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19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2-27 11: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19篇)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一起看看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19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19篇)

篇一: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一起看看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第5页。〖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1、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请大家想一想,你认为数学课会学一些什么知识呢?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数数的知识。小朋友,你有几个手指头?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3、同桌互相数数。

  1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郊外游玩。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郊游情境图:郊游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郊外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在郊外,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描述:蓝蓝的天空中有飘荡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鸟儿展翅飞翔,风筝快乐的飞舞,绿树成荫,小兔子、小青蛙欢快的歌唱,鲜花怒放,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2、数数交流(1)提问:郊外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1)提问:1个……学生接:1个太阳;2朵……,学生接2朵白云……

  2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棵大树……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太阳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白云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大树、风筝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小鸟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找朋友课件出示:要求:把同样多数目的用直线连接,指名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直线随机连接。2、练练点子表示数课件创设情境:练习[创设学生熟悉的景物情境,学得生动,练得有味]3、数身边的事物。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3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学会数数的方法2、用点子图表示数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二,活动开展

  4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2。点子图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篇二: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5篇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说出空间中物体的左右位置。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推断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教学重点:学会推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教学难点: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嬉戏引入,激发兴趣(注:请学生事先以小组的形式,围圈而坐。)师:我们来做一个嬉戏,嬉戏的名称是“跟我做”。请你跟我这样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

  耳朵„„)要求学生一边跟着说,一边跟着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

  耳朵„„)师:今日我们一起复习了“左与右”。[通过嬉戏的形式,复习左右。学生在嬉戏的过程中,在原有生活阅

  历的根底上,更进一步熟悉左与右。同时,在嬉戏的气氛中,可以进展自我纠错。]

  二、共同探讨,猎取新知1.出示题1师:同学们已经熟悉了左与右,我们到大街上去瞧一瞧!(提醒课题)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喧闹啊!我们在过公路时要留意什么?小结:过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书)2.出示题2师:小丁丁想过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请个别同学答复。3.出示题3

  师:这时,小巧也预备过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独立完成后核对。

  4.小组合作、尝摸索究师:碰巧小胖也在过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会看到什么呢?小组争论。小结:与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由于他们是面对面的。师:那么小亚呢?小结:与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由于他们是面对面的。[在学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与右,并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根底上,请学生介绍P8题1的图中每个人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坐着谁?从而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后来说出小胖、小亚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作铺垫。然后来到大街上找左与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学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亚。]三、设疑问难,总结沟通师: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与在街上”,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常常遇到左与右。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索、探究,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把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

  一年级数学经典课程教案2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详细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挨次。2、能精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挨次。3、培育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挨次,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育。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嬉戏教学预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挨次,具有肯定的相对性。二、观看争论、学习新知1、观看课本主题图、争论并填空。

  2、教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其次?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三、练习稳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一年级数学经典课程教案3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熟悉单数和双数;初步了解单数和双数之间的关系。过程、力量与方法:培育学生探求、猜测、验证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争论等形式培育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探求单数和双数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熟悉单数和双数。1.情景引入。

  师:春天到了,数宝宝们手拉手排着队去森林里玩。(板书出示主题图)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请学生比拟两个队伍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的地方?师:假如用小圆点来表示数宝宝的个数,像这样两个一列地在方格里排成的图形,就叫做数图。2.摆数图。(1)教师在方格上演示摆数图。(2)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在方格纸上摆数图。3.找特点,分类。同桌合作先找所摆数图的特点,然后把这些数图按外形进展分类。板书出示(或多媒体演示)分类结果。师:右边边框是折线的数图都是单数,右边边框是直线的数图都是双数。板书出示课题:单数和双数。4.反应练习:要求:先推断数图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再说出它表示几。二、探求单数和双数之间的关系。1.提问与猜测师: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假如任意拿出两张数图拼成一张数图,结果会是什么数?接着小组合作,每人拿两张数图拼一拼,并列出一道相应

  的加法算式,然后观看小组4个人的拼图,问学生发觉什么规律了。

  2.实践与验证

  小组上黑板边操作边汇报。

  例如: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6+4=104+5=93+5=8

  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汇报进展板书,并提示学生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

  会消失这3种结果?

  (板书:单数+单数=双数双数+双数=双数单数+双数=单数)

  3.稳固练习书本第2大题第一行(看数图,写算式)。

  三、实践与运用。

  1.计算:(第3大题)

  ⑴先推断和是什么数,再计算。

  4+8

  6+8

  2+1

  9+3

  9+5

  9+7

  9+9

  10+9

  ⑵独立计算。

  2.出示题4

  口答:大组找规律接龙赛,每组开火车往下接5个数。

  2、4、6、(8、10、12、14、16)

  1、3、5、(7、9、11、13、15)20、18、(16、14、12、10、8)19、17、(15、13、11、9、7)小组派代表说说接的是什么数?3.数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两个队伍要接成一个队伍往回走,想想,它们的队伍里有没有单个的?用今日所学的学问解释一下。四、总结与评价。师:今日你们都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得如何?谁的表现最棒呢?和是双数和是单数(学生畅所欲言)一年级数学经典课程教案4教学目标1、经受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熟悉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预备

篇三: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关于数学一年级的教案5篇

  教学内容: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挨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2、培育学生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3、进一步培育学生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挨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今日我们将连续学习这方面的学问。请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二、看一看,说一说你的教室1、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说一说。2、同桌说一说。

  3、全班同学沟通。三、想一想,说一说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1、想一想,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2、说一说,同桌沟通。3、全班沟通。四、介绍你的文具盒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五、介绍火车站路线。1、出示火车站的挂图。2、学生用箭头画一画去火车站的路线。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用上前后、左右、上下。六、稳固练习1、书上63页第3题,看图回答下列问题2、完成随堂练习。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挨次关于数学一年级的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把握它们的特征,会识别这两种图形。2、初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观看比拟力量和初步的概括力量。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识别这两种图形。教学难点正确识别特别的长方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今日我们就来熟悉其中的几种图形。二、探究新知1、熟悉长方体。(1)直观感知。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外形。(贴图并板书:长方体)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2)建立表象。学生观看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比一比、看一看每个面的大小、外形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自学的根底上小组沟通,最终在全班进展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外形一样。)

  (3)形成概念。学生相互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2、熟悉正方体。(1)直观感知。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外形。(贴图并板书:正方体)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2)建立表象。学生观看手中的正方体,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小组沟通后在全班进展汇报(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一样)。(3)形成概念。学生相互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组织他们开展小组争论:怎样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稳固拓展。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日学习的图形吗?鼓舞学生举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3、摆图形。(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4、用橡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捏好以后展现给全班同学看【具体过程参考探究活动“捏图形”】。四、课堂小结。今日我们熟悉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关于数学一年级的教案篇3《熟悉图形(二)》这一单元新课有3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变形这几个平面图形,其次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是拼组图形,第三课时是七巧板的拼组。反思本课的教学实施,教学目标根本达成。我认为比拟胜利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胜利的新课导入,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

  例如在导课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熟悉物体一课中熟悉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消失雄伟的图形宫以及满天飘舞的各种各样的图形),现在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学生答复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图形)谁熟悉它们?请介绍一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加。

  二、引导操作探究,培育创新力量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制造力量的培育离不开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手是脑的教师,才智出在手尖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的给学生供应操作探究的时机,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比方在教学新课局部,我转变了“教师演示,学生当观众,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去思索想象……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今日要熟悉的图形都住在立体图形上,你能想方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孩子们经过思索、争论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四周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四周,用手用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孩子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或画一画?孩子们情趣高涨,纷纷答复“要”。于是教师提出自己动手画一画,通过动手,学生很简单就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以后将要改良的地方有:在放手让学生们画图形时,收放不能自如,还有学习图形拼组时,学生自己拼自己的,搞得处处都是纸,处处都是掉的七巧板,今后还要改良课堂,不能“放”的太过了。

  关于数学一年级的教案篇4《比拟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受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把握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问迁移和抽象概括的力量。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阅历上升为数学熟悉。教学难点: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篇四: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7篇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关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3、通过选择适宜的数数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设计思路:1、表达数与生活亲密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动身熟悉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2、促进学生主动、共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舞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展,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敬重学生的共性化学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今日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常喜爱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教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小朋友们真聪慧,今日教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熟悉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熟悉二、数100以内的数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很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毕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预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现自己的物品。四、数的组成教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看,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师:谁能说说教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师:你们能照教师的样摆一摆吗?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五、稳固练习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六、嬉戏数字接龙:教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最新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稳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预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沟通、兴趣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展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20+10=10+()=30()+20=30()+10=15()+()=302、夺红旗竞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②、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在珠子下面写数。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3、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力量真棒,教师很快乐,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师:好,那就让我们连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看师:谁能告知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爱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殊好,特殊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快乐,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教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教学30+2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知教师,应当怎样列式?教师依据学生答复列式(板书):30+2=323、教学32-2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当怎样列式呢?教师依据学生答复板书:32-2=30师:谁能告知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采纳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舞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4、教学2+30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教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慧?教师板书:2+30=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相互沟通,最终全班沟通汇报。三、学问点拔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生:……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

  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仔细观看后写出算式,并计算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教师巡察指导,指名摆演,集体订正。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a、30+5=b、6+40=c、46-6=教师鼓舞学生进展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订正。③、“小教师”写算式,学生摆小教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教师评价。2、看图列算式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沟通,争论。如图:先摆摆出再摆拿走一共□○□=□还剩□○□=□

篇五: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多篇)

  一年级数学设计(共15篇)由会员“momojj”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钟、实物钟、头饰、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声音师:小朋友,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2、出示主题图师:听到闹钟响起后,乐乐在干什么呀?请你们打开书本91页看看。(思想教育:我们要向乐乐学习,听到闹钟响,就马上起床)师:请你们认真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3、出示课题师:这些钟表的身上隐藏了许多小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1、联系生活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样子的钟?师:老师收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钟,你们想欣赏吗?2、同位说钟面师:欣赏完那么多有趣的钟表后,请你们拿起桌面上的钟,跟同位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3、学生介绍钟面师:谁愿意大声地把你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生:汇报(板书:12个数字12个大格)师:时针长得怎么样?分针长得怎么样?生:汇报(板书:时针分针)4、动画钟自我介绍师:看到大家介绍得那么开心,动画钟也要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请听。5、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二)、认识整时1、出示主题图师:我们都认识了钟面,那怎样看时间呢?(板书:认钟面、看时间)请你观察一下,乐乐是什么时候起床的?2、讨论师: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的?生1: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生2: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生3:我是这样看的,钟面上有分针和时针,而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3、练习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

  吗?生:愿意出示钟表图:8时、6时、3时4、小结方法师:看看这些钟的分针,你发现了什么?生1:分针全部指着12。生2:分针全部指着12。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的这些时间,就是整时。刚才你们用了什么巧办法一下子就认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呢?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归纳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三)认识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1、创设情境师:我们既认识了钟面,又学会了看时间,那怎样写时间呢?(板

  书:写时间)刚才老师听到小红和小明在争论,他们看着这个钟,都写了一个时间,他们都说对方写错了,现在,请你来当一回小判官,看谁写得对?

  2、学写时间师:文字的表示方法怎样写呢?生:先写7,再写时。(板书:7时)师: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又怎样写呢?生:先写7,再写两点,最后写两个0。(板书:7:00)师:(指着电子表的表示方法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记时方法?3、练习(1)写8时、3时、6时(书本91页最后三个钟)师:你们真了不起呀,谁会写这些时间呢?(三名学生到白板板书)师:请你们拿出这张纸,在纸上完成,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

  时进行)(2)连线(书本94页第1题)质疑问难四、课间休息:唱《两只老虎》五、巩固练习1、游戏:找朋友(书本94页第3题的时间)师:看到大家表现得那么棒,现在老师请大家来玩一个找朋友的

  游戏,谁想出来玩?2、拔时间(1)拔8时生:嘎嘎嘎,谁是我的好朋友?(找不到朋友)师:这只小鸭子真可怜,找不到自己的朋友,请你们在学具钟上

  拔出小鸭要找的时间。(全体学生拔8时,同桌互相检查。)(2)同位互拔师:看来小朋友们都会拔8时了,你们想不想出一个时间考考你

  的同位会不会拔呢?(3)拔一个喜欢的时间3、书本92页“小明的一天”(1)看图说图意(课件出示7时图片)(2)写时间(书本92页)五、全课老师要你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你会告诉爸爸妈

  妈你学会了什么呢?六、作业设计——小小设计师:运用你知道的钟面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钟面。七、板书设计(附后面)

  第2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

  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学习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能力目标

  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

  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大于、小于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学具:小棒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1.数一数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生:我看见有4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2个秋千、还有2只小鸟、4个篮子。(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

  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

  朋友交流一下。预设: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

  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

  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

  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①学习“=”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预设: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生2:4朵红花4只小兔,,应该给小兔,小兔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生3:还可以给小篮子,篮子也是4个,一个篮子一朵正好。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一样多呢。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兔对应一个篮

  子……师:小兔和篮子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兔与篮子一样多呢?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

  4=4。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

  所以这两横很平,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习“>”刚才我们比了比小兔和篮子,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吧。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边说边摆)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小白兔有4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4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4>2。引导学生正确读:“4>2”读作4大于2,表示4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读,男生读,女生读。【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习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③学习“<”师:4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生: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师: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4。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4”。生:用“<”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4,读作2小于4。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④最多和最少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采用师生拍手对话:***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多?***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少?)三、练习与拓展1.打开课本:书写“=”“>”“<”2.填一填:7○34○93○35○810○12>□6>□6=□□=8□<9四、游戏1.数字找朋友游戏规则:找六个学生每人发一个数字卡片,然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找朋友,必须男孩的数字大于女孩的数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朋友。2.数字卡片游戏。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抽数字卡片,老师出一张,小朋友也出一张,看看两个数的大小,底下的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说一句话。3、排排队游戏将数字娃娃按大小排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4.摆图游戏:规则:教师摆出4个苹果圆片,要求梨比苹果少。问:有几种摆法?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课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板书设计动物乐园4=44?22?44等于44大于22小于4教学反思本节课力求做到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绝不包办。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设计练习题时,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增添了学习兴趣。优点之一: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教学一开始,利用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变枯燥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优点之二: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优点之三:灵动的语言富有魅力。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为孩子们运用解决了困难。第3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跨入学校的第一节课,是学习数学的开始。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入手,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奇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数数,再引导孩子们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数学的乐趣。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关键。由于学生的学前教育情况不同,难免有些差异,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三维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数数。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手段:针对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力板、小圆片学生准备:饱满的精神、学具盒、格尺、课前观察校园、收集生活中的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了解数学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认识一些新朋友,这些新朋友喜欢与大家一起安静地学习。并希望你们发言要举手,还要注意听别人发言。能做到的小朋友笑一笑。【设计意图】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课堂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师: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看一看,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智慧老人说,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的回答,让他们感知数学就在身边。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动物学校今天也开学了,小动物们背着新书包,唱着欢快的歌,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小朋友们,想去参观一下吗?(多媒体出示情境)板书课题《可爱的校园》【设计意图】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二、感悟新知培养能力1、谈话引入、学会数数①师:请小朋友们静静地看、认真地想,然后说说看到了什么。(这时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孩子们观察的兴趣,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去数一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教室、大树、花朵、白云、大象)【设计意图】教师要时时处处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入手,从每一句话入手,不要失掉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另外,此环节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②师:请小朋友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事物或动物各有多少呢?(学生往往先说数量较少或目标较大的物体。如:1头大象、3间蘑菇教室)当学生汇报出10只蝴蝶时,问:你怎么知道有10只蝴蝶呢?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指大屏幕,和学生一起按顺序数数)指名再数。③师: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来数一数花朵、大树、小鸟的数量好吗?(边数边板书)④引导孩子做出小结:数量少的事物用眼睛就可以看出来,数量多的就要认真地来数一数,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数。【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口手一致以及按顺序数数。2、认识1~10各数①读出黑板上的数②请小朋友们拿出格尺,读出格尺上的数。③和同桌一起数一数1~10各数。【设计意图】利用格尺来了解1~10的数序。3、寻找身体上的数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地方可以用数来表示,快来找一找吧4、寻找教室里的数师:小朋友们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再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和小伙伴交流一下。【设计意图】培养孩子们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能说出比10大的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5、寻找校园里的数和生活中的数师:课前,老师让小朋友们观察了我们的校园,并收集了生活中的数。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积累告诉大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前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回忆知识的能力。同时3、4、5环节初步渗透了数学思想,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三、挑战新知提升能力

  指名学生在磁力板上摆圆片表示数量,其他学生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纸上用画○的方法表示数量。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认知已远远超过1~10各数的认识,甚至会写下来,所以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加入了这个提升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学会运用他们的图形语言,学会抽象地思考,我认为这对学生数学化地思考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对初学数学者来说是一个成功的挑战。

  四、知识回馈课后延伸1、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数学有趣吗?2、师:其实数学无处不在,它就偷偷地藏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小朋友们细心去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设计意图】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小结:本节课,孩子们经历了观察、思考、交流;尝试了动脑、动手、动心;学习了倾听、合作、总结;感受了数学的无穷、多彩、快乐一切的一切,我与之分享!不敢轻言,却已满足,缘于我心,融与课堂。但知路无尽头,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课改无涯!本课思考:虽然我们没有界定,但由于课程内容所至,基本上孩子们的天马行空都被1~10这几个数字牢牢地锁住。好在关闭了横轴还有另一条纵轴,希望他们的思想是在另一条轴线上尽情地遨游着的。教学思考:我们的教师兢兢业业、勤勤肯肯,始终如一地坚持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坚韧不拔地钻研着新课改的理论精髓,精益求精地完善着新课改的思想目标,准备昂首阔步地追求新课改的光辉成果。可是,我们现在却疲惫不堪。我们不甘心,为什么五年的大刀阔斧到头来却让我们不知所云?我很想知道:努力追求的素质教育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那轰轰烈烈、迎风飘扬的应试教育?教学反思:又迎来了一批可爱的孩子,看着他们那一双双好奇、充满童真童

  趣的眼睛,让我感到兴奋与快乐。激动中的一份责任,让我用心地琢磨起送给孩子们的见面礼孩子们上小学的第一节课!

  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曾经历过它――《可爱的校园》。教材的知识简单易懂,大部分孩子都已认知。所以我认为,如何利用本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课上,我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根据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有序地交流信息,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课堂上,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从图画中抽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课本到身体,教室,校园,以及社会,把课堂教学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中广阔的空间,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数无处不在,体会数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让他们充分地表达;注重对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按预设热热闹闹地顺利完成,孩子们兴奋的表情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可静下心后我陷入了思考:整整一节课,孩子们是否经历过有价值的思考?四十分钟内,孩子们可曾真正去动过脑筋呢?我是否在顾及培养兴趣的同时降低了对孩子的认知?我是否陶醉于自我的精心设计之下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创新与思维?是否我的教材创编还不够大刀阔斧,抑制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认真思考过后,重新进行了本次的教学设计。第4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针对上

  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获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3、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前准备:积木教具箱子两个盒子学生准备积木球各种形状的小纸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师: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师:观察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设计意图: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二、探究新知展开活动,提出问题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起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更加方便,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把你们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出示课堂活动卡)师:小组汇报,请同学们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来研究。(出示按形状分组的情况)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老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一)球的认识。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师:(问一名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你呢?其他同学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不同的球,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师:请同学们把球放在桌子上。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怕它掉在地上)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师:对,球是能滚动的。(板书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设计意图:通过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学生发现球易滚动这一特征。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再到立体图形球是圆形的,易滚动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二)圆柱的认识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不是)为什么不是?师: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请同学们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板书:圆柱)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三)正方体的认识。1.教师指着图画中堆积在一起的形状相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

  它们的形状。师: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

  觉。小结: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2.列举学生不同的发现。(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

  一数吗?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

  一样大?小结: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体会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样,亲身感受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长方体的认识。师:(教师指着图画中长方体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师:请你从桌子上的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征。汇报交流。(1)每个面都是平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2)长方体也有6个面。师: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3)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长方体。(贴图并板书)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形状。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独立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装回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四、巩固练习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展示各种图形)五、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六、板书设计认识图形球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能直立玩、看、摸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是平的长方体有6各面,是平的第5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2.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设计复习旧知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进行新课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b.交流展示。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2.做一做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有几个?②右手藏1个③右手藏2个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b.抢答。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板书)b.填方框(第19页下面)。看图边读边填。指名板演。做完的同位检查。订正。[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学生,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4.指导看书。边说边填。指名板演。订正。5.做一做。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巩固练习

  1.男女分读组成。2.第8题。边说边做,做完同位检查。全对的、书写好的可以各得一个小印章。订正。[本节课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找规律、做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了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教师教法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意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评价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总体来看,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注重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出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教学设计说明5以内数的组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并完成练习二的第8题。其教学目的是借助分小棒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同位交充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都接触过,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说出组成。本节课我没有使用课本资源,而是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

  娱悦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这节课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分小棒的游戏,让学生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也努力体现层次性。先让学生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学生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学生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第6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教材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2、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又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制计数法的价值。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我们整节课设计如下:一、课前一首歌(数字歌)课前这首歌的选择也是为开课做铺垫的,整首歌中以1--7的数数为中心,孩子们不但放松了心情,还复习巩固了数数的方法。

  二、复习导入有了“数字歌”的铺垫,老师引导复习就容易多了,如老师问道“你能按顺序说一说你学过的数吗?”孩子们就能迅速的说出来。三、讲授新知1、观看视频了解古人计数方法以一段古人计数的视频开始今天的新课,不但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既体现了需要10以上的计数的必要性,又体现了数字的文化价值。2、引导探究,建立模型(1)捆一捆,认一认教师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把10根捆成一捆的过程。体会到1捆代表1个十,一根代表1个一,合起来是11,用算式“10+1=11”来记录。学生在经历数一数、捆一捆,说一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2)拨一拨,认一认通过微课让孩子们认识了解计数器,这一环节让学生借助直观视频,认识计数器,并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进一步借助数位理解11的组成,在充分操作后学习11的写法,加深对11的组成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对比11这个数,十位与个位上的“1”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再次加深认识,突破重点难点。(3)我说你摆: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重点让学生经历19~20的过渡,体会小棒够10个就可以捆成1捆,巩固10个一是1个十,计数器上满十就要进一。3、归纳小结--流程图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1、一缕阳光(基础练习)完成学习单,带着学生写一写,说一说。

  你会写数吗?有什么发现?2、光芒闪耀猜数游戏,我说你猜通过这个练习让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性的练习。3、光芒闪耀(拓展延伸)拨一拨,给你两个珠子,你能拨出几个数。引导学生经历“创造”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数位概念,体会的数学的乐趣。整节课从动作认知到图形认知,再到符号认知。学生在充分认识数的过程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第7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用数学(1)教学目标:1、学会用7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熟练口算7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7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课件一、引入秋天到了,小兔子要采蘑菇过冬了。二、新授1、加法[出示兔子采蘑菇图]师:咱们一起来看,左边有几只兔子,右边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你能说说图意吗?分组说图意生回答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求一共有几只小兔。

  师: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谁能列一个算式?生回答4+2=6,板书三、46页做一做四、减法图式小朋友们回答得真好,那老师还有一幅图,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出示青蛙图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求剩下几只,就是要从总的里面去掉走的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五、47页做一做第8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图片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2)同学们自由回答(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5)师小结。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6和7的知识,请大家欣赏:(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2)一星期有7天(3)彩虹有7种颜色(4)北斗7星(5)有种虫子叫7星瓢虫3、动手操作师:我们已经会读会6和7了,下面我们要用小棒来摆喜欢的图形。听好要求:数出6根小棒,说说你是怎么数的?(1根1根数;2根2根;3根3根)数后摆一个喜欢的图形,并交流汇报:(汇报时用:我用6跟小棒摆了……)(让学生欣赏三幅图:)师:刚才小朋友数了6根小棒,再添一根是几根?用7根小棒摆喜欢的图

  形?4、书写:原来6和7有这么大的本领呀,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

  下6像什么?指导书写:6是一笔写成的,注意6的肚子是鼓鼓的,不要让它饿着哦。7像什么?起笔和日字格的上线起平,在右上角往下,在日字格的下线中点部分收笔。

  你们觉得6像什么?(口哨)7像什么?(镰刀)师在黑板示范师:数字是写在日字格还是田字格?生:日字格师:金手指亮出来,写6师:6像口哨喊口令生:齐跟读师:金手指亮出来,写7师:7像小刀削铅笔生:学生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设计意图: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对6、7的认识,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有的,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二)6、7的数序和比较6、7大小教学.1.教学数序。出示计数器:课件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6颗珠再添上几颗珠是7颗珠?(1颗)也就是6添上几是7?提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a.小松鼠看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可高兴了,蹦啊跳啊,这一跳,可把顺序给跳乱了,你能帮它们重新排队吗?b.屏幕出示七只编号的小松鼠。并且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2.小朋友帮小松鼠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因此它们想送给大家一把尺子。但是路上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而且有三个数也看不清了,

  怎么办呢?你能帮它们吗?(1)出示缺数字的断尺,填上空缺的2、6、7。(2)根据尺子教师提问:这把尺子上有几个数字?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5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4和6是5的两个邻居,也就是5的相邻数。你知道6的相邻数是谁吗?

  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数了小矮人松鼠,又找了教室里的6和7,接着我们一起来数数算珠吧!

  师带数1,2,3,4,5,这里有5颗珠子。师:5颗珠子再加1颗是几?你们能不能一齐完整地回答呢?学生齐答:5加1是6

  师:6颗珠子再加1颗是几?请全班同学一齐完整地回答?学生齐答:6加1是7开火车的活动:从小到大,(0到7)从大到小,(7到0)师:小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你家来。拍手活动:请你拍的次数比我多1师拍5次生拍6次师拍6次生拍7次请你拍的次数比我多2师拍4次,生拍6次师拍5次,生拍7次3.比较5、6、7的大小出示点子图(课件出示)(1)这三幅点子图分别用什么数字表示?你使用什么方法数出图中的点数的?(2)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再小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

  要求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小组作汇报(3)表扬写得最完整的小组[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是难以掌握和理解的,所以此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有利于学生对6、7数的意义的理解。]三.课堂小结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数学乐园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一起去寻找呢!第9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通过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统计观念。教学重点:1.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感受统计的必要1.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件事,就是六一那天我们去哪举行入队仪式,都可以选择去哪来的?(课件出示)

  2.你昨天选择的是哪?还记得吗?3.可是,我们班只能去一个地方,你想让我选择哪?她让我去海洋馆?你们同意吗?你想让选择哪?听她的,行吗?4.想去哪的人都有,到底选择去哪呢?(板书内容)你有什么好办法?举手,什么意思?(2)投票,什么意思?5.你们的办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我听明白一件事,就是看看喜欢去哪的人多,(板书内容)就去哪?6.那要想知道去哪的人多,我们就要先看看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二、体验统计过程(一)整理数据1.老师昨天把同学们选择的地方都打在了表格里。(出示表格)你能一眼看出每个地方的有多少人喜欢吗?2.那怎么办呢?(1)数一数:怎么数?分类数一数,这个办法我们倒是用过,可以试试!还有其它办法吗?(2)分四类:什么意思,说明白点?谁再说说!我来重复一遍,看看是你说的意思吗?(3)这个办法,我们还真是很少用,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1.请你们拿出1号题卡。我读一个,你们就在相应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一个。师生共同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2.汇报数据:(1)快数一数,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2)谁来汇报?有跟她数据不一样的吗?监控:A数据正确。B数据不正确

  总数不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快速判断出谁错了?(算总数)他的总数和咱们班人数没对上,她一定错了。他的是不是就一定对了呢?咱们班有这么多人呢,借助别人的结果检验自己的,这个办法不错。总数都对:你有什么办法,能够判断出谁错了?咱们班有这么多人呢,大家互相借鉴一下,借助别人的,反思自己的,会学习。我们看看电脑给我们的正确答案是什么?(电脑出示答案)1.刚才同学们通过分类记录数据,知道了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你们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我特想知道你们刚才都是用什么来记录的?(1)你用什么记录的?为什么选择画对钩?(2)你为什么选择画正字?小结:我们在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时,学习了5个5个的数,它把这个知识用到了今天的学习中,真有想法。画正字记录的方法数起来确实比较方便,今后,你们也可以试着用用这种方法。(二)描述数据1.刚才我们一起合作,找到了这样一组数据。(1)其实为了区分地点和数据我们一般可以画上线(课件演示:把边线画出来)可以加上边线。区分每个地方,还要竖着画出线。这一列代表什么?这一列呢?这样就是一个统计表了。(2)看着这个统计表,你都能读懂什么?(3)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喜欢去哪的人最多吗?(手势)喜欢去哪的人最多呀?我们应该选择去哪?好,我们班就选择去游乐场了。2.但是有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如果六一那天游乐场设备检修,我们选择去哪也比较合理?说说你的想法?喜欢去游乐场的人最多是我们的首先选择去游乐场,万一出现问

  题,我们还可以选择人数第二多的,去海洋馆。3.研究统计图统计里还有一种表达数据的方式,能让我们一眼看出谁最多,谁

  第二多,想看看吗?(1)直接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第二多吗?

  怎么看出来的?(2)看这个图,你还能读懂什么?(频数范围、表示的人数、

  横向表示的地点)(3)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4)(添加辅助虚线)看来左边的数还真有用,它能一下子让我

  们看出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这么方便的表达数据的方式,叫统计图。(三)分析数据1.读懂数据:体会统计图表各自的优越性。这些数据我们既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也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

  来,下面我们就看统计图和统计表,来回答几个问题,看谁反应快。(1)喜欢去哪的人最少?你看的哪?怎么一下子就说出来了?

  喜欢去哪的人第二少?看的哪?嗯,统计图挺好的!(2)喜欢去天安门和喜欢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这回你看哪

  算的?怎么又看统计表了?统计表也挺好的。(3)他俩到底谁好呢?小结:看来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各的好处,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很重要。总结:结合选择去哪举行入队仪式这件事,我们收集整理了数据,

  用统计图和统计表表达了数据,而且通过分析数据决定选择去游乐场,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四)巩固练习

  1.我们班的问题处理完了,咱们看看一班同学的情况。(展示统计表)

  为了让一班的张老师也能一眼看出他们班的情况,帮他们把这些数据在统计图里表达出来,会吗?(拿出2号题卡,自己根据这些数据涂色。)

  2.反馈学生的统计图,提出意见。(1)出示正确的。这个同学涂的对吗?(2)出示错误的:先出示数据不对的:有问题吗?你想提醒我们点什么?再出示没对齐的:有问题吗?你又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如果有改正的,直接出示,提醒:虽然他错了,但我仍然想表扬它,因为它非常有反思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出示不太好看的,他也对齐了,数据也对了,你想对她提点建议吗?(3)怎么画才能又对、又快、又好呢?小结:对齐、对准数据和地点,做出标记钩边线。再涂色,就能涂得对、快、好。(边说、边展示涂色方法)3.来,现在我们给一班老师点建议,他们班应该选择去哪?小结:通过统计,我们班和一班都确定了要去的地方,你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和其它班交流交流,让他们也尽快确定要去的地方。三、拓展延伸1.选择去哪入队,我们用到了统计的方法,想想:我们还可以统计什么,为什么统计这个?(1)统计班里同学们的视力(2)喜欢吃什么蔬菜(3)每天下午都谁参加课外班2.不仅是这些,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展示图片)总结:看来真是这样,统计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用数据来说话,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加合理。第10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会看钟面的结构,认识电子表和钟表表达的整时,会读、

  会写整时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钟表认识钟面的结构,获得看整时刻的方法,并能

  用语言比较清晰的说明看时间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时间,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

  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二、目标分析

  学生不仅要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本册只认识“整时”,将来会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半时”。因此,本单元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在钟面上认识整时、书写整时,并总结出看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几时过了一点”和“快到几时”的理解。四、教学准备

  小钟表、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1.课件出示谜语我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我这个好朋友是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揭示课题。2.自主介绍钟面(1)认识钟面

  要求学生观察钟面,把看到的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师生共同总结:钟面上有12个数。有表针:时针与分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短又粗。(2)由学生介绍大的钟表(教具)学生从大钟表上找出时针、分针。发现钟面上的指针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发现表针旋转的方向。并用手势表示转动的方向。(3)认识分针、时针有学生介绍又细又长的针叫作分针;又粗又短的针叫作时针。分针、时针转得快慢不同,但是转动的方向一样。【设计意图】利用动静结合的课件,再次强化认识时针和分针。学生在指一指、转一转的活动中感受动态的时间。为认识半时,理解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过了几时没到几时做好铺垫。(二)认识整时1.读写整时教师逐一出示钟表(课件)。师:看钟表请思考,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们认识吗?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指导学生读时间和写出时间。7:00读作:7时10:00读作:10时1:00读作:1时4:00读作:4时师:结合钟面表示的时间,想想你们在做什么?【设计意图】认识每一个整时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渗透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钟表。2.整时时刻和钟面连线在学生反馈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3.发现钟面表示整时的特点师:钟面表示的时间叫作整时。观察钟面,整时的时候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随着学生的观察,教师引导学生依次看四个整时。让学生总结出: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7是7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时。最后让学生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4.动手拨出时间(1)学生自主拨出时间,同学之间交流。(2)展示学生拨的作品,同学们进行评价。(3)教师出示钟面,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并写出时间。重点强调12:00钟面出现的特殊现象。5.从电子表中再认识整时(1)出示电子表12:00(课件)师:电子表现实的时间和我们写出的时间是一样。出示7:00、10:00、1:00、4:00卡片贴到黑板上,让全体学生读一读。请你们观察整时的电子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总结:整时:多少分(2)完成教科书第86页第2题。(三)巩固练习1.判断哪个钟面表示整时,并说出理由2.说一说钟面上的时间接近哪个整时总结:两个钟面都接近10:00,第一个钟面不到整时,第二个钟面超过整时。3.有序排列时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时间,学生在比较、排序中强化对整时和接近整时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几时几分做铺垫。4.猜时间师:我们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戏。生活中有这样的钟表,钟面上1个数也没有,不好看时间。(课件中出示实物照片)请你们大胆猜一猜钟面上的时刻?

  先让学生猜这个钟表表示的时间在出示这个钟表提示学生5.做一做(数学书第85页做一做)师:小明晚上9时睡觉了,如果是早上9时,小明又会在干什么呢?(四)欣赏古代计时工具师:这些古代计时工具,非常有用。钟表能帮助我们安排一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希望每一个同学都用好小钟表,学会抓紧时间。【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古代计时工具的过程中,保持对认识时间的兴趣,体会钟表的作用大。(五)全课小结师:时间在滴滴答答的声音中悄悄地走了,但是又悄悄来了,我们先记住整时,今后还要认识几时几分呢。第11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亲爱的同学们,你在课余时间喜欢做哪些运动?(学生可能会说打球、游泳、踢毽子、跑步、跳绳等等)。其实跳绳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跳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肥,还可以长高哟!

  2.课件出示课本第78页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3.教师谈话:小东、小红和小亮非常喜欢跳绳,你看,今天他们三个就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他们三个的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睛仔细观察统计表,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4.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32下。5.教师谈话: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可真棒!看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师生活动: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把这些问题按加减法分类整理好,告诉孩子有关加法的问题可留到课余时间自己去解决。然后板书有代表性的例题: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2.学生活动:给学生留几分钟思考时间,也可小组合作交流,然后点名学生算出列式。老师板书:40-28=?3.老师提问:为什么要列减法?点名学生回答。4.教师谈话:你会算40-28=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困难吗?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交流一下吧!5.学生讨论:小组内交流讨论算法6.交流算法:(1)计数器: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拨珠子过程:(让学生边演示边说算理)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40,减28时,根据笔算规则,先从个位算起,但个位上0—8减不着,需要从十位上借1当10来用,10减8等于2,十位上原来是4,因被借走了1而变为3,3减2等于1,合起来就是12。根据这个学生的拨珠计算过程,让每个孩子都来试一试。(2)口算:生1:先用40—20=20再用20—8=12

  生2:先用40—30=10,这样就多减了一个2,所以减完后需要再加上2,10+2=12

  ……(3)笔算:让学生把他的笔算过程写到黑板上,边写边让该名学生讲解他所理解的笔算的过程。(最后点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板演)最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笔算的运算规律。板书: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上借1。……7.师生活动:对照上面的几种算法,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理由是什么?不管学生选择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把算理说清楚。8.教师谈话:计算这道题有很多的方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做得又快又对就行了。9.及时雨练习: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先让学生口头算列式,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出得数。叫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10.教师谈话:对比这两个算式,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叫两位数与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退法(二)11.挑战“试一试”。让学生认真看书,理解题意,然后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三、反馈练习与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的第1题。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点名4个学生用计数器来算,边算边让孩子说算理。2.完成教材第79页的第2题。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淘气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完成教材第80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算

  法。4.完成教材第80页的第5题,点明用竖式计算,几名学生板

  演,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退一,数位没对齐等。

  四、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可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运算规律。第12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7《图形拼组》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教学目标: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拼组办法。教师及时贴在黑板上,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整堂课,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图案美、数学美。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情境导入,活跃气氛。1、课件出示聪聪、明明两张图片,邀请学生到他们家玩。学生四人搭火车唱着歌前进。学生:按四人一组侧身,左手搭在前排学生的肩上,右手做火车的轮子绕圈滚动。唱:火车头,呜呜叫,拉着车厢快快跑,轰隆隆,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2、认识聪聪、明明家门口的图形娃娃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同时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3、研究长方形的秘密。师: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伙伴听。(学生自主学习、反馈1)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反馈2)生:我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学生之间可以有疑问地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验证。4、学生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上台演示正方形的特征。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一起用自己的小手玩了玩图形,发现了图形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其实我们还可以让图形来变魔术。就看我们的小朋友们怎么变,怎么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变变变”(课题出示)。(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1、今天,聪聪、明明的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可是午餐的菜还没有准备好,想请你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你们会做吗?2、出示第一道菜,叫“月饼拼盘”。要求学生用圆形变成一个正方形的月饼?请小朋友们打开我们的书第28页自己看一看做一做,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一生上台讲解。学生自主学习。3、出示第二道菜。要求学生用正方形拼摆成组合的三角形。指名回答并命名。学生动手操作。讲评学生的作品。再让同桌互评,自己是怎么做,图形像什么?4、聪聪明明的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她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七巧板(出示),七巧板的游戏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一幅七巧板,它是用一个正方形分成7份得来的,大家认真的观察七巧板是由几块什么图形组成的?现在就用七巧板来拼图,比比看谁拼的图最好看。学生动手。5、刚才小朋友们拼得实在是太棒了,我把你们拼的图案都集中在电脑里面,大家请看。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的美丽图案,真不简单,可见,将来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在你们里面。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了聪聪明明的家,自己亲手做了两道菜,知道了图形之间有那么多的秘密,也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的、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厨师。今天我们在聪聪明明家也玩了一天了,应该要回去了,小朋友们准备好,我们要坐火车回来了。(放音乐)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导入,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去评价,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注意去倾听,而且自己也要注意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评议点,从而适时引导学生介入评价。如长方形的上下、左右两条边是否一样长,需要动手折一折,这些都是要教师加以肯定的评议点。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创设让学生帮助别人做“菜”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沟通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及做“家务”的乐趣。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拼摆“七巧板”的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拼组”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整个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全体学生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

  的培养。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

  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好,聪聪、明明的家到了。今天他们家打扮的真漂亮,有这么多的图形娃娃在门口欢迎你们,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他们有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在这些认识的图形娃娃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出示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里藏着什么秘密。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伙伴听一听。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生3:我还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生4:(学生站起来问)生3,你是怎么知道的?生3:我刚才把长方形的上面与下面折了一下,发现了上面的那条边与下面的那条边是一样的。生4:我也试一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高兴的笑着说)是啊,是啊,我也发现了。生5:陈老师,我也用“生3”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师:是嘛,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生6:陈老师,我刚才通过对折,发现了一个长方形可以变成两个正方形。课堂上出现一阵混乱,有个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有些小朋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生7:我的这个长方形对折之后,不是两个正方形,而我的同桌对折之后是两个正方形。(如下图:)

  生8:我刚才把长方形剪一剪,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而且可以摆出不同的图形。(如下图:)

  在这个学生的启发之下,其他的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把一个个长方形剪一剪,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六、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在同时动的基础上从直观现象到抽象出算理算法,展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分散难点,以便把新的知识内化成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为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图形拼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从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最初的发现比较表面,后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知道了长方形有哪些特点、长方形可以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变成其它图形,使知识逐步趋于完善。正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发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甚至争论,真正使学生介入了思维活动。学生也再次切身感受到在实践中动手操作的乐趣。这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有裨益。

  那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呢?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不仅能真正确立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主体地位,也能确立他们评价主体的地位,使他们能摆脱习惯于接受老师指导、评价的束缚,树立动手操作的信心,获得“我能行”的体验。

  2、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动手操作进行深入地反思。要对自己或别人的发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必须去倾听,去思索,哪些是好的,哪些还需改进。这种思维活动的真正介入,可以使学生对图形的特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上述案例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发现也许是不够完善的,但大家都来动脑筋,都来参与,就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善的发现。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对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调动大家都来参与动手操作的合作过程。特别是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会点亮每个合作者的智慧的火花,在扬弃中凝炼思维,发展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评价是评价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师在课堂里应充分利用,但是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自主评价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渐改进。

  自主评价比较费时,因此进行一次自主评价,需要教师花较大的精力。教师要在有效的准备时间里做到高质量的自主评价教学,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对学生个体的了解程度,做到教学自主评价时能有的放矢。这方面,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些新教师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在新课改教学中,提高自主评价质量,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学生方面来说,自主评价的一个问题是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有时甚至会离题很远。虽然促进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但是在一堂课上如果没有一个主题,则会对该课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学生出现跑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的予以补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主题上来。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点,也不能让由学生思维信马由疆。这方面也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总之,自主评价教学应该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来完成。在自主评价

  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拓展性思维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基本方向,因此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第13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根据生活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数数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出示例7。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7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1)画图,圈一圈(2)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有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完成第47页第1--4题。第1题:5个苹果装一袋,装了8袋。如果10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第2题:有26个杯子,3个装一盒,8个盒子能装下这个杯子吗?第3题:一筒能装12个羽毛球,40个羽毛球能装满几筒?第4题:99=18-6=109=11-2=14-4=135=15-10=12-7=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今天的课堂上,我将例题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往不同是,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我申入各组,只是指导学生们如何在组内真正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集体汇报时,我提出请各组认真听小组汇报,如果有问题的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小组发言结束后提出。就是这个环节,一个小组回答我们把十颗珠子圈一起,圈了五个,还剩八颗放一边,就是穿五串。另一组质疑那八个怎么办,也不能不要了,也穿上,所以是六串。我并不急于指出错误,让同学们充分探讨,正是这样答案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才让错误理解的同学慢慢明白自己错在何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第14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有几瓶牛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

  生亲切感。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几。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准备:

  挂图。学具准备:

  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数字牌。设计思路: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安排,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并恰当把握教材的这些特点,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设计力求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凑十“对口令”游戏。师:看!谁来啦?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指定学生戴上孙悟空头饰:孙悟空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策略建议:游戏活动,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1、创设情境。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

  瓶呢?这可难倒了她。聪明的小朋友们能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一共有14瓶牛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生:讨论、汇报。(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一瓶一瓶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3)师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一瓶一瓶地数;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9瓶接着数;还有的同学更聪明,从右边拿1瓶放到左边箱子里,使左边箱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瓶,就是14瓶。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策略建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几,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2、探究算法。(1)小芳送完牛奶回到家,妈妈给她买来了9个苹果,5个梨,一共有几个水果?应该怎样列式?(生:9+5=?)(2)师:怎样计算9+5=?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然后,把右边的1根移到左边,使左边的小棒凑成10根,左边的10根与右边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生汇报9+5得几的计算方法。师板书:9+5=14(3)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成十吗?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5+5=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9=5=14(4)动手操作试一试:9+3=7+9=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理解凑十法的意义。(策略建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教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反馈。2、比比谁算得快。9+59+69+99+8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3、“小猫数鱼”指导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4、数学游戏。乘车到兰溪公园去游玩:(1)师介绍兰溪公园。(2)4名学生当小导游,手中分别举着写有13、15、18、19的数字牌。(3)学生每人一张“9加几”的算式卡片。(4)请对号上车。(得数分别是上面几个数字的卡片就是车票。)(策略建议: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生动活泼,充满乐趣,有利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15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

  好习惯。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二、认识半点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1、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4、出示7时、7时半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共15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篇六: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能力目标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重点难点: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二、新授实施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三、练习尝试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

  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

  形成一幅星座图。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

  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四、探究巩固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

  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2.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

  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

  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

  事物的习惯。教学难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方便。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那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二、授新课1、活动一:整理房间(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你们愿意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课件演示整理过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2、活动二:到动物园

  (1)导入。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非常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漂亮的衣裳。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教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展示学生作品。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名汇报。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时还喜欢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营养,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4、活动四:百货商店(1)导入:最近亮亮的妈妈开了一家商店,让我们去看看她进了哪些货?课件出示。(2)这些货物就这样摆放好吗?你们能帮阿姨整理一下吗?怎么整理?指名汇报(3)如果把这些货按玩具、文具、服装鞋帽三类来分,

  该怎么分?(同桌讨论)指名汇报,课件演示分的过程。5、活动五:把同学分类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

  音乐伴奏,学生表演:有的看书、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把同学进行分类。

  三、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开心吗?请你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的?(如我校的垃圾分类、书店的书等)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都要分类,请大家回家后说给家长听,并请家长记下来,明天交给老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3《8和9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教学重点: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教具准备:课件、卡片、计数器等。一、游戏导入:1、看数字卡片列加法或减法算式。2、小游戏: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二、创设情景: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主题图)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师:你是怎样数的?(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

篇七: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一起看看一年级教案数学!欢迎查阅!

  一年级教案数学1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二)教材的地位、作用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1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

  断和决策。二、说教法和学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

  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我们班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改为“组织动物比赛”,这样,学习的知识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具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统计知

  2

  识的欲望。】(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

  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步,也有的喜欢拍球!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到底组织什么比赛呢?”我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根据课件填写,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

  )里填几。观察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欢拍球的小动物最多。【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这时,我说:“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欢什么比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察,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我一边讲解一边根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欢拍球比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比赛。【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实现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的设计意图。】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现代教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方式。

  3

  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在想一想、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探究习惯,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开展比赛,反馈深化。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先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根据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我根据条形统计图,宣布比赛的冠军。再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知识。】(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巩固,加以拓展。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呢?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

  4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我让学生观察“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总结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四、说板书设计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我立足发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一年级教案数学2

篇八: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第7页《亿以内数的写法》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共有32名学生,其中男

  生19人,女生13人,新转来两名学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较好的接受新知识,在三年级的数学期末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另外多数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都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内容分析:《人口普查》包括1、亿以内的读法。2、亿以内数的写法。3、比较数的大小三个知识点。本教学设计是针对亿以内数的写法而备的。《亿以内数的写法》是在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材出示了四幅情景图,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同时补充了一些其他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四、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3、找到数级,明确每一级各个数位上必须填满数字的原理。(一个数开头不能写0)六、教学课时(人口普查的第二课时)教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七、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二)探究新知1.整万数的写法。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课件)a.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78、44,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b.练习:写出下列各数五万、六千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2.含有万级和亿级两级数的写法出示题目(课件)a.提问:三百零八万四千这个数有几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学生尝试写数。b.师生小结亿以上的数的写法。(让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则)。①弄清有几级的数。②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数。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八.课堂练习写数(课件出示)九、全课总结,作业安排。1、总结多位数的写法(课件出示)2、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写数的。(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一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3、教材第6页第2题、教材第7页第2题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来自百度网站)十一.自我问答: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

  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

  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学具准备:

  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挑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

  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汇报: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3)比一比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条边和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4)折纸验证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

篇九: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数学小学一年级教案

  数学小学一年级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学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12页《路(前后,左右)》二、设计意图: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在设计时以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重视和强调学生学的过程为重点,教师主要起点拨引导作用。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不但能在图上找到最近的路,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三、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四、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五、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6小组的示意格子图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亚和小巧)今天他们是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的,你们愿意吗?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起来读读看。(依次出示:前、后、左、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左右。(出示课题:前后左右)齐读课题。数学小学一年级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

  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3、小结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8、间休:幸福拍手歌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猜一猜。2、完成练习一1、2题3、欣赏图形。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数学小学一年级教案篇3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

  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

篇十: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多篇)

  第1篇:一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数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高楼、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小鸟、;..个数是8的有……小树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板书设计;数一数12345678910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第二课时:比一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

  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三)、教学“多些、少些”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

篇十一: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带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

  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教学重、难点]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

  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1、数一数(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2、摆一摆(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2)从右边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尺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

篇十二: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找圆形课题:找圆形课型:新授课试讲人:张玲娟学时:1学时备课时间:20某某-6-11授课时间:20某某-6-1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图案

  为圆形〕。2、能力目标:幼儿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那么,并能独立画出

  圆形。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1、指导幼儿了解圆形的特征,并让幼儿能在图案中找出圆形。教学难点:1、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画出圆形。教学方法: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教学准备:1、假设干个圆形实物图〔硬币、眼镜、手表等〕2、铅笔、白纸〔学生自备〕3、几张缺少轮子的图片教学过程:1、引题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大家想不想

  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教师:“小朋友们,有谁告诉我这些是什么呀?〞〔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认识这些东西,那大家看一看这些东西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都是什么形

  状的呀?嗯,对了,大家真聪明,这个就是圆形。〞教师:“小朋友们认识了圆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师学习画圆啊?拿出大

  家带来的笔和纸,跟着老师一起来,好不好呀?小朋友们,注意哦,画的时候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哦!〞〔教师提醒小朋友平安问题〕

  2、找圆形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呀?这些车子能开吗?为什么能开或者不能开呢?〞〔师生互动〕呀?教师:“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助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大家都学到了什么是圆形,那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圆形,然后指给爸爸妈妈看,好嘛?那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教学反应: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所学知识。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3、通过选择适宜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设计思路:1、表达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

  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今天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四、数的组成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五、稳固练习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六、游戏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小学一年级数学

  ()+20=30()+10=15()+()=302、夺红旗比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②、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珠子下面写数。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3、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快乐,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快乐,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教学30+2

篇十三: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关

  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

  是100。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

  力。设计思路:1、体现数与生活亲密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动

  身相识数。课前支配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特性化地学习。数数中激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敬重学生的特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今日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挚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

  车。我平常喜爱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小挚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

  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

  到20?(指名数)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

  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小挚友们真聪慧,今日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相识100

  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相识二、数100以内的数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很多的羊在玩

  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原委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

  上的主题图数一数)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

  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老师边演示学生

  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老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三、学生操作学生拿出打算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四、数的组成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视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五、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六、嬉戏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驾驭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打算: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沟通、爱好导入1、老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挚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20+10=10+()=30()+20=30()+10=15()+()=302、夺红旗竞赛①、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挚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②、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3、爱好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实力真棒,老师很兴奋,你们还

  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师:好,那就让我们接着努力吧!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视察师:谁能告知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挚友叫小明,小明可喜爱喝牛奶

  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殊好,特殊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兴奋,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师:你真棒!那谁来告知老师,应当怎样列式?老师依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3、教学32-2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当怎样列式呢?老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师:谁能告知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引导学生采纳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激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4、教学2+30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慧?老师板书:2+30=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相互沟通,最终全班沟通汇报。三、学问点拔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四、实践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①、老师先摆小棒,学生仔细视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摆演,集体订正。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②、老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a、30+5=b、6+40=c、46-6=老师激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订正。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2、看图列算式①、老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沟通,探讨。如图:先摆摆出再摆拿走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终集体订正。五、巩固与拓展1、数学小嬉戏(小马过河)师:今日,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情愿用自已所学的数学学问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生:情愿!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嬉戏图)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才智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需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终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激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学问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特别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欢乐。2、小结你们今日过得欢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学问呢?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3教学目标:

  1.基础学问基本技能:让学生发觉、经验、探究图形和数字简洁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驾驭找规律的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操作、推理实力。2.数学思索: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实力,并合理、清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看法:培育学生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视察、试验、揣测、推理等活动发觉图形和数字简洁的排列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爱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兴奋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美丽,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挚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美丽呢?为什么呢?2.学生探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探讨,各自

  发表不同的看法。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美丽,因为这样看起来很

  整齐。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

  好看。生3:小青蛙布置的美丽,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

  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美丽,因为小旗是一红一

  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依次。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那么你们喜爱哪一种就可

  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常常遇到的,(随着老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5.揭示课题

  师:看来规律的用处特别大,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相识规律1.视察主题图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爱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细致视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视察探讨,找出不同的规律。3.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每回答一组后,老师引导学生再细致视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再指名学生回答,在其次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觉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老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相互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美丽的教室里参与一场智力竞赛。1.涂一涂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安排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①学生独立表演。②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3.(1)找一找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生3: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2)帮帮他

  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日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情愿帮这个忙吗?

  学生主动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态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相互评价。)

  四、全课结束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4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实力和认数状况。(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驾驭分类的方法。(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化。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实力,初步驾驭分类的方法。难点:学会分类方法。课前打算(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二)学具:10根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老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日起先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学问,比如:相识数字、相识图

  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二)学习新课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

  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仔细看图,还能分清

  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学问。

  下面请同学们做相识新挚友的嬉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兴奋兴地来到学校。起先新的学习生活。大家细致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1)引导学生根据肯定依次进行数数: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2)数四周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3.学习分类。(1)看书上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2)出示图片: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老师圈上圈。(3)学生看书上图: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4.了解学生认数的状况。(1)看图回答问题: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3)老师带领学生打乱1~10各数的依次数数。(三)巩固反馈(1)看数摆小棒: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2)做拍手嬉戏:老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老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打算课。(板书课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嬉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爱好。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四周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

  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

  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思维实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5——找圆形课题:找圆形课型:新授课试讲人:张玲娟学时:1学时备课时间:20_-6-11授课时间:20_-6-14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图案为圆形)。2、实力目标:幼儿乐意参与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并能独立画出圆形。3、德育目标:利用视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1、指导幼儿了解圆形的特征,并让幼儿能在图案中找出圆形。教学难点:1、幼儿须要发挥自己的实践操作实力,学会画出圆形。

  教学方法:1、视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教学打算:1、若干个圆形实物图(硬币、眼镜、手表等)2、铅笔、白纸(学生自备)3、几张缺少轮子的图片教学过程:1、引题老师:“小挚友们,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玩的

  东西,大家想不想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老师拿出打算好的材料)老师:“小挚友们,有谁告知我这些是什么呀?”(师生互动环节)老师:“小挚友都很聪慧,相识这些东西,那大家看一看这些东西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都是什么形态的呀?嗯,对了,大家真聪慧,这个就是圆形。”

  老师:“小挚友们相识了圆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师学习画圆啊?拿出大家带来的笔和纸,跟着老师一起来,好不好呀?小挚友们,留意哦,画的时候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哦!”(老师提示小挚友平安问题)

  2、找圆形老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挚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呀?这些车子能开吗?为什么能开或者不能开呢?”(师生互动)呀?老师:“小挚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

  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挚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当画在哪里?”(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老师:“小挚友们,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大家都学到了什么是圆形,那小挚友们,今日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圆形,然后指给爸爸妈妈看,好嘛?那今日的课就结束了,小挚友们,再见!”教学反馈: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纳图片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简单让幼儿接受所学学问。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爱好和主动性,而且也会很好地熬炼幼儿的视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6教学目标:1、基础学问:基本技能:让学生发觉、经验、探究图形和数字简洁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驾驭找规律的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操作、推理实力。2、数学思索: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实力,并合理、清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看法:培育学生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视察、试验、揣测、推理等活动发觉图形和数字简洁的排列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爱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兴奋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美丽,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挚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美丽呢?为什么呢?2、学生探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探讨,各自发表不同的看法。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美丽,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美丽,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美丽,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依次。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那么你们喜爱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常常遇到的,(随着老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5、揭示课题师:看来规律的用处特别大,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二、引导探究,相识规律1、视察主题图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爱小青蛙呱呱布置的

  教室,请细致视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视察探讨,找出不同的规律。3、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每回答一组后,老师引导学生再细致视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再指名学生回答,在其次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觉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老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4、同桌说说: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相互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美丽的教室里

  参与一场智力竞赛。1、涂一涂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安排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

  影订正。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①学生独立表演。②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3、(1)找一找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

  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生3: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2)帮帮他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日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情愿帮这个忙吗?学生主动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态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相互评价。)四、全课结束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7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能依据供应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4、通过相识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教学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是多少。教具、学具打算:课件、展示台、给每位学生打算数量为100的物品。教学设计理念:向学生供应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育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师:我们以前相识过哪些数?(0—20),谁能从0数到20?(一生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2、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得,其实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要用到数数,你能说一说吗?(略)〔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

  学问。〕3、师: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65位),自己亲自数一

  数。(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学生汇报,确

  定有不一样的)师:谁情愿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其

  他同学跟着一齐数,结果是65位同学。)师:在刚才数人的时候,39的后面是多少?49的后面是

  多少?59的后面是多少?你怎么想的?师总结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数班级人数,体现数数的方法:

  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1、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数数。数什么呢?数的东西就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快拿出来看看吧。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喜爱吗?2、师:现在听清要求,请很快的数出10个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细致视察,10个呀,就这么多。师:请你再数10个出来。

  师:现在是多少了?师:再细致视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师:请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视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生猜(略)师:那么究竟有多少呢?请你细致数一数。(学生起先数桌上的物品,有糖、枣、沙枣、棋子、小棒、铅笔、玉米粒等。)3、学生汇报数的结果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十个十个数的?)师:刚才谁都数的是100?请举起手。其实老师为大家打算的每个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们数对了。(学生兴奋地欢呼。)师:有的小挚友没有数对,我们给他找一找数错的缘由好吗?学生找寻出错的缘由:1、点的和数的不一样快2、数的物品太多,有时稍不用心会忘。3、转整十数时不知道是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

  100以内数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数数,渗透估数的方法,体会精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4、师出示100粒大米。谁来猜猜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

  师:看着这100粒大米,再看看四周同学桌上的100个物品,老师有些不明白,都是100,为什么有的堆大?有的堆小?

  生:因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师:刚才的100颗糖,100枝铅笔,100粒大米……我们都可以用数100来表示。(板书:100)〔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提高估数的实力。〕三、探究活动1、接数,数的组成师:请你数出35个物品,怎样摆放让人一眼看出来。可以利用老师供应给你的小袋和皮筋。(师事先在物品袋里装了小袋和皮筋)生数并摆出35个物品来。(老师巡察,指导)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再请一名装小袋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学生同桌相互检查,改正摆放错误。师:看着你们的35个物品,同桌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

  个十和几个一?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师:请你从35起先接着数物品,始终数到42个。师请一名数小棒的学生展示42根小棒的摆放方法。说

  一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理解数的组成〕师:从45数到63,6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师:请一学生说一个数,大家接着数。同桌再相互考一

  考。师:从88数到100,能行吗?〔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并会从随意一个数

  接着往下数〕师:同学们数数越来越好了,老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

  来看看。课件分别出示汤圆图和钢笔图。⑴说出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汤圆?(课件出示

  答案)⑵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说说想法,一共有多少枝

  钢笔?(课件出示答案)2、估数、数数、100数的组成课件出示动态的百羊图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羊?(生猜)

  师:究竟有多少只呢?你来数数吧!(动态的羊不好数,羊多不好数)

  师:谁能想个方法,能让我们比较简单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生想方法)

  师:出示把动态的羊10个10个圈起来,用栅栏围住,现在我们再来数一数。(生很快数出是100个)

  师:怎么这么快数出来了,生说出数的方法:10个10个数,数了10个十

  师:10个10是多少?板书:10个10是100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相识〔设计意图:进一步渗透估数的意识,体会10个10个数的优越性,并相识10个10是100,理数100的意义,突破学问的难点。〕

篇十四: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设计思路: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数100以内的数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三、学生操作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四、数的组成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五、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六、游戏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准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20+10=10+()=30()+20=30()+10=15()+()=302、夺红旗比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3、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教学30+2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3、教学32-2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4、教学2+30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教师板书:2+3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三、知识点拔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生:……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四、实践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a、30+5=b、6+40=c、46-6=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2、看图列算式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如图:

篇十五: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数学是一个须要不断思索的科目,教学成果很大一部分是在脑子里形成的,所以在课堂上不只是将一个算式或者一个公式交给学生,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视察、分析、思索的实力。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统计”等学问综合运用的状况。2、了解对“计算问题”、“人民币的相识”以及“位置与依次”等学问驾驭的状况。3、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学重点:了解对数学学问的驾驭状况教学难点: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今日我们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学生很兴奋)二、视察1、视察饮料区看看饮料区分3层,从下面数1-3层,你喜爱喝的饮料在

  的用具在哪?说说前后位置方案二:视察书上的文具区(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具,说对在哪行,

  2.驾驭加减混合的计算依次,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具、学具打算:1.老师打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三、学习新学问1.学习例1。(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老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老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老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改变,现在还有几只天鹅?老师协作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老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结合教材例1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4)学习4+3-2的计算依次。引导学生探讨: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改变过程确定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沟通探讨状况,并说出计算依次。依据学生的叙述过程

  在屏幕上的算式“4+3-2”中标明计算依次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老师:其次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学生:其次步是7减2,因为其次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

  数减去2,所以是7减2。2.学习例2。(l)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

  3只”连续改变过程的画面。(2)引导学生依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老师结合学生的

篇十六: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xx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__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3.总结方法。(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1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1.送小礼物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2.找数活动(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五、作业设计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2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__比__长、__比__短、__和__同样长或__比__高、__比__矮、__和__同样高。)4、练习P4。(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四、巩固练习。1、课本P5想想做做。(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六、作业。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3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2、预习P6比一比。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学用具: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1、出示情境图。(课件)(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生汇报,师板书:4÷2=2(张)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2)淘气、笑笑分苹果。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果,现在淘气、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3、引入。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几分之一。(1)涂一涂,感受。(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

  4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2、认识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求去做,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分数。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交流。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课件出示)(1)把一块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面包的三分之一,写作。(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4、分数的组成及读写法。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快到书上找一找。学生看书后,指名汇报,板书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导读。你还能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5、师小结。三、知识运用1、(书上54页下方)(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数。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55页第1题)。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55页第2题)。4、判断:(55页第3题)全班讨论订正。5、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55页第4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细心人,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数。板书设计:分一分(一)4÷2=22÷2=11÷2=(一半)分数:()3()分子——分数线

  5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4()分母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三、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二)探索交流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6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一、激趣导入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二、动手操作1、搭积木师: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可能已经有小朋友能说出其中几种形体的名称了。)2、分一分师: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小组合作分一分。?

  7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指名交流: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三、探索新知1、认识长方体?⑴、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它们的面是平平的。而且有大有小。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积木。?2、认识正方体主要和长方体比较,一样也是平平的面,但是这些面都是方方正正的,一样大的,我们叫它正方体。3、认识球可以让学生看看,想想,这个像什么?自己取取名字。摸一摸,它的面是曲的。4、认识圆柱摸一摸,上下两个面是平平的圆面,侧面是曲面。这叫圆柱。生活中见像圆柱一样的东西吗?——铅笔,吸管,柱子等等。?5、巩固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想这四个图形。现在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想一想是什么样的?再动手拿一拿。?四、巩固认识,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请你找朋友连一连。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朋友吗?2、“想想做做”第2题。?师: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教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3、“想想做做”第3题小红的弟弟把一些积木排成了一排,你看到了什么?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从左边起,第几个是球?第几个和第几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4、议一议。?如果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己见。五、总结

  8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

  9

篇十七: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1、导语: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2、讲述连加的含义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所以,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使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协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按顺序数数的方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1、初步感知(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2、数数交流(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能够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很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篇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理理解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但能够准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解“10”2、板书课题:10的理解。二、理解10(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介绍你数的方法。(能够一个一个数,也能够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2)数一数: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个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能够用10来表示。(3)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点子图。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整,再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填空:书上P67页,第1、2两题。反馈第1题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2题呢。

  (4)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9和10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10比哪些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5)区别10和第10

  自己画一画表示10的物体:画o,画好后请同桌同学数一数校对。师拿出学生刚才画的圆OOOOOOOOOO,给左起第10个O画上黑色和右起第10个O画上红色。

  (6)10的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练习,说说写10与以前写的数有什么特别?

  三、10的组成

  1、10的组成

  (1)同桌合作,学习10的组成,一个分,另一个记录。归纳10的组成。

  (2)10的组成有几种?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可用手指强化记忆

  2、练习巩固:

  (1)击掌组成10(2)说数组成10(3)连线:P65做一做(4)10的组成和分解的使用如套圈活动:练习九第3题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增长了什么本领?五、课后小记: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如,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篇十八: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1/1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1、初步感知(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2、数数交流(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2/11

  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

  3/11

  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11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1、认一认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2、选物体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

  5/11

  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

  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二、(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

  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三、(实践操作)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

  围,摆一摆。1、用钉子板围。2、用小棒摆。四、(课间活动)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

  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6/11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3、数一数。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篇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

篇十九: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P>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5篇

  数学不仅仅是解题。把新奇的解题方法挂在嘴边,还不如把常规的解题方法记在心里。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⒈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⒉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⒊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重点、难点⒈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⒉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上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上课用的卡片放进这个箱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我找到卡片吗?(出示神奇的箱子)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

  师:这可是个神奇的箱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提示,第一个提示:卡片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师:卡片在3盒子的上面它在哪?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卡片)你们真能干,都能当小侦探了。刚才我们一起寻找卡片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上下(教师板书上下)。二、自主探索,合作解决⒈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出现小鸟图片,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屏幕上出现老树,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小鸟又说:“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那么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⑴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与前面同样的图,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哪组安排得又快又合理。⑵学生4人一组交流合作:把3只小动物的图片,合理地安排在各层房间里,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⑶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⑷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③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的方式多种:奖给发言的学生一朵红花;奖给小组成员每人一朵红花;为安排房间合理的小组鼓鼓掌……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分析思考,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从中确定出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安排方法。)⒉深入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⑴同学们看图,现在3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能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这种位置关系来说吗?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呢?现在请同桌之间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学生反馈的结果可能有:①小鸟在上面。②小松鼠在上面。③小松鼠在下面。④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评价要用鼓励性的语言。)⑵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①指名说。②同桌互说。贴: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⑷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⑸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三、实践应用⒈运用新知解决疑问。⑴看图提问解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欢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学生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③汇报。(让学生根据书柜图中的现实情境,加深理解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会用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形式可以是:一生问,余生答。如果学生表达得不是很有条理,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有序地表达。⒉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⑴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⑵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⑶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儿歌的前两句在2号盒子的上面,生:1号盒子。师:儿歌的后两句在2号盒子的下面。生:3号盒子。(揭示儿歌内容,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四、总结全课,收获“上下”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吧!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服务员。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急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二、知识探索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2、汇报交流、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3、试一试:_*4、二次小组学习: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5、汇报交流、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6、试一试:比大小。(第6页/1)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第7页第2题)2、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⑴按顺序填数。(说说表格有什么特点)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再说说有什么特点。⑶根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实际是根据规律填数)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四、小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五、总结六、作业板书设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26〈3167〉4989〈90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再比个位,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通过猜数游戏,初步感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数感。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情境图“小小养殖场”创设了一个猜数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词语描述,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对比新旧教材,新版教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如丰富了主题情境图,加入了羊和兔,让学生在猜数游戏中感受“多得多”“差不多”等词组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在练习中,则删除了猜数游戏。在对新旧教材的反复对比解读中,进一步体会教材的设计意图,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描述,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大量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学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又能让学生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设计:一、直观感受,体会意义

  师:同学们,如果这三杯多少不同的饮料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杯呢?为什么?引出“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比较中初步体会这些词组的意义。】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1.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师:在这个小小养殖场中住着哪些小动物,说一说,谁多?谁少?能试着用这些词组把它们之间多少的关系描述得更具体些吗?2.交流对比,初步体会。让学生独立尝试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组描述鸡、鸭、鹅三者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的数字解释这些词组的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中逐渐过渡到对数字抽象的比较中,发展学生的数感。】3.新知运用,点拨引导。(1)出示兔子图,18,26,90,97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在提示下进行猜数,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设计意图:在对新知的巩固运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逼近的数学思想。】(2)羊的只数与鹅差不多,羊可能有多少只?让学生先说一说差不多是什么意思,猜一猜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最后从70、26和3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扎实新知1.结合生活实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词组说一说。2.猜猜老师的年龄。3.猜数游戏4.猜一猜糖果有多少颗?【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两倍的多少,但学生在没有学过100以内加减法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口算出28的两倍大约多少有相当的难度,因些将原有教材中28更改为30,降低了题目的难度。】5.比一比【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描述。】四、谈谈收获。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4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实物操作。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1+3=4方法二:13-3=1010-6=4方法三:9+()=13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出示:14-9=12-9=17-9=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3)全班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十几减9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三:9加(4)等于13。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5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投影仪、不同长度的铅笔若干、刻度尺。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言语导入。师:通过同学们,我们每天在这间教室里学习,讲台是老师的好伙伴,课桌是同学们的好伙伴,今天,这两位伙伴有话要对大家说呢?大家听吗?录音:大家好!我是讲台,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长,小朋友们能告诉我吗?还有我呢,我是课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长,亲爱的小朋友,你们能告诉我吗?

  二、新授1、桌子有多长。(1)估计活动。师:小朋友们,请大家先用手比划一下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2)实际测量。教师询问:同学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学生回答可以用东西量。(3)讨论交流。让学生来说一说刚才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桌子有多长。学生们说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师总结:原来大家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这样说起来真是麻烦。那有没有办法使测量的结果都一致呢?生说:可以用尺子来量。(4)认识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认一认。

  师讲解:让学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个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即1厘米。让学生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指甲盖、鼻孔等)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1)引导示范。师:首先我们应找到0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准它,看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再把它读出来。让学生想想,有时候一枝铅笔不会刚好是政厘米数,该怎么办?应该读出较为接近的整厘米数即可。(2)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二、完成练一练。1、第一题:先估计有多长,再量一量。2、第二题:蚂蚁搬豆。3、第三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三、全课总结。今天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比的方法。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测量的工具,教师及时补充。指导学生任意测量,再全班交流。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推荐访问: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 教学设计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