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财政粮食安全10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09 13:40:02 来源:网友投稿

财政粮食安全10篇财政粮食安全 我国“十四五”期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目录我国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粮食安全10篇,供大家参考。

财政粮食安全10篇

篇一:财政粮食安全

“十四五”期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目录 我国 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

 1 1

 一、我国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

 3 3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 3 (二)粮食储备能力明显提升 .......................... 5 (三)市场掌控能力持续向好 .......................... 6 二、粮食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

 8 8

 (一)粮食生产要素保障面临挑战 ...................... 8 (二)体制机制不能满足新发展阶段需求 ................ 9 (三)粮食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 10 (四)国际粮食供应链面临较大风险 ................... 11 三、政策建议

 ................................ ............

 12

 (一)建设高质量、综合性的粮食安全产业带 ........... 12 (二)构建高水平、一体化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 ......... 14 (三)建立高标准、系统性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 ......... 15 (四)打造协同、高效的粮食信息监管和应急响应保障体系 16 (五)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粮商和交易平台 ... 17 (六)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提升国际粮食贸易话语权 18

  粮食安全是构筑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之一,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到新的高度。中长期我国将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生产模式和生产结构加速调整。同时,我国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刚性增长,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粮食安全目标由保证数量转向提升质量,由产量导向转为竞争力导向,粮食安全政策由国内外单轨并进转为国内国外双向循环,粮食安全响应机制由事后协调完善转为事前预防联控。

 当前,制约我国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粮食供给体系适配性有待加强,粮食全产业链、价值链的现代化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总量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受地缘政治博弈、全球疫情流行和经济衰退等影响,国际粮食供应链呈现全球性收缩和区域内强化特征,世界粮食供需和贸易格局正加速调整,对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形成较大冲击。新发展阶段,如何统筹利用“两个市场”,提升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构建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

 现实问题。

 一、我国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储备能力、市场掌控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粮食安全从倒逼型的被动关注转为战略型的主动出击,牢牢掌握了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1.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我国粮食总产量由 19**年的*亿吨增加到 20**年的*亿吨,连续*年站稳*万亿斤台阶,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单产也由 19**年的****.*千克/公顷增长至****千克/公顷,增长了*.**倍;人均粮食占有量从 19**年的***千克提高到了***千克(见表*),超过国际粮食安全人均***千克的标准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与世界其他主要产粮国相比,我国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产量占世界产量比重较高,****年分别达到*****万吨、*****万吨和*****万吨,占世界产量比重分别为**.*%、**.*%和**.*%。****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万吨,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二(仅低于欧盟地区);玉米产量达到*****万吨,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二(仅低于美国);大米产量达到*****万吨,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

 一。近年来,我国小麦、玉米和大米的单产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年分别比世界平均单产高出**.*%、*.*%和**.*%。

 2. 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为稳定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粮食结构调整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政策的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升,我国粮食生产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形成了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种生产主体,有效推进了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20**年,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亿公倾(*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达*****万公顷,比上年增加**万公顷。其中,稻谷、油料种植面积较上年分别增加**万公顷和**万公顷;小麦、玉米、棉花、糖料等种植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

 3.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绿色生产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步,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升较为显著。分指标看:农业机械总动力由 19**年的****亿瓦增加至****年的*****.*亿瓦,增长了近**倍;有效灌溉面积也由*****千公顷增加到*****.*千公顷②。****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农作物病虫

 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效果显著,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以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自****年来均有较大降幅。

 (二)粮食储备能力明显提升

 粮食储备能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在粮食供求平衡关系中发挥了“蓄水池”和“调节器”功能。截至****年,我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亿吨,简易仓容*.*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年增长**.*%;食用油罐总罐容****万吨,比****年增长*倍,粮食储备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我国小麦、大米、玉米库存消费比均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生产国),****/**年度我国小麦、大米、玉米期末库存预计分别达到*.**亿吨、*.**亿吨和*.**亿吨,库存消费比分别为***.**%、**.**%和**.**%,比世界平均库存消费比分别高出**.**、**.**和**.**个百分点。

 1. 现代化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深入,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一方面,通过开展“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现代粮仓绿色储粮科技示范工程”等重点专项,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粮食仓储技术逐渐完备,现代化粮食储备体系逐步健全。另一方面,财政对粮食流通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粮食风险基金制度逐步完善,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进,粮库维修改造和智能化

 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此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粮食购销市场化稳步推进。

 2. 区域调配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不断加快粮食物流运输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了高效协同的响应机制和联动机制。一方面,不断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021 年*月**日最新实施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管制方式、监管内容、责任追究等进行系统性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升粮食流通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软硬件配套设施同时发力,高质量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和现代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显现雏形,物流运输更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和安全可靠,进而有效降低了粮食运输成本,提升了粮食运输效率。20**年,我国粮食物流总量近*.*亿吨,省内粮食物流总量近*.*亿吨,跨省粮食物流总量占全国粮食物流总量的**%左右。应对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 20**年为战胜新冠疫情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市场掌控能力持续向好

 1. 粮食自给率整体较高。粮食供求平衡关系是市场掌控能力的具体表现,粮食自给率是衡量粮食供求平衡关系的重

 要指标。我国用占世界*%的耕地、占世界*%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的人口。近年来,我国谷物产量持续增长,小麦和大米的自给率为***%,库存量均能满足*年以上的消费需求,进口主要用于品种和结构调剂。

 20**年以来我国玉米的平均自给率达**%,库存消费比大幅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通过国内循环可实现可持续供给,且适度进口保障了国内饲料用粮需求。农产品保障战略的实施,使我国棉、油、糖、肉等供给也保持相对充足。

 2. 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我国农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美、黑海地区等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农业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国际农业合作日益活跃。粮食企业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市场是当前的大势所趋和潮流所向,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背景下,我国不断开放资本市场,提高本国粮食生产加工与物流储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独立自主的跨国粮商体系已初见雏形,粮食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市场掌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20**年,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已超过***亿美元。

 3. 粮食安全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不断加强粮食供应链管理,逐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全球粮食供求系统和应急保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及时监测粮食市场波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粮食贸易与投资风

 险监测识别系统,能有效覆盖世界范围的粮食贸易、农业境外投资情况及国际粮油市场行情等信息,高效识别世界粮食政策走向、价格波动、消费动态和风险隐患。

 二、粮食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长,中长期供需总量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畜产品和饲料粮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玉米和大豆的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粮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制约我国粮食高质量供给,影响粮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依然存在。

 (一)粮食生产要素保障面临挑战

 1.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不 足 。

 土地资源作为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要素,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全国大部分耕地还处于“待提升”状态。截至 20**年,我国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尚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耕地可持续性生产危机加重。多数粮食主产区农地耕层变浅,华北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东北黑土地退化、华东和华中土壤板结和酸化、西南和华南重金属污染、西北土壤碱化和水土流失等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也是中长期粮食可持续生产面临的挑战之一。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 20**年人均水资源为****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四分之一;农业灌溉设施建设不完善,灌溉模式、灌溉管理制度与高质量发展还不匹配,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2. 社会经济要素结构性矛盾突出 。

 受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以及生育意愿下降的交叉影响,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不仅缺乏稳定的高素质就业大军,而且农技人员和管理人才存在现实稀缺和未来断代,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和“耕地抛荒”现象,对农业生产和粮食种植造成一定影响。资本投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农业基础建设资本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粮食基本生产和抗灾抗险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低,种子“卡脖子”问题突出。同时,农业科技应用与创新多集中于农业生产初始阶段,未能合理分配到粮食产业链的全链条。

 (二)体制机制不能满足新发展阶段需求

 1.粮食收储制度存在短板,流通体制支撑不足。效率和公平的缺失对粮食储备造成巨大压力。一方面,多元化储备模式导致巨大的储备规模,进而压缩地方储备空间,导致粮食储备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储粮存在权责不清及监管不力等问题,中央储备权一定程度上覆盖了地方储备权,两者存在储备体系功能的重叠和责任的重合,导致政策调控出现诸多负面效应,造成中央和地方资源的双重浪费。

 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影响粮食收储的安全稳定。此外,对于粮食的立法多集中在中央层级,缺少粮食和物资储备的地方立法,不利于对粮食储备进行全局监管。

 2.区域协调发展体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保障不足。粮食主产区“种粮歧视”心理未得到改善,粮食生产的跨区域财政补偿制度不完善,进一步拉大了粮食调出省份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影响其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当前,粮食主产区北移成一种趋势,粮食主要生产省份逐渐向北方省份集中,“北粮南运”趋势仍将延续。北方粮食主产区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未纳入跨区域生态利益补偿机制范畴,导致产销区差异进一步扩大。

 (三)粮食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1.粮食产业组织化和一体化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系统性不强,线性的“单链”组织结构不能满足新发展阶段产业链多元化需求;多数粮食产业市场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结合不紧密,核心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不强, 外溢效益不足;产业链集群组织管理水平不高,上下游主体的联结方式较为松散,生产环节存在衔接不紧、协同不够、效能不高等问题;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信息传输、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无法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的一体化生产。

 2.国际粮商市场垄断对粮食产业竞争力造成冲击。近年来,跨国粮商对国际粮源的垄断性不断增强。大型跨国粮商,如 ADM 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丰益国际和路易达孚等,完成了全球农业产业链战略布局,在粮种、贸易、储备、加工等诸多环节具有重...

篇二:财政粮食安全

参 毒 毫

 倔所 二 子 宪 考 考2008年第66期(总 第21 94期) 。。

 。。

 。。, 。; 一 l 一 目

 。。

 ~ ’

 “

 管理费的做法相一致 。

 为此 , 要实现 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 构 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 必须着力推动公共财 政体制改革 , 加快公共支 出结构的调整, 并切实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意味着 中央政府应该充 分发挥其将公共支 出向非生产性支 出如文教科 学卫生投资 、 工交 流通 部门事业费、 地质勘探费 等支出倾斜的带头作用 。但 由于文教科学卫生 支 出具有见效慢 , 投 资周期长 , 支 出单位收益非 独享等特点 , 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意将公共经常支 出向这些方面倾斜 , 因此 , 要做好两件事 :

 第一 ,

 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中央政府应充分发 挥其宏观调控职能, 合理安排财政预算 , 正确运 用转移支付手段优势, 促使地方政府加大此类投 入。第二, 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这就需要 各地方政府把得到 的财政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 使用, 注意节约, 杜绝和减少浪费, 并提高财政资 源的使用效率, 降低公共支出的“ 调整成本” , 切 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王华生摘 自《 河南 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2oos 年第 5 期《 政府公共支 与中国 经济增长》 )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 财政政策措施 王广 深 一、加大扶贫力度 , 提高农村贫困人群的食 品获得能力 。

 首先 , 加大对异地扶贫投入 。对生活在生态 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居民, 应采取异地迁移 方式, 改善其生存环境, 提高其生产和生活能力,

 以达到获得足够食品需求的能力。其次, 充分发 挥财政在扶贫中的经济杠杆作用。采取财政担 保和贴息等方式 ,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具有生产 能力的贫困农户发放贷款, 解决其发展生产的资 金瓶颈制约 , 促进生产 , 提高收入水平 , 摆脱贫穷 困境 , 提高获取食品的能力 。再次 , 建立 和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对失去劳动能力 的贫困 群众的救助力度。农村贫 困居 民有 的温饱还未 完全解决 ; 有 的身体虚弱, 抗疾病能力弱小; 有 的 收入低下, 积蓄少 , 家底薄 , 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应为其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 , 对失去劳动能力的 贫困群众 , 还应加大救助力度, 保证其 能获得足 够安全卫生的食品。

 二 、 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财政政策。

 1.增加 种粮 补贴 , 调动农 民种 粮积极 性。

 种粮补贴存在阀值( 使种粮劳动获得社会平均工 资和种粮资本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时的种粮补贴 量) , 当种粮补贴大于等于阀值时, 农民乐意种 粮 , 种粮积极性高涨 , 种粮补贴的激励效果显著 ;

 反之 , 当种粮补贴低于 阀值时 , 难 以调动农 民种 粮积极性 , 种粮补贴的激励作用失效。

 目前 , 种 粮补贴未能使种粮劳动得到社会平均工资( 农民 进城务工收入较高) , 并且种粮资本 的利润率低 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农民从事非农的资本 收益率 较高 ) ,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因此, 必须增加种 粮补贴 , 使之达到阀值 , 激发农民种粮热情 , 增加 粮食生产 。

 2.加强耕地 资源保护。首先 , 完善分税制 改革 。中央财政应加强对地方财政 的转移支付 力度, 使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 减少地 方政府被迫卖地的压力。其次 , 调整土地财政政 策。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出让金并将其全部收归 中央财政 , 由中央财政统一安排用于改造中低产 田、 提高耕地质量和产粮能力 , 而土地 出让支出 费用却由地方政府承担, 以降低地方政府出让土 地的收益, 制约其出让土地的冲动。再次, 加强 基本农田保护。把基本农田保护费列入财政预 算, 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活动的正常进行, 特别是 防止农村居民把农 田变成宅基地, 守住 l8 亿亩 耕地的底线。

 3.加 大对节能减排 的支持力度 , 保护好水 资源。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支持力度, 提高城

  锯所 掰宪考 考20 08年第66期(总第21 94期) 市污水处理能力 , 减少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

 4.加大对农 田水利建设投入 , 建设一批 高 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 田。农 田水 利建设要 由 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 , 逐步扩大 中央和省级农 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对以小型灌区 节水改造 、 雨水集蓄利用 、 渠道硬底化 、 防渗防漏 为重点的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 的投入 , 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 , 建设一批高标准 的旱涝保收基本农 田,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 确保农业增 产 、 农 民增收和 粮食安全。

 三、 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财政政策。

 加强对食品质量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 , 强化 其对食品质量的监管的职责 , 加快对食品安全监 管体制创新 ; 加强对食 品生产 、 流通 、 加工 、 质量 监督等部门协调与配合的支持 , 构建食品安全法 规标准体系; 加大对食品质量检验监测信息体系 建设投入力度 , 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质量检验监 测信息发布平台。

 ( 徐摘 自《 宏观经济管理} 2008 年第 8 期《 我 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及财政对策》 ) 建立健全我国灾害防御 与应急体系 李冬妍 自从非典以后 , 我国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突发 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所谓应急预案 , 就是根据 地震 、 洪水等突发性灾害 , 明确 主要牵头人和政 府各部门的责任 、 调用资源的不同权限和工作程 序 , 以形成有效的相互协调机 制, 这项对 突发公 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在 四川省抗震救灾过程 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 我国灾害防御与 应急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第一 , 目前我国政府中应对公共灾害的机构 分散在各级政府 、 各部 门之 中, 由于隶属关 系不 同, 相互之间很难横向协调和合作。日本在这方 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 公共灾害从 预报 、 防御 到救 治 , 有一整套全 国性的对应机构。随着地球环境 的恶化 , 巨灾发生的频率正在逐渐升高 , 且 由于 人 口密集 , 带来的损害也越来越大。我国应考虑 专门设立公共灾害治理的常设机构 , 形成一种常 态的、 统筹协调 的灾难预警与救援体系 , 从而加 强灾害的预测能力 、 救援能力与重建能力。

 第二 , 我 国目前巨灾风 险管理 比较落后 , 基 本没有灾害 的事 前防御 , 风险融 资体系 尚未 建 立 , 灾害发生后 , 几乎完全 由政府财政也就是纳 税人买单, 造成了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如何借 鉴国际经验 , 发挥政府和商业保险公 司的作用 ,

 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融资体 系, 是 摆在我国政府 、 保险实业界和学术界面前的一个 重要课题。据了解, 美国和法国都有较为完善的

 国家巨灾保险 , 其成功 的关键在 于通过市场与政 府两种基本手段的作用, 在巨灾损失补偿机制中 实现效率与公平。根据 巨灾损失 的大小及 区域 经济的承受能力 , 巨灾在补偿机制中分别由被保 险人 、 保 险市场 、 国际国 内再保险市 场 、 巨灾基 金 、 巨灾债券 、 政府救援 、 慈善援助 、 国际巨灾共 同体等逐层共同分担, 有效地从时间上和空间上 将巨灾的损失分散并使补偿成为一种更合理 、 更 经济 、 更可行 的财务安排。据报道 , 目前我 国保 监会正在对地震保险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 将适时 推出适合我 国国情 的、 更具操作 性 的地震 保险 制度。

 第三 , 应健全我国灾害管理 的制度 、 法规 和 政策 , 推动灾害管理 的规范化 和法制化 。以地 质灾害为例 , 这些年我 国地 质灾害 管理 特别是 监测预警成效 明显 , 但与发达 国家相 比地质灾 害防治体系及其相关制度还有不少有待完善之 处。建议健全地质灾害管理体制、 机制, 设置地 质灾害管理的专门机构; 建立政策性地质灾害 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 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与 救助机制。

 ( 徐摘 自《 财政与税务》 2008 年第 8 期《 对灾 后重建制定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 )

篇三:财政粮食安全

安全自查报告(共 8 8 篇)

 沙市区 2011 年粮食补贴自查报告

 根据鄂财商发【2011】

 一、我们自查基本情况。

 我们共抽查四个镇一个乡二个场,18 个行政村,走访农户 54 户,抽查情况表明,我区落实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工作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在省财政厅布置对“粮食补贴工作进行检查”工作以后,我们积极的向单位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检查组,安排布置直补检查工作。我们科室共 3 个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走村入户检查粮食直补工作。而且我们科室 3 名同志里就有2 名是女同志,她们是踏着泥泞,顶着烈日在乡镇走村访户。

 2 2 、直补资金存款折全部发放到户,直补政策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拥护。

 根据“四到户、六不准”的原则,我区印制沙市区人民政府2011 年关于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政策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26000 份,以乡镇为单位全部发放到户;“一折通”存折已全部发放到户;补贴资金已

 于 2011 年 3 月 31 日前足额兑付到农户“一折通”,全区兑付直补资金 1209 万多元;全乡 24270 户农户已全部享受到粮食补贴和综合补贴,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经过自查,无存在村组干部代领代发,也未发现收取各种费用、抵扣债务的行为。从这次自查结果来看,使广大农民对直补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直补政策热烈拥护,对直补工作满意,直补政策深入人心。

 3 3 、操作规范,手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

 根据省粮食补贴精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全乡区做到了《粮食直补存款折》发放到户,直补资金兑现到户;《补贴资金兑现底册》上签字齐全,手续完善,操作规范,并装订成册,妥善存档,专人管理,专柜存放。

 二、自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核实上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存在面积不实的现象。

 2 2 、宣传不够。在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死角,还有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存在。

 针对这次专项检查工作,我们认真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检查落实情况,没挤占、挪用现象,以后我们也会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惠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庞家堡镇 2012 年

 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自查报告

 根据宣财字【2012】1 号文件《张家口市宣化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12 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的通知》和宣财字【2012】9号文件张家口市宣化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12 年张家口市宣化区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我镇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并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切实抓好整改。为了确保粮食直补工作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在我镇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到每一户,不留死角,确保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经得起时间检验。按照省、市、区财政部门开展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进行检查的通知,我镇直补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直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我们利用三天时间,对全镇范围内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进行了抽查。现将我镇的自查自纠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况。

 我镇共抽查 16 个行政村,走访农户 68 户,抽查情况表明,我镇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区财政局布置对 “ 粮食补 贴工作进行检查 ” 工作以后,我镇直补工作人员积极的向镇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检查组,安排布置直补检查工作。我镇工作小组共 9 9 位工作人员,分为 3 3 组,走村入户检查粮食直补工作。

 2 2 、直补通知书、《致村民的一封信》全部发放到户,直补政策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拥护。

 根据“四到户、六不准”的原则,我镇工作人员将《宣化区人民政府 2012 年关于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政策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以村为单位全部发放到户,共计发放 4000 多张;补贴资金已于2012 年 2 月 17 日前足额兑付到农户“一卡通”,全镇兑付直补资金 809513.33 元;全镇 2950 户农户已全部享受到粮食补贴和综合补贴,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经过自查,无存在村组干部代领代发,也未发现收取各种费用、抵扣债务的行为。从这次自查结果来看,使广大农民对直补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直补政策热烈拥护,对直补工作满意,直补政策深入人心。

 3 3 、操作规范,手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根据省粮食补贴精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全镇做到了《粮食直补通知书》发放到户,直补资金兑现到户;《补贴面积、资金核对册》上签字齐全,手续完善,操作规范,并装订成册,妥善存档,专人 管理,专柜存放。

 二、自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补贴过程中,个别农户银行卡丢失,在补卡后未及时向我镇直补工作人员提供新的卡号,导致个别农户的补贴资金发放不下去。

 2 2 、宣传不够。在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死角,还有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存在。

 针对这次专项检查工作,我们认真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检查落实情况,没挤占、挪用现象,以后我们也会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惠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

 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自查报告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财建明电[2012]1 号)和《省财政厅关于转发的通知》(鲁财建[2012]22 号)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并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切实抓好整改,确保粮食直补工作和综合直补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到每一户,不留死角,确保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工作经得起时间检验,这次自查整改工作使我们充分认识直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我单位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立即针对“两补”情况,全面开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照文件,开展排查工作

 我单位根据文件精神,对事前审查、公示制度、是否虚报等行为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均未发现有虚报农户、代领代发的虚报冒领行为,也未发现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补贴金额、“一折通”账号等基本信息不符的情况,且严格执行了补贴村级公示制度,及时上墙公示。

 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协调,明确自身责任

 在“两补”发放及领取中,我单位无关于反映“两补”情况的信访件,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业务,明确自身在补贴面积核定、资金拨付、“一卡通”管理等各环节的职责,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等各部门的对接和协调,形成合力,做好两补发放工作,确保老百姓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为了彻底杜绝有关违规违纪行为,我单位将会加强补贴管理工作,严格管理、公示、督查制度,落实补贴资金专户、“一卡通”专人管理,及时在村务、信息网上公示相关情况,及时处理来访村民的信访情况、做好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加大对补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自查、抽查,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四、自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核实上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存在面积不实的现象。

 2 2 、宣传不够。在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死角,还有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存在。

 针对这次专项检查工作,我们认真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检查落实情况,没挤占、挪用现象,以后我们也会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惠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自查报告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财建明电[2012]1 号)和《省财政厅关于转发的通知》(鲁财建[2012]22 号)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并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切实抓好整改,确保粮食直补工作和综合直补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到每一户,不留死角,确保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工作经得起时间检验,这次自查整改工作使我们充分认识直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我单位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立即针对“两补”情况,全面开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汇报如下:一、对照文件,开展排查工作我单位根据文件精神,对事前审查、公示制度、是否虚报等行为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均未发现有虚报农户、代领代发的虚报冒领行为,也未发现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补贴金额、“一折通”账号等基本信息不符的情况,且严格执行了补贴村级公示制度,及时上墙公示。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协调,明确自身责任在“两补”发放及领取中,我单位无关于反映“两补”情况的信访件,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业务,明确自身在补贴面积核定、资金拨付、“一卡通”管理等各

 环节的职责,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等各部门的对接和协调,形成合力,做好两补发放工作,确保老百姓自身利益不受损失。三、严格管理,做好督查为了彻底杜绝有关违规违纪行为,我单位将会加强补贴管理工作,严格管理、公示、督查制度,落实补贴资金专户、“一卡通”专人管理,及时在村务、信息网上公示相关情况,及时处理来访村民的信访情况、做好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加大对补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自查、抽查,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四、自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核实上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存在面积不实的现象。2、宣传不够。在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死角,还有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存在。针对这次专项检查工作,我们认真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检查落实情况,没挤占、挪用现象,以后我们也会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惠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区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

 自查整改报告

 市财政局:

 接到甘财办明电【2012】4 号《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迅速在全区范围内展开自查自纠活动,并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切实抓好整改工作。粮食直补工作人员也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对全区范围内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进行了自查,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在我区兑现落实到每一户,不留死角。现将我区的自查自纠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 1 、安排有序、态度严谨

 在市财政局部署对“粮食补贴工作进行自查”工作以后,我局粮食直补工作人员积极的向局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检查组,安排工作人员到各乡镇检查粮食直补及综

 合补贴工作。自查情况表明,近年我区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无挤占挪用现象,也无信访案件发生。

 4 4 、自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补贴过程中,因为个别农户存折丢失,在挂失后未及时向直补工作人员提供新的账号,导致个别农户的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再就是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死角,有些农户对政策了解不全面。今后要加大

 宣传、清查力度,积极与村民沟通,使问题矛盾最小化。

 从这次自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民对直补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直补政策热烈拥护,对直补工作满意,直补政策深入人心。以后我局要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惠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平川区财政局经济建设股

 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

 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情况报告

 省粮食局:

 根据《云南省粮食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好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云粮发电〔2016〕18 号),我局对此高度重视,2016 年9 月 16 日接到省局通知后,及时签发电报,紧急通知各县区粮食局、发改局和普洱国家粮食储备库,按照省局通知要求,立即认真组织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9 月 20 日上午,全市十县(区)和普洱国家粮食储备库,都按省局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了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除澜沧县未上报书面报告外,其余各县(区)和普洱国家粮食储备库都上报了书面材料。现根据各地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情况,将我市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市对这次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对辖区内的国有粮食企事业和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如景谷县、景东县、江城县、西盟县由发改局、粮食局的局长或分管粮食的副局长带队对辖区内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检查。景谷县发改局在这次检查中结合县政府和县食安委的要求,从粮食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组织开展好这次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购销公司副经理、综合科、购销科等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积极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二、严格要求、认真检查

 根据我市各县区和普洱国家粮食储备库的自查报告看,我市粮食质量安全自查做到严格要求,认真检查:

 (一)收购环节

 一是粮...

篇四:财政粮食安全

1 -

 2 2022 年粮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对粮食安全工作的责任要求,坚决抓好粮食安全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粮食安全年度目标任务。现结合实际,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今年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工作考核力度、资金支持力度、技术服务力度,推进粮食安全高质量稳定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全力稳定粮食面积。一是重点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开展春耕备耕。摸清底数,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准备,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稳定发展。二是多措并举加强撂荒地复垦复种,积极招引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发展粮油种植。三是禁止耕地抛荒和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加强对禁止耕地抛荒的政策宣传,禁止抛荒耕地。在关键时期组织力量深入摸排,对可能抛荒的耕地逐户做好工作,鼓励以土地流转或社会化服务等方式,解决因缺劳力、缺技术等原因引发的抛荒问题。对抛荒耕地严格按照“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政策坚决不予发放耕地地力补

  - 2 - 贴。严禁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禁止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四是大力发展旱粮生产。在稳步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户充分利用耕地发展小麦、大豆、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

 (二)着力提高粮食产量。一是落实高产栽培措施。推广丰产性能好、抗逆抗病虫、适宜机械化、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提高杂交稻品种覆盖率,落实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二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建立与农业气象部门会商沟通常态化机制,及早制定防灾抗灾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三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抓好水稻二化螟、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做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工作,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防治。

 (三)强力提升粮食品质。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化试点工程。着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纵深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力发展绿肥生产,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高粮食安全生产目标。

 (四)推进粮食产业融合。一是深入开展社会化服务。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和社会化服务奖补政策,鼓励开展育插

  - 3 - 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稻谷收储烘干等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水稻+”高效模式。根据市场行情,稳妥推进低洼、冷浸、地力等级低的稻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稻虾或鱼、蛙、蟹、鸭等)。三是打造粮食全产业链条。支持鼓励乡内粮食加工企业提质升级,发展订单生产,鼓励有条件的生产基地购置稻米加工设备发展产、加、销产业融合模式。鼓励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提升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布局稳定。加强部门协作,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对违反耕地保护政策、破坏耕地和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成立由 XX、XX 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服务中心赵才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由乡农业服务中心、党政办、财政所配合实施。并实行班子成员包村责任制,负责联系和指导各村落实粮食安全工作任务。

 (二)加强粮食安全部门联动。为保障粮食安全,上下

  - 4 - 必须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加强协作,紧密配合,齐心协力完成 2022 年粮食安全工作各项指标任务。

 (三)加大粮食安全财政投入力度。设立粮食安全专用资金,指定专人专管,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宣传指导服务力度。要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着力传递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粮食安全会议精神。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积极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要严格执行粮食农药残留检测,确保粮食农药残留达标。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五)加强粮食安全考核力度。实行粮食安全目标管理,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粮食安全考核奖惩机制,将粮食安全纳入各村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畴。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粮食安全督导和检查。对粮食安全任务完成好的先进村给予表彰奖励,对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到位、未完成粮食安全的村除在年度绩效考核中扣分以外,并在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全年评先资格。

篇五:财政粮食安全

2 篇粮食安全状况工作报告范文 2 2 篇工作汇报总结

 关于全市粮食安全状况的报告范文〔1〕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现就近年来全市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汇报,请审议。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了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的顺利展开。我市连续 4 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xx—20xx 年全省排位分别在第二、第一、第三。20xx 年 x 月,我市代表全省接受了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联合检查组实地检查,受到检查组高度肯定。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精心安排布暑,压实工作责任。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统筹各方力量,综合推动。成立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13 个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把粮食安全责任制纳进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每年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市政府先后印发实施《关于落实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看法》《xx 市落实落实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每年印发实施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方案、考核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层层压实部门和

 县〔区〕责任。特别是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胡元坤市长定期不定期召开指挥部调度会议,分析解决粮油生产、运输、疫情防控方面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全市疫情应急指挥部生活物资确保工作会,安排布暑保供稳价工作。市级相关部门快速行动,强化价格监测,及时投放储备粮油,确保了市场稳定。

  〔二〕严格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稳定耕地保有量。出台实施《xx 市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全市 20xx 年耕地保有量 x 万公顷,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x%。加大土地整理力度。20xx 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x 个,新增耕地 x 亩。严格防止耕地“非农化〞。划定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两区〞x 万亩,划定地块数据上图入库、建档立卡,成果通过国家验收。提升耕地质量。出台《xx 市20xx 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方案》,20xx 年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 x 万亩。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和节水工程建设。20xx 年黑龙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 x 万元,醴泉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 x 万元。经 xx 市 20xx 年水资源公报统计,去年我市有效灌面为 x 万亩。

  〔三〕落实扶助政策,确保粮食产量。足额落实扶助资金。20xx 年,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 x 万元,拨付稻谷目标价格补贴 x 万元。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化。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社项目 x 个,总投入 x 万元。

 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项目集中连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投入资金 x 万元。强化推动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建设。制定《xx 市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2 年〕》,完成投入财政资金 x 万元,培育家庭农场 x 个。强化科技兴农。扎实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 x%。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x%。整合川农大等多方资源,组建水稻优质高产攻关专家团队。展开水稻“一优两高〞生产比赛,引进示范 x 个水稻新品种。20xx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x 万亩,较 20xx 年增加 x 万亩,同比增长x%;粮食总产量 x 万吨,较 20xx 年增加 x 万吨,同比增长x%。

  〔四〕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产业。认真落实市委“加快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布暑要求,积极创建知名品牌,构建辨识度高、影响力强的“省字号〞特色产业。积极展开“中国好粮油〞行动,组织 xx 新宝家粮油等企业参加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及“天府菜油、香飘九州〞全国推广活动。20xx 年,新注册粮油商标 x 件,同比增长 x%。

  〔五〕强化粮油储备,稳定市场供应。落实地方粮油储备。落实市、县级地方储备粮 x 万吨,储备油 x 吨;重新核定小包装大米 x 吨、菜籽油 x 吨,储备粮超过省下达最低储备规模。完善储粮基础设施。20xx 年,实施低温粮库升级改造项目 x 个,总投资 x 万元,全市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低温、

 准低温储粮总仓容 x 万吨,占全市标准仓库仓容 x%;升级改造粮库智能化项目 x 个,总投资 x 万元,省、市、县库区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建设县级质检机构 x 个,总投资 x 万元。健全粮油供应网络。落实粮食应急加工企业 x 家、储运企业x 家、供应网点 x 个、配送中心 x 个。革新粮食产销合作形式。与牡丹江市等签订粮食产销长期合作协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用地尤其是耕地的需求,不可避免会对粮油生产带来冲击。同时,20xx 年度我市纪委监委查处的 x 起涉粮案件,也反映了我市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小、散、弱,管理方式落后的现状,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市粮食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城市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矛盾。我市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圈,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引进重大项目多,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对耕地保护形成较大压力。

  〔二〕比较效益下降与种植意愿之间存在矛盾。粮食、蔬菜、水果的亩均纯收益,分别为 x—x 元/亩、x—x 元/亩、x—x 元/亩,存在非常显然的比较效益差,农民不愿种粮食,甚至出现了无粮村、无粮乡镇,非粮化现象特别。据统计,20xx 年,全市乡村缺粮人口超过 15%。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粮,撂荒现象特别。城市资本到乡村从事粮食生产难度大,粮食规模化种植不够。

 〔三〕本地粮食品质不高与粮食高品质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受气候、土壤、种子等因素影响,我市粮食在质量、口感等方面较东北及江苏、河南省等地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全市城镇居民普遍食用东北优质大米和河南小麦粉,粮食加工企业从省外购入的粮食基本是东北精米。市场对优质口粮的需求量约占 x%。

  〔四〕粮油财政投入与地方财力不够之间存在矛盾。粮油种植存在的比较效益差,客观上需要各级财政加大对粮食种植保护补偿力度。粮油储备具有公益性,国有粮油企业盈利能力低,需要各级财政加大对粮油储存、替换费用投入。而我市地方财力薄弱,且种粮、储粮涉及面大,财政对粮油产业的投入仍显然不够,财政投入引导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强化。

  〔五〕粮企改革滞后与严格管理之间存在矛盾。目前,全市辖区共有国有粮食企业 x 家,其中本地企业 x 家、x 个库点,大多分散在乡镇。粮食企业小、散、弱,管理制度不落实、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特别。近年来,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对粮油储存管理在数量、质量、财务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各类监督检查增多,客观上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压实县〔区〕政府责任。以粮食安全责任

 制考核为抓手,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确保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依据领导班子变动状况,及时调整充实粮食安全领导力量。从强化耕地保护、确保播种面积、提升粮食产量、落实粮食储备着手,夯实粮食安全确保基础。

  〔二〕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布暑,按照国省用地政策从严要求,不断修订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和占用耕地论证、听证及公告制度,用制度建设推动构建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强化建设用地报批检察,不符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占用条件不办理审批,对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三〕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大对东坡、仁寿两个粮食园区的支持,把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集粮食生产、观光、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粮食产业示范园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强化与川农大、xx 高职院、粮科所等院所的合作,为院所提供科研实验基地,把院所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粮食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品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加大对粮油产业的财政投入。加快建立健全“两区〞种粮补偿长效机制,加大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政策扶持和种粮保护补偿力度,确保多种粮、种好粮。落实好市、县〔区〕地方粮食储备计划任务,通过财政兜底、金融支持等

 手段,确保市、县〔区〕级储备全部落实到位。逐步实现储备粮油替换执行承储企业保管与政府替换分开政策,由承储企业负责保管储备粮油,政府给予保管费补贴。逐步提升财政对市、县〔区〕粮油替换费用补贴。强化现代储粮技术和监管科技建设财政投入,确保储粮安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五〕配齐配强行政监管力量。按照粮食安全责任制要求,从机构编制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强化市、县粮食监管力量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监管能力。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粮食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震慑效应。

  〔六〕做强做优国有粮油企业。把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纳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出台实施《xx 市关于深入县〔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争取用 2—3 年时间,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妥善解决老职工社会保险问题,稳定企业队伍。激励国有粮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究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从粮油替换和盘活闲置固定资产资源上入手,抓好储备粮油主业以外的市场拓展,拓宽企业经营渠道,强化市场竞争力。

  20xx 年保粮食安全工作汇报范文〔2〕

  今年以来,全县粮食系统认真落实执行中央“六稳〞“六保〞的方针政策,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布暑要求,认真做

 好保粮食安全工作。现将工作展开状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粮食储备状况

  全县现有国有粮食企业 x 家,储粮站点 x 个,主要承当国家政策性粮食、省级和县级粮食储备工作。现有政策性粮食 x 万吨,其中,省级储备 x 万吨,县级储备 x 万吨。

  二、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小麦收获前后,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认真分析小麦产量、品质,进行预产预购分析,通过挂网销售等办法,积极腾仓并库参加国家政策性储备粮收购工作。

  2、强化粮食监管检查。今年以来,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领导每月分别带队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巡查督查,并结合六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展开春季粮油安全大检查的通知》、《20xx 年六安市春季粮油安全大检查交叉复查工作方案》和《六安市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对国有企业和政策性粮食租仓库点认真查找储粮安全上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核实问题整改状况,评估整改成效,促进确保粮食安全工作有序展开。目前,我县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质量稳定、数量真实。

  3、完善应急体系和粮食价格动态监测体系。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县已公布《xx 县突发粮食事

 件应急预案》〔霍政办秘〔2021〕216 号〕。目前,全县共建应急供应网点 x 个,建设应急加工企业 x 个,落实粮食应急加工能力 x 吨。全县共落实 x 个粮食价格动态监测点,配备价格监测员 x 名,重点监测面粉、大米、食用油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每周采集 x 次数据,全年监测上报 x 次,定期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总,及时反映我县粮食市场的供需动态。

  4、加大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在我县最大限度地收购国家政策性粮食,解决农民卖粮难和收储矛盾问题,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加大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安徽皖粮购销有限责任公司长集储备库 x 万吨仓库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我们正积极向省财政申报 x 万吨仓库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xx 县虽然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但仓储网点多而分散,仓容严重紧缺,收储矛盾十分特别,仓储设施条件极其落后,仓房和水泥晒场等陈旧破损,大部分仓库建设年代久远,许多仓库“超期服役〞或者“带病工作〞,老仓库仓容占总仓容量一半以上,既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不能保护农民利益,基础设施急待改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保粮食安全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加大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应急确保体

 系,加大对储存粮食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我县储存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安全,质量可靠、数量真实。

篇六:财政粮食安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潘   岩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 ,但仍存在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 ,需要从生产、 流通、 消费等不同领域采取更有针对性、 更有力度的综合措施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词:粮食安全 ;政策支持;流通体系 ;节约用粮  2008年以来 ,随着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一些国家出现了“ 粮荒 ”。而近年来我国由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粮食库存充裕 ,因此粮食市场稳定 ,食物供给丰富 ,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必须看到 ,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稳固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仍比较多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 ,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 ,而耕地、 水资源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将日益突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未雨绸缪 ,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 ,从生产、 流通、 消费等不同环节采取更有针对性、 更加有效的综合措施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现状看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关研究表明 ,有效灌溉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单产的首要因素。我国不仅人均水资源数量少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全国 81%的水资源集中在占耕地 36%的长江及以南地区 ,占总耕地 64%的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却仅占有 19%的水资源 ,且承担着全国约 40%人口的粮食供给任务。由于目前农业灌溉多数仍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 大水漫灌等方式 ,因此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仅为 30%左右 ,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 ,这更增加了农业缺水的程度。虽然近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额度逐年增加 ,但总的支农力度仍然不够大 ,特别是由于对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投入较少 ,造成目前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普遍严重老化 ,损坏、 报废现象严重 ,一些粮食主产区甚至连完整配套的进村入户的土渠渠系都没有 ,这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大隐患。因此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首要任务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 ,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应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重点支持建设乡村之间、 田地之间的水利设施 ,包括排灌设施和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 ,以尽快建成功能完备的乡村农田水利系统。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积极开展雨水积蓄利用 ,支持农村水窖建设。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 新办法 ,采取奖励、 补助等形式 ,特别是对农民购买有关设备和所需材料等给予适当补助 ,调动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为确保村内各项必要的水利工程建设能顺利进行 ,应抓紧完善村级“ 一事一议 ”制度 ,可选择部分地区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试点。同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不同区域、 不同作物、 不同土壤 ,结合生态—52—   潘   岩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环境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实际 ,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技术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扩大节水粮食品种和种植面积。(二 )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使用国 ,年化肥施用总量近 5000万吨 ,占世界总量的 35%左右。由于在施用环节上普遍存在着用量盲目、 施用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 ,使得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 30%左右 ,每年损失的氮肥高达 1000多万吨 ,相当于 2000多万吨尿素 ,价值 400多亿元。特别是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 ,化肥使用不平衡 ,使得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已平均降到 1% ,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215% ~4%的水平。目前全国农田中缺磷地面积占 59% ,缺钾占 23% ,缺磷钾占10%。许多地方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局部地区出现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现象 ,个别地方的土壤重金属检出率高达 90%以上。由于耕地污染 ,全国每年损失粮食约 50亿公斤。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边际效用也持续下降。据调查 , 20世纪 50年代我国每公斤化肥可生产粮食 15公斤 , 70年代则降为 9公斤 ,而到 90年代则仅为 7公斤左右。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 作物生长需肥规律和不同肥料效用等因素 ,合理选用肥料种类 ,确定施肥数量 ,优化施肥结构 ,把好施肥时间 ,改进施肥方法 ,大幅度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应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 精准施肥、 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施肥技术 ,促进化肥施用由通用型复混肥向专用型配方肥方向转变。尤其要积极探索促进广大农民在粮食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有效激励机制。目前 ,农民在生产中用化肥替代有机肥 ,一个重要原因是化肥使用方便、 节约劳动力以及可使用的有机肥减少 ,而有机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业农户中兼营畜禽养殖业的越来越少。因此 ,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 ,鼓励和扶持规模化养殖场或一些专门企业对畜禽粪便、 厩肥等进行集中加工 ,生产成类似化肥性状的有机肥 ,廉价销售给农民使用。这样既可以减少畜禽粪便带来的污染 ,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 ,并可逐步改善耕地土壤性状。(三 )加强并调整种粮补贴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是保障种粮农民获得稳定、 较高的种粮收益。近几年实行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深受农民的欢迎 ,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 5年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近几年农资价格和人工费用等均较大幅度上涨 ,水稻、 小麦、 玉米等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 6%~8%的速度攀升 ,造成种粮成本上升、 效益下滑 ,影响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积极性。据国家有关部门抽样调查 , 1995—2007年 ,水稻、 小麦、 玉米三种粮食作物亩均物质费用由 17813元上升到23819元 ,亩均人工费用由 116107元上升到 155180元 ,增长幅度均超过 30%。山东、 河南、 安徽三省农业部门的调查显示 , 2008年夏收小麦亩均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分别增加 7018元、 91元和 71元 ,而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农资增支综合补贴每亩不足 63元。因此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供求形势 ,以及化肥、 农药等农资价格的上涨情况看 ,要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应在继续实行目前各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 ,出台按农民交售商品粮数量而给予其相应补贴的新政策 ,即农民在交售商品粮时 ,可以再得到一笔与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的货币补贴。通过实施这样的政策 ,既可以保障销售粮食多的农民得到更多的收入 ,从而激励其更多、 更好地种粮 ,又可以有效地促使当前部分农民粗放式种粮行为的改变 ,还可进一步调动种粮大户、 规模化种粮合作社和生产粮食企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应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 ,以保护和激励其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还应逐步扩大实行最低收购价的粮食品种和区域范围 ,参考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 ,切实发挥其引导粮食生产、 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和影响市场粮价走势的功能。二、 科学规划布局 ,建立高效率的粮食流通体系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固然重要 ,但随着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初步形成和—62—产能的不断增强 ,以及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 ,对粮食跨区域流通能力的要求越《 农业经济问题 》 (月刊 )  2009年第 1期   

 来越高。粮食流通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1993年和 2003年我国粮食市场上曾出现过的两次较大波动 ,这两次波动都是在粮食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 ,造成粮价较快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粮食流通能力不足 ,使主产区的粮食不能及时运达主销区。目前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 ,例如 ,近几年当市场粳稻价格较高、 供不应求时 ,黑龙江省作为粳稻主产区却积压存储了较大数量的粳稻陈化粮。由于粮食流通能力不足 ,使得一些产区生产出的粮食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从而直接挫伤了当地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对主销区来说 ,如果因为粮食不能及时运到而出现买粮难 ,不仅会促使粮价快速上涨 ,还会引发连锁反应 ,引起整个市场不必要的波动。因此 ,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在解决好粮食生产总量、 结构平衡问题的同时 ,努力解决好粮食流通问题 ,使所有需要粮食的地区都能及时得到所必需的粮食。只有这样才能说实现了粮食安全。目前我国粮食流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粮食运力和相关设施不足。我国粮食中长距离运输主要依靠火车和船舶 ,跨省粮食运输主要通过铁路直达运输和铁 (路 )水 (海 )联运两种方式。受铁路运力瓶颈的制约 ,粮食的铁路运输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东北地区有些粮库的请车兑现率仅为 10%左右。由于粮食铁路运价为国家定价且价格水平偏低 ,而粮食海运价格已经放开且价格水平偏高 ,因此铁路运粮的需求仍然很高 ,而海上运输发展较慢 ,海运比例仍然偏低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二是粮食接发装卸设施不足。相当多的交通枢纽、 港口中转仓容和发放设施不能适应运粮的要求 ,而且各环节之间衔接不畅。据统计 ,东南沿海 7个省份 (上海、 江苏、 浙江、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原粮流入量占全国流入量的近一半 ,但其接受能力却只占全国总量的 10%。由于中转设施落后 ,致使港口压船、 粮库压车现象普遍发生。三是粮库仓型及布局不尽合理。我国粮库以平房仓为主 ,虽然适于长期储存 ,却不利于粮食中转调运 ,尤其不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现有粮库受管理体制分割的制约 ,资源不能综合利用 ,销区粮库时有闲置 ,而产区仓容不足 ,不少粮食露天存放 ,极易腐烂变质。针对上述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粮食铁路、 公路、 水路运输能力的协调 ,完善不同运输方式的价格比例关系 ,在继续挖掘铁路运输能力的同时 ,加大海运和内河运输比重 ,鼓励和支持东北地区粮食通过铁海联运方式运出。积极发展中短距离的散粮汽车运输并使之享受类似“ 绿色通道 ”政策。二是加大政府对粮食物流设施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应对涉及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跨省粮食物流的建设 ,包括主产区散粮收纳、 集并、 中转设施、 运粮工具、 重要港口和内陆物流节点的建设采取投资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应急调控体系、 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提高粮食品质检测水平和粮食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项目 ,则应采取全额拨款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应加大对本区域内的粮食接发装卸设施的建设力度 ,提高粮食的中转和装卸能力。三是合理调整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政府储备粮规模布局 ,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 消费水平等因素 ,科学测算每个地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粮食需求数量和品种比例 ,以此为依据优化粮食的库存布局。新建粮库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主销区建设粮库时 ,应尽可能多建一些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立筒仓或浅圆仓 ,以提高储粮、 调粮效率。三、 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引导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不仅要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流通能力 ,还要靠节约用粮 ,尤其要靠最大限度地杜绝粮食浪费。目前 ,我国粮食生产、 储存、 加工、 运输、 消费过程中均存在相当大的损耗和浪费。有关研究表明 ,每年仅收获环节就损失粮食 2000多万吨 ,储藏过程中又损失粮食 2000多万吨。餐饮场所和家庭饭桌上的粮食浪费现象也非常严重 ,一些大学校园、 机关食堂、 饭店酒楼等存在大量的粮食浪费 ,令人触目惊心。有关研究表明 ,近年来北京、 上海、 武汉每天分别产生食品垃圾—72—   潘   岩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1600吨、 1200吨和 500吨;全国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由于讲排场每年损失粮食 250~300万吨。同时 ,作为白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每年酿酒消耗的粮食高达 2000万吨。如果把每年损耗和浪费的粮食加在一起 ,总量约为 5000万吨左右 ,约占粮食总产量的 10%。这就意味着如果将损失降到合理范围 ,每年可节约粮食 3000万吨。因此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引导 ,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粮。首先 ,应鼓励科技创新和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尽可能减少粮食在种、 收、 运、 储、 销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尤其要加大力度减少粮食在储存环节的损失和浪费 ,粮食收储企业应积极采用温控气控储存和机械通风储存等先进储粮技术 ,改造有关仓储设施 ,降低粮食由于霉变和陈化等造成的损失。同时鼓励粮食企业和专业协会等通过创办“ 粮食银行 ”等为农民提供代储和代加工粮食的业务和服务。农户储粮应积极使用先进适用的储粮新设施。对于在储存环节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企业和农户 ,财政应给予适当的补贴支持。其次 ,应大力推进餐饮业爱惜粮食、 节约用粮。机关、 学校、 企事业...

篇七:财政粮食安全

2022·05 决策指导 · 高层声音确保完成玉米水稻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 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明确 2022 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4月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好玉米水稻生产,确保完成稳产保供各项目标任务。胡春华指出,玉米不仅是重要口粮还是饲料的重要来源和许多工业品的原料,目前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全国各地都要下大力气抓好玉米生产,近几年玉米面积下降较多的地方要加快恢复,西南、西北地区要多途径扩大生产,东北、黄淮海地区要努力保持生产基本稳当前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地方农资下摆受阻,局部春耕备耕受到影响。3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打牢全年粮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粮小麦丰收,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紧盯不放做好农资稳价保供,毫不松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稳住农业基本盘,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中央财政将综合实施补贴、奖励、金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一是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二是支持新建666.67万hm 2 (1亿亩)高标准农田,扩大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三是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定,共同努力力争把玉米面积和产量稳定在去年水平上。要加强玉米深加工需求调控,明确供给优先序,严格控制玉米使用燃料化。他指出,要统筹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扎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在农村落细落实,确保不误农时把作物种下去、把春播任务完成好。胡春华强调,要坚持抗灾夺丰收,切实加强气象保障服务,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和农业防灾救灾,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要抓好化肥农药等农资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农业生产需要。

 (新华社)丰收基础。提出一是压实责任稳定春播面积。二是及早动员农民下田春耕。三是务实抓好春季田间管理。四是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五是推动农资加快进村入店。六是创新方式开展指导服务。七是及时搞好农机作业服务。八是大力推进科学防灾减灾方面内容。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益。四是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五是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支持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六是支持开展粮食油料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推动节本增效。七是支持建设一批粮食油料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粮油产业实现“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一体化发展。八是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投入,支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防治,做好小麦促弱转壮和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及时救助。九是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粮食种植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对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名言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篇八:财政粮食安全

局粮食工作总结 财政局粮食工作总结 第一篇_粮食局半年工作总结

 粮食局 2012 年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xx 粮食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县粮食工作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全县粮食安全”这一主题,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契机,全面推行粮食行政执法,加强粮食仓储管理,购销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等工作,认真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的推进工作,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2 年截止 5 月底我县粮食收购 xx 吨,粮食销售 xx 吨,食用油收购 xx 吨,食用油销售 xx 吨,优质专用粮定单面积 x 万亩。我县现有粮食储备 xx 吨,其中:省专储 xx 吨;县级储备 x2500 吨;中草药储粮 xx 吨。全县水稻“大三围”推广基地 5 个;粮食市场监测点 6个;新增农户科学储粮 1000 户;便民连锁店 10 户;农村储粮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5 个。抓好今年储备粮轮换工作。

 二、认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一)加强政务信息报送,提高政务信息质量,确保信息畅通,把政务信息工作纳入机关股室目标考核中。目前完成上报政务信息 29 期,舆情信息 5 期,工作简报 5 期。省、市媒体采用

 19 期,县级媒体采用了 9 期。

 (二)强化财务管理,确保国家财产安全。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指导督促储备库严格执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年初工作意见,促进企业搞好粮食经营机制创新,督促企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财产物资管理,严格按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办事,没有违反财经纪律情况发生,及时报送各类财务报表和财务预算工作,机关没有小金库现象。

 (三)抓产

 采用中草药防虫、保鲜,确保储粮安全,避免储粮、环境污染,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且应用安全、经济有效,比常规储粮保管费低 20%,粮食销售价格比普通储存的粮食高 10-15%。“绿色保鲜储粮技术研究”在大中型粮库中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该项技术利用温控和植物杀虫剂储粮、防虫、保鲜是粮食仓储技术的新途径,是粮食储藏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家粮食局、省、市粮食局、郑州粮院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市、县电视台分别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七)开展春季粮食库存清查,由市粮食局牵头,县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共同参与的 xx 年粮食库存检查 x 月 xx 日在 xx 全面展开,通过几天来对 xxx 粮食储备库储存的地方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进行认真清查,并与保管、统计、会计帐帐、帐实逐一核对,我县储存的各级次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

 真实、帐帐、帐实相符,粮食储藏安全,品质良好,管理规范,保证了地方人民政府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八)继续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加强全县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明确专人和股室对全县粮食企业的资产进行清查登记;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将原粮站资产私自转让、出租、变卖或占为已有,国有控股企业对外租赁必须严格报批手续,经县粮食局同意批准后方可实施;妥善解决企业遗留问题,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系统内,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改变机关作风,让上访为下访,主动解决遗留问题;对原企业退休职工人员名册及时向社保局上报,解决他们的新增门诊费问题和企业下岗职工医保等问题。对企业下岗职工现有住房还没购买的进行清理登记,报经有关部门审批,适时进行有偿转让。

 三、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

 今年 3 月 5 日是毛主席提词号召学习雷锋 50 周年纪念日,历经半个世纪,雷锋精神永久传承。xx 粮食局召开机关职工会议,对学习雷锋活动进行再动员,在全体干部职工向所联系的石碑乡红沙村贫困学生捐款后,党组书记、局长张华就立足岗位学习雷锋提出“八个要”。注意四个度,做好四件事。

 一要从大处着眼,培养宏观思维习惯。二要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三要多学多思,提高工作能力。四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与人真诚沟通。五要做到不枪功,不越级。六

 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兼顾工作和生活。七要有正义感和公德心。八要学会表现自己。在学会表现自己中注意四个“度”:一是注意表现的角度。二是表现的态度。三是注意表现的力度。四是注意表现的弧度。用“八个要”要求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教育干部职工争做一名优秀的机关干部。

 做好四件事。一是认真学习《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意见》,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 xx 在全国学习雷锋活动会议上的讲话,深刻认识理解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围绕 xx 县委县政府“经济强县、现代新城、幸福 xx”的目标,结合本职工作,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学习雷锋钉子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一心为人民,大公无私,立足岗位做好工作为 xx 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三是结合粮食局“挂包帮”工作,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开展农村访贫问苦、救助失学儿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四是组织粮食局职工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3 月 29 日,xx 粮食局机关学雷锋小组在 xx 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科技”活动,为过往群众发送《粮食流通管理条列》等相关资料 500 份,将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

 3 月 15 日下午,粮食局组织全体职工和下属企业省粮食储备库职工一起开展学习雷锋

 活动。学习有关学习雷锋的文件,学习有关学雷锋活动的先进事迹。现场开展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捐款活动,现场捐款

  元。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个人体

 会发言

 四、完成了“十二五”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确定“十二五”期间抓 xx 巡场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建设。

 五、建立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实现政府宏观调控

 粮食市场稳定,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粮食是百价之基,为了保证在特殊情况下粮食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确保粮食安全,xx 建立了《粮食供给应急预案》,预案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出现特殊情况时请示启动预案,由政府批准运用县级储备粮,由政府统一指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

 六、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

 进一步落实“三项制度”,既“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要求每个职工挂牌上岗,粮食行政执法人员挂牌亮证执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其他工作制度,参照先进地方和单位的标准,进一步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挂牌上岗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考勤和外出请假制、值班制度等机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粮食局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确立了党务政务公开的主体、主要内容、形式、等程序和监督保障。

 效能建设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廉洁高效、公正办事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坚持以股室建设为重点,把内设股室建设为团结和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股室;坚持以

 财政局粮食工作总结 第二篇_财政局工作总结

 财政局工作总结

 田区财政局 2002 年工作总结

 2002 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市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组织财政收入,实现财政预算收入目标这项中心工作,以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支出结构,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财政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预算执行情况

 ⒈ 预算收入情况

 2002 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 11489 万元,为年预算的 101%,比上年增长

 8.3%,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6933 万元,为年预算的 106.5%,比上年增长 11.5%,上划中央收入完成 6509 万元,比上年增长 3.9%。

 2002 年,我区的财税工作是任务重、矛盾多、困难大、收支平衡异常艰难的一年。但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确保了全年预算收入的全面完成。

 2002 年,我区对财税工作十分重视。由于经济回升不快、政策性增资因素较多、征管难度较大等,形势异常严峻,区几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帮助分析情况,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财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 2000 年财税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 2002 年财税工作进行部署,将任务分解到各征管单位,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征收的积极性。由于今年财政支出较大,为此区领导多次召开税收协调会,保证了今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年来,财税部门在立足挖掘自身潜力、堵漏增收上狠下功夫,强化征管手段,加强对预算执行动态情况的分析和监管,按月通报财政收入进度情况,切实做到以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一是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在四月份的税法宣传月中,各税务分局围绕“税收与公民”的宣传主题,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分局共话发

 展,同时,我们在区政府沿街两旁制作 30 个公益广告宣传灯箱,美化了城市,宣传了税法,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得到增强。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重点加强对建筑、房地产业的税收征管,建立了重点税源户台帐,对重点税源户每月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逐月登记,并撰写重点税源分析报告,逐步实现了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和税源资料的综合利用。营业税共完成 400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8%,增收 1100 万元。三是认真清查漏征漏管户。抽调300 多名税干对田家庵地区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共查出漏征漏管户近 2000 户,净化了我区的纳税环境,推动了税收工作向规范化管理方向迈进。四是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得到加强。我们把对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工作为今年税收增长点来抓,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应征营业税的征收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及时足额催缴入库,加强各种零星收入的清理入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⒉ 财政支出情况

 2002 年,全区财政支出完成 6833 万元,为年预算的 112%,比上年增长 23%,主要是今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性增资因素所致。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可用财力为 541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2%,增加 715 万元,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年来,我们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重点支出。我区按照省政府[皖政[2002]23 号]文件和市政府[淮府[2002]14 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界定和调整支出范围,改进支出方式,规范支出程序,提高支出效益,逐步建立起供给范围明确、分配科学、支出高效、监督有力、管理规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并结合我区实际,成立了田家庵区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方案并将于 2003 年正式启动。

 今年,我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三次调资。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平均增加 290 元。全区财政供给人口 2946 人,应发放工资 1300 万元。由于今年财政形势比较严峻,资金较为

  财政局粮食工作总结 第三篇_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六、加强财政监督,加大财务稽查力度。

 根据柳城政发[2000]3 号《关于彻底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文精神,重点对 5 个单位进行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 670 万元,实际入库 614 万元,追缴以前年度违纪金额入库11 万元。还对我县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检查,对 4 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 31.2 万元,其中坐支预算外资金 29.4 万元,截留预算外资金 1.8 万元,已追缴入专户 31.2 万元。

 七、认真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完成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产权登记年检工作,并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占用费的统计和收取工作。核实得国有资产租赁月收入共 13 万元,收取非转经占用费 4 万元。抓好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处置(包括无偿转让、出售、报废、报损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积极配合我县的企业改制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的评估立项、确认工作。

 八、认真抓好全县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对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做了全县持证会计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和财会人员职称考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修订后的《会计法》于今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从 4 月至 7 月,对全县财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分期分批轮训,培训会计人员 1065 人、单位负责人 216 人,从而使修订后的《会计法》在我县顺利施行。

 九、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经济是以种蔗产糖为主,财政结构单一,财源基础脆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由于财政历年赤字、财政负债仍居高不下。财政可用财力偏低,财政资金运作较困难,供需矛盾表面化,事业发展与”吃饭”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对各乡镇积极组织收入,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1、县、乡财政收入范围划得大,乡固定收入太少,不利于调动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2、机糖税不直接入乡镇金库、不能及时反映各乡镇财政的实际收入数,不利于各乡镇自主使用本级财政资金。3、乡镇虽设立金库,但本级财政资金的使用还是由县财政局预算统一...

篇九:财政粮食安全

眉改革.tif not exist! 页眉0.jpg not exist! 页眉000.jpg not exist!新中国70年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变迁与取向观察赵和楠 侯石安内容提要院从负向保护尧调整过渡到全面支持袁我国逐步形成以价格支持尧挂钩直补和一般服务支持政策为主的财政支粮政策框架袁有效提升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力尧宏观调控力和国际合作水平袁粮食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遥 结合中长期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及财政支粮的实际困境袁有必要采取如下改革举措以完善现行财政支粮政策院逐步推进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曰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袁释放补贴政策效应曰强化实施一般服务支持政策袁助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曰注重完善粮食主产区及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政策曰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遥关键词院粮食安全曰财政保障政策曰粮食生产中图分类号院F326.11 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3-7543渊2019冤11-0015-10基金项目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野粮食安全背景下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政策效果及优化研究冶渊17YJC790207冤曰郑州大学青年教师启动基金项目野小农生产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冶渊32220543冤遥作者简介院赵和楠袁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尧硕士生导师曰侯石安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尧博士生导师遥粮食安全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袁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野压舱石冶袁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遥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尧弱质性与粮食安全的公共性尧外部性袁客观上要求政府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予以扶持袁而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袁财政政策成为各国促进粮食生产尧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政策选择遥就我国而言袁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袁综合运用价格尧补贴尧直接投资等财政措施从粮食生产尧流通尧消费等领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遥 经过70 年的财政支粮实践袁我国以不到世界 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 20%的人口袁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袁有力地回答了野谁来养活中国冶的问题遥然而袁资源野红线冶尧生态野红灯冶及粮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仍挑战着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遥同时袁既有财政支粮政策亦暴露出诸如市场扭曲尧野黄箱冶政策规模临近微量允许上限尧政策效应递减等问题袁亟待调整完善遥一尧新中国 70 年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演进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袁我国财政支粮政策整体上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袁并与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遥渊一冤1949要1977年院多取少予尧负向保护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袁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袁党和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遥面对国内工业资本积累不足尧国外支援资源有限的状况袁由农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便成为当时的现实选择遥同时袁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财力分散的问题袁为确保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袁国家财政实施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遥在此背景下袁财政对农业呈现多取少予尧负向保护的阶段性特征遥如表 1渊下页冤所示袁尽管 1950要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特别策划 COLUMN FOR CELEBRATING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15

  页眉改革.tif not exist! 页眉0.jpg not exist!1972 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绝对规模呈现波动增长趋势袁但农业各税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均大于 1袁表明这一时期农业部门对财政的贡献大于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袁即财政对农业呈负向保护状态遥不可否认的是袁这一时期国家财政仍给予了粮食产业一定的扶持遥首先袁1953 年中共中央作出叶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曳袁对粮食实施统购统销政策遥 1958要1965 年袁国家先后四次提高粮食统购价格 咱1暂 袁并于 1960年起对主要产粮区实施加价奖励政策袁从而提高了农户从事粮食生产和向国家交售粮食的积极性 咱2暂 遥 针对粮食统购统销过程中出现的购销价倒挂的问题袁国家在流通和消费环节上实施购销差价补贴尧城市职工价格补贴等遥 其次袁我国自 50年代起开始实施国营拖拉机站机耕定额亏损补贴政策袁并对农药尧化肥实施购销差价补贴袁以助力粮食生产遥 最后袁国家财政注重扶持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项目袁促进农村合作生产组织发展遥如表 1 所示袁1953要1977 年袁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由0.11 亿元增至 15.99 亿元袁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曰1959要1977 年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则总体呈现先递减后增长趋势遥尽管国家财政在粮食生产尧流通及消费环节均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袁但受国家工业化战略及自身财政实力的影响袁这一阶段国家财政对粮年份农业各税渊亿元冤财政支农支出渊亿元冤农业各税/财政支农支出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渊亿元冤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渊亿元冤1950 19.10 1.99 9.60 要 要1951 23.35 3.67 6.36 要 要1952 27.35 2.69 10.17 要 要1953 27.51 2.99 9.20 0.11 要1954 33.13 3.98 8.32 0.21 要1955 30.72 5.82 5.28 0.37 要1956 29.65 7.70 3.85 0.58 要1957 29.67 7.99 3.71 0.72 要1958 32.59 9.34 3.49 0.37 要1959 33.01 22.05 1.50 0.69 10.071960 28.04 33.73 0.83 4.14 15.921961 21.66 31.01 0.70 5.00 16.031962 22.83 19.29 1.18 3.77 4.401963 24.00 22.19 1.08 5.42 2.481964 25.89 20.92 1.24 4.76 2.731965 25.78 17.29 1.49 5.39 0.551966 29.55 19.11 1.55 7.59 0.611967 28.95 16.12 1.80 5.26 1.411968 30.02 12.89 2.33 3.27 1.311969 29.56 14.87 1.99 4.50 1.871970 31.98 15.91 2.01 4.73 2.031971 30.86 19.65 1.57 6.36 2.771972 28.37 25.10 1.13 7.02 4.581973 30.52 35.49 0.86 12.54 6.431974 30.06 38.23 0.79 13.73 6.881975 29.45 42.53 0.69 13.99 9.161976 29.14 46.01 0.63 13.92 11.191977 29.33 50.68 0.58 15.99 12.35表 1 1950要1977 年我国农业各税及财政支农情况数据来源院叶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曳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统计资料渊1950要1995冤曳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特别策划 COLUMN FOR CELEBRATING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16

  页眉改革.tif not exist! 页眉0.jpg not exist! 页眉000.jpg not exist!淤根据叶中国财政年鉴曳渊1994尧2004冤整理所得遥食产业整体呈现野多取少予尧负向保护冶特征遥渊二冤1978要2003年院调整过渡尧有序推进阶段改革开放后袁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袁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遥与此同时袁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袁财政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突破口袁实现了由财政包干体制向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过渡遥在此背景下袁国家财政综合运用价格尧支农专项资金等多项举措对粮食生产及流通环节予以扶持袁我国财政支粮步入野调整过渡尧有序推进冶阶段遥一是逐步推进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向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转变遥 1978要1993 年袁我国逐步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袁通过实施合同定购尧市场收购等举措袁逐步开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遥期间袁通过野减购提价冶野保量放价冶等措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袁进而调动了粮农生产积极性遥此后袁国务院于 1993 年发布叶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制度的通知曳袁根据补偿粮农生产成本且有适当利润的原则袁综合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袁对主要粮食品种实施收购保护价政策袁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袁按保护价格收购粮食袁以保护粮农利益遥二是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遥为解决主产区粮农卖粮难问题袁稳定粮食市场供应及粮食价格袁国务院于 1990 年出台了叶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曳袁被纳入专项储备计划的粮食统购价与结算价之间的差价贷款袁由中央财政予以贴息遥为支持粮食收储工作顺利实施袁国家于 1993 年统筹使用调减下来的粮食加价尧补贴款建立粮食风险基金袁在粮食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袁按保护价格收购粮食袁在粮食市价上涨过多时袁按较低价格出售袁二者差价由风险基金补偿遥同时袁粮食风险基金专项用于中央尧省级粮油储备利息尧费用补贴及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遥三是设立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袁实施财政贴息支农政策遥自 1986 年起袁国家先后设立诸如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尧丰收计划专项资金尧优质农产品专项资金等多项专项资金袁并对地方配套予以引导尧约束袁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遥同时袁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袁增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袁国家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渊后更名为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冶冤袁通过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以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遥此外袁国家通过实施财政贴息政策袁引导金融信贷资金用于支援粮食生产尧水利喷灌尧救灾备荒种子等项目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 咱3暂 遥四是财政支农比重先降后升袁逐步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入遥数据显示袁野五五冶时期渊1976要1980 年冤至野六五冶时期渊1981要1985 年冤袁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占比由 13.13%降至 8.8%袁野六五冶时期渊1981要1985 年冤至野九五冶时期渊1996要2000 年冤袁该项支出比重则由 8.8%持续升至22.58%遥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言袁1979 年财政用于农业基建支出总额达 62.41 亿元袁1980 年尧1981 年该项指标分别降至 48.59 亿元尧24.15 亿元袁此后直至 1989 年该项支出均持续低于 1979年支出水平遥 分税制改革后袁1994 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资金首次突破 100 亿元袁由 107 亿元迅速增长至 2003 年的 527.36 亿元袁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等方式支持农村野六小工程冶建设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淤 遥值得注意的是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袁农民成为直接缴纳税费的责任主体袁而 1983要1985 年野社改乡冶后袁基层政府在财力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以各种名义向农民收取费用袁农民承担野四税冶野三提五统冶等税费负担遥 数据显示袁1990要2000 年农民所承担税费负担由469 亿元增至1359 亿元袁人均税费负担则由55.8 元增至 168.4元 咱3暂 袁加之各种乱集资尧乱收费尧乱摊派等野三乱冶问题的存在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遥基于此袁中央政府于 2000 年起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袁实行野三取消尧两调整尧一改革冶政策袁并设立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袁以保障税费改革平稳推进袁逐步减轻农民税费负担遥 纵观该时期财政支粮政策演进及农业税费情况袁可以发现袁1978要2003年我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整体呈现野调整尧转变尧推进冶的特征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特别策划 COLUMN FOR CELEBRATING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17

  页眉改革.tif not exist! 页眉0.jpg not exist!渊三冤2004 年至今院全面支持尧改革完善阶段21 世纪初袁中央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尧城市支持农村和野多予尧少取尧放活冶的基本方针袁而分税制改革后袁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实力亦不断增强袁具备了对农业全面支持的必要财力遥基于此袁自 2004 年起袁中央连续出台 16 个事关野三农冶问题的中央野一号文件冶袁与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曳共同构成新时期粮食发展支持政策的制度框架袁综合运用价格尧补贴尧一般服务支持尧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强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遥同时袁针对财政支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粮食安全阶段性矛盾袁对部分财政保障政策予以改革完善袁最终形成了如表 2 所示的财政支粮政策主体框架遥第一袁实施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尧临时收储政策为代表的价格支持政策遥 2004 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袁为保障粮食充足供应并维护粮农收益袁国家对水稻尧小麦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袁并根据市场粮价情况先后于 2005年尧2006 年启动执行遥 政策实施十余年来袁针对该项政策所引致的诸如市场扭曲尧国内外粮价倒挂尧库存持续增长尧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袁国家通过平稳或逐步下调粮食最低收购价袁以释放改革信号遥此外袁为保护粮农发展粮油生产积极性尧维护粮油市场稳定袁我国于2008 年在东北地区启动临时收储政策袁该项政策实施初期主要针对玉米尧稻谷尧大豆尧油菜籽等作物袁2014 年国家取消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袁启动目标价格政策改革试点袁2016 年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袁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遥第二袁实施并改革系列挂钩直接补贴政策遥21 世纪初我国先后实施良种补贴尧粮食直补尧农机具购置补贴尧农资综合补贴渊农业野四补贴冶冤政策袁以有效提升粮农生产积极性遥伴随部分补贴政策效益的递减尧野藏粮于地冶战略的提出以及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涌现袁我国于 2016 年开始实施农业野三补贴冶改革袁将良种补贴尧粮食直补尧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冶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和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遥同时袁为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损失袁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生产能力袁我国于 2007 年在吉林尧内蒙古等 6 省区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袁补贴品种包括小麦尧水稻尧玉米尧大豆等袁对于中央规定的补贴险种袁保费由中央尧地方财政部门和农户共同承担袁随后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遥 此外袁2016 年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后袁我国在东北...

篇十:财政粮食安全

iddot;2014年第 10期1 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民以食为天,国无粮不稳。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丝毫都不能放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中央财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完善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保障机制,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1)不断完善种粮收益保障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自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3504亿元;实施种粮补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7646亿元;逐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累计安排财政资金 951亿元,支持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政策性粮食 3150多亿 kg;积极推广农业保险政策,累计安排补贴资金 266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年逾 8000亿元的风险保障。2014年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 1.1273亿 hm2,比 2013年增加 78.2667万 hm2,增长 0.7%。谷物播种面积是 9462.2733万 hm2,比 2013年增加 85.4133万 hm2,增长 0.9%。财政实施种粮补贴,促进了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的增加。(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累计安排 6184亿元,支持大型商品粮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累计安排782亿元,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 359kg/亩,比上年增产 0.56kg/亩,提高 0.2%。比 2003年的 289kg/亩,增产70kg/亩,提高 24.2%。财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促进了粮食生产单产的提高。(3)积极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储备和市场调控体系。截至 2011年底,累计剥离粮食政策性亏损挂账 2948亿元,年约减轻企业利息负担 177亿元。支持国家储备体系建设,累计安排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粮食风险基金等 3267亿元,地方掌握的粮食库存分别较 10年前增长 154%、96%。(4)建立和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累计安排资金 4620亿元,建立产粮大县奖励制度,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农业投资配套、消化政策粮食财务挂账,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2 存在的问题(1)现阶段我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十一连增”虽然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供求状况,但我国每年仍要进口大量的大豆和油料油脂等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 75%。(2)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后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一方面,受水、土地资源约束加剧影响,东北、华北主产区扩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成效、问题和建议罗安国(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摘 要:在中央财政的强力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十一连增”,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中央财政只有进一步健全粮食增产财政保障机制,在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的同时,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关键词:中央财政;粮食生产;成效;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8320 ( 2014 )

 10-0019-02The central financial support food production results, problems andSuggestionsLUO An-guo(Hunan Foreign Economic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5,China)Abstract: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under the strong support of grain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has got a "ten" ina row, but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nl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inancial securitymechanism, grain yields in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and local government,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grainmarket reg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vigorously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and agricultur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undamental changes to the way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 and to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all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to a new level.Key word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od production; results; problem; advice收稿日期:2014-09-16作者简介:罗安国(195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理论、资本市场。湖 南 农 机HUN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 41卷第 10期Vol.41 No.102014年 10月Oct.201419

 ·2014年第 10期大粮食生产前景堪忧。另一方面,由于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耕地质量全面下降,粮食单产提高难度加大。(3)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有待提高。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相比,种粮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粮食生产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税收和就业的贡献率较低,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不高。(4)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消费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受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城镇化等因素影响,粮食消费持续刚性增长,小麦、稻谷、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粮食品种消费结构矛盾逐步显现。“北粮南运”、产销分化特征更加明显,粮食流通成本增加,实现粮食供求地区平衡的难度加大。(5)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因素影响日益加深。国际主要粮食商资金雄厚、技术成熟、营销网络健全、产业链长,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和控制日益加强。早在 2011年,外资企业饲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量所占比重就分别提高到了16%和 46%。3 下一步政策建议(1)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切实落实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等资源的责任。一方面中央财政应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为重点,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在调整粮食生产结构、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方面的促进作用。完善产粮(油)大县奖励制度,逐年提高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水平,探索建立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快改革土地征占制度,完善“占补平衡”政策,坚决守住 1.2亿 hm2 红线。将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粮食产区明确划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严禁征占或改变用途。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区域利益调节机制,改革粮食产区党政领导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责任。(2)继续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调动农民种粮和政府抓粮积极性。中央财政应着力建立健全对农民的利益保护机制,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形成显著的政策导向。要以促进粮食生产和防范粮食风险为核心,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大力支持落实粮食收储政策,有效缓解农民“卖粮难”、 “储粮难”问题。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帮助农民防范化解种粮风险。(3)建立促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中央财政要支持改善农田基本条件,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着力缓解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要素“硬约束”。另一方面,中央财政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着力破解粮食增产“软约束”。增加安排农业科技经费,重点支持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为粮食不断增产提供了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种子工程项目,支持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科研能力建设,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提升良种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才能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4)积极推动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支持发展农机、植保、抗旱等专业服务组织,提高粮食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5)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确保粮食保供稳价。搞好粮食储备调节,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尽快启动“北粮南运”运输能力建设,提高粮食运输综合能力。加快高标准粮食仓储设施、国家级大型批发市场、粮食市场信息化和区域粮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充分运用财政贴息、运费补贴等政策促进产销合作方式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储粮管理体系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进口转储机制,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6)运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和促进国内粮食生产和加工业发展。探索设立中国海外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鼓励和支持国内大型粮食企业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到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和仓储设施,拓宽进口渠道,适当增加进口,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确保国内粮食流通市场话语权。大力扶持国内骨干粮食企业,打造专业化的粮食食品生产基地。完善期货交易制度,引导国内企业通过联合采购等途径,提高谈判能力。罗安国: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成效、问题和建议 设计研究20

推荐访问:财政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 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