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工作要点> 正文

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3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2-24 12:40:04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3篇)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之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把教育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并有效运用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3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3篇)

篇一: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之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把教育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并有效运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作用认真制定学校章程及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的认识、问题及对策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基础,学校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直接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完全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方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学校如何面对和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应当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校。因此,本文就如何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做一些探讨。

  一、对依法治校具体内容的理解。何为依法治校?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中强调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那么,政府与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依法治校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规定并制约着其他方方面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权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过去是单纯的隶属关系,今后应转变为自主权与行政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在法律关系上平等、管理职能相异的、学校法人与机关法人之间相互协

  调、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法律上讲,依法治校体现一种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

  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组成,依法治校的主体是指以各种方式参加这一法律关系,并在其中享受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它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这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有哪些?必须由法律来确认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形式加以保障。这就是依法治校的内容。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1、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可以说,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依法治校对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继续教育尚不发达,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3.依法治校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

  力。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国的发展,战后日本的倔起,都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战后的日本,在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制定了完整的《学校教育法》,通过法治途径规范学校管理、发展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提高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

  三、对依法治校工作的一些针对性策略。(一)当前依法治校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我国教育法制还不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比较滞后,教育管理还普遍存在着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的问题。在一些干部中,还存在着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概念:一提法治,首先想到的是治民,立法首先是给老百姓立规矩,执法首先是管好老百姓,普法首先是教育老百姓,似乎与干部关系不大。除了以上认识上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2、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3、学校管理中还存在依靠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现象。4、民主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5、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在全面理解依法治校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十分必要。(二)对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一些想法。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加大教育系统

  的“四五”普法教育,切实加强教育执法监督和依法治校工作,在有关高校开展试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因此,我对如何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提出如下一些思考:

  1、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在依法治校过程中,从学校管理内部来说,学校管理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管理者应当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与体制,树立起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2、加强学习宣传,增强法制观念。学法是基础,用法是关健,依法治理是目的。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学校管理者应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传纳入重要工作职责范围。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可以在学校教职工中经常开展法制讲座;可以开展各种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以及把法庭审判现场搬到学校等。让广大干部、师生增强法制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

  3、健全管理体制。要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管理体制。

  ⑴制定《学校章程》,统领学校管理。依法管理学校事务是依法办学的核心内容。学校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有

  法可依是基础,因此实施依法治校,必须做好基础工作,要有属于学校内部的“立法”,即制定一部《学校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制定的全面规范学校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教育教学、人事、财务活动等重要制度的自律性文件。《章程》的制定应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适应本校未来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得到学校广大教工的支持和认可,并在教代会上获得通过。

  ⑵完善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民主决策制度、各部门工作规范、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奖惩制度、校内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制度,等等。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推进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

  4、推行岗位责任制。依法治校不单是领导的事情,需要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及所属教职工要严格依照《学校章程》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能与岗位职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学校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强化依法行政。学校管理者在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管理,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实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范围,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6、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特别是在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干部当中,要经常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等活动来增强学法与教育的效果,例如:组织干部们到监狱去参观,通过以犯罪人活生生的犯罪事实进行现身说法,剖析犯罪根源,分析违法原因,会使干部们得到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廉政教育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7、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对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要重视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要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在管理中要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例如:把学校招生、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涉及公众利益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人事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向教职工公开。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来限制、约束、监督管理者的权力运用。

  8、正确处理法与规章的关系。依法治校,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强调的是依法办事,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依法治校就排斥学校管理中的政策性规范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我们要把法制与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能动地相结合,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同时也不能完全排斥学校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其他手段。

  9、合理借鉴先进经验。为了使中国教育发展跟上世界潮流,必

  须要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我们应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国外的先进做法,学习发达国家学校管理中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

  这些年我国先后颁布了7部教育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规,为我国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自各级人大和政协的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开始执行以来,各级督导机构已经基本健全,我国的教育已逐步进入依法治教阶段。总之,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把教育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并有效运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作用,认真制定学校《章程》及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努力实现我国教育的振兴与科教兴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篇二: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当今社会,实现法治化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法治教育仍是社会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开展高校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大学生##犯罪现象依然存在,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撞人杀人事件、复旦大学##医学院林浩森投毒案相继发生.

  一、目前高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不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更加合理化,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得以不断增强.然而,整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依然不强,法制观念较为淡薄,近年来不断出现大学生##犯罪现象.我国高校虽然都开设了法律相关的课程,但是大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在这种思想导向下,高校学生很难具备很强的现代法律意识.在遇到需要用法律来解决的不公正待遇时,有的学生第一反应并不是运用法律武器,而是采取报复式的武力手段,这种错误做法甚至导致自身触犯法律.此外,有些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存在偏差,十分强调权利,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但是对义务的履行却

  1/5

  选择性忽略.〔二〕法治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高校教师法律素质直接影响法治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我国高

  校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一方面,教师内部结构有待优化.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于是众多学校对法治教育都是大班授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高校法治教育专业性较强,一些教师自身研究深度不够,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使得大学生难以养成正确的法治意识.甚至还有少数教师脱离我国国情宣扬西方法律体系,引起大学生思想混乱,导致大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

  〔三〕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有待充实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有待充实与加强.一方面,在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课程内容大多是侧重于"技"的培训,多重视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宣读与讲解,忽略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而由于法律意识不强,导致"技"的培训结果也不尽理想.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法治课程教材基本一样,并没有针对不同专业或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选择性进行教学与讲解.导致现有法治教育课程内容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与兴趣,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四〕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有待改进法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需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

  2/5

  教育.现阶段,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将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放在同一门课程里面,对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往往采用传统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多数高校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以最快的程度接触到法律知识,然而也使得学生主要以考试为导向,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以法律的眼光看待社会,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一旦大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第一反应可能就不是采取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是法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弊端.

  二、改进高校法治教育的对策〔一〕高校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近年来不断出现大学生##犯罪现象,高校应着重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在高等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背景不一样,法律意识也不一样.例如,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法律意识较强,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对法律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导致大学生##犯罪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点,提高大学生整体法律素质.〔二〕高校应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法律素养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法治教育的基本

  3/5

  保障.首先,高校应不断优化教师内部结构.例如,引入法学专业的教师专门讲授法律基础的部分课程,既可以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比,又可以利用这些教师专业的法律知识使得大学生加深对法律的认识.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具有丰富阅历的法律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开展讲座,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实务与法律案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还对高校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有积极作用.此外,高校还应通过对现有法治教育教师进行培养,不断提升法治教育教师的法律素养.

  〔三〕高校应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充实法治教育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开展的法治教育主要是基于基础公开课,所采用的教材往往是教育部统一编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校在对这门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教师统一整理和编订辅助教学资料,如解读最新的法律法规条款、社会影响恶劣的高校犯罪案例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讲授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与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法律意识的内容,使得法治教育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此外,高校教师往往在进行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需要遵守的义务,而相对轻视教育学生拥有的权利,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出现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在法治教

  4/5

  育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做到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并重.〔四〕高校要改进教学方法,将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

  学有机结合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利

  于教师高效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高校法治教育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授课知识采用合适的科学教学方法,将模拟案件、角色扮演、辩论等多?N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启发学生自主接受法治知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之余,高校法治教育教学还可以拓展教学时空,利用网络和电视媒体进行电视课堂教学,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与.此外,高校法治教育应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教学,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开拓法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从而使得大学生更为生动的体会法律制度,提高自身法律修养.

篇三: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这导致老师习惯于利用单纯灌输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法律知识而学生的理解程度究竟如何反而教师并不看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案例教学较为匮乏整体的课堂表现也不够灵活多变所谓的法治教育似乎沦落成对单纯的法律知识的解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够充分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3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邓韵秋来源:《新智慧·下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目前,实现法治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其中开展法治教育是最重要的做法,特别是在高校中,法治教育是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分析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求高校法制教育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成为目前高校共同探索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根据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为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问题对策一、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自十四大以后,我国政府在推进法治化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如努力地完善法律制度、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在教育领域,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出了依法治校和发展法治教育的理念。对于我国各高校的教育活动来说,法治教育是其中极为重要一环。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经济政治事业的主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国家的未来[1]。其法治意识的高低以及接受法治教育的程度能够对于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大学生所接受到的法治教育是比较少的,不成系统。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积极总结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努力。二、高校法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学校方面1.法治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对于各校而言,其开展法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只有意识增强了,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加以学习。分析各高校的法治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其普遍暴露出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虽说各高校强调法治教育就是增强学生的法治理念、传授相应的法治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进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传授法律知识,错误地以为只要有了法律知识,学生们自然就知道如何依法办事了。2.法治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法治教育是一项“必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各高校教师总是错误地以为只要传授法律知识就完成了使命,不关注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论文当中简称为《意见》)指出,高校在开展法治教育时应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剖析各高校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其教育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落后,在教育进程中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2]。如此填鸭式的教育是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法治教育的兴趣的,对于学生以后融入社会会产生不利影响。(二)教师方面教学模式落后,很少开展实践活动。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即一直沿袭德育教育的老思路来推进教学,大多数的法治课教师也只是单纯侧重课本知识,忽略实际应用和相关操作。这导致老师习惯于利用单纯灌输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法律知识,而学生的理解程度究竟如何反而教师并不看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案例教学较为匮乏,整体的课堂表现也不够灵活多变,所谓的法治教育似乎沦落成对单纯的法律知识的解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够充分,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3]。一方面,这导致学生只会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对付测试,另一方面根本无法将相关知识同现实生活搭建紧密联系,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另外,法治教育同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学生往往是兴味索然,这对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提升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必然收效甚微。三、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一)学校方面1.对法治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高校首先要注意自身定位,要将重点放在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这一问题上,要强化其法治观念,大学生要知法懂法,更要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要求。尤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法治教育要让大学生明白,一旦遭遇各类侵权行为,一定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合理维权,必须要使其建立合法维权的观念。只有定位明确,才能确保高校法治教育达到理想效果,同时也为依法治校构建了充分保障。2.及时调整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高校上级主管机构包括学校自身应注意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对当前法治教育大纲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优化[4]。针对过去的教学内容要展开细致分析,如果相关内容确实能够起到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作用,则应注意继续留存使用;反之,则需结合当前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剔除或进行相应调整。法治教育的内容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门别类来设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讲解他们所需掌握的法治知识,而不是把所有的法治知识简单的概括讲解。分专业、分学生层次的设置法治教育的内容,也更有利于把法治教育的内容联系到生活的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理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教师方面1.提高教师的素质若想提升大学生法治素质,高校应当要在增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多下功夫。对高校来说,应不断拓宽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法治教师的整体素养。要注意加强教师培训,紧扣依法治国这一宗旨,高校法治教师应紧随时代脚步,同时高校还应当为教师从物质、时间等方面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促进其法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2.改革法治教育的教学形式高校法治教育课程的传授目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会利用课内讲授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我们应当注意对这一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教师来说,应受惠于网络,从中挖掘更新也更为丰富的素材,对各类焦点事件进行及时归纳,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法治教育教学中,案例分析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一方面,法治教育的课堂会因此变得更加生动,能够同现实生活搭建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用心,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法治教育并不是空中楼阁,透过普法教育视角来看,在课堂之外也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教育。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其致力于公众的普法教育,同时在监督执法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自身作用。该节目注重事件分析的同时加强了同社会大众的互动,同时将各类专业人士的点评融入其中,在节目中借助案例用通俗、平和的语言表现形式来进行法律普及和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形式。各高校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学校内部设立自己的“今日说法”,告诉大学生们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或者他们将来会遇到的法律问题,让他们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学习到各种的法治教育。参考文献:[1]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35~36.[2]蔡晶.浅析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J].科技信息,2011(31):389.[3]陈东旭.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4]宋冰.如何加强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J].学理论,2014(27):271~272.

推荐访问:高校法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法治 高校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