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9篇

木木文档网 发表于:2022-10-02 1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9篇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后反思 刚讲这节课时,首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剖析周长的概念,进行备课。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教材把握不到位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9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9篇

篇一: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后反思

  刚讲这节课时,首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剖析周长的概念,进行备课。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教材把握不到位和对三年级孩子的认知基础了解不够,在第一次试讲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没有设计动手测量环节,重心偏于讲授,学生自主收获较少,对周长的认知停于表面,理解不深;课前没有与孩子互相认识,学生处于好奇心理,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直接用情境图导入太枯燥,一上课就没有哄起课堂气氛;问题的设计指向性不明,致使学生揣摩教师的心思,回答也不到位。

 在第二次试讲时,课前添加了与学生的互动,课中也设计了测量并计算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但是,本节课环节较多,过渡不够自然。尹冬梅老师提出了以花坛为载体,设计情境串的想法,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经过商讨,将教案再次修改。在描边线环节,将图片换成了渗透环保思想的标语警示牌图片;练习题也都换成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花坛问题。

 根据最后确定的思路,课堂效果比较成功。听了其他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又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测量不规则树叶的周长,在动手操作中,更利于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闯关游戏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课议课,许多老师各抒己见,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比如,低年级的孩子,要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不能太随意。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与肯定,评价语言要多样化。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足够熟悉,及时应对课堂突发状况。老师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相互碰撞,使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经过老师们的指导,再次对教案进一步修改。规范了我的教学语言,条理思路,过渡更自然。如:在描述一周时表述为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再回到起点,语言既简洁又准确;为了突破重难点,最终选取了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卡片的周长,平面图形和实物相结合,既与生活密切结合,又便于学生操作;设计的闯关游戏,巧用成语,小试身手、出手不凡、大显神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在教学中,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通过小组操作研究,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交流合作中,促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图形的周长的意义。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下面就执教的《图形的周长》一课,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一些反思:

 《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整节课,我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创设情境,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花坛为情景串,通过给花坛安装护栏,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

 2、自主探究,体验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先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等活动,充分感知一周,通过描出警示牌的一周,渗透了环保思想。再通过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周长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测量的方法,比如教室的长用步测、课桌的长用拃、黑板的长用庹、尺子等,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动手进行测量,其中包括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周长的测量,进行展示汇报。圆形周长的测量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找一找、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际操作活动中,获得大量周长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尝试着表达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经历独立把自己对图形周长的零碎表象认识归纳并表达出来的过程,在操作、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练习题设计注重层次性。贯穿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练习题,有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判断图形有无周长,明确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口答图形的周长,训练的是周长的计算;靠墙花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喜洋洋与灰太狼花坛散步,是长方形特征的运用,考察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最后一题,借助平移,使学生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闯关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思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特别是在处理最后一个问题时,大部分孩子看成是折进去一个角,其实是这个问题的特殊情况,就是凹进去

  的是正方形的时候。可以再精心设计一下课件,更形象直观。或者再出示花坛图形的时候长宽比例稍大些,更利于学生观察思考。

 2、学具较少。可多准备几个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测量其周长。让全部学生都动起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增进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课件制作粗糙,出现小失误。本来是想明确答案,却弄巧成拙。以后在课件制作上一定要用心,做“精”,做“细”。

 4、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学习,多积累。

 听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受益匪浅。使我深刻领悟到今后在教学中的努力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的决心。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珍惜每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积极认真备课,全身投入上课,还要深刻认真的反思。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

篇二: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时 计 划

  月

 日

 班 级

 累计节次:

 课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 时

 教学目的、 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 通过探究理解、 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 学 重点、 难点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什么叫做周长?

  2. 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 有什么特点?

  二、 新授

 1. 出示两张卡片, 如图:

  2.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 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 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首先要知道什么? 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

 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 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 巩固

  ⑴

 长 6 分米 8 厘米 2 厘米

 宽 3 分米 8 厘米

  边长 1 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 长 5 分米, 宽 4 分米, 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

 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 四周钉上木条, 镜框的边长是 4 分米。

 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 5 米, 宽是 3 米, 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学会了哪些本领? 有什么感受? 还有问题吗?

 四、 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 你准备量哪几条边? 最少量几条? 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教学反思:

篇三: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单元:本课教学我觉得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1、 重视情境的创设。

 无论是导入课题还是感知面积或者是体验面积单位都力求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2、 学生学习过程。

 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 让学生通过“观察、 重叠、 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 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 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

 在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推、 冥想、 比较、 测量, 使学生建立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 获得了教学的最大效益。

 3、 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积概念, 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对象是儿童体验着或能够体验的。

 在学习之前, 儿童已经体验了许多数学, 因此最有效的教学是积极唤醒儿童的体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将这些体验 “数学化”。

 作业反馈: 此次作业学生很有兴趣, 完成得也比较理想。

 只是他们在表述面积时,时常忘记用上面积单位。

 :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认识了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 来教学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的, 本课主要采用先估计, 再测量验证,增强体会, 逐步加深, 结合讨论、 研究等主要形式, 初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较好。

 作业反馈:

 这次作业其他完成得较好, 但在改错上出错较多, 尤其是“三毛” 的头发长 2 米, 较大多数的学生改为长“2 厘米”, 他们对“三毛” 这个人物的形象一点儿也不熟悉。

 在单位的使用上, 学生还有较多的混淆。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 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 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开放了 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

 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 且职责分明, 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 不同个性、 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 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 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探究、 发现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 获得了感性认识。

 并经过启发、 讨论和独立思考, 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探究, 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学生认识水平、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此次作业有 5 道题目, 第一个判断题, 部分学生对“面积为 1 平方厘米的图形一定是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 这句话认为是对的。

 说明他们认识地还比较局限。

 第 2、 3、 4 题的面积计算, 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

 第 5 题是有三个长方形的菜地叠成 L 型, 求三种菜的种植面积及总面积。

 部分学生只求出总面积,没有认真审题, 还有些学生求出了周长, 说明他们对求面积与求周长有混淆。

 还需要进行对比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 大多数的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有个整体的认识, 练习进行得也比较顺利。

 在解决练习九第 11 题时, 较多的孩子受上节课的练习“求菜地的种植面积” 的影响, 也把它分割成 3 块, 而没有想到用大的正方形减去空白的部分求出剩下的面积, 求 3 个图形周长方面, 学困生有些吃力。

  练习中的 1—3 题学生完成得比较好, 但在解决第 4 题时, 由于 24米长的篱笆围的是三面, (有一面靠墙), 要先求出一面的边长, 是 24 除以 3,而不是除以 4, 有些学生理解为, 一面的篱笆长为 24 米, 用上了 24 乘 24。

 有的学生将 24 除以 4, 当成四面算。

 此类的,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 求正方形的面积的题目还需要练习。

 :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结合本课的重、 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 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 迁移类推、 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 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做了必要的铺垫, 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学生首先猜想、 悟出“1 平方分米与 1 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 ”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

 1 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学生在猜想、 验证的过程中, 自己获取知识, 树立了自信心, 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 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探究, 这样学生独立设计试验, 在组长的组织下真正的探究。

 但是有一个问题,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 也明白, 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 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

 在这次的作业中有两道题目出错较多, 一是:

 一个足球场长 65 米,宽比长短 19 米。

 这个足球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此题长已知, 宽未知, 但部分学生却将 19 米当成宽来计算。

 二是:

 把两个长 3 厘米、 宽 2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新的长方形, 你能拼出几种? 分别求出面积和周长。

 学生能拼出两种情况,但在画时出现失误较大, 影响到后面面积与周长的计算。

 下次再出现此类题时,应让学生把拼成的图形及时地画出来, 并标上长与宽的长度, 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计算。

 学生对公顷与平方千米面积概念的建立很难, 何时选用“公顷” 何时选用“平方千米”, 有时候自己觉得都比较难把握。

 因此做题目时, 我都是先从网上进行查阅后, 心里有数了, 才让学生练。

 普遍说来, 在种植园、 或花园、 公园之类的用“公顷”, 在说地区面积大小时用“平方千米”, 不知我的这种理解对不对。

 此次作业中有这样两道题目错的较多:

 1、 判断:

 用 6 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只有 2 种拼法。

 有些学生把相同拼法的不同方向摆放认为是不同的方法。

 2、 一面墙粉刷, 长 8 米、 宽 4 米, 里面有两扇窗, 是边长 2 米的正方形。

 此题, 用图出示。

 很多同学算出墙的面积后, 也知道要减去窗户的面积,但从算式上看, 都减去正方形的周长。

 看来, 学生对面积与周长分开独立计算时情况好一些, 混在一起, 有些混淆。

 需要再进行对比练习。

 这节课当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后, 时间已经占去了大半, 因此进行练习的时间不多, 练习的第 7 题学生对洒水车的运行不大能理解, 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 把第 7 题提到课堂上进行练习, 并讲解洒水车的运行情况, 使之明白, 求洒水的大小是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此次作业的第三题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 5 平方厘米的图形, 你能画几种? 周长相等吗? 我要求学生画出后, 算出图形的周长, 发现较多学生画出的 2 种图形算出的周长相等。

 这样对学生理解“面积相等, 周长不一定相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应该进行汇总, 再进行比较。

篇四: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学反思 学生对“面积”和“周长”两个概念的比较、掌握、应用,历来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初次综合应用时,往往分不清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求图形的“面积”。学生获取知识的特点往往是第一印象能留下很深的烙印,为了避免给学生留下模糊的第一印象,再靠大量的练习去弥补。我就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我从概念入手,让学生彻底搞清楚在图形中“面积”“周长”指的是图形的那一部分,找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其余的学生也伸出小手跟着指一指。而后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表示出来。(“周长”用白色粉笔画一圈,“面积”用红色粉笔去涂色)。这样,学生能很清楚的看出“周长”和“面积”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其次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引导学生从概念上去理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篇五: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练习课教学反思 在上练习课时,往往是梳理知识、巩固练习,鉴于学习内容单调乏味,很多孩子上练习课的积极性并不高。今天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才发觉练习课也可以上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 “ 玩 ” 中学,

 ? ? 通常在温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时,先让学生描述出面积、周长的概念,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再进行相关练习即可。

 ? ? 而这位授课老师只是引用了一张普通的 4 A4 纸,便 “ 玩 ” 转了整个课堂:

 ? ? 首先,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 4 A4 纸,由学生观察并自主提出问题:纸的长 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学生在测量、计算的过程中,自然温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 ? 然后,教师询问:

 “ 在这张纸上折出最大的一个正方形,你有什么方法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多少? ” 学生在折纸、计算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而且攻克了一个难点:如何在一个长方形中画出最大的正方形,可谓是一举两得。

 ? ? 温习到此,应该可以结束了,可是教师又鼓励学生继续折下去:分别将这张 A4纸横向对折和竖向对折,让学生计算对折后的面积,发现两种角度对折后的面积都是相等的;接着又引导 学生猜测:对折后的周长是否也相等呢?学生开始讨论、计算验证;学生又继续对折,探索每次对折后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变化规律。

 ? ? 折纸还不够,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 “ 剪纸 ” 。尝试将 4 A4 纸按照一定的长度要求剪成缺一个角的、 “ 凹 ” 字、 “ 凸 ” 字的形状,来分别计算出这三种特殊情况下的周长和面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更加稳固和灵活,数学思维在操作活动、情境变化中逐渐严谨、深入。

 ? ? 一张小小的 4 A4 纸,通过观察、测量、折、剪、拼等活动,便涉及了长方形、正

 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所有知识及拓展延伸部分,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直观体验,感受到 了一次次挑战、变化的学习乐趣。

 ? ? 依稀记得在徐长青老师的一节课中,也是通过 “ 撕纸片 ” 的活动情境,在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等数学思维能力。

 ? ?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也要善于观察,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精心安排学习活动,让数学好玩儿又好学。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1 .( 2015• 广东)不计算,下面四个算式中谁的结果最大(a a 是不为零的自然数)(

 )

 A A .a a ﹣

 B B . a×

  C C . a÷

  D D .不能确定

 2 2 .鸡兔同笼,有 0 20 个头,4 54 条腿,那么有(

 )

 A A .鸡 3 13 只,兔 7 7 只

 B B .鸡 7 7 只,兔 3 13 只

 C C .鸡 0 10 只,兔 0 10 只

 3 3 .小明家 0 10 月份用点 0 80 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 0 20 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

 )。

 A A . 25%

 B B . 20%

 C C . 40%

 4 4 .一个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3 3 倍, , 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

 ) ) 倍。

 A.3

 B.6

 C.9

 5 5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 5 15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 2 12 天完成.甲队做 3 3 天,乙队做 5 5 天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正确的解答是(

 )

 A A .

  B B .

  C C .

  D D .

  6 6 .从 3 3 个一角、2 2 个二角、1 1 个五角的纸币中取出 6 6 角钱,有(

 )种不同的拿法.

 A A .2 2

 B B .3 3

 C C .4 4

 7 7 .从学校步行到电影院,甲需要 6 6 分钟,乙比甲多用 1 1 分钟,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

 A A .6 6 :7 7

 B B .7 7 :6 6

 C C .6 6 :

 13 、

 8 8 .把下面各数中的 “0” 去掉后, , 大小不变的是( (

 ) ) 。

 A A . 2.60

 B . 30.5

 C . 1.020

 9 9 .(

 )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A A .条形统计图

 B B .折线统计图

 C C .扇形统计图

 10 .如果甲数比乙数大 10% ,而乙数比丙数小 10% ,那么甲、丙两数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甲= = 丙

 B B .甲> > 丙

 C C .甲< < 丙

 二、填空题

 11 .把长 2 12 厘米,宽 8 8 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至少要 ______ 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才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12 .如果 = 3x= ,那么 X X 与 与 Y Y 成 ______ 比例.x x :

 y=______ :

 ______

 13 .用一根长 4 18.84 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________ 平方米。

 14 .一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是 6 96 平方厘米,如果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 8 8 个小正方体木块,那么每个小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_______ )平方厘米。

 15 .0 5900 立方厘米 =________ 立方分米

 0 8030 立方分米 =________ 立方米

 16 .6 2016 年 年 9 9 月 月 0 10 日,世界第一高桥 —— 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成功合龙。北盘江大桥总投资为 8 10.28 亿元人民币,横线上的数写作 ________ 元,改写成用 “ 万 ” 作单位的数是 ________ 万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________ 亿元。

 17 .小新和小兵玩掷骰子游戏,掷出点数大于 3 3 小新赢,小于 3 3 小兵赢,等于 3 3 重来,小兵赢得可能性为__ ,这个游戏对 __ 有利.

 18 .用正、负数表示下面的温度.

 零下 1 1 摄氏度表示为_ _ _______ ℃ .

 19 .甲、乙两人比赛 0 120 米滑雪,乙让甲先滑 0 10 秒。他们两人滑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⑴ 在滑完全程中,( ________ )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⑵前 前 5 15 秒,甲平均每秒滑行( _______ )米;后 0 50 秒,甲平均每秒滑行( ______ )米;甲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秒( _______ )米。

 20 .把一个圆柱的底面 6 16 等分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是 2 33.12 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_______ )平方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 1 1 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___ _____ )

 三、判断题

 21 .爸爸的月工资收入提高了 10% ,表示爸爸现在的月工资收入是原来的 110% 。( ______ )

 22 .用一个 5 5 倍的放大镜看一个 20° 的角,这个角的度数变成了 100° 。( ____ )

 23 .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差不变, , 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 ____ )

 24 .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 _____ )

 25 .最小的奇数是 1 1 . ______ .

 四、作图题

 26 .操作题

 ① 先将三角形绕 C C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再将旋转后的三角形向东平移 4 4 格.

 ② 将正方形按 2 2 ∶1 1 的比 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并画出放大后正方形的对称轴.

 ③从 从 D D 点起向北偏东 45° 方向画一条射线.

 五、解答题

 27 .温州南 → 杭州东 0 G7540 次动车有关信息如下表:

 车次

 发站

 到站

 发时

 到时

 里程

 二等座票价

 G7544

 温州南

 杭州东

 09:00

 12:00

 429km

 0 167.00 元

 这列动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

 28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商场里儿童服装打九折出售。妈妈给小丽买了一件原价为 0 240 元的公主裙,实际花了多少元? ?

 29 .只列式,不计算。小华爸爸在银行里存入 0 5000 元,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 是 2.25% ,到期时可以得到利息多少元? ? (免收利息税)

 30 .看图列算式(或方程)求解.

 ________ 人

 31 .1 1 元和 5 5 角的硬币,一共 3 13 枚,共有 0 10 元。请问 1 1 元和 5 5 角的硬币各多少枚?

 32 .某经销商销售一批服装,按获利 20% 来定价,当售出这批服装的 75%又 又 5 25 件时,除收回成本外,还获得预计利润的一半,这批服装共有多少件?

 33 .学校阅览室里有 6 36 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

 ,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求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

 六、计算题

 34 .脱式计算。

 [ [ (6 615- -4 412)

 ÷237+1.6]+0.75

 35 .计算下面各题,其中(2 2 )、(4 4 )题请用简便方法算.

 (1 1 )( )

  (2 2 )

 × ×

  (3 3 )

 ×[ ( )

 ] ]

 (4 4 )

 84 ÷41

 【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

 题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答案

 C C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A A

 B B

 C C

 二、填空题

 11 .6 6

 12 .正

 1

 12

 13 . 26

 14 . 24

 15 . 9

 8.03

 16 . 102800

 10

 17 .

  小新

 18 .- -1 1

 19 .乙

 83

 85

 2413

 20 .4 24

 502.4 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21 . √

 22 . ×

 23 . ×

 24 . √

 25 .正确

 四、作图题

 26 .根据旋转、平移、按比例放大图形、图上的方向和 射线的知识画图:

 五、解答题

 27 .3 143 千米/ / 时

 28 .6 216 元

 29 . 5000×2.25%×2

 30 . 150

 31 .5 5 角的有 6 6 枚,1 1 元的有 7 7 枚.

 32 .0 150 件

 33 .2 2 名

 六、计算题

 34 . 05

 35 .(1 1 )

 (2 2 )

 (3 3 )

 (4 4 )4 4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1 .如图,用 8 8 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则每个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

 )

 A A . 200cm2 2

 B B . 300cm2 2

 C C . 600cm2 2

 D D . 2400cm2 2

  2 2 .下面是圆柱的是(

 )。

 A A .

  B B .

  C C .

  3 3 .正方体的棱长缩小 3 3 倍,他的体积就缩小(

 )倍。

 A A . 3

 B . 6

 C . 9

 D . 27

 4 4 .鸡兔同笼,上有 1 21 头,下有 6 66 足,有(

 )只鸡.

 A.9

 B.48

 C.18

 5 5 .游泳馆收取门票,一次 0 30 元。现推出三种会员年卡:A A 卡收费 0 50 元,办理后每次门票 5 25 元;B B 卡收费 费 0 200 元,办理后每次门票 0 20 元;C C 卡收费 0 400 元,办理后每次门票 5 15 元。某人一年游泳次数 45 ~ 55次,他选择下列(

 )方案最合算。

 A. 不办理会员年卡

 B. 办理 A A 卡

 C. 办理 B B 卡

 D. 办理 C C 卡

 6 6 .在一个大正方体上 面的中间挖去一个棱长 m 1cm 的小正方体,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

 A A .增加了 4 4 平方厘米

 B B .增加了 5 5 平方厘米

 C C .减少了 1 1 平方厘米

 D D .减少了 4 4 平方厘米

 7 7 .4 14 本书借给 4 4 位小朋友,总有一位小朋友至少可以借到( (

 ) ) 本书。

 A A . 14

 B B .4 4

 C C .2 2

 D D .1 1

 8 8 .一块正方形花圃和一块长方形花圃面积都是 4 4 公顷,比较它们的周长, , 结果是(

 )

 A A .相等

 B B .正方形的周长长

 C C .正方形的周长短

 9 9 .把一个圆柱体木材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须削去圆柱体的(

 )

 A A .

  B B .

  C C .

  10 .化简比

 36 ∶ 42= (

 )

 A A .8 8 ∶ 6

 B .

  C C .6 6 ∶ 7

 D .5 5 ∶2 2

 二、填空题

 1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 3 :5 5 ,甲数是乙数的 ________ ,乙数占甲、乙总和的 ________ ,甲数比乙数少________ %。

 12 .2 9.09L=______L______ml

 2 小时 5 35 分 =________ 小时

 0 0, ,5 65 公顷 =______ 平方米

 5 1.5 米 =______ 厘米

 13 .只列式,不计算。

 淘气看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20%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两天看的页数相差 3 3 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一辆货车从甲城到乙城需 8 8 小时, , 一辆客车从乙城到甲城需 6 6 小时, , 货车开了两小时后, , 客车出发, , 客车出发后 ____ 小时两车相遇. .

 15 .小月的妈妈买了 0 5000 元国家建设债券,定期 5 5 年,年利率为 3.42% 。到期时,她可以取出本息共 ____元。

 16 .一个数由 3 3 个亿,6 6 个千万,4 4 个千,8 8 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______ ,改写成以 “ 万 ” 作单位的数是 ______ 万,省略 “ 亿 ” 后面的尾数是 ______ 亿.

 17 .1 1 :

 _____=0.25= 25÷_____=_____%=_____ 折

 18 .做一个下面规格的抽屉,至少需要 ________ 平方米的木板。( ( 图中单位:厘米 )

 19 .据信息产业部资料,到某年一月份,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

 0 555769000 户,这个数读作 ________ ,用“ 四舍五入 ” 法省略 “ 万 ” 位后面的尾数是 ________ 。

 20 .一根 3 3 米长的长方体木料,平均截成 6 6 段后,表面积增加 2 12 平方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_____ )立方米。

 三、判断题

 21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_____ )

 22 .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和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_____ )

 23 .一棵大树高 0 20 厘米. __ .

 24 .大于-2 2 且小于+2 2 的数只有 3 3 个。

 ( ____ )

 25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_____ )

 四、作图题

 26 .图形 ①②③ 中:

 (1 1 )(

 )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请写出两个相对的面: : (

 )和(

 );

 (2 2 )(

 )不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请移动此图中一个正方形,使该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方格纸上画出来,标上 字母)。

 ②

 ③

 五、解答题

 27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m m )

 (1 1 )

  (2 2 )

  28 .校服厂原来做一套校服,用布需要 2 2 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约用布一成,原来做 0 120 套这样的校服所用的布,现在至多可以做多少套?

 29 .某校六(1 1 )班学生对全年级 “ 我最喜欢的文艺节目 ” 进行小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1 1 )喜欢歌曲的人数占全年级的( ____ )% % ,喜欢其他节目占全年级的( ____ )% % .

 (2 2 )喜欢小品的学生有 0 40 人,那么六年级一共有( ____ )人,喜欢杂技和相声的共有( ____ )人.

 30 .将一个底面积直径 m 10cm 的金属圆锥体,全部浸没在直径为 m 40cm 的圆柱体形玻璃杯中.这时杯中水面比原来高了 1.5cm .这个金属圆锥体高多少 cm ?

 31 .一项工程,实际投资了 5 118.75 万元,比计划节约 5% ,节约了多少万元?

 32 .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 1 )3 3...

篇六: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并且辨析了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开展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课堂上多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

 在研究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复旧迎新,搭建桥梁。

 学生对面积的概念能否准确建立是解决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新课伊始,我对涉及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唤醒学生记忆:感知面

 积的大小取决于包含面积单位的大小与多少,为新课的探索做准备铺垫。

 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实验——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尝试求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逐步产生形成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拼各种长方形进行验证,逐步归纳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测量。这样,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这种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三、确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理解新知。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这节课中,我两次运用了迁移。第一次是利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知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进而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第二次是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将长方形

 渐变为正方形,从而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为新知的形成创立了条件。

 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篮球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公式——验证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索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用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和验证长方形面积运算公式的时候,速度慢,摆的图形不美观,学生操作的时间比较长。这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疏忽,如果把要求提得再明确一些,学生操作会得心应手,时间也会节省很多,效果会更好一些。

 2、整节课容量较大,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是在讨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不是正确时,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思考,内化知识的过程,便

 匆忙收场。

 3、课堂提问还需进行锤炼。评价语言还不够准确精彩。还需做到简洁明了,提高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要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仍需要我在教学中去不断的实践。

篇七: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张玉婷

 哈密市第四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 41 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构建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平面图图形的周长,促进对周长的理解。

 3、初步发展学生的客观空间。

 教学重难点:

 建立并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一片树叶、一本数学书、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钟表、毛线。

 学生准备:

 直尺、树叶图、毛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跑的。

 演示小胖跑内圈图。

 师:他跑对了吗?应该沿着操场的哪里跑?

 第二天小胖又出发了。

 演示小胖跑半圈图。

 这次他跑完一圈了吗?应该跑到哪里? 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 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 出示内圈图和半圈图 这是操场的一周吗?怎样调整? 再次体验一周。

 2、累加长度,明晰操场的周长。

 师:操场的一周到底有多长?为此小胖的爸爸做了测量:直道110 米,弯道 90 米,直道 110 米,弯道 90 米。课件依次演示。

 (1)、400 米,你是怎么算的? (2)、400 米表示哪里的长度? 小结:400 米指的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可以说成操场的周长是400 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的认识。板书:周长 二、辨析比较,整体理解周长的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呈现实物树叶、三角板、数学书、钟表。

 想一想他们的表面有没有一周?请打开数学书 83 页,找到这些物体并妙处他们的一周。

 学生活动。

 想一想,这些物体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学生表述,课件演示 2、操作演示,体会周长的本质。

 想要知道三角板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学生测量三角板的三条边,教师随之板书记录:7 厘米、13 厘米、11 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是7厘米吗?是13厘米吗?是11厘米吗?那应该是多少? 师:下面测量圆的周长,用直尺这样量可以吗? 教师动作比划 学生想办法,讨论。最终归结为用毛线绕一圈,再测量。

 学生操作演示 80 厘米指的是什么? 3、操作求“长”,丰富体验。

 师:剩下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请同桌一起想一想、量一量。

 学生活动并做汇报。

 4、质疑辨析,概括概念。

 师:通过对操场、三角板、钟表、树叶、数学书的测量与计算,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课件依次呈现平行四边形、五角星、一般四边形和角的图形,组织辨析。

 师: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

 学生指出角没有。

 师:它跟其他图形有什么区别? 学生表述。

 师:这种没有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其他图形呢? 师:如果在这里加一条线段,现在有周长了吗? 板书完善概念并要求齐读。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内化巩固。

 生活举例,辨析解释。

 1、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 2、分析理解为什么有周长。

 四、练习巩固,理解应用概念。

 1、下面哪些图形能测出它的周长?请你描出它的边线。

 2、算一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3、联系生活,下图是一个公园的示意图。王奶奶绕着公园走一圈是多少米? 五、能力升级,提高训练。

 1、小东和小明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三角形。哪个图形周长会长一些呢?为什么?

 2、下面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3、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

 问题:1. 你能找到被分成的两个部分的周长吗? 2.

 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你是怎么想的? 五、布置作业

 作业:1、数学书 83 页做一做。

 2、数学书 84 页练习十八第四题。

 六、谢谢 在这里,老师要谢谢你们!谢谢同学们本节课的精彩表现!那你们有什么要谢谢我的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我借助小胖在操场上跑步的情景,即富有童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三次动画演示,激发和调用学生“跑一圈”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边线”“封闭”;接着抽象到平面图形,再次组织学生辨析,及时巩固学生“一周”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周有多长的度量问题,通过数据连加得到操场一周长度并揭示“周长”概念,借助“操场的周长”这一材料,帮助学生及时形成“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这一初步表象。

 通过三角尺和钟面的描画一周,在辨析强化一周的概念,接着组织学生想象并实物剥离演示,帮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两种图形的一周,增近一周的理解。在圆的周长测量时,真实有效的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方法。然后我及时引领学生回顾了操场、三角尺、圆等一周长度的研究过程,过渡到“图形一周都有固定的长度”,并通过对角的研究,概括和完善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再通过分层次练习巩固推进周长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

 本节课我感觉最遗憾方面:

 1、评价语言需要再丰富。

 2、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两种图形的周长,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后进生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

 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篇八: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大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

  张宗权

 校级公开课教 学 设 计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设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

  张宗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请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2.说说长方形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新课,老爷爷在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上种了许多白菜,被鸡、鸭、羊吃了,请同学们帮想想办法?

 2.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可是要买多少米栏杆才刚好围上呢?(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板书:

 5+3+5+3=16(米)

 长 + 宽 +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围一周的栏杆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4.让学生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

 5.指出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

 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 6.小组讨论,并说清楚这样计算的原因。

 学生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板书:

 5×2+3×2=16(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 ×2+ 宽 ×2 (5+3)×2=16(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2 7.配合学生说算理,课件展示:栏杆先围一个长,再围一个宽。提问:“这时围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接着展示:用栏杆围剩下的一半。教师提问:“长加宽得到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几个长加宽组成的?”所以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板书几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比一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便。

 三、自主比较,优化策略,巩固知识。

 (一)自主选择,完成练习 1.师:同学们学习了三种方法解决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现在从这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完成第一关练习题,比一比谁最快,完成后

  举手示意。

 师:请几个最快的同学来说说,你采用的方法以及计算结果。

 2.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你选择第三种方法的理由。

 3.师:没做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 二)再次运用,强化优化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请你再次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入第二关,比比谁第一。

 (三)第三关 一面靠墙时,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比比谁最聪明。

 四、总结 1. 让学生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 方 形 的 周 长 (1)5 + 3 + 5 + 3 = 16(厘米)

 (3)5 × 2 + 3 × 2 = 16(米)

 (4)( 5 + 3 )× 2 = 16(厘米)

 (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这节课,并不是孤立的计算,它包括对形体的认识;空间观念的形成;对概念的理解和学生运算能力的体现。由于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教学变得机械、单调、沉闷和

  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老师把公式告诉学生,或者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出计算公式,都不是好的教学方法。死记公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当学的知识多了以后,很容易把公式记混,乱用。

  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看似学习周长的计算,实质对周长概念的学习、理解更为重要,同时我认为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也不应强调公式。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周长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所谓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总长。

 其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指出某个长方形的周长;量出你的数学书的周长等,在操作中加深对概念的认识理解。最后,当学生明确了周长的概念后,很自然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很多种,如:一个长方形,长 7 厘米,宽 5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的算法有如下几种:(1)6+4+6+4=20(厘米),(2)6×2+4×2=20(厘米),(3)(6+4)×2=20(厘米)。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三种方法:(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 (2)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

 (3)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这时再引导学生分析,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用哪种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通过开放的问题设计,让问题情境生活化,解题策略灵活化,问题答案多样化,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数学素养在开放的练习中得以发展。充分享受着学习的欢乐,同时减少了死记硬背的烦恼。

篇九: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我在教学这节课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认识和理解周长的含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周长的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

 让学生画出手中的树叶,从而引出周长,进入新课学习。这样引入不仅为学生学习周长的认识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环境,同时也为建立周长的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开展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观察与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

 为了使学生体会周长的实际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

  1、玩一玩,议一议。设计动画,驱动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过一周。结合这一有趣情景,组织学生观察议论,向学生直观说明周长的含义。

  2、描一描,说一说。

 任意选择一片树叶让学生用彩笔一笔描出树叶的边线,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描的?”,从而理解沿着图形的一周来描边线,从一点开始,回到这一点结束,帮助学生对“一周”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3 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指导学生用手具体摸一摸课桌面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即周长),从而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识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开展实践活动,体验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认识和理解周长含义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估计和运用合适工具测量自己的腰围(腰的周长)、使用当的工具测量数学书的周长,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足之处:

 1、 我感觉这节课最遗憾的小组活动,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旧是几个优等生活动,其他学生只有看或做做样子,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2、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腰围时,教师指导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学生对腰围的认识还不够,掌握的测量能力不熟悉。以后的教学要继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推荐访问: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周长 正方形 长方形