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叫我如何不想她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16 14:00:2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_tty_u^}ێniu_?zۏiݸ?}ێ}5}u__y}׏i}_v_vi}_wiwۍ}]}߿_6]?}M}yM?w_4i_xi;uơ主任的翁文灏两位政府要员写信求助,祈其向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并直陈最高当局转达求援之意,信中饱含的惜才怜士、行侠仗义之情,读来令人耸然动容。时隔不久,梁氏兄弟就收到了朱家骅寄给傅斯年转交的蒋介石以其掌控的“特别经费”中赠出的两万元,以示救济。

然而,包括傅斯年、董作宾、陶孟和、李方桂、李济、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梁思永、童第周、岑仲勉、郭宝钧、凌纯声、芮逸夫、曾昭燏、吴定良、劳榦等在内一大批在当时就已蜚声中外的一流学者,没有中止学术生涯,反而口咬菜根,青灯黄卷地写出了一大批具有奠基意义的传世名著。比如,1984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和1998年国内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的扛鼎之作,此书1943年成于李庄。书中的照片,有李庄板栗坳,测绘图有李庄的旋螺殿。

虽然,生活困苦不堪,但林徽因和梁思成均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他们拒绝了美国大学的高薪聘请,在这样的环境下洗尽铅华,她的肺病越来越严重,很多时候只能躺在床上,并经常大口大口地咯血,但仍然顽强地承担了《中国建筑史》全部书稿的校阅,并执笔写了五代、金、辽、金部分。此外,还写下一首《十一月的小村》,描述了李庄古镇优美而充满诗意的乡村画面。

1946年,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回到北平。教育部指令梁思成在其母校清华大学创办新的建筑系并任系主任(直到1972年1月9日去世为止,笔者注)。除此之外,他还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参与大厦的设计工作。

1948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北平。梁思成夫妇想到古城无数百年建筑可能毁于战火,日夜不眠,寝食不安。1949年初的一天,两名解放军拿着一张北平军用地图突然来到梁思成家,他们要求梁思成夫妇用红笔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被迫攻城时尽可能予以保护,这一举动让梁思成夫妇十分感动,随即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他们立即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这本书后来演变成《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夫妇二人共同为培养新中国早期的建筑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徽因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精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

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林徽因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1952年,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3年,她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并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林徽因还十分关心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濒临停业的景泰蓝、烧瓷等传统工艺品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式图案,并亲自参加试制。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座城市蔓延。梁思成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目睹明清古城被野蛮拆毁,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抚砖痛哭,惋惜不已。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当时负责解释拆除工作。为了挽救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他们制定了一份《北京城市规划方案》,提出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应保存故都紫禁城,保留古城墙古门楼等5条建议。然而,统统无济于事。市长的答复是:“中央领导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天安门上看下去,到处都是烟囱。”结果,仅保留了紫禁城中间没修马路外,北京的大部分古城墙,包括地安门、广安门、西直门等标志性门楼都被拆毁。

不久,在文化部举办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恰与吴晗同桌的林徽因当众指责:“你身为历史学家和政府官员,却保护古城墙不力!你们把古董给拆了,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弄得对方尴尬不已。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说:“她(指林徽因)虽然那时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2012年1月27日(年初五),就在人们质疑为什么文物建筑总是要到被拆掉后才会引发强烈追问后,前文提及的引发究竟是否“梁林故居”争议的平房,终究还是难逃被“维修性拆除”的命运,实施拆除工作的建设单位为华润集团北京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

林徽因早年患有肺病,抗日战争期间,长达八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使得她的病情不断加剧,最终恶化为肺结核,这在当年属于不治之症。病痛的折磨,让佳人愈发成了一个苍老憔悴、不停咳喘的“病西子”。萧乾在《才女林徽因》一书中记述:“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进入中年后的林徽因,身体上的不适让她时常流露出忧郁之情。即便如此,病榻上的她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通读了《二十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上。紧接着她又先后在《诗刊》、《新月》、《北斗》、《大公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作品。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作风格如人,不仅清丽温婉,而且韵律自然,深受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推崇。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还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林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

1955年4月1日晨6时20分,“旷世才女”林徽因终于告别了这个世界,走完了她51年绚丽多姿的生命旅程。

推荐访问:叫我 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