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29 09:00:37 来源:网友投稿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实用文档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供大家参考。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

篇一: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实用文档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容易丧失发奋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在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同时,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应该从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③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自律意识;④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效劳等四方面入手加以引导。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影响引导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其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状态和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大学生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方面发生变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可用匿名的方式进入网络,嬉笑怒骂、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不受时空、地域的约束,纵横驰骋,因此轻而易举地赢得大学生的青睐,使之无“网〞而不胜,有的大学生甚至对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整天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以至于荒废了学业、忘记了工作、冷淡了友情和亲情。一、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网络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发奋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由中学到大学的改变与适应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原来中学时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平平、缺少特长,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校园中的普通一员。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其价值感和成就感便无从谈起。而在网络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顶峰体验〞,可以找回“辉煌〞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许多需求是很难轻易得到满足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多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也会不断得到满足。尽管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假设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心理感受,也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体验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要多得多,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更加依恋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当中,丧失了前进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以这种方式选择上网,逃避现实,使网络上的自我价值感得以表达,以求得暂时的解脱。〔二〕网络的平等性、隐蔽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大学生渴望友谊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局部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恰好为这些学生满足和实现交往愿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根据你的话语来形成对你的印象;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且一般来说不用担忧会带来什么惩罚,所以他们不需要过多的面具,表达自己比拟真实;不管天涯海角,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跨越时空彼此相识。彼此陌生的人可以开展友谊甚至产生爱情;通过这种超时空的、双向的交流交往,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心理感受。但这种交流只需网络、电脑等冷冰冰的设备做中介,一旦下线离开电脑,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懂得交往的艺术与技巧,很难表达自己。有的学生在网上口假设悬河、谈笑自如,现实中却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甚至对

  .

  实用文档

  自己的家人、同学越来越冷淡,不关心周围的一切,形成情感和心理上的孤独,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三〕网络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求学、就业中充满着竞争、冲突、矛盾和挫折,另外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生活中的诸多的不完善,也使大学生大为不满。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或到QQ聊天室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或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或到对抗游戏里冲杀一番。在虚拟社区里,创造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生活环境,过一过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美丽文静的女孩可能变得很泼辣,且满嘴的土话、脏话;粗暴剽悍的男生也可能变得乖巧可爱,含蓄羞涩。网络媒体把文字阅览、画面浏览、和声音聆听融为一体,将欣赏者的各种感觉全方位翻开,使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协同活动,获得更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这正好和大学生好奇、浪漫、喜欢惊险刺激的心理相匹配。由于网络是神秘的、虚拟的不受约束和限制的,引发了大学生道德上的冲突,许多大学生没有协调好网上与现实的关系,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在网上和网下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好学生,仪表端庄,彬彬有礼,而在网上却不负责任的乱说脏话,频频登陆黄色网站甚至扮演“黑客〞的角色等。长此以往,这种“网上〞“网下〞的不一样,会使大学生在道德上产生严重的冲突与矛盾,甚至在道德上迷失自我。

  二、由于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娱乐将更加依赖于互联网,因此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而加以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反映了大学生在网上获得自我实现、自我宣泄、尝试新生活的心理,也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想摆脱那种空虚、无聊、颓废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的看来都与大学生成长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成长的环境有关。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其影响,扬长避短,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手段为其健康成长效劳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明确他们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缺乏,了解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激发他们的成材欲望与自我意识。学校要创造多种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的价值感和自豪感,从而觉得生活富有意义。在现实中体验自我,而不是通过网络。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角色。第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过度接触网络会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对网络的依恋或成瘾。帮助大学生了解认识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的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等。沟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学校的宣传舆论教育阵地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以理智的态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的使用网络。将网下心理健康咨询和网上的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冲突,优化心理素质。第三、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自律意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塑造和培养,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大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即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对自我进行磨练和自省。大学生尽管在各方面尚未走向成熟,但对世界、对人生还是具有自己不成熟

  .

  实用文档

  的观念。养成大学生自律、自省的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对自我道德意志的磨练和不断克服、清洗错误的道德观念,成就自我,形成道德批判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对网络不依恋也不谈“网〞色变。以专家教授讲座、同学们之间的讨论等形式进行适当的网络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树立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正确态度和观念,作到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所能,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为社区效劳为人类社会效劳,在实践中体会成功、充实人生、学会协作、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强化网络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第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效劳。这样学校可以保持对网络的了解、知情和监控,既争取了对网络的主动权,又增强了对网络的可控性。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把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转移到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上来。校园网的建设可以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项效劳内容,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来满足和吸引广阔学生,在网络中欣赏吟诗、作画、书法、摄影,开展网络读书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和艺术修养,又增加了知识,促进了身心健康。

  .

篇二: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容易丧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在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同时,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应该从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③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自律意识;④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服务等四方面入手加以引导.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影响引导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其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状态和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大学生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方面发生变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可用匿名的方式进入网络,嬉笑怒骂、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不受时空、地域的约束,纵横驰骋,因此轻而易举地赢得大学生的青睐,使之无“网”而不胜,有的大学生甚至对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整天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以至于荒废了学业、忘记了工作、淡漠了友情和亲情。一、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网络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由中学到大学的改变与适应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原来中学时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平平、缺少特长,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校园中的普通一员。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其价值感和成就感便无从谈起.而在网络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高峰体验",可以找回“辉煌”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许多需求是很难轻易得到满足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多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也会不断得到满足。尽管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心理感受,也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体验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要多得多,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更加依恋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当中,丧失了前进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以这种方式选择上网,逃避现实,使网络上的自我价值感得以体现,以求得暂时的解脱。(二)网络的平等性、隐蔽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大学生渴望友谊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恰好为这些学生满足和实现交往愿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根据你的话语来形成对你的印象;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且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惩罚,所以他们不需要过多的面具,表达自己比较真实;不论天涯海角,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跨越时空彼此相识。彼此陌生的人可以发展友谊甚至产生爱情;通过这种超时空的、双向的交流交往,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心理感受.但这种交流只需网络、电脑等冷冰冰的设备做中介,一旦下线离开电脑,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懂得交往的艺术与技巧,很难表达自己.有的学生在网上口若悬河、谈笑自如,现实中却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甚至对自己的家人、

  同学越来越淡漠,不关心周围的一切,形成情感和心理上的孤独,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三)网络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求学、就业中充满着竞争、冲突、矛盾和挫折,另外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生活中的诸多的不完善,也使大学生大为不满。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或到QQ聊天室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或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或到对抗游戏里冲杀一番。在虚拟社区里,创造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生活环境,过一过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美丽文静的女孩可能变得很泼辣,且满嘴的土话、脏话;粗犷剽悍的男生也可能变得乖巧可爱,含蓄羞涩。网络媒体把文字阅览、画面浏览、和声音聆听融为一体,将欣赏者的各种感觉全方位打开,使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协同活动,获得更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这正好和大学生好奇、浪漫、喜欢惊险刺激的心理相匹配。由于网络是神秘的、虚拟的不受约束和限制的,引发了大学生道德上的冲突,许多大学生没有协调好网上与现实的关系,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在网上和网下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好学生,仪表端庄,彬彬有礼,而在网上却不负责任的乱说脏话,频频登陆黄色网站甚至扮演“黑客"的角色等.长此以往,这种“网上”“网下”的不一样,会使大学生在道德上产生严重的冲突与矛盾,甚至在道德上迷失自我。二、由于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娱乐将更加依赖于互联网,因此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而加以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反映了大学生在网上获得自我实现、自我宣泄、尝试新生活的心理,也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想摆脱那种空虚、无聊、颓废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的看来都与大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成长的环境有关。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其影响,扬长避短,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手段为其健康成长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明确他们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了解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激发他们的成材欲望与自我意识。学校要创造多种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的价值感和自豪感,从而觉得生活富有意义.在现实中体验自我,而不是通过网络.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角色。第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过度接触网络会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对网络的依恋或成瘾.帮助大学生了解认识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的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等.沟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学校的宣传舆论教育阵地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以理智的态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的使用网络.将网下心理健康咨询和网上的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冲突,优化心理素质.第三、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自律意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塑造和培养,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大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即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对自我进行磨练和自省。大学生尽管在各方面尚未走向成熟,但对世界、对人生还是具有自己不成熟的观念。养成大学生自律、自省的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对自我道德意志的磨练和不断克服、

  清洗错误的道德观念,成就自我,形成道德批判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对网络不依恋也不谈“网"色变。以专家教授讲座、同学们之间的讨论等形式进行适当的网络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树立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正确态度和观念,作到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所能,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为社区服务为人类社会服务,在实践中体会成功、充实人生、学会协作、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强化网络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第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服务。这样学校可以保持对网络的了解、知情和监控,既争取了对网络的主动权,又增强了对网络的可控性.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把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转移到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上来。校园网的建设可以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项服务内容,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来满足和吸引广大学生,在网络中欣赏吟诗、作画、书法、摄影,开展网络读书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和艺术修养,又增加了知识,促进了身心健康。

篇三: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的一般网络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状况

  ->1、人际关系障碍

  在网络世界中,一-切都是在虚拟状态下进行的,人们面前只是一台连接了网络这个人空间的冰冷机器,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一人交流变成了人一-机交流。加上网上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2、人格障碍

  由于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以各种虚拟身份出现,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还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虑拟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皮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3、情感障碍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极为丰富、强烈,也比较敏感和复杂,这一时期也正是大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只有良好的人际互动才能完善和发展自我。但在网络世界里,他们体会的只有单调的键盘、枯燥的文字,无法感受到正常的喜怒哀乐,这也满足不了大学生丰富情感的需要。

  ->4、认知障碍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扑面而来的信息会使他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易造成信息超载,形成思维模式的非清晰状态,长期下去就会使他们的认知流于肤浅,认知能力,感受性逐渐降低,从而造成认知的钝化。

  ->5、网络成瘾症

  电脑空间上的新鲜事物每分每秒都在增加,这对于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严重的会导致“互联网络成瘾症”。其表现有: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总认为上网时间不够而不断增加上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就会急躁不安,感觉不快,变得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压力是产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根源

  大学生的年龄段通常处于18-23周岁之间,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随着生理的成熟,自我的成人感也在加强,渴望扮演成人的角色,获得社会的肯定评价,体会人生的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系统

  --->1、家庭环境有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有无网络心理问题与他们的父母所进行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则达到极其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水平。有网络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家长对子女的行为过度干涉;子女有过错时严厉惩罚;看不到子女的优点,一味拒绝否定子女的优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2、学校环境据不完全统计,产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业上的失败者,也就是老师眼中所

  谓

  的差生。而学校作为有目的、有计划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对大学生产生网络心理问题有一-定的间接原因。长期以来学校所实行的用分数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教学和考试方式,给很

  多学生带来沉重心理和精神负担。--->3、社会环境

  这里指的社会环境是除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以外的其他环境,现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早

  已经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范围,对社会的认识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许多教育者都感叹学校的教育影响力减弱,经不住社会的冲击,许多学生家长也不理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所有这些都是社会文化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反应。

  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对策

  网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也造成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正确对待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可放任自流,我们应该适应网络时代的召唤,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尽可能减少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络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上网的自律性,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正确对待不良网络的诱惑,避免网络迷航。因此,要求大学生具备.有所作为的思想,确立明确的追求目标,树立网络道德新风。

  ->2、网络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认真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青年学生戒除网瘾。

  ->3、学校家庭教育的挑战性

  学校应该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竞赛中来,帮助学生明确网络的作用和意义,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摒弃不文明、不道德的上网行为;家庭应该改变教育方式,让大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责任,而同学校一道督促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健康的文体活动。.

  ->4、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性

  从内外因的关系角度来看,外界的监督和引导都需要围绕学生的内在欲望和动机展开,教育

  的关键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让学生自我教育才是对心理问题真正有效的教育。对于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辅导员要摸清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引导:并通过合理的寝室安排,让学生自觉向周围热爱学习的同学学习。另外通过学生社团、心理协会等组织有效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

  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保障作用,要强化社会管理者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作用,要通过技和行政、法律等手段正本清源,凸现网络的积极价值。比如某些地区所采取的网络实名制,就有效的打击了不法分子的网络犯罪行为,有利于网络的管理和利用。同时,依法规范网络管理,强化长效机制。针对学校周边网吧加强管理;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禁止黄色、赌博、暴力、反动等不健康内容进入网络游戏。

  ->6、社会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网络心理问题,不能仅仅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也不能依赖于医疗机

  构的努力,更不能单纯治理网吧、监管网络运营,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综合治理要整合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个因素的力量,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相互作用,就是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预防和解决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篇四: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网吧经营者也为了吸引这个特定的消费群体总是千方百计提供各种网络游戏娱乐与聊天的服务项目和优惠条件使本应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学习的大学生不分时日地涌入网吧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夜以继日忘记了时间和学习任务经常迟到旷课整天睡眼惺忪无精打采从他们的表情中找不出年青人所应具有的求知欲望和精神面貌

  第十章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本章要点: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网络心理障碍的特征和种类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了解网络成瘾的现状建构良好的网络心理

  21世纪是网络支持的世纪。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被网络世界所吸引,并且满怀激情地走进网络世界,成为这一特殊世界的“公民”,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变得缤纷多彩。大学生们在网络的世界里寻找着精神家园,自己编织了一个虚拟的精神童话。他们认为,在这里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强者塑造,没有肤浅说教,有的只是真实、原始、本质,有的只是孤独、深刻、情愫,有的只是平等、自由、激情。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与其他高新科技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享乐和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忧愁、痛苦和危机。特别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心理倾向不定型,认识能力有待提高和发展,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易陷入网络的虚拟世界,诱发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正确认识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和影响,迎接和回应

  网络时代的挑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网络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的形成和特点

  1.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1960年,利克里德尔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机共生”的文章。在文章中,这位罗切斯特大学的行为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听说研究的学者写道:“用不了多少年,人脑和电脑将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章还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人通过机器的交流将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效。”这样大胆和超前的预测,如果不是在今天互联网已经风行全球,确实让人难以相信。实际上,就在利克里德尔发表这篇大胆的文章的同时,互联网的研究已经在美国悄悄地拉开了帷幕。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ARPANET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1971年,ARPANET上的网点数达到了17个。两年之后,ARPANET上的网点数又翻了一番,达到40个,各网点间可以发送文件。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4年,IP协议和TCP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该协议的问世,最终形成了Internet的大发展。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新的飞跃。1995年以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截止到2002年5月,全球已经有5亿8千多万用户。其中,北美1.82亿,亚太1.68亿。有人预计,2010年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达到22亿。今天,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了网民的预期。与其它媒体相比,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人人可成为接受者和发送者,具有双向性和多向性。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难以监控和筛选,但其超出想象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又极易使人上瘾。据市场调查公司Strategies集团的统计,64%的上网者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减少,48%的上网者的阅读时间也少于从前。尤其是Kraut等人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造成网民社会卷入的减少以及心理幸福感的降低,表现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长期的痴迷上网,可能导致各种网络疾病。2.互联网的特点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球性、虚拟性、身份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与平等性等特征。(1)开放性。互联网的本质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便能够做到信息共享。而且,计算机之间互联互通的程度越充分,共享信息越多,开放性越高,互联网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用户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对用户充分开放的系统。在这里,不分国家、种族、贫富、性别、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条件,就可以上网,去体会网上冲

  浪的乐趣。二是对服务者开放。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一个无限的信息巨系统。互联网上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提供者,没有哪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够独揽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互联网正是通过对服务者开放,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接入环境,从而使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自愿地、轻而易举地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互联网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之源。三是对未来的改进开放。互联网的这一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子网在遵循TCP/IP接入协议的前提下,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和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对任何一个子网进行更改而不影响整个互联网的运行。在《互联网简史》中,互联网的缔造者们明确地强调,“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2)全球性。网络拓展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空间,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以相见的人们瞬刻间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庞大的地球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成为这个“电子社区”的一员;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的冲突、碰撞、融合就变得直接和现实;网络化还把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的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借鉴,达到共识、沟通和理解。总之,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地球村”时,每个网民成为地球村的平等公民,互联网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它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3)虚拟性。网络运行具有“数字化”的特点,数字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虚拟化”。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本身,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4)身份的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网民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的情形上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或篡改:一个白发老翁可以发布电子讯号将自己伪装成红颜少女,强盗亦可自称警察而难被发觉,甚至就像比尔·盖茨的那个玩笑:“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5)非中心化。互联网以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时空”。互联网是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局

  域网所构成的,在科学家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地传播,因此它采用离散结构,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此外,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表面上,既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界限,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一旦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作为小小的个体陷在无边无际的“网”中,无论怎样“挣扎”都将是无能为力的。网际交往突破了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6)平等性。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任何机构,甚至任何国家。因而也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在这里,没有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所有的用户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网民可以充分感觉到自由性与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网民可以阅读来自许多外信息源的消息,可以自由选择议论话题,而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只有平等的网上公民,没有至高无上的网上统治者;只有网络公民之间的平等交流,没有一味的说教者、灌输者或者固定的受众。总之,网上的信息不为某一个人独有,而是平等地属于每一个网民。互联网的这种特点,使网民的意识和思维进一步走向平等和双向沟通,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也更加具有个性和创造性。(7)个性化。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在网络中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的个性意识逐渐增强。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这种表现,包括上网时间和地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上网目的、浏览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上网身份的不实性。在网上,每个网民的目的不同,需要各异。可以说,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个体的创造性能够获得极大的张扬。

  二、网络与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始终是新生事物的促进派,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在网络大潮汹涌而来的网络时代,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始终扮演着互联网忠实追随者的角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而大学生上网率约为84%,甚至更高。现在的在学生上网通常看新闻、使用免费信箱、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电子商务、使用免费个人主页等。大学生会因不同原因上网,据调查:11%的学生在高兴时上网,8%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2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54%的学生不定时上网。在聊天话题方面:15%聊个人情感,20%聊兴趣爱好,18%聊生活经历,5%进行学术探讨,42%毫无重点的聊。从上网原因和聊天话题两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有很大的不成熟性。从调查得出:64%的学生曾因上网而耽误过上课。

  学生们更注重互联网的娱乐、资讯、拓展生活空间的功能而非学习的功能。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不但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三、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

  互联网的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广、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深度和广度迅速的发展。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的隐患。1.网络心理障碍概述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伴随着网络而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科学家的调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在网上其乐无穷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至少有3万人在不同程度上患有网络心理障碍。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网络心理障碍在医学临床上被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该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激动、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在网络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先是感到上网其乐无穷,随之不断延长上网时间,有些人晚上起床解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溜达溜达”。他们开始时是精神上的依赖,而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或食欲不振,上网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该病晚期,患者会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等特征,一旦停止上网还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自身和社会安全。网络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45岁,男性占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网络心理障碍以20至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当然,并非所有爱上网者都会患这种病症,因上网聊天而出现或加重社交障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心境障碍、交感神经系统失调者,大多原来在心理上就存在某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和人际交往问题。越是自卑感强的人,其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潜在意识越强,而网上的社交状态正好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会让他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轻松、自在,满足个体的控制感。但是,这种来自网上的满足感、控制感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心理健康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他们不会沉湎于网络。而对一些原先就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来说,网上的活动具有补偿性的满足感,往往会难以自拔。心理学家针对20名自称因上网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和随机挑选出的上网时间不尽相同的17名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状态评估,评估后设计出了一个由5个方面组成的上网成瘾的标准。这5个方面的第一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组合在一起正好是“MOUSE(老鼠)一词。这5个方面分别是:用于上网的时间超过计划的时间;因上网而忽视其他责任;想断线却总是舍不得;因上网而与他人关系紧张或冷淡;不上网时过度焦虑。如果具有这5个方面的特征,便可以诊断为上网成瘾。2.网络心理障碍的种类

  研究人员认为网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网上沉溺、人际交往受阻、感情冷漠。(1)网上沉溺网上沉溺主要包括恋网与网恋两种。恋网即为迷恋网络或称网瘾,是指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网络技术,如安装各种软件,下载使用文件,制作网页的行为。网络迷恋心理障碍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网络色情迷恋——迷恋网上的所有的色情音乐、图片以及影像;网络交际迷恋——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开设聊天室长时间聊天;网络游戏迷恋——沉迷于网络设计的各种游戏中,或与计算机对打,或通过互联网与网友联机进行游戏对抗;网络信息收集成瘾——强迫性从网上下载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并以堆积和传播这些信息为乐趣;网络制作迷恋——下载使用各种软件,追求网页制作的完美性和以编制多种程序为嗜好。在这5种类型中,网络交际迷恋者、网络游戏迷恋者及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者占学生网络迷恋群体中的多数。网恋即为网上恋爱。网络为网民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和许多的途径进行感情交流,甚至有专门的“网恋”网站。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结识网络社会中的异性,并与之谈情说爱。在这里,只要网民注册一个用户名,就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可以装作成熟老练的长者,也可以做天真无邪的孩童;可以是侠胆豪情的男子汉,也可以变成柔情可人的小妹妹。可以追求他人或被他人所追求,“网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网上青少年打情骂俏、变性交友、多角恋爱等随意性、不负责任的行为常发生。总之,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圆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为人提供变换角色的各种机会。参与此种活动的人之中,有相当数量的属于大学生。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既荒废了学业,又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最可悲的是网络是十分虚幻的,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个别大学生甚至轻生厌世。(2)人际交往受阻。网络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人机对话来实现的,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相比,它掩盖了许多非语言符号等丰富的内容,存在情感深层交流不足的缺陷。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此阶段,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得以缓和。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年龄、性别、地域、经历等的不同,相互间的交流会有一些无法回避的障碍。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消除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的干扰,平等地与对方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以求得对方最大的理解和帮助。一些学生由于青睐网上交往这种匿名、隐匿性别和身份的形式,常上网向网友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排解忧虑,讲自己的“心情故事”,与陌生伙伴侃侃而谈,这时他们觉得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从网友那里得到了一定的心理支持;可当他们从热烈火暴的网上交往气氛中退下来、回到平静单调的现实生活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依然如故,强烈的心理落差极易产生心理孤独;还有一些大学生原来社会交往活动比较频繁,现在由于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网上交友聊天中,即使在现实中生活中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减少,又减少了与现有朋友的联系、使友情淡化。现实中的交往面的窄化,无形中缩小了个人生活的圈子。这样,长时间就会造成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减少,人际关系淡化,引起大学生与社会分离;久而久之,就会走人“现代与孤独”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矛盾与错位。,《硅谷的废话》的作者克利福德·斯拖尔认为:“电脑网络使我们彼此孤独,而不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同样,斯坦福大学政治学者诺曼尼认为,“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长,他们与人们的交往时间就越少”。因此他怀疑:网络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的世界?事实上,迷恋网络,会使大学生们远离同学,远离各种活动和社交场合,变得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孤独。(3)感情冷漠。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在上网的青少年中,有20%的青少年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

  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网络世界是由高科技构筑的虚拟空间,这种传播体系强调的是高速、大量、生动与精确,少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味。在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中,由于匿名隐去身份,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世界中被冻结。这种状况在一些计算机游戏中体现得尤其突出。沉迷于网络中的大学生长时间在网络中生活,慢慢变得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他们把虚拟世界中的冷酷与无情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对周围的人和事无动于衷,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们恣意表现自我,放纵自我情感,让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网络世界中逐一变成现实;他们在表现个人自我时,把社会自我抛得越来越远,甚至企图借助网络在现实社会凸现自我,将自我凌驾于社会之上,进行网络犯罪,对自己的技术沾沾自喜,却很少对自己所造成的损害感到羞愧。3.网络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造成网络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1)造成网络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网络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2)造成网络心理障碍的心理因素。①从众模仿心理学生普遍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学习压力,缺少父母的督促,甚至中学时代无孔不入的老师也变得时隐时现,不再板着脸孔了,因而感到十分自由。相当部分新生自入学便开始尽情放纵自己和追求享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学习压力,丧失了求学的目标与动力,出现暂时的目标真空,导致刚入校园时无所适从,在外界诱惑下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很自然地加入了网民的行列,客观上加剧了网民的增长。部分同学是因中学时被管得太紧,产生逆反心理,进入大学后,便在网上拼命释放“天性”,造成一发不可收拾。②补偿心理一部分学生为缓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便到网上寻求心理补偿,寻找心灵的慰藉,期望在网络中找到自我,于是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并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③求助心理现在大学生有很大比例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襁褓中长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在上大学前基本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少锻炼和独立生活能力差。上大学后很多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做,必然会遇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烦恼。有些学生碍于面子,不愿向同学倾吐和求助,转而向网络寻求帮助。④逃避心理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希望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好集体,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渴望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但大学生在交往中存在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担心他人轻视而不愿交往;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因个性自卑而害怕交往等现象,由此造成与他人难以沟通,感到压抑孤独,就像有同学抱怨说,在大学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层薄膜,徒见其外表而不知其内心。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旦学习、交往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⑤畏难心理刚开学,由于好奇心和进入大学的喜悦使他们有耐心坐在教室听课,但面对老师的授课不知所云,几节课下来便产生了逃学心理。加上学校开学初课堂管理的不规范为他的逃课

  旷课提供了方便,部分同学就选择这个时刻上网,并迷上了网吧。⑥自卑心理这类学生一般都带着某方面的人格障碍或心理障碍进入校园的,由于家庭的因素(贫困、父母离异、单亲家庭),使他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造成性格孤僻,害怕与他人共处,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为寻求心灵的解脱,往往借助网络,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世界不能自拔。(3)社会因素也可能使学生产生网络心理障碍。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另外孩子和父母之间也常常缺乏交流,即使有交流也多不融洽。这些都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长期的压抑需要某种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较为方便的途径。于是,他们在网络中结交朋友,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尊重和满足感。

  第二节网络对大学生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交往、学习和发展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问题。它既可以很方便、很自由地满足大学生的求知、娱乐、消遣等多方面的需求,这是有利的一方面;同时也会使人沉迷于这一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如沉溺于游戏、聊天、色情、网恋等,会对身心、学业等造成不利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1.积极影响(1)网络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网络的普及和网上资源的无比丰富,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学习。大学生通过网络自由地进行大容量、超时空的信息交流,不断获取自己想要学习的各种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了自己学习内容,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第一,引导学习者变革思维方式。在网络学习中,借助新的学习行为技能,能从网上即时获取十分丰富的信息,特别是基于WWW的网络教学,营造了超文本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的、非线性存取的、随机通达各节点间的信息。使学习者对概念进行联系大量应用实例的交叉,对复杂专题作非线性的多维度浏览,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这种思维方式特征是非线性的、多维的,是保持收敛和发散的合理张力的。因此,我们在网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动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同时在网络学习中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培养创造性人才。第二,要为网络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的保障。网络学习会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校园网的某些技术故障,可能使一些学习终端瘫痪,双向视频教学,可能由于学习者无法知晓的原因,信号戛然丢失;任意段网络带宽不足或用户争用而出现网络阻塞使学习行为不连贯。这一切都可能使学习者心烦意乱,甚至丧失网上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网络学习的成熟,需要网络通讯技术环境的完善。在目前大多数个人还没有条件实现宽带接入的情况下,网络教育机构应当实现宽带接入,为学习者提供技术环境支持。第三,要重视学习者学习技能的培训。目前,学生缺乏必要的网络学习技能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院校普遍碰到的问题。即使学生初步学会了录入和上网,但由于掌握技能的深广度和熟练程度不够,也影响着学习行为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网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对学习者进行技能培训十分重要,要把它作为入学教育的一项内容。技能培训不能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灌输,而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利用学生追求完成任务的激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去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技能。

  (2)网络对沟通行为的影响。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沟通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很多的学者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霍华德•莱因戈德是较早把网络沟通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的人之一。他提出,网络沟通将从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首先,在媒介饱和年代,网络沟通将重新塑造人们的个性和情感。其次,传统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对一的交流基础上,而网络沟通提供的是多对多模式,因而也将对群体观念和人际关系构成挑战;最后,则是对民主社会的影响,网络沟通挑战了权力集团对传播媒介的垄断。莱因戈德的开创性研究极具启迪性,他的著作大体上为后来的研究和争论设置了一个框架。后来的研究者,对于网络对于人类的影响大多呈现三种趋向。一是乐观主义的期待,强调网络传播产生了新的社会交往形式和沟通行为模式,并将与新的都市生活环境相适应。另一种则体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认为电脑带来社会关系的非人性化,互联网的使用加剧了人的孤独、疏离感,甚至是沮丧的感觉,实际是减少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第三派的观点带有某种折衷主义色彩,认为虚拟社群独立于现实社群之外,与之互动,但并不对立。基于已存在的大量研究,笔者认为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网络对于沟通行为的影响。2.消极影响(1)导致学生自我约束力降低首先,学生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严重影响学业。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到周末更是如此。有的学生甚至通宵上网,个别学生旷课去上网聊天、玩游戏。不但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还因上网,导致学科成绩极差,经常逃课,根本听不进老师的教育,有的甚至留级、退学。(2)失去广泛的情趣爱好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新嗜好。长期下去,势必导致脱离现实生活与活动,从而淡化或失去对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1)网络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网络交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递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也会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传统交往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的狭小生活圈子,但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的开放性、大众性、虚拟性、直接性等多种特点容易使网上交往打破身份、地位、财产等社会等级的限制,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直接地交往,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同时,由于网络交往所具有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地位、身份、外貌等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虚拟性的更为广阔的网络交往空间。(2)网络提供了角色实践的场所环境,有助于胜任显示的社会角色人际交往中交往者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交往环境和交往关系不同,交往角色也会发生变化。交往者所扮演的往往是复合角色。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练兵场”。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体验自己的角色

  扮演情况,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尺度。(3)网络提供了打破传统线性思维束缚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网络中,由于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那么在处理一个复杂的事物时就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大学生的思路,帮助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网络提供了专业心理援助,有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程度差异。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症状,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或“自我实现”。因此,即便是正常的人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互联网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心理健康站点比较多。尽管这些知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自觉担负起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消极影响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容易造成他们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响其心理健康,并诱发出种种心理障碍。(1)人际交往障碍交往障碍是指因使用网络而引发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互动是青年时期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基本环节。人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要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而在网上他们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这种匿名效应应使他们在网上与陌生人交往幽默、浪漫,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善言辞、沉默寡言。因此,长期的网上冲浪会逐渐失去自我,改变个性。(2)情感问题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向往异性、渴望情感是正常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情感表露或多或少受到限制,总要面对自身生存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氛围。从网上看,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异性朋友或对象;二是为了情感满足和心理愉悦。网上最热门的话题是网恋,就正常发展的网恋而言,由于网恋是借助于网络媒体、依靠文字进行的,缺乏重要的感性基础性环节,因此,网恋的成功率极低,大部分是见光死,从而造成较大的感情或心理伤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3)网络人格失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真实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等多种社会角色被掩盖,并且在网络中的角色缺乏责任感,渐渐会失去对周围现实的感受力和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导致了孤僻、冷漠、欺诈人格的心理。他们混淆了网上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在网络和现实生活情景中交替出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缺乏相应的完整性、和谐性,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偏执性人格、多重人格冲突等问题。这种大学生具有脱离现实、退缩孤僻、沉溺于幻想的行为特点。他们不愿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只在网上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使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感日益严重。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也是一种疾病。网络是否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功能的发挥,是否影响到学

  习、生活和工作,影响到显示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网络成瘾也即“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Young认为,IAD与沉溺于赌博、酗酒、吸毒等上瘾者无异。网络成瘾者对上网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与交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形式。过度沉湎和依赖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沉湎网络使大学生的性格变得更为孤僻,对社会形成隔离感、悲观、沮丧等心理障碍。对正常的学习和娱乐活动无兴趣,消极地逃避现实,造成角色错位,把对现实的感觉和喜怒哀乐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感情淡薄,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只有在网上,才会精神焕发。有的大学生也明知沉湎网络会影响学业,多次告诫自己不能再泡网吧,可还是身不由己;凡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大多会陷入虚幻的网恋中,人格出现异化,道德感弱化。因长时间上网,减少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正常的文娱活动,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能下降、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身体虚弱,思维会出现混乱,更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和自杀。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成绩下降,学业荒废。《中国青年报》曾报导:北京某重点高校30名毕业生中有20人因沉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等原因,达不到毕业生的要求而拿不到学位。多数留级和毕不了业的大学生,几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原因,即上网耗费时间太多,致使多科考试成绩不及格,无法完成学业。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多发群体,其发生率可达1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上网人数的增多,网络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突出,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而难以自拔的人数也将会逐年增多。因此,如何预防和戒除网瘾、化解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成为新世纪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计算机网络是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的产物,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和普及程度远胜于我国,但大学生上网成瘾并没有成为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更少有大学生因上网成瘾而导致毕不了业、误入歧途或自杀的案例。这说明网络成瘾的原因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只要一接触就无法摆脱。我国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使用网络的方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我国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社会管理的缺失及网络本身的吸引力所致。首先,使用网络不当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网络可以为我们发送电子邮件,传输数据,进行视频通讯,开展远程学习,下载软件,查询资料,已成为人们不可离开的生产和学习工具。同时,网络也是人们“休闲消遣”,进行精神享受的好去处。可是在现实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把网络当工具,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又有多少人把网络当作了娱乐工具,利用它来进行消遣、玩游戏和聊天?笔者在一个正常工作日上午的某一个时间点上,查得用QQ聊天的人数最高一次突破600万人,玩联众游戏的人数最高一次达619281人,还有玩其他各种游戏的人又有多少?在被调查的大一、大二、大三的三个年级的1200名大学生中(学计算机专业的占30%),上网热衷聊天的达75.8%,选择网络游戏的占41%,曾光顾黄色网站的占35%。在时间比例上,只有19.2%的时间上网是为了下载软件,搜集资料,了解时事新闻。而且年级越低,用于学习的时间比例则越低,用于玩游戏、聊天的时间则更多。其中,女大学生多热衷于网上聊天、交友,男大学生主要是迷恋游戏,追逐游戏的级别。他们每次上网,难得有几次是为了收集资料和学习,大多是为了放松休闲而去。正因为大学生把网络当成了玩具,把上网当作休闲消遣,而不是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的工具来使用,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方法上存在严重的误区,从而使各大学校园周边的网吧生意特别红火,星罗棋布的网吧成了各大学校园周边地区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哪怕是夜深

  人静,网吧依然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上网者90%以上是大学生。网吧经营者也为了吸引这个特定的消费群体,总是千方百计提供各种网络游戏、娱乐与聊天的服务项目和优惠条件,使本应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学习的大学生不分时日地涌入网吧,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夜以继日,忘记了时间和学习任务,经常迟到、旷课,整天睡眼惺忪,无精打采,从他们的表情中找不出年青人所应具有的求知欲望和精神面貌。其次,网络自身的优势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客观原因。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它的高科技性、超时空性、自由性、开放性、仿真性与时尚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是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与现实的广阔天地,加强了他们了解外界及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因性格的差异、年龄、文化及教育方式的原因,难于向同学、朋友、家长及老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平等地交流感情。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被别人所了解和关注,与人交流,渴望友谊。互联网正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生理和心理要求。在网上,大学生可以在匿名状态下,自主选择交流对象,向对方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很容易找到知音。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结识异性,寻觅红颜知己的广阔天地,使各种“网恋”层出不穷。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超越时空的游戏,使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可以随时找到共同的爱好者,在游戏中可以交流、团结协作与竞争,让人感受到友好、轻松和快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置身其中的紧张、激动与惊险,在攻克一个个游戏难关时可获得一种成就感,感受到从其他娱乐形式中所无法感受到的惊险、紧张和刺激,获得身临其境的逼真娱乐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在许多大学生的眼中,网络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更是一个情趣、兴趣和情感相互交融的世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的这些特征让大学生玩起来过瘾,欲罢而不能,最终完不成学业而毕不了业或留级时才大梦方醒,后悔莫及。其三,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在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指出:具有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所吸引,会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态,网络成瘾现象是由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网络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对网络成瘾者的现实调查,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人格特点,如孤独、内向、敏感、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纪律性不强及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心理特质有关。一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多数是因为个人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一味地放纵自己的行为所致。少数是因为个性孤僻,交友能力较差或不善于交际,转而在网上去寻求友谊和结交异性朋友,满足情感的需要。二是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青春发育期,当出现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难以一致的矛盾冲突时,往往难以摆脱因失意所带来的惆怅与烦恼,而在网络环境下,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都可以摆脱掉。三是大学生没有中学生那样大的学习压力,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像中学那样,学习和生活都有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管束,自由的大学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安排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权。而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对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往往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控制。四是他们又是一群渴望了解世界,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追求刺激和挑战的群体,而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着孩童时贪玩好动的心理。同步性的网上聊天、网络游戏、非同步性的BBS、网上大量的黄色信息等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自我表现、玩乐与猎奇心理,使他们沉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校纪校规和学业的压力,成了网络的“俘虏”而无法解脱。3.如何防治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不能简单归结于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样,有着相同的功能和缺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

  化解它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为大学生上网会成瘾就因噎废食,把它当作“电子海洛因”而禁止使用,也不能放任自流而不管。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从硬件到软件,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立体防范机制。第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自律能力。网络代表尖端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又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网络独特的虚拟环境,使任何网民都可以隐身在网上进行自由活动,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使黑客、网络犯罪、信息欺诈、撒谎在网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涉世未深的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参与其中,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因此,学校应把现有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加以充实和改革,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网络不但有看得见的数字技术要求,也有看不见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就应引导他们对网络成瘾,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提高对网络的科学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第二,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为防范网络成瘾提供技术保障。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范网络成瘾的成功经验,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来。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如通过教学、培训、组织兴趣小组、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网络科技知识解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和技巧。二是要经常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的资料,不能无目的的在网上漫游。第三,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网上监察机制,净化网络环境。据现实调查,网络成瘾者一般是因缺乏监管、无节制、长期上网的原因所致。而为此提供条件的,是大量营业性网吧。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各种网吧进行严密的法律监管制度,限制各类网吧的营业时间,对不法经营者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对网络犯罪,利用网络作聊天工具,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非法建立色情网站,传播不良信息的人予以坚决打击,建立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控制和法制化管理。对于在学校上网的学生来说,更应加强管理和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对上网玩游戏与光顾色情网站者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投入,严格网络文化的入境渠道、传输过滤技术的控制和卫星接收控制。采取各种电子传输过滤软件技术,加强对学校、家庭、网吧网络的入室防范,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第四,重视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才环境。从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原因及成功戒除网瘾的实例可见,网瘾是过度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依赖和行为习惯,必须通过心理治疗和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解除。为了戒除和防范网络成瘾,一是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在许多大学和一些网站已开设了心理知识、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项目,各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戒除网络成瘾的帮助组织,并已收到了好的效果。学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现实的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生活之间的关系。二是进行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转变,多组织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要多创造条件,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各种以学生为主,有教师指导的社团活动,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减少上网的时间,并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来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团结协作给人带来的愉悦。总之,我们必须正确面对信息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构建适应网络化时代教育的新模式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上网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网络进行法制化管理,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和有序的网络环境,

  尽可能避免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建构良好的网络心理

  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心理和心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信息时代人类的焦虑与不安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但是,这不是网络的过错。网络只不过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性的存在,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不好也可以遗害无穷,关键是看谁来用它、怎样用它。所以,与其说我们应该关注网络,不如说我们更应该关注自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古老话题并没有也不可能因为网络的异军突起就简单明朗起来。面对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功能,努力克服上网过程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全面地认识和理智地对待网络的作用

  人们发现,地球变得越转越“小”,因为四通八达的网络将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网络化”将成为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人们在谈起互联网心花怒放的同时又夹杂着谈“网”色变的无奈。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因此,互联网被形象地喻为“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适时交.互动空间广阔,多媒体运作的特点,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用户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结构,它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快速交流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并蕴藏着无尽的潜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还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如今人们将网络称为第四媒体,网络的存在,为每一个终端用户都提供了可以发表任何意见的条件,也就是真正的言论自由。网络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获得无限的提升和张扬,使人们有可能得以再铸生命的尊严。聊天室、BBS、电子邮件和琳琅满目的网页所扮演的润滑剂的角色,对缓解用户的紧张心理,释放用户由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网络用户的广泛参与和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难以控制,正是网络这一媒体的特点。网络给予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网络的终端用户使用网络是主动的,但在网络上却是被动的,只能从网络提供的现有信息中进行选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疑会被动地受到网上信息的影响,而这影响又是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不知不觉发生的。网络就其自身来说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并无阶级属性。而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却均是出自有国家、民族、阶级之属的人之手,故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也必然会带有其提供者自身的某种烙印。任何人都可以向网络上发送信息,一条信息送上网络可瞬间传遍全球,也可以放在网上供使用者随时查阅;信息的提供者或发布者与使用者或接收者是紧密关联的,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网络。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但网络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不是科技手段所能够建造的。可以说,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心、理、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憾。这种矛盾所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对既有事实的逐步适应,其心理震撼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网络开放、交互式、终端用户独立自由等特点,也使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缺少“天然屏障”;网上不仅有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黄色信息,也有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网络四通八达,似乎“无所不能”,正如因特网的发明者所宣称的:网络是一个“自

  由、平等”的世界,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发达的网络系统,为各种有害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以及其他网络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迷信、色情、暴力等方面的信息通过网络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对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布反对马克思主义、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和思想,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网络已成为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最易侵袭的地方。事实上,聊天室、BBS漫骂已盛行成风;网上欺诈行为、虚假信息防不胜防;打开E—mail时,就会有成堆的垃圾邮件。网络没有边界,黑客也无所不在。这些被称为黑客的电脑高手,一直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最大威胁,也是破坏网络文明的一支强大队伍。美国官方曾统计:每20秒钟就有一台互联网上电脑遭到黑客的入侵。E-mail是一种方便而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然而据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公布的“2000年病毒传播趋势报告”结果显示,E-mail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由1996年的26%上升为2000年的87%)。事实已在不断证明,网络污染日趋严重,网络文明正在遭受破坏,如果我们坐视不管,终将深受其害。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电脑只不过是传播信息的机器,网络并不能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活动。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网络的作用,既要注意克服片面夸大其作用、对之盲目崇拜的倾向;又要克服因为网络的消极作用而对其全盘否定或盲目排斥的倾向。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网民要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让网络为我所用。同时,要用理智的眼光正视网络的负面作用,提高自身抵制污染的能力,自觉维护网络文明,不仅作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而且作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调查表明,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多数学生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网络的正面效应在逐步提升。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

  1.建立社会、伦理和人文关怀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帮助青少年理解有关技术的社会、伦理和文化的问题;帮助和指导青少年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技术、信息和软件;帮助青少年并让其善于利用技术系统来形成一种建设性的网络利用态度,以支持自己的终身学习、合作、个人追求以及生产能力等。

  2、培养青少年电脑素养电脑素养是指一个人是否真正能从计算机获益的能力。作为家长、教师,要教会青少年如何正确地从电脑上获得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信息和技术以及敢于尝试利用各种正确手段解决问题的电脑操作能力。3、引导青少年做互联网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互联网是青少年生活中的网络,而不是青少年毫无选择的生活在互联网中,计算机或互联网只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一种工具。我们谁也不愿意青少年为互联网所控制,被动地去适应它们,而是应确立青少年面对互联网时的主体地位,并帮助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

  三、大胆求助,摆脱困境

  1.求助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等遇到麻烦和不顺心的事,不可忧郁压抑。把所有的忧郁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很容易闷出病来。倾诉是改善不良心情的最好方法。倘若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显得难以适应,同时存在诸多情绪低落、能力下降等心理问题,而自己又不能走出心理误区时,就应当积极求助他人。向自己亲近、贴心的朋友或家人或老师倾诉,把心中的苦处、不悦,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说出来,心情会顿感舒畅。“把苦闷讲给朋友听,一个苦闷就会变成半个”,这句话很有意义。通过找他们倾诉,可以释放网络心理压力,缓解内心痛苦;还可以得到他人对你的劝慰,帮助你解决思想上的不愉快和想不通的问题。此外,把问题提出来,或许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轻易解决的,“有时人在倾诉中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因为通过将自己的苦恼转换成话语表达出来,可令你更清楚问题的核心所在,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2.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摆脱网络心理困境的有效方法。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向心理咨询员咨询,也可以进行网上心理咨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种高质量、高效率、超传统、高信息、高科技的崭新手段。网络心理教育除具有一般网络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或具体的特点。(1)信息快捷,即时性强。网络心理教育信息传递快,具有迅速扩张性和强力渗透性的优势。教育的时限性好,可以为心理困惑者、心理障碍者,甚至是有自杀意图的人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2)信息量大,准确全面。网络心理教育信息量大,联系广泛,心理教育信息准确全面,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学派的心理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比较,避免因受某个专家自身知识或经验的局限性而影响心理教育效果的情形。(3)选择自由,隐秘性强。网络心理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操作方便、简洁,节省人力资源,能有效地发挥心理专业教育工作者的作用,造福更多的青少年。,网络心理教育的隐秘性强,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不受限制,如同性恋、婚外恋、性错乱等特点的性问题和隐私问题。(4)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网络心理教育信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比信函、电话、报刊宣传、广播电视等心理教育更有优势。网络心理教育人机互动性强.可以突出青少年为主体的特点,有助于调动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也可进行同辈辅导、病友互助,加强人际沟通,充分体现青少年在心理教育中“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本质特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网络解决网络心理问题,无疑是大学生网民培养良好网络心理的好路子。3.进行心理治疗如果、所患网络心理障碍较为严重(如停止上网后出现不适感),请教心理医生也许是更为明智的。网络沉溺症只是一种依赖症或强迫症,并不是不治之症,最好是看心理医生。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基本上都知道如何治疗依赖症或强迫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有完成从他助向自助的过渡,才能达到提高网络心理素质的目的。患有网络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网民,应当根据通过他助获得的指导,调整日常生活,改善适应能力,调整情绪和心态,情况严重的可根据心理医生的要求应用药物及精神分析等进行综合治疗,以全面恢复身心的健康,提高自我心理素质。

  四、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安全感,家庭中良好的互动也会避免青少年过度依赖互联网等来躲避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和发泄自己的不满。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和睦和稳定的家庭,这类青少年就比较喜欢青少年文学内容、知识类内容等。家庭环境不好的青少年则比较喜欢武打、战争和暴力内容,也喜欢使用电子游戏机等媒介。另,父母

  的爱好也会对青少年的爱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青少年的欣赏口味大都受到父母的影响,从而产生和父母相同或类似的兴趣爱好。在对待互联网资源时,父母可以和青少年一起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积极和青少年讨论,帮助青少年学会控制和制止有害信息对他们的影响等,培养他们辨别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家长还应积极配合学校组织青少年参加有意义、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青少年广泛的兴趣,提倡让孩子到户外、到实践中去体验和感受自然、社会这个大千世界,并让他们在和谐欢畅的自然环境中,在多姿多彩的社会交往中真正形成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五、通过社会舆论和法律手段

  限制互联网的负面影响还应当着手于推进互联网经营者自律、加强传播监管和完善法律规范。要彻底解决某些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行动起来,各施其职,互相配合,共同把好“制度关”和“检查关”。此外,必要的时候,要启动法律程序,用法律手段历来维持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案例:关爱健康,戒除网瘾

  一位随父母在郑州上学的外地中学生,因为网络成瘾,家人劝阻,反而将父亲砸成骨折。这位上网成瘾近1年的少年,被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的心理医生确诊为“网痴”,属于严重的心理疾病。据了解,少年姓贾,今年才15岁,今年暑假该少年上网成瘾,甚至泡在网吧彻夜不归。几天前,这位少年因为父母不让其上网而用钢管砸向父亲,致使父亲腰椎骨折。据医生讲:这位少年已是第二次殴打他的父亲。第一次是在一个月前。为了上网,他10天都没有回家。在被父亲劝回家后,半夜非要去上网,被父亲阻拦,他竟在父亲脚上扎了一刀。同时又开始夜不归宿,父亲前去找他,竟被这个孩子砸成骨折。到医院后,父母才知道,因为上网,这孩子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专家分析:据有关心理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简称“网痴”。主要是指过度沉溺在网络中浏览或热衷于通过网络建立人际关系,并对成瘾者产生消极后果的一种行为。这种异常行为属于网络性心理障碍。男性大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此种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言语,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需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哪些人易成为“网痴”?心理医生说,并非所有的人上网都会成瘾。上网往往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原因有关,上网促成有心理障碍的人,主要是这几类人:如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友并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家庭不和的孩子;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不突出、心情压抑,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最易上瘾,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所以就希望在网上得到安慰。

  思考题

  1.结合实际情况,谈谈网络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2.如何预防或治疗网络成瘾?3.你是如何看待网恋的?

  4.自我诊断:符合下面三项以上,就属于网络成瘾的范围。(1)每天上网时间8小时以上,而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2)行为反常,比如逃学或旷工、废寝忘食、不与人交往、对人冷漠、脾气暴躁、关机后烦躁不安等。(3)经常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甚至发展到通电话、约会等。(4)电脑里常出现暴力、色情、赌博等图片。(5)有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及程度的行为。(6)宁肯借钱上网或甘冒一定的危险,比如去偷钱或偷用别人账号上网等。

篇五: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危害与成因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多样化,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网络学习、网络聊天等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特殊性。[2]其中,网络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大学生的心态变迁,从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滋长。这些心理问题已经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学习和人格、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等带来了很多的危害。造成这些严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社会各界思考和研究。(一)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危害当代大学生目前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反映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诸多的网络心理问题,其中比较严重和典型的是不负责任的心态、网络沉迷、网络依恋、网络厌学、网络孤独症、网络自卑、自我认同碎片化等。这些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网络心理问题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诸多的危害,妨碍了大学生道德精神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扭曲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撕裂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发展现状与健康心理的标准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也提醒了高校还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造成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网络环境本身建设和监管不到位的外在原因,也有学校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方面教育缺位的原因,还与大学生本人自控力、自调力不强有关。其中,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非法、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其中,极大地污染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而学校教育包括学科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科专业教育,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不够重视,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学生本身具有个性强的特点,喜欢自由的网络环境,不主动和积极地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和网络生活,这样难免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给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给当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多挑战,比如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方式、教育内容等,其实这也为当今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级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教育理念层面的挑战与机遇。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出现对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构建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

  第二,教师主导性地位的挑战与机遇。网络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这给高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挑战。高校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主动调整自己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也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机遇。

  第三,教育内容层面的挑战与机遇。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心理问题,对现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将网络心理问题一并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也丰富了高校教育内容体系。

  三、破解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多维路径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课题。引发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牵涉的层面也很多,因此,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具体说来,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家庭层面和学生层面应该积极采取以下针对性对策,努力构建起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推动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成长。(一)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网络社区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这就要求各大高校从技术到法治上,推动学校网络和其他网络的净化、美化和绿化建设,确保网络信息健康有益;同时,积极建设各种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网站,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网络世界。二是加强网络教育,将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网络化教育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将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网络平台和课堂平台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

  三是加强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科学干预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将大学生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及时纳入心理辅导的视域,开展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网络心理辅导工作。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校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的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家庭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家长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家长应从自身言行的规范、家庭和谐环境的营造、家庭聚会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建设家庭,让大学生尽量远离网络,多与家人相聚相处,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三)学生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学生应该采取自我调适的措施,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网络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注重自己的网络行为与网络语言,提高上网的自控能力;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活动,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和爱好,避免沉迷网络;科学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走向,力求在现实生活中发展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篇六: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心理安全_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摘要: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网上网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网络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志、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实际是这一标准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3-0133-03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引发的网络心理障碍诸如网络成瘾等十分关注,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及早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便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克服和规避网络的负面效应。因此,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必须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人们的网络心理是伴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学习、工作领域渗透程度而发生变化,从而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兴趣以及个性会悄然改变,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网络社会与人的

  第1页

  /总页数4页

  心理的互动将日趋频繁,网络心理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繁衍、发展。网络心理现象就是在网络这一特定情境作用下产生的。我们试图把网络心理概括为:网络心理是在网络环境里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网络心理健康除了应具有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准。网络心理健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健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网络心理健康则指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我们试图将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概括如下:第一,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智力正常并具有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网络环境下就表现为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遇到更多的困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念,成为保持网络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对网络既不依赖,也不谈“网”色变。二是具有正确的上网目的,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上网的安全,具有健康、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三是对网络信息有辨认真伪的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网络世界中,信息像汹涌波浪迎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真伪难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运用现有的知识,理智地辨认真假信息,并能够有勇气及时改正自己不正

  第2页

  /总页数4页

  确的认知和行为。四是了解各种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五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观念,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第二,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代表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代表个性倾向性的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完整统一,内在协调,并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网络环境的身份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随意性等特点,容易影响个性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困扰,影响心理健康。网络双重人格指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是心理不健康的典型表现。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同时,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性为主。第三,网上网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显著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积极的情绪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并能珍惜友

  第3页

  /总页数4页

  谊,探索和追求真理,欣赏并向往美好事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创造美。一个网络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方面表现为能遵守网络道德,恰当运用网络调节情绪、宣泄情绪,因为网络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论是在网上(虚拟社会)还是在网下(现实社会),积极的情绪总是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第四,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意志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获得协调的发展。他们学习、生活的目的明确,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调整行动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约束自己,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抵制各种外部诱惑。行为协调主要表现在行动的计划性、一贯性与统一性以及言谈的逻辑性等方面。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情况下使用网络。他们能认清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逃避现实生活,躲进网络,不将网络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后.不只依靠网络缓解压力或焦虑,能主动寻求现实社会中的支持,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第4页

  /总页数4页

篇七: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网络和便携式设备的普及,各类信息向大学生席卷而来。作为网络中活跃的群体,大学生世界观和心理还未真正成熟,为了研究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特征,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与上网时间有关;(2)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所产生的行为与他们对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认识有关(3)面对网络舆论,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理性,并肯定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心理特征一、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力量,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随着信息网络覆盖大学校园,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获得信息,网络舆论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其他媒介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具有不同的特点:多元性的意识形态;包含了互联网中大量的灰色化信息以及庸俗化信息;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相互冲突等[1][2]。因此,大学生群体面对网络舆论时,其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对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是什么?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大学生面

  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为重点,选择了江苏某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四百多位大学生的数据,试图从数据中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二)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和专业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三)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程度与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态度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四)大学生能够清醒的辨别网络舆论吗?对网络监督有什么看法?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由统计数据分析得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专业有一定的关系,文科类的学生上网时间呈下降趋势,上网时间小于2小时的学生明显比理工科类的学生多,理工科类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上网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上网时间在4-8小时之间的理工科类的学生比文科类的多,而上网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数量文科类和理工类相当,文科类的略多。由于学科性质不同,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学科差异和性别差异。文科类女生居多,并且课业负担相对轻松,然而上网时间却在两小以内的学生居多,说明文科类的学生不是很依赖网络,于此同时,文科类上网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与理工科类的学生数量相当,这也说明了文科类的学生也有个别依赖网络,如看电视剧、网络购物、情感聊天、打游戏。而理工科类的学生上网时间在2-4小时之间的居多,上网时间在4-8小时

  及以上的学生总量比文科类的学生总量多,这是因为理工科类学生男生居多,体现出理工类的学生较依赖网络,如打游戏。

  三、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特征由于网络充斥着各种信息,这对于世界观尚未成熟、人生阅历尚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思维与理智上的较量。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度一般,但与其上网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上网时间小于两小时的同学大部分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度一般;上网时间2-4小时的学生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度较高和较低的数量都比上网时间小于2小时的学生数量多;上网时间4-8小时的学生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度比上网时间在2-4小时的学生多,认为可信度低的学生比小于2小时的学生少,而认为可信度非常低的学生比上网时间小于2小时的学生多。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度一般;(2)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大学生对网络舆论可信度的态度两极化更加明显,认为可信度高和可信度低的人的比重逐渐增多,并且这种趋势在上网时间为4-8小时的学生之间较明显;(3)上网时间较少的学生由于较少接触网络信息,普遍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度一般。

  大学生面对网上热点关注的网络舆论能够保持理性、持观望态度,一部分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对于未经确认的

  网络消息,会转发的学生超过半数,这包括有时会转发和经常会转发;在对待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这一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认为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认为网络舆论对社会影响不大的同学完全不转发未经确认的网络消息的数量比认为有影响的同学少的多,这体现出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不大,可以随意发布或转载未经确认的网络消息,认为这种行为不会产生多大影响。而认为网络舆论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学则大多数完全不转发未经确认的网络消息,只有少数是经常转发。

  对于网络舆论监督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识到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倡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法律监督,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与较高的自身修养,是比较文明的网络群体。然而也不乏少数学生对网络舆论监管持否定的态度,认为网络监督限制了言论自由,应该抵制,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向往绝对自由、性格张扬的特点。调查中,大学生认为负面的网络舆论的危害程度度从高到低有这些:扰乱社会公正、破坏社会秩序、违反社会公德、主题道德责任缺失、自我意识膨胀、易诱发伦理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较清楚的认识到负面网络舆论的危害,并且能够认识到并联系网络舆论与自身道德和社会的关系,正确看待并使用网络舆论。

  四、研究启示与建议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到:(1)根据专业的不同,导致大学生上网时间有所不同,最后导致他们对网络舆论的可信度不同,每天上网时间在4-8小时之间的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容易形成两极化的看法,即可信度较高和可信度较低;(2)面对网络舆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持观望态度;(3)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与他们对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有关;(4)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必要性,认为负面的网络舆论对社会及个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篇八: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又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对此予以重视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和网上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加,网络正在以神话般的速度将其触角伸向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吸引各行各业众多的网民加盟。大学生作为新事物的引领者和追随者,更是充分利用大学的便利条件、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外语基础,上网“冲浪”,畅游e世界。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他们学习、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网络环境下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自然也不能游离于这种客观规律而独立存在。一方面,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网络给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却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增强了主体意识,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自由的空间。互联网具有极大自由度的互联网络,一直是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的精神家园。在互联网上,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在BBS中高谈阔论;可以自由设计个人主页,吸引众多的人来访,与所有来访者自由交谈与沟通;在教师的信箱中,可以大胆地与他研讨交流。大学生正是通过这个交互式的网络平台来强化和扩大自我认同。(2)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上交往具有广泛性,大学生可以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交往对象并同时与其中许多人交往,寻找知音的机会大大多于现实的狭小范围。(3)为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根据心理学研究,情感表达和宣泄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的虚拟匿名性特点为大

  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和宣泄不良情绪的新途径,具有心理自疗效果。2.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1)极易造成道德失范,情感迷失。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各种信息在网络上畅通无阻。大学生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之好奇心极强,因此,一旦进入“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人管到我”的虚拟网络世界中,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道德防线便很容易崩溃,造成道德的失范。(2)引发了网络依赖综合症。网络依赖,又称为网络成瘾(简称网痴)。上网时间长,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病。一些学生上网时精神亢奋,十几小时不吃不喝不觉困乏,下网后烦躁不安;为享受上网时的乐趣,不惜支付巨额的上网费用;为了上网,宁愿荒废学业事业。因此,“网络依赖综合症”又有了“21世纪的电子毒品”的戏称。(3)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增大了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差。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就必然决定了在网络中人际交往是虚幻的、间接的“人-机-人”交往,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人”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大学生产生现实的人际交往障碍:对人冷漠、虚假,不愿交往,人际疏远,并相伴产生孤独、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如何避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网络心理,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促进其从道德他律走向自律笔者认为,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教育他们做“文明网民”。坚持用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武装自己,在道德上做到“自警”和“自醒”。大学生自律能力的提高要靠不断理论学习和实践,要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实现。2.高校要努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笔者认为,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健立健全网络心理教育系统,在网上唱响主旋律。第一,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树立阵地意识,主动出击。一方面,巩固原有的阵地,另一方面要积极、迅速抢占“制高点”,在网上开辟新的阵地,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有吸引力的

  网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是网络阵地建设要强化。强化网络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要在“建”、“管”、“导”三个字上下功夫。“建”就是要建设好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网络,并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建设好几个骨干网,使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件者联系学生的新纽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新舞台;”管”就是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要建立校园“网上信息海关”,对所有进入校园网络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确保网络的纯净。“导”就是以积极健康的信息交流和在线服务引导网上舆论,开展网上心理疏导和调适,增强教育工作的可信度与亲和力。其二,是课堂阵地建设要深化。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途径扩展到校园网络上,以精彩的动感画面和丰富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并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如大学生工作信息的发布,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网络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起到“以网治网”的效果。利用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3.加强法制建设和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高校要制订有关校园网使用的管理规定,对互联网的使用加大监管力度。例如,可以让所有上网的大学生都用学校登记的ID和自己的密码上校园网。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方面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这样,大学生才可能在网络隐蔽状态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21世纪是信息科技的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的成熟和蔓延将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它给我们的心灵、情感、道德等多方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我们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和对自身的约束力,使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中完善自己,能够有效地选择对自身成长、成才有益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21世纪中国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中大有作为的新锐一代。

  参考文献:[1]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6.[2]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1,(5).[3]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4]陈松英.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中国健康育,2005,(3):192-194.(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推荐访问: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结合实际 谈谈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