.青年教师缺少教科研的有效指导,难以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5.一线教师缺少分享教科研成果的机会,优秀教科研成果难以发挥其价值,

  影响了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以研促教,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

  究,旨在构建一个合理、良好的平台,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研究中反思、成长,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外辅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在实现个人工作愿景的同时,有效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教育教学科研教育教学科研,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发现的

  某一具有价值的课题,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辩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活动。它是促进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理论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活动,具有极强的理论操作性和实践价值。(二)教师专业发展

  新近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信念结构,离开了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它的“生成”就象纸上谈兵;教师新手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只有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能才真正整合;教师的能力形成和动态发展高度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类化”;教师解决问题的“范型激活”,是情境、问题和使用方法之间关系的整体。

  8

  (三)教师为研究者的意义“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

  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改进。教育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首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构成。其中教材即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不断融入新鲜的血液,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教材;新课改强调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所以教师即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学生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等等,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开挖他们的智慧潜能,这些无疑都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其次,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一名师范毕业生由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感悟或师从于名师,模仿和向老教师请教是一条成为合格教师的捷径,可以少走弯路,缩短成熟期;但要成长为优秀的教师甚至是名家名师,则需要像科学家那样地探索研究,用理性的目光,大胆尝试,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如美国的桑代克、我国的陶行知等人,他们都是教师出身,但他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大教育家,被后人敬仰。

  再次,只有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研活动根植于课堂,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有效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应用,继而变为教育生产力。“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教师通过研究,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教育教学观,构建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动力;同时可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创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研究的理

  9

  想是,每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共同体的成员。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

  习惯,才能努力向专家型教师成长。最后,教育研究促使教师更加热爱教育工作,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

  品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研究、改进。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承担“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之一。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门非常专业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研究。目前在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认为是教师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我们将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以下目标:(1)能力目标:探索教育科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2)评价目标:探索本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方法。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现状调查:本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及专业成长。(2)研究措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策略和基本途径的研究。(3)评价体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方法研究。

  四、课题研究实施

  学校大力支持这一课题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保障机制,以确保了课题组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组根据课题计划和方案,在全校特别是青年教师中营造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结合学校“青蓝工程”,搭建良好的教科研平台,开展一系列的教育科研活动,探索通过教育科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通过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等,促使全校青年教师

  10

  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过程中遵循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一)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和专业成长的现状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目前的思想状况、课堂驾驭能力、成长的内驱力、专业特点、专业缺憾形成原因、教师愿景等,掌握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二)制度建设,开展“青蓝工程”培训

  为切实提高青年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认同度,尽快融入学校的教育文化,缩短新教师的角色转换期。

  1、制定“聚焦课堂教学,创新班级管理”论坛活动制度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论坛活动制度,规定每两年组织一次以“聚焦课堂教学,创新班级管理”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参加对象为教龄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我校第一届青年教师论坛于2011年12月在九龙湖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两个主题:一是以助学稿为研究载体,聚焦课堂教学,突出“先学后教,精读实练”和“小组合作,培养自主”等课改理念;二是以礼孝教育为研究载体,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等德育教育理念。各位青年教师畅所欲言,有的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的讲教学中的心得。

  (青年教师论坛)

  (青年教师论坛一等奖获得者金依培)

  论坛结束后,学校专门组织老师把青年老师的论坛稿整理成册,颁发给每位

  青年教师,意在让每位青年教师取长补短、扬长补短、变短为长。不少青年教师

  11

  经常会拿出来翻阅,他们认可这样的交流形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交流了自己工作中对教育教学的困惑,还能够学习到其他同龄教师的宝贵经验,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论坛稿汇编)

  (青蓝工程授书仪式)

  本次论坛活动还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学校还购买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籍,作为奖品颁发给各位青年教师。面对这样的精神食粮,青年教师都说,这样

  的奖品比任何实物都来得更有意义。

  2、确立青年教师教研论文征集评比活动的制度

  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论文征集活动制度,规定每学年每位青年教师必须上交

  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由学校组织评比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市教研室论文评选或推

  荐慈溪教育科研、宁波教育科研等杂志发表。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专门聘任了每门学科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高

  级教师为论文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

  2011年第一届校青年教师论文评比,以切实提高青年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

  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提出了以“聚焦课堂

  教学,探索轻负高质”为主题的论文征集。学校专门组织老师从上交的二十五篇

  论文中优中选优,其中黄婷婷、金依培、龚旭聪、诸亚琴、陈佳、胡凌燕等六位

  青年教师的论文在慈溪教科研2012第1期发表;范巧红老师的论文在《新课程

  学习》上发表;龚旭聪、方姣、陈佳、胡凌燕、林波、沈科妙、潘益女等七位教

  师的论文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2012年第二届校青年教师论文评比中,王柳叶、孙湖江等青年教师的论文

  脱颖而出,其中王柳叶老师的论文在《语文周报》发表,孙湖江老师的论文在《新

  课程学习》发表,龚旭聪、史佳星两位老师的论文在慈溪市优秀教改论文中分获

  12

  二三等奖,金依培、乐小巧、诸亚琴、方姣、沈丹丹、蔡炉杰等六教师的论文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论文大赛,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青年教师的论文在慈溪市获奖的比率也大幅度增加。

  3、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根据平时的观察、青年教师座谈会和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等多种形

  式,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以每位青年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抓手,进行分类、分层、分步有针对性的研究。学校专门为青年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观察和记录他们的专业化成长的历程,以促进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

  青年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很多方面要从头学起,比如如何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如何合理实现班主任工作、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千头万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繁琐性使很多青年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心情来参与教科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意识到,不能只从制度的角度给青年教师压力,还要从榜样的角度给青年教师动力。

  同时,我们更关注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的研究,引导青年教师放低视角,叩问细节,提升教育敏感度,见微知著,从细节引导青年教师的研究意识。

  (1)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德育小课题研究德育小课题是以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团队老师、德育管理者、一线教师

  个人为研究主体,围绕“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主题,突出一线德育特点,侧重实践探索的课题,它属于个人专项课题,相对于其他的教育科研课题来讲,侧重实践探索,具有起点低、入手快的特点。学校鼓励教师关注身边的德育细节,让个别优秀的青年教师申报德育小课题研究,使其在实践中较快地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2012年,在课题组的指导下,金依培老师申报了宁波市第四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并获得立项,成为我校申报德育小课题的第一人。2013年11月,金依培老师的结题报告《初中学生剧团的德育功能探究》在宁波市第四届(2013年度)德育专项个人课题成果评审中荣获三等奖。

  金依培老师在德育小课题上的成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青年教师。在宁波市第五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申报工作中,我校林波老师申报了《“随风潜入夜,

  13

  润物细无声”——创设“大眼睛”栏目,探究校园电视台的德育新功能》的德育小课题,金依培老师申报了《“五分钟效应”——语文课课前五分钟行为导向作用的研究》的德育小课题,胡凌燕老师申报了《一路播撒一路“阳光”——行走中重温最美的诗文》的德育小课题。最后,林波老师的德育小课题在宁波顺利立项,目前正处于积极地研究中。

  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第六届、第七届德育小课题申报中,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加入到德育小课题的研究中来。

  (2)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关注教育界的热点教育一直在进行着改革,新的名词和新的理念要求我们青年教师不断研究、

  探索,这样才不被改革的潮流抛弃。“翻转课堂”、“微课”、“微课程”这些新名词接踵而至,我们一线的教师又有多少人了解,有多少人关注呢?这些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更需要青年教师去充当先锋。

  比如“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针对性强等特点。这样的一个新概念,在2011年才被提出。而在我们农村初中,不要说了解,听说过这一名词的教师也微乎其微。

  2012年9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新增了“微课”评比的项目。课题组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时间组织了学校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语文组金依培老师录制了微课《初中语法之句子成分》,信息组胡凌燕老师录制了微课《全民运动接力棒动作补间动画》,数学组沈琼老师录制了《平均数》、《数轴的认识》两个微课视频,信息组林波老师录制了《photoshop知识点讲解:缩放工具、扭曲工具》、《flash实例讲解:海底世界(一)》、《flash实例讲解:海底世界(二)》等三个微课视频。

  大赛历时一年有余,经过紧张的角逐,最后金依培老师的微课从二万二千多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三等奖,浙江省仅7位教师获奖。

  通过这次参赛,金依培老师收获良多。正如“微课之父”胡铁生所说,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

  14

  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是一种态度,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

  了一点点。微课或许将成为触动未来教育变革“微”澜的那一颗小石子。而我们有理由相信,金依培老师或许也会成为触动学校青年教师主动学习、自觉研究的一粒“小石子”,为我们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启一个新的旅程。

  4、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培训学校图书馆先后购置了大量教育书籍,为每一位青年教师每年订阅150元的与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认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刊物并撰写读书报告。学校并开放了教师阅览室,鼓励教师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展开自学,阅读教育教学刊物、教育专著、中外名著,上网浏览各种信息、查阅各种教学资料,引领教师由“外培”转向“内培”,促进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把学习和教育科研活动相结合。(2)外出考察“取经”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集中培训主要是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研究讨论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职业道德规范和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分散培训主要是自主观看优秀课录像等,通过集中点评交流和行为跟进课的课例分析研究,利用集体的智慧,开发教师创新思想,促进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提高。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推动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全面提高。近两年我校组织学校青年教师赴宁波和南京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活动,分别聆听了甬江职高校长的讲座——“努力成为学生心中喜欢的老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EPV中心徐水教授的“教师心理健康漫谈”讲座、南京第五高级中学杨静平老师的“如何与当代学生一起工作”的讲座和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讲座“主题班会与家校合作”。高水平、高效率的讲座让青年教师们获益匪浅,他们深深意识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老师不仅要有热情和干劲,更需要有智慧和巧劲,要在班级管理中

  15

  渗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更要顺应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讲座“努力成为学生心中喜欢的老师”)

  (讲座“教师心理健康漫谈”)

  (讲座“主题班会与家校合作”)

  (讲座“如何与当代学生一起工作”)

  (三)建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机制1.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室牵头,由教导处、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教师青蓝工程培养

  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管理。2.制度保障学校制定《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青蓝工程”培训方案》,建立了《掌起初

  级中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成长工程培训记录本》,同时结合绩效工资改革,修订了相关考核制度。

  3.经费保障

  16

  我校在教师培养的费用上毫不吝啬,将教师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为确保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将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教师培养工作必需的经费开支。

  4.时间保障为了保障培训学习时间,学校规定每周三为集中学习时间。每两周集中进行教研组活动,每周进行备课组活动,不定期举行教师观摩、研讨,时间另外安排,教师课余可自主学习,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

  五、课题研究成效

  通过课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教科研氛围日趋浓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同时,学校青年教师在镇、市级业务竞赛中频频获奖,不少青年教师在各种竞赛辅导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个别优秀青年教师所任教的班级在期期末考试中平均分、高分相符率居年段前列,这都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一)青年教师论文获奖及发表人数大幅度上升,业务竞赛获奖率创新高

  课题实施前,2009年度全校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获奖(发表)的只有18人次,其中八零后教师只有2位,3人次;2010年度全校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获奖(发表)的只有11人次,其中八零后教师只有4位;而在课题实施后,2011年度,全校教师有33人次论文获奖或发表,其中青年教师有16人次;2012年度有22人次论文获奖或发表,其中青年教师有10人次。

  年度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论文获奖及发表

  总人次青年教师人次

  18

  3

  11

  4

  业务竞赛获奖

  总人次青年教师人次

  12

  7

  11

  6

  33

  16

  16

  14

  26

  9

  19

  18

  (表一课题实施前面青年教师获奖人次对比)

  17

  (图一课题实施前面青年教师获奖人次对比)

  表二2011年度青年教师论文获奖(发表)目录

  教师姓名

  论文题目

  黄婷婷《浅谈背景资料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金依培《〈济南的冬天〉课堂情境创设》

  龚旭聪《助学稿模式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探索》

  诸亚琴《初中英语“助学稿”使用初探》

  陈佳《以〈秦朝一统〉为例浅淡教学目标确定》

  胡凌燕《浅谈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点》

  龚旭聪《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探索》

  方姣《对火山喷发小实验的思考》

  陈佳《浅析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目标的确定》

  胡凌燕《培养个性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课中的运用》

  林波《关于总结性作品丰富信息技术学习的思索与探究》

  沈科妙《〈和平鸽〉起飞吧!》

  潘益女《漫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获奖等次

  发表发表发表发表发表发表

  慈溪市三等奖慈溪市三等奖慈溪市三等奖慈溪市三等奖慈溪市三等奖慈溪市三等奖慈溪市三等奖

  18

  表三2012年度青年教师论文获奖(发表)目录

  教师姓名

  论文题目

  获奖等次

  范巧红《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

  发表

  王柳叶《散文诗阅读》

  发表

  孙湖江《关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

  金依培《精细于心——以“徒”为例浅谈农村初中写字教学》慈溪三等奖

  乐小巧《质疑反思以学定教》

  慈溪三等奖

  诸亚琴《初中英语“助学稿”使用初探》

  慈溪三等奖

  方姣《浅谈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对“新”的理解》慈溪三等奖

  沈丹丹《浅谈农村初中思品教学中引导学生“崇德”》

  慈溪二等奖

  蔡炉杰《基于学情的初中篮球课堂策略选择》

  慈溪二等奖

  邵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科学物理课堂的应用》

  慈溪三等奖

  戚若波《浅谈如何善用助学稿以提高学生学习》

  慈溪二等奖

  金依培《去利存淡,让思想飞舞》

  慈溪三等奖

  (二)青年教师普遍专业成长较快,已然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近两年,由于教师的调动、交流,现有校级青蓝工程学员有22名。课题实

  施以来,学校坚持以“一年适应,两年立足,三年出彩”为目标,努力培养青年

  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注重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业务

  竞赛,专业成长迅速,部分教师甚至成为自己学科的佼佼者。比如任教科学的陈

  迪华老师,个人专业基础扎实,她在基本功竞赛、优质课竞赛中频频获奖,所辅

  导的学生多次在学科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她所任教的班级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

  中都名列第一,她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得考核优秀;任教语文的金

  依培老师,参加工作只有短短的两年,她所任教的班级平均分位居年段前列,指

  导学生参加宁波市“语文报杯”综合竞赛获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个人

  专注教科研究,德育课题《初中学生剧团的德育功能探究》荣获宁波市三等奖,

  论文《去利存淡,让思想飞舞》获慈溪市教改论文三等奖,多篇教育文章发表并

  获奖。任教信息技术学科的林波老师,撰写的论文曾获慈溪市一等奖、宁波市三

  19

  等奖、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优质课二等奖,所带的学生兴趣小组,多次在宁波市、浙江省获奖。

  从下表可以看出,我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注重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业务竞赛,专业成长迅速。

  表四青年教师近两年专业成长情况

  序号

  姓名

  1陈小波

  2诸亚琴

  3金依培

  4舒丽娟5邵莹6蔡炉杰

  7陈迪华

  8方姣9史佳星10龚旭聪11严奇景12岑红波13徐强14胡凌燕15华丽囡16孙湖江17陈佳18林波

  论文业务竞赛获奖

  其他荣誉

  优秀助学稿一等奖

  3篇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初中语文综合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宁波市德育小课题三等奖、微课3篇大赛全国三等奖、基本功竞赛三等奖、新课程教学能力宁波二等奖优秀助学稿三等奖

  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2篇

  基本功竞赛三等奖优秀助学稿二等奖教坛新秀三等奖

  1篇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1

  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八年级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质课三等奖

  慈溪市先进德育工作者、掌起镇十佳班主任

  2篇

  优秀助学稿三等奖、优质课二等奖、掌起镇优秀教

  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师

  优秀助学稿三等奖

  2篇

  基本功竞赛三等奖、优秀助学稿二等掌起镇优秀教

  奖、

  师

  优秀助学稿三等奖、优质课三等奖

  1基本功竞赛三等奖、优质课二等奖

  2篇

  优质课三等奖、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宁波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篇优秀助学稿一等奖

  2篇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1篇

  优质课二等奖、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课件制作一等奖

  20

  19冯吉冬20戚若波21陈波22乐小巧

  1篇八年级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助学稿三等奖、七年级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1篇

  (三)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注入新鲜活力信息组林波老师参与了《以学习成果作品化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研

  究与实践》、《以研促教,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研究、个人德育课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创设“大眼睛”栏目,探究校园电视台的德育新功能》在宁波立项,参与的《网络环境下以研究性学习为支点,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微课程建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等课题均在宁波立项,金依培、严奇景、胡凌燕、孙莹等青年教师也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反馈于课堂教学,教、研相长,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六、课题研究反思

  1.缺少强有力的制度,部分年青教师主动性不强从上面表格也可看出,个别青年教师由于各种原因,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若不是硬性规定就懒于动笔。有的青年教师由于写作能力不强,有畏难情绪,觉得写论文是很难的事情,没有获得有力的指导,或者不写,或者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不高。

  2.缺少成果推介场合,教师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比如金依培老师的德育小课题《初中学生剧团的德育功能探究》在宁波市荣获了三等奖,而且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设的学生剧团深受全校学生的喜欢,成功创作、排演了课本剧《羚羊木雕》、大型历史剧《永远的一二.九》等。但是由于经费、师资、时间等各种原因,剧社存在了一年之后就消亡了,老师的研究成果也没能得到推广、使用。这样的情况必然会打击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3.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部分青年教师缺少积极性教科研的奖励在整个绩效工资中所占比例是最少的,而事实上教科研的过程

  21

  中付出的心血是相当大的,这样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情况,使部分青年教师更愿意参加业务竞赛。

  以上的问题和设想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青年教师培养中进一步调整、改善和实现,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更多的成效。总之,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研究,以此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工程,课题结题了,但我们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这条路上也许会有荆棘,会有路障,但任何困难和坎坷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22

  

  

篇六: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国期刊网wwwqikanchinanet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褚丽霞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小学730060近年来我校重视教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教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减负增效中的先导地位着力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特别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近年来,我校重视教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教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减负增效中的先导地位,着力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特别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一、课题研究激发教师主动学习

  没有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的教师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引领”。教师为了尽快地成长,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正好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如在研究由我负责的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家长学校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时,课题组教师每个人都分配了相关的材料收集整理任务,在课题会上作交流学习,我们借鉴了其他课题研究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的课题专题培训会、校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研讨会以及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主动学习氛围,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以最快的、各种方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自己快速成长。

  二、课题研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学校现已有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15项立项或结题,个人课题42项,其中,6项规划课题分别荣获兰州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伴随这些课题生成了许多研讨活动,在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让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加快了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学校广泛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赛课、美文诵读、“三字一话”比赛、优秀教学设计展等活动,极大调动了年轻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主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鼓励跨学科、跨年级开展校本研究。在教研组开展的听评课活动和有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活动中,我们鼓励跨学科、跨年级,促进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3.读书交流研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购置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为全体教师配备了一本读书笔记,鼓励老师们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记录下来,积极参与平时的读书交流活动,在各自的博客上发表读书心得。每学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实现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教师间的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构建现代化校本教研信息平台。在学校的引导和鼓励下,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了问题,或是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会马上发布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论坛里;如果是共性问题,那么一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跟贴随之而来,很快成为校园网上讨论的一个热点。而这些网上的热点问题,正是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去研究、去反思的最佳研究课题。为了便于老师们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还利用学校网络系统建立了各年级组、学科组的共享平台。

  5.教研日志促发展。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校专门创建了教师校本教研QQ群,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研空间,随时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日志,教师之间可以随时访问,获取教学的有效信息。教导处每月将有效的可利用日志和信息编辑成册《似水流年》,使教研QQ群真正成为指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平台。

  三、研究实践助推教师反思教学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实际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反思,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技巧并结合自己的特质和教育对象的实际,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或者是学科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提升。

  1.课题研究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我们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就所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而设置的研究课是我们课题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是在听公开研究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上汇报课是快速提升自己的主要途径;对于教学骨干、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上教学示范课也是一种快速提升的好办法。

  2.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经常让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评价,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让教师们在不断的“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再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在这方面我们有过很多实践,例如:学校张英老师在教学研究上主动实践,多次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积极参与讲课、评课活动;在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学校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小学语文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操作研究》的研究,已通过省级鉴定并获科研成果奖,主持的个人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策略与研究》也已结题并获奖。课题促使该教师反思教学,个人成长很快,2008年荣获兰州市第九届教学新秀称号,2011年荣获兰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10荣年获西固区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西固区骨干教师称号,2012年获西固区名师称号。

  总之,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品牌的根基,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几年来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每位教师无论是在业务能力方面还是在教科研方面进步都很快,我校教师队伍实现了向“名师带动型”、“专家引领型”教师团队的转变,我校师资整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1】GHBZ30。

  

  

篇七: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国期刊网wwwqikanchinanet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小学266000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创新教学研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创新教学研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强化课题研究意识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最有效的途径。为了强化课题意识,提高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学校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级课题培训活动,多次举办课题研究工作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离自己并不遥远。实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被动的实施者,应该是主动的实践者。

  二、课题、校本科研、教学一体化

  课题研究校本化: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实际出发,为了解决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选取相关问题作为课题,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展开研究。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性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学习、问题探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渗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让常规性教研服务于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让教师们做到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

  三、搭建课题研究“三台”

  1.搭好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电脑网络正以方便、快捷、容量大、交互性强、直观等优势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电脑网络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有力工具。我校充分利用网络,为广大教师构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加大交流和学习的力度,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搭好课堂展示与切磋平台。课堂既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科研的主渠道。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空间,让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见解,运用在研究中所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搭好成果收集与呈现平台。我们的课题研究虽重于过程,但也不忽视其结果。积极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资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题本质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同样,重视对课题成果的收集与归纳,有助于我们对课题的全面了解与深化。

  四、奏响课题研究“四步曲”

  通过几年来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弹奏好课题研究的“四步曲”,才能让教师在研究中幸福成长。

  1.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通过自主读书、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师接触了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育理论,学习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一些开展课题研究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2.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育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注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只有注重实践应用的学习,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只有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们的实践就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

  3.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学校领导亲自抓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都在课题中迅速成长起来。我们深深感到,只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群体性教育科研,才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才能使广大教师感受到发现与探究所带来的喜悦与乐趣,也才能让一般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型教师。

  4.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回顾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促进了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的转变,由过去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既重教书育人又重教育科研,教研气氛日益浓厚,教师的课堂行为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已经改变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模糊认识,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成长。

  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作支撑。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学习、领会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平台,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篇八: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小问题现象中发现反思中积累小案例研究中积累创新中积累现象中诊断现象中反思现象中提炼小策略学习中探寻研讨中开发行动中印证研究中实验行动中建库构建和美幸福生态的教育教学生活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图实践创新思维碰撞多维对话反思小现象发现小问题确立小主题研发小策略查策略风险建策略库网多维循环的三小式主题教研发现诊断运用解决研讨印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

  1

  究。为了让主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研的实效,我们构建了“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如下图)

  小问题现象中发现,反思中积累

  小案例研究中积累,创新中积累,现象中诊断,现象中反思,现象中提炼

  构建和美幸福生态的教育教学生活

  小策略学习中探寻,研讨中开发,行动中印证,研究中实验,行动中建库

  “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图

  我们以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小现象,发现存在的小问题确立研究小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案例积累小经验为导向,按照步子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其基本步骤如下图:

  发现

  诊断

  确立小主题研发小策略

  反思小现象发现小问题

  多维对话

  运用解决

  思维碰撞

  主题教研

  实践创新

  查策略风险建策略库网

  研讨

  印证

  多维循环的“三小”式主题教研

  2

  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教师在研究策略、印证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撰写出来,汇集成册,建立策略库;通过教研对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于是,策略——风险——策略——风险……我们的策略库就成了一张策略网!例如:“小红花”是老师们常用的激励手段,使用一段时间激励作用会衰减,很多老师经常会在上面加注释或表扬的言语,肯定学生的行为!这个办法改变了许多孩子,效果非常好!老师们在交流自己的新策略时,研讨梳理为:“表扬花”策略,这种说法易学好记,方便传播;老师们在使用“表扬花”的过程中,发现“表扬花”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对全体学生不起激励作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开发了新的小策略——“七色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都进行评价,如自学、合作、倾听、表达、质疑、展示、反思等七个方面,每方面一种颜色。当有的学生集得花儿数量越来越多,又提出“星级豆”策略,即铜星、银星、金星、钻星,星级按进制升级。集齐七种颜色,换一朵表扬花;五朵表扬花换一颗铜星,四颗铜星换一颗银星,三颗银星可以换一颗金星,两颗金星可以换一颗钻星。操作中,老师规定七色花可以借贷,由班里五位星级最高的同学负责七色花的借贷,利率由老师决定:优生的利率要高些,待优生的利率很低——常常是负利率。这张策略网的产生得益于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的时候,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研讨产生相应策略,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这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问题到策略的循环,也是没有终点的思考,没有止境的研究!主题教研引领教师投入地“编织”策略网,织就一张张策略网的老师就会感受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二)主题教研的树形网状结构“三小”是我校主题教研的模式架构,有实践性和惯习性的作用;树形网状结构是我校主题教研的实践框架,有网络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具有统领性和激励性。

  3

  我们确立学校主题教研的总主题是“基于教研共同体和学本课堂建设,进行

  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

  动团队活动。

  实施有效活动打造学本课堂

  师生和谐互动实施有效教学

  突出主体探究实施有效教学

  实施有效指导促进有效教学

  校本课程乐学善学主题教研

  中年级:实施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低年级:实施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数学思维搭桥主题教研

  高年级:实施有效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

  在学科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

  口哨在体育教学

  技能学科培中妙用

  智育能主题

  教研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研究

  学生随文练笔能力的方法的研究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读写联动主题教研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中年级读写结合途径的研究丰富语言积累培力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动团队活动

  智动课堂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智动教学和学习方式研究

  英语灵动智慧课堂主题

  教研

  数字技术与教学设计融合的研究

  对学生听、说、阅读技能的即时评价和反馈

  基于学本课堂建设的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

  主题教研树形网状结构

  4

  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而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文章。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三、活动的开展与推进

  主题教研的框架和树形网状结构,是基于学校实际引领教师进行主题教研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从平淡乏味的被动教研,到自觉、轻松愉快地主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和保障。

  (一)确立主题,扎实推进主题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发现问题,遴选主题,确立研究的主题或专题。我们基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学校多年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结合学本课堂建设工作重点,确立“基于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的总主题,然后,分层级确立学科、学段、年级、个人的教研主题。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研主题:在学习《课程标准》中找主题;在观课、议课中找主题;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从学生的发展中找主题;从学科内涵、学科教学特点中找主题;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语文教师在潜下心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现:修订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鲜明的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共13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语用情况”的研究。所以,语文学科提出了“读写联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研究主题,刘红华老师确立“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经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实践,教研打磨,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古诗教学方式:创情境,入新课;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识字词;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写诗情;拓天地,促提升。刘老师在学期盘点中由衷地说:如果把主题教研比作一段路途,可能它没有终点,但它却可以记录下你行进中的的串串足迹,因为过程永远会比结果更加美丽,我期盼通过主题教研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会更加珍惜在我达到目的之前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成熟。”

  5

  (二)打造课例,凸显主题主题研讨课是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也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印证,是主题教研有效性的保证。精心打造主题教研课例,让课例传达主题教研的思想,让课例印证问题解决的预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给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引领。下面以蒋岚老师的《棉花姑娘》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于以上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分解、扩展和剖析。确定《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目标: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生正确认读并能用多种方法记住“姑、娘”等6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星、雪、姑、请、盼、就、帮”7个字。(匹配课标1、2、3、4)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医生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心情的变化。(匹配课标5、7、8)3.借助图片认识燕子、青蛙、啄木鸟和七星瓢虫。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青蛙能捉田地里的害虫,啄木鸟能捉树干里的害虫,七星瓢虫能捉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匹配课标6、7、8)最后,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及教与学的活动。在日常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观察工具来校正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设计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执教人观课者班级学生数观察日期(此行下表中省略)

  原有学习目标

  分析内容参考

  处理后的目标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

  目标1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

  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

  目标2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

  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

  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

  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此表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可由观察者依据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文稿填写,也可由执教者填好后,让观察者对照目标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这张表,确定每个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看重要的目标是否得到重要支撑,是否有活动设计

  6

  没有对应目标。对上课过程中目标和活动一致性分析可使用下表。

  目标——课堂活动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人生感悟”主题拓展阅读

  执教人聂娱燕

  班级五四

  观课者

  学生数48人观察日期

  原有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

  学习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丰富想象,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目标2.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情感领域,激发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激发孩子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处理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语文课本人文性拓展延

  后的伸,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目标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

  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

  础。目标1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

  带领学生赏析朗诵背诵《跌倒》《向

  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课本着明亮那方》,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领

  人文性拓展延伸,领悟人生悟人生哲理。

  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目标2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重点赏析指导

  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第九段,运用了那些修辞,表现了百合花

  言,增强语感。

  怎样的品质?并齐读这一段。

  目标3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

  《跌倒》讨论描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

  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又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

  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美丽的跌倒呢?这样做到了以读引说;

  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第九段后,让

  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学生学习写作手法描写一种熟悉的植物,

  7

  作奠定基础。

  做到了以读引篇。

  想法和建议围绕一致性分析: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追求卓越,绽放精彩本学期,我们借助教研室和教科所搭建的平台,承办了2次较大的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课堂,在超越中,绽放精彩,成就自己。4月22日,全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本”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展示我校多年来的主题教研成果。我校辛娟老师执讲了《圆明园的毁灭》;修洁老师执讲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亲临课堂观摩,并作现场点评。对我们的学本课堂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呈现出的教研意识和研究氛围。我校作为学校联盟的发起学校,十分清楚教研共同体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携手协同发展。5月25日、6月3日和6月5日分别在育才小学、发城二小、盘石小学进行了语文、英语和数学的三校“学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赛课活动,交流各校“学本”课堂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课堂上“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会思考、能说、会说、学得深刻的目标。尽管是小范围的展示,但每个学校都对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磨课活动,实践证明,教研室的专家见证,也都奉献了一节精品课。正如骆老师说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烟台市级优质课的水平。会后,授课教师,都根据本学校老师的观课议课撰写了教学反思;参会教师都写了活动体会。主题教研活动是阶段性的,但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老师们的收获与激励是长久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磨练是终生受益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我们将凝心聚力,强化管理,为推动主题教研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8

  

  

篇九: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浅析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

  本文以省级科研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为例,总结和分析了幼儿园实施课题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论文结合实际归纳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依靠专家引领。

  关键词:

  幼儿教师课题研究专业化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当今幼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幼儿园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从事幼教工作近30年,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有26个年头的幼教工作者,笔者认为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社会开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省级科研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援条件

  镜湖幼儿园2005年承当了省教科所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立项后,我们积极争取外援,聘请安徽师范大学束从敏老师担任科研副园长,对全园教师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同时还邀请中学物理教师来园为教师们做“教师科学素养讲座〞,深入浅出地将新课改理念贯穿其中,使教师们受益非浅,科学素养大大提高。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在确定研究课题后,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文献,共同讨论学习。我园购置了大量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搜集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每次教研活动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理论。同时,鼓励教师平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在教研活动中设立主讲人,担任主讲的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的理论文章,互相学习、借鉴、提高。

  我园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纲要?,结合课题对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坚持开展课题研讨会,积极上好科学活动教研公开课,和专家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我们还通过问题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种形式,让教师们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认识和体会。问题式学习是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学习,如教师在科学活动课题研究中,产生了“科学活动材料如何投放?〞“怎样运用记录方式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学习先进经验,并以这些问题为内容开展系列研讨课,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分析梳理失败案例的过程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发表见解,深入讨论,提出解决策略。及时的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互动式学习是把我们在互联网或幼教专业杂志上搜集到的最新优秀活动方案拿来,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良,然后上公开课,课后集体研讨,拓展思维。体验式学习是转变角色意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从幼儿的开展出开展开实践研讨。

  专家引领,全面系统、形式各异的理论学习,指导了教师的教育实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矗

  二、反思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其预期目标。为取得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教学为主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叙事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中期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园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开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非常重要。当教师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其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幼儿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有需要才会主动。教师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我园开展上述课题为例,课题研究工作开始后,我们要求教师作观察记录。起初对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了问题——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且需要改良和完善的地方。这正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与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改良记录方法,保护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火花,此时教师已处于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科研工作对教师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如,每学年开展全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到达教学最优化。赛后,被评为一等奖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开阔大家的眼界。此外,开展“教师现场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在这样的岗位练兵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开展上述课题研究时,针对材料的投放、提问的设计、记录的运用等问题教师们进行“一课三研〞。如大班科学活动“小小笔帽浮起来〞,上了几轮公开课。其中对“笔帽浮起来〞方法的记录、统计环节,前后进行了两次研讨课的教学,对第一节课在集体记录表上记录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后又进行改良后的教学,改良后的教学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分析统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中教师认真总结珍贵经验,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其中,活动方案?小小笔帽浮起来?和论文?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记录卡的运用?在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上获奖并刊登在?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和活动方案集?上。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目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预设方案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而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和客观,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选择与运用。

  

篇十: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积极带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园领导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课题发展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的大方向以年级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本年级组课题研究的方向小组成员分工等为教师创造自主开放和谐互动使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此同时大力提倡团队力量更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对个人及团队发张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拉近彼此的距离直接交流与沟通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完全激发和释放出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改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幼儿园领导自身也获得成三课题研究能潜移默化的转变对教师技能的要求是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利用自身的教育技能来醋精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依托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作者:王莉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7期

  课题研究,对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帮助我们准确地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的偏差。

  做课题研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调查分析、深入了解、考察数据、研究思考、认真撰写。在这其中教师积累的经验是丰富的、真实的、具有可查性、经验型。一个课题之后,教师会对各种幼儿的内心世界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传授出来,会促使园内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作为从事幼教工作30多年,走上行政岗位20多年的幼教工作者,我认为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社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园参加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课题实施方案、各班课题计划、定期研讨、实践、再研讨、撰写与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教学反思、活动方案、幼儿评价等,是课题研究逐步走上正轨。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幼儿园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就要建立在对幼儿负责的基础上。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是一种敬业精神。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这种精神在不断地成长和升华。回想教师对幼儿原始的爱更多处于喜爱,很多教师是因为喜欢孩子选择幼教,但是教育幼儿的工作不能只建立在此基础上。因为他们身心需要发展、各方面要和谐、健康的成长,还需要成人更多理智的爱——教育爱,它是建立在喜欢孩子的基础上更深刻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时时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其中包括思维发展规律。所以,只有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时,才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借助这个载体,直接把观察了解到幼儿现状加以分析总结与反思,深刻领会关心热爱幼儿的理念,并把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的儿童观演绎得更加深刻,这更加符合《纲要》《指南》的要求。只有正确理解幼儿的发展能力,才能恰当地把握幼儿发展的进程,才会实施有效地教育。

  二、积极带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园领导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课题发展的大方向,以年级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本年级组课题研究的方向、小组成员分工等,为教师创造自主、开放、和谐、互动,使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的开展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作,在此同时大力提倡团队力量,更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对个人及团队发张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拉近彼此的距离,直接交流与沟通,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完全激发和释放出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改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幼儿园领导自身也获得成长。

  三、课题研究能潜移默化的转变对教师技能的要求,是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利用自身的教育技能来醋精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原来一提到教师的技能,大家就会理解为唱歌、舞蹈、绘画、弹琴等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的技能,教师经常参加各种技能技巧比赛。但是在具体教育时间中我们发现,这些技巧好的教师并不一定说明她就是具备教育好幼儿的本领。因为这展示的知识个人技能技巧的水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让她们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些技能技巧对于教育而言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随着幼教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是关系受教育者今后成长的着眼点。当教师的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她的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是幼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因为有需要才会主动,例如:在进行环保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观察记录。从表面看,作为教师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问题,她们认为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并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便更细致的观察幼儿,我认为这正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保护了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花火,这时我发现教师已处在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因为思考了,所以教育幼儿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是《纲要》《指南》中对现代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的教育技能,是在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这种分析与研究的能力是新时期幼儿教师必备的、需要重新学习与思考的,整个课题工作对教师这种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进行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开始前,我们教师对“什么是幼儿环保行为养成”这一概念比较模糊,没有完整、正确地理解“行为养成”。在进行前我们进行了全园性理论知识学习,鼓励老师们去看去学习,并组织教师集体培训,为她们提供学习上的服务,真正了解教师需要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们在工作时间中有了有力的支撑。对教师对课题的理解、实施起到了实效性的帮助,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我们切身的感受到,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都是处于高度的关注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态。幼儿园因为有了科研骨干的作用,其他教师的教育积极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长借助课题也能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课题、幼儿、教师、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因课题的开展把大家有益地结合在一起。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这对幼儿本身的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课题研究所达到的效果,也应当成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实践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篇十一: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一、社区教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教师成长的需要(二)教师职评的需要社区教师的职评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要参与省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和独立撰写教育论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必须在正式刊期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中获奖。(三)校本教研的需要校本教研本质上是一种教科研活动,具有探究性质,要求教师以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教学研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使教研从以往零散、经验、无序的状态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3](四)学校发展的需要二、促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有关做法据上所述,课题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根据上级部门提出“问题课题化,工作科研化,结果成果化”的工作思路。我们围绕在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研究过程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

  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面临发展与突破的瓶颈,社区教育的瓶颈是教师,而教师发展的瓶颈是教师的专业自觉性。所谓专业自觉性是指教师能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觉识到存在的问题,觉识到问题背后的契机和资源,觉识到自己的责任,能提出问题,主动改善实践的专业能力。[5]

  1.树立教育新理念。从观念上突破,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社区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当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时,是一个沟通协调者;当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学时,是一个后勤保障服务者;当在学校内部分工时,既是一个管理者,也是一个实践者;社区教师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专业成长”的特殊性和复合性。要求教师主动服务,不断改善、提高服务质量。

  2.梳理问题转化成课题。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我们采用集体、个别反思等方法,从问题入手让每一个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引导教师选择“问题”,通过讨论、分析,从中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成“课题”,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自身的内部需求。

  (二)引领教师在实践中研究

  (三)构建研究合作共同体

  社区教育不是社区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教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是社区内各类要素的有机组合、协调、互动。我们把平时的培训与活动都变为研究的过程,构建多纬度的“研究合作共同体”,在行动中研究。

  1.学校和社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以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主平台,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注重实用

  性、多样性、生动性,开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科学普及、休闲娱乐等项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让社区内更多的资源向社区群众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所以,学校的着眼点放在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和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社区各类资源的教育功能,构建终身学习平台。

  2.各个子课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科研小组的合作与整合。例如,在省级课题“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研究一年多之后,随着各自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组成员逐渐认识到,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原先相对独立的研究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相互借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也即进入到化零为整的阶段。把原先相对独立的课题研究讨论分析会、汇报研究心得、提出研究问题困惑等,进行整合集中一起研究,共同商讨解决方法。由独立研究进入到集体研究阶段,由阶段性研究进入到常态研究阶段。由于前期分类研究的经验积累,使集体综合性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向前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三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关注每个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长期发展四个方面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十二:课题引领,以研促教,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我们借助地域资源、文化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确立了《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两个课题。在实践活动中,我把学校周围的资源作为一本丰厚博大的教科书,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探究、感悟,获取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各种能力,增长了知识,有力的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而达到教育目的。其核心价值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借助地域资源文化资源

  开发实践活动

  促专业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方式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这里教师可以尽情发挥水平,展现才华。课程的实施就是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尽量丰富的实践经验,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现状。祝阿镇中心小学依托了当地的地域资源、文化资源选择了《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两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改革创新,走适合自己的路如何实现教学与当地资源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学生、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有特色的道路呢?我也曾困惑、迷茫过。教材哪里来,教学怎么教,课程怎样上?一系列的难题摆在面前。我校坐落在石屯村,石屯村种植西瓜远近闻名,每年2-6月份学校、学生在浓浓的西瓜种植过程中生活,学生放学回家也参与其中,经反复研究,我们把“西瓜的种植”作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之一进行研究。

  二、目标确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课程目标确定了之后,我们又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做兼职,我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西瓜的种植》这一课题首先是实践基地的建设:起初我们因地制宜采用的是教师家属的责任田,由教师家属临时做为辅导员进行讲解,我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对基地的使用给予适当的补偿,前提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要求。我虽在农村长大,但对西瓜的种植方法一窍不通,小时的记忆是适宜的季节,把一颗种子埋到土里,发芽、开花、结果。不像现在立春前后,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天气,人们便开始整理苗棚进行育苗。因此对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非常感兴趣。于是,便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其中且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当地村委会无偿划拨给学校条件较好的地块,作为学校的永久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给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三、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在收获中获得快乐《西瓜的种植》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下面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几个小故事来展示我们的做法吧!1、课堂回归自然,学生天性得到释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改变以往把学生圈在教室里,在课堂中学习课本上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融入大自然,在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中去体会,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知道现在种植西瓜方法科技含量很高,在-10°C左右的天气育出西瓜的幼苗是非常地不容易,幼苗需在25°C以上的温度才能生长。改变这一环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架设高温棚,要想让西瓜苗在里面健康生长,还得加盖小弓棚。当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是尽量让西瓜早上市,获取更多的收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怎样提高温度、控制湿度等等。在西瓜的嫁接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杆插”还是“靠接”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西瓜苗的茎是那么细嫩,切割45°角时需用心专一,否则就前功尽弃,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过45°角,知道了角的大小,学习嫁接还算容易,但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些。从这里学生可以体会到虽然是种地,但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种好,嫁接也不会成功。再如每次上实践活动课回来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学生动手实践了、经历了,感觉原来写一些真情实感不是多么的困难,从而领悟到写作的快乐。

  2、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西瓜的育苗过程一般是在立春前后,我们根据学生居住的村庄不同,年级不同,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寒假中跟随家长参与整个育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苗的过程,学习育南瓜苗、西瓜苗的方法,完成活动记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家长明确老师的教学用意之后,他们那种关注孩子的爱心、教育孩子的诚心、指导孩子的耐心会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我这个做教师的都有说不出的感动。从下面的几幅图片可以展现。

  当然,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始,家长也是不理解的,认为孩子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带领孩子出外去实践是瞎胡闹。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不希望孩子再与黄土打交道。我做为教师对家长的想法很理解。那用什么方法去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呢?我努力的去寻找:我把活动的照片集中起来做成课件去展示;把学生的活动记录仔细斟酌,从实践活动的感悟中寻找学生的所想。从家长的评语中寻找我的所要。

  3、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作为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我感受到比在课堂教学的担子更重一些,就拿我们的一节授粉课来说吧!西瓜的授粉是在农历4月份。西瓜苗拖秧开出黄色的花朵。柔弱的小蜜蜂也赶来帮忙授粉,但仅靠它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实施人工授粉。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认雄花与雌花,授粉的方法,知道授粉的最佳时间(早晨七至八点最好)。为了保证授粉效果,我与校长商议采取走班,争取学生用最佳时间学会授粉技术。再就是授粉前我让有经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时,同样情况下应给学困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给同学们介绍经验,指导做法。弥补课堂学习中不敢说,不愿讲的不足。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张扬他们的个性。大家知道学困生上课像个小绵羊,下课又像小老虎,某种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我想这也许是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吧!

  4、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为突出西瓜秧在大田地吸收足够的营养增长速度快,经过授粉结出的果

  实多,长出许多叉子,必须及时整枝。但一颗秧只能留一个西瓜,选择去还是留也是一个关键。必须选择长得圆润、周正的西瓜留下,多余的掐掉。学生从中感悟到,现在的学习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关系到自己能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他们种的西瓜被喜鹊啄了一个洞,非常心痛。便讨论对付鸟的方法。做到既不伤害鸟,又保护了西瓜。于是他们想出很多方法如:用彩色布条系到竹竿制成彩旗来吓鸟;把废旧磁带用细绳系在一起挂到竹杆上,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响声来吓鸟;还用录音机录下结婚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用的礼炮声到田边放一放来吓鸟;用他们穿小的衣服做成稻草人来吓鸟等等。用他们的爱心做好了这件事情。

  再就是整枝时需把黑色的塑料薄膜铺到畦垄上,再把生长中的西瓜放在上面。这一简单的操作便包含很多知识,如为什么选用黑色薄膜?为什么把西瓜放在上面?等等。(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遇雨水天气西瓜不至于腐烂、防止杂草丛生与西瓜争夺营养有关)

  5、体验收获与销售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能力:在收获西瓜时,我们采用接力的方式,有个女同学接到十来斤的一个大西瓜,没抱紧“啪”西瓜掉到地上摔碎了。脸顿时绯红惭愧的低下了头。旁边的同学在“唉”的叹息中嘱咐道:接着,抱紧。在一片欢笑中收获着。脸上的汗珠不停的滴着。忽然售瓜的人不愿意了为什么呢?学生进行了采访、明白了原因。在实践中学生体会了丰收的喜悦;体会到家长的钱也是用科学知识和汗水换来的。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随便花钱的好习惯。综合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惊喜很多,收获很多,只有实践才有收获

  6、我们还重视学科整合、学科拓展、学科渗透等活动,使这一课题的实施更加丰满。如与美术学科想结合,学生把西瓜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美术创作,举办美术作品展;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进行有关西瓜种植过程的作文习作,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感人的。就像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实践课我敢说了,也敢做了,实践课让我不再孤单。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上一堂有关西瓜知识的优质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绿色教育;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与特色学校创建相结合,打造学校新亮点等等。四、我实践我快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给我带来的乐趣说不尽道不完。如学生在嫁

  接成功后拿着自己嫁接好的西瓜苗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把自己培育的西瓜苗栽种到实践基地后,回学校时那恋恋不舍的样子;从写出的收获中透露出心里的那种美真为他们高兴。至今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有一天,天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去五年级上实践课,走进教室还没来得及问好,几个学生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去实践基地吗?”其余的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去吗?”我几乎惊呆了,他们那种乞求的目光和眼神是发自内心的。我微微笑了笑说:“雨后地里有泥,我们今天就不去了,你们是不是牵挂你们授粉后的西瓜长大了没有?”他们笑了,我也笑了。

  五、经典孕育健康人生我认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是围绕育人这一核心

  传承优秀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课题《绣球灯舞》的实施需达到的目标。《绣球灯舞》发源于清代康熙初年的祝阿镇官庄村。随后逐渐成为社火表演中远近文明的灯舞。2006年6月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年轻人外出打工,表演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了传承学习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我校把“绣球灯舞”作为实践的课题进行研究。官庄村离我校近在咫尺,学生家的长辈有的是舞灯人,有的是扎灯人,给课题的实施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在绣球灯舞这一课题研究中,我们带领学生走访、调查、了解绣球灯舞的知识及相关资料,聘请官庄村的老艺人到校进行指导,严格训练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要求学生动作到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制作材料的创新和艺术的创新。如把传统的绣球灯的竹坯改用细钢丝;把装饰用的彩纸改用色彩艳丽的拉花;把老粗布改用丝绸等。关键是制作出适合学生舞的绣球灯。现在我校学生不但会制作绣球灯,还组成36人的方队进行绣球灯舞的表演。表演过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绣球灯舞的基本动作。第二部分是绣球灯舞的相关套路。音乐响起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舞起来虎虎生威,充满了活力,把人们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绣球灯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缝绣球。那时,我们学习绣球灯的基本动作与制作过程同时进行。缝绣球需要把老师剪好的彩色布料,按绣球上的叶片缝上去,要求颜色搭配合理。孩子在家一般是不做针线活的尤其是男孩,实践课要求人人动手,他们也不甘示弱,拿了针、取了线。坐在教室一针一线慢慢缝来,有的孩子手扎出血,用嘴吸一吸接着缝。这样的情景很是感动!我领略了实践课特有的魅力。春风已拂过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如萧瑟中所萌动的春意。祝阿镇中心小学的课题研究正蓬勃的开展。官庄村的绣球灯舞这只扎根于民间的文化艺术沃土的奇葩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

  《西瓜的种植》和《绣球灯舞》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调查、访问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我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和学生一样不仅体验西瓜种植的整个过程,而且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自己驾驭课内、课外双向课堂的能力,尤其是我们的活动成果参加了山东省改革创新工程在齐河县召开的现场会,我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做了经验介绍。且成果也参加山东省教科研在齐河县召开的现场会后,我们的活动思路更加宽广。课题研究也注入新的活力:一批年轻教师也加入课题研究的行列,有学生物专业的教师。有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有音乐专业的教师。在今后实践活动过程中,我还将不断的探究和挖掘课题研究中所存在丰富的营养,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推荐访问:课题引领 以研促教 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助推 专业化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