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12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1-29 13: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12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有效加强了丨夬集权有利亍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促迚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郡国幵行制汉高祖将同姓子侄分到各地做王丌受地方节制直属丨夬丌利亍国家的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12篇,供大家参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12篇

篇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有效加强了丨夬集权有利亍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促迚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郡国幵行制汉高祖将同姓子侄分到各地做王丌受地方节制直属丨夬丌利亍国家的统一管理存在割据分裂的严重隐患导致了西汉前期的七国之乤行省制度各行省都是丨夬政府机关丨乢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丨乢省负责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丨夬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以后的行政区刉产生了深进的影响三司制三司分立互相牵制

  小专题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4、两大矛盾1.中央与地方2.君权与相权二、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三、基本内容1、皇帝制;2、中央行政制度;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下设诸卿,分掌政务隋唐隋文帝时开始创设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长官都是宰相。六部为尚书省的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就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元朝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明朝明太祖飞出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清朝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清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还在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3、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名称特点作用(或影响)分封制最大特点: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拓展了疆域,时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障,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长期争霸混战的原因郡县制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郡国并行制汉高祖将同姓子侄分到各地做王,不受地方节制,直属中央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存在割据分裂的严重隐患,导致了西汉前期的"七国之乱"行省制度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以后的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司制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加强了君权,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土司制度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长官可以世袭,在辖区内有行政自主权,但必须忠于朝廷,职位的继承必须得到朝廷的批准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僧官制度对西藏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免,法王实际上时最高僧官使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班禅的地位得到提升,客观上对达赖的权力形成了制约,便于中央对西藏的统治

  四、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五、基本矛盾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六、根本目的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七、发展演变1、萌芽(战国):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封建官僚体制开始建立。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加强(北宋):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八、作用1、积极作用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④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九、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最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十、消亡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亡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1.经济上,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产生,并得到发展,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上,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3.外来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传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小专题㈡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用人政策选官制度与用人政策是我国历代封建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在封建社会也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多信奉"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以来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认真总结我国古代选官与用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一、发展演变1、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①特点: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②特例:比如商汤重用伊尹,文王起用姜尚等等。但这种选贤任能未能打破世卿世禄制的基本原则,只是较为个别的"破格"现象。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这时的选贤任能,属于一种"伯乐相马"式的人治方式,只是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新制度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按军功授爵""按军功授爵",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军功制对于提高军队的作战力和国家的竞争力有着重大作用。4、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5、汉代-察举制,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官最主要的途径。①目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②内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③演变:汉武帝时,依据才能和品德;东汉时,注重孝廉一科,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6、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7、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重点内容)含义: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背景:①庶族势力不断发展,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参与政权;②士族衰弱,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创立: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①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③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发展: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等②王安石变法: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积极意义:①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②考试制度所体现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选拔性原则,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推动了唐宋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④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弊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极大的舒服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抑制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查漏补缺】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原因和意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制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亡;②科举制本身存在弊端,不能选拔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③戊戌变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④随着西方侵略的加深,中国人受西方影响越来越深,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加深意义:①有利于打破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促进人们思想解放;②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建立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

  ④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⑤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二、历代重视人才选拔的事例1.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2.古代思想家墨子提出"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任人唯亲3.秦王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4.秦末:楚汉相争,刘邦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5、东汉末年:曹操重视用人,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求贤令"。6、唐朝: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他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令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量才授职",因此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有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等,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创立了"自荐"求官的制度,广揽人才。唐玄宗前期注重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担任宰相,如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三、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几点认识1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2.两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实现,迫切需要一种使中央集权正常运作的选官制度,两汉时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两汉时期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阶段,察举制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很不完备的。在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以后,隋唐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推行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选拔人才,并为以后历朝所沿袭。3.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4.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5.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小专题㈢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了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顺利运转而设立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是自秦代以来的官僚帝国调控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官僚权力的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是巩固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制约官僚权力的自主性扩张,严厉打击官僚腐败的一个不可缺失的制度。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⑴秦朝设御史大夫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务;⑵两汉的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饿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⑶北宋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⑷元朝设御史台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⑸明朝设都察院、提刑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明朝在中央设都察院,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由中央任免;作为"天子耳目"的监官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而为监察制度

  的逐渐完善和监察效能的发挥提供了组织保证。2、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并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如元代的监察制度带有民族压迫的性质。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当时的意义与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之所以得到形成与强化,一方面,在专制政权下官员的权力均来源于皇权。各级官吏不是对公众和公务负责,而是对上司和皇权负责。另一方面,皇权的权威又必须通过各级官员权力的运用与推行才能得以实现。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国家机器上的平衡、调节装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某些作用。①统治阶级内部对其利益的认同大大加强了监察制度的实施,能够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关系,维系统治阶层的稳定性;②监察制度作为国家权力的调节和平衡器,有利于避免国家政令实施中遇到障碍,剔除不利于统治的因素,使国家在安定的环境下得以发展;③中国古代重视言官谏净制度作用的发挥,以匡正君主、谏诤得失、修正统治政策、维护封建统治。它的局限性在于:1、依赖性。第一,监察机构是否完善取决于皇帝的决策。如:唐御史台或分或合。第二,监察的权威来自皇权,御史行使职权需以皇权为后盾。如:包公的"尚方宝剑"等。第三,御史监察弹劾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皇帝。2、同构性。一部封建监察制度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可说是维护皇权独裁史。历代统治者在弱化对自己监督的同时,必然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察,历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的总原则就是有利于皇权的强化。3、异化性。西汉初期建立的刺史制度,起初刺史职守仅限为监察方面的权力,然而至东汉时,职权遂步扩大,获得了行政权、兵权,发展成为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州牧)。明代的厂卫制度。4、脆弱性。"强干弱枝"对京师百官的监察重于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另外,"以轻制重"历代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很低,一般为七品,属中央机构官员,代表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一方面官轻可以使监察官不惜自身而弹劾权贵,提高科道官执行监察权威性的同时,又抑制他们飞扬拔扈滥用权力。另一方面,但由于官场复杂,弹劾权贵往往会遭到报复陷害,轻则被降职,重则丧命。5、狭窄性。缺乏群众基础的支撑。用官吏监察官吏。没有发现有发动庶民对官吏进行监察的记载。历代监察制度都是加强以皇权为中心的集权体制以及在皇权控制下的制衡原则。对皇权的极端依赖其本质上始终是封建皇权的附属物,难免会受到人治的弱点所带来的最大损害,甚至使其形同虚设。古代监察机制的整体效果是受到质疑的,其本身经常受到当时政治格局和政治形势的制约,难以摆脱官僚主义恶习和内部腐化的侵袭。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代的启示及参考价值(一)监察机构独立健全,可使监察机制保持公正高效。在体制上,监察机构独立、自成系统是其鲜明特点。这对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持公正高效,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具有积极意义。可见,独立和健全的监察机构与体制是发挥监察功能的必要组织保证,这是封建监察法制的成功经验,也是现代行政监察的基本要求。(二)"以条问事",可使监察功能获取源自法律的权威力量得以发挥,不仅有组织保证,而且有法律依据。汉武帝的"六条问事"。以条问事,察视地方,为监察官员的巡察直接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澄清地方吏治起到了积极作用。重视立法和依法监察,对于我们今天的监察法制建设亦有可鉴之处。(三)运行机制和方式完备有序,可使监察功能得以充分全面地发挥。1、严格规范的检查制度,是提高监察效能的重要手段。2、实行文书备案、审查、注销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3、自上而下的巡察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4、实行现场监督,是防止重大政事失误的必要措施。5、参政、议政是实现监察权的重要保障机制。小专题㈣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一、赋税制度的演变1.西周的"贡赋制"①前提:一切土地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无权转让和买卖。②内容:受封土地的诸侯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2.春秋时期--"初税亩""相地而衰征"⑴背景: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私田的出现土地国有制趋向瓦解;②私田主人控制的私田产品不向国君缴纳,诸侯国财政紧张;③井田制因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衰落。⑵内容:①鲁国初税亩:田无论公私,一律按实有田亩数收税;②齐国"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田质好坏征收赋税。⑶影响:①增加了国家收入,促进了对荒地的开垦;②实质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化忽然私田主人对土地的私有权,促使井田制瓦解;③促进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转变。3.汉编户制度①目的:加强对百姓的统治,控制剥削平民②含义: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成为编户齐民③负担: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田赋较轻,人口税、更赋很重,服徭役)4.北魏租调制5.隋唐租庸调制⑴内容:①成年男子每年向换肤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②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③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的限制。⑵实施原因:隋唐都经历战乱,建立初期,社会生产需要恢复而农民也迫切需要土地和劳动时间⑶实施条件:封建国家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⑷沿革:①租调制始于北魏;②隋朝赋役制度沿用北魏的租调制,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来又规定了"纳绢代役";③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⑸作用:①保证了农时;②相对减轻了赋役负担;③开垦了大量荒地;④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⑤巩固了府兵制。6.唐两税法7.北宋方田均税法、募役法⑴方田均税法:①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②作用: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⑵募役法:①内容: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②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8.明一条鞭法9.清地丁银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目的解决财政困难,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役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把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化繁为简;把过去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影响①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①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②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局限①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越来越严重;②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同时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因贯彻不力,弊端百出时当时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二、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⑴征税依据由以人丁为主逐步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⑵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或交钱代役(以"庸"为标志)⑶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⑷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⑸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三、封建赋税制度的分类征税依据赋税制度人丁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田亩初税亩、相地而衰征、方田均税法土地和财产两税法、一条鞭法货币募役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

篇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①战国时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还要注意按传统复习各主要朝代在加强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③西汉巩固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④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中期,地方藩镇权限增大,中央政权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出现,并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再度遭到破坏。注意:尚书台和尚书省、尚书令的区别与联系。⑤宋元加强北宋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进一步削弱相权,从兵权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然后,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进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权、财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北宋中期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元朝重新实现全国性的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对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这一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意: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统治机构。⑥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中央废承相制度,权力分属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意:清朝的理藩院与元朝的宣政院的区别与联系。

篇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保安部工作制度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津法觃按照年度目标的要求做好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全体人员和公私财物的安全保持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工作秩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意识和防火知识配备配齐各个楼层的消防器材管好用好各种电器设备确保各通道畅严防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题提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不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形成过程、特点和地位(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会是那样的。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发展、强化并渐趋衰落历史的学习,实在是我们踏入中国古代史学习殿堂的关键一步。同步指导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述略: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为了维持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所以清末维新志士谭嗣同慨然写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君主专制统治。这种政治,是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在中国封建时代,君权是朝着强化的趋势发展的。与此相适应,中央集权成为必然要求,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势。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军事同盟,列国可以自任官吏,自置军队,自铸钱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秦统一,实质上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诸侯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在于保证封建财政、税收渠道的畅通;文字、政令的整齐划一,更使极权政治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此,中央集权成为强化君权的协奏曲。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2)剥夺地方事权,官吏自帝出。(历代有哪些举措?)(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有哪些做法?)(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一些朝代有哪些表现?)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同步进行的,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封建国家的大权也日益集中于皇帝手中,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君权相对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纵观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君权与相权、皇帝与大臣,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又有冲突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

  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认识:该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对于每个朝代或不同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必须作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知识梳理★基本线索: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重点分析※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历史根源和意义。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对秦朝“焚书坑儒”的认识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质:思想文化专制。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指国家高度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的巩固,特别是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的统一和思想上的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统治者,错误认为秦朝灭亡于没有实行分封制,所以主张分封同姓王,试图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来巩固政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加强。晁错提出“削藩”主张,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景帝乘机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回中央,后来,汉武帝又通过“推恩令”和削夺王国爵位,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神学色彩,导致两汉长期的神学迷信的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在唐朝,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式如下: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原因、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的历史重演。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基本方针: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具体措施: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讨论:宋太祖杯酒何以能释兵权?一是宋太祖已具备了释兵权的条件:(1)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2)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禁军。这是关键的条件。可以这样说:陈桥兵变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削权。二是宋太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1)经济上赐给钱财,允许广置田产。(2)采取情感策略。(3)人生观诱导,让将领及时行乐。作用和影响:(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省,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特点和影响特点:(1)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3)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

  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4)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影响:(1)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2)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讨论: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军机处的设置:(1)设立时间:雍正帝时。(2)始设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3)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4)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5)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6)评价: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篇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它有一对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君权与相权之争。君主专制政体,在封建社会时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它的不断发展,使君主的权力不断得到扩大和强化,国家稳定性也越来越大。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朝的中书省制、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设立等等,这些都是君主专制有效的政治统治模式。它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民主之上的现象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君主专制政体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它必然会被民主政治所取代。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出现的事实很快便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它有一对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它的加强,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再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地方权力基本上被削弱;到元朝明清时期的行省制,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但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整个封建社会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篇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专题二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一)建立——秦朝

  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使井田制逐步瓦解;政治领域的变革导致“封邦建国”体制趋向解体;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主要表现为诸子“百家争鸣”,争鸣的结果是法家胜出,为秦的统一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建立:秦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后,为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建立起一套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其主要内容有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和地方郡县制度。

  ③影响: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二)巩固和发展——汉朝

  汉承秦制,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都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在“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政令施行宽简疏缓;此外,汉初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子弟为诸侯,形成郡国并行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汉武帝从“无为”转向“有为”。为加强皇权、裁抑相权,创立内、外朝制度,形成“内朝”决策,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执行的局面;汉武帝还创立刺史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的局面;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三)完善——隋、唐

  ①隋朝:隋朝在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的同时,融会南北之长而推陈出新,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制度规定,中央设内史(唐称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内史令(唐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唐为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隋文帝时开始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形成。

  ②唐朝:“唐袭隋规”,并总结隋朝短命而亡的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首先,为避免中书、门下在草诏、审核过程中“迁延不决”,并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唐朝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另外,凡被加以特定官衔(如“同中书门下”等)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相权大大分散。其次,唐朝的科举制度设科众多(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在“网罗天下俊才”的同时,也起到了上通下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体制的作用。

  (四)进一步发展——宋、元

  ①北宋: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确立了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策略,编选强壮士兵组成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以维持地方治安。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

  策,防范武将专权;确立“文官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主要官吏都任用经“科举”选拔的文臣;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副手,以分相权;完善科举制度,等等。②元朝:为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上则创设行省制度,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直接进行管理,称为“行中书省”。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强化和衰弱——明、清

  ①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权分六部;他在位后期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明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制度”,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最高政务机构。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至此,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

  ②清朝:清承明制,设置内阁,作为协助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并逐渐成为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信组成,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乾隆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到顶峰,并走向腐朽。

  (六)特点

  ①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皇位父死子承,不可转让,并任职终生。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主要官吏都由皇帝和中央任免,不能世袭。③皇帝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④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朕即国家”。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呈现逐步加强的趋势。⑥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君主专制体制中的两对矛盾。⑦皇权加强的方式一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新的决策中心;二是分割

  相权,使之相互制衡。⑧国家权力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尊君卑臣”。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趋向极端,并走向反动。⑩文化专制四政治专制的副产品。

  (七)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一统”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消极: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的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和活力;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篇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大抵围绕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一般提起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肯定离不开君主专制。但实际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并不是一体的,君主专制必然是中央集权的,但中央集权却并不是一定要以君主专制为表现形式,两者成单方面的包含关系。君主专制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产物加强了古代帝王的个人权力,在某些程度上,巩固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在君主独裁制中,君主拥有最大的,一般来说无上的权力。有时,在君主独裁制中君主不仅是世俗的首领,而且也是宗教或帮派的首领(如太平天国中的天王)。顺便一提,在中国古代大多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上天,故有君权神授一说法,意指君为神所挑选的在世间行使权力的资格。不得不说的是,君主专制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程度并很巩固的中央集权,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所带来的弊端和危病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以较为接近我们并对现代影响较为深刻的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为例来分析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中央集权方式的弊端:1)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民主制度

  难以形成。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而为官者则畏首胃尾、惟命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之风。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并非表明封建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政治表现。明朝实行的厂卫制度、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等使民主制度就更难以形成了。2)经济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表现在:第一、农民受到残酷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第二、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第三、清统治者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第四、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3)思想文化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也遭到遏制。明朝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初还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加强对知识分子和人民的迫害和压制。这些措施,使知识分子动辄得咎,无所适从,使他们研究学问只限于在僵死的官僚式文体中徘徊,知识分子惟恐以“叛逆”罪被特务机关缉捕,或遭灭族之祸。他们只得闭眼不看现实、闭口不谈实际,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被窒息、聪明才智被扼杀,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使民主思想很难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遭到严重阻碍。

  4)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朝一度实行“海禁”;清政府则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取长补短。从而妨碍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古代封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主职位世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实现对全国的专制统治。正因为如此,不仅皇室家族内部不断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而且权臣、武将、外戚也极力觊觎皇位,实现改朝换代,宦官、奸臣也寄生在皇权之上,作威作福。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君主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统治(如焚书坑儒、文字狱等事件)。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就在于,君主的能力与其所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适应或不对称,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这种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的作用下,使得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某种自我调节机制,减弱了其狭隘性、封闭性

  与非理性因素,降低和减缓了政治动荡的频率与政治衰败的速度,从而使它能够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维护统治秩序方面发挥出基本的效能。不过,这种内部矛盾运动虽然是我们思考君主制度的起点,但并非孤立的、自发的自我循环过程,它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分享、协调利益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深层的动力机制还应归根于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及“公道”、“民意”的要求,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发育出一定的调节机制,形成内部矛盾运动,提高了统治的整体效能,其深刻的社会驱动力和最终的目的也在于实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相反,如果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调节机制完全失灵,如果这一制度内部对立双方的基本平衡关系被彻底破坏,这就意味着某个政权事实上已经不能代表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从而无法获得起码的支持而濒临垮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部的这种矛盾运动不过是皇帝和整个地主阶级共同分享统治权力和利益的一种形式,其实质在于维系统治集团中的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大体平衡,实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根源上看,这种矛盾运动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即:在总格局上,封建专制制度必然服从和反映封建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又存在着某些矛盾或局部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君主的能力与其权力的“不对称”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某种机制来调适二者之间的矛盾,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的功能,表现于君主专制制度的运行方面,必然会形成对君权的调节、校正和弥补机制,造成两种力量的对立统一运动。当然也要

  看到,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只是君主专制制度运行过程中自然生成演化的结果,并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动选择创制的结果,因而其“制度化”的程度毕竟不高,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限度下发挥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摩擦成本”,如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冲突等,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但这一以完全满足君主权力与利益的阶级性强烈的君主专制制度也非一无是处。虽然君主专制带来了诸多社会弊端,但无可否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空前的中央集权,集权的管理力度无可置疑。君主专制的强化,实际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行政机构运行效率高,如果君主有为,能够充分的发挥才干。例如:康熙帝先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军队;清朝对台湾和蒙、疆、藏等地区管理的加强等,都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但在统筹利弊看来,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一般实行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美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政体。集权和民主并不矛盾。

篇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二、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三、基本内容1、皇帝制;2、中央行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四、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五、基本矛盾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六、根本目的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七、发展演变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

  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明朝权力大都由内阁和宦官控制,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的只有洪武永乐和崇祯三代加入这些内容8、顶峰(清):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八、作用1、积极作用: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九、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最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注:图为明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

  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②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西汉巩固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④隋唐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⑤北宋加强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⑥元朝新发展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⑦明清达到顶峰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

  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评价

  zch315

  2009-10-3020:16:3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存在.一种政体是否属于中央集权制,关键在于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如果中央与地方间只有松散的政治联系,地方政权有较大的独立性,就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分散割据;如果二者间有紧密的政治联系,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政令,就是中央集权.战国,秦,汉以后,我国郡县官吏由中央政权任免,调迁,向中央政权负责,在政治,法律,军事上服从中央政令,所以体现了中央集权精神.西方很多国家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只有到十三至十五世纪时,才开始产生了中央集权的倾向.东方国家一般多具有中央集权制形成较早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情况与西方迥然不同,原因亦与东方其他各国互异,我们还是应当就中国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较早呢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与东方处于沙漠地带的国家相同,也是由于大规模灌溉工程的兴修迫切需要集中统治的政府进行组织,所以产生了中央集权制.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与东欧国家相同,是为了抵抗附近民族的进攻,捍卫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的经济基础是所谓封建土地国有制.实际上,世界各民族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既然各不相同,那末,中国封建社会确立这一政体形式的原因也可以和各国都不一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还在于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仔细分析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包括下述两个方面:第一,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运用这一理论解决国家性质问题,就是要看政权归哪个阶级所掌握.第二,经济基础的形式能够决定上层建筑的形式,当经济基础的本质不变,形式改变时,上层建筑也可以本质不变,形式改变.把上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情况就复杂化了,即相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可以产生相同形式的国家政权,也可以产生不同形式的国家政权.列宁曾经指出,奴隶社会的国家在性质上相同,但政体形式却有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之别;同样是封建社会,也出现过君主制和共和制等不同政体.1由于政体形式的变化与经济基础形式的变化有关,所以不能因为以上复杂情况,就认为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形式是任意的,具有偶然性,不能给以科学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2很明显,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这一重要理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给以科学的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从始到终采用中央集权制的根本原因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的特点.十五

  世纪以前,西方没有出现中央集权制,是由于封建领主不但能够世代相承地,稳定地占有领地,而且能够终生占有农奴;他们不但具有固定的等级身份,而且在领地上亲自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领主不需要在地方上另设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就能够在庄园中对农奴进行统治.与西方相反,我国的封建地主是采取租佃制剥削佃农,地主对土地的占有是不固定的,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地主本身不能亲自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这些权力从土地所有权游离出来以后,必须归专门的官吏掌握,于是在地主经济之外,驾乎整个社会之上,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官僚机构.这种机构体现在地方政权上,就是历代流行的郡县制,也就是贯彻中央集权精神的关键所在.土地买卖使我国缺乏严格的等级制,地主的经济身份也很难固定在某个人身上,"以末致富"的商人可以转化为地主,破产的地主在卖尽土地以后就不再成其为地主,这种特色反映到郡县制上,就是"官无定守,民无定奉".3统治者任用官吏的原则是"择人以尹之","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4所以"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5按照这样的原则办事,官职对于个人不是固定的,永久的,官吏就只能对皇帝负责,一切权力就只能最后集中于中央.可见中央集权,专职官吏,郡县制度是三位一体的.秦代李斯概括地指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6是一语道破了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的核心所在.汉人班彪也尖锐地看到了此点,故认为秦汉以后是"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7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正是由于"臣无百年之柄",皇帝才能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集全国大权于一身,而有了"专己之威".行政权,司法权及军事权尽管从土地所有权那里游离出来,集中在中央政权手中,但这与土地国有制并无内在关系.决定政权性质的关键,是看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为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服务,而不是看封建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政体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总代表,各级政权中实际掌握统治权的官吏,都是地主分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就是向封建政权输送地主分子的主要渠道.郡县地方政权中还有大量胥吏,往往是当地的土豪劣绅.明代顾炎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善乎叶正则之言曰:今天下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州县之敝,吏胥窟穴其中,父以是传之子,见以是传之弟,而其尤桀黠者,则进而为院司之书吏,以掣州县之权".8正如乡里,保甲基层政权掌握在乡绅地主手中一样,郡守,县令也只有依靠当地的豪绅,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宋朝曾有明文规定:"州县责任乡豪更相统制,三年能肃静寇盗,民庶安堵者,并以其豪补州县职以劝之".9可见各级封建政权并不以保护土地国有制为自己的基本职能,它实际是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地主阶级镇压人民的工具.虽然如此,我们并不否认,国有土地的大量存在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有一定的作用;但应特别声明,只能从财政意义上来理解这种作用,它本身并不反映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汉武帝时实行"告缗",没收了大量土地,对国家财政收入颇有裨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西汉政权的经济基础却仍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土地国有制.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是推行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的前提.租庸调制,尤其是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当均田制破坏后,中央集权就被藩镇割据所代替了.然而我们却应当看到,唐政权的职能仍然主要是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服务.在看到国有土地对加强中央集权发生作用的同时,却不能反过来认为,凡是中央集权强化的时期,必然存在大量国有土地,因为国家的财政来源很多,国有土地的收入并不占主要地位.宋朝中央集权比较巩固,但国有土地却比汉,唐,明等朝少得多.总之,在这个问题上

  也须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不应该把国有土地同中央集权机械地联系起来.秦汉以后,国家确实组织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中央集权制也的确有利于抵抗周边民族的攻掠,有助于巩固边防,但我们却不能认为中央集权制产生的根源就是地理条件和民族战争.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王亚南同志的下述论断是十分中肯的:"进行水利工程也好,抵御外侮也好,选贤举能也好,都是维持一个专制王朝必要的措施.我们不能倒转过来,说这些措施的任何一方面是专制官僚政治产生的基本原因.没有封建的地主经济作基础,中央集权的专制官僚政体是不可能因为任何理由而发生与发展的".10东方某些国家是由于处于沙漠地带,气候和土壤因素使人工灌溉成为农业的首要条件,所以土地国有制与中央集权制孪生在一起.中国的黄河流域并非沙漠地带,灌溉固然对农业有利,却不是农业生产的第一个条件.战国以后,中央集权制恰恰是在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井田制崩溃以后,土地私有制空前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水利工程的兴建不能把中央集权制与土地国有制媒介在一起.俄国,匈牙利和奥地利是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产生了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制.我国在战国,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出现是华夏族(即汉族)内部各国相互兼并的结果,而不是为了抵御匈奴而自愿联合的结果.所以,边防的需要也不是我国中央集权制与多民族国家孪生的真正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到别国去找现成的答案,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很早就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体,但这一国家结构并不巩固,有时往往会出现割据和分裂状态,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集中的政治与分散的经济之间存在矛盾.西方的中央集权制是和国内统一市场,近代民族等同时形成的,其政治的集中与经济的集中平行发展,齐头并进,因而中央集权制一旦产生之后,就相当巩固,很难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中央集权制形成于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时期,分散的个体农业是社会组成的主要经济细胞,因此,中央集权制尽管有形成的必要经济基础,却缺乏使它巩固的经济前提.在这种条件下,它的不稳定性,割据,分裂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的保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虽然国内民族市场的形成是西方中央集权制产生和巩固的前提,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是我国中央集权制不巩固的原因,但我们却不能认为,商品经济水平在任何程度上的提高都在相应程度上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每一次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都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实际上,由中央集权走向分裂割据,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是取决于很多条件的,并不单纯取决于商品经济水平的一高一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程度,超经济强制的强弱,商品经济的繁荣与衰落,民族关系的简单和复杂,都对政体形式的变化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譬如唐代初年,商品经济水平比较低,中央集权制却比较巩固;开元,天宝以后,商品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中央集权却正走向藩镇割据.又如五代十国时期及北宋初年,商品经济水平并不比唐代有显著提高,统一集权的国家却终于再度重建.我们所以不能简单化地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分析问题不能解释上述矛盾现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在理论上,民族市场的形成必须以区域性分工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商品经济微小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不可能为政治的集中提供充分必要的经济集中的条件.此外,还应看到,即使在中央集权制最巩固的时期,由于我国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当时也还存在割据的因素和成份,统一集权的程度不可能达到十五世纪以后西方的水平;另一方面,即使在分裂割据状态最严重的时期,也还存在局部地区的中央集权制,无论是魏晋南北朝

  或是五代十国,各个小国内部仍然实行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把任何时期的中央集权或分裂割据绝对化了,都容易流于片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两种因素都有,然而毕竟前者占支配地位.在两千年漫长的历史中,统一集权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分裂割据的时间,就是有力的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社会政治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对社会经济,阶级斗争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这种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斯大林曾经指出:"如果不能摆脱封建分散和诸侯割据混乱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只有联合为统一的集中的国家,才能指望有可能真正发展文化和经济,有可能确立自己的独立".11对于这一理论,须要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和理解.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战国时各国间战争不休,一个大战役造成的损失,"十年之田而不偿也".1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人自以为更生".13秦汉以后,割据分裂的时候战争就多,统一集权的时候,也发生过统治集团之间的内争,如西汉有"吴楚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明有"靖难之变",但就总的情况而言,战乱毕竟比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少得多.因此,在汉,唐,明,清等统一集权的朝代,社会经济往往有大踏步的发展.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要兴修大规模的灌溉工程,但统一集权局面毕竟有利于治理黄河和修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秦朝的灵渠,汉朝的王景治河,隋,元两代的大运河,都是国家统一时期劳动人民兴修起来的重要水利工程.唐朝前期全国统一,"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而水利事业"大抵在天宝以前者居什之七","至于河朔用兵之后,则以催科为急,而农功水道有不暇讲求者欤!"14这一事实也集中地反映,统一集权是发展水利事业,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秦汉时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15在西方,中世纪时贵族领主割据纷争,道路阻隔,经商缺乏安全保障,商人都是结成武装商队行动;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时期,商人都可以单独行动,远出经商,只有经营非法商业的私盐贩和私茶贩才必须进行集体武装贩运.这种商旅比较安全的情况,与中国没有西方那种拦劫商旅,杀人越货的领主和骑士有密切关系.秦修驰道,隋,元广开运河都是出于政治,财政,军事的需要,但在客观上,统一集权国家所创办的水陆交通也有利于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在谈到隋朝开通大运河时,杜佑就曾说:"自是,天下利于转输".16秦朝的驰道,历代的驿站,都具有类似的作用.出于财政需要,统一集权的封建国家还往往实行全国一致的货币和度量衡.秦始皇在这方面的功绩最为显著,隋统一全国后宣布实行举国一致的五铢钱,这是最著名的两个事例.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对全国的商业发展,在客观上有积极作用.全国大一统的政治形势还有利于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交流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秦统一后,大批人民"谪戍"五岭以南,把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铁制农具传入越族.西汉的屯田西域,也

  具有同样的效果.元代黄道婆能从海南岛把棉纺织技术传到松江一带,显然也与全国统一有关.类似的例证不胜枚举.在分裂割据的条件下,这种生产技术的交流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却比较困难得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西欧的面积与中国约略相当,在近代却形成为很多单一民族的国家,未能联合成一个统一的,领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原因就在于中世纪时西欧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真正原因,是汉族在封建主义时代就采用了中央集权政体,成为一个相当巩固的人们共同体,并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故能作为一个核心民族,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使他们产生向心力.如果没有形成这一政治体制,则不但中国各族不能联合成一个国家,甚至汉族本身也可能分裂成很多国家.在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尽管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残酷的民族战争和民族征服,但我国今天的多民族大家庭毕竟是从历史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而来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周边各少数族的社会发展阶段一般都比汉族落后.无论是各族的军事民主主义阶段的上层显贵也好,或是奴隶主贵族也好,往往对汉族发动掠夺战争.汉族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保证了本民族的统一,有利于在民族战争中保卫自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消极影响虽然只居次要地位,也应加以分析.首先,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意味着国家须要豢养大量的专职官吏和职业兵,这就必然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等负担.西方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时候,也出现了大批官僚和职业兵,行政,军事费用也突然猛增,不过当时社会生产已经相当的发展,而且有一个富裕的中等阶级支持王权.中国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财富还不能与西方比拟的情况下,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就好象一个还没有成年而且身体羸弱的人勉强地穿上了一套不胜负担的铠甲.这样,沉重的赋税落在人民身上,同时也延缓了扩大再生产的进程.唐代的国家开支中,"最多者兵资,次多者官俸,其余杂费,十不当二事之一.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犹空".17宋人蔡襄也认为"兵冗为大,其次又有官冗".18明代也有"国家经费莫大于禄饷"的说法.19在兵饷,官俸中,又以前者所占比重最大.历代统治者尽管也想采取"革冗员,去冗兵,节冗费"20的措施,或者实行屯田制,府兵制,通过寓兵于农的办法解决财政支出浩繁的问题,但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土地兼并只要存在,问题就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加以解决.沉重的赋役负担,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政治集中同经济分散发生严重矛盾,是中央集权政体消极影响的又一个表现.西方中央集权制与统一的民族市场同时形成,国都往往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而且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已很密切和成熟.所以,中央政权的大量消费并不造成严重的困难.中国从秦汉开始,国都一带就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须要从全国调运大量物资供其消费.在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各地区间缺乏天然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交通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这种出于财政需要的人为大调运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汉代的桑弘羊就已经看到,"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索隐》引服虔曰:"雇载云僦,言所输物不足偿其雇载之费也".21明代的赋税分配情况是"郡县食之不能十之一,其解运至于京师者十有九",22所以江南漕粮达于京师的费用是"以石五六斗而运一石".23清人王心敬有一段集中而典型的议论:"国家建都燕京,廪官饷兵,一切仰给漕粮,是漕粮者,京师之命也.然其粮米则倚办于江浙湖广之南北,至近在二千里外,远者且四五千.中间公私不赀之耗,至有费过本粮原额一倍者"."究之官廪兵粮毫厘无加,而南民国力徒耗于无益之处耳.然其法终不可易者,漕粮系京师之必需,固不暇顾国力与南民也".24显然,这种浪费必然拖住

  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加重了农民的苦难.商税的沉重和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央集权制对商品流通所起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侧面.大量官俸,兵饷的需要迫使地主政权大肆征商.商税的沉重不仅削弱了商业资本,减少了商品流通,而且由于到处设置关津,大大阻碍了转运商业.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25可见商税已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不但分裂割据的时候是"增关津之税,盐竹山木皆有赋焉"26,就是在中央集权制相当巩固的大一统时期,统治者也总是遍设关卡,进行征商.明朝是"百里之内,辖者三官,一货之来,榷者数税".27清代"国家设关通天下,凡十三处,皆相隔三四百里".此外,还有"攒典之设而各据口隘,横行村落,处处皆关,则处处有税",故当时有"关外之关"的设法.28这种情况对商业发展的阻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南宋时在沿江一带从池州至建康的七百里内设有六处场务,其间有"相去不满五六里者",因而使商旅"困于公家之征".29明代"客商俱怕征求,多至卖船失业".30因此,我们不能对中央集权制在商品流通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片面地估计过高,还必须承认大量兵饷的官俸对商业繁荣的不利影响.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是由于要满足封建政权的财政需要,同时,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和商品经济水平较低也是导致关津林立的重要条件.当时商人资本的力量还不足以扫除这些封建障碍.商税是因地主政权的财政需要而征收的,在商业不发达的时候,商税往往较少,在商业比较繁荣的时候,商税随之增加.唐朝初年,商业不很发达,当时并不征收货物通行税.盛唐,中唐时期,商业空前繁盛,各道节度使,观察使因而"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或于津济要路及市肆间交易之处,计钱至一千以上,皆以分数税之".其后果是"商旅无利,多失业矣".31从明初到明后期,也经历了一个商品经济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所以"关市之征,宋,元颇繁琐,明初务简约;其后增置渐多,行赍居鬻,所过所止各有税".32事实说明,商税成了商品经济的桎梏,这正反映了中央集权制与商业流通相矛盾的一面.封建国家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的政治干预,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商品经济须要在"自由"的空气中顺利发展,西方中世纪的商品生产最初是由摆脱农奴制束缚的城市手工业者发展起来的;以后又在行会所不能控制的地方,织布业成为工场手工业的第一个行业.采矿业在十四,十五世纪时,也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界上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最早出现的部门之一.在这种地区,它既不受领主的干预,也不受行会的控制.当时西方虽然出现了中央集权制,但它不是作为商品经济的对立物而存在,恰恰是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得到了中等阶级的支持和拥护.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纯封建经济时代的早产儿,专制主义封建政权不但严密地控制了城市,而且也有效地统治着广大农村.不但农村的纺织业要受课役的盘剥和干扰,就是矿冶业也完全不能摆脱国家的干预.马端临说:"征榷之途有二:一曰山泽,茶盐,坑冶是也;二曰关市,酒酤,征商是也".33宋人石介也概括地指出:"国家之禁,疏密不得其中矣.今山泽江海皆有禁,盐铁酒茗皆有禁,布绵丝枲皆有禁,关市河梁皆有禁".34明代的市民运动首先从矿冶业大规模开始,就反映我国封建社会根本就不存在既不受官府,行会控制,也不受农村封建政权控制的城乡之间的边界地带.至于官府手工业所受的封建统治和它对私营手工业的影响,以后在讨论手工业时还要专门涉及,这里就不预为详论了.最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促使阶级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从中央到郡县的各级封建政权好象组成一个天罗地网,用行政,司法,军事等机构把整个社会紧紧地捆绑起来,劳动人民很难逃脱它的控制.因此,与西方相比,封建统治实际是更有效,更强化了.同时,大量的官俸,兵饷均来源于农民阶级所负担的课役,而赋税,徭役,兵役的"头会箕敛",往往是促使阶级矛盾极度尖锐化的催化剂.秦,隋,元三代农民起义的反课役色彩,是非常鲜明的.正如在物理学中,作用越大,反作用也越大一样;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统治,压迫的强化也带来了反统治,反压迫斗争的强化,课役的沉重也引起了反课役斗争的加强.由于在中央集权政体下,地主阶级的统治非常严密,农民群众不进行大规模的发动,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反抗和斗争.这是农民战争规模特别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自然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农民也是分散的,彼此间的联系不可能很紧密.但处于中央集权的环境中,尤其当斗争展开以后,各地区农民之间进行接触和联系,毕竟比处于分裂割据环境中方便得多.加之,集权中央也意味着中央政权是一切政治压迫的总枢纽,一切横征暴敛的总机关,所以全国农民的阶级斗争锋芒也必然首先指向皇权,这样,共同的政治斗争目标也容易把各地的农民斗争联系起来.恩格斯在总结德国农民战争时曾惋惜地说:"如果是在一个中央集权化了的国家,说不定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成果".35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实行中央集权制,对农民起义有重要影响.秦汉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存在,是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农民战争规模特别大的主要政治原因.

  吞吞吐吐7

  2010-01-1209:29:54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制度的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权力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乃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2)制度的发展历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3)制度的演变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4)制度的历史评价: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动作用。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早期资产阶级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

  上,专制统治制度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科学的发展。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2、从察举制度到科举制度的选官制度(1)察举(或选举):汉朝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西汉时选拔的标准才能和品行,到了东汉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2)科举制度: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戊戌变法中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举制度被废除。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用,明朝以前的科举制度主要起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以后,科举制度就逐步走向了历史的反动,它主要起着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消极作用。(二)、重要政治改革历史是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的。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多次变法或改革,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等。归纳起来讲,这些改革有两种主要类型:①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的转化(如商鞅变法);②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1、政治改革发生原因的分析与归纳注意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分析与归纳封建时代重要政治改革发生的历史原因。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历史进程。2、政治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与归纳古代史上的政治改革有的成功,如商鞅变法等;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大多数归于失败,如王安石变法等等。注意分析与归纳这些改革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改革成功的原因包括: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②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③改革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改革失败的原因包括:一是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二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三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3、对政治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认识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完全不适应。针对第一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第二种情况是根本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是具有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等。(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②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

篇八: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2中央集权制与雅典民主制的比较西方雅典民主制成因自然环帄原治水需要山多地少岛多港湾多自然害相对较少生产方农耕经济的独立性稳定性一血缘关系牢固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流动频繁缘战胜血缘文化传崇尚个人英雄神化个人作用神人同性崇尚自由民主政治条统一或局部统一出现城邦大量存在小国寡民特点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至上人民主权轮番而治趋势地方越来越弱中央越来越强

  深入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1、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专制主义制度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全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服从中央。(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生根源1、经济根源: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2、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3、理论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一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接受韩非子的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贵族、国家大权集中的主张,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地主、土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君权,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亟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1)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亟相、御史大夫、大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2)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势力,直到唐末农民战争中才被消灭,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3、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强化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其中。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在当时有适应中央集权政治需要的积极作用,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则控制大大加强,只是明清专制政治的工具;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其影响十分深远。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它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它的进步性。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1、积极影响(1)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2)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3)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影响(1)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3)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联系比较1、君主专制制与君主立宪制的比较(1)君主专制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式。主要特点是: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依靠官僚军事机构,维护其专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君主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从公元前21世纪夏代奴隶制国家建立,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4000多年间,基本上都实行君主专制制。(2)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实行改良的国家都仿效英国的政体。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妥协的程度不同,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权力也有所不同。君主立宪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2、中央集权制与雅典民主制的比较中国中央集权制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政治条件特点趋势大的独立的地理单元,大河形成冲积平原,治水需要农耕经济的独立性稳定性→血缘关系牢固崇尚个人英雄,神化个人作用统一或局部统一出现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权至上地方越来越弱,中央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君权越来越强利:与小农经济相适应,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文化繁荣和文明延续弊:(1)皇帝专制对国家政局影响大,容易出现A、宦官外戚专权,政局动荡B、官僚机构腐败(2)明西方雅典民主制山多地少,岛多,港湾多,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流动频繁→地缘战胜血缘神人同性,崇尚自由民主城邦大量存在,小国寡民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权力越来越大利: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样板,是伟大的创举,有利于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城邦公民的凝聚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深刻思想文化产品的涌现。弊:(1)民主是少

  成因

  评价

  清束缚商品经济和封建文化发展

  数人的民主,具有阶级性(2)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3)极端民主使国家陷入无序状态,导致文明的中断

  启示

  现在既要讲民主,也要讲集中,在民主基础上集中

  3、韩非子与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不同看法(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争霸和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国家分裂。韩非子认为分封制已经不能用来治理当时的老百姓,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个人手里。(2)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政治、八股取士、宦官专权,君主专制主义日益腐朽,渐趋衰落。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些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出现了反封建的追求民主的思想。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于剥削压迫人们的君主应当仇视,不应绝对效忠。两位思想家对君主专制不同的看法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韩非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都是进步的。4、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1)产生的社会条件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很大冲击。(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篇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1

篇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梳理》

  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4、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内容1、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4、统一车辆行制;5、统一度量衡;6、统一文字;7、统一货币;8、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9、修筑万里长城。

  折叠编辑本段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矛盾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是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折叠编辑本段根本目的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演变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折叠编辑本段作用折叠积极方面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⑤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君主专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多年影响深远。折叠消极方面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④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

  折叠编辑本段封建社会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最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②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

篇十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P>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战国时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还要注意按传统复习各主要朝代在加强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西汉巩固..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中期,地方藩镇权限增大,中央政权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出现,并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

  裂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再度遭到破坏。注意:尚书台和尚书省、尚书令的区别与联系。宋元加强..北宋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进一步削弱相权,从兵权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然后,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进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权、财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北宋中期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元朝重新实现全国性的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对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这一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意: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统治机构。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中央废承相制度,权力分属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意:清朝的理藩院与元朝的宣政院的区别与联系。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要注意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具体分析,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作用。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维护封建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③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聚集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用,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都比较突出地发挥了上述进步作用。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经济上,明朝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对商业收重税,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政治上,统治者用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镇压人民,明清中后期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③思想上,明清中后期八股取士、文字狱的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趋反动。

篇十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P>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大抵围绕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一般提起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肯定离不开君主专制。但实际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并不是一体的,君主专制必然是中央集权的,但中央集权却并不是一定要以君主专制为表现形式,两者成单方面的包含关系。

  君主专制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产物加强了古代帝王的个人权力,在某些程度上,巩固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在君主独裁制中,君主拥有最大的,一般来说无上的权力。有时,在君主独裁制中君主不仅是世俗的首领,而且也是宗教或帮派的首领(如太平天国中的天王)。顺便一提,在中国古代大多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上天,故有君权神授一说法,意指君为神所挑选的在世间行使权力的资格。不得不说的是,君主专制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程度并很巩固的中央集权,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所带来的弊端和危病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以较为接近我们并对现代影响较为深刻的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为例来分析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中央集权方式的弊端:

  1)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民主制度

  难以形成。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而为官者则畏首胃尾、惟命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之风。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并非表明封建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政治表现。明朝实行的厂卫制度、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等使民主制度就更难以形成了。

  2)经济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表现在:第一、农民受到残酷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第二、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第三、清统治者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第四、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

  3)思想文化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也遭到遏制。明朝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初还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加强对知识分子和人民的迫害和压制。这些措施,使知识分子动辄得咎,无所适从,使他们研究学问只限于在僵死的官僚式文体中徘徊,知识分子惟恐以“叛逆”罪被特务机关缉捕,或遭灭族之祸。他们只得闭眼不看现实、闭口不谈实际,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被窒息、聪明才智被扼杀,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使民主思想很难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遭到严重阻碍。

  4)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朝一度实行“海禁”;清政府则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取长补短。从而妨碍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古代封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主职位世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实现对全国的专制统治。正因为如此,不仅皇室家族内部不断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而且权臣、武将、外戚也极力觊觎皇位,实现改朝换代,宦官、奸臣也寄生在皇权之上,作威作福。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君主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统治(如焚书坑儒、文字狱等事件)。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就在于,君主的能力与其所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适应或不对称,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这种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的作用下,使

  得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某种自我调节机制,减弱了其狭隘性、封闭性与非理性因素,降低和减缓了政治动荡的频率与政治衰败的速度,从而使它能够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维护统治秩序方面发挥出基本的效能。不过,这种内部矛盾运动虽然是我们思考君主制度的起点,但并非孤立的、自发的自我循环过程,它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分享、协调利益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深层的动力机制还应归根于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

  及“公道”、“民意”的要求,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发育出一定的调节机制,形成内部矛盾运动,提高了统治的整体效能,其深刻的社会驱动力和最终的目的也在于实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相反,如果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调节机制完全失灵,如果这一制度内部对立双方的基本平衡关系被彻底破坏,这就意味着某个政权事实上已经不能代表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从而无法获得起码的支持而濒临垮台。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部的这种矛盾运动不过是皇帝和整个地主阶级共同分享统治权力和利益的一种形式,其实质在于维系统治集团中的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大体平衡,实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根源上看,这种矛盾运动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即:在总格局上,封建专制制度必然服从和反映封建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又存在着某些矛盾或局部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君主的能力与其权力的“不对称”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某种机制来调适二者之间的矛盾,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的功能,表现于君主专制制度的运行方面,必然会形成对君权

  的调节、校正和弥补机制,造成两种力量的对立统一运动。当然也要看到,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只是君主专制制度运行过程中自然生成演化的结果,并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动选择创制的结果,因而其“制度化”的程度毕竟不高,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限度下发挥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摩擦成本”,如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冲突等,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内在矛盾。

  但这一以完全满足君主权力与利益的阶级性强烈的君主专制制度也非一无是处。虽然君主专制带来了诸多社会弊端,但无可否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空前的中央集权,集权的管理力度无可置疑。君主专制的强化,实际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行政机构运行效率高,如果君主有为,能够充分的发挥才干。例如:康熙帝先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军队;清朝对台湾和蒙、疆、藏等地区管理的加强等,都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但在统筹利弊看来,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一般实行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美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政体。集权和民主并不矛盾。

推荐访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论述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