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9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29 10:50:07 来源:网友投稿

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9篇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9篇,供大家参考。

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9篇

篇一: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加强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

  1.勤奋学习学习,对人来说,是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学习。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学是教的基础,所以学习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学习,不仅指学习知识,还包括学习技能、经验,也包括教师修养本身.因为教师修养作为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体现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只有不断从整个社会生活中吸取精神营养,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修养水平.学习是修养的前提。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的“学、问、思、辨”是“行”的前提,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能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才能使修养不迷失方向。学习可以使逸者行勤,昏者得明,迷者得醒,丧魄者得救。勤奋学习,要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要求在学习内容上不厌其“博”,不厌其“专”,即尽量要多学一点,学广-点,不要浅尝辄止,要“尽其理”,“读书穷理”,敢于攀高峰。“学而不厌"还要求在学习态度上具有不畏艰苦,终身不息的品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顽强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勤奋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南,也是指导教师修养的锐利武器.我们要真正成为一个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者,担负起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就必须努力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其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去认识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去认识教师修养的社会本质,并指导自己进行修养实践.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修养的时代特征,保证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其次,要学习师德修养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盲目的修养既缺乏自觉性,也不可能持久和达到高级的程度。所以,我们要重视学习师德修养的基本理论。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师德修养理论,在学习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师德修养理论,自觉地与各种腐朽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旧道德作斗争,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师德修养水平。再次,要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育理论,尽可能多学一些有利于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因为知识本身不仅是—种修养内容,而且还能塑造人的性格.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必然缺乏见识和才能,必然不可能达到全面的、较高的修养水平。毛泽东同志赞扬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不仅有饱满的教学热情,而且抓紧一切空余时间,专心研究本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等,在输出的同时,大量地输入,而输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输出。这些都是勤于进取、精于业务的具体表现。"最后,还要善于从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凡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很重视择师而行,虚心好学。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学者董云,年已70高龄,为拜比他小15岁的王阳明为师,竟冒着风雪到王阳明的住所行跪拜之礼。古人尚且如此,何况当今的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求有较全面的、较高的素质,更有必要广泛地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的光荣传统和教师修养的精髓,是人民教师学习的典范。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师德修养内容,人民教师要善于向人民学习,不仅向专家学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专长的人,都可拜其为师。教师之间更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还应该真诚地向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一学生学习。这不仅是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和积极性原则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调控的需要。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2.认真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认识从实践开始,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的道理。对于提高师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是师德修养理论产生的源泉.教师的知识、才能只有通过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实践是师德修养的根本目的。教师学习修养理论,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根本上是为了指导自己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如果离开这一根本目的,提高修养水平又有什么价值呢?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时代精神?修养水平是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去接受检验.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越大,说明这个教师的修养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师德修养便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准,这样的“修养”又有什么意义呢?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最直接的动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灵魂,另一方面又在改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原有的修养水平与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相适应时,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修养水平,去达到新的适应.但适应总是相对的、暂时的,不适应则是绝对的,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使自己的修养水平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需要,这种适应———不适应——适应,以至往复无穷,构成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教师提高修养水平的根本动力。而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反复过程始终是实践的过程,所以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最直接动力.怎样实践呢?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习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即根据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学习师德修养理论,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同时在师德修养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第二,要有勇气敢于实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里既有开头缺乏经验的意思,也有缺乏勇气的意思,但归根结蒂是勇气,因为经验来自实践,而只要勇于实践,经验终究是可以获得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一定要勇敢地迈开第一步,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大胆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第三,提高师德修养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抓起,对任何微小的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错误都要认真改正,用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第四,要持之以恒。师德修养是无止境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刻苦磨炼的过程,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受无数次成功的激励和失败的考验,才能逐步形成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这种意志既是教师进行修养的条件,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做到生命不息,修养不止。3.自我完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师德修养是教师本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自我完善.外界的督促、检查、帮助不能代替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离开了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外界的督促、帮助也就失去作用,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师修养。什么是自我完善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自我完善有丰富深邃的寓意。教师的自我完善,实质上就是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使社会赋于教师的各种潜能素质获得充分的发展。显然,

  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是无论是先天的生理素质,还是后天形成的各种素质,都要全面发展。二是这种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充分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的自我完善过程,就是全面发展素质,不断提高修养水平的过程;教师修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完善,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教师日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普遍承认与尊重,特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党和人民把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寄托于人民教师肩上,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党和国家不仅为人民教师实现自我完善明确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条件.

  实现自我完善,首先要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强化自己的教师意识。这是推动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级的持久的原动力。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淳谆教导我们:“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人民教师只有对自己职业的社会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为之献身的精神,只有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和为实现这一重任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才会产生实现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我,是自我修养的起点。“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就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师的职责、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优秀教师的修养为镜子,对照、评价自己的言行,主动寻找差距:就要重视教育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客观依据,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之,从教育教学信息(包括来自学生的反映)中,找出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自知之明,还要善于听取意见,不讳疾忌医,常言道“忠言逆耳”,“兼听则明”,要特别重视听取反面意见。

  第三,要有创造精神。教育要进步,要发展。新的教育思想、教材教法以及学生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教师就无法工作,“创造"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工作需要中,才能产生自我完善的迫切动机。当然,要创造性的工作,就必须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把别人的经验或理论引进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践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以形成新的经验和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第四,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一本叫《谁是优秀教师》的书的作者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头五、六年内,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效果显著上升,可是当习惯于已有教学程序,进步的速度就会出现减慢,呈逐步下降趋势。如不进修,即使再教20年,也不会有多大进步,甚至出现衰退现象,我们许多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因此,加强在职进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教师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五,不断自我激励,磨炼修养毅力。常用的激励方法有,①目标激励。教师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奋斗目标和师德修养目标,既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又成为不断推动和鼓舞教师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巨大力量。这种通过确立奋斗目标来激励自己的方法,叫做目标激励法.②成果激励。人的动机得到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修养所取得的成绩必然会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动力,激励教师去争取更大的进步。③反思激励。教师在自我修养中往往会因遇到困难和阻力而遭受挫折或失败。这时,教师应采取的不是颓丧、消沉、悲观、失望的消极态度,而应通过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来激励、鼓舞士气,这就是反思激励。④对比激励。教师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进而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推动自我修养.

  第六,要做到“慎独"。“慎独”一词源于我国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意思是说,当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因为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隐蔽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除了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之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种“慎独”的修养方法,靠的就是自我教育。教师是“人师”,离开“慎独”就无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教师如果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有做坏事的可能时,也不去做坏事,在做了好事时,也不企盼赞扬和自我炫耀,那么他的修养就进入了较高的境界“.慎独”是教师修养的高水平境界,教师应当逐步达到这样的境界。注重“慎独”,必须抓好“隐”、“微”、“恒"三字.“隐",即从隐处着眼,在自己思想深处去寻找最隐蔽的角落里的不良思想动机,与之斗争;“微”,即从微处着手,防微杜渐,不放过一个错点.切莫“因恶小而为之,因善小而不为”;“恒”,即持之以恒,在“恒"字上着力。做到生命不息,修养不止.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自我完善包括开发自我潜能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指自我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就是按照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抛弃自己的不良品质,培养社会需要的优良品质,将内部动机不断外化为社会行为,将外部社会要求不断内化为自我需要的双向运动过程。那种不讲社会效果的“本我意识”,不要社会干预,充分发展自我的要求是完全错误的。它必然会引导教师走入歧途,因而也是十分危险的.人民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光荣使命,才能自觉地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实现自我完善。

  总之,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尽管林林总总,但勤奋学习、认真实践、自我完善乃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关键.

  1

篇二: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一、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高.(一)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第二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师德手册》中介绍的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二)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锤炼,不断进步,不断升华.(三)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不同学校,要求教师们通过互联网,校际之间协作互动、资源共享,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四)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加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

  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促进教师向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

  二、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一)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它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三)心理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自宽法等。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剖自己和调节自己,争取达到“慎独”的境界,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篇三: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贯彻中,非常强调加强修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问题。途径方法对于每个老师来说不陌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提,还有就是教师有时候也很注重这方面。实际上,面向自我修养的途径是比较多的。但总的来看,我认为还是三个基本的方面,一个就是学习,自我学习,学习是一个基本途径,这种学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相关经验的学习,有关道德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向人学习等。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交流和探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交流中不断发生着人们之间相互对话,就某一个问题,都在谈自己的感受。这会无形扩大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多样化的考虑和选择,所以交流这种方式在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当中不可忽视.第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实践当中去体会,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生成、巩固和发展。实践过程能使我们从中感悟到那些是我们应该坚持操守的,哪些是我们需要加以调整的.自我修养的途径,总体上可划分为这样三种,具体的在现实休养中还会有很多,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谈到方法问题,从自我修养这个角度来看,自省、自讼、慎独、自警、自立方法都属于自我修养方面的。这是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产生的。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很多人又谈到感悟、体验、反思、审视。这些方法也是很可贵的,特别是体验、反思,我觉得对老师自我道德修养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在现实中具体方式可各有不同,有的体验反思,往往习惯自我日记;有的在自身的活动中,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自我修养进行反思;有的可能从中意识到什么问题,下次避免。体验和反思较为重要,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优秀的实践工作者,都很注重去体验、去反思。经常进行体验反思,会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性的,或者是官样文章上,就不是停留在要进行素质教育,要以新的观念统领课程改革,要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这种的.它往往都非常具体,这种反思的出来的结论往往都非常有实际意义,能有力促进和提升教师的实际素养和能力。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是最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所以他关于教育的著述特别多,他的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反思,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之上的,因此他有时讲出的话在我看来就是教育真谛.比如他讲过: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青少年就本性来说,是不愿意被别人来“教育”的。这个教育是打引号的.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和体验,是得不出这样结论的.很令人深思,使人产生新的教育意识。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什么?也可能有家庭的,也可能有社会的,也可能有学生老师本身方面的,但是他悟到了一种: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什么是赤裸裸的教育方式呢?我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属于赤裸裸的教育:学校计划要搞教育活动,先在学生中进行宣传、进行动员,讲明活动的意义目的,现行学校的教育活动常常爱这样做。这样的活动有的给学生一种感觉: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活动是为了解决我们当中什么问题,为了克服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此外,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教育者常常是以一贯正确的、以上对下的口气在进行实际教育,话题说着说着就暗含着对学生某些行为的不满,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指责,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批判,甚至表现出来对他们的未来担忧。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一旦觉得教育者是把他们当成“有问题者”来看待时候,他们接受教育的大门一点点就在关闭,甚至会油然生出反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底下听着会感觉到:在教育者的眼中,好像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有那么多的缺点毛病,甚至

  未来我们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都不好说.这样的教育就叫做赤裸裸的教育.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少年就他们的本性来说是不愿意被教育的。这句话并不是实实在在的说青少年不愿意接受教育,而是在说青少年反感什么样的教育。这种赤裸裸的教育就是公开指责,以学生的种种不是为前提的教育,所以学生烦感.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与他的体验反思是密不可分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讲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教育的奥妙就在于,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能够及时的出现在他面前;他还讲过,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走近他,帮助他进行分析,给他创造条件,努力使他成功,并且使他产生成功感。我记得国内教师魏书生也曾经谈过类似的问题,他很注重学生的体验,认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避免他产生消极的体验。这些话实际上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精微,懂得教育精微的人往往能够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非常准确的加以把握,进行引导,细细想起来真是这样.如果都说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挺宏观的这么想,这些细节问题没解决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反思、感悟非常重要。

  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高。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真正“解放思想、开拓开放”,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魏书生、邱学华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2、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锤炼,不断进步,不断升华。3、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不同学校,要求教师们通过互联网,校际之间协作互动、资源共享,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4、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主观积极性、

  自觉性外,还要加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促进教师向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

  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1、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2、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他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3、心理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自宽法等.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剖自己和调节自己,争取达到“慎独”的境界,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篇四: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升理解、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升。

  1、增强学习,勇于创新。增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准确的理性理解,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升辨别是非的水平。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

  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持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理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理解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真正“解放思想、开拓开放”,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准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升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魏书生、邱学华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实践是理解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理解增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理解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实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持续锤炼,持续进步,持续升华。

  3、互动交流,共同提升。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不同学校,要求教师们通过互联网,校际之间协作互动、资源共享,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展开工作和更快地提升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4、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增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促动教师向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

  二、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1、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实行自我批评,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展开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实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理解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2、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水准极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他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

  “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能实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实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3、心理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自宽法等。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因为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增强学习,勇于创新,即时总结经验,持续解剖自己和调节自己,争取达到“慎独”的境界,逐步适合时代的要求,努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篇五: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贯彻中,非常强调加强修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问题。途径方法对于每个老师来说不陌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提,还有就是教师有时候也很注重这方面。实际上,面向自我修养的途径是比较多的。但总的来看,我认为还是三个基本的方面,一个就是学习,自我学习,学习是一个基本途径,这种学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相关经验的学习,有关道德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向人学习等。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交流和探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交流中不断发生着人们之间相互对话,就某一个问题,都在谈自己的感受。这会无形扩大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多样化的考虑和选择,所以交流这种方式在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当中不可忽视。第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实践当中去体会,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生成、巩固和发展。实践过程能使我们从中感悟到那些是我们应该坚持操守的,哪些是我们需要加以调整的。自我修养的途径,总体上可划分为这样三种,具体的在现实休养中还会有很多,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谈到方法问题,从自我修养这个角度来看,自省、自讼、慎独、自警、自立方法都属于自我修养方面的。这是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产生的。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很多人又谈到感悟、体验、反思、审视。这些方法也是很可贵的,特别是体验、反思,我觉得对老师自我道德修养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在现实中具体方式可各有不同,有的体验反思,往往习惯自我日记;有的在自身的活动中,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自我修养进行反思;有的可能从中意识到什么问题,下次避免。体验和反思较为重要,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优秀的实践工作者,都很注重去体验、去反思。经常进行体验反思,会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性的,或者是官样文章上,就不是停留在要进行素质教育,要以新的观念统领课程改革,要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这种的。它往往都非常具体,这种反思的出来的结论往往都非常有实际意义,能有力促进和提升教师的实际素养和能力。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是最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所以他关于教育的著述特别多,他的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反思,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之上的,因此他有时讲出的话在我看来就是教育真谛。比如他讲过: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青少年就本性来说,是不愿意被别人来“教育”的。这个教育是打引号的。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和体验,是得不出这样结论的。很令人深思,使人产生新的教育意识。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什么?也可能有家庭的,也可能有社会的,也可能有学生老师本身方面的,但是他悟到了一种: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什么是赤裸裸的教育方式呢?我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属于赤裸裸的教育:学校计划要搞教育活动,先在学生中进行宣传、进行动员,讲明活动的意义目的,现行学校的教育活动常常爱这样做。这样的活动有的给学生一种感觉: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活动是为了解决我们当中什么问题,为了克服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此外,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教育者常常是以一贯正确的、以上对下的口气在进行实际教育,话题说着说着就暗含着对学生某些行为的不满,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指责,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批判,甚至表现出来对他们的未来担忧。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一旦觉得教育者是把他们当成“有问题者”来看待时候,他们接受教育的大门一点点就在关闭,甚至会油然生出反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底下听着会感觉到:在教育者的眼中,好像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有那么多的缺点毛病,甚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至未来我们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都不好说。这样的教育就叫做赤裸裸的教育。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少年就他们的本性来说是不愿意被教育的。这句话并不是实实在在的说青少年不愿意接受教育,而是在说青少年反感什么样的教育。这种赤裸裸的教育就是公开指责,以学生的种种不是为前提的教育,所以学生烦感。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与他的体验反思是密不可分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讲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教育的奥妙就在于,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能够及时的出现在他面前;他还讲过,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走近他,帮助他进行分析,给他创造条件,努力使他成功,并且使他产生成功感。我记得国内教师魏书生也曾经谈过类似的问题,他很注重学生的体验,认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避免他产生消极的体验。这些话实际上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精微,懂得教育精微的人往往能够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非常准确的加以把握,进行引导,细细想起来真是这样。如果都说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挺宏观的这么想,这些细节问题没解决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反思、感悟非常重要。

  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高。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真正“解放思想、开拓开放”,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魏书生、邱学华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2、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锤炼,不断进步,不断升华。3、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不同学校,要求教师们通过互

篇六: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提升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提高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正确的途径与方法。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1)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根本观点,也是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

  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

  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2)提升师德修养的方法

  学习道德榜样。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加以大力宣传,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弘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起到感染和激励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岗敬业,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课堂教学表现、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思,经常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从而及时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使其以教师为榜样,愉快地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学会“慎独”。“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慎独要求教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高度重

  视“慎独”。能够很好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教师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篇七: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式

  师德修养的途径方式

  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贯彻中,超级强调增强修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式问题。途径方式关于每一个老师来讲不陌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常常提,还有确实是教师有时候也很注重这方面。

  事实上,面向自我修养的途径是比较多的。但总的来看,我以为仍是三个大体的方面,一个确实是学习,自我学习,学习是一个大体途径,这种学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相关体会的学习,有关道德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向人学习等。还有一个途径,确实是交流和探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交流中不断发生着人们之间彼此对话,就某一个问题,都在谈自己的感受。这会无形扩大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多样化的考虑和选择,因此交流这种方式在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当中不可轻忽。第三个重要的途径确实是实践,确实是咱们所说的在实践当中去体会,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生成、巩固和进展。实践进程能使咱们从中感悟到那些是咱们应该坚持操守的,哪些是咱们需要加以调整的。自我修养的途径,整体上可划分为如此三种,具体的在现实休养中还会有很多,就靠咱们自己去把握了。

  谈到方式问题,从自我修养那个角度来看,自省、自讼、慎独、自警、自立方式都属于自我修养方面的。这是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产生的。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很多人又谈到感悟、体验、反思、凝视。这些方式也是很宝贵的,专门是体验、反思,我感觉对老师自我道德修养来讲尤其重要。固然在现实中具体方式可各有不同,有的体验反思,往往适应自我日记;有的在自身的活动中,一天或一段时刻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自我修养进行反思;有的可能从中意识到什么问题,下次幸免。体验和反思较为重要,因为不管是国内仍是国外,很多优秀的实践工作者,都很注重去体验、去反思。常常进行体验反思,会把对教育问题的试探引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性的,或是官样文章上,就不是停留在要进行素养教育,要以新的观念统领课程改革,要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这种的。它往往都超级具体,这种反思的出来的结论往往都超级有实际意义,能有力增进和提升教师的实际素养和能力。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是最关注和试探教育问题的,因此他关于教育的著述专门多,他的这些东西都是成立在对教育的试探,对教育的反思,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之上的,因此他有时讲出的话在我眼里确实是教育真理。比如他讲过: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之一,确实是咱们的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此刻学生眼前,而青青年就本性来讲,是不肯意被他人来“教育”的。那个教育是打引号的。如此的道理,若是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和体验,是得不出如此结论的。很令人沉思,令人产生新的教育意识。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什么?也可能有家庭的,也可能有社会的,也可能有学生老师本身方面的,可是他悟到了一种: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此刻学生眼前。什么是赤裸裸的教育方式呢?咱们通常看到如此的情形,可能就属于赤裸裸的教育:学校打算要弄教育活动,先在学生中进行宣传、进行动员,讲明活动的意义目的,现行学校的教育活动常常爱如此做。如此的活动有的给学生一种感觉: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活动是为了解决咱们当中什么问题,为了克服什么问题而进行的。另外,还可能显现的问题是,教育者常常是以一贯正确的、以上对下的口气在进行实际教育,话题说着说着就暗含着对学生某些行为的不满,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指责,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批判,乃至表现出来对他们的以后忧虑。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一旦感觉教育者是把他们当做“有问题者”来看待时候,他们同意教育的大门一点点就在关闭,乃至会油然生出反弹。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在底下听着会感觉到:在教育者的眼中,仿佛咱们什么都不是,咱们有那么多的缺点毛病,乃至以后咱们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都不行说。如此的教育就叫做赤裸裸的教育。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青青年就他们的本性来讲是不肯意被教育的。这句话并非是实实在在的说青青年不肯意同意教育,而是在说青青年反感什么样的教育。这种赤裸裸的教育确实是公布指责,以学生的各类不是为前提的教育,因此学生烦感。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问题能够看出,这与他的体验反思是密不可分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讲过很多如此的问题:教育的奥妙就在于,当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能够及时的出此刻他眼前;他还讲过,在学生碰到问题时,老师要走近他,帮忙他进行分析,给他制造条件,尽力使他成功,而且使他产生成功感。我记得国内教师魏书生也曾经谈过类似的问题,他很注重学生的体验,以为教师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使学生产生踊跃的体验,幸免他产生消极的体验。这些话事实上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精微,知道教育精微的人往往能够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超级准确的加以把握,进行引导,细细想起来真是如此。若是都说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挺宏观的这么想,这些细节问题没解决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效。因此反思、感悟超级重要。

  提高师德修养的大体途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大体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熟悉、培育情感,仍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互动提高。

  一、增强学习,勇于创新。增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熟悉,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前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确实是通过学习与试探,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进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

  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进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熟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熟悉人一辈子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进展规律,真正“解放思想、开拓开放”,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置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进展的方向。

  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归纳和总结。学习和把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明白得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篇八: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基础上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对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文章内容。

  一从教师本身来说高校教师要做到:1.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人们的每一项

  客观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主观意识或者说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道德行为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不仅要将其传授给学生,自己也要潜心的研究和修炼,明细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教师在学习、研究职业道德理论时,不能仅仅限于课本,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某种艰涩难懂的理论,而应该紧密联系实际,重现现实生活当中的道德情景,深入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用伦理道德思想和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去关心帮助他人,去自我锤炼提高。

  2.实践职业道德理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美国学者特拉弗斯说过,“教师角

  1

  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为人师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活动中,必须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品质的陶冶,因为在其举手投足间,教育影响学生的活动就已经悄然开始了。一个高校教师处在多种关系网络和多个事务链条中,不同的角色和职责需要教师做出不同的道德行为选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知识内涵,掌握过硬本领,认真备课授课评课,将有关知识和技能悉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是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要求。在科研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学术,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不谎报科研基金项目、唯利是图,要深入研究探索,力求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做出可喜的项目成果。二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学校本身也应该加强制度建设来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1.实行岗位竞争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竞争制,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设置岗位竞争制的规则。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全面实施教师

  2

  资格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彻底分离,根据具体情况,允许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学校和教师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在聘任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行聘用制管理。建立和完善顺应世道要求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通过实行岗位竞争达到激励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

  2.建立道德评价与道德激励机制。道德评价就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对于消除师德失范现象,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1评价主体应尽量覆盖到与教学相关的人员,如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参评教师自己。2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具体说是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两方面。

  3

  3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者的结合明确了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道德激励机制是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鼓励的激励措施。可以按照道德评价的结果树立鼓励先进的导向,带动更多的人争取先进的;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来显示高校组织的特色与优势,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3.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领导必须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抓紧抓好,制订本校的师德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师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要订出贯彻落实方案的措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师德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际效果。师德教育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高校教师要常学常新,不断学习,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本职工作。每个教职工要把为人师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检点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合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高校教师的师德对大学生的影响重大深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高校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合格的大学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

  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能否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人才,关键在教师。而良好的师德则是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即使个人的业务能力再强,科

  5

  研水平再高,也不可能为学校的发展、为培养人才作出贡献。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为此,作为教师既要加强自身修养,又要追求自我完善,不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6

篇九: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其次我认为提高师德修养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抓起对任何微小的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错误都要认真改正用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加强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

  1.勤奋学习学习,对人来说,是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学习。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学是教的基础,所以学习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学习,不仅指学习知识,还包括学习技能、经验,也包括教师修养本身.因为教师修养作为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体现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只有不断从整个社会生活中吸取精神营养,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修养水平.学习是修养的前提。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的“学、问、思、辨”是“行”的前提,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能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才能使修养不迷失方向。学习可以使逸者行勤,昏者得明,迷者得醒,丧魄者得救。勤奋学习,要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要求在学习内容上不厌其“博”,不厌其“专”,即尽量要多学一点,学广-点,不要浅尝辄止,要“尽其理”,“读书穷理”,敢于攀高峰。“学而不厌"还要求在学习态度上具有不畏艰苦,终身不息的品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顽强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勤奋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南,也是指导教师修养的锐利武器.我们要真正成为一个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者,担负起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就必须努力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其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去认识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去认识教师修养的社会本质,并指导自己进行修养实践.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修养的时代特征,保证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其次,要学习师德修养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盲目的修养既缺乏自觉性,也不可能持久和达到高级的程度。所以,我们要重视学习师德修养的基本理论。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师德修养理论,在学习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师德修养理论,自觉地与各种腐朽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旧道德作斗争,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师德修养水平。再次,要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育理论,尽可能多学一些有利于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因为知识本身不仅是—种修养内容,而且还能塑造人的性格.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必然缺乏见识和才能,必然不可能达到全面的、较高的修养水平。毛泽东同志赞扬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不仅有饱满的教学热情,而且抓紧一切空余时间,专心研究本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等,在输出的同时,大量地输入,而输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输出。这些都是勤于进取、精于业务的具体表现。"最后,还要善于从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凡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很重视择师而行,虚心好学。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学者董云,年已70高龄,为拜比他小15岁的王阳明为师,竟冒着风雪到王阳明的住所行跪拜之礼。古人尚且如此,何况当今的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求有较全面的、较高的素质,更有必要广泛地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的光荣传统和教师修养的精髓,是人民教师学习的典范。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师德修养内容,人民教师要善于向人民学习,不仅向专家学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专长的人,都可拜其为师。教师之间更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还应该真诚地向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一学生学习。这不仅是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和积极性原则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调控的需要。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2.认真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认识从实践开始,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的道理。对于提高师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是师德修养理论产生的源泉.教师的知识、才能只有通过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实践是师德修养的根本目的。教师学习修养理论,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根本上是为了指导自己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如果离开这一根本目的,提高修养水平又有什么价值呢?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时代精神?修养水平是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去接受检验.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越大,说明这个教师的修养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师德修养便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准,这样的“修养”又有什么意义呢?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最直接的动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灵魂,另一方面又在改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原有的修养水平与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相适应时,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修养水平,去达到新的适应.但适应总是相对的、暂时的,不适应则是绝对的,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使自己的修养水平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需要,这种适应———不适应——适应,以至往复无穷,构成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教师提高修养水平的根本动力。而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反复过程始终是实践的过程,所以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最直接动力.怎样实践呢?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习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即根据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学习师德修养理论,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同时在师德修养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第二,要有勇气敢于实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里既有开头缺乏经验的意思,也有缺乏勇气的意思,但归根结蒂是勇气,因为经验来自实践,而只要勇于实践,经验终究是可以获得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一定要勇敢地迈开第一步,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大胆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第三,提高师德修养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抓起,对任何微小的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错误都要认真改正,用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第四,要持之以恒。师德修养是无止境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刻苦磨炼的过程,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受无数次成功的激励和失败的考验,才能逐步形成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这种意志既是教师进行修养的条件,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做到生命不息,修养不止。3.自我完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师德修养是教师本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自我完善.外界的督促、检查、帮助不能代替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离开了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外界的督促、帮助也就失去作用,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师修养。什么是自我完善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自我完善有丰富深邃的寓意。教师的自我完善,实质上就是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使社会赋于教师的各种潜能素质获得充分的发展。显然,

  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是无论是先天的生理素质,还是后天形成的各种素质,都要全面发展。二是这种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充分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的自我完善过程,就是全面发展素质,不断提高修养水平的过程;教师修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完善,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教师日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普遍承认与尊重,特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党和人民把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寄托于人民教师肩上,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党和国家不仅为人民教师实现自我完善明确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条件.

  实现自我完善,首先要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强化自己的教师意识。这是推动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级的持久的原动力。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淳谆教导我们:“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人民教师只有对自己职业的社会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为之献身的精神,只有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和为实现这一重任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才会产生实现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我,是自我修养的起点。“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就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师的职责、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优秀教师的修养为镜子,对照、评价自己的言行,主动寻找差距:就要重视教育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客观依据,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之,从教育教学信息(包括来自学生的反映)中,找出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自知之明,还要善于听取意见,不讳疾忌医,常言道“忠言逆耳”,“兼听则明”,要特别重视听取反面意见。

  第三,要有创造精神。教育要进步,要发展。新的教育思想、教材教法以及学生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教师就无法工作,“创造"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工作需要中,才能产生自我完善的迫切动机。当然,要创造性的工作,就必须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把别人的经验或理论引进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践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以形成新的经验和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第四,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一本叫《谁是优秀教师》的书的作者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头五、六年内,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效果显著上升,可是当习惯于已有教学程序,进步的速度就会出现减慢,呈逐步下降趋势。如不进修,即使再教20年,也不会有多大进步,甚至出现衰退现象,我们许多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因此,加强在职进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教师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五,不断自我激励,磨炼修养毅力。常用的激励方法有,①目标激励。教师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奋斗目标和师德修养目标,既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又成为不断推动和鼓舞教师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巨大力量。这种通过确立奋斗目标来激励自己的方法,叫做目标激励法.②成果激励。人的动机得到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修养所取得的成绩必然会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动力,激励教师去争取更大的进步。③反思激励。教师在自我修养中往往会因遇到困难和阻力而遭受挫折或失败。这时,教师应采取的不是颓丧、消沉、悲观、失望的消极态度,而应通过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来激励、鼓舞士气,这就是反思激励。④对比激励。教师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进而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推动自我修养.

  第六,要做到“慎独"。“慎独”一词源于我国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意思是说,当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因为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隐蔽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除了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之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种“慎独”的修养方法,靠的就是自我教育。教师是“人师”,离开“慎独”就无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教师如果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有做坏事的可能时,也不去做坏事,在做了好事时,也不企盼赞扬和自我炫耀,那么他的修养就进入了较高的境界“.慎独”是教师修养的高水平境界,教师应当逐步达到这样的境界。注重“慎独”,必须抓好“隐”、“微”、“恒"三字.“隐",即从隐处着眼,在自己思想深处去寻找最隐蔽的角落里的不良思想动机,与之斗争;“微”,即从微处着手,防微杜渐,不放过一个错点.切莫“因恶小而为之,因善小而不为”;“恒”,即持之以恒,在“恒"字上着力。做到生命不息,修养不止.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自我完善包括开发自我潜能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指自我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就是按照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抛弃自己的不良品质,培养社会需要的优良品质,将内部动机不断外化为社会行为,将外部社会要求不断内化为自我需要的双向运动过程。那种不讲社会效果的“本我意识”,不要社会干预,充分发展自我的要求是完全错误的。它必然会引导教师走入歧途,因而也是十分危险的.人民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光荣使命,才能自觉地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实现自我完善。

  总之,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尽管林林总总,但勤奋学习、认真实践、自我完善乃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关键.

  1

推荐访问: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 师德 路径 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