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2023年孟子名言解释3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3-02-27 19: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孟子的名言解释1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孟子名言解释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孟子名言解释3篇

孟子的名言解释1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扩展:第18课《孟子》复习试题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1.体恤( ) 2.域( )民 3.寡( )助

  4.忧患( ) 5.畎( )亩 6.拂( )士

  2.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E.行拂乱其所为 人则无法家拂士

  3. 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4. 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成语

  1.多助之至

  2.失道者寡助

  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6.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7.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的因素是什么?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佚。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语段中加横线的词。

  (1)故

  (2)是

  2.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3.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作者是 ,他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野芳发而幽香

  3.下列各句中“故”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温故而知新

  C.桓侯故使人问之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文中的“亲戚”古义是 ,今义是 。

  5.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6.“得道”为什么重要?请举例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①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②不能治士③,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①馁:饥饿。②士师:法官。③治士:办案。

  1.根据短文判断该文出自 ;孟子主张“行仁政”,我们学过的 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他这一思想。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比其反也( )

  (2)则冻馁其妻子(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是什么?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池非不深也( )

  (2)委而去之( )

  (3)以天下之所顺( )

  2.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侑道者多助

  B.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委而去之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辍耕之垄上 攻亲戚之所畔 跳往助之

  3.文中空缺处按照原文填写。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曰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予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曰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3)齐人固善盗乎( )

  (4)叶徒相似( )

  (5)晏子入见,立有间( )

  (6)逸而知人之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略作评析。

  答案

  1. 1.xù 2.yù 3.guǎ 4.huàn 5.quǎn 6.bì

  2. C

  3.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1.至商无上至理名言2.寡不敌众寡廉鲜耻

  5.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6. 这样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使他无所不能

  7. 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民贵君轻

  8. 1.(1)所以 (2)这种人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略

  9. 1.孟子 战国 2D.A、D 4.内外亲属 专指族外亲属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略

  10. 1.《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等到 凄于和孩子

  3.如果法官不秉公办案,如何处置

  4因为孟子连用两个事例类比,将宣壬置于无路可逃的尴尬境地,宣王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

  11. 1.(1)护城河 (2)放弃 (3)归顺、服从

  2.B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1)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2)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4)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定能胜利

  5.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因为盂了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本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民心所向”以及“人和”就是行“仁政”的结果。因此,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2. 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涞才改变主意

  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

  之

  13. 1.其/实味/不同

  2.(1)捆绑 (2)座位 (3)偷(4)自白地(仅仅、徒然、只) (5)一会儿(6)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农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5.示例:晏子机镏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日知错能改。

孟子的名言解释2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扩展:第18课《孟子》复习试题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1.体恤( ) 2.域( )民 3.寡( )助

  4.忧患( ) 5.畎( )亩 6.拂( )士

  2.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E.行拂乱其所为 人则无法家拂士

  3. 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4. 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成语

  1.多助之至

  2.失道者寡助

  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6.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7.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的因素是什么?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佚。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语段中加横线的词。

  (1)故

  (2)是

  2.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3.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作者是 ,他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野芳发而幽香

  3.下列各句中“故”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温故而知新

  C.桓侯故使人问之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文中的“亲戚”古义是 ,今义是 。

  5.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6.“得道”为什么重要?请举例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①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②不能治士③,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①馁:饥饿。②士师:法官。③治士:办案。

  1.根据短文判断该文出自 ;孟子主张“行仁政”,我们学过的 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他这一思想。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比其反也( )

  (2)则冻馁其妻子(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是什么?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池非不深也( )

  (2)委而去之( )

  (3)以天下之所顺( )

  2.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侑道者多助

  B.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委而去之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辍耕之垄上 攻亲戚之所畔 跳往助之

  3.文中空缺处按照原文填写。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曰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予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曰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3)齐人固善盗乎( )

  (4)叶徒相似( )

  (5)晏子入见,立有间( )

  (6)逸而知人之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略作评析。

  答案

  1. 1.xù 2.yù 3.guǎ 4.huàn 5.quǎn 6.bì

  2. C

  3.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1.至商无上至理名言2.寡不敌众寡廉鲜耻

  5.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6. 这样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使他无所不能

  7. 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民贵君轻

  8. 1.(1)所以 (2)这种人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略

  9. 1.孟子 战国 2D.A、D 4.内外亲属 专指族外亲属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略

  10. 1.《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等到 凄于和孩子

  3.如果法官不秉公办案,如何处置

  4因为孟子连用两个事例类比,将宣壬置于无路可逃的尴尬境地,宣王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

  11. 1.(1)护城河 (2)放弃 (3)归顺、服从

  2.B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1)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2)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4)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定能胜利

  5.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因为盂了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本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民心所向”以及“人和”就是行“仁政”的结果。因此,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2. 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涞才改变主意

  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

  之

  13. 1.其/实味/不同

  2.(1)捆绑 (2)座位 (3)偷(4)自白地(仅仅、徒然、只) (5)一会儿(6)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农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5.示例:晏子机镏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日知错能改。

孟子的名言解释3

  (1)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4)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gu)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6)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8)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10)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12)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4)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15)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推荐访问:孟子 名言 解释 孟子名言解释3篇 孟子的名言解释1 孟子的名言解释100句 孟子的名言解释100字 孟子的名言解释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